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離開的。”薑若自己麵對趙九重時,都心裏犯怵,更何況是膽小的妹妹。
她也想好了,“趙將軍那邊,世子爺會幫著處理。”
“世子爺?說的可是安王世子?你和世子爺?”薑四娘的視線在女兒的臉上轉悠,一臉探究。
薑若頓時變得難堪起來,說到底她的情況也沒有比妹妹好上多少,說通房談不上,說妾也不是,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混著。興許是這段時間裝正經主子裝習慣了,再加上世子爺對自己很好,讓她一時忘了自己到底是什麽身份。
不過她欠世子爺的不知道有多少,不在乎這一件兩件,“是安王世子,我在替世子爺做事,有銀子養你和妹妹。”
薑四娘心裏將情況都過了一遭,眼淚就滾下來,一把將女兒抱進懷中,哭著說:“我哪裏不想一家人團團圓圓的在一起,可娘拖累你這麽多年,怕一直拖累下去。”
薑若被猛然抱住時,渾身都變得僵硬。明明這才是自己的母親,明明這是小時候的自己最渴望的擁抱,她卻覺得渾身不自在。她腦子裏忽然閃過杜二夫人的臉,最後還是抬手搭上了母親的肩膀。
她們走得很快,沒有帶走趙家一點東西,直接搬去湖州客棧,預備隔天清晨再啟程去揚州。
顧淮安同趙九重還有些事情要商量,關於如何在瞞過世家的前提下,在揚州周邊布置兵力防止暴動。兩人對著輿圖商議到很晚,顧淮安緊接著就要離開。
從始至終,趙九重就沒有提過薑眠一句話。
顧淮安眸光暗了暗,沒說什麽,第二日直接帶著人離開。
他心裏有個猜測,卻不好直接說出來。薑若一直覺得自己的妹妹是個柔弱可欺的弱女子,他卻不這麽認為。趙九重不是無能之人,身為一軍將領,他身邊的人都是要經過嚴格的排查以防細作。薑眠能用一個假名字,在趙九重身邊待這麽長時間,就絕對不是不諳世事的小姑娘。
顧淮安能夠容忍這些算計,前提是這些算計不會傷害到薑若,其他沒什麽好說的。
他離開揚州不過短短兩日時間,誰知道揚州府就鬧出一件大事,施意卿匆匆找上他商量對策。
這事情還要從他剛離開揚州府說起。
顧淮安才帶著去了湖州,後腳揚州府就出事。
當天晚上,府衙門口有人擊鼓狀告蕭家經營河運的主管馬道明,寫了血書陳述馬道明殺害他的妻子女兒。
那個男人已經瘸了一條腿,全身髒亂,就是街上的乞丐,都比他好上幾分。
見到官員,還是像知府這麽大的官司,他畏懼到全身顫抖,還是按照那個陌生男人的交代,將事情的經過說了出來。
男人是五漁村村民,名叫吳初九。他因為生得高大,再加上人也勤懇,很快在家裏的幫助下娶了個貌美溫柔的娘子,後來還生養了個女兒。不過因為生女兒時娘子難產損傷了身體,無法再生育,兩人便決定不要孩子。
這在村裏就是件離經叛道的事,吳初九的家人反應激烈。為了隔絕家人的陰陽怪氣,他不得不帶著妻子和女兒重建房屋單獨居住。為了攢銀子,他在農閑時去碼頭背貨,他的娘子便會為他送午飯。
誰知道這一送就出了事,他的娘子被馬道明看上了,拖進船艙內就要行不軌之事。第一次就被他發現了,他將馬道明打了一頓帶著娘子離開,碼頭的活自然也丟了。他也不難過,重新找了個替人修建房屋的活,每日早出晚歸,沒注意到妻子變得越來越沉默。
“小的應該發現的,梅娘時常抱著女兒哭,小的卻以為她被嚇住沒緩得過神。”吳初九頓住了,嗓音粗糲的像是用食指刮過,眼淚不受控製的往下流,“結果有一日我回家,便發現梅娘失蹤了,我的女兒,女兒……溺死在水缸當中。”
施意卿聽到這裏,狠狠地皺了眉頭。
吳初九匍匐在地上,起不來身,“小的當初隻是懷疑馬道明,找到他想要詢問。馬道明卻親口告訴我,誰讓我的女兒哭鬧壞了他的好事,還承認他將梅娘帶走了。我被打斷腿丟了出去,卻在不日之後得到梅娘的死訊。”
施意卿嗓音幹澀,“為何不稟報官府?”
“在小的報官的第二日,小的本家的屋子著了火,所有糧食和這麽多年的積攢被燒得一幹二淨。”吳初九已經說不出聲,全是哭腔,“小的娘也在大火中沒了。”
施意卿忽然說不出一句話來。
他同進士出身,讀遍四書五經、經史講義,與人辯論時也是滔滔不絕,卻在這時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本官會徹查此事,還你一個公道。”施意卿承諾道。
吳初九聽了,也不高興或激動,無悲無喜地磕了個頭,“小的相信大人。”
施意卿覺得胸口堵一口氣,叫他發慌難過的緊。
他當即受理,在所有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便將馬道明羈押起來。原本這件事過了已經有一年,各方證據難找,需要花費好長一段時間。
誰知道馬道明本來就是個欺男盜女不著五六的貨,手裏不止有一件人命官司,且仗著蕭通判的威風,做起壞事也毫不遮掩,反倒是洋洋得意的在外麵吹噓。
這不一出事,不少人背地裏主動將證據送了上來。
蕭通判一回家就麵對自己哭哭啼啼的愛妾,再三承諾道會將馬道明撈出來。
他敢放這樣的話也是有緣由的。
別看施意卿現在坐在知府的位置上,可真要說是權利還不如自己。那些豪門世家雖然喜歡同各方交好,可還是分得清什麽是外人什麽是自己人,關鍵時候還是十分排外,互相幫扶以維持家族長久的繁盛。
也是看在施意卿老實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份上,他才能安安穩穩在知府的位置上坐著,這麽多年都沒出事。
可揚州府從來就是施意卿能說話的地。
他十拿九穩找到施意卿,以為這就是個打聲招呼的事。
誰知道,施意卿沒有立即答應下來,反而一臉為難道:“這件事現在鬧得這麽大,外麵不少人都在看著。若是不能給出個交代來,隻怕會惹來民怨氣。”
“什麽民怨?”蕭通判挑了挑眉,意味深長道:“我認為這件事情應當沒人知道才對,要不我現在讓下人去外麵問問?”
這就是明晃晃的威脅,解決了知道的人,其他人自然就開不了口。
施意卿哽住,臉色難看下來。
蕭通判卻絲毫不在意,“馬道明確實胡鬧一點,可卻不是什麽壞人,這幾年在碼頭做得有模有樣。想必這中間是有什麽誤會,等他出來我一定壓著他讓他親自解決,不會給你惹到一點麻煩。”
“施大人,想來你也是願意給蕭某人這份麵子是不是?”
要幹的就是你,還給你什麽麵子!
施意卿臉黑得同鍋底差不多,真要是說起來,蕭通判還是自己下級,被自己屬下威脅的感覺十分不美妙。他想,難怪自己當初想都沒想直接投靠安王世子,就照著蕭通判的架勢,他在知府的位置做不了多久自己也要受不了這個窩囊氣主動辭官。
早晚都是要翻臉,這時候他也不忍著了,直接回絕道:“不是給不給麵子的事,身為父母官自然是要為民請命,現眼見人有冤情,本官又怎麽能置之不理?”
蕭通判望過去,眼神中都是壓迫,施意卿紋絲不動地坐著,樣子要多正經有多正經。
“很好!很好!很好!”蕭通判接連說了三聲“很好”,一聲比一聲聲調高昂,拂袖離去。
回到家,愛妾馬朝雲的又找了上來,哭哭啼啼說著自家哥哥的事,音調一聲比一聲軟,求蕭通判想想辦法。
蕭通判往日很吃這一套,今日卻覺得無比厭煩,想都沒想直接甩了個巴掌過去。
重重一道耳光聲響起之後,馬朝雲被嚇傻了,半邊臉高高腫起,不敢動彈。
“我先前說過多少次,讓他在外麵低調些,不要給我惹亂子。鬧成這個樣子,還怪得了誰。”他重重拍了拍桌子,“我想辦法,我能想什麽辦法。”
馬朝雲哭都不敢哭了。
蕭通判捏了捏鼻梁,直接說:“滾!”
馬朝雲捂著自己紅腫的半邊臉,哭哭啼啼地走了,在花園又遇到蕭通判的長子蕭溫寧。
而等女子離開之後,坐在書房裏的蕭通判,臉色更沉了。
年後,皇帝剛派了巡撫大臣來江南視察。這原本沒什麽值得注意的,這些年不知道有多少巡撫來過,江南照樣穩穩當當沒出任何問題。可據他得知的消息,皇上還另外派了人來江南調查。
施意卿是誰,那是揚州府的的泥菩薩,最擅長的就是在各種事情中和稀泥,自保的意圖很是明顯。他這次既是要保馬道明,更是為了試探施意卿是否在私下裏和人有聯係。
可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聯想到施意卿身邊突然出現的那個陌生書童,他眼皮子直跳,預感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蕭通判是個狠人,想著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將馬道明殺了算了。一個活著的人隨時都能成為攻訐他的把柄,還是死人更能夠讓人安心。
誰知道在他動手之前,他的好大兒先動手劫獄,還失敗被人正好抓住把柄。
“真是廢物!”蕭通判氣得胡子都快要豎起來,一腳朝著蕭溫寧的心窩狠狠踹了下去,“誰讓你動手的?”
蕭溫寧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還不明白父親為什麽這麽生氣,哽著脖子辯駁道:“父親,你怕什麽,施意卿還真敢拿我們怎麽樣不成?這次若是真讓他處理了馬道明,其他人該如何看我們蕭家?”
蕭通判站在的書桌前來來回回走動,看了蕭溫寧一眼,又看了一眼,不可置信自己怎麽生出這麽個玩意兒。施意卿就算再怎麽不是,人家最起碼生出個好兒子來。
他張嘴想要解釋,又在想自己和一個蠢貨解釋什麽。
“你最近給我老實呆在家裏,哪裏都不準備去。”蕭通判沉聲說。
蕭溫寧還想要反駁什麽,就對上了蕭通判陰森狠辣的眼神。那種眼神不像是在看自己的兒子,更像是再看個想要除之而後快的敵人,他便覺得有一雙無形的大手掐住自己的喉嚨,說不出一句話來。
蕭通判聲音幽幽,“我不是隻有一個兒子。”
蕭溫寧失神落魄走出去後,蕭通判連夜乘坐一頂小轎去了王家,拜訪從京城回到江南的王廣陵。
他被下人帶到王廣陵麵前時,王廣陵正在聽曲兒。
王家在家中搭建了台子,豢養的藝伶嫋嫋端坐在台上,拿著一把琵琶彈奏著江南小調。王廣陵身著一身錦袍,靠在躺椅裏眯眼欣賞台上的女子,一隻手閑散地搭在身上慢慢打著節拍,樣子比某些致仕的老臣還要閑適。
偶爾偏頭吃下侍女剝好喂到嘴邊冰葡萄,十足浪蕩子的模樣。
蕭通判走到他旁邊坐下,“外麵都要火燒天了,王大人真是好雅興。”
“無用之人,自然要自己給自己找點樂子。”王廣陵平和一笑,親自給蕭通判斟了一盞茶。
蕭通判哽住了。
王廣陵來江南,實際上是受了皇後的吩咐,同幾大家族協商提前將江南那些田畝的事情處理好。
青海案子等結果出來,韓暘之最後還是被踢出來頂罪,降職去偏遠縣城做一個小縣令。至於最後韓暘之能不能活著回來,還是兩回事。
蔣侍郎被問罪貶官,現在去翰林院坐冷板凳,不過戶部尚書也沒有落到黃侍郎身上,而是由原先的內閣輔臣鄢凜兼任。這倒是在他們預料當中,皇上對戶部看得比眼珠子還重,往裏麵安插人本就不是簡單的事。
至於皇帝突然頒布的限製官員宴請規格的政令對他們更是不痛不癢,最多就是將大明麵上的事情搬到背地裏,該收到的東西不會少了分毫。
唯一可惜的就是安王命大,青海一戰沒有將安王直接拖死。
真正讓他們措手不及的皇上似乎起了要動江南的心思,他們放在勤事殿的眼線發現關於江南的卷宗有被翻閱的痕跡。
他才不得不走這一趟,來時便同江南王家當家人、他還要叫上一聲大伯的王元鬆說了。
這裏又涉及到京城王家和江南王家的紛爭。起因很是簡單,京城王家本就是從本家分出去的一支,不過賺了從龍之功,更出了個皇後,如今更為顯赫。此時江南的本家不服氣,尤其是每年還要往京城送去大筆銀子,這種不服氣就在逐年當中轉化成怨氣。
王老爺子倒是和他說得很客氣,“王家生意雖然做的這麽大,可攤子鋪出去,成本也跟著增大。這些年往京城送了不少銀子,許多地方還沒不得上虧空,要是將田地處理了,王家勢必會元氣大傷。不如將這個消息告訴另外三家,瞧瞧他們是怎麽處理。”
本家是不想放手,將生錢的聚寶盆丟了。王家同皇後同源,都不做出個表率來,其他三家又怎麽肯動彈,說不定還以為是王家的一場算計。
他還準備說些什麽,王家二爺、他的二堂哥譏諷道:“就是想叫我們為了京城收攤子,也該是康年、向柏過來,你又算是個什麽東西。”
王廣陵笑了,徹底不開口了,倒是將消息傳給另外三家。另外三家的態度的同王家都差不多,心裏還抱著期待,這麽多年江南都沒有出事,穩穩當當發展,怎麽就突然要動手。
蕭通判便是出身另外三家之一的蕭家,不過他明顯比王家二爺拎得清多了,也不講究麵子,直接作揖給王廣陵賠了聲不是。
“我現在也琢磨出不對勁了,怕是有人早就來了揚州,查到什麽證據才會在這時候突然發作出來。”
王廣陵不接話,眯著眼睛聽曲兒。
蕭通判繼續說:“我懷疑是安王世子,他失蹤這麽久,上麵仍舊沒有一點動靜。真要是他,施意卿變臉這麽快也就有了解釋。可真要是他,江南這次怕是要血流成河了。”
這才是真正讓蕭通判害怕的事,他手裏處理過的事情,被查出來一件都是抄家問卷的大事。
王廣陵這時候才開口:“能活著來江南,不代表能活著回去。”
“嗬,他這個身份,真要是死在江南怕是正好給上麵動手的借口。”
她也想好了,“趙將軍那邊,世子爺會幫著處理。”
“世子爺?說的可是安王世子?你和世子爺?”薑四娘的視線在女兒的臉上轉悠,一臉探究。
薑若頓時變得難堪起來,說到底她的情況也沒有比妹妹好上多少,說通房談不上,說妾也不是,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混著。興許是這段時間裝正經主子裝習慣了,再加上世子爺對自己很好,讓她一時忘了自己到底是什麽身份。
不過她欠世子爺的不知道有多少,不在乎這一件兩件,“是安王世子,我在替世子爺做事,有銀子養你和妹妹。”
薑四娘心裏將情況都過了一遭,眼淚就滾下來,一把將女兒抱進懷中,哭著說:“我哪裏不想一家人團團圓圓的在一起,可娘拖累你這麽多年,怕一直拖累下去。”
薑若被猛然抱住時,渾身都變得僵硬。明明這才是自己的母親,明明這是小時候的自己最渴望的擁抱,她卻覺得渾身不自在。她腦子裏忽然閃過杜二夫人的臉,最後還是抬手搭上了母親的肩膀。
她們走得很快,沒有帶走趙家一點東西,直接搬去湖州客棧,預備隔天清晨再啟程去揚州。
顧淮安同趙九重還有些事情要商量,關於如何在瞞過世家的前提下,在揚州周邊布置兵力防止暴動。兩人對著輿圖商議到很晚,顧淮安緊接著就要離開。
從始至終,趙九重就沒有提過薑眠一句話。
顧淮安眸光暗了暗,沒說什麽,第二日直接帶著人離開。
他心裏有個猜測,卻不好直接說出來。薑若一直覺得自己的妹妹是個柔弱可欺的弱女子,他卻不這麽認為。趙九重不是無能之人,身為一軍將領,他身邊的人都是要經過嚴格的排查以防細作。薑眠能用一個假名字,在趙九重身邊待這麽長時間,就絕對不是不諳世事的小姑娘。
顧淮安能夠容忍這些算計,前提是這些算計不會傷害到薑若,其他沒什麽好說的。
他離開揚州不過短短兩日時間,誰知道揚州府就鬧出一件大事,施意卿匆匆找上他商量對策。
這事情還要從他剛離開揚州府說起。
顧淮安才帶著去了湖州,後腳揚州府就出事。
當天晚上,府衙門口有人擊鼓狀告蕭家經營河運的主管馬道明,寫了血書陳述馬道明殺害他的妻子女兒。
那個男人已經瘸了一條腿,全身髒亂,就是街上的乞丐,都比他好上幾分。
見到官員,還是像知府這麽大的官司,他畏懼到全身顫抖,還是按照那個陌生男人的交代,將事情的經過說了出來。
男人是五漁村村民,名叫吳初九。他因為生得高大,再加上人也勤懇,很快在家裏的幫助下娶了個貌美溫柔的娘子,後來還生養了個女兒。不過因為生女兒時娘子難產損傷了身體,無法再生育,兩人便決定不要孩子。
這在村裏就是件離經叛道的事,吳初九的家人反應激烈。為了隔絕家人的陰陽怪氣,他不得不帶著妻子和女兒重建房屋單獨居住。為了攢銀子,他在農閑時去碼頭背貨,他的娘子便會為他送午飯。
誰知道這一送就出了事,他的娘子被馬道明看上了,拖進船艙內就要行不軌之事。第一次就被他發現了,他將馬道明打了一頓帶著娘子離開,碼頭的活自然也丟了。他也不難過,重新找了個替人修建房屋的活,每日早出晚歸,沒注意到妻子變得越來越沉默。
“小的應該發現的,梅娘時常抱著女兒哭,小的卻以為她被嚇住沒緩得過神。”吳初九頓住了,嗓音粗糲的像是用食指刮過,眼淚不受控製的往下流,“結果有一日我回家,便發現梅娘失蹤了,我的女兒,女兒……溺死在水缸當中。”
施意卿聽到這裏,狠狠地皺了眉頭。
吳初九匍匐在地上,起不來身,“小的當初隻是懷疑馬道明,找到他想要詢問。馬道明卻親口告訴我,誰讓我的女兒哭鬧壞了他的好事,還承認他將梅娘帶走了。我被打斷腿丟了出去,卻在不日之後得到梅娘的死訊。”
施意卿嗓音幹澀,“為何不稟報官府?”
“在小的報官的第二日,小的本家的屋子著了火,所有糧食和這麽多年的積攢被燒得一幹二淨。”吳初九已經說不出聲,全是哭腔,“小的娘也在大火中沒了。”
施意卿忽然說不出一句話來。
他同進士出身,讀遍四書五經、經史講義,與人辯論時也是滔滔不絕,卻在這時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本官會徹查此事,還你一個公道。”施意卿承諾道。
吳初九聽了,也不高興或激動,無悲無喜地磕了個頭,“小的相信大人。”
施意卿覺得胸口堵一口氣,叫他發慌難過的緊。
他當即受理,在所有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便將馬道明羈押起來。原本這件事過了已經有一年,各方證據難找,需要花費好長一段時間。
誰知道馬道明本來就是個欺男盜女不著五六的貨,手裏不止有一件人命官司,且仗著蕭通判的威風,做起壞事也毫不遮掩,反倒是洋洋得意的在外麵吹噓。
這不一出事,不少人背地裏主動將證據送了上來。
蕭通判一回家就麵對自己哭哭啼啼的愛妾,再三承諾道會將馬道明撈出來。
他敢放這樣的話也是有緣由的。
別看施意卿現在坐在知府的位置上,可真要說是權利還不如自己。那些豪門世家雖然喜歡同各方交好,可還是分得清什麽是外人什麽是自己人,關鍵時候還是十分排外,互相幫扶以維持家族長久的繁盛。
也是看在施意卿老實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份上,他才能安安穩穩在知府的位置上坐著,這麽多年都沒出事。
可揚州府從來就是施意卿能說話的地。
他十拿九穩找到施意卿,以為這就是個打聲招呼的事。
誰知道,施意卿沒有立即答應下來,反而一臉為難道:“這件事現在鬧得這麽大,外麵不少人都在看著。若是不能給出個交代來,隻怕會惹來民怨氣。”
“什麽民怨?”蕭通判挑了挑眉,意味深長道:“我認為這件事情應當沒人知道才對,要不我現在讓下人去外麵問問?”
這就是明晃晃的威脅,解決了知道的人,其他人自然就開不了口。
施意卿哽住,臉色難看下來。
蕭通判卻絲毫不在意,“馬道明確實胡鬧一點,可卻不是什麽壞人,這幾年在碼頭做得有模有樣。想必這中間是有什麽誤會,等他出來我一定壓著他讓他親自解決,不會給你惹到一點麻煩。”
“施大人,想來你也是願意給蕭某人這份麵子是不是?”
要幹的就是你,還給你什麽麵子!
施意卿臉黑得同鍋底差不多,真要是說起來,蕭通判還是自己下級,被自己屬下威脅的感覺十分不美妙。他想,難怪自己當初想都沒想直接投靠安王世子,就照著蕭通判的架勢,他在知府的位置做不了多久自己也要受不了這個窩囊氣主動辭官。
早晚都是要翻臉,這時候他也不忍著了,直接回絕道:“不是給不給麵子的事,身為父母官自然是要為民請命,現眼見人有冤情,本官又怎麽能置之不理?”
蕭通判望過去,眼神中都是壓迫,施意卿紋絲不動地坐著,樣子要多正經有多正經。
“很好!很好!很好!”蕭通判接連說了三聲“很好”,一聲比一聲聲調高昂,拂袖離去。
回到家,愛妾馬朝雲的又找了上來,哭哭啼啼說著自家哥哥的事,音調一聲比一聲軟,求蕭通判想想辦法。
蕭通判往日很吃這一套,今日卻覺得無比厭煩,想都沒想直接甩了個巴掌過去。
重重一道耳光聲響起之後,馬朝雲被嚇傻了,半邊臉高高腫起,不敢動彈。
“我先前說過多少次,讓他在外麵低調些,不要給我惹亂子。鬧成這個樣子,還怪得了誰。”他重重拍了拍桌子,“我想辦法,我能想什麽辦法。”
馬朝雲哭都不敢哭了。
蕭通判捏了捏鼻梁,直接說:“滾!”
馬朝雲捂著自己紅腫的半邊臉,哭哭啼啼地走了,在花園又遇到蕭通判的長子蕭溫寧。
而等女子離開之後,坐在書房裏的蕭通判,臉色更沉了。
年後,皇帝剛派了巡撫大臣來江南視察。這原本沒什麽值得注意的,這些年不知道有多少巡撫來過,江南照樣穩穩當當沒出任何問題。可據他得知的消息,皇上還另外派了人來江南調查。
施意卿是誰,那是揚州府的的泥菩薩,最擅長的就是在各種事情中和稀泥,自保的意圖很是明顯。他這次既是要保馬道明,更是為了試探施意卿是否在私下裏和人有聯係。
可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聯想到施意卿身邊突然出現的那個陌生書童,他眼皮子直跳,預感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蕭通判是個狠人,想著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將馬道明殺了算了。一個活著的人隨時都能成為攻訐他的把柄,還是死人更能夠讓人安心。
誰知道在他動手之前,他的好大兒先動手劫獄,還失敗被人正好抓住把柄。
“真是廢物!”蕭通判氣得胡子都快要豎起來,一腳朝著蕭溫寧的心窩狠狠踹了下去,“誰讓你動手的?”
蕭溫寧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還不明白父親為什麽這麽生氣,哽著脖子辯駁道:“父親,你怕什麽,施意卿還真敢拿我們怎麽樣不成?這次若是真讓他處理了馬道明,其他人該如何看我們蕭家?”
蕭通判站在的書桌前來來回回走動,看了蕭溫寧一眼,又看了一眼,不可置信自己怎麽生出這麽個玩意兒。施意卿就算再怎麽不是,人家最起碼生出個好兒子來。
他張嘴想要解釋,又在想自己和一個蠢貨解釋什麽。
“你最近給我老實呆在家裏,哪裏都不準備去。”蕭通判沉聲說。
蕭溫寧還想要反駁什麽,就對上了蕭通判陰森狠辣的眼神。那種眼神不像是在看自己的兒子,更像是再看個想要除之而後快的敵人,他便覺得有一雙無形的大手掐住自己的喉嚨,說不出一句話來。
蕭通判聲音幽幽,“我不是隻有一個兒子。”
蕭溫寧失神落魄走出去後,蕭通判連夜乘坐一頂小轎去了王家,拜訪從京城回到江南的王廣陵。
他被下人帶到王廣陵麵前時,王廣陵正在聽曲兒。
王家在家中搭建了台子,豢養的藝伶嫋嫋端坐在台上,拿著一把琵琶彈奏著江南小調。王廣陵身著一身錦袍,靠在躺椅裏眯眼欣賞台上的女子,一隻手閑散地搭在身上慢慢打著節拍,樣子比某些致仕的老臣還要閑適。
偶爾偏頭吃下侍女剝好喂到嘴邊冰葡萄,十足浪蕩子的模樣。
蕭通判走到他旁邊坐下,“外麵都要火燒天了,王大人真是好雅興。”
“無用之人,自然要自己給自己找點樂子。”王廣陵平和一笑,親自給蕭通判斟了一盞茶。
蕭通判哽住了。
王廣陵來江南,實際上是受了皇後的吩咐,同幾大家族協商提前將江南那些田畝的事情處理好。
青海案子等結果出來,韓暘之最後還是被踢出來頂罪,降職去偏遠縣城做一個小縣令。至於最後韓暘之能不能活著回來,還是兩回事。
蔣侍郎被問罪貶官,現在去翰林院坐冷板凳,不過戶部尚書也沒有落到黃侍郎身上,而是由原先的內閣輔臣鄢凜兼任。這倒是在他們預料當中,皇上對戶部看得比眼珠子還重,往裏麵安插人本就不是簡單的事。
至於皇帝突然頒布的限製官員宴請規格的政令對他們更是不痛不癢,最多就是將大明麵上的事情搬到背地裏,該收到的東西不會少了分毫。
唯一可惜的就是安王命大,青海一戰沒有將安王直接拖死。
真正讓他們措手不及的皇上似乎起了要動江南的心思,他們放在勤事殿的眼線發現關於江南的卷宗有被翻閱的痕跡。
他才不得不走這一趟,來時便同江南王家當家人、他還要叫上一聲大伯的王元鬆說了。
這裏又涉及到京城王家和江南王家的紛爭。起因很是簡單,京城王家本就是從本家分出去的一支,不過賺了從龍之功,更出了個皇後,如今更為顯赫。此時江南的本家不服氣,尤其是每年還要往京城送去大筆銀子,這種不服氣就在逐年當中轉化成怨氣。
王老爺子倒是和他說得很客氣,“王家生意雖然做的這麽大,可攤子鋪出去,成本也跟著增大。這些年往京城送了不少銀子,許多地方還沒不得上虧空,要是將田地處理了,王家勢必會元氣大傷。不如將這個消息告訴另外三家,瞧瞧他們是怎麽處理。”
本家是不想放手,將生錢的聚寶盆丟了。王家同皇後同源,都不做出個表率來,其他三家又怎麽肯動彈,說不定還以為是王家的一場算計。
他還準備說些什麽,王家二爺、他的二堂哥譏諷道:“就是想叫我們為了京城收攤子,也該是康年、向柏過來,你又算是個什麽東西。”
王廣陵笑了,徹底不開口了,倒是將消息傳給另外三家。另外三家的態度的同王家都差不多,心裏還抱著期待,這麽多年江南都沒有出事,穩穩當當發展,怎麽就突然要動手。
蕭通判便是出身另外三家之一的蕭家,不過他明顯比王家二爺拎得清多了,也不講究麵子,直接作揖給王廣陵賠了聲不是。
“我現在也琢磨出不對勁了,怕是有人早就來了揚州,查到什麽證據才會在這時候突然發作出來。”
王廣陵不接話,眯著眼睛聽曲兒。
蕭通判繼續說:“我懷疑是安王世子,他失蹤這麽久,上麵仍舊沒有一點動靜。真要是他,施意卿變臉這麽快也就有了解釋。可真要是他,江南這次怕是要血流成河了。”
這才是真正讓蕭通判害怕的事,他手裏處理過的事情,被查出來一件都是抄家問卷的大事。
王廣陵這時候才開口:“能活著來江南,不代表能活著回去。”
“嗬,他這個身份,真要是死在江南怕是正好給上麵動手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