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內弟子持械鬥狠,成何體統!”歲星冷言道,“要是傳出去,別人還道我教內離心,一盤散沙,不攻自破。”
“屬下知錯。”使刀人連忙說著,而後看向使劍人,語帶憤恨道,“是這廝不講武德,對屬下拔劍相向。屬下為自保,迫不得已才迎刀而上。”
歲星看向使劍人,他剛剛受了些傷,麵色蒼白,臉上的表情灰暗而苦澀。
她並未全然偏信,問他道:“你緣何先行動手?”
見歲星給他說話的機會,使劍人沉默瞬息,咬牙道:“他平日對我百般欺壓,剛剛更是要強剪我的頭發,逼我喝他的糞水,我不願再屈服,縱死也要反抗。”
使刀人神色激動地反駁道:“無稽之談,你莫要血口噴人!我平日和你親如兄弟,在場眾人皆能作證。”
歲星的視線緩緩掠過周圍的教眾,大家都低垂著頭顱,無人敢與她對視。
其實她粗略一看,便知誰說的真,誰說的假,但她不能每次都去充當斷案的角色。
更何況,看這圍觀教眾先前不以為意反以為榮的模樣,教內的風氣實在太差,簡直就是一群流裏流氣的烏合之眾,是時候該進行大力整頓。
歲星當即道:“看來這其中還有些曲折。此事我將交給冥花審斷,在場皆是人證,如有包庇、歪曲事實者,與主犯同罪。”
此言一出,四周弟子的麵色一時變幻無端,精彩紛呈。他們都深知冥花的雷霆手段,還未等見到這位護法,都快已嚇破了膽。
隻要將他們分開審問,這些人就將陷入典型的囚徒困境。到時候,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自然會將事實和盤托出,讓真相大白於人前。
不消半日,冥花便明晰了事件的來龍去脈。
如使劍人所說,他長期遭受來自其餘弟子的霸淩,今日被壓抑的情緒爆發,這才拔劍反擊。
冥花三言兩語便說得清楚明白,她問道:“教主,這些人如何處置?”
“仗用武力欺辱同門弟子,廢去武功,逐出我教,以儆效尤。”歲星踱步到她身邊,道,“本教弟子需得互助相親,方能形成合力。凡私自相鬥,一律處以重罰。你組織籌備,成立刑堂,專為斷律執法,即使是護法、堂主犯錯,亦無例外,與弟子同罪。”
冥花領命道:“是。”
“無規矩,不成方圓。許多弟子以天一神教的名聲為靠山,在外橫行霸道,在內目無規章,如瓦合之卒,散亂之兵,不堪大用。自今日起,便立下五戒法度,人人熟讀成誦,銘記於心,踐之於行。若有不遵者,一律由刑堂肅清。”歲星將這半日思索的戒律娓娓道來,“一戒通敵叛教,二戒奸淫嗜色,三戒誑語妄言,四戒同門相殘,五戒諂賊結匪。”
天一神教自誕生之初便是邪教,教內人都不是良善之輩,猶以原主為甚。所以,教規戒律不適合提倡那些大而空泛且難以落地的道義,甚至不能將奸惡之事完全杜絕。隻能先行立下規矩,遏製一些歪風邪氣,後續再視具體情況徐徐圖之。
冥花鬥誌昂揚,道:“屬下銘記,這便告知眾弟子以及各分堂,讓他們依戒辦事。若有不從,格殺勿論。”
“刑堂不隻是為了懲罰,更是為了教化。任何問題的解決都不能靠一殺了之,重刑反而會使得人心渙散。”歲星聽聞她的話,有些無奈道,“一種正確的刑罰,它的強度隻要足以阻止犯戒就夠了,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是多餘且適得其反的。”
冥花懵懵懂懂覺得她說得很有道理,但卻一知半解不知其法:“請教主明示。”
歲星解釋道:“若要服眾,刑堂必須盡職盡責,公平公正,依據定罪,依罪判刑,而非不分青紅皂白,盡數誅殺。若是因不察造成什麽冤假錯案,或者因重刑反引起眾弟子對破戒者的同情,你便要首當其衝,引咎自責。”
冥花聽聞,這才意識到此事事關重大,並非頭腦一熱便可肆無忌憚大殺四方,她定了定心神,應道:“是,屬下明白。”
“冥風行事周全,冥雪心思細膩,如有不決之事,可與她二人商議。”歲星想了想,道,“我要出去雲遊一段時日,未有歸期。”
“屬下願與教主同去。”冥花連忙道,“若有賊子冒犯,我便將他剖心挖眼,以免髒了教主的手。”
歲星心中暗歎一聲,若她真帶著冥花出去,那就不是在積德,而是在造孽。
她搖頭道:“不必了,刑堂之事,還需你多下功夫。希望等我回來後,它已運轉得當。”
冥花不再多做爭取,點頭應下:“是。教主如有要事,隨時通傳屬下。”
交代好教內事務後,歲星輕裝簡行離開了天一神教的根據地。
終日待在教內,隻會讓她越來越脫離世事,隻有去外麵走上一遭,才能更具象地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生機和氣運所在。
天一神教位於夏國境內西南部的鶴山,完全被隱沒在連綿不絕、層巒疊嶂的崇山峻嶺之間。但凡離開那方圓之地,便再難尋得其蹤影。
出山之後,歲星一路向東北而行,三日後,便看到了橫亙夏國境內、堪稱文明發源地的澄江。
她站在渡口處,麵前是澄江的支流之一,江水滔滔,奔騰不息。
周圍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多是商隊船夫,呼喝聲此起彼伏,喧鬧非凡。
江上遊船交織如雲,揚帆破浪而行,所經之處,激起洶湧波濤,泛起萬頃白光,一片壯闊景象。
歲星自出教後,便摘下了麵具,以真麵目示人,與此地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的美豔容貌引得來往之人紛紛側目。
她視若無睹,走到一艘船前,問船夫道:“可否載人?”
“屬下知錯。”使刀人連忙說著,而後看向使劍人,語帶憤恨道,“是這廝不講武德,對屬下拔劍相向。屬下為自保,迫不得已才迎刀而上。”
歲星看向使劍人,他剛剛受了些傷,麵色蒼白,臉上的表情灰暗而苦澀。
她並未全然偏信,問他道:“你緣何先行動手?”
見歲星給他說話的機會,使劍人沉默瞬息,咬牙道:“他平日對我百般欺壓,剛剛更是要強剪我的頭發,逼我喝他的糞水,我不願再屈服,縱死也要反抗。”
使刀人神色激動地反駁道:“無稽之談,你莫要血口噴人!我平日和你親如兄弟,在場眾人皆能作證。”
歲星的視線緩緩掠過周圍的教眾,大家都低垂著頭顱,無人敢與她對視。
其實她粗略一看,便知誰說的真,誰說的假,但她不能每次都去充當斷案的角色。
更何況,看這圍觀教眾先前不以為意反以為榮的模樣,教內的風氣實在太差,簡直就是一群流裏流氣的烏合之眾,是時候該進行大力整頓。
歲星當即道:“看來這其中還有些曲折。此事我將交給冥花審斷,在場皆是人證,如有包庇、歪曲事實者,與主犯同罪。”
此言一出,四周弟子的麵色一時變幻無端,精彩紛呈。他們都深知冥花的雷霆手段,還未等見到這位護法,都快已嚇破了膽。
隻要將他們分開審問,這些人就將陷入典型的囚徒困境。到時候,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自然會將事實和盤托出,讓真相大白於人前。
不消半日,冥花便明晰了事件的來龍去脈。
如使劍人所說,他長期遭受來自其餘弟子的霸淩,今日被壓抑的情緒爆發,這才拔劍反擊。
冥花三言兩語便說得清楚明白,她問道:“教主,這些人如何處置?”
“仗用武力欺辱同門弟子,廢去武功,逐出我教,以儆效尤。”歲星踱步到她身邊,道,“本教弟子需得互助相親,方能形成合力。凡私自相鬥,一律處以重罰。你組織籌備,成立刑堂,專為斷律執法,即使是護法、堂主犯錯,亦無例外,與弟子同罪。”
冥花領命道:“是。”
“無規矩,不成方圓。許多弟子以天一神教的名聲為靠山,在外橫行霸道,在內目無規章,如瓦合之卒,散亂之兵,不堪大用。自今日起,便立下五戒法度,人人熟讀成誦,銘記於心,踐之於行。若有不遵者,一律由刑堂肅清。”歲星將這半日思索的戒律娓娓道來,“一戒通敵叛教,二戒奸淫嗜色,三戒誑語妄言,四戒同門相殘,五戒諂賊結匪。”
天一神教自誕生之初便是邪教,教內人都不是良善之輩,猶以原主為甚。所以,教規戒律不適合提倡那些大而空泛且難以落地的道義,甚至不能將奸惡之事完全杜絕。隻能先行立下規矩,遏製一些歪風邪氣,後續再視具體情況徐徐圖之。
冥花鬥誌昂揚,道:“屬下銘記,這便告知眾弟子以及各分堂,讓他們依戒辦事。若有不從,格殺勿論。”
“刑堂不隻是為了懲罰,更是為了教化。任何問題的解決都不能靠一殺了之,重刑反而會使得人心渙散。”歲星聽聞她的話,有些無奈道,“一種正確的刑罰,它的強度隻要足以阻止犯戒就夠了,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是多餘且適得其反的。”
冥花懵懵懂懂覺得她說得很有道理,但卻一知半解不知其法:“請教主明示。”
歲星解釋道:“若要服眾,刑堂必須盡職盡責,公平公正,依據定罪,依罪判刑,而非不分青紅皂白,盡數誅殺。若是因不察造成什麽冤假錯案,或者因重刑反引起眾弟子對破戒者的同情,你便要首當其衝,引咎自責。”
冥花聽聞,這才意識到此事事關重大,並非頭腦一熱便可肆無忌憚大殺四方,她定了定心神,應道:“是,屬下明白。”
“冥風行事周全,冥雪心思細膩,如有不決之事,可與她二人商議。”歲星想了想,道,“我要出去雲遊一段時日,未有歸期。”
“屬下願與教主同去。”冥花連忙道,“若有賊子冒犯,我便將他剖心挖眼,以免髒了教主的手。”
歲星心中暗歎一聲,若她真帶著冥花出去,那就不是在積德,而是在造孽。
她搖頭道:“不必了,刑堂之事,還需你多下功夫。希望等我回來後,它已運轉得當。”
冥花不再多做爭取,點頭應下:“是。教主如有要事,隨時通傳屬下。”
交代好教內事務後,歲星輕裝簡行離開了天一神教的根據地。
終日待在教內,隻會讓她越來越脫離世事,隻有去外麵走上一遭,才能更具象地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生機和氣運所在。
天一神教位於夏國境內西南部的鶴山,完全被隱沒在連綿不絕、層巒疊嶂的崇山峻嶺之間。但凡離開那方圓之地,便再難尋得其蹤影。
出山之後,歲星一路向東北而行,三日後,便看到了橫亙夏國境內、堪稱文明發源地的澄江。
她站在渡口處,麵前是澄江的支流之一,江水滔滔,奔騰不息。
周圍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多是商隊船夫,呼喝聲此起彼伏,喧鬧非凡。
江上遊船交織如雲,揚帆破浪而行,所經之處,激起洶湧波濤,泛起萬頃白光,一片壯闊景象。
歲星自出教後,便摘下了麵具,以真麵目示人,與此地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的美豔容貌引得來往之人紛紛側目。
她視若無睹,走到一艘船前,問船夫道:“可否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