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
玩家靠開馬甲一統天下 作者:魏朝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塊的地麵上寸草不生,土地裸露出來,地上架著好幾口大鍋,鍋旁邊有堆成小山的柴禾,一個簡易的灶台搭在旁邊。
灶台有一張桌子,上麵擺了四五道菜肴,有的令人食指大動,色香味俱全,有的看起來不堪入目,半盤菜都糊了,水平可以稱得上是參差不齊。
桌子旁有一個胖胖的、和彌勒佛似的先生癱在躺椅上,手裏的蒲扇一搖一搖的,顯得格外悠然自在。
他和祝淩打了個招呼,連聲音都是懶洋洋的:
“柴禾後麵有食材,自己去挑,挑完了給我過目。”
看起來似乎是要讓祝淩現場做一道菜似的。
祝淩繞過了柴禾,柴禾後有一個很大的架子,架子上的食材豐富,調味料也不少。
係統深沉道:【……我總覺得有坑。】
從前兩關的考核來看,這應天書院裏的先生,就沒一個是老實人。
祝淩:“好巧,我也這麽覺得。”
她在架子上挑挑揀揀,選了一道祛寒嬌耳湯的食材。
不僅做起來工序簡單,不易出錯,背後還有故事,不管是單純地做飯,還是要根據飯菜去引申什麽文章,她都有信心糊弄過去。
祝淩拿著選好的食材從柴禾後轉出來,剛剛還癱在躺椅上的先生已經爬起來了,正笑眯眯地站在灶台邊等她。
“羊肉、生薑、花椒、桂皮……”彌勒佛似的先生一樣一樣地點出祝淩選擇的食材,“你這是要做一道祛寒嬌耳湯?”
他感慨道:“你挺聰明。”
懷疑他會在菜上做文章,所以提前選了一道既好做又好作的菜肴。
彌勒佛似的先生背著手:“開始吧。”
祝淩先往鍋裏加入適量的水,然後把羊肉洗淨切成小塊兒放入水中,接著她拿了一些柴禾塞到鍋下,用桌子上的火折子生了火。
水沸騰後,她用勺子撇去沸水上的浮沫,將水倒掉,又添入新的水繼續燒。
彌勒佛似的先生也不講話,就在旁邊看著她,等她撇去第二道浮沫之後,才伸手阻攔了祝淩的動作———
“今有鳧起南海七日至北海,雁起北海九日至南海。今鳧雁俱起,問:何日相逢?”他的臉上也是胖乎乎的,笑起來的時候眼睛隻剩一條縫,“題目答對了才能繼續做菜。你可要快些,不然……羊肉就錯過最佳的入味時間了。”
“菜肴味道不行,可是會影響你過關的。”
【……】
【……他是魔鬼嗎?】
祝淩看著那一鍋的羊肉,再看看她旁邊笑容和煦的先生———
應天書院,果然不能以常理斷之!
祝淩心算後得出了結論:“三日十六分日之十五。”
先生點點頭,他的眼睛眯得更很了:“不錯。”
橫在她麵前的那隻手垂了下去。
祝淩迅速拿了幹淨的麻布,將生薑、花椒等調味料洗幹淨放進去,用細繩紮好後放進鍋裏。
在羊肉湯快做好的時候,彌勒佛似的先生抽了抽鼻子,他的手不動聲色地按在麵粉袋子上:“今有乘傳委輸空車日行七十裏,重車日行五十裏。今載太倉粟輸上林五日三返。問:太倉去,上林幾何?”
祝淩……祝淩的羊肉再不撈起來就要煮老了。
她一邊努力從先生手裏救出那袋麵粉,一邊迅速將文言文的數學題翻譯成現代語言來理解。
祝淩報出答案:“四十八裏十八分裏之十一。”
聽到她的答案,那胖胖的先生突然一笑,猛地鬆手,祝淩還在用力,那麵粉便從袋子裏撒了一點到鍋裏去了。
“哎呦,小心你的湯!”先生狀似後怕地拿起蒲扇扇了扇,沒封好的袋子裏飛出不少麵粉,差點吹白了祝淩的頭發。
係統在她的意識裏笑得打跌,它雖然是站在祝淩這方的,但依然不妨礙它吃瓜看戲。
係統的快樂,就是這樣樸實無華。
祝淩低眉順眼,仿佛她是一個天生脾氣好到爆,老實得不行,被戲弄了也不會還手的士子。
祝淩沒有生氣,更沒有和先生頂嘴,她的目光落在那桌上沒吃完的剩菜上,若有所思。
祝淩將煮好的羊肉撈起來,包餃子的時候,那先生就在一旁盯著她,祝淩側身擋住先生的視線,悄悄將一些調味料包了進去。
先生的腦袋突然從另一邊冒出來:
“今有善行者一百步,不善行者六十步。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問:幾何步及之?”
這題不管是題麵還是答案都比前兩題更簡單,祝淩不假思索:
“二百五十步!”
“嗯,二百五———”先生點點頭,臉上帶著壞心眼的笑意,“孺子可教也。”
祝淩:“……”
她好久沒遇到這麽狗的人了。
等祝淩把最終做好的羊肉餃子湯端上去時,她前前後後差不多經曆了數十個題目,這道多災多難的祛寒嬌耳湯才算是上了桌。
祝淩十分細心地用勺子撈了好幾個餃子放到了碗裏。
先生搖著扇走回來了,他把躺椅拖到桌邊,將祝淩撈好的那碗餃子放到祝淩麵前。
他麵上還是笑眯眯的:“你登山一路,想必也辛苦,不如坐下和我一塊兒吃?”
他可是看到這小子身上掛著的兩塊牌子了,一塊是“弈”,一塊是“音”,還都是他們手中等級最高的木牌。
能從那兩人手裏過關的,會是什麽逆來順受的軟柿子嗎?
他可不相信麵前這碗湯沒做什麽手腳,更別說那小子還有一段時間故意擋住了他的視線,說不定這碗餃子完全是由辣椒,花椒等調味料包成的,根本就沒羊肉!
他才不上這個當呢!
祝淩確實有些餓了,她取了一雙幹淨的著,拖了一張凳子,坐下來開始慢條斯理地享用起她做的祛寒嬌耳湯來。
那碗本就小,祝淩一會兒就吃完了:
“敢問———”
彌勒佛似的先生道:“我姓孫。”
“敢問孫先生,我這可算是過關了?”
“自然。”孫先生從腰間扯下一塊牌子給她,他剛剛也看見了,祝淩咬開的餃子裏都是羊肉,和他猜測得完全不一樣。
既然如此,他還不如早點讓祝淩去下一關,然後他好享受這道湯。天知道他一個上午遇到那幾個考生,一邊做菜一邊答題,堪稱手忙腳亂,不是菜做得難以下咽,就是過於油膩,他一個老人家怎麽吃得消?
祝淩接了寫有“糧”牌子,抽完簽後,便順著孫先生指給她的路離開了。
孫先生把那鍋祛寒嬌耳湯拖到麵前,將白白胖胖的餃子撈出來,一口咬下———
又麻又辣又苦的怪味從他舌尖綻開。
他噗地一聲吐出來。
難怪那小子剛剛吃得有恃無恐,原來在這裏等著他呢!
他用筷子戳開了剩下的餃子,除了有幾隻包滿了調味料的以外,剩下的全是肥瘦不均的。
———最好吃的那幾個,都被那小子挑到碗裏自己吃了!
他這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啊!
蔫壞蔫壞的祝淩早就溜之大吉,她新得的簽是“筆墨官司”。
一看便知她下一場要與人辯論。
她下一場的先生麵色嚴肅,眉心有兩道深深的刻痕,看起來就是上學時期那種令人聞風喪膽、鐵麵無私的教導主任形象。
這位看起來就十分不好惹的先生問:“白馬非馬,何辯?”
係統陪著她過了三關,還是第一次遇到這麽可怕的人:
【他看起來好凶。】
“別怕。”祝淩安慰它,“你知道我在參加遊戲前,曾獲得過什麽稱號嗎?”
【?】
係統表示好奇。
“話題終結協會會長、專業退堂鼓演奏家。”
在回答完係統的疑惑之後,祝淩對著先生,理直氣壯地給出答案:
“學生不知。”
【……】
係統絕倒。
第49章 嘴炮輸出
◎“閣下何不以溺自照?”◎
麵色嚴肅的先生麵皮似是抽動了一下,他在這裏一個上午,還是第一次遇到有人麵對他的問題連掙紮都不掙紮,直接理直氣壯放棄的。
他打量了祝淩一圈,發現她腰間空空如也,一塊牌子也沒有———
他在心裏沉思,難不成是第一簽就抽到他了?
“白馬非馬,對耶錯耶?”考慮到她可能是第一關,若是第一關就被迫折返,對於年輕氣盛的士子來說,未免有些傷了自尊心,他便有意放低了難度。
從最開始要祝淩與他辯論白馬非馬,到讓祝淩自由論述白馬非馬的對錯,期間難度,不知降了多少個台階。
“這位先生看著像教導主任,卻是意外的軟心腸呢。”祝淩在意識裏和係統感慨,“我以為他聽到我的回答後會勃然大怒,然後強硬地要我與他辯論,最後給我一個極差的成績。”
祝淩最開始登山的時候,被青衣小童極具誤導性的話迷惑了,她以為是過不關了就算失敗,所以她前兩關都不敢掉以輕心,但第二關結束後,她看見女先生從角落分類好的木牌堆裏抽出一個給她後,她就明白了,書院的評分形式並沒有變化,隻是做了小小的改動。
她每一關的表現,隻關係到她拿到的木牌等級而已。
所以從第三關開始,她就不打算再開任何技能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她在來這裏之前,就將所有的木牌都收在了袖子裏,避免因為這些木牌再橫生波折。
但她萬萬沒想到的是,她剛剛那樣一番、稱得上有些失禮的表現,卻收到了這位先生的善意。
灶台有一張桌子,上麵擺了四五道菜肴,有的令人食指大動,色香味俱全,有的看起來不堪入目,半盤菜都糊了,水平可以稱得上是參差不齊。
桌子旁有一個胖胖的、和彌勒佛似的先生癱在躺椅上,手裏的蒲扇一搖一搖的,顯得格外悠然自在。
他和祝淩打了個招呼,連聲音都是懶洋洋的:
“柴禾後麵有食材,自己去挑,挑完了給我過目。”
看起來似乎是要讓祝淩現場做一道菜似的。
祝淩繞過了柴禾,柴禾後有一個很大的架子,架子上的食材豐富,調味料也不少。
係統深沉道:【……我總覺得有坑。】
從前兩關的考核來看,這應天書院裏的先生,就沒一個是老實人。
祝淩:“好巧,我也這麽覺得。”
她在架子上挑挑揀揀,選了一道祛寒嬌耳湯的食材。
不僅做起來工序簡單,不易出錯,背後還有故事,不管是單純地做飯,還是要根據飯菜去引申什麽文章,她都有信心糊弄過去。
祝淩拿著選好的食材從柴禾後轉出來,剛剛還癱在躺椅上的先生已經爬起來了,正笑眯眯地站在灶台邊等她。
“羊肉、生薑、花椒、桂皮……”彌勒佛似的先生一樣一樣地點出祝淩選擇的食材,“你這是要做一道祛寒嬌耳湯?”
他感慨道:“你挺聰明。”
懷疑他會在菜上做文章,所以提前選了一道既好做又好作的菜肴。
彌勒佛似的先生背著手:“開始吧。”
祝淩先往鍋裏加入適量的水,然後把羊肉洗淨切成小塊兒放入水中,接著她拿了一些柴禾塞到鍋下,用桌子上的火折子生了火。
水沸騰後,她用勺子撇去沸水上的浮沫,將水倒掉,又添入新的水繼續燒。
彌勒佛似的先生也不講話,就在旁邊看著她,等她撇去第二道浮沫之後,才伸手阻攔了祝淩的動作———
“今有鳧起南海七日至北海,雁起北海九日至南海。今鳧雁俱起,問:何日相逢?”他的臉上也是胖乎乎的,笑起來的時候眼睛隻剩一條縫,“題目答對了才能繼續做菜。你可要快些,不然……羊肉就錯過最佳的入味時間了。”
“菜肴味道不行,可是會影響你過關的。”
【……】
【……他是魔鬼嗎?】
祝淩看著那一鍋的羊肉,再看看她旁邊笑容和煦的先生———
應天書院,果然不能以常理斷之!
祝淩心算後得出了結論:“三日十六分日之十五。”
先生點點頭,他的眼睛眯得更很了:“不錯。”
橫在她麵前的那隻手垂了下去。
祝淩迅速拿了幹淨的麻布,將生薑、花椒等調味料洗幹淨放進去,用細繩紮好後放進鍋裏。
在羊肉湯快做好的時候,彌勒佛似的先生抽了抽鼻子,他的手不動聲色地按在麵粉袋子上:“今有乘傳委輸空車日行七十裏,重車日行五十裏。今載太倉粟輸上林五日三返。問:太倉去,上林幾何?”
祝淩……祝淩的羊肉再不撈起來就要煮老了。
她一邊努力從先生手裏救出那袋麵粉,一邊迅速將文言文的數學題翻譯成現代語言來理解。
祝淩報出答案:“四十八裏十八分裏之十一。”
聽到她的答案,那胖胖的先生突然一笑,猛地鬆手,祝淩還在用力,那麵粉便從袋子裏撒了一點到鍋裏去了。
“哎呦,小心你的湯!”先生狀似後怕地拿起蒲扇扇了扇,沒封好的袋子裏飛出不少麵粉,差點吹白了祝淩的頭發。
係統在她的意識裏笑得打跌,它雖然是站在祝淩這方的,但依然不妨礙它吃瓜看戲。
係統的快樂,就是這樣樸實無華。
祝淩低眉順眼,仿佛她是一個天生脾氣好到爆,老實得不行,被戲弄了也不會還手的士子。
祝淩沒有生氣,更沒有和先生頂嘴,她的目光落在那桌上沒吃完的剩菜上,若有所思。
祝淩將煮好的羊肉撈起來,包餃子的時候,那先生就在一旁盯著她,祝淩側身擋住先生的視線,悄悄將一些調味料包了進去。
先生的腦袋突然從另一邊冒出來:
“今有善行者一百步,不善行者六十步。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問:幾何步及之?”
這題不管是題麵還是答案都比前兩題更簡單,祝淩不假思索:
“二百五十步!”
“嗯,二百五———”先生點點頭,臉上帶著壞心眼的笑意,“孺子可教也。”
祝淩:“……”
她好久沒遇到這麽狗的人了。
等祝淩把最終做好的羊肉餃子湯端上去時,她前前後後差不多經曆了數十個題目,這道多災多難的祛寒嬌耳湯才算是上了桌。
祝淩十分細心地用勺子撈了好幾個餃子放到了碗裏。
先生搖著扇走回來了,他把躺椅拖到桌邊,將祝淩撈好的那碗餃子放到祝淩麵前。
他麵上還是笑眯眯的:“你登山一路,想必也辛苦,不如坐下和我一塊兒吃?”
他可是看到這小子身上掛著的兩塊牌子了,一塊是“弈”,一塊是“音”,還都是他們手中等級最高的木牌。
能從那兩人手裏過關的,會是什麽逆來順受的軟柿子嗎?
他可不相信麵前這碗湯沒做什麽手腳,更別說那小子還有一段時間故意擋住了他的視線,說不定這碗餃子完全是由辣椒,花椒等調味料包成的,根本就沒羊肉!
他才不上這個當呢!
祝淩確實有些餓了,她取了一雙幹淨的著,拖了一張凳子,坐下來開始慢條斯理地享用起她做的祛寒嬌耳湯來。
那碗本就小,祝淩一會兒就吃完了:
“敢問———”
彌勒佛似的先生道:“我姓孫。”
“敢問孫先生,我這可算是過關了?”
“自然。”孫先生從腰間扯下一塊牌子給她,他剛剛也看見了,祝淩咬開的餃子裏都是羊肉,和他猜測得完全不一樣。
既然如此,他還不如早點讓祝淩去下一關,然後他好享受這道湯。天知道他一個上午遇到那幾個考生,一邊做菜一邊答題,堪稱手忙腳亂,不是菜做得難以下咽,就是過於油膩,他一個老人家怎麽吃得消?
祝淩接了寫有“糧”牌子,抽完簽後,便順著孫先生指給她的路離開了。
孫先生把那鍋祛寒嬌耳湯拖到麵前,將白白胖胖的餃子撈出來,一口咬下———
又麻又辣又苦的怪味從他舌尖綻開。
他噗地一聲吐出來。
難怪那小子剛剛吃得有恃無恐,原來在這裏等著他呢!
他用筷子戳開了剩下的餃子,除了有幾隻包滿了調味料的以外,剩下的全是肥瘦不均的。
———最好吃的那幾個,都被那小子挑到碗裏自己吃了!
他這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啊!
蔫壞蔫壞的祝淩早就溜之大吉,她新得的簽是“筆墨官司”。
一看便知她下一場要與人辯論。
她下一場的先生麵色嚴肅,眉心有兩道深深的刻痕,看起來就是上學時期那種令人聞風喪膽、鐵麵無私的教導主任形象。
這位看起來就十分不好惹的先生問:“白馬非馬,何辯?”
係統陪著她過了三關,還是第一次遇到這麽可怕的人:
【他看起來好凶。】
“別怕。”祝淩安慰它,“你知道我在參加遊戲前,曾獲得過什麽稱號嗎?”
【?】
係統表示好奇。
“話題終結協會會長、專業退堂鼓演奏家。”
在回答完係統的疑惑之後,祝淩對著先生,理直氣壯地給出答案:
“學生不知。”
【……】
係統絕倒。
第49章 嘴炮輸出
◎“閣下何不以溺自照?”◎
麵色嚴肅的先生麵皮似是抽動了一下,他在這裏一個上午,還是第一次遇到有人麵對他的問題連掙紮都不掙紮,直接理直氣壯放棄的。
他打量了祝淩一圈,發現她腰間空空如也,一塊牌子也沒有———
他在心裏沉思,難不成是第一簽就抽到他了?
“白馬非馬,對耶錯耶?”考慮到她可能是第一關,若是第一關就被迫折返,對於年輕氣盛的士子來說,未免有些傷了自尊心,他便有意放低了難度。
從最開始要祝淩與他辯論白馬非馬,到讓祝淩自由論述白馬非馬的對錯,期間難度,不知降了多少個台階。
“這位先生看著像教導主任,卻是意外的軟心腸呢。”祝淩在意識裏和係統感慨,“我以為他聽到我的回答後會勃然大怒,然後強硬地要我與他辯論,最後給我一個極差的成績。”
祝淩最開始登山的時候,被青衣小童極具誤導性的話迷惑了,她以為是過不關了就算失敗,所以她前兩關都不敢掉以輕心,但第二關結束後,她看見女先生從角落分類好的木牌堆裏抽出一個給她後,她就明白了,書院的評分形式並沒有變化,隻是做了小小的改動。
她每一關的表現,隻關係到她拿到的木牌等級而已。
所以從第三關開始,她就不打算再開任何技能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她在來這裏之前,就將所有的木牌都收在了袖子裏,避免因為這些木牌再橫生波折。
但她萬萬沒想到的是,她剛剛那樣一番、稱得上有些失禮的表現,卻收到了這位先生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