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如果把現在的他們和剛到這個地方的照片做對比, 我絕對不相信那些叛逆少年也能幫忙幹活一聲不吭。】
【小時候最討厭摘茶葉了,怎麽摘都摘不完,太陽曬的要死,脖子也酸的要命,現在想也摘不到了。】
安安這幅偷懶享福的模樣,讓不少人都開始懷念起了童年。
周爺爺跟周奶奶兩個人坐在電視前看見這幅場景時,兩個人對視了一眼後才開口說道:
“還記得以前我們說過,等以後我們有孩子了的話,就在鄉下修一個小院子,再養隻貓貓狗狗種點菜什麽的……”
周爺爺和周奶奶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屬於水到渠成,周爺爺在入伍前兩人就在一起了,周奶奶盯著所有人不看好的眼神一直在等他退役。
後麵周爺爺發家時,她也一直都陪伴在身側,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夫妻間感情非常深厚。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當初聽見大師批命時周奶奶深信不疑。
這類似的說法,她老家那邊也有人說過。
有一對夫妻結婚多年都沒有孩子,去大醫院檢查後兩個人身體都沒有問題,也有科學積極備孕,但就是懷不上。
他們本來覺得恐怕這輩子都不可能再擁有自己的親生孩子,就幹脆從孤兒院裏麵收養了一個身體有殘缺的,領回家裏的第二個月女方就查出了好消息。
自個兒有了孩子後,再看那已經五歲的孩子開始覺得為難。
真留下來的話,他們家庭又根本沒有好好養活兩個孩子的條件,就又把孩子給送回了孤兒院。
正在他們非常期待自家孩子的降生時,同樣是沒有任何預兆,那個孩子就流產了。
過去了很多年,才逐漸有一個傳言。
說這對夫妻命中無子,可那個收養的孩子卻命中有妹,親生孩子是被收養的孩子帶過來的,後麵被送回孤兒院後,這孩子他們也留不住。
周奶奶上了年紀後就格外信這些事,在辦理好收養手續後,照顧安安時非常細心。
一開始簡直就是對恩人的態度,後麵才漸漸轉變為長輩對後輩的疼愛。
現在周奶奶聽周爺爺和自己提起曾經他在部隊服役時寄回來的信,眼神開始變得非常溫柔。
一轉眼,這麽多年就都過去了,他們兩個人都已經白發蒼蒼。
“說是修路的那些錢,肯定不能讓世轍一個人出,他剛參加工作沒多長時間,也沒攢下來多少錢。”
“等下咱聯係下他負責這件事的助理,錢我們給了吧。”
周爺爺不管什麽事都喜歡跟周奶奶商量著來,這麽多年早就已經成了習慣。
像是這樣做好事,周奶奶從來就不會拒絕,她也舍不得自己大孫子為了這些事生活開始變得拮據。
“好。”
摘了整整一天茶葉,村裏有比較熱心的村民問他們需不需要把他們的茶葉給帶過去賣,他們如果累了的話,就在家裏好好休息。
身體上的疲憊讓周世轍迫不及待想答應,可當他看見詢問自己的這個老太太佝僂著的身形時,到底還是搖了搖頭。
“不用,安安想去看看賣茶葉的地方,我剛好帶他去玩玩。”
數瓶蓋的安安在聽見這句話的時候根本就沒反應過來,就被哥哥直接抱在了懷裏。
他跟哥哥的感情很好,滿臉懵點了點頭。
是的,他想像哥哥說的那樣去做。
賣茶葉現在走的依舊是非常崎嶇的山路,之前有下過一場雨,將黃泥土的路麵衝刷了一遍,不少石頭都暴露在外麵,坑坑窪窪的看起來格外難走。
去的路上周世轍挑著茶葉,就算他說能讓安安趴在自己身上,安安自己也舍不得看見哥哥這麽累。
氣喘籲籲跟在哥哥後麵,走幾步就要休息下。
走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到達了賣茶葉的那個路口,收茶葉的是一個中年男人,開著三輪車,比之前節目組車走的地方要更遠一點。
拿著一杆秤,將茶葉一一稱過去,給錢之後讓村民們把茶葉倒在他的後車廂裏。
價錢給的還算公道,秤也沒有什麽問題。
在碰上某些村民的時候,甚至還會拿出來一根煙問要不要抽。
跑這麽遠的路,這個生意到底賺不賺錢其實誰也不知道,村民們隻知道如果沒有這個中年男人每年在茶葉出來的時候過來收,那他們的茶葉就也要荒廢。
在摘的茶葉數量不多時,甚至還會有村民準備一些他們家裏種的蔬菜送過來。
生活壓彎了他們的腰,滿是困苦的臉上擠出笑容全是討好,仿佛麵前這個男人就是他們最後的救命稻草。
周世轍站在一邊,抱緊了安安胖乎乎的身體。
爺爺奶奶一直有堅持各種慈善事業,是他們自己組建的團隊,確保捐出去的每一分錢都能花到實處上。
但是他的父母對於爺爺奶奶這種砸錢的行為非常不理解,甚至多次還想阻止。
在此之前,周世轍對於這件事的態度一直都是無所謂,可現在當他看見麵前這幅場景之後,突然就明白了爺爺和奶奶堅持的原因。
如果以後有機會的話,他一定會按照爺爺奶奶所期望的那樣繼續下去。
回去路上,安安騎在周世轍的肩膀上。
一來一回這時候已經太晚太晚了,天早就暗了下來,村民們在離開之前就帶上了手電筒。
節目組的跟拍也在跟著一起,光能夠將路況照的清清楚楚。
除了他們的腳步聲和呼吸聲外,還能聽見路邊林子裏鳥叫和蟲鳴。
騎在哥哥的脖子上,雖然在安安眼中不遠處的黑暗都像是張著血盆大口的怪物,但是卻格外安心。
隨著天氣漸漸暖和起來,春茶漸漸開始變得不值錢了起來,每天摘的茶葉也越來越多,那個中年男人在某一天就跟他們打好了招呼,說不會再過來了。
三個村民摘的茶葉就能裝滿他的三輪車,實在是收不下。
那一天晚上回去的路上,所有人都非常沉默,村長還難得抽了一根煙。
周世轍回去的路上一直在思考,在路還沒有修好之前,是不是還有別的事情可以去做。
他谘詢了一下自己的導師,他導師在國內都算是非常優秀的研究學者,對於茶葉樹也有些研究。
看完周世轍發過去的一些視頻後,也給出了一些建議。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他們這個地理位置非常不錯,高山上的茶葉價格不應該這麽低廉,味道應該不錯。
周世轍把他導師的建議全部都告訴了村長,村長第二天就開始招呼著村民們開始伺候照顧著家裏的茶樹。
村子裏所有老人都沒有固定工作,因為早些年不知道國家政策也拿不到什麽補助,有兒有女的占據多數,都不符合條件。
隻不過那些孩子雖然從這個貧困的山村暫時逃了出去,但是卻根本沒辦法在外麵紮根。
老人們不忍心給孩子增添太多的負擔,大部分都是在臨近去世之前才讓他們回家來見上一麵。
在此之前,都靠著自己一雙手吃飯,絕對不麻煩孩子。
不管是果樹還是茶葉,就連山上的藥材他們都非常在乎。
以前哪有人管他們這些,現在好不容易遇到了一個比較懂的周世轍,隻要是他提出來的建議,村民們簡直就是無條件遵守。
果苗生長的第一年,並沒有要結果的意思,可村民們隻要去山上看看那些果樹的生長狀況,心裏頭都很高興。
比起曾經在自己家裏等死,現在的未來讓他們覺得格外有盼頭。
在這裏生活的時間一長,安安就把這裏當成了自己的家一樣,每天從村東頭跑到村西頭。
抱著這家奶奶的貓,去找那家爺爺的狗玩。
村子裏所有人都知道,安安是周世轍的弟弟,周世轍也是為了他才會到這個地方,後續帶來了這麽多的改變。
基本上是沒有人不喜歡安安的,每次看見安安從自家門口經過,都會想方設法拿點東西塞給他。
或許是家裏剛做好的東西,也有可能是過年都舍不得吃的糖果,每次安安都會收下來,將自己背著的小包塞得鼓鼓囊囊。
整個變形記錄製時間是一年,眼瞧著節目組馬上就要打算離開,村長代表村子裏麵這麽多人開始了盛情挽留。
就算周世轍沒有這麽厲害,他們這個村子裏有個年輕人也是好的。
節目組的安排就是這樣,而且周世轍他馬上就要開始工作,肯定不能把所有時間都浪費在這裏。
安安一轉眼也到了應該去幼兒園的年紀,一般像他們這樣的家庭都會提前給孩子安排一些課程,確保孩子能夠適應幼兒園的環境。
其他的嘉賓也都到了應該回去上學的時候,再怎麽舍不得也照樣即將分別。
那條路已經有挖土機過來開工,周世轍的兩個學弟在村子裏麵住了下來,據說是打算近距離觀察那些果苗寫一篇文章交給導師。
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不過短短一年時間,就帶來了無數的改變。
直播間裏觀眾們也都同樣是覺得萬分不舍,他們是一點一點看著這個村子在他們的幫助下麵慢慢變好的,投入的精力和時間讓觀眾對這個村子和這些嘉賓都有了感情。
時間越長,就越是明白其他嘉賓也不像是他們父母所說的那樣不堪。
所有的矛盾,似乎都來源於父母過強的控製欲。
其中家庭環境比較好的父母,在看完節目組發過來的錄像,意識到他們曾經的行為不對,都有了改正,並且還鄭重給孩子道了歉。
那些永遠不可能承認自己錯了的父母,則是比曾經更加變本加厲。
就比如說宋斐然他的父母,就是不願意相信他在讀書上沒有天賦,覺得他如果把玩遊戲的心思放在學習上的話他一定能名列前茅。
周世轍看在弟弟很喜歡他的份上,在分開的前一天晚上特意把他叫到了田埂上。
這些村民依舊在種著糧食,每年收獲的水稻基本上能滿足自己一年要吃的分量。
炎熱的夏季,能聽見稻田裏麵青蛙的叫聲,不遠處還能看見在空中飛舞的螢火蟲。
其他幾個嘉賓正在跟安安一起抓螢火蟲,放在透明的布袋裏麵,在黑暗中散發出了好看的微光。
“哥哥,你是有什麽話要跟我說嗎?”
宋斐然率先開口打破了這份寧靜,相處這麽長時間後他很清楚安安的哥哥要比自己想象中更優秀些。
除了跟安安相關的事情外,他實在是想不出來這個人還有什麽事情是需要找自己的。
“嗯。”
“你家的事情,我已經都聽說了,所以就想來跟你聊一聊。”
父母掌控欲過強,孩子的叛逆心過甚,湊在一起就像是往熱油裏麵倒水,最後隻會落得兩敗俱傷的結果。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爺爺奶奶把安安養的太好,所以他的心思單純,共情能力很強。
周世轍一點也不想看見在事情發生無法挽回後,他的弟弟會因為這件事難過。
從一開始的羞愧,到現在宋斐然在別人提起他爸媽時甚至能夠平靜麵對。
【小時候最討厭摘茶葉了,怎麽摘都摘不完,太陽曬的要死,脖子也酸的要命,現在想也摘不到了。】
安安這幅偷懶享福的模樣,讓不少人都開始懷念起了童年。
周爺爺跟周奶奶兩個人坐在電視前看見這幅場景時,兩個人對視了一眼後才開口說道:
“還記得以前我們說過,等以後我們有孩子了的話,就在鄉下修一個小院子,再養隻貓貓狗狗種點菜什麽的……”
周爺爺和周奶奶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屬於水到渠成,周爺爺在入伍前兩人就在一起了,周奶奶盯著所有人不看好的眼神一直在等他退役。
後麵周爺爺發家時,她也一直都陪伴在身側,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夫妻間感情非常深厚。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當初聽見大師批命時周奶奶深信不疑。
這類似的說法,她老家那邊也有人說過。
有一對夫妻結婚多年都沒有孩子,去大醫院檢查後兩個人身體都沒有問題,也有科學積極備孕,但就是懷不上。
他們本來覺得恐怕這輩子都不可能再擁有自己的親生孩子,就幹脆從孤兒院裏麵收養了一個身體有殘缺的,領回家裏的第二個月女方就查出了好消息。
自個兒有了孩子後,再看那已經五歲的孩子開始覺得為難。
真留下來的話,他們家庭又根本沒有好好養活兩個孩子的條件,就又把孩子給送回了孤兒院。
正在他們非常期待自家孩子的降生時,同樣是沒有任何預兆,那個孩子就流產了。
過去了很多年,才逐漸有一個傳言。
說這對夫妻命中無子,可那個收養的孩子卻命中有妹,親生孩子是被收養的孩子帶過來的,後麵被送回孤兒院後,這孩子他們也留不住。
周奶奶上了年紀後就格外信這些事,在辦理好收養手續後,照顧安安時非常細心。
一開始簡直就是對恩人的態度,後麵才漸漸轉變為長輩對後輩的疼愛。
現在周奶奶聽周爺爺和自己提起曾經他在部隊服役時寄回來的信,眼神開始變得非常溫柔。
一轉眼,這麽多年就都過去了,他們兩個人都已經白發蒼蒼。
“說是修路的那些錢,肯定不能讓世轍一個人出,他剛參加工作沒多長時間,也沒攢下來多少錢。”
“等下咱聯係下他負責這件事的助理,錢我們給了吧。”
周爺爺不管什麽事都喜歡跟周奶奶商量著來,這麽多年早就已經成了習慣。
像是這樣做好事,周奶奶從來就不會拒絕,她也舍不得自己大孫子為了這些事生活開始變得拮據。
“好。”
摘了整整一天茶葉,村裏有比較熱心的村民問他們需不需要把他們的茶葉給帶過去賣,他們如果累了的話,就在家裏好好休息。
身體上的疲憊讓周世轍迫不及待想答應,可當他看見詢問自己的這個老太太佝僂著的身形時,到底還是搖了搖頭。
“不用,安安想去看看賣茶葉的地方,我剛好帶他去玩玩。”
數瓶蓋的安安在聽見這句話的時候根本就沒反應過來,就被哥哥直接抱在了懷裏。
他跟哥哥的感情很好,滿臉懵點了點頭。
是的,他想像哥哥說的那樣去做。
賣茶葉現在走的依舊是非常崎嶇的山路,之前有下過一場雨,將黃泥土的路麵衝刷了一遍,不少石頭都暴露在外麵,坑坑窪窪的看起來格外難走。
去的路上周世轍挑著茶葉,就算他說能讓安安趴在自己身上,安安自己也舍不得看見哥哥這麽累。
氣喘籲籲跟在哥哥後麵,走幾步就要休息下。
走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到達了賣茶葉的那個路口,收茶葉的是一個中年男人,開著三輪車,比之前節目組車走的地方要更遠一點。
拿著一杆秤,將茶葉一一稱過去,給錢之後讓村民們把茶葉倒在他的後車廂裏。
價錢給的還算公道,秤也沒有什麽問題。
在碰上某些村民的時候,甚至還會拿出來一根煙問要不要抽。
跑這麽遠的路,這個生意到底賺不賺錢其實誰也不知道,村民們隻知道如果沒有這個中年男人每年在茶葉出來的時候過來收,那他們的茶葉就也要荒廢。
在摘的茶葉數量不多時,甚至還會有村民準備一些他們家裏種的蔬菜送過來。
生活壓彎了他們的腰,滿是困苦的臉上擠出笑容全是討好,仿佛麵前這個男人就是他們最後的救命稻草。
周世轍站在一邊,抱緊了安安胖乎乎的身體。
爺爺奶奶一直有堅持各種慈善事業,是他們自己組建的團隊,確保捐出去的每一分錢都能花到實處上。
但是他的父母對於爺爺奶奶這種砸錢的行為非常不理解,甚至多次還想阻止。
在此之前,周世轍對於這件事的態度一直都是無所謂,可現在當他看見麵前這幅場景之後,突然就明白了爺爺和奶奶堅持的原因。
如果以後有機會的話,他一定會按照爺爺奶奶所期望的那樣繼續下去。
回去路上,安安騎在周世轍的肩膀上。
一來一回這時候已經太晚太晚了,天早就暗了下來,村民們在離開之前就帶上了手電筒。
節目組的跟拍也在跟著一起,光能夠將路況照的清清楚楚。
除了他們的腳步聲和呼吸聲外,還能聽見路邊林子裏鳥叫和蟲鳴。
騎在哥哥的脖子上,雖然在安安眼中不遠處的黑暗都像是張著血盆大口的怪物,但是卻格外安心。
隨著天氣漸漸暖和起來,春茶漸漸開始變得不值錢了起來,每天摘的茶葉也越來越多,那個中年男人在某一天就跟他們打好了招呼,說不會再過來了。
三個村民摘的茶葉就能裝滿他的三輪車,實在是收不下。
那一天晚上回去的路上,所有人都非常沉默,村長還難得抽了一根煙。
周世轍回去的路上一直在思考,在路還沒有修好之前,是不是還有別的事情可以去做。
他谘詢了一下自己的導師,他導師在國內都算是非常優秀的研究學者,對於茶葉樹也有些研究。
看完周世轍發過去的一些視頻後,也給出了一些建議。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他們這個地理位置非常不錯,高山上的茶葉價格不應該這麽低廉,味道應該不錯。
周世轍把他導師的建議全部都告訴了村長,村長第二天就開始招呼著村民們開始伺候照顧著家裏的茶樹。
村子裏所有老人都沒有固定工作,因為早些年不知道國家政策也拿不到什麽補助,有兒有女的占據多數,都不符合條件。
隻不過那些孩子雖然從這個貧困的山村暫時逃了出去,但是卻根本沒辦法在外麵紮根。
老人們不忍心給孩子增添太多的負擔,大部分都是在臨近去世之前才讓他們回家來見上一麵。
在此之前,都靠著自己一雙手吃飯,絕對不麻煩孩子。
不管是果樹還是茶葉,就連山上的藥材他們都非常在乎。
以前哪有人管他們這些,現在好不容易遇到了一個比較懂的周世轍,隻要是他提出來的建議,村民們簡直就是無條件遵守。
果苗生長的第一年,並沒有要結果的意思,可村民們隻要去山上看看那些果樹的生長狀況,心裏頭都很高興。
比起曾經在自己家裏等死,現在的未來讓他們覺得格外有盼頭。
在這裏生活的時間一長,安安就把這裏當成了自己的家一樣,每天從村東頭跑到村西頭。
抱著這家奶奶的貓,去找那家爺爺的狗玩。
村子裏所有人都知道,安安是周世轍的弟弟,周世轍也是為了他才會到這個地方,後續帶來了這麽多的改變。
基本上是沒有人不喜歡安安的,每次看見安安從自家門口經過,都會想方設法拿點東西塞給他。
或許是家裏剛做好的東西,也有可能是過年都舍不得吃的糖果,每次安安都會收下來,將自己背著的小包塞得鼓鼓囊囊。
整個變形記錄製時間是一年,眼瞧著節目組馬上就要打算離開,村長代表村子裏麵這麽多人開始了盛情挽留。
就算周世轍沒有這麽厲害,他們這個村子裏有個年輕人也是好的。
節目組的安排就是這樣,而且周世轍他馬上就要開始工作,肯定不能把所有時間都浪費在這裏。
安安一轉眼也到了應該去幼兒園的年紀,一般像他們這樣的家庭都會提前給孩子安排一些課程,確保孩子能夠適應幼兒園的環境。
其他的嘉賓也都到了應該回去上學的時候,再怎麽舍不得也照樣即將分別。
那條路已經有挖土機過來開工,周世轍的兩個學弟在村子裏麵住了下來,據說是打算近距離觀察那些果苗寫一篇文章交給導師。
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不過短短一年時間,就帶來了無數的改變。
直播間裏觀眾們也都同樣是覺得萬分不舍,他們是一點一點看著這個村子在他們的幫助下麵慢慢變好的,投入的精力和時間讓觀眾對這個村子和這些嘉賓都有了感情。
時間越長,就越是明白其他嘉賓也不像是他們父母所說的那樣不堪。
所有的矛盾,似乎都來源於父母過強的控製欲。
其中家庭環境比較好的父母,在看完節目組發過來的錄像,意識到他們曾經的行為不對,都有了改正,並且還鄭重給孩子道了歉。
那些永遠不可能承認自己錯了的父母,則是比曾經更加變本加厲。
就比如說宋斐然他的父母,就是不願意相信他在讀書上沒有天賦,覺得他如果把玩遊戲的心思放在學習上的話他一定能名列前茅。
周世轍看在弟弟很喜歡他的份上,在分開的前一天晚上特意把他叫到了田埂上。
這些村民依舊在種著糧食,每年收獲的水稻基本上能滿足自己一年要吃的分量。
炎熱的夏季,能聽見稻田裏麵青蛙的叫聲,不遠處還能看見在空中飛舞的螢火蟲。
其他幾個嘉賓正在跟安安一起抓螢火蟲,放在透明的布袋裏麵,在黑暗中散發出了好看的微光。
“哥哥,你是有什麽話要跟我說嗎?”
宋斐然率先開口打破了這份寧靜,相處這麽長時間後他很清楚安安的哥哥要比自己想象中更優秀些。
除了跟安安相關的事情外,他實在是想不出來這個人還有什麽事情是需要找自己的。
“嗯。”
“你家的事情,我已經都聽說了,所以就想來跟你聊一聊。”
父母掌控欲過強,孩子的叛逆心過甚,湊在一起就像是往熱油裏麵倒水,最後隻會落得兩敗俱傷的結果。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爺爺奶奶把安安養的太好,所以他的心思單純,共情能力很強。
周世轍一點也不想看見在事情發生無法挽回後,他的弟弟會因為這件事難過。
從一開始的羞愧,到現在宋斐然在別人提起他爸媽時甚至能夠平靜麵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