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隊長,我看你是從宋家過來?”
“嗯,宋老三他幹不了重活,他哥跟他嫂正鬧著分家呢。”
這件事不是什麽秘密,既然李大壯問起了,那大隊長也就回答了。
被老虎那樣收拾過一頓後,就算是身體養好了也幹不了重活,他媳婦也氣的跟他離了婚回了娘家,已經再嫁給了鄰村的人。
就剩下宋老三,和那還沒多大的兒子宋龍祁。
哪怕他爹娘心疼他受了苦,也不可能不顧其他幾個孩子的感受。
在宋老三連累他們家名聲的時候,這些人看在他帶著一個兒子身上傷沒養好的份上算了,可現在他幹不了活,誰也不願意把這個廢物留在家裏。
宋老三肯定是不願意分家的,要是分家了他連自己兒子都養不起。
一家人鬧起來的時候,就把大隊長給請了過去,可這種事大隊長也沒什麽辦法,就隻能先調節著,希望能等到他們自己愛商量好後再說。
李大壯聽了一耳朵的八卦,非常滿足的往自家方向走。
大隊長站在原地盯著他們離開的背影,隱約想到其實在很久之前,李大壯跟宋老三是混在一起的,在他們村裏不管是誰看見了都覺得討厭。
可李大壯媳婦走了之後,人瞬間就立起來了,還把兒子給養的白白胖胖。
這宋老三他媳婦走了之後,整天就待在家裏咒罵他媳婦做事太絕,孩子被餓的就隻剩下一把骨頭,就連大隊長看見了都有些心疼。
他們村子裏頭,從來都沒有像是這樣糟踐孩子的!
同樣都是人,沒想過差距居然這麽大。
李大壯回家路上,他兒子一直在那裏搖頭晃腦,整個人看起來非常嘚瑟。
油菜花環上麵的花,也會隨著他晃腦袋的動作一晃一晃。
到家裏後,李大壯聞到了肉香味,他們家的各種肉是真不少,用做臘肉的手法隨便一弄,總不會真有人厚臉皮到要湊上來嚐嚐。
隔三差五就能吃上一頓,幸好他們家一開始分的也就不少,才沒引起別人的懷疑。
“娘,今天吃肉啊。”
李婆婆聽見他的聲音,就朝著安安招了招手,把剛剛煮熟的臘肉喂到了安安嘴邊讓他嚐嚐。
安安在咀嚼時不好張嘴,隻是朝著奶奶豎起了大拇指。
他的這個反應,李婆婆非常滿意,所以也就格外樂意給這小家夥弄吃的。
……
今年春耕安安也有幫著一起,小小的人幹起活來還挺麻利,不少人瞧見了都會誇上幾句。
累了安安就去樹蔭下去找自己的小水壺,咕嚕咕嚕像是一頭小牛犢。
知青所的知青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都是不願意跟村子裏村民扯上關係的,饒是如此在從安安身邊路過時,也忍不住會湊過來看上兩眼。
畢竟這個小家夥瞧著,是真的招人疼。
下工回家路上,有人提起了一個知青跟他們村裏的一個姑娘結婚那件事,這在他們村子裏可是一個大新聞。
知青住在知青所裏,連自己的房子都沒有,這要是結婚了,不得住在姑娘家裏頭?
那這到底是算出嫁還是入贅?也不知道男知青他爹娘知道這回事不。
李嫂嫂在聽見他們這麽說的時候,特意招呼了一下自己兒子,讓石頭以後千萬可不要幹出這種事來。
他們村子裏的姑娘再怎麽說都是知根知底的,可那知青就算是結婚,爹娘也不知道能不能來見上一麵。
以後要是知情想回城的話,連人都找不到,把保障放在人的良心上,那簡直就是笑話!
放在他們村子裏,像是石頭這麽大歲數的人也都懂點事兒了,李嫂嫂就特意跟他提了一下,把石頭給鬧了個大紅臉,用很小的聲音回答道:
“娘,我知道的。”
石頭要更像他爹,沒遺傳到他娘的聰明勁兒,人看起來憨厚又老實。
如果不是因為他娘說起這件事,石頭壓根兒就不會往自己身上想。
這時候,家裏牆壁旁邊狗狗祟祟探出來了一個小腦袋,緊接著小奶音傳了過來。
“哥哥要娶媳婦啦?”
第119章
這熟悉的聲音聽的李嫂嫂和石頭都是一愣, 抬起頭一看發現是眼睛亮晶晶的安安,滿臉都寫著好奇。
李嫂嫂無奈伸手揉了揉眉心,不知道應該怎麽跟這麽大點還很八卦的小家夥解釋。
安安哪都好, 可就是遺傳了他爹的性格, 不管什麽事都很好奇,抓上一把奶奶炒的瓜子就想湊上來瞧瞧。
如果說是李大壯的話, 他這麽大一個人整天還那麽八卦, 時間一長的確會引起別人的反感。
可偏偏是這蹦起來都夠不到他們肩膀的小東西,屁顛屁顛跑過來的樣子又太可愛。
李嫂嫂彎腰把他給抱了起來,揉了揉他的腦袋,看安安笑的眯起了眼睛也彎了彎唇。
“暫時還沒這打算呢,你哥哥要是結婚不疼你了怎麽辦啊?”
石頭在一邊臉色漲的通紅,急忙解釋說他絕對不會這樣, 安安撐著下巴認真思考了一會兒後, 才開口說道:
“木有事呀, 我疼哥哥的孩子~”
說完後安安還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微微揚起下巴嘿嘿笑了一聲後說道:
“那我也是哥哥。”
“按照輩分的話, 那可不是哥哥。”
李嫂嫂無奈糾正, 幫他把掖在裏麵的衣服給整理好, 還是決定跟這個小家夥說清楚,不然他肯定又跟他爹說。
不管是什麽話,隻要進了李大壯耳朵裏, 村頭還是他家有隻羊,到村尾就成了他變成了羊。
“咱村裏有人跟知青在一起了, 我跟你哥哥說不能找個知青媳婦呢。”
在他們整個生產隊裏, 知青給人留下的印象都非常不好, 幾乎是眼高手低的代名詞。
村裏的狗從他們身邊經過都得被踹上幾腳, 這麽多年了一直沒有徹底融入村子裏,知青所跟村裏分的清清楚楚。
安安印象裏麵這些知青也都不怎麽樣,附和地點了點腦袋。
“我也不喜歡他們。”
李嫂嫂也不想著他兒子女兒能攀高枝,隻希望他們能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就挺好。
大部分知青的性格都很高傲,打心眼裏看不起他們這些村裏的人,李嫂嫂沒少聽見他們在背後嫌棄村裏人不幹淨。
不管是娶還是嫁,那日子都絕對過不好,她也不想弄個攪家精來讓家裏頭不安穩。
小安安從衣服兜兜裏麵掏出來了瓜子剝開,李嫂嫂抱著他去了自留地裏擇菜。
在他們走後,小花從屋裏走了出來,坐在小板凳上撐著腦袋望天。
“哥,知青真的那麽不好嗎?”
石頭跟他爹的性格一樣,沒事就喜歡找點事做做,正在那裏修理著板凳,輕輕嗯了一聲。
“娘說不好,那肯定就不好,娘說的話肯定沒錯。”
小花沒再出聲,她發現自己跟她哥好像壓根兒就沒辦法交流,在她哥心裏頭,不管爹娘說什麽都是對的。
可她不覺得,她從知青點路過時有聽見一個姐姐讀書,聲音可好聽了,讀的東西雖然她聽不懂,但是心頭卻莫名一陣激動。
自留地裏安安幫著拔蘿卜,哪怕長大後吃過很多好吃的東西,在安安心裏也照樣是蘿卜最美味。
李嫂嫂跟李婆婆都樂意慣著他,每年到了種蘿卜的時候就把自留地分成三份,其中一塊隻種蘿卜給他。
蘿卜被拔出來後,甩了甩上麵的泥,再把葉子給揪掉,等會兒留著喂雞,蘿卜放進了籃子裏。
李嫂嫂一開始隻是因為親戚原因才照顧一下安安,畢竟這麽小就沒了娘,她婆婆年紀也不小了,很多事都做不好。
可是照顧的時間一長,真就不由自主疼著他,拿他當做自己親生的孩子一樣照顧。
就算是稍微貼心些的小花,平常也會更願意出門去玩,不像安安跟個跟屁蟲一樣,整天都跟在她的屁股後麵,小奶腔一聲一聲喊著大伯母。
弄好後安安自己主動提著籃子往家的方向走,李嫂嫂把那些菜收拾了一下拿著回家喂雞剛好。
安安走在前麵,李嫂嫂還能聽見他的碎碎念。
“大伯母辛苦~安安不辛苦,安安開心~”
男知青跟村子裏的姑娘結婚這件事,討論了好多天依舊沒個結果。
也幸虧是他們村裏比較疼女兒的家庭,再加上隻有一個弟弟還沒到成家的年紀,人就先安排住在了女方家裏,跟入贅沒什麽區別。
聽說就因為這件事,那個男知青直接被整個知青點給排斥在外頭,連飯都開始不放在一塊兒做。
大隊長的見識比較多,在他們鄰村已經有幾個知青跟本村青年在一起的事,在他們確定要結婚後,就帶著他們一起去領了結婚證。
回到村裏,也擺了幾桌酒,都是女方爹娘出的錢。
開了這個頭之後,村子裏的青年跟知青在一起的越來越多。
下鄉已經好幾年,可一直沒有什麽回城的政策,未來仿佛一眼都望不到頭。
再加上下鄉的基本上都是二十歲左右的人,正好就是結婚的時候,發現沒有什麽可能回城後,就開始思考起了現在的處境。
以前他們是惦記著能回城,所以才不願意跟村裏人有太多牽扯。
可現在不一樣了,要是一直都沒辦法回城的話,日子總得過下去,還是和村裏人一起好好相處,才能過得更融洽。
他們李家石頭還沒到結婚的年齡,所以就剩下一個李大壯被李婆婆拎著耳朵教訓。
威脅他如果敢跟那些知青攪和在一起的話,就直接把他趕出家門,這輩子都別想回來。
對了,安安得留下!
翹著二郎腿等他兒子給他剝花生吃的李大壯平白無故受了他娘一腳,一頭霧水完全分不清楚狀況。
“娘娘娘,我的耳朵!我保證我絕對不會跟那些知青混在一起的,我的話您還不信嗎?”
村子裏一共也就隻有這麽多人家,其實還真的有人盯上了他們。
畢竟村子裏頭絕大部分都是一大家子湊在一起過日子的,十幾口人擠在一個屋子裏,甚至還比不上知青所。
也就李家人口比較簡單,兩個上了年紀老的身體挺好都能幫上忙。
“嗯,宋老三他幹不了重活,他哥跟他嫂正鬧著分家呢。”
這件事不是什麽秘密,既然李大壯問起了,那大隊長也就回答了。
被老虎那樣收拾過一頓後,就算是身體養好了也幹不了重活,他媳婦也氣的跟他離了婚回了娘家,已經再嫁給了鄰村的人。
就剩下宋老三,和那還沒多大的兒子宋龍祁。
哪怕他爹娘心疼他受了苦,也不可能不顧其他幾個孩子的感受。
在宋老三連累他們家名聲的時候,這些人看在他帶著一個兒子身上傷沒養好的份上算了,可現在他幹不了活,誰也不願意把這個廢物留在家裏。
宋老三肯定是不願意分家的,要是分家了他連自己兒子都養不起。
一家人鬧起來的時候,就把大隊長給請了過去,可這種事大隊長也沒什麽辦法,就隻能先調節著,希望能等到他們自己愛商量好後再說。
李大壯聽了一耳朵的八卦,非常滿足的往自家方向走。
大隊長站在原地盯著他們離開的背影,隱約想到其實在很久之前,李大壯跟宋老三是混在一起的,在他們村裏不管是誰看見了都覺得討厭。
可李大壯媳婦走了之後,人瞬間就立起來了,還把兒子給養的白白胖胖。
這宋老三他媳婦走了之後,整天就待在家裏咒罵他媳婦做事太絕,孩子被餓的就隻剩下一把骨頭,就連大隊長看見了都有些心疼。
他們村子裏頭,從來都沒有像是這樣糟踐孩子的!
同樣都是人,沒想過差距居然這麽大。
李大壯回家路上,他兒子一直在那裏搖頭晃腦,整個人看起來非常嘚瑟。
油菜花環上麵的花,也會隨著他晃腦袋的動作一晃一晃。
到家裏後,李大壯聞到了肉香味,他們家的各種肉是真不少,用做臘肉的手法隨便一弄,總不會真有人厚臉皮到要湊上來嚐嚐。
隔三差五就能吃上一頓,幸好他們家一開始分的也就不少,才沒引起別人的懷疑。
“娘,今天吃肉啊。”
李婆婆聽見他的聲音,就朝著安安招了招手,把剛剛煮熟的臘肉喂到了安安嘴邊讓他嚐嚐。
安安在咀嚼時不好張嘴,隻是朝著奶奶豎起了大拇指。
他的這個反應,李婆婆非常滿意,所以也就格外樂意給這小家夥弄吃的。
……
今年春耕安安也有幫著一起,小小的人幹起活來還挺麻利,不少人瞧見了都會誇上幾句。
累了安安就去樹蔭下去找自己的小水壺,咕嚕咕嚕像是一頭小牛犢。
知青所的知青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都是不願意跟村子裏村民扯上關係的,饒是如此在從安安身邊路過時,也忍不住會湊過來看上兩眼。
畢竟這個小家夥瞧著,是真的招人疼。
下工回家路上,有人提起了一個知青跟他們村裏的一個姑娘結婚那件事,這在他們村子裏可是一個大新聞。
知青住在知青所裏,連自己的房子都沒有,這要是結婚了,不得住在姑娘家裏頭?
那這到底是算出嫁還是入贅?也不知道男知青他爹娘知道這回事不。
李嫂嫂在聽見他們這麽說的時候,特意招呼了一下自己兒子,讓石頭以後千萬可不要幹出這種事來。
他們村子裏的姑娘再怎麽說都是知根知底的,可那知青就算是結婚,爹娘也不知道能不能來見上一麵。
以後要是知情想回城的話,連人都找不到,把保障放在人的良心上,那簡直就是笑話!
放在他們村子裏,像是石頭這麽大歲數的人也都懂點事兒了,李嫂嫂就特意跟他提了一下,把石頭給鬧了個大紅臉,用很小的聲音回答道:
“娘,我知道的。”
石頭要更像他爹,沒遺傳到他娘的聰明勁兒,人看起來憨厚又老實。
如果不是因為他娘說起這件事,石頭壓根兒就不會往自己身上想。
這時候,家裏牆壁旁邊狗狗祟祟探出來了一個小腦袋,緊接著小奶音傳了過來。
“哥哥要娶媳婦啦?”
第119章
這熟悉的聲音聽的李嫂嫂和石頭都是一愣, 抬起頭一看發現是眼睛亮晶晶的安安,滿臉都寫著好奇。
李嫂嫂無奈伸手揉了揉眉心,不知道應該怎麽跟這麽大點還很八卦的小家夥解釋。
安安哪都好, 可就是遺傳了他爹的性格, 不管什麽事都很好奇,抓上一把奶奶炒的瓜子就想湊上來瞧瞧。
如果說是李大壯的話, 他這麽大一個人整天還那麽八卦, 時間一長的確會引起別人的反感。
可偏偏是這蹦起來都夠不到他們肩膀的小東西,屁顛屁顛跑過來的樣子又太可愛。
李嫂嫂彎腰把他給抱了起來,揉了揉他的腦袋,看安安笑的眯起了眼睛也彎了彎唇。
“暫時還沒這打算呢,你哥哥要是結婚不疼你了怎麽辦啊?”
石頭在一邊臉色漲的通紅,急忙解釋說他絕對不會這樣, 安安撐著下巴認真思考了一會兒後, 才開口說道:
“木有事呀, 我疼哥哥的孩子~”
說完後安安還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微微揚起下巴嘿嘿笑了一聲後說道:
“那我也是哥哥。”
“按照輩分的話, 那可不是哥哥。”
李嫂嫂無奈糾正, 幫他把掖在裏麵的衣服給整理好, 還是決定跟這個小家夥說清楚,不然他肯定又跟他爹說。
不管是什麽話,隻要進了李大壯耳朵裏, 村頭還是他家有隻羊,到村尾就成了他變成了羊。
“咱村裏有人跟知青在一起了, 我跟你哥哥說不能找個知青媳婦呢。”
在他們整個生產隊裏, 知青給人留下的印象都非常不好, 幾乎是眼高手低的代名詞。
村裏的狗從他們身邊經過都得被踹上幾腳, 這麽多年了一直沒有徹底融入村子裏,知青所跟村裏分的清清楚楚。
安安印象裏麵這些知青也都不怎麽樣,附和地點了點腦袋。
“我也不喜歡他們。”
李嫂嫂也不想著他兒子女兒能攀高枝,隻希望他們能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就挺好。
大部分知青的性格都很高傲,打心眼裏看不起他們這些村裏的人,李嫂嫂沒少聽見他們在背後嫌棄村裏人不幹淨。
不管是娶還是嫁,那日子都絕對過不好,她也不想弄個攪家精來讓家裏頭不安穩。
小安安從衣服兜兜裏麵掏出來了瓜子剝開,李嫂嫂抱著他去了自留地裏擇菜。
在他們走後,小花從屋裏走了出來,坐在小板凳上撐著腦袋望天。
“哥,知青真的那麽不好嗎?”
石頭跟他爹的性格一樣,沒事就喜歡找點事做做,正在那裏修理著板凳,輕輕嗯了一聲。
“娘說不好,那肯定就不好,娘說的話肯定沒錯。”
小花沒再出聲,她發現自己跟她哥好像壓根兒就沒辦法交流,在她哥心裏頭,不管爹娘說什麽都是對的。
可她不覺得,她從知青點路過時有聽見一個姐姐讀書,聲音可好聽了,讀的東西雖然她聽不懂,但是心頭卻莫名一陣激動。
自留地裏安安幫著拔蘿卜,哪怕長大後吃過很多好吃的東西,在安安心裏也照樣是蘿卜最美味。
李嫂嫂跟李婆婆都樂意慣著他,每年到了種蘿卜的時候就把自留地分成三份,其中一塊隻種蘿卜給他。
蘿卜被拔出來後,甩了甩上麵的泥,再把葉子給揪掉,等會兒留著喂雞,蘿卜放進了籃子裏。
李嫂嫂一開始隻是因為親戚原因才照顧一下安安,畢竟這麽小就沒了娘,她婆婆年紀也不小了,很多事都做不好。
可是照顧的時間一長,真就不由自主疼著他,拿他當做自己親生的孩子一樣照顧。
就算是稍微貼心些的小花,平常也會更願意出門去玩,不像安安跟個跟屁蟲一樣,整天都跟在她的屁股後麵,小奶腔一聲一聲喊著大伯母。
弄好後安安自己主動提著籃子往家的方向走,李嫂嫂把那些菜收拾了一下拿著回家喂雞剛好。
安安走在前麵,李嫂嫂還能聽見他的碎碎念。
“大伯母辛苦~安安不辛苦,安安開心~”
男知青跟村子裏的姑娘結婚這件事,討論了好多天依舊沒個結果。
也幸虧是他們村裏比較疼女兒的家庭,再加上隻有一個弟弟還沒到成家的年紀,人就先安排住在了女方家裏,跟入贅沒什麽區別。
聽說就因為這件事,那個男知青直接被整個知青點給排斥在外頭,連飯都開始不放在一塊兒做。
大隊長的見識比較多,在他們鄰村已經有幾個知青跟本村青年在一起的事,在他們確定要結婚後,就帶著他們一起去領了結婚證。
回到村裏,也擺了幾桌酒,都是女方爹娘出的錢。
開了這個頭之後,村子裏的青年跟知青在一起的越來越多。
下鄉已經好幾年,可一直沒有什麽回城的政策,未來仿佛一眼都望不到頭。
再加上下鄉的基本上都是二十歲左右的人,正好就是結婚的時候,發現沒有什麽可能回城後,就開始思考起了現在的處境。
以前他們是惦記著能回城,所以才不願意跟村裏人有太多牽扯。
可現在不一樣了,要是一直都沒辦法回城的話,日子總得過下去,還是和村裏人一起好好相處,才能過得更融洽。
他們李家石頭還沒到結婚的年齡,所以就剩下一個李大壯被李婆婆拎著耳朵教訓。
威脅他如果敢跟那些知青攪和在一起的話,就直接把他趕出家門,這輩子都別想回來。
對了,安安得留下!
翹著二郎腿等他兒子給他剝花生吃的李大壯平白無故受了他娘一腳,一頭霧水完全分不清楚狀況。
“娘娘娘,我的耳朵!我保證我絕對不會跟那些知青混在一起的,我的話您還不信嗎?”
村子裏一共也就隻有這麽多人家,其實還真的有人盯上了他們。
畢竟村子裏頭絕大部分都是一大家子湊在一起過日子的,十幾口人擠在一個屋子裏,甚至還比不上知青所。
也就李家人口比較簡單,兩個上了年紀老的身體挺好都能幫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