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諸侯皆服,卻屬她權勢滔天。”劉振見機道,“老奴覺得,此子不除,終要為害。”
想到那虎視眈眈的西邑軍,裴秉不免頭疼:“如何除?”
“老奴有一計——”
七王之亂方息,為安民心、穩秩序、祈福澤,在太常寺的操持下,裴秉決定前往祭天。
祭天那日,風和氣清。
裴秉頭戴通天冠,身佩白玉綬,龍袍上的刺繡閃爍著金色的光芒,華麗莊重,威嚴至極。
文武百官,皆著盛裝,整齊地排列在通往天壇的道路兩側,一片浩蕩之勢。
天壇位於啟陽城郊外的高山之巔,群嶽環繞,雲霧飄搖,渺渺如若仙境。
周圍旌旗飄揚,風聲獵獵作響,仿佛是上天降下低語。
天壇中央,一座巨大的圓形祭台筆直矗立,莊嚴宏偉,被琳琅滿目的祭品鋪滿,三牲、五穀、珍果、美酒,不一而足。
當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灑在天壇之上時,祭天大典正式開始。
太常寺的樂師們奏響雄渾的樂曲,綿長激昂的聲音在空氣中飄蕩,似乎能穿透雲霄,直達天聽。
裴秉一步一頓登上祭台,雙手穩穩捧著一卷祭文。他微微仰頭,凝視著高遠而遼闊的天空,眼神中充滿了敬畏與虔誠。
“朕承天序,統禦萬民。”
他的語調緩慢而莊重,清晰地回蕩在天壇的每一個角落。
“歲時豐稔,風雨順常。皆天賜福,朕心銘彰。”
他邊讀,邊緩緩向前踏出一步,雙手將祭文舉得更高,似是要對上天顯露自身誠意。
“願天鑒誠,護國安疆。道德日新,社稷隆昌。伏惟尚饗,永賜嘉祥。”
當念完最後一句,他雙唇緊抿,保持著雙手高舉祭文的姿勢,躬身下拜,久久未起。
文武百官紛紛低頭默禱,整個天壇沉浸在一片肅穆氣氛中。
太常寺負責占卜的太卜走上前來。
他身著古樸的長袍,手中握著蓍草,低聲吟誦著晦澀艱深的咒語,聲音宛如穿透歲月的悠悠梵音,迂回繚繞,不絕如縷。
蓍草在半空中舞動,節奏平穩,無快無慢。
一塊巨大的龜殼被合力放在祭壇中央,四周的香爐被齊齊點燃,嫋嫋青煙順著祭台高柱蜿蜒盤旋而上,在空中交織成影,似直達天幕。
念完低沉而含糊的咒語,太卜將蓍草輕輕撒在粗糙斑駁的龜殼上,又持一根古老遒勁的木杖,在半空中揮出繁雜的紋絡。
勢畢,木杖頂端忽有一小簇金色火光升騰而起,緊接著,祭台四周都躍起熊熊火焰,將龜甲包裹其中。
在火的烘烤下,龜殼開始微微顫動,發出輕渺的爆裂聲,一道道裂紋沿著詭秘痕跡悄然蔓延開來,在其上縱橫交錯。
太卜虔誠地看著龜甲,猶如直視天意。
很快,龜殼的中央出現了一道又深又長的裂痕,如同大地的斷層,將整個龜殼一分為二。
裂痕的兩側,密密麻麻地分布著許多細小的紋路,它們相互交織,形成了詭譎難測的圖案。
龜殼左端,有一道裂紋最粗長深刻,恰似一顆巨大繁星在天幕中劃出驚心動魄的軌跡。它蜿蜒曲折,忽明忽暗,無數線條雜亂交錯,猶如星辰散下的光芒,湧動著掙紮與扭曲、狂躁與不安。
龜殼右端,混沌之中,光影交錯,仿若一團即將消散的星雲,又似一座搖搖欲墜的天宮。
倏地,離太卜最近處的一縷火焰衝天而起,熱浪撲麵,威勢極盛。
他麵露駭然,被逼後退兩步,踉蹌一下,這才堪堪略顯狼狽地站穩腳跟。
再定睛去看那龜甲,右端猶如天塌地陷,在火的吞噬中炸裂開來,重重落於灰燼之中,發出沉痛巨響。
龜甲竟碎,百官震動。
裴秉焦急道:“上天有何預示?”
太卜緊盯著龜殼,麵頰蒼白,唇無血色。他的身體微微顫栗,額頭上也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他聲音顫抖地宣告:“龜甲所示,禍起太歲。歲星異動,此乃禍國之凶兆!”
此言一出,一片嘩然。
歲星乃天之貴星,位尊而顯,又有太歲之名,其光可照萬裏,其威可震四方。
人人皆懼太歲,以其為凶,恐觸其怒,而致禍殃。
眾人的目光齊聚歲星身上。
雖然異動的是天上的歲星,但上天所暗示的,恐怕是地上的歲星。
所有人都是這麽理所當然地想。
列隊的禁軍霎時上前一步,長劍出鞘,直指歲星,金鐵嗡鳴,震顫心神。
裴秉竟然利用祭天這樣的場合來對付我——歲星雖感意外,但麵色不變:既然你要用神鬼之事害我,那我便用顯靈之術製你。
迎著爍爍寒光、重重相逼,她不僅不退,反而更上一步。
“太卜此卦,是特意要將本官算上絕路。身為卜者,為此不惜假傳天意,必遭天譴。”
她的話說得舉重若輕,其言所蘊之意,如重錘擊鼓,擲地有聲,鋒芒攝人。
隨著她話音落下,似是為了應和,天際竟隱隱若有嗡鳴之聲。
而後,憑空起雷霆。
太卜隻覺眼前一閃,一道紫芒乍現,直直劈擊於他腳邊。
瞬間,他的半邊身子全然麻痹,甚至一時連話都說不出口,隻能帶著滿臉驚愕,看著歲星。
再然後,他發現她身上的氣勢陡然一變,竟似有金光外溢,宛若天人。
金色微芒漸趨聚實,從她周身擴散,隱隱勾勒出一個更加高大的虛影,宛如山嶽傾軋。
太卜看不清那金影的麵容,隻能深刻感受到其中散發的威嚴,同時,又有一種深沉的神聖和悲憫流淌而出,仿佛神隻俯瞰。
他的雙目被這淡芒刺痛,情不自禁低下頭去。
“孽障!”她再次開口,聲音聽著不像方才,反而縹緲、深邃,混雜著語調奇異的重重回響,傳得極遠,落到人耳中,能直接穿透心智,“汝悖卜者之本分,陷忠良於厄境,乖張舛誤,叛道離經。如此劣行,天理弗容,人神共怒!”
想到那虎視眈眈的西邑軍,裴秉不免頭疼:“如何除?”
“老奴有一計——”
七王之亂方息,為安民心、穩秩序、祈福澤,在太常寺的操持下,裴秉決定前往祭天。
祭天那日,風和氣清。
裴秉頭戴通天冠,身佩白玉綬,龍袍上的刺繡閃爍著金色的光芒,華麗莊重,威嚴至極。
文武百官,皆著盛裝,整齊地排列在通往天壇的道路兩側,一片浩蕩之勢。
天壇位於啟陽城郊外的高山之巔,群嶽環繞,雲霧飄搖,渺渺如若仙境。
周圍旌旗飄揚,風聲獵獵作響,仿佛是上天降下低語。
天壇中央,一座巨大的圓形祭台筆直矗立,莊嚴宏偉,被琳琅滿目的祭品鋪滿,三牲、五穀、珍果、美酒,不一而足。
當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灑在天壇之上時,祭天大典正式開始。
太常寺的樂師們奏響雄渾的樂曲,綿長激昂的聲音在空氣中飄蕩,似乎能穿透雲霄,直達天聽。
裴秉一步一頓登上祭台,雙手穩穩捧著一卷祭文。他微微仰頭,凝視著高遠而遼闊的天空,眼神中充滿了敬畏與虔誠。
“朕承天序,統禦萬民。”
他的語調緩慢而莊重,清晰地回蕩在天壇的每一個角落。
“歲時豐稔,風雨順常。皆天賜福,朕心銘彰。”
他邊讀,邊緩緩向前踏出一步,雙手將祭文舉得更高,似是要對上天顯露自身誠意。
“願天鑒誠,護國安疆。道德日新,社稷隆昌。伏惟尚饗,永賜嘉祥。”
當念完最後一句,他雙唇緊抿,保持著雙手高舉祭文的姿勢,躬身下拜,久久未起。
文武百官紛紛低頭默禱,整個天壇沉浸在一片肅穆氣氛中。
太常寺負責占卜的太卜走上前來。
他身著古樸的長袍,手中握著蓍草,低聲吟誦著晦澀艱深的咒語,聲音宛如穿透歲月的悠悠梵音,迂回繚繞,不絕如縷。
蓍草在半空中舞動,節奏平穩,無快無慢。
一塊巨大的龜殼被合力放在祭壇中央,四周的香爐被齊齊點燃,嫋嫋青煙順著祭台高柱蜿蜒盤旋而上,在空中交織成影,似直達天幕。
念完低沉而含糊的咒語,太卜將蓍草輕輕撒在粗糙斑駁的龜殼上,又持一根古老遒勁的木杖,在半空中揮出繁雜的紋絡。
勢畢,木杖頂端忽有一小簇金色火光升騰而起,緊接著,祭台四周都躍起熊熊火焰,將龜甲包裹其中。
在火的烘烤下,龜殼開始微微顫動,發出輕渺的爆裂聲,一道道裂紋沿著詭秘痕跡悄然蔓延開來,在其上縱橫交錯。
太卜虔誠地看著龜甲,猶如直視天意。
很快,龜殼的中央出現了一道又深又長的裂痕,如同大地的斷層,將整個龜殼一分為二。
裂痕的兩側,密密麻麻地分布著許多細小的紋路,它們相互交織,形成了詭譎難測的圖案。
龜殼左端,有一道裂紋最粗長深刻,恰似一顆巨大繁星在天幕中劃出驚心動魄的軌跡。它蜿蜒曲折,忽明忽暗,無數線條雜亂交錯,猶如星辰散下的光芒,湧動著掙紮與扭曲、狂躁與不安。
龜殼右端,混沌之中,光影交錯,仿若一團即將消散的星雲,又似一座搖搖欲墜的天宮。
倏地,離太卜最近處的一縷火焰衝天而起,熱浪撲麵,威勢極盛。
他麵露駭然,被逼後退兩步,踉蹌一下,這才堪堪略顯狼狽地站穩腳跟。
再定睛去看那龜甲,右端猶如天塌地陷,在火的吞噬中炸裂開來,重重落於灰燼之中,發出沉痛巨響。
龜甲竟碎,百官震動。
裴秉焦急道:“上天有何預示?”
太卜緊盯著龜殼,麵頰蒼白,唇無血色。他的身體微微顫栗,額頭上也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他聲音顫抖地宣告:“龜甲所示,禍起太歲。歲星異動,此乃禍國之凶兆!”
此言一出,一片嘩然。
歲星乃天之貴星,位尊而顯,又有太歲之名,其光可照萬裏,其威可震四方。
人人皆懼太歲,以其為凶,恐觸其怒,而致禍殃。
眾人的目光齊聚歲星身上。
雖然異動的是天上的歲星,但上天所暗示的,恐怕是地上的歲星。
所有人都是這麽理所當然地想。
列隊的禁軍霎時上前一步,長劍出鞘,直指歲星,金鐵嗡鳴,震顫心神。
裴秉竟然利用祭天這樣的場合來對付我——歲星雖感意外,但麵色不變:既然你要用神鬼之事害我,那我便用顯靈之術製你。
迎著爍爍寒光、重重相逼,她不僅不退,反而更上一步。
“太卜此卦,是特意要將本官算上絕路。身為卜者,為此不惜假傳天意,必遭天譴。”
她的話說得舉重若輕,其言所蘊之意,如重錘擊鼓,擲地有聲,鋒芒攝人。
隨著她話音落下,似是為了應和,天際竟隱隱若有嗡鳴之聲。
而後,憑空起雷霆。
太卜隻覺眼前一閃,一道紫芒乍現,直直劈擊於他腳邊。
瞬間,他的半邊身子全然麻痹,甚至一時連話都說不出口,隻能帶著滿臉驚愕,看著歲星。
再然後,他發現她身上的氣勢陡然一變,竟似有金光外溢,宛若天人。
金色微芒漸趨聚實,從她周身擴散,隱隱勾勒出一個更加高大的虛影,宛如山嶽傾軋。
太卜看不清那金影的麵容,隻能深刻感受到其中散發的威嚴,同時,又有一種深沉的神聖和悲憫流淌而出,仿佛神隻俯瞰。
他的雙目被這淡芒刺痛,情不自禁低下頭去。
“孽障!”她再次開口,聲音聽著不像方才,反而縹緲、深邃,混雜著語調奇異的重重回響,傳得極遠,落到人耳中,能直接穿透心智,“汝悖卜者之本分,陷忠良於厄境,乖張舛誤,叛道離經。如此劣行,天理弗容,人神共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