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演人員可以是一家,也可以是親戚組成,但都得有老人和幼童。


    這是把庫山裏的憶苦思甜當作了遊戲。


    周成斌拒絕:“你們不但盜版了我們的真人計劃,你們還要利用我們的村子,給你們的紀錄片拉人氣,不行!”


    電視台的人忙改變策略:“我們合作可行?我知道你們不在乎那點錢。”


    “這樣,把你們村裏最舊最老的幾個院子租借給我們,我們拿出收入的一半,捐獻給扶貧辦,以庫山裏和電視台的名義。”


    周成斌談條件:“一半的收入應該屬於庫山裏的,電視台想要名聲,自己捐獻去。”


    “六成!”電視台的人一咬牙:“六成是最多的了,我們的人工和製作,以及各種必備的道具,都是要花成本的。”


    周成斌想了想說:“既然你說了道具,那我就要提要求。”


    電視台的人忙點頭:“你說。”


    “一個星期最多兩期。”周成斌拿著紙筆寫著自己所說的要求:


    “每一期參演人員用過的廚具和被褥,都必須像飯店酒店那樣清洗消毒。”


    “每一期參演人員的衣服和鞋子,都由參與人員自己提供。”


    “這是衛生問題,也避免造成更多的資源浪費。”


    “誰家沒有舊衣服和舊鞋子?要是你們覺得不夠破舊,就幫他們撕撕剪剪補補。”


    “讓電視觀眾參與評選,評選出最有年代感的家庭,發一份獎金。”


    “當期沒有評選結果的,獎金捐獻出去。”


    “獎金不用太多,是一種認同感而已,參與的觀眾也不會覺得失去新鮮感。”


    電視台的人拿著周成斌寫的要求,激動地問:“你要不要去我們電視台做策劃?”


    周成斌拽回紙張:“你們套用我們村的策劃方案,我們還沒有你們告侵權呢。”


    “說吧,這個策劃以及盜版我們的憶苦思甜計劃,你們電視台給多少費用?”


    電視台的人想扇自己兩巴掌,怎麽就把自己給套進去了呢?


    最後,捐獻比例變成了六成半,周成斌才把紙張給他,並同意租借院子給電視台。


    這麽一來,庫山裏更火了。


    縣電視台也火了。


    花了大價錢把電視台的選票承印下來的市日報社也火了。


    十月金秋,中和村的葡萄酒節開幕。


    一天就把今年剛釀製出來的葡萄酒給預訂了出去。


    中和村村民高興的咧嘴笑,他們村也有一個共同致富的產業了。


    隻能賣葡萄給中和村的彰山村,決定毀約。


    李鎮長一拍桌子:“不服從管理,就哪涼快哪呆著去。”


    彰山村村長解釋說:“村民不甘心啊,我們村沒有共同的產業,抓不住人心。”


    “中和村有清甜的淌井水,你們有什麽?”


    “踏踏實實把大棚的投資給賺回來,再找另外的路子。”


    協議寫了五年,還有三年時間,彰山村村長隻能無功而返。


    彰山村村民等在村委,得知李鎮長不準改協議後,紛紛說李鎮長是記仇,記田家的仇。


    彰山村村長擺擺手:“這話說不得,協議一簽訂,那就是有法律效力的,輕易不能改動。”


    “當時,我隻想著種出來就賣給了中和村,很劃算。沒想到葡萄酒這麽好銷售。”


    “你們也別著急,更別惹事。等中和村也起來了,就隻剩下我們村子,不用我們著急,鎮裏也會著急的。”


    村民罵罵咧咧地走了。


    村長聽著發愁,村民這種素質,富起來後,還能管得住嗎?


    想到最先跟著庫山裏發展的汪洱村,再想想合並後,一村二村首先就是學律法的安排。


    他得好好想一想了。


    彰山村村長還沒想好,就出大事了。


    中和村的淌井被投了牛糞!


    中和村直接報警了。


    派出所很快就查到了人,正是田立貴的兩個兒子,田茂金和田茂銀。


    一個二十四歲,一個二十二歲。


    從田靜到田大丫三姐妹,田家的名聲一直在外。


    田家男子想娶媳婦非常難。


    這一條線上的閨女都想嫁進庫山裏,嫁不進去的話,嫁一村二村也行。


    退而求其次,嫁進中和村也可。


    實在不行的話,嫁彰山村的任何一家,也不嫁田家。


    田家抬高彩禮也沒有願意嫁閨女的人家。


    現在,誰家不把閨女當成寶?隻要有機會嫁進庫山裏,那就是嫁進了銀窩,誰還在乎那點彩禮?


    嬌慣著長大的田茂金和田茂銀,娶不到媳婦,脾氣更暴躁。


    聽到村民叨叨著中和村要起來了,抱怨著李鎮長記仇。


    兄弟倆就想著毀了中和村的淌井,一箭雙雕。


    第525章 跪求


    真的一箭雙雕,把兄弟倆雕進去了。


    對於田家,田靜隻能給一個服字。


    這麽多年了,就算家風不改,就算沒上過律法班,就算道聽途說的事情不多,對她的關注總不少吧?


    招惹她的人,是怎麽進監獄的?田家不知道嗎?


    現在,田立貴夫妻倆居然還能來跪求她。


    看著跪她的夫妻倆,田靜隻問一句:“你們認為我大得過律法嗎?”


    田立貴忙解釋:“我們不是這個意思,不是還有庭外和解嗎?我們和解,我們賠。”


    “嗬嗬,你們賠?”田靜冷笑:“你們拿什麽賠?淌井毀了,毀的是中和村一年十來萬的收入。”


    “未來,隨著物價的上漲,可能是十五萬二十萬的年收入。”


    “就算按照一年十萬來賠償,你們打算賠多少年的?”


    “你們打算一次性付清,還是子子孫孫賠下去?”


    “你們想要分期付款,中和村會同意嗎?”


    “你們要是賠得起,還會讓你們的兩個兒子娶不起媳婦而生怨嗎?”


    “為什麽他們不怨你們沒能耐掙不到錢,反而怨我和李鎮長?這裏麵,沒有你們長期在他們耳邊抱怨的結果嗎?”


    “田立貴,時代在變,人的思想也在變。為什麽你們田家就是不變?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懶!”


    “你們懶得動腦,你們懶得動手去嚐試。”


    “你們隻想靠別人伺候你們三餐,你們隻想靠別人拉扯你們發財。”


    “不,最好是把金錢財富,直接裝在你們的衣兜裏。”


    “沒種葡萄之前,種煙葉時,你們田家是人口最多收入卻是最少的。”


    “種葡萄後,別人家的葡萄大又甜,你們田家的葡萄小又澀。”


    “中和村收購的時候,嚐過也說了看在第一年收果的份上收了你們的葡萄。轉眼,你們就毀了別人的淌井。”


    “一個天然泉眼,就這樣被你們毀了,不說釀葡萄酒所需,就說平時的飲用水也成了問題。”


    “幾百口人的憤怒,你們以為隻是田茂金和田茂銀坐牢就能解決的嗎?”


    “不,就算他們坐牢了,你們田家也必須賠償。”


    “你們還是回去砸鍋賣鐵地賠償別人吧。”


    田立貴不甘心:“靜靜,你幫幫忙,就這一次,以後,我們再也不來麻煩你了。”


    田靜挑眉問:“你打算讓我怎麽幫你們?幫你們平民憤,幫你們賠了巨額賠償金?”


    田立貴還真就能點下腦袋。


    田靜怒極反笑:“就算我答應了,你們覺得民憤是那麽好平的嗎?”


    “武力鎮壓隻會激起更大的民憤,何況我也沒資格用武力鎮壓。”


    “金錢賠償是肯定沒有一個產業那樣源源不斷的收入的。”


    “除非我再給中和村弄出一個能因地製宜的產業來。”


    “我要是有那本事,彰山村就有了產業了,你們的兩個乖兒子就不會犯法了。”


    田靜就是田立貴的救命稻草,所以,無論田靜怎麽說,田立貴就是跪著不走。


    在田靜想著要不要給踹出去的時候,周成斌跑來了:


    “田立貴,中和村村民包圍了田家,叫田家交出你們兩口子,你們趕快回去救田家人吧。”


    田立貴愣住了。


    他媳婦卻爬起來,拽著他就跑,要是被抓到了,肯定被揍得很慘。


    看著跑出四合院的兩口子,周成斌搖搖頭,除非往後山跑,否則,唯一的鄉道,正是堵人之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異能穿回七十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旭日東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旭日東生並收藏帶著異能穿回七十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