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些外戚能力參差不齊,多有無賴小人,上任沒兩天便開始胡作非為、禍亂朝綱。
何一辭履監察之職,進諫彈劾,反被下獄。
並且,裴啟還聽信外戚鼓動,意欲在一月孝期方滿、舉行登基大典之時,悍然起事,奪權衛越,逼殺歲星。
當然,這一切動向都被歲星和衛越的耳目探查得一清二楚。
“我們選的人,是否太過愚蠢了?”
因歲星的到來而對燕國的未來產生了那麽一點興趣的衛越,被裴啟這等皇家貨色搞得有些無語。
歲星想到裴啟周身氣運,淡然開口:“他確實是真龍天子,但是,誰說真龍天子就一定是好皇帝呢?”
衛越見她麵色疏遠,其中的純澈、沉定和威儀,讓他心中一動:既有雷霆手段,又顯菩薩心腸。
他歎道:“如果你當皇帝的話,我就可以安心卸甲歸田了。”
“如果我當皇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殺你儆猴。”
歲星看他一眼,潑滅了他的暢想。
“那還是罷了。”
其實,她曾就此推演數次,結果都不盡人意。或致國家四分五裂,或令外敵趁虛而入,總而言之,裴氏燕國順天承命,得祖庇蔭,氣運不絕,足以令其負隅頑抗,而獨禍百姓。
既有兵不血刃之法,便無需大動幹戈。
登基大典前夕,歲星暗中召集一眾諸王年未滿八歲的幼孩。
逐一介紹過後,輪到了一個稚氣未脫,但貴氣已顯的孩童。
他一絲不苟行禮,款款道:“回侯爺,吾乃成王之子,裴恪,年七歲。”
“成王上月因疾而死,本侯深表痛心,節哀。”
“多謝侯爺憐惜。”裴恪的額頭重重磕在地上,“子不可無父,否則將身陷於無助。侯爺親善,可否認吾為子?恪必當謹遵孝道,朝夕侍奉。”
此言一出,不僅在場眾人訝異,連歲星都不免多看他兩眼,暗想道:此人不可限量。
歲星沒有應話,站起身來緩步走到他身前,將他扶起,蹲下身直視著他的眼睛。
裴恪的臉上並未有驚慌畏懼,隻露出懵懂之色,認真地回望著她。
歲星摸了摸他的腦袋,道:“我來此,不是要挑選兒子,而是要擁立帝皇,你可敢擔此重任?”
“侯爺說恪兒擔得,恪兒便擔得。”
麵對她如此驚世駭俗之言,這個年僅七歲的孩童,未表現出任何惶恐。依舊純粹,依舊從容。
歲星點頭一笑:“好。”
翌日,歲星未經通秉,直入皇帝寢宮。
正在廝混的裴啟驚異整衣爬起,忽而察覺到殿內竟是靜無人聲,意識到大事不好,不免畏懼地咽了咽口水。
“荒淫無道,失帝王之儀,亂燕國製!”
歲星逼近,瞥了眼榻上之人,腰間長劍淩然出鞘,直指裴啟。
裴啟被嚇了一跳,倉皇後退:“西邑侯,你敢弑君?”
“還未舉行登基大典,你最多算個試用期的皇帝。”歲星緩聲,下了最後通牒,“吾皇,禪位或賓天,選一個吧。”
歲星和衛越攝禦了朝堂,秦雲和秦子荀把控了禁軍。裴啟別無選擇。
裴恪即位,改年號為天平。尊歲星為攝政王,稱其為“仲父”。
歲星一邊教習幼皇,一邊開始改製。
她推行輕徭薄賦,使民力有餘,倉廩充實;興修水利,創新農具,增其效利,以助農耕;整頓吏治,黜貪墨無能之官,擢清廉有能之士;變選官之法,廢察舉,興科舉;革嚴峻之律,寬百姓之束;改兵製之弱,練精銳之師;通商賈之途,促流通,增財富。
與此同時,她廣設庠序,興女學,開女職;改婚喪嫁娶,廢盲婚啞嫁;設女官於朝,參機要政事。
如此,女子於世事有能,於朝中有權,其位自升,世風亦變。
經她的改革,原本走下坡路的燕國逆勢而上,有國興民富,天下昌平之兆。
一日,歲星行至乾清宮前,見幾個太監抬著具屍體從殿中匆匆走出,不免上前盤問,得知竟是裴恪賜死了侍女。
她眸光一沉,大步走進殿內。
裴恪見她來了,原本略顯陰鬱的神色倏地放晴,連忙迎了上來:“仲父,您來了。”
歲星直接問道:“你杖斃了一個宮女?”
裴恪察覺到她的語氣不似平常,不免一愣,但還是承認道:“是,那婢女手腳不利落,損毀了衣物。”
歲星未曾料到他竟然是因為這麽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枉害人命,怒而道:“跪下!”
聞言,殿中服侍之人都驚惶退下,殿門緊閉,一時無聲。
裴恪雙膝一彎,跪倒在地。
他看著歲星,這個平日裏總是波瀾不興,仿佛任何事都不會牽動情緒的人,罕見地生了氣,如同冬日裏積蓄已久的寒流,一朝傾瀉,便成冰河萬裏,凍得他幾欲戰戰。
他悄然握緊雙拳,鼓起莫大的勇氣道:“仲父,恪兒可是做錯了什麽?”
“記住,你不是跪我,你跪的是無辜亡魂,天下百姓。”見他並未意識到有何不對,歲星的語氣愈發嚴厲,“你當知人命關天,非如草芥。每一命皆係蒼生之安危,天地之公道。你擅用君權,以威壓人,生殺予奪視如兒戲,全失帝王之道!”
裴恪先前是覺得有些委屈。被宮女弄壞的衣服工藝繁複,需匠人經年累月精心雕琢,金絲銀縷穿梭如織夢,輕柔勝羽,似銀河傾瀉,更嵌以外域奇珍異寶,價值連城。
最重要的是,他是為歲星生辰所織,見其被損毀,不由勃然大怒。
但他聽進去了歲星的話,並未為自己辯解,隻道:“可是,仲父,您對那些犯律之人,並未有過心慈手軟。”
歲星聞言,不禁微恍。
她以鐵血手腕肅清朝堂內外,是想將之後的太平盛世交與這位幼皇,是想獨攬惡意,留下清明。絕不是要讓裴恪隻學了心狠手辣,卻忘了仁義道德。
“我行不仁之事,是為你成仁德之君。”她的聲音沉定有力,“今日,你為區區一件衣服,隨意賜死宮女,明日,你是不是要因一句話、一個眼神,肆意屠殺官民?你身為九五之尊,當以蒼生為重,以天下為念。然你今日之行,卻視君權為私器,肆意妄為,視人命如草芥,悖逆人倫。誅戮濫殺,非但不能彰顯皇威,反而會令百姓心寒齒冷,使百官離心離德。”
何一辭履監察之職,進諫彈劾,反被下獄。
並且,裴啟還聽信外戚鼓動,意欲在一月孝期方滿、舉行登基大典之時,悍然起事,奪權衛越,逼殺歲星。
當然,這一切動向都被歲星和衛越的耳目探查得一清二楚。
“我們選的人,是否太過愚蠢了?”
因歲星的到來而對燕國的未來產生了那麽一點興趣的衛越,被裴啟這等皇家貨色搞得有些無語。
歲星想到裴啟周身氣運,淡然開口:“他確實是真龍天子,但是,誰說真龍天子就一定是好皇帝呢?”
衛越見她麵色疏遠,其中的純澈、沉定和威儀,讓他心中一動:既有雷霆手段,又顯菩薩心腸。
他歎道:“如果你當皇帝的話,我就可以安心卸甲歸田了。”
“如果我當皇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殺你儆猴。”
歲星看他一眼,潑滅了他的暢想。
“那還是罷了。”
其實,她曾就此推演數次,結果都不盡人意。或致國家四分五裂,或令外敵趁虛而入,總而言之,裴氏燕國順天承命,得祖庇蔭,氣運不絕,足以令其負隅頑抗,而獨禍百姓。
既有兵不血刃之法,便無需大動幹戈。
登基大典前夕,歲星暗中召集一眾諸王年未滿八歲的幼孩。
逐一介紹過後,輪到了一個稚氣未脫,但貴氣已顯的孩童。
他一絲不苟行禮,款款道:“回侯爺,吾乃成王之子,裴恪,年七歲。”
“成王上月因疾而死,本侯深表痛心,節哀。”
“多謝侯爺憐惜。”裴恪的額頭重重磕在地上,“子不可無父,否則將身陷於無助。侯爺親善,可否認吾為子?恪必當謹遵孝道,朝夕侍奉。”
此言一出,不僅在場眾人訝異,連歲星都不免多看他兩眼,暗想道:此人不可限量。
歲星沒有應話,站起身來緩步走到他身前,將他扶起,蹲下身直視著他的眼睛。
裴恪的臉上並未有驚慌畏懼,隻露出懵懂之色,認真地回望著她。
歲星摸了摸他的腦袋,道:“我來此,不是要挑選兒子,而是要擁立帝皇,你可敢擔此重任?”
“侯爺說恪兒擔得,恪兒便擔得。”
麵對她如此驚世駭俗之言,這個年僅七歲的孩童,未表現出任何惶恐。依舊純粹,依舊從容。
歲星點頭一笑:“好。”
翌日,歲星未經通秉,直入皇帝寢宮。
正在廝混的裴啟驚異整衣爬起,忽而察覺到殿內竟是靜無人聲,意識到大事不好,不免畏懼地咽了咽口水。
“荒淫無道,失帝王之儀,亂燕國製!”
歲星逼近,瞥了眼榻上之人,腰間長劍淩然出鞘,直指裴啟。
裴啟被嚇了一跳,倉皇後退:“西邑侯,你敢弑君?”
“還未舉行登基大典,你最多算個試用期的皇帝。”歲星緩聲,下了最後通牒,“吾皇,禪位或賓天,選一個吧。”
歲星和衛越攝禦了朝堂,秦雲和秦子荀把控了禁軍。裴啟別無選擇。
裴恪即位,改年號為天平。尊歲星為攝政王,稱其為“仲父”。
歲星一邊教習幼皇,一邊開始改製。
她推行輕徭薄賦,使民力有餘,倉廩充實;興修水利,創新農具,增其效利,以助農耕;整頓吏治,黜貪墨無能之官,擢清廉有能之士;變選官之法,廢察舉,興科舉;革嚴峻之律,寬百姓之束;改兵製之弱,練精銳之師;通商賈之途,促流通,增財富。
與此同時,她廣設庠序,興女學,開女職;改婚喪嫁娶,廢盲婚啞嫁;設女官於朝,參機要政事。
如此,女子於世事有能,於朝中有權,其位自升,世風亦變。
經她的改革,原本走下坡路的燕國逆勢而上,有國興民富,天下昌平之兆。
一日,歲星行至乾清宮前,見幾個太監抬著具屍體從殿中匆匆走出,不免上前盤問,得知竟是裴恪賜死了侍女。
她眸光一沉,大步走進殿內。
裴恪見她來了,原本略顯陰鬱的神色倏地放晴,連忙迎了上來:“仲父,您來了。”
歲星直接問道:“你杖斃了一個宮女?”
裴恪察覺到她的語氣不似平常,不免一愣,但還是承認道:“是,那婢女手腳不利落,損毀了衣物。”
歲星未曾料到他竟然是因為這麽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枉害人命,怒而道:“跪下!”
聞言,殿中服侍之人都驚惶退下,殿門緊閉,一時無聲。
裴恪雙膝一彎,跪倒在地。
他看著歲星,這個平日裏總是波瀾不興,仿佛任何事都不會牽動情緒的人,罕見地生了氣,如同冬日裏積蓄已久的寒流,一朝傾瀉,便成冰河萬裏,凍得他幾欲戰戰。
他悄然握緊雙拳,鼓起莫大的勇氣道:“仲父,恪兒可是做錯了什麽?”
“記住,你不是跪我,你跪的是無辜亡魂,天下百姓。”見他並未意識到有何不對,歲星的語氣愈發嚴厲,“你當知人命關天,非如草芥。每一命皆係蒼生之安危,天地之公道。你擅用君權,以威壓人,生殺予奪視如兒戲,全失帝王之道!”
裴恪先前是覺得有些委屈。被宮女弄壞的衣服工藝繁複,需匠人經年累月精心雕琢,金絲銀縷穿梭如織夢,輕柔勝羽,似銀河傾瀉,更嵌以外域奇珍異寶,價值連城。
最重要的是,他是為歲星生辰所織,見其被損毀,不由勃然大怒。
但他聽進去了歲星的話,並未為自己辯解,隻道:“可是,仲父,您對那些犯律之人,並未有過心慈手軟。”
歲星聞言,不禁微恍。
她以鐵血手腕肅清朝堂內外,是想將之後的太平盛世交與這位幼皇,是想獨攬惡意,留下清明。絕不是要讓裴恪隻學了心狠手辣,卻忘了仁義道德。
“我行不仁之事,是為你成仁德之君。”她的聲音沉定有力,“今日,你為區區一件衣服,隨意賜死宮女,明日,你是不是要因一句話、一個眼神,肆意屠殺官民?你身為九五之尊,當以蒼生為重,以天下為念。然你今日之行,卻視君權為私器,肆意妄為,視人命如草芥,悖逆人倫。誅戮濫殺,非但不能彰顯皇威,反而會令百姓心寒齒冷,使百官離心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