正好李惟新挑著四個空筐下來了,尷尬拘謹的氣氛才散開。


    季時宜拉著薑琳離開,把地盤讓給今天的生日公。


    田靜和李正國陪著小兒子一直到傍晚才離開。


    李惟新含著眼淚跟父母揮手道別,他的十七歲生日,是他這輩子最難忘的生日。


    看到小哥小嫂,李敏追問然然有沒有吃掉她做的發麵蒸饃。


    田靜把然然的表情都告訴了小姑子,李敏笑開了花。


    ……


    村裏的憶苦思甜開始了。


    娃兒們扮演的心情,被難以下咽地吃食,和露著腳趾的破鞋子打敗。


    再看看身上穿著的補丁邊仍然露出灰色棉花的棉衣褲,他們撇著嘴說家長虐待他們。


    家長們一揮手,叫他們去村委告狀去。


    娃兒們立刻沒話說了。


    憶苦思甜就是村裏組織的,村委會給他們做主才怪。


    林二來更絕,給兩個閨女穿的是葦絮衣,蓋的是樹皮被。


    一點也不避諱地對兩個閨女說出自己的從前:“……一個人人喊打的二流子,哪來棉花?”


    “要不是李家弄來棉籽種出了棉花,要不是田隊長大方地給每家幾兩種子,你們爹我,仍然蓋這樣的被子,穿這樣的衣服。”


    “忍著,忍夠了二十麵紅旗,你們就解脫了。”


    林婉想問大姐二姐為什麽不回來參與,可是,二姐現在的身份,她有了忌諱。


    也就隻能對贏紅旗得解封,抱著希望。


    看著仍然拄拐的爹,林嫚可不信。


    果不其然,等到四月底,遊客進了庫山裏,看到大人孩子過著兩種日子後,心疼孩子之餘,當然要打聽原因了。


    等知道憶苦思甜來由後,不用村民指路,看到拄拐的林二來,他們就找到了林家。


    麵對遊客,林婉賣力表演淒苦,可是遊客們都冷冷地抱胸看著。


    有疾惡如仇的,還說就不該給她吃,該叫她自己挖野菜自己煮,還不給她鹽和油,畢竟鹽也是那個年代的貴重生活用品,更別人說油了。


    再有眼睛利的,發現林嫚比林婉還瘦弱,忍不住陰謀論了:聽說憶苦思甜從春耕之後就開始了,怎麽這個林婉的精神還這麽的好?莫不是搶了她親姐的食物吧?


    越看越厭惡的遊客們,離開了林家,去別人家看看,有沒有夠真實的,給人家加加分。


    一想到得靠他們解救這些孩子,遊客們的正義感爆棚。


    景區還沒開,村裏就已經擠得水泄不通。


    縣電視台扛著‘長槍大炮’來了,村裏同意他們錄製,但是畫麵必須真實,配詞必須真實,渲染觀眾情緒時,不準負麵村裏或者負麵家長及個別孩子。


    憶苦思甜的畫麵,當晚就播放了出去。


    電視台收視率飆升,庫山裏的遊客也人滿為患。


    這種操作可沒辦法限製客流量,隻能在村路中間設置欄杆分左右,免得堵的走不動。


    好在娃兒們還要去上學,隻是放學時間實行這個計劃。


    有些娃兒習慣了這種穿著,穿著打著補丁的衣服就去上學,同學們並不笑,而是羨慕,羨慕他們能上電視。


    一村二村的娃兒回去找家長,他們也要憶苦思甜。


    家長們巴不得娃兒們鬧,娃兒們鬧起來,他們才有理由去找周村長。


    憑什麽把熱鬧都給吸引去了庫山裏本村?


    周成斌正在對付電視台的人,電視台居然說要住下來錄製,每天一期。


    不說屬於村裏的小洋樓被苗圃做了倉庫,就是有地方住,他也不同意。


    他們村不缺那點錢,他們在教娃兒們學會吃苦,當然不可能讓娃兒們拿到電視台給的費用。


    正交涉時,一村二村都來電話說他們也要參與憶苦思甜計劃,他們村大多數還沒翻蓋房屋,演起來更像。


    周成斌頭疼,這是演嗎?這是要真實的感受。


    他叫歐副村長和楊支書拿主意,兩位老人擺手,他們可不懂這些。


    周村長隻能請示李鎮長。


    李鎮長說他出現兩個失誤。


    一,娃兒回學校是有兩頓半餐的,他們在家吃不下,回學校補充以後,並不覺得日子難過。


    當然,學校裏的半餐不能取消,隻能假裝忘記,難道真的要把娃兒的身體給拖垮了嗎?


    二,電視台與收視率有關,一村二村的娃兒看到了能上電視,自然是想參與的。


    庫山裏客流量太多,一村二村參與,可以減輕壓力。


    未來,可能會出現各種極端言論,說庫山裏虐待娃兒或者拿娃兒博眼球。


    所以,可以接下電視台的錄製要求,接下電視台所有費用。


    並把這些費用,用到真正的貧苦山區去,收入透明地立在村委公告欄裏。


    每一期,播放的是誰家的娃兒,得到的收入,就標識在誰家門口的牌子上角。


    以示這戶的娃兒為山區捐贈了多少錢,娃兒得到的是精神鼓勵,貧苦山區的娃兒能上學了,得到的是同樣精神食糧。


    有了解決辦法,周成斌立刻執行下去。


    電視台自己解決吃住問題,不準打擾村民。


    錄製的要求,仍然同第一期一樣,失真的話,庫山裏有權狀告電視台。


    電視台的人爽快地簽下了合同,他們本就為了收視率,要是與庫山裏翻了臉,不給錄製了,肯定得不償失。


    一村二村得到了參與權,立刻收起家中後采買的各種電器和家具,把屋子還原了。


    一村二村娃兒們不能看電視了,不能坐舒服的沙發了,有些後悔了怎麽辦?


    怎麽辦?涼拌!


    另外兩個村子參與進來,庫山裏本村的壓力減少了些,但客流量仍然不少。


    重複的日子,讓遊客疲勞了,終於認真的預約景區門票,上山去遊玩去了。


    當然,這是第一批遊客,後來的遊客陸續地到來,熱鬧的場景依然不斷。


    慢慢地,家長們發現,娃兒懂事了不少。


    吃菜咽糠不再哭鬧,穿補丁衣服不再嫌難看丟人,睡著硬板床蓋著硬邦邦的被子,仍然睡得香甜。


    還主動幫家長做事,喂雞掃地燒火,樣樣都做得很熟練。


    到了十月,庫山裏把從電視台得到的幾十萬收入,全部投入了貧困山區的建設當中去。


    當然,這事不用庫山裏去做,有扶貧辦。


    扶貧辦把庫山裏捐贈的資金數字公布出去,一些微弱的反對聲就消失了。


    旅遊旺季結束了,憶苦思甜還沒結束。


    就算已經賺夠了憶苦令的娃兒們,仍然不回對麵的小洋樓裏住。


    有零散的遊客問原因,娃兒們說住在老宅子中,每天放學做些家務活,他們心中踏實。


    而且,他們可以靠憶苦令換物品,一點一點地把所需生活物品換回來,很有成就感。


    ……


    田靜看了五個月的熱鬧,最後告訴李正國:“叫周成斌適可而止,別讓娃兒沉迷當中,把生活當成了遊戲。”


    李正國讚同,再怎麽整治娃兒,也不可能真正地完全的做到從前那樣,可不就讓娃兒以為是在玩遊戲了嗎?


    果然,村裏通知憶苦思甜計劃結束,娃兒們不樂意了。


    不樂意不行啊,村裏說結束就是結束了,什麽計劃什麽遊戲都得有個結束的時候。


    娃兒們無奈住回到小洋樓裏,發現大彩電沒了,冰箱沒了,洗衣機沒了。


    不是說了計劃結束了嗎?他們的大彩電呢?他們的動畫片呢?


    家長們抬頭看天,不是說舍不得艱苦的歲月嗎?電器,可是艱苦歲月裏做夢都沒想過的東西。


    想要電器,做夢去!


    第522章 迷宮變化


    第二年,沒了憶苦思甜計劃,早早來的遊客沒看到,有些失望也有些欣然,別給孩子遭受太多的罪。


    田靜可沒時間關心村裏的事,她正在迷宮的電腦室裏,透過監控看著小兒子練心。


    陪同李惟新一起練心的是曾景榮。


    他覺得自己被規則潛了,是自己的心不夠堅韌,就算因為感情的原因,他也不該出現決策上的重大失誤。


    好在因為然然的原因,他還沒有執行,還想問問甜甜的想法,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監控畫麵裏,田靜明顯看到了小兒子臉上的驚訝、開心、失落和難過各種表情。


    而曾景榮的臉上,一直都是難過和傷心。


    甚至帶著一絲狂暴。


    田靜緊張地盯著曾景榮,在他抬手打算自殘時,打開了監控器下的聲筒,輕喝一聲:“曾景榮,你想要恢複曾家榮耀的雄心呢?”


    閉目的曾景榮,身形一頓,隨後睜開了雙眼。


    看清了自身所在之後,後背立刻汗濕了。


    白墳墓上的李惟新消失了,曾景榮離開墳墓向監控室走來。


    田靜看著屏幕中,小兒子如入無人之境般地摧毀各種機關,放心地和曾景榮說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異能穿回七十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旭日東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旭日東生並收藏帶著異能穿回七十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