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客棧之後,歲星敲響了蘇時羨的房門,周駿也正在此處,她走進,開門見山道:“她們要引武林諸教齊聚天機島。”
“方才在酒館堂間,便聽聞眾人對此地議論紛紛。”蘇時羨幾乎與她同時得知這座島的存在,分析道,“恐怕上到武林至尊,下到平民百姓,皆心向往之。”
歲星淡然道:“那便不得不去一探究竟了。”
蘇時羨問道:“在獵人布好的陷阱中做困獸之鬥,歲教主可有必贏的自信?”
這是蘇時羨第一次喚她為“歲教主”,而從這稱呼的改變中,歲星敏銳察覺出了他的想法。
“蘇大人從未對我放下過戒心。一路行來發生的事,也確實像由我牽引的、請君入甕的巨大陰謀。”歲星平靜說著,眸光深遠,她沉吟片刻,接著道,“你可願以命相押,與我做一場豪賭?”
麵對歲星的坦率,蘇時羨揚眉道:“有何不可?”
“我從未將她們看作獵人,陷阱中,也未必沒有珍寶。”
燭光映照中,歲星清淺一笑,在攝人心魄的明豔之下,蘇時羨竟望見了在腥風血雨的紛亂武林中難得一見的純粹和清冽。
捕捉到她的笑顏,周駿也略有訝異,行走江湖多年,他自認見識過許多奇人異事,對人性有所揣摩,但在歲星的臉上,他見不到絲毫因慣使毒辣手段而浸潤出的陰狠氣質,反而由衷覺得她身上有種常人難及的篤定平和,似清流般滌蕩人心。
他定了定心神,忍不住道:“您與傳聞中——似乎大不相同。”
看著作為前輩卻莫名對她使用敬語的周駿,歲星無奈搖頭:“人心險於山川,難於知天。天猶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未有定性,不可一言而論。”
“受教。”周駿點頭,心中卻搖擺,他無法判斷,究竟是如今他麵對的深藏不露明理知書的她更可怕,還是眾人印象中放縱狂傲暴戾恣睢的她更可恨。
不過有一點他異常明晰,歲星先前所犯罪孽已是蓋棺定論,她骨子裏是個徹頭徹尾的魔教中人,因此,她越是掩飾本性,便越讓他警惕。
歲星知道眼前的二人對自己仍有提防之意,感慨隊伍難帶的同時,道:“我爭取了一天的時間,方便蘇大人招兵買馬,不過恐怕得就地取材。”
蘇時羨問道:“你是讓我帶一隊人混入其中?”
歲星點點頭:“首要任務,保護你的人身安全。必要時候,渾水摸魚。”
對歲星來說,她並不想要太多天一神教的人摻和其中,否則更是顯得天一神教在此事中占據主導地位。對蘇時羨來說,自然是他的自己人指揮得更加順手。
因而,歲星用幻術拖延住遙霧,意欲趁著夜色,用蘇時羨能調動的人悄然替換掉此地轄區內天一神教分堂的徒眾。
如此一來,既滿足了雙方的訴求,亦能助她拉攏官方勢力入夥,組成同一戰線,免得到最後被挑撥離間的人反將一軍,引起相互的猜忌,激化朝廷和江湖的矛盾。
遙霧大肆以天一神教為名行事,一來,掩去主謀身份;二來,恐怕要遮蓋更大陰謀,讓十大門派以為這不過是因上次圍攻天一神教而遭的報複,放鬆警惕;三來,以火災之引拉朝廷下水,使情況愈發錯綜複雜,背後人便可趁火打劫。
歲星毫不懷疑,但凡這群人此去不還,不僅江湖元氣要遭大創,到時候天一神教、武林、朝廷三方勢力也將打得不可開交,亂成一鍋粥。
但這群人又是一意要去。十大門派尋子心切,民間散人尋寶意堅,皆不會聽從規勸,反而視她為幕後黑手,極為痛恨。
而且,他們知道自己是探島的先遣隊,卻不以為天一神教真能奈何得了他們。
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武林,且不論能不能做到,這想法就如癡人說夢。
事關武林甚至邦國安定,無論有何艱險不測,她都必須要登島,看好這些武林人士,並找出幕後真凶。
十天之後,歲星、蘇時羨及周駿帶著一隊人來到了東海之畔。
在這期間,江湖上有關天機島的討論愈演愈烈,不管是煊赫宗派,抑或武林散人,不管是為情,還是為利,數不勝數的人蜂擁趕來。
一時間,近海的小小漁村內外前所未有的熱鬧,因為著實容納不了這麽多來客,大多數人選擇直接在海畔安營紮寨,靜待時機降臨。
歲星在四處走查後發現,來此聚集的不僅有武林人士,還有達官顯宦,富商巨賈,甚至異國來客,看來遙霧放出的關於天機島的消息,對眾人有巨大的誘惑力。
不過一路行來,歲星已知那些消息真假難辨,恐怕連遙霧也並不知曉天機島上的真實情況,眾人對什麽感興趣,她便說島上有什麽。在此基礎上,各色傳言反而愈演愈烈,足能以假亂真,倒也甚是荒謬。
在歲星到來的第二天,晨光熹微之時,原本空曠無垠的海邊突然出現幾十艘揚帆的客船,它們一艘接一艘地整齊排列在岸邊,船頭所插旗幟上的天一神教標誌迎風招展,遠遠望去,不見邊際,蔚為壯觀。
在歲星到來的第三天,有關船票之說愈演愈烈,在有限的登船位置的驅使下,各方勢力蠢蠢欲動,暗中博弈風起雲湧。
強淩弱、眾暴寡、長欺幼的態勢初見苗頭。
混跡其中的金華派和通天門,本就有互看不爽的世仇,遭遇之後三言兩語不合便打了起來,在騷亂的場麵中,更多人開始渾水摸魚,鏟除異己,場麵一時竟無法控製。
一群沉不住氣的人打得不可開交,還有另一群名門正派的人冷眼旁觀,便在這巨大的割裂中,矛盾的起源之地忽而揚起一股由內力席卷而成的颶風,強行分開了金華派和通天門之人。
在眾人各異的目光中,隻見海岸邊正中間的大船裏走出一位女子,一張黑金麵具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微涼海風吹拂起她的紅色衣擺,飄搖熾烈若旗幟招展。
“方才在酒館堂間,便聽聞眾人對此地議論紛紛。”蘇時羨幾乎與她同時得知這座島的存在,分析道,“恐怕上到武林至尊,下到平民百姓,皆心向往之。”
歲星淡然道:“那便不得不去一探究竟了。”
蘇時羨問道:“在獵人布好的陷阱中做困獸之鬥,歲教主可有必贏的自信?”
這是蘇時羨第一次喚她為“歲教主”,而從這稱呼的改變中,歲星敏銳察覺出了他的想法。
“蘇大人從未對我放下過戒心。一路行來發生的事,也確實像由我牽引的、請君入甕的巨大陰謀。”歲星平靜說著,眸光深遠,她沉吟片刻,接著道,“你可願以命相押,與我做一場豪賭?”
麵對歲星的坦率,蘇時羨揚眉道:“有何不可?”
“我從未將她們看作獵人,陷阱中,也未必沒有珍寶。”
燭光映照中,歲星清淺一笑,在攝人心魄的明豔之下,蘇時羨竟望見了在腥風血雨的紛亂武林中難得一見的純粹和清冽。
捕捉到她的笑顏,周駿也略有訝異,行走江湖多年,他自認見識過許多奇人異事,對人性有所揣摩,但在歲星的臉上,他見不到絲毫因慣使毒辣手段而浸潤出的陰狠氣質,反而由衷覺得她身上有種常人難及的篤定平和,似清流般滌蕩人心。
他定了定心神,忍不住道:“您與傳聞中——似乎大不相同。”
看著作為前輩卻莫名對她使用敬語的周駿,歲星無奈搖頭:“人心險於山川,難於知天。天猶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未有定性,不可一言而論。”
“受教。”周駿點頭,心中卻搖擺,他無法判斷,究竟是如今他麵對的深藏不露明理知書的她更可怕,還是眾人印象中放縱狂傲暴戾恣睢的她更可恨。
不過有一點他異常明晰,歲星先前所犯罪孽已是蓋棺定論,她骨子裏是個徹頭徹尾的魔教中人,因此,她越是掩飾本性,便越讓他警惕。
歲星知道眼前的二人對自己仍有提防之意,感慨隊伍難帶的同時,道:“我爭取了一天的時間,方便蘇大人招兵買馬,不過恐怕得就地取材。”
蘇時羨問道:“你是讓我帶一隊人混入其中?”
歲星點點頭:“首要任務,保護你的人身安全。必要時候,渾水摸魚。”
對歲星來說,她並不想要太多天一神教的人摻和其中,否則更是顯得天一神教在此事中占據主導地位。對蘇時羨來說,自然是他的自己人指揮得更加順手。
因而,歲星用幻術拖延住遙霧,意欲趁著夜色,用蘇時羨能調動的人悄然替換掉此地轄區內天一神教分堂的徒眾。
如此一來,既滿足了雙方的訴求,亦能助她拉攏官方勢力入夥,組成同一戰線,免得到最後被挑撥離間的人反將一軍,引起相互的猜忌,激化朝廷和江湖的矛盾。
遙霧大肆以天一神教為名行事,一來,掩去主謀身份;二來,恐怕要遮蓋更大陰謀,讓十大門派以為這不過是因上次圍攻天一神教而遭的報複,放鬆警惕;三來,以火災之引拉朝廷下水,使情況愈發錯綜複雜,背後人便可趁火打劫。
歲星毫不懷疑,但凡這群人此去不還,不僅江湖元氣要遭大創,到時候天一神教、武林、朝廷三方勢力也將打得不可開交,亂成一鍋粥。
但這群人又是一意要去。十大門派尋子心切,民間散人尋寶意堅,皆不會聽從規勸,反而視她為幕後黑手,極為痛恨。
而且,他們知道自己是探島的先遣隊,卻不以為天一神教真能奈何得了他們。
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武林,且不論能不能做到,這想法就如癡人說夢。
事關武林甚至邦國安定,無論有何艱險不測,她都必須要登島,看好這些武林人士,並找出幕後真凶。
十天之後,歲星、蘇時羨及周駿帶著一隊人來到了東海之畔。
在這期間,江湖上有關天機島的討論愈演愈烈,不管是煊赫宗派,抑或武林散人,不管是為情,還是為利,數不勝數的人蜂擁趕來。
一時間,近海的小小漁村內外前所未有的熱鬧,因為著實容納不了這麽多來客,大多數人選擇直接在海畔安營紮寨,靜待時機降臨。
歲星在四處走查後發現,來此聚集的不僅有武林人士,還有達官顯宦,富商巨賈,甚至異國來客,看來遙霧放出的關於天機島的消息,對眾人有巨大的誘惑力。
不過一路行來,歲星已知那些消息真假難辨,恐怕連遙霧也並不知曉天機島上的真實情況,眾人對什麽感興趣,她便說島上有什麽。在此基礎上,各色傳言反而愈演愈烈,足能以假亂真,倒也甚是荒謬。
在歲星到來的第二天,晨光熹微之時,原本空曠無垠的海邊突然出現幾十艘揚帆的客船,它們一艘接一艘地整齊排列在岸邊,船頭所插旗幟上的天一神教標誌迎風招展,遠遠望去,不見邊際,蔚為壯觀。
在歲星到來的第三天,有關船票之說愈演愈烈,在有限的登船位置的驅使下,各方勢力蠢蠢欲動,暗中博弈風起雲湧。
強淩弱、眾暴寡、長欺幼的態勢初見苗頭。
混跡其中的金華派和通天門,本就有互看不爽的世仇,遭遇之後三言兩語不合便打了起來,在騷亂的場麵中,更多人開始渾水摸魚,鏟除異己,場麵一時竟無法控製。
一群沉不住氣的人打得不可開交,還有另一群名門正派的人冷眼旁觀,便在這巨大的割裂中,矛盾的起源之地忽而揚起一股由內力席卷而成的颶風,強行分開了金華派和通天門之人。
在眾人各異的目光中,隻見海岸邊正中間的大船裏走出一位女子,一張黑金麵具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微涼海風吹拂起她的紅色衣擺,飄搖熾烈若旗幟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