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
假死後我被新帝搶進宮 作者:輕舟辭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老夫人被顧寂扶著回了慈安堂,進了被窩裏還在渾身發抖。
顧寂看到母親如此,臉上的怒意散去,輕歎一聲:“母親,兒子隻想和嫻慈好好過日子。您就消了納妾的念頭吧。”
顧老夫人眼淚止不住地流:“不行,顧家的香火要是斷了,我該怎麽跟公婆交代!”
顧寂見母親嘴裏心裏都是顧家的香火,氣道:“陛下今日都要問罪顧家了,您要是再折騰嫻慈,隻怕我們全家都要沒命,還談什麽香火!”
說完顧寂胸前一悶。今日寧濯當真是半點不掩飾他對嫻慈的心思了,如此下去,或許真有一天會將嫻慈搶進皇宮。
“陛下不會的!”顧老夫人緊緊抓住兒子的手,“你沒聽嫻慈說嗎?隻是納個妾,我們有何大錯?陛下就是再生氣也不好怪罪,否則天下人都是要說他惦記臣妻的!我看今夜嫻慈又是為你說話,又是不肯和離的,定是愛極了你。你同她說你要納妾,她定會答應……”
“母親!”顧寂猛地掙開老夫人的手,“我無論如何都不會納妾的,您死了這條心吧!”
說完顧寂便不再理她,轉身欲走。
“阿寂!”老夫人忽地冷了語氣,“你可還記得,我當初為何會遇上賊寇故而跌落馬車癱瘓在床?”
顧寂全身發冷,緩緩回頭。
老夫人一步步走近他:“當年我原是要去城西查莊子,若非你淘氣去了城東,我怎會半路改道?後來碰上賊人,也是我帶人將其引開。這些,你都忘了嗎?”
顧寂嘴唇發白,跪倒在地,哽咽道:“兒子怎會忘記!”
“母親隻這一個心願了,你就當報答母親,助母親得償所願吧。”老夫人摸了摸他的頭發,柔聲道,“你別怪母親。我也很喜歡嫻慈,隻是不敢賭。若她身子真能好,以後生下嫡子,我定會將嫡孫看得比庶長孫重。”
顧寂腦子一片空白,不知過了多久,他對親娘重重磕了個頭,起身踉踉蹌蹌走向主屋。
第31章 第 31 章
◎和離(2)◎
宋嫻慈坐在窗邊發愣, 腦子裏都是寧濯離開前哀怒的神色。
身為嫡長女,她理應支撐門庭、愛護弟妹;身為妻子,她理應順於婆母、伺候夫君。在這世道, 她若要做到毫無錯處,讓旁人都誇一句孝女賢媳, 便隻能成為一支紅燭,燃燒自己,照亮娘家與婆家。
她若沒有碰見過寧濯,或許早在神醫告知三年無孕之時, 就會善解人意地主動提出要為顧寂納妾, 因為這是一個大家閨秀應有的氣度。
可偏偏她碰見了。
那人溫潤如玉、出類拔萃,明明是身份高貴無匹的皇太子, 卻回回都為她低頭,還在祖父將賜婚聖旨轉交給她的第二日,同她說, 東宮日後隻有一個太子妃, 不會有旁的側妃姬妾。
她隻當是說笑。皇家需開枝散葉,寧濯再如何心悅她,也得廣納妃嬪。
卻不想第三日她卻被請入皇宮,去拜見寧濯的父皇。病重的皇帝依舊慈眉善目,旁邊坐著溫柔至極的皇後,和板著微紅俊臉的寧濯。
帝後二人在獨子羞怒的目光中忍住笑,無比認真地為寧濯作保。
寧濯的父皇也隻有皇後一個女人。皇後身子弱,兩年才生下一個嫡子, 此後也不再有孕, 皇帝便將文武百官噴在他臉上的唾沫星子一抹, 若無其事地繼續獨寵皇後。
一陣腳步聲傳來, 宋嫻慈將自己從往事中抽離,抬眸看去,見到顧寂在十步遠處站定,直直地看著她。
他們夫妻二人分房而睡已有些時日。宋嫻慈瞧著他眼底的神色,卻看出除去思念之外好像還有些別的什麽情緒。
宋嫻慈沒來由地有些發慌,卻不想開口去問,隻保持著端莊的姿態回視他。
顧寂敗下陣來,一步步走近她,啞聲道:“我想納妾。”
宋嫻慈指尖微顫:“將軍此言當真?”
對上她清澈的雙眸,顧寂一顆心抽疼,明知自己該點頭應是,卻無論如何也舍不得開口。
宋嫻慈第一次見顧寂如此痛苦,甚至勝過新婚之夜他憶及長姐所受的屈辱之時的樣子。
她輕聲道:“你其實不想納妾的,對不對?”
顧寂聞言眼睛瞬間通紅。
宋嫻慈聲音更輕柔了些:“是婆母同你說了什麽,讓你無法推拒,對不對?”
顧寂胸口劇烈起伏,再也忍不住,緊緊擁著妻子,崩潰地哭出聲。
宋嫻慈歎了一聲,像哄一個孩童一般輕拍其背,思考許久,開口道:“將軍,你可願帶我去北境?”
顧寂一愣,從她懷裏出來,喃喃重複:“帶你去北境?”
“嗯,就我們夫婦二人。往後我們定居北境,旁的事情再也不理會,可好?”
“那母親與姐姐妹妹……”
宋嫻慈皺了皺眉,輕聲道:“京城富庶安寧,府中又不缺人伺候,將軍若是擔心,待過幾年婆母想通了,我們再回來也不遲。”
顧寂張了張口,艱難道:“可她們都是女子,我怎能拋棄她們與你遠走北境?”
宋嫻慈也沒太為難他,不在意似的笑了笑:“將軍不必立時給我答複,這樣吧,明日清晨。若將軍答應嫻慈,便在上朝前叫人剪一隻紅梅放桌上;若將軍仍是想聽婆母的去納妾,那便不用剪梅枝啦。”
顧寂沉默許久,點了點頭。
宋嫻慈看了他一會兒,委婉地請他去書房睡。
顧寂喉嚨一哽,卻不敢說自己想留下來,點了點頭便轉身出門。
宋嫻慈目視著他離開,偏頭看著走進來的阿涓。
阿涓低聲道:“方才老太婆院裏一個丫頭從牆角離開,不知有沒有偷聽到夫人和將軍說話。”
宋嫻慈起身往床榻走去,淡淡道:“由她去。”
第二日清晨,宋嫻慈猛地驚醒,立時翻身下床走到桌邊。
隻見桌上空無一物,沒有她想要的一枝紅色。
本就是預料之中的結果,宋嫻慈也沒有太失望,靜了半晌,麵色如常地叫來阿涓和蘭瑾服侍自己洗漱。
正坐在銅鏡前由著蘭瑾折騰,忽然一個婢子進來說老夫人要見她。
宋嫻慈溫婉一笑:“知道了。”
蘭瑾手指翻飛間,將烏黑如瀑的長發輕輕挽就,看著鏡中那抹無雙麗色,滿意地點了點頭。
宋嫻慈起身,下巴微抬,讓阿涓為她係好大紅披風,看了眼蘭瑾捧著的手爐,笑道:“把外頭那個罩子換了吧,我還是喜歡用你繡的。”
蘭瑾這才記起這個罩子是顧寧送的,暗罵自己一聲,忙扯了下來,到櫃子裏找新罩子去了。
阿涓跟過去,從那堆蘭瑾的手藝裏找出一個海棠花樣給蘭瑾看。
蘭瑾撇了一眼:“海棠是春日開的,如今是寒冬呢。”
阿涓咬著唇將這罩子硬塞在她手裏:“哎呀,冬去春來,春暖花開嘛!”
蘭瑾無奈,隻好選了這罩子,將手爐包在裏頭遞給宋嫻慈。
宋嫻慈低頭看了一眼,目光定在粉白的海棠上。
不可避免地憶起那個為她親手栽下一樹海棠的溫潤少年。
蘭瑾後知後覺地想到海棠與新帝的關聯,忐忑問道:“要不奴婢再去換一個?”
再換回來倒像是欲蓋彌彰了。宋嫻慈視線收回,望向前方:“無事,就這個吧。”
慈安堂。
宋嫻慈掃了眼屋裏的三個婆家人,躬身向老夫人和吳顧氏行禮。
顧寧對宋嫻慈福了福:“見過嫂嫂。”
宋嫻慈唯一頷首,然後看向老夫人和吳顧氏。
屋中這幾人,也就顧寧表情稍微好看點,但也沒好到哪裏去。
老夫人涼颼颼道:“聽聞昨夜,你攛掇我兒拋棄我們娘兒仨,同你去北境?”
宋嫻慈麵色半點不變:“您言重了。鎮守邊關本就是將軍的責任,我是他的妻子,自當隨行。您與姐姐妹妹體弱,怎能去北境受苦。”
老夫人冷笑一聲:“我竟不知兒媳有這般大的能耐,可插手軍中之事、左右陛下心意,讓手握重兵,本該半年在京,半年在北境的我兒常駐邊關?陛下也肯放心?”
宋嫻慈輕笑一聲,再也不想裝什麽賢婦了:“將軍心係血親。有您與姐姐妹妹留京為質,陛下有何不放心的?”
“放肆!”老夫人拍案而起,“你這忤逆婆母的不孝東西……阿宓!”
吳顧氏起身:“女兒在。”
老夫人指著宋嫻慈對吳顧氏說:“新婦敬茶那日,她巧言令色哄得你心軟,以致今日不敬婆母、毫無禮數,此番你便好好給她立立規矩吧!”
吳顧氏恭聲應下,漠然道:“弟媳可還記得你自己說過,待母親大好了,你便來補敬那杯新婚第二日未能敬上的新婦茶?”
宋嫻慈:“記得。”
吳顧氏叫朱媽媽端來一盞茶來,送到她麵前,低聲道:“嫻慈,你對我有大恩,我本想把你當親妹妹,但你如今,實在是太不像話了。你別怪我心狠。”
宋嫻慈看她一眼,目光凝在麵前的茶杯上,伸手輕觸,果然如她嫁進來第二日的那杯一樣燙手。
依舊是用浸過滾水多次的茶杯裝的滾茶。當日避過的磋磨,今日又出現在她麵前。
宋嫻慈掃視了一圈,三個婆家人,沒有一個眼底有不忍,沒有一個想要製止。
她竟不生氣了,反因終於下定決心而生出無窮的坦然和開懷,讓她眼睛都染了笑意,忽地伸手掀翻了茶盞。
滾水迸濺,嚇得老夫人和吳顧氏不顧體麵地躲避和尖叫。
“來人!”老夫人氣得發抖,“給我把這不孝之婦捆起來!”
“誰敢!”宋嫻慈美目往後一掃,嚇得壯奴不敢上前。她素來溫柔的神色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駭人的狠厲,“老夫人,我提醒你一句,我既能千裏迢迢請神醫過來治好你,也能再找人把你變成原來那副模樣!”
老夫人被這一句嚇得腿軟,手指顫顫巍巍地指著她:“我是你婆母,你……你怎敢……”
宋嫻慈聲音清泠:“我自然敢。”
顧寧騰地一聲站起,憤然道:“嫂嫂,我一貫是向著你的!但你今天太過分了!”
宋嫻慈輕飄飄一眼看過去:“那你就別再向著我。”
顧寧一噎。
宋嫻慈眉目冷然:“老夫人,你要給你兒子納妾我管不著,但別把主意打我宋家的姑娘身上!我祖父嚴令宋氏女不得為妾。想改我鎮國公府的規矩,你還不夠格!”
老夫人聽到前半句話心裏狂喜,聽到後麵便不由得變了臉色,罵道:“鎮國公府真是出了個不尊婆家的好女兒。待我兒回來,我定要好好說與他聽,讓他看清楚他癡迷的女人是個什麽東西。”
“您請便。”宋嫻慈一笑,轉身往外走。
老夫人看著宋嫻慈的背影氣急,抓起桌上的茶盞便往她頭上丟。
阿涓猛地回頭,飛身將茶杯踢回去。
顧寂看到母親如此,臉上的怒意散去,輕歎一聲:“母親,兒子隻想和嫻慈好好過日子。您就消了納妾的念頭吧。”
顧老夫人眼淚止不住地流:“不行,顧家的香火要是斷了,我該怎麽跟公婆交代!”
顧寂見母親嘴裏心裏都是顧家的香火,氣道:“陛下今日都要問罪顧家了,您要是再折騰嫻慈,隻怕我們全家都要沒命,還談什麽香火!”
說完顧寂胸前一悶。今日寧濯當真是半點不掩飾他對嫻慈的心思了,如此下去,或許真有一天會將嫻慈搶進皇宮。
“陛下不會的!”顧老夫人緊緊抓住兒子的手,“你沒聽嫻慈說嗎?隻是納個妾,我們有何大錯?陛下就是再生氣也不好怪罪,否則天下人都是要說他惦記臣妻的!我看今夜嫻慈又是為你說話,又是不肯和離的,定是愛極了你。你同她說你要納妾,她定會答應……”
“母親!”顧寂猛地掙開老夫人的手,“我無論如何都不會納妾的,您死了這條心吧!”
說完顧寂便不再理她,轉身欲走。
“阿寂!”老夫人忽地冷了語氣,“你可還記得,我當初為何會遇上賊寇故而跌落馬車癱瘓在床?”
顧寂全身發冷,緩緩回頭。
老夫人一步步走近他:“當年我原是要去城西查莊子,若非你淘氣去了城東,我怎會半路改道?後來碰上賊人,也是我帶人將其引開。這些,你都忘了嗎?”
顧寂嘴唇發白,跪倒在地,哽咽道:“兒子怎會忘記!”
“母親隻這一個心願了,你就當報答母親,助母親得償所願吧。”老夫人摸了摸他的頭發,柔聲道,“你別怪母親。我也很喜歡嫻慈,隻是不敢賭。若她身子真能好,以後生下嫡子,我定會將嫡孫看得比庶長孫重。”
顧寂腦子一片空白,不知過了多久,他對親娘重重磕了個頭,起身踉踉蹌蹌走向主屋。
第31章 第 31 章
◎和離(2)◎
宋嫻慈坐在窗邊發愣, 腦子裏都是寧濯離開前哀怒的神色。
身為嫡長女,她理應支撐門庭、愛護弟妹;身為妻子,她理應順於婆母、伺候夫君。在這世道, 她若要做到毫無錯處,讓旁人都誇一句孝女賢媳, 便隻能成為一支紅燭,燃燒自己,照亮娘家與婆家。
她若沒有碰見過寧濯,或許早在神醫告知三年無孕之時, 就會善解人意地主動提出要為顧寂納妾, 因為這是一個大家閨秀應有的氣度。
可偏偏她碰見了。
那人溫潤如玉、出類拔萃,明明是身份高貴無匹的皇太子, 卻回回都為她低頭,還在祖父將賜婚聖旨轉交給她的第二日,同她說, 東宮日後隻有一個太子妃, 不會有旁的側妃姬妾。
她隻當是說笑。皇家需開枝散葉,寧濯再如何心悅她,也得廣納妃嬪。
卻不想第三日她卻被請入皇宮,去拜見寧濯的父皇。病重的皇帝依舊慈眉善目,旁邊坐著溫柔至極的皇後,和板著微紅俊臉的寧濯。
帝後二人在獨子羞怒的目光中忍住笑,無比認真地為寧濯作保。
寧濯的父皇也隻有皇後一個女人。皇後身子弱,兩年才生下一個嫡子, 此後也不再有孕, 皇帝便將文武百官噴在他臉上的唾沫星子一抹, 若無其事地繼續獨寵皇後。
一陣腳步聲傳來, 宋嫻慈將自己從往事中抽離,抬眸看去,見到顧寂在十步遠處站定,直直地看著她。
他們夫妻二人分房而睡已有些時日。宋嫻慈瞧著他眼底的神色,卻看出除去思念之外好像還有些別的什麽情緒。
宋嫻慈沒來由地有些發慌,卻不想開口去問,隻保持著端莊的姿態回視他。
顧寂敗下陣來,一步步走近她,啞聲道:“我想納妾。”
宋嫻慈指尖微顫:“將軍此言當真?”
對上她清澈的雙眸,顧寂一顆心抽疼,明知自己該點頭應是,卻無論如何也舍不得開口。
宋嫻慈第一次見顧寂如此痛苦,甚至勝過新婚之夜他憶及長姐所受的屈辱之時的樣子。
她輕聲道:“你其實不想納妾的,對不對?”
顧寂聞言眼睛瞬間通紅。
宋嫻慈聲音更輕柔了些:“是婆母同你說了什麽,讓你無法推拒,對不對?”
顧寂胸口劇烈起伏,再也忍不住,緊緊擁著妻子,崩潰地哭出聲。
宋嫻慈歎了一聲,像哄一個孩童一般輕拍其背,思考許久,開口道:“將軍,你可願帶我去北境?”
顧寂一愣,從她懷裏出來,喃喃重複:“帶你去北境?”
“嗯,就我們夫婦二人。往後我們定居北境,旁的事情再也不理會,可好?”
“那母親與姐姐妹妹……”
宋嫻慈皺了皺眉,輕聲道:“京城富庶安寧,府中又不缺人伺候,將軍若是擔心,待過幾年婆母想通了,我們再回來也不遲。”
顧寂張了張口,艱難道:“可她們都是女子,我怎能拋棄她們與你遠走北境?”
宋嫻慈也沒太為難他,不在意似的笑了笑:“將軍不必立時給我答複,這樣吧,明日清晨。若將軍答應嫻慈,便在上朝前叫人剪一隻紅梅放桌上;若將軍仍是想聽婆母的去納妾,那便不用剪梅枝啦。”
顧寂沉默許久,點了點頭。
宋嫻慈看了他一會兒,委婉地請他去書房睡。
顧寂喉嚨一哽,卻不敢說自己想留下來,點了點頭便轉身出門。
宋嫻慈目視著他離開,偏頭看著走進來的阿涓。
阿涓低聲道:“方才老太婆院裏一個丫頭從牆角離開,不知有沒有偷聽到夫人和將軍說話。”
宋嫻慈起身往床榻走去,淡淡道:“由她去。”
第二日清晨,宋嫻慈猛地驚醒,立時翻身下床走到桌邊。
隻見桌上空無一物,沒有她想要的一枝紅色。
本就是預料之中的結果,宋嫻慈也沒有太失望,靜了半晌,麵色如常地叫來阿涓和蘭瑾服侍自己洗漱。
正坐在銅鏡前由著蘭瑾折騰,忽然一個婢子進來說老夫人要見她。
宋嫻慈溫婉一笑:“知道了。”
蘭瑾手指翻飛間,將烏黑如瀑的長發輕輕挽就,看著鏡中那抹無雙麗色,滿意地點了點頭。
宋嫻慈起身,下巴微抬,讓阿涓為她係好大紅披風,看了眼蘭瑾捧著的手爐,笑道:“把外頭那個罩子換了吧,我還是喜歡用你繡的。”
蘭瑾這才記起這個罩子是顧寧送的,暗罵自己一聲,忙扯了下來,到櫃子裏找新罩子去了。
阿涓跟過去,從那堆蘭瑾的手藝裏找出一個海棠花樣給蘭瑾看。
蘭瑾撇了一眼:“海棠是春日開的,如今是寒冬呢。”
阿涓咬著唇將這罩子硬塞在她手裏:“哎呀,冬去春來,春暖花開嘛!”
蘭瑾無奈,隻好選了這罩子,將手爐包在裏頭遞給宋嫻慈。
宋嫻慈低頭看了一眼,目光定在粉白的海棠上。
不可避免地憶起那個為她親手栽下一樹海棠的溫潤少年。
蘭瑾後知後覺地想到海棠與新帝的關聯,忐忑問道:“要不奴婢再去換一個?”
再換回來倒像是欲蓋彌彰了。宋嫻慈視線收回,望向前方:“無事,就這個吧。”
慈安堂。
宋嫻慈掃了眼屋裏的三個婆家人,躬身向老夫人和吳顧氏行禮。
顧寧對宋嫻慈福了福:“見過嫂嫂。”
宋嫻慈唯一頷首,然後看向老夫人和吳顧氏。
屋中這幾人,也就顧寧表情稍微好看點,但也沒好到哪裏去。
老夫人涼颼颼道:“聽聞昨夜,你攛掇我兒拋棄我們娘兒仨,同你去北境?”
宋嫻慈麵色半點不變:“您言重了。鎮守邊關本就是將軍的責任,我是他的妻子,自當隨行。您與姐姐妹妹體弱,怎能去北境受苦。”
老夫人冷笑一聲:“我竟不知兒媳有這般大的能耐,可插手軍中之事、左右陛下心意,讓手握重兵,本該半年在京,半年在北境的我兒常駐邊關?陛下也肯放心?”
宋嫻慈輕笑一聲,再也不想裝什麽賢婦了:“將軍心係血親。有您與姐姐妹妹留京為質,陛下有何不放心的?”
“放肆!”老夫人拍案而起,“你這忤逆婆母的不孝東西……阿宓!”
吳顧氏起身:“女兒在。”
老夫人指著宋嫻慈對吳顧氏說:“新婦敬茶那日,她巧言令色哄得你心軟,以致今日不敬婆母、毫無禮數,此番你便好好給她立立規矩吧!”
吳顧氏恭聲應下,漠然道:“弟媳可還記得你自己說過,待母親大好了,你便來補敬那杯新婚第二日未能敬上的新婦茶?”
宋嫻慈:“記得。”
吳顧氏叫朱媽媽端來一盞茶來,送到她麵前,低聲道:“嫻慈,你對我有大恩,我本想把你當親妹妹,但你如今,實在是太不像話了。你別怪我心狠。”
宋嫻慈看她一眼,目光凝在麵前的茶杯上,伸手輕觸,果然如她嫁進來第二日的那杯一樣燙手。
依舊是用浸過滾水多次的茶杯裝的滾茶。當日避過的磋磨,今日又出現在她麵前。
宋嫻慈掃視了一圈,三個婆家人,沒有一個眼底有不忍,沒有一個想要製止。
她竟不生氣了,反因終於下定決心而生出無窮的坦然和開懷,讓她眼睛都染了笑意,忽地伸手掀翻了茶盞。
滾水迸濺,嚇得老夫人和吳顧氏不顧體麵地躲避和尖叫。
“來人!”老夫人氣得發抖,“給我把這不孝之婦捆起來!”
“誰敢!”宋嫻慈美目往後一掃,嚇得壯奴不敢上前。她素來溫柔的神色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駭人的狠厲,“老夫人,我提醒你一句,我既能千裏迢迢請神醫過來治好你,也能再找人把你變成原來那副模樣!”
老夫人被這一句嚇得腿軟,手指顫顫巍巍地指著她:“我是你婆母,你……你怎敢……”
宋嫻慈聲音清泠:“我自然敢。”
顧寧騰地一聲站起,憤然道:“嫂嫂,我一貫是向著你的!但你今天太過分了!”
宋嫻慈輕飄飄一眼看過去:“那你就別再向著我。”
顧寧一噎。
宋嫻慈眉目冷然:“老夫人,你要給你兒子納妾我管不著,但別把主意打我宋家的姑娘身上!我祖父嚴令宋氏女不得為妾。想改我鎮國公府的規矩,你還不夠格!”
老夫人聽到前半句話心裏狂喜,聽到後麵便不由得變了臉色,罵道:“鎮國公府真是出了個不尊婆家的好女兒。待我兒回來,我定要好好說與他聽,讓他看清楚他癡迷的女人是個什麽東西。”
“您請便。”宋嫻慈一笑,轉身往外走。
老夫人看著宋嫻慈的背影氣急,抓起桌上的茶盞便往她頭上丟。
阿涓猛地回頭,飛身將茶杯踢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