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毅停住腳步,轉過身來。


    “今天麻煩你了,一起吃飯吧。”盛景道,又轉向王大媽,“王大媽也一起。”


    桌上的飯菜有一碗紅燒肉,一碟肉沫燉土豆,一碟醋溜白菜,一大海碗菌菇雞湯,而且量都不小,在這物資匱乏的年代,這一桌已很豐盛了,一看就知道盛河川是打算請客的。


    過繼個孫女,他雖不方便擺酒席,但請幫了忙的人吃個飯,就當慶賀慶賀,還是可以的。


    現在盛河川不在,盛景自然要留客。


    王大媽很高興。


    她倒不貪這一口,隻是覺得盛景小小年紀就知道主動留客,看起來是個懂人情世故的,比那個叫盛琳的小姑娘強了不知多少倍。


    她替盛河川慶幸之餘,也暗自鬆了一口氣。


    畢竟大家都是鄰居。來個懂事的總比不懂事的好。


    她對盛景道:“你爺爺走前也跟我們說過讓我們在這兒吃,那我們就不客氣了。”


    她轉頭又對方毅道:“盛大爺交待了,叫你爺爺一塊兒過來。”


    方毅也不客氣,應道:“行,我去把自行車放好,就跟我爺爺一塊兒過來。估摸著時間,盛大爺也該回來了。”


    火車站離環化胡同近,離槐花胡同遠。盛河川拐過去再拐回來,也花不了多少時間。


    等方毅出去,王大媽對盛景道:“這一排五間正屋,方毅和他爺爺住在隔壁,就是以前的正廳。那間屋子寬敞,足有五十來個平方。”


    說著她壓低聲音道:“方毅的母親早逝,他爸又娶了一個。後媽對他不好,他爺爺就把他接了過來。兩個老爺子向來交情好,方毅那孩子又是個熱心的。你爺爺看著他長大,平時有什麽事都叫他幫忙。”


    盛景點點頭,抬眼打量著這間屋子。


    屋子大概有二十五平米,靠牆放著一鋪床,床頭立著一個衣櫃。離床不遠就是那張放著飯菜的八仙桌,四張條凳,另外一邊靠牆還放著幾把帶靠背的竹椅子。


    王大媽順著她的目光一看,忙道:“這間正屋原先挺大,有四十來平米。以前你爺爺用櫃子隔成了兩間,一間臥室,一間堂屋。現在你來了,他就改造了一下,在中間砌了一堵牆,又開了一個門,把一間大屋子變成了兩間。你住的屋子在隔壁,這間你爺爺住,外加客廳、飯廳。”


    她又問:“要不我先帶你去看看?”


    盛景點頭,朝她笑笑:“麻煩大媽。”


    “這孩子,就是客氣。”


    王大媽拿起網兜,率先出了門,往左邊一拐,就到了另一間屋子門前。


    門是虛掩的,一推就開了。


    王大媽一邊往裏走,一邊道:“你爺爺那間要待客吃飯,當堂屋用,所以大一點。你這間小一些。”


    盛景跟她進門,看到這間屋子果然小一些,不過也有十三四個平方,擺一張床,一張書桌,一個衣櫃,倒也綽綽有餘了。後世城市裏十平米、八平米的臥室盛景也見過,而且這屋子是實打實的麵積,比起來真不算小。


    王大媽感慨道:“其實不砌牆,仍然用衣櫃隔開,你住裏間,你爺爺住外間,這樣還寬敞些,也不用花錢折騰。現在住房緊張,多少父母兄妹都同住一間屋子都沒關係。但你爺爺擔心你不自在,特意給你隔一間單獨的屋子出來。”


    盛景自然知道王大媽除了感慨,還有別的意思在裏麵。


    她點頭道:“我知道爺爺對我好。我會好好孝敬他老人家的。”


    王大媽滿意地拍了拍盛景的肩膀:“好孩子。你爺爺這真是有後福了。”過繼到了一個好的。


    盛景跟王大媽回到隔壁,方毅和他爺爺也到了。


    方老爺子看上去跟盛河川差不多年紀,身材高大,麵色紅潤,一看就是個身體十分硬朗的老人。


    “這就是小餘吧?”他聲音洪亮,口音裏帶著點兒東北腔,“你爺爺可把你盼回來了。好家夥,這幾天他吃不下睡不著的,老擔心你了。”


    “方爺爺好。”盛景趕緊打招呼。


    “小姑娘改名兒了,叫盛景。”王大媽連忙道。


    “盛景好,這個名兒好。”


    “你們說話吧,我去廚房把菜熱熱。”王大媽說著,就去端桌上的菜。


    盛景連忙上前:“大媽您坐,我來。”


    “你累了,先歇著,而且廚房你也不熟。”王大媽,“往後啊,有得你忙的。”


    “對,今天就有勞你王大媽,方毅去幫忙。”方老爺子道,“小景,你坐下陪方爺爺說說話。”


    他知道,今天請王大媽做飯,盛河川可是給了東西做工錢的。隻是這話不好說。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3-03-02 18:10:25~2023-03-03 18:33:5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由蘖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越溪 5瓶;橘子貓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32章


    ◎找到兩份臨時工,一份正式工◎


    盛景隻得放手, 提起桌上的茶壺,往方老爺子麵前的碗裏倒了一碗水:“方爺爺您喝水。”


    “坐, 咱爺兒倆嘮嘮。”


    方老爺子也不談別的, 隻問蘭城的風土人情,又說了他以前去蘭城的經曆,絲毫不讓盛景尷尬。從談吐裏能看得出他學識淵博, 情商也高。


    等王大媽把菜熱好,盛河川也回來了。四人坐下來一起吃飯。


    飯後,盛景洗了碗, 跟著王大媽去澡堂裏洗了澡。


    等盛景回來, 盛河川對她道:“你把東西放下,過來我這裏,咱們說說話。”


    盛景回屋放了東西, 去了盛河川屋裏。


    盛河川呷了一口茶, 先問:“你想好了嗎?回來後是繼續上高中,還是工作?”


    不等盛景說話,他解釋道:“本來我想讓你休息兩天,再跟你討論這個問題的。但前些日子我去跟你爸媽談過繼的時候,他們要求我給盛琳找一份臨時工,我想了想就答應了。”


    “這段時間我找了找,找到兩份臨時工, 一份正式工。今晚我過去,那邊又在催我。正式工我肯定不會給他們。不過我還是想讓你先挑一挑,再看看給哪個臨時工給那邊。”


    盛景聽到這話,驚訝地瞪大了眼睛。


    她穿越前愛看年代文, 對於這個年代的事情, 她還是比較了解的。


    知青下鄉插隊的一個重要原因, 就是解放後人口驟強,城市裏工作崗位卻不多,安排不了那麽多即將工作的年輕人,以至於遊手好閑的人多,城市秩序混亂。


    而來到這裏後,坐火車去蘭城的時候聽那些知青說起,她對這一點就了解更多了。


    結果盛河川不光能找到工作,而且還跟大白菜似的,一下子找到三個,由她挑揀。


    看來她這位新爺爺人脈和能量不小啊。


    “都有哪些崗位?”她好奇地問道。


    看到盛景對於自己答應給盛琳一個臨時工的崗位並不在意,盛河川鬆了一口氣之餘,感到很高興。


    這說明盛景不是那等心胸狹隘、愛記仇的。


    “正式工是我們機械廠的。不過隻能在車間做事,又髒又累。這也是我勸你去學校讀書的原因。”


    “臨時工,一個是食品廠的,一個是廢品回收站的。”


    盛景聽到後麵這兩個崗位眼前一亮,問道:“食品廠這個臨時工具體是做什麽的?”


    盛河川很意外。


    按他的想法,盛景如果真要工作,那肯定選正式工啊。機械廠可是上萬人的大廠,福利待遇都好。雖說盛景進去隻能在車間裏做髒活累活,但有他在,肯定會安排個好的車間,車間裏的人也不敢欺負她。


    臨時工不光工作不穩定,收入待遇還差了好大一截。食品廠還是個隻有幾十人的小廠,廢品回收站更是說出去名聲都不好聽,也就比李玉芬的垃圾處理所好一點。


    盛景為什麽會對臨時工感興趣?


    不過盛河川還是耐心地回答了盛景的問題:“就是幫著一起做食品,安排你去哪裏幫忙就去哪裏幫忙。現在是深秋了,臨近年關,食品廠要趕年貨,忙不過來,所以要招臨時工。”


    盛景的眼眸更亮了:“您這話的意思是,年關忙,才請臨時工;等過了年沒那麽忙了,臨時工就辭退了?”


    盛河川點點頭:“對。”


    “那我就去食品廠。”盛景道。


    本來隻還有一年多時間就要高考,盛景完全可以呆在家裏看書複習,沒必要去上班。以盛河川的工資,又不是養不起他們爺兒倆。


    如果是自己前世的爸媽,啃上一兩年的老,盛景完全沒有心理負擔。


    但她跟盛河川感情沒到那個地步。而且盛河川也不知道一年多後會恢複高考。她放著他特意找的工作不去做,選擇在家裏啃老,怎麽都說不過去。


    她前世985碩士畢業,穿越前才工作了兩年。就算一年後的這次高考參加的人數是前所未有的多,但題目難度不大。就算她不複習,她都有信心考上一個大學;更不用說她還有一年的時間複習呢?


    再者,她前世家裏公司就是做食品的,她大學、研究生念的都是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取得碩士文憑後她去了一家大型跨國食品企業,學習相關知識及管理經驗。


    穿越前她正打算回自家公司去,隱瞞身份熟悉企業,為接手企業做準備。


    所以她手上有許多食品配方,熟悉食品企業生產流程。


    她想把這些食物配方拿出來,建立自己的食品企業,就得有個合理的方式。


    恢複高考的這一屆大學,聽說可選的專業比較少,國家先把最迫切的基礎專業和重工業專業恢複,連外語專業都是後麵才開的,食品相關專業估計是沒有。


    現在有機會能進食品廠去工作一段時間,是最好的借口。


    再說,小說裏總說廢品收購站是塊寶地,但盛景知道小說就是小說。


    這時代的人不都是傻子,恰恰相反,這會兒有底蘊的人家更多,知道什麽是好東西。


    更重要的是現在是七六年而不是六幾年。


    六幾年或許會有人迫於形勢把好東西當廢品賣掉,以防受到查抄;七六年絕對不會——要處理早處理了,沒處理能守得到現在的,那都是有本事的。誰會冒著風險守著好東西十年,到現在局勢寬鬆了,反而當廢品賣掉?


    所以廢品回收站回收的,幾乎都隻是廢品。


    而在盛景眼裏十分完美的選擇,卻令盛河川費解。


    “為什麽?”他問道。


    擔心盛景不了解,他還解釋:“機械廠的正式工,就算你進去隻是學徒,也有二十五元七角的工資,逢年過節還有福利。隻要不犯大錯,領導也拿你沒辦法,不能開除你。”


    “食品廠和廢品收購站的臨時工每月隻有十七八塊錢工資,發福利的時候沒有你的份,最髒最累的活兒卻是你的。如果單位有什麽變動,比如工廠不要那麽多人了,或是換了領導,新領導不賣我的麵子,你還麵臨被辭退的風險。”


    盛景知道自己跟盛河川正處於互相了解的磨合階段,如果她不好好給盛河川一個解釋,恐怕要讓盛河川對她產生看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蕭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蕭笛並收藏七十年代胡同姑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