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笑嗬嗬地道:“我沒啥可忙的。就那兩件衣裳,我家娟兒洗就得了。”
王大媽不好再說什麽,鄰裏鄰居的,盛河川也不好單獨把馬大嬸趕走,於是一行人五人進了盛河川屋裏。
盛河川住的是正屋,麵積足有四十平米。他用衣櫃把屋子隔成了兩半,一半做客廳兼飯廳,一半做臥室。
客廳裏擺了一張八仙桌和四張條凳,還有幾張竹子編製的有靠背的椅子。大家分別拿了椅子坐下,盛景緊挨著王大媽坐了下來。
王大媽見盛景親近自己,便在盛河川張嘴前開了口:“小姑娘,你剛才說你家人想從鄉下把你接回來。你沒跟家人一起生活嗎?”
盛景絞了一下衣角,點點頭:“我剛生下來就被我媽送到鄉下外婆家了。我是跟著外婆、舅舅、舅媽長大的。昨天我媽忽然回鄉下,說要接我回城。我心裏不踏實,就想自己來打聽打聽。”
“那你外婆、舅舅說過你家裏還有什麽人嗎?”王大媽又問。
“說過。”盛景點頭,“我小時候愛打聽。外婆說,家裏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姐姐和弟弟。奶奶前幾年去世了。”
“她說是因為家裏負擔太重,我媽又要上班沒辦法照顧我,才把我送給外婆幫帶的。可我想跟我媽回家裏看看,我媽都不答應。這次她忽然說要接我回城,我才起了疑心。”
第5章
王大媽皺了皺眉:“她跟你說他們住在這裏?”
盛景搖搖頭:“她沒跟我說過,我就是有一次聽她跟舅舅說話時說了一個槐花胡同,我就以為是這裏。”
“你爺奶、爸媽和姐弟的名字你知道嗎?”盛河川問道。
“外婆去世前特意跟我說過。外婆說我爺爺叫盛仲川,奶奶叫關艾。爸爸叫盛國強,媽媽李玉芬,姐姐叫盛琳,弟弟叫盛智。”
這年頭為了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很流行改名字。盛仲川早在十年前給自己改了名字叫盛愛國。
而李玉芬是二十年前嫁給盛國強的,那時候盛愛國還叫仲川。盛景說爺爺的名字是外婆告訴她的,這謊撒的並沒有紕漏。
本來大家還猜測盛景是不是個私生子,她媽不願意讓現任丈夫知道,所以才把她放在鄉下,一次家都不讓她回。
現在聽她把家裏人的姓名說得清清楚楚,而且還是外婆過世前告訴她的,大家都推翻了這個猜測。
盛這個姓本來就少,現在自己尋找了這麽多年的弟弟盛仲川的名字又從盛景嘴裏冒出,盛河川再如何也不會放過這個線索。
他道:“我原名盛伯川,年輕時躲鬼子跟家人走散了。你爺爺盛仲川很有可能是我弟弟。我想順著你這條線打聽一下你爺爺的下落。你能告訴我你舅舅家住在哪裏嗎?”
盛景就告訴了他一個地址。
一聽這地方騎自行車隻是一兩個小時的路程,盛河川就看向了方毅:“小毅有空嗎?陪大爺下一次鄉,回來請你吃國營飯店。”
方毅一聽高興起來,露出一口大白牙:“好咧,沒問題,我請個假就好。”
他在□□下麵的一個文化館上班,特別清閑,每天都是一張報一杯茶,去不去都無所謂。看他睡得老晚,現在快中午了都沒去上班就知道了。
盛河川看向盛景:“孩子,我們騎車載著你一起去你舅舅家,我想問問你爺爺的事,可以嗎?”
盛景遲疑了一下,搖搖頭:“我今天來城裏,不想讓家裏人知道。我不能跟你們一塊兒回去。”
她頓了頓:“而且,你們可以先在城裏找一找。我……”
她咬了咬嘴唇:“我媽跟我舅舅說家裏的住址,並不知道我就站在身後。她應該不會有意撒謊。很有可能我是聽差了,不是槐花胡同,而是跟這個地方名字相近的胡同。你們可以在城裏先找一找,沒準就找到了呢。”
說著她站了起來,朝眾人躹了一躬:“對不起,打擾你們了。”說著轉身就往外跑。
她這動作一氣嗬成,跑得又快,等大家反應過來,王大媽隻來得及喊了一嗓子:“哎,小姑娘……”就見她已經跑出院門了。
方毅倒是反應快,動作敏捷。但這不是他的事,他不好擅作主張去追人家。
他看向盛河川:“盛大爺……”
盛景忽然跑掉,盛河川是最難受的。
這麽多年來,他本以為這世上沒有親人了,現在忽然有了弟弟的消息,他的激動可想而知。盛景一跑,萬一她留的兩個地址都找不到盛仲川,那他真要後悔死。
但盛景在家裏的處境明顯不好,看她麵黃肌瘦的樣子和身上補丁摞補丁的衣服,以及腳趾頭都露出來的鞋子就知道了。
可他們剛才跟她打聽了,她爸媽和爺爺好像都是工人。她家裏除了她,就隻有姐姐和弟弟。
但凡父母對她上點心,也不會把她扔在鄉下連家都不讓回,也不替她買些衣服鞋襪。
他總不能為了打聽弟弟的消息,就把這孩子往更慘的境地裏害吧?
他朝方毅擺擺手:“算了。她給的李家莊這個地址應該沒問題。那地方以前我去過,確實有這麽個地方。”
大家這才安下心來。
王大媽的思緒已回到了盛景剛才說的話上了,嘴裏還念念有詞:“跟咱們槐花胡同相近的……”
大家也皺著眉思索起來。
在座的眾人裏,王大媽是土生土長的北城人,解放前她還跟著家人走街竄巷賣過東西,對這座城市最為熟悉。
她忽然一拍大腿道:“哎呀,我知道了。”
大家眼睛一亮。
方毅催道:“是哪兒?大媽您快說。”
“是不是環化胡同?”王大媽滿臉興奮,“就在北邊,一個小胡同,我有個表姐以前住在那兒,不過她過世十來年了,我差點就沒想起來。”
眾人都看向盛河川。
盛河川露出笑容:“那我一會兒就去打聽打聽。”
“我請個假陪您去。”方毅道。
盛河川擺擺手:“不用不用,我自己去就成。”
“還是我陪您去吧,反正我單位也沒什麽事。”方毅道。
“那也行。”
盛河川又向王大媽打聽了一下那個胡同具體怎麽走,吃過早飯就騎著自行車跟方毅走了。
“唉,希望盛大爺能找到親人吧。”有人道。
王大媽歎了口氣:“是啊,否則孤零零的一個人,現在身體硬朗還好。以後動不了了,沒個親人照應,那可怎麽是好。”
這邊盛景離開槐花胡同後,就又走了半天的路找到汽車站,坐著車回了李家莊。
至於她走後盛河川會怎麽做,那就不是她能操心的事了。
如果他們能想到環化胡同,今天肯定會先在城裏找;如果想不到,最遲明天就會找到鄉下來。
盛河川是小說作者送給盛琳的金手指。
原著中,盛河川在原主下鄉,盛琳接了李玉芬的班不久後就與盛仲川一家相認,很快他就利用自己的人脈給盛琳找了一份工作。
盛河川年輕時打仗受過傷沒辦法生孩子,解放後他娶過一個妻子,但那女人拿著他的積蓄跟人跑了,後來盛河川就再沒娶過妻。
他倒是在別人的勸說下收養了一個兒子。那人卻是個白眼狼,運動初期盛河川被人舉報,養子就幹脆利索地跟他劃清了界限。
後來盛河川自證清白被戰友保下,養子倒又厚著臉皮帶著妻兒找上門來,不過盛河川再也沒理會他。
盛琳最是唯利是圖,知道這位伯祖父是個能耐人,有些家底,每月的工資還不低,她對他百般討好他。
盛河川在短短他五十幾年人生中經曆過太多風雨,看透了世態炎涼。就算他知道盛琳這個侄孫女有些不妥,卻也懶得說破,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更不會管。
盛琳和盛智是盛家唯二的後代,兩年後盛河川胃癌去世,就把現在住的這間屋子留給了盛智,把北城郊外--以後位於三環的一處民宅留給了盛琳,還給姐弟倆分了幾件首飾。
盛琳憑著這些財產,以及那罐金子,在改革開放後混得風聲水起,一直蹦躂到小說後期,給男女主製造了許多麻煩。
因為是女二的金手指,小說裏給了盛河川不少筆墨,說他如何正直。
當然,作者之所以寫他和這樣的情節,就是為了襯托盛琳這個惡毒女配是如何心機深沉、會裝樣兒,騙過了當過偵察兵的盛河川。
盛景覺得,就算沒有自己,這個金手指在不久後也會到盛家甚至盛琳手上,所以她想著不如自己先一步找到盛河川,在中間插上一腳。
她倒不是貪圖老人的遺產。
她覺得吧,盛河川是在她的牽線下才找到親弟弟的,又得知她處境不好,如果能拉她一把,改變一下她現在艱難處境,就不枉她走這一遭。
實在不行,他也能借此看清楚盛琳的真麵目,最後不把遺產留給她,這也是好事。
盛琳在原書中為了一己之利讓原主喪命異鄉,間接地害死了原主。如果讓她沒能從盛河川這裏得到好處,自己也算是替原主報仇了。
作者有話說:
文中具體地名都是虛構,大家不要太過較真哦,愛你們麽麽噠~
第6章
盛景又一路顛簸折騰,終於在天黑前回到了李家莊。
因為盛景許諾要把一半彩禮給朱春花,在親娘和舅媽之間明顯偏向朱春花,現在朱春花看這個外甥女明顯比以前順眼多了。
一看到盛景回來,她就把鍋裏溫著的飯菜端到了盛景手上。
這在以前可是沒有過的。
“怎麽樣?找到你媽她們了嗎?打聽到什麽了?”
盛景餓壞了,先往嘴裏扒了一口飯,這才鼓著腮幫子搖頭:“沒找著。”
她抬眼問道:“我媽她們到底住的什麽胡同?我去找槐花胡同,可人家說根本沒這戶人家。”
朱春花愣了愣:“這……我還真不知道。你也知道我不識字,每次都是跟著你舅舅去的,也不用我認路,我就沒打聽那麽多。”
主要是李家兄妹都不願意她多打聽。她多問兩句,李先進就吼她,她也就懶得問了。要不是她鬧過兩回,李先進根本不會帶她進城。
盛景也知道朱春花是個糊塗蛋。她這人不光懶做事,也懶得動腦子。李先進是個官迷,現在任小隊長,一直想趁大隊長退下來後接任他的位置,天天在外麵忙,很少管家裏的事。
否則她今天走這一趟,過後被兩人仔細一琢磨,還真有可能懷疑她的用心。
“不過今天也沒白去。你知道我遇見了誰嗎?我爺爺失散多年的哥哥,叫盛河川。他沒準今兒或明天就找到這兒來,打聽我爺奶爸媽的住處。”
朱春花一聽來了興趣:“咋回事兒?”
盛景就把今天的事說了。
“我怕舅舅和我媽知道我偷偷去了城裏,我特意叮囑大爺爺來的時候別說我的事,就說偶爾打聽到的。”
朱春花對這不感興趣,她隻想知道盛家認了這門親戚後,她們老李家能得什麽好處。如果能把丈夫、兒子弄到城裏去當工人就再好不過了。
“你這位大爺爺是幹什麽的?他兒女是幹什麽的?”
王大媽不好再說什麽,鄰裏鄰居的,盛河川也不好單獨把馬大嬸趕走,於是一行人五人進了盛河川屋裏。
盛河川住的是正屋,麵積足有四十平米。他用衣櫃把屋子隔成了兩半,一半做客廳兼飯廳,一半做臥室。
客廳裏擺了一張八仙桌和四張條凳,還有幾張竹子編製的有靠背的椅子。大家分別拿了椅子坐下,盛景緊挨著王大媽坐了下來。
王大媽見盛景親近自己,便在盛河川張嘴前開了口:“小姑娘,你剛才說你家人想從鄉下把你接回來。你沒跟家人一起生活嗎?”
盛景絞了一下衣角,點點頭:“我剛生下來就被我媽送到鄉下外婆家了。我是跟著外婆、舅舅、舅媽長大的。昨天我媽忽然回鄉下,說要接我回城。我心裏不踏實,就想自己來打聽打聽。”
“那你外婆、舅舅說過你家裏還有什麽人嗎?”王大媽又問。
“說過。”盛景點頭,“我小時候愛打聽。外婆說,家裏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姐姐和弟弟。奶奶前幾年去世了。”
“她說是因為家裏負擔太重,我媽又要上班沒辦法照顧我,才把我送給外婆幫帶的。可我想跟我媽回家裏看看,我媽都不答應。這次她忽然說要接我回城,我才起了疑心。”
第5章
王大媽皺了皺眉:“她跟你說他們住在這裏?”
盛景搖搖頭:“她沒跟我說過,我就是有一次聽她跟舅舅說話時說了一個槐花胡同,我就以為是這裏。”
“你爺奶、爸媽和姐弟的名字你知道嗎?”盛河川問道。
“外婆去世前特意跟我說過。外婆說我爺爺叫盛仲川,奶奶叫關艾。爸爸叫盛國強,媽媽李玉芬,姐姐叫盛琳,弟弟叫盛智。”
這年頭為了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很流行改名字。盛仲川早在十年前給自己改了名字叫盛愛國。
而李玉芬是二十年前嫁給盛國強的,那時候盛愛國還叫仲川。盛景說爺爺的名字是外婆告訴她的,這謊撒的並沒有紕漏。
本來大家還猜測盛景是不是個私生子,她媽不願意讓現任丈夫知道,所以才把她放在鄉下,一次家都不讓她回。
現在聽她把家裏人的姓名說得清清楚楚,而且還是外婆過世前告訴她的,大家都推翻了這個猜測。
盛這個姓本來就少,現在自己尋找了這麽多年的弟弟盛仲川的名字又從盛景嘴裏冒出,盛河川再如何也不會放過這個線索。
他道:“我原名盛伯川,年輕時躲鬼子跟家人走散了。你爺爺盛仲川很有可能是我弟弟。我想順著你這條線打聽一下你爺爺的下落。你能告訴我你舅舅家住在哪裏嗎?”
盛景就告訴了他一個地址。
一聽這地方騎自行車隻是一兩個小時的路程,盛河川就看向了方毅:“小毅有空嗎?陪大爺下一次鄉,回來請你吃國營飯店。”
方毅一聽高興起來,露出一口大白牙:“好咧,沒問題,我請個假就好。”
他在□□下麵的一個文化館上班,特別清閑,每天都是一張報一杯茶,去不去都無所謂。看他睡得老晚,現在快中午了都沒去上班就知道了。
盛河川看向盛景:“孩子,我們騎車載著你一起去你舅舅家,我想問問你爺爺的事,可以嗎?”
盛景遲疑了一下,搖搖頭:“我今天來城裏,不想讓家裏人知道。我不能跟你們一塊兒回去。”
她頓了頓:“而且,你們可以先在城裏找一找。我……”
她咬了咬嘴唇:“我媽跟我舅舅說家裏的住址,並不知道我就站在身後。她應該不會有意撒謊。很有可能我是聽差了,不是槐花胡同,而是跟這個地方名字相近的胡同。你們可以在城裏先找一找,沒準就找到了呢。”
說著她站了起來,朝眾人躹了一躬:“對不起,打擾你們了。”說著轉身就往外跑。
她這動作一氣嗬成,跑得又快,等大家反應過來,王大媽隻來得及喊了一嗓子:“哎,小姑娘……”就見她已經跑出院門了。
方毅倒是反應快,動作敏捷。但這不是他的事,他不好擅作主張去追人家。
他看向盛河川:“盛大爺……”
盛景忽然跑掉,盛河川是最難受的。
這麽多年來,他本以為這世上沒有親人了,現在忽然有了弟弟的消息,他的激動可想而知。盛景一跑,萬一她留的兩個地址都找不到盛仲川,那他真要後悔死。
但盛景在家裏的處境明顯不好,看她麵黃肌瘦的樣子和身上補丁摞補丁的衣服,以及腳趾頭都露出來的鞋子就知道了。
可他們剛才跟她打聽了,她爸媽和爺爺好像都是工人。她家裏除了她,就隻有姐姐和弟弟。
但凡父母對她上點心,也不會把她扔在鄉下連家都不讓回,也不替她買些衣服鞋襪。
他總不能為了打聽弟弟的消息,就把這孩子往更慘的境地裏害吧?
他朝方毅擺擺手:“算了。她給的李家莊這個地址應該沒問題。那地方以前我去過,確實有這麽個地方。”
大家這才安下心來。
王大媽的思緒已回到了盛景剛才說的話上了,嘴裏還念念有詞:“跟咱們槐花胡同相近的……”
大家也皺著眉思索起來。
在座的眾人裏,王大媽是土生土長的北城人,解放前她還跟著家人走街竄巷賣過東西,對這座城市最為熟悉。
她忽然一拍大腿道:“哎呀,我知道了。”
大家眼睛一亮。
方毅催道:“是哪兒?大媽您快說。”
“是不是環化胡同?”王大媽滿臉興奮,“就在北邊,一個小胡同,我有個表姐以前住在那兒,不過她過世十來年了,我差點就沒想起來。”
眾人都看向盛河川。
盛河川露出笑容:“那我一會兒就去打聽打聽。”
“我請個假陪您去。”方毅道。
盛河川擺擺手:“不用不用,我自己去就成。”
“還是我陪您去吧,反正我單位也沒什麽事。”方毅道。
“那也行。”
盛河川又向王大媽打聽了一下那個胡同具體怎麽走,吃過早飯就騎著自行車跟方毅走了。
“唉,希望盛大爺能找到親人吧。”有人道。
王大媽歎了口氣:“是啊,否則孤零零的一個人,現在身體硬朗還好。以後動不了了,沒個親人照應,那可怎麽是好。”
這邊盛景離開槐花胡同後,就又走了半天的路找到汽車站,坐著車回了李家莊。
至於她走後盛河川會怎麽做,那就不是她能操心的事了。
如果他們能想到環化胡同,今天肯定會先在城裏找;如果想不到,最遲明天就會找到鄉下來。
盛河川是小說作者送給盛琳的金手指。
原著中,盛河川在原主下鄉,盛琳接了李玉芬的班不久後就與盛仲川一家相認,很快他就利用自己的人脈給盛琳找了一份工作。
盛河川年輕時打仗受過傷沒辦法生孩子,解放後他娶過一個妻子,但那女人拿著他的積蓄跟人跑了,後來盛河川就再沒娶過妻。
他倒是在別人的勸說下收養了一個兒子。那人卻是個白眼狼,運動初期盛河川被人舉報,養子就幹脆利索地跟他劃清了界限。
後來盛河川自證清白被戰友保下,養子倒又厚著臉皮帶著妻兒找上門來,不過盛河川再也沒理會他。
盛琳最是唯利是圖,知道這位伯祖父是個能耐人,有些家底,每月的工資還不低,她對他百般討好他。
盛河川在短短他五十幾年人生中經曆過太多風雨,看透了世態炎涼。就算他知道盛琳這個侄孫女有些不妥,卻也懶得說破,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更不會管。
盛琳和盛智是盛家唯二的後代,兩年後盛河川胃癌去世,就把現在住的這間屋子留給了盛智,把北城郊外--以後位於三環的一處民宅留給了盛琳,還給姐弟倆分了幾件首飾。
盛琳憑著這些財產,以及那罐金子,在改革開放後混得風聲水起,一直蹦躂到小說後期,給男女主製造了許多麻煩。
因為是女二的金手指,小說裏給了盛河川不少筆墨,說他如何正直。
當然,作者之所以寫他和這樣的情節,就是為了襯托盛琳這個惡毒女配是如何心機深沉、會裝樣兒,騙過了當過偵察兵的盛河川。
盛景覺得,就算沒有自己,這個金手指在不久後也會到盛家甚至盛琳手上,所以她想著不如自己先一步找到盛河川,在中間插上一腳。
她倒不是貪圖老人的遺產。
她覺得吧,盛河川是在她的牽線下才找到親弟弟的,又得知她處境不好,如果能拉她一把,改變一下她現在艱難處境,就不枉她走這一遭。
實在不行,他也能借此看清楚盛琳的真麵目,最後不把遺產留給她,這也是好事。
盛琳在原書中為了一己之利讓原主喪命異鄉,間接地害死了原主。如果讓她沒能從盛河川這裏得到好處,自己也算是替原主報仇了。
作者有話說:
文中具體地名都是虛構,大家不要太過較真哦,愛你們麽麽噠~
第6章
盛景又一路顛簸折騰,終於在天黑前回到了李家莊。
因為盛景許諾要把一半彩禮給朱春花,在親娘和舅媽之間明顯偏向朱春花,現在朱春花看這個外甥女明顯比以前順眼多了。
一看到盛景回來,她就把鍋裏溫著的飯菜端到了盛景手上。
這在以前可是沒有過的。
“怎麽樣?找到你媽她們了嗎?打聽到什麽了?”
盛景餓壞了,先往嘴裏扒了一口飯,這才鼓著腮幫子搖頭:“沒找著。”
她抬眼問道:“我媽她們到底住的什麽胡同?我去找槐花胡同,可人家說根本沒這戶人家。”
朱春花愣了愣:“這……我還真不知道。你也知道我不識字,每次都是跟著你舅舅去的,也不用我認路,我就沒打聽那麽多。”
主要是李家兄妹都不願意她多打聽。她多問兩句,李先進就吼她,她也就懶得問了。要不是她鬧過兩回,李先進根本不會帶她進城。
盛景也知道朱春花是個糊塗蛋。她這人不光懶做事,也懶得動腦子。李先進是個官迷,現在任小隊長,一直想趁大隊長退下來後接任他的位置,天天在外麵忙,很少管家裏的事。
否則她今天走這一趟,過後被兩人仔細一琢磨,還真有可能懷疑她的用心。
“不過今天也沒白去。你知道我遇見了誰嗎?我爺爺失散多年的哥哥,叫盛河川。他沒準今兒或明天就找到這兒來,打聽我爺奶爸媽的住處。”
朱春花一聽來了興趣:“咋回事兒?”
盛景就把今天的事說了。
“我怕舅舅和我媽知道我偷偷去了城裏,我特意叮囑大爺爺來的時候別說我的事,就說偶爾打聽到的。”
朱春花對這不感興趣,她隻想知道盛家認了這門親戚後,她們老李家能得什麽好處。如果能把丈夫、兒子弄到城裏去當工人就再好不過了。
“你這位大爺爺是幹什麽的?他兒女是幹什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