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正準備入定的歲星忽而從原主記憶中想到這位養母,知道她不會讓自己安寧,這便主動下了樓。
在原主看來,孫茵嚴厲、強勢、掌控欲十足,充滿長輩的威儀,她並沒有在孫茵身上感受過母愛,反而對她極為畏懼。
歲星的身體狀況幾乎明晃晃地寫在慘白的麵色上,連孫茵都不自覺驚了一下:“你的臉色怎麽這麽差?要不要叫醫生來看看?”
“沒事,可能是餓了,吃飽了就好。”
歲星平靜說著,走到餐桌前,在二人各異的目光中安然坐下。
食不言寢不語,三個人的這一頓飯吃得異常安靜。
吃完飯後,沒有額外寒暄,歲星和歲禦先後上了樓,看著歲星將要推開臥室門,歲禦忍不住道:“小星,你還好吧?”
歲星轉過頭去望向他,他的身形頎長挺拔,臉上一向沒什麽多餘的情緒流露,顯得深邃漠然,但在方才席間,歲星能感受到他時不時投來的視線,以及欲言又止的擔憂。
他在原主心中,是這世上唯一還心存留戀之人,隻可惜,這份留戀亦難磨滅她心中洶湧澎湃的死誌。
思及此,歲星揚起嘴角笑了笑,應道:“哥哥,我就是最近學習太累了,睡一覺就好。”
歲禦點了點頭,叮囑道:“那你好好休息,有什麽事隨時叫我。”
“好。”
歲星應了聲,打開臥室門走了進去,端坐床上,很快便進入了定境。
等她再睜開雙眼,已到了黃昏時分,她長長吐出一口濁氣,身體和精神都舒緩不少,原主一向被愁緒覆蓋著的麵容,如雲開霧散,變得鮮活明亮許多。
她向後倒在柔軟的床上,在精神放鬆的那一刻,卻忽而心動如鼓,麻木和冰冷迅速席卷四肢,讓她仿若被鬼壓床一般朦朦朧朧喘不過氣來。
她用手捂住胸口,努力抑製心髒的悸動,過了良久才從噩夢般的低沉中緩過神來。
她拉開床頭的抽屜,在被書本壓著的最底層抽出一封病例診斷書,上麵顯示,在三個月前,原主被確診為重度抑鬱症。
歲星看著病曆陷入了深思,原主過往遭受到的一份份惡意在腦海中不間斷地閃過,她不可控製地被卷入了情緒的亂流中。
鬱悶、空虛、孤獨、無力、絕望——洶湧而來的悲觀情緒如水草般緊緊將她纏繞,企圖將她拖入黑暗無盡的深淵之中,永遠沉淪下去,最後,隻能以死亡作為命運的解脫。
看來,在這個世界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為她討回公道。思及此,歲星輕輕拂過手腕上深刻的割痕,呢喃輕語,似乎在與原主對話:“放心,那些傷害過你的人,都將付出代價。”
晚飯後,歲星坐到沙發上靜靜等待,根據原主的記憶,孫茵每晚都會看電視上的新聞頻道。
上麵播放的社會大事對於原主這樣年紀的小孩來說,總是略顯壓抑和枯燥,她寧願將自己一個人關在臥室裏,也不願意聽字正腔圓的主持人念叨一些她一知半解的完全不感興趣的事情。
不過,對歲星來說,看新聞是了解這個世界文明的途徑之一。
看見歲星一反常態,歲禦走到她身邊,問道:“小星,今天怎麽對看電視感興趣了?”
“增長一些見聞,挺好的。”
歲星抬頭看他,微微一笑,見她氣色已不像中午那般虛弱,歲禦些許放下心來,陪著她坐了下來。
孫茵走過來,看了一眼兄妹間的互動,而後打開了電視。
歲星專注地看著,從新聞報導、方針解析,再到政客間的交鋒、學者間的機辯,其中囊括的大量訊息將她完全吸引。
在目不轉睛觀看的同時,她也在默默觀察和推導這些人、事、物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試圖通過這種練習讓玄術能快速貼合此間世界的天道軌跡,盡可能規正因天地法則的不同而產生的謬誤。
在這安靜的氣氛中,孫茵不自覺地看向歲星,而後下意識感覺到了驚訝。
她的眼神不再是怯懦的,灰暗的,好像有一種蓬勃生機重新在她身體中煥發出來,宛如新生。
這個發現讓孫茵心中五味雜陳。
作為養母,她讓原主在不愁吃穿、生存無憂的環境下成功長大,但也僅限於此。
她對原主的感情一直都是複雜的,像是卷成一團的永遠找不到線頭的亂麻,連她自己都辨認不清。
十年前,她的丈夫歲華盛自作主張從孤兒院帶回了原主,在調查後,她發現原主是歲華盛初戀的女兒,她的父母均喪生在一起車禍中,雖然她與歲華盛沒有血緣關係,但依舊讓孫茵如同吃了隻蒼蠅般惡心。
自此之後,她故意限製原主的天性,打壓她的童真,卻也因她的懵懂可愛而感慨過、心軟過。
她將原主和自己都折磨得十分痛苦,又因執拗的性情而無法停止折磨,無法扭轉痛苦。
察覺到孫茵的視線,歲星神情依舊,並未回頭。
原主的抑鬱症,和她從小到大生長的家庭環境的高壓不無關係,但她直至離世前,依舊渴望親情的溫暖,對自己的養父養母抱有期待,而並非怨恨。
因而,歲星並不能越俎代庖,去審判和破壞原主珍視的東西,但她亦做不到過分熱情,維持原狀即可。
看電視看到晚上十點,歲星和歲禦便上樓準備回屋睡覺,走到門口時,歲禦對她道:“明天你可以多睡一會兒,我開車送你。”
歲星點頭應下:“好的,謝謝哥哥。”
在原主看來,孫茵嚴厲、強勢、掌控欲十足,充滿長輩的威儀,她並沒有在孫茵身上感受過母愛,反而對她極為畏懼。
歲星的身體狀況幾乎明晃晃地寫在慘白的麵色上,連孫茵都不自覺驚了一下:“你的臉色怎麽這麽差?要不要叫醫生來看看?”
“沒事,可能是餓了,吃飽了就好。”
歲星平靜說著,走到餐桌前,在二人各異的目光中安然坐下。
食不言寢不語,三個人的這一頓飯吃得異常安靜。
吃完飯後,沒有額外寒暄,歲星和歲禦先後上了樓,看著歲星將要推開臥室門,歲禦忍不住道:“小星,你還好吧?”
歲星轉過頭去望向他,他的身形頎長挺拔,臉上一向沒什麽多餘的情緒流露,顯得深邃漠然,但在方才席間,歲星能感受到他時不時投來的視線,以及欲言又止的擔憂。
他在原主心中,是這世上唯一還心存留戀之人,隻可惜,這份留戀亦難磨滅她心中洶湧澎湃的死誌。
思及此,歲星揚起嘴角笑了笑,應道:“哥哥,我就是最近學習太累了,睡一覺就好。”
歲禦點了點頭,叮囑道:“那你好好休息,有什麽事隨時叫我。”
“好。”
歲星應了聲,打開臥室門走了進去,端坐床上,很快便進入了定境。
等她再睜開雙眼,已到了黃昏時分,她長長吐出一口濁氣,身體和精神都舒緩不少,原主一向被愁緒覆蓋著的麵容,如雲開霧散,變得鮮活明亮許多。
她向後倒在柔軟的床上,在精神放鬆的那一刻,卻忽而心動如鼓,麻木和冰冷迅速席卷四肢,讓她仿若被鬼壓床一般朦朦朧朧喘不過氣來。
她用手捂住胸口,努力抑製心髒的悸動,過了良久才從噩夢般的低沉中緩過神來。
她拉開床頭的抽屜,在被書本壓著的最底層抽出一封病例診斷書,上麵顯示,在三個月前,原主被確診為重度抑鬱症。
歲星看著病曆陷入了深思,原主過往遭受到的一份份惡意在腦海中不間斷地閃過,她不可控製地被卷入了情緒的亂流中。
鬱悶、空虛、孤獨、無力、絕望——洶湧而來的悲觀情緒如水草般緊緊將她纏繞,企圖將她拖入黑暗無盡的深淵之中,永遠沉淪下去,最後,隻能以死亡作為命運的解脫。
看來,在這個世界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為她討回公道。思及此,歲星輕輕拂過手腕上深刻的割痕,呢喃輕語,似乎在與原主對話:“放心,那些傷害過你的人,都將付出代價。”
晚飯後,歲星坐到沙發上靜靜等待,根據原主的記憶,孫茵每晚都會看電視上的新聞頻道。
上麵播放的社會大事對於原主這樣年紀的小孩來說,總是略顯壓抑和枯燥,她寧願將自己一個人關在臥室裏,也不願意聽字正腔圓的主持人念叨一些她一知半解的完全不感興趣的事情。
不過,對歲星來說,看新聞是了解這個世界文明的途徑之一。
看見歲星一反常態,歲禦走到她身邊,問道:“小星,今天怎麽對看電視感興趣了?”
“增長一些見聞,挺好的。”
歲星抬頭看他,微微一笑,見她氣色已不像中午那般虛弱,歲禦些許放下心來,陪著她坐了下來。
孫茵走過來,看了一眼兄妹間的互動,而後打開了電視。
歲星專注地看著,從新聞報導、方針解析,再到政客間的交鋒、學者間的機辯,其中囊括的大量訊息將她完全吸引。
在目不轉睛觀看的同時,她也在默默觀察和推導這些人、事、物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試圖通過這種練習讓玄術能快速貼合此間世界的天道軌跡,盡可能規正因天地法則的不同而產生的謬誤。
在這安靜的氣氛中,孫茵不自覺地看向歲星,而後下意識感覺到了驚訝。
她的眼神不再是怯懦的,灰暗的,好像有一種蓬勃生機重新在她身體中煥發出來,宛如新生。
這個發現讓孫茵心中五味雜陳。
作為養母,她讓原主在不愁吃穿、生存無憂的環境下成功長大,但也僅限於此。
她對原主的感情一直都是複雜的,像是卷成一團的永遠找不到線頭的亂麻,連她自己都辨認不清。
十年前,她的丈夫歲華盛自作主張從孤兒院帶回了原主,在調查後,她發現原主是歲華盛初戀的女兒,她的父母均喪生在一起車禍中,雖然她與歲華盛沒有血緣關係,但依舊讓孫茵如同吃了隻蒼蠅般惡心。
自此之後,她故意限製原主的天性,打壓她的童真,卻也因她的懵懂可愛而感慨過、心軟過。
她將原主和自己都折磨得十分痛苦,又因執拗的性情而無法停止折磨,無法扭轉痛苦。
察覺到孫茵的視線,歲星神情依舊,並未回頭。
原主的抑鬱症,和她從小到大生長的家庭環境的高壓不無關係,但她直至離世前,依舊渴望親情的溫暖,對自己的養父養母抱有期待,而並非怨恨。
因而,歲星並不能越俎代庖,去審判和破壞原主珍視的東西,但她亦做不到過分熱情,維持原狀即可。
看電視看到晚上十點,歲星和歲禦便上樓準備回屋睡覺,走到門口時,歲禦對她道:“明天你可以多睡一會兒,我開車送你。”
歲星點頭應下:“好的,謝謝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