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 方毅也過來了。
盛景看他們有話說的樣子,把桌子擦幹淨,又徹了一壺茶來, 道:“我去洗碗。”
盛河川卻叫住她:“小景,你也來。”
盛景隻得停住腳步,找了個凳子住了下來。
方老爺子卻沒進門, 而是從他屋裏拿了一張竹椅子, 坐到了他跟盛河川這間屋的廊下,掏出他不大抽的旱煙杆,慢悠悠地點燃。
大雜院的人家, 都是幾口甚至十數口人一家的, 光是做飯炒菜都要費好大一番功夫,自然沒有盛、方兩家這麽利索。這時候大多數人家還在吃晚飯,大雜院裏隻聽見到各家屋裏傳來的碗筷之聲和說話聲。
盛家堂屋裏,盛河川的聲音很低:“方毅,你爺爺不放心你,讓我跟你聊幾句。”
方毅點頭:“多謝盛爺爺。我知道我爺爺和您都是為我好。”
盛河川見他似乎知道自己要跟他聊的是什麽,臉上露出滿意的神情。
他問道:“你也上班兩年了, 對於現在的局勢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能跟盛爺爺說說嗎?”
方毅點頭:“現在局勢複雜,鬥爭會比前十年都要激烈。黎明前的黑暗最危險。而我在這時候呆在這種單位,又比別人更危險。”
生活在皇城根下, 在這單位上班, 他父親還是軍中大佬, 方毅不可能沒有自己的思想。
他知道,媒體是政治的喉舌,上麵的領導要他們發聲,哪怕還沒到年底,不到他們雜誌社發刊的時候,他們也不得不硬著頭皮上,不上就是他們的對立派。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雜誌社就得在左和右之中選擇一條路,騎牆派是不存在的。
而在這種看不清前路的複雜的局勢下,除了個別敢於鋌而走險的投機分子,很少有人敢發表自己的看法的。到時候他們這些人就得親自動筆,支持某一派觀點。
而雜誌社的選擇,又不等同於他們個人的選擇。他們如果有自己的主張,與雜誌社完全相悖,那就得在這夾縫中選一條更為艱難的路。
見方毅對自己的處境有著清醒的認識,盛河川讚許地看了他一眼,問道:“那你有什麽打算?”
“我讚成鄧公的觀點。”方毅道。
一直低著頭,默默聽他們談話的盛景,聽到這話她抬起頭來,看了方毅一眼。
她的動作幅度極小,然而屋裏一老一小兩個男人竟然都注意到了,兩人都轉頭朝她看來。
盛河川鼓勵地問道:“小景有什麽話要說嗎?”
盛景朝方毅笑了一下,道:“我覺得方毅哥很有眼光。”
可不是有眼光嗎?事實證明,鄧公的主張是正確的,最後他帶領著十億人民走出了一條最適合中國的路,打造了二十一世紀的昌盛強國。
盛河川和方毅都瞪大了眼睛。
盛河川之所以問盛景,是想看看這孩子聽沒聽懂他們的話,她又有什麽想法。他對她的回答沒什麽期待。
畢竟盛景再聰明,前十六年也生活在閉塞的農村,她來城裏不到一個月。她能朦朦朧朧聽懂一點他們說的是什麽就已很了不起了。
可聽她這話,她不光聽懂了,還有自己的想法,並且十分讚同方毅的看法。
“你知道方毅剛才說的是什麽嗎?”盛河川不敢置信地問道。
“知道啊。”
盛景語氣十分平淡,就跟談論今晚吃了什麽菜一樣,讓盛河川深切懷疑她是不是知道他們在說什麽。
可一下刻,他就知道自己錯了。
隻見盛景問方毅:“方毅哥要為他發聲嗎?哪怕你們領導站在另一邊,你也要想方設法為支持他而發聲?”
方毅眼裏閃過一抹奇異的神采。
他不答反問:“你覺得我應該發聲嗎?”
“看你自己。有拋頭顱灑熱血,隻為真理的人。他們認為真理的花必須染上鮮血才能綻放得更加豔麗,為此不惜拋卻自己的生命,讓親人的痛苦也在所不惜。也有人覺得生命無價,真理總有一天會到來,自己應該蟄伏著,蓄積力量在最適當的時候出力,而不作無謂的犧牲。”
方毅的嘴角露出一抹笑意:“無謂的犧牲?看來你並不讚同我發聲?”
“對。”盛景道,“如果你處在旋渦當中無法脫身,那自然要掙紮著朝你看到的光明遊去。可你現在隻是一個小人物,你們單位也隻處於旋渦的邊緣,你沒必要去淌這趟渾水。”
“當然,如果你有誌於此,以後要走仕途,這話就當我沒說。畢竟亂世出英雄,這時候脫穎而出,雖然會有危險,卻也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盛景自然看得出方毅是在試探自己,旁邊盛河川的目光也充滿了探究。但在這兩人麵前,她並不會像在周濤麵前那樣充滿防備,擔心一言不合就被當成tw被抓起來審問。
盛河川對她帶有“自家孩子”的濾鏡,隻要不太出格,他就會為她的言行進行合理化。
方毅說白了也隻有十八歲,哪怕他再聰明,又在新聞界工作了兩年,他心裏的陽光與赤誠也比黑暗與質疑多。
最重要的是,盛河川在被養子背叛後,是方老爺子和方毅這爺孫倆陪伴著他,想方設法地排解他心中消沉的情緒。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她也知道這對爺孫是很好的人。
作為清楚地知道未來走向的人,她知道最終鄧公那方取得了勝利,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她不希望方毅陷於險境,讓方老爺子白發人送黑發人。
既然說到這程度了,她不介意再多說一點。
“不過方毅哥,你可別忘了你還有個當副軍長的父親。你為自己的正義發聲不要緊。但你這一出聲,沒準就被人誤以為是你父親的意思,會讓複雜的政局變得更為複雜與混亂。到時候釀成什麽樣的後果,不是你能控製的。”
方毅望向盛景目光滿是震驚。
他轉過頭去,朝盛河川一笑:“盛景說的就是我想說的。您放心,我不會摻和這件事。就和盛景說的這般,我不光代表我自己。就算我很不待見我父親,但我身上的標簽是撕不掉的,尤其是在有心人的操控下。”
盛河川舒了一口氣,點頭道:“你明白就好。”
他看向盛景,目光十分複雜。
盛景坦坦蕩蕩地與他對視。
盛河川歎息一聲:“小景,是我弟弟一家耽誤了你。”
一直生活在農村,初中畢業的文化,卻有這樣的格局與眼光,這是怎樣出色的人物。如果從小被精心培養,不知道以後會是怎麽樣的驚才絕豔。
盛景搖搖頭:“‘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苦難讓我多思考。另外也是因為我喜歡看報,國家大事我也很關心的。”
她聽得出盛河川這句話的深意。她並不覺得自己以超前五十年的目光,留學國外又在跨國公司曆練過的自己,會當不起盛河川眼裏的這份驚豔。
她今天之所以把自己的才能表現出來,也是為以後做鋪墊。
時代的浪潮就要來了。在這豬站在風口都要被吹起來的時代,她會一展抱負,創造出自己的輝煌。有那些黃金做為啟動資金,她不會一步一步慢慢走,而是大踏步甚至以飛一般的速度搶占先機。她不希望盛河川到那時候才來懷疑自己。
方老爺子還在外麵坐著,盛河川先放下了自己孫女的問題,問方毅道:“那方毅你有什麽打算?”
方毅顯然對這個問題深思過。
他道:“我想呆在這單位卻什麽都不做,就這麽避過這場風潮,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我打算辭職了。”
“辭職之後呢?”
“辭職之後就在家裏呆一段時間。”方毅道,“我總覺得大學不會一直是推薦製。工農兵大學的弊端,我想誰都能看到。我想等一切水落石出,就能恢複高考了。沒準我還能去讀個大學。”
盛河川看向他的目光滿是讚賞:“像你這個年紀能看得這麽遠,不簡單啊。”
他話聲一落,兩人的目光就齊刷刷地落到了盛景身上。
盛景饒是自認臉皮厚,也頂不住兩人這樣看自己。
她站起來道:“我給方爺爺倒杯水。”走到桌邊去倒了一杯熱水,走出門去給方老爺子。
盛河川在她身後感慨道:“要是能恢複高考就好了。我家小景,不能讀大學就太可惜了。”
方毅讚同地點了點頭。
盛河川沒再問方毅為什麽不去參軍。其實參軍是躲避這場風潮的最佳選擇。
但有方勇剛這個後爹在,方毅自己不想走這條路,方老爺子和盛河川這兩個經曆戰亂,隻想過平穩日子的老人也不希望方毅走這條路。
所以大家都有誌一同地不往這個方向去想。
第二天,方毅果然“生病”了,方老爺子去了雜誌社向方毅的領導請假,並且提了一下他有可能送方毅去參軍的想法。
事緩則圓。一下子辭職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又過了幾天,“病愈”的方毅由方老爺子陪同,去了單位,遞交了辭職申請書。
這個關頭辭職,不管是真去參軍,還是躲避風頭,領導都不好說什麽,爽快地給他批準蓋章。
這年頭沒工作的人多,工作崗位卻少。走了方毅,不知有多少人求上門來。也會為他們做車前卒,擋在風潮前麵。這些人比方毅更好用。
畢竟方毅身後還站著個副軍長,不是能隨意被當成炮灰的人物。
所以領導對方毅的辭職感覺可惜,卻欣然接受。
方毅辭職後不到一星期,那天盛景下班,走進大雜院時,就聽到鄰居們在議論著什麽,盛景頻繁聽到“方毅”的名字。
盛景眉頭一皺:難道方毅出事了?
看到盛景走進來,夏老太招手叫她:“小景,過來。”
盛景連忙小跑過去。
夏老太神神秘秘地告訴她:“方毅他爸來了。”
盛景挑眉,卻沒說什麽,隻是用疑惑的眼神看著夏老太。
夏老太又問道:“你爺爺跟他爺孫倆這麽要好,你知道方毅的爸是什麽身份嗎?”
盛景搖搖頭:“我爺爺沒跟我說過,我不清楚他知不知道。”
她看向夏老太:“方毅他們家在這裏住了很多年了吧,您不知道他爸是做什麽的嗎?”
夏老太一拍大腿,滿臉可惜:“哎喲,可不是怎的?方毅小小年紀就跟著爺爺住了,開始我們還以為方毅無父無母,隻爺兒倆相依為命呢。前幾年他爸來過一次,我們才知道他是有爸的,隻是他爸在外地,我們一直不知道他是幹什麽的。”
這年頭下放的人多,他們也沒多想,都以為方毅的爸爸被下放了。後來方勇剛很少出現,隻一年來上一次兩次,他們也不覺得奇怪。
“上次他來,是晚上來的,我們都沒看到。今天他過來了,大家就在這裏猜測他是幹什麽的。許誌鳴說他是當兵的,身上有一股軍人的氣質。”夏老太神神秘秘道。
許誌鳴是王大媽的兒子,劉莉的丈夫,當過幾年兵,現在在供銷社工作。
盛景朝自己家看了一眼,發現門是開的,看來盛河川已經下班回家了。
要是盛河川沒在家,她就不方便過去,免得方副軍長懷疑她偷聽。可盛河川在家,盛河川自己都不避諱,那她也沒什麽可避諱的了。
“我回家做飯了。”她跟眾人打了聲招呼,就推著自行車回了家。
盛景把自行車停到自己屋裏,拿了些食材去了堂屋,就見盛河川坐在他慣常坐的躺椅上,在看一本化學書。
“爺爺。”盛景跟盛河川打了聲招呼,又提了提暖壺,發現裏麵沒水了,“我去給您燒點水。”
盛河川揮揮手:“再給我泡點茶。”說著繼續看他的書。
他還是喜歡喝茶。為了他的胃,盛景已幫他把綠茶換成了紅茶了--盛河川時不時會得些茶票,可以買茶葉。盛景還要求他泡淡茶,不能喝濃茶。
盛景去了廚房,點火燒水,就聽對門傳來方老爺子的聲音:“你少給老子扯犢子。小毅小時候沒見你管過,現在你來指手劃腳,你從哪兒來給我滾哪兒去。沒出息的東西,被一個女人牽著鼻子走,往後別來我麵前來顯眼,我沒你這個兒子!”
盛景看他們有話說的樣子,把桌子擦幹淨,又徹了一壺茶來, 道:“我去洗碗。”
盛河川卻叫住她:“小景,你也來。”
盛景隻得停住腳步,找了個凳子住了下來。
方老爺子卻沒進門, 而是從他屋裏拿了一張竹椅子, 坐到了他跟盛河川這間屋的廊下,掏出他不大抽的旱煙杆,慢悠悠地點燃。
大雜院的人家, 都是幾口甚至十數口人一家的, 光是做飯炒菜都要費好大一番功夫,自然沒有盛、方兩家這麽利索。這時候大多數人家還在吃晚飯,大雜院裏隻聽見到各家屋裏傳來的碗筷之聲和說話聲。
盛家堂屋裏,盛河川的聲音很低:“方毅,你爺爺不放心你,讓我跟你聊幾句。”
方毅點頭:“多謝盛爺爺。我知道我爺爺和您都是為我好。”
盛河川見他似乎知道自己要跟他聊的是什麽,臉上露出滿意的神情。
他問道:“你也上班兩年了, 對於現在的局勢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能跟盛爺爺說說嗎?”
方毅點頭:“現在局勢複雜,鬥爭會比前十年都要激烈。黎明前的黑暗最危險。而我在這時候呆在這種單位,又比別人更危險。”
生活在皇城根下, 在這單位上班, 他父親還是軍中大佬, 方毅不可能沒有自己的思想。
他知道,媒體是政治的喉舌,上麵的領導要他們發聲,哪怕還沒到年底,不到他們雜誌社發刊的時候,他們也不得不硬著頭皮上,不上就是他們的對立派。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雜誌社就得在左和右之中選擇一條路,騎牆派是不存在的。
而在這種看不清前路的複雜的局勢下,除了個別敢於鋌而走險的投機分子,很少有人敢發表自己的看法的。到時候他們這些人就得親自動筆,支持某一派觀點。
而雜誌社的選擇,又不等同於他們個人的選擇。他們如果有自己的主張,與雜誌社完全相悖,那就得在這夾縫中選一條更為艱難的路。
見方毅對自己的處境有著清醒的認識,盛河川讚許地看了他一眼,問道:“那你有什麽打算?”
“我讚成鄧公的觀點。”方毅道。
一直低著頭,默默聽他們談話的盛景,聽到這話她抬起頭來,看了方毅一眼。
她的動作幅度極小,然而屋裏一老一小兩個男人竟然都注意到了,兩人都轉頭朝她看來。
盛河川鼓勵地問道:“小景有什麽話要說嗎?”
盛景朝方毅笑了一下,道:“我覺得方毅哥很有眼光。”
可不是有眼光嗎?事實證明,鄧公的主張是正確的,最後他帶領著十億人民走出了一條最適合中國的路,打造了二十一世紀的昌盛強國。
盛河川和方毅都瞪大了眼睛。
盛河川之所以問盛景,是想看看這孩子聽沒聽懂他們的話,她又有什麽想法。他對她的回答沒什麽期待。
畢竟盛景再聰明,前十六年也生活在閉塞的農村,她來城裏不到一個月。她能朦朦朧朧聽懂一點他們說的是什麽就已很了不起了。
可聽她這話,她不光聽懂了,還有自己的想法,並且十分讚同方毅的看法。
“你知道方毅剛才說的是什麽嗎?”盛河川不敢置信地問道。
“知道啊。”
盛景語氣十分平淡,就跟談論今晚吃了什麽菜一樣,讓盛河川深切懷疑她是不是知道他們在說什麽。
可一下刻,他就知道自己錯了。
隻見盛景問方毅:“方毅哥要為他發聲嗎?哪怕你們領導站在另一邊,你也要想方設法為支持他而發聲?”
方毅眼裏閃過一抹奇異的神采。
他不答反問:“你覺得我應該發聲嗎?”
“看你自己。有拋頭顱灑熱血,隻為真理的人。他們認為真理的花必須染上鮮血才能綻放得更加豔麗,為此不惜拋卻自己的生命,讓親人的痛苦也在所不惜。也有人覺得生命無價,真理總有一天會到來,自己應該蟄伏著,蓄積力量在最適當的時候出力,而不作無謂的犧牲。”
方毅的嘴角露出一抹笑意:“無謂的犧牲?看來你並不讚同我發聲?”
“對。”盛景道,“如果你處在旋渦當中無法脫身,那自然要掙紮著朝你看到的光明遊去。可你現在隻是一個小人物,你們單位也隻處於旋渦的邊緣,你沒必要去淌這趟渾水。”
“當然,如果你有誌於此,以後要走仕途,這話就當我沒說。畢竟亂世出英雄,這時候脫穎而出,雖然會有危險,卻也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盛景自然看得出方毅是在試探自己,旁邊盛河川的目光也充滿了探究。但在這兩人麵前,她並不會像在周濤麵前那樣充滿防備,擔心一言不合就被當成tw被抓起來審問。
盛河川對她帶有“自家孩子”的濾鏡,隻要不太出格,他就會為她的言行進行合理化。
方毅說白了也隻有十八歲,哪怕他再聰明,又在新聞界工作了兩年,他心裏的陽光與赤誠也比黑暗與質疑多。
最重要的是,盛河川在被養子背叛後,是方老爺子和方毅這爺孫倆陪伴著他,想方設法地排解他心中消沉的情緒。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她也知道這對爺孫是很好的人。
作為清楚地知道未來走向的人,她知道最終鄧公那方取得了勝利,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她不希望方毅陷於險境,讓方老爺子白發人送黑發人。
既然說到這程度了,她不介意再多說一點。
“不過方毅哥,你可別忘了你還有個當副軍長的父親。你為自己的正義發聲不要緊。但你這一出聲,沒準就被人誤以為是你父親的意思,會讓複雜的政局變得更為複雜與混亂。到時候釀成什麽樣的後果,不是你能控製的。”
方毅望向盛景目光滿是震驚。
他轉過頭去,朝盛河川一笑:“盛景說的就是我想說的。您放心,我不會摻和這件事。就和盛景說的這般,我不光代表我自己。就算我很不待見我父親,但我身上的標簽是撕不掉的,尤其是在有心人的操控下。”
盛河川舒了一口氣,點頭道:“你明白就好。”
他看向盛景,目光十分複雜。
盛景坦坦蕩蕩地與他對視。
盛河川歎息一聲:“小景,是我弟弟一家耽誤了你。”
一直生活在農村,初中畢業的文化,卻有這樣的格局與眼光,這是怎樣出色的人物。如果從小被精心培養,不知道以後會是怎麽樣的驚才絕豔。
盛景搖搖頭:“‘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苦難讓我多思考。另外也是因為我喜歡看報,國家大事我也很關心的。”
她聽得出盛河川這句話的深意。她並不覺得自己以超前五十年的目光,留學國外又在跨國公司曆練過的自己,會當不起盛河川眼裏的這份驚豔。
她今天之所以把自己的才能表現出來,也是為以後做鋪墊。
時代的浪潮就要來了。在這豬站在風口都要被吹起來的時代,她會一展抱負,創造出自己的輝煌。有那些黃金做為啟動資金,她不會一步一步慢慢走,而是大踏步甚至以飛一般的速度搶占先機。她不希望盛河川到那時候才來懷疑自己。
方老爺子還在外麵坐著,盛河川先放下了自己孫女的問題,問方毅道:“那方毅你有什麽打算?”
方毅顯然對這個問題深思過。
他道:“我想呆在這單位卻什麽都不做,就這麽避過這場風潮,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我打算辭職了。”
“辭職之後呢?”
“辭職之後就在家裏呆一段時間。”方毅道,“我總覺得大學不會一直是推薦製。工農兵大學的弊端,我想誰都能看到。我想等一切水落石出,就能恢複高考了。沒準我還能去讀個大學。”
盛河川看向他的目光滿是讚賞:“像你這個年紀能看得這麽遠,不簡單啊。”
他話聲一落,兩人的目光就齊刷刷地落到了盛景身上。
盛景饒是自認臉皮厚,也頂不住兩人這樣看自己。
她站起來道:“我給方爺爺倒杯水。”走到桌邊去倒了一杯熱水,走出門去給方老爺子。
盛河川在她身後感慨道:“要是能恢複高考就好了。我家小景,不能讀大學就太可惜了。”
方毅讚同地點了點頭。
盛河川沒再問方毅為什麽不去參軍。其實參軍是躲避這場風潮的最佳選擇。
但有方勇剛這個後爹在,方毅自己不想走這條路,方老爺子和盛河川這兩個經曆戰亂,隻想過平穩日子的老人也不希望方毅走這條路。
所以大家都有誌一同地不往這個方向去想。
第二天,方毅果然“生病”了,方老爺子去了雜誌社向方毅的領導請假,並且提了一下他有可能送方毅去參軍的想法。
事緩則圓。一下子辭職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又過了幾天,“病愈”的方毅由方老爺子陪同,去了單位,遞交了辭職申請書。
這個關頭辭職,不管是真去參軍,還是躲避風頭,領導都不好說什麽,爽快地給他批準蓋章。
這年頭沒工作的人多,工作崗位卻少。走了方毅,不知有多少人求上門來。也會為他們做車前卒,擋在風潮前麵。這些人比方毅更好用。
畢竟方毅身後還站著個副軍長,不是能隨意被當成炮灰的人物。
所以領導對方毅的辭職感覺可惜,卻欣然接受。
方毅辭職後不到一星期,那天盛景下班,走進大雜院時,就聽到鄰居們在議論著什麽,盛景頻繁聽到“方毅”的名字。
盛景眉頭一皺:難道方毅出事了?
看到盛景走進來,夏老太招手叫她:“小景,過來。”
盛景連忙小跑過去。
夏老太神神秘秘地告訴她:“方毅他爸來了。”
盛景挑眉,卻沒說什麽,隻是用疑惑的眼神看著夏老太。
夏老太又問道:“你爺爺跟他爺孫倆這麽要好,你知道方毅的爸是什麽身份嗎?”
盛景搖搖頭:“我爺爺沒跟我說過,我不清楚他知不知道。”
她看向夏老太:“方毅他們家在這裏住了很多年了吧,您不知道他爸是做什麽的嗎?”
夏老太一拍大腿,滿臉可惜:“哎喲,可不是怎的?方毅小小年紀就跟著爺爺住了,開始我們還以為方毅無父無母,隻爺兒倆相依為命呢。前幾年他爸來過一次,我們才知道他是有爸的,隻是他爸在外地,我們一直不知道他是幹什麽的。”
這年頭下放的人多,他們也沒多想,都以為方毅的爸爸被下放了。後來方勇剛很少出現,隻一年來上一次兩次,他們也不覺得奇怪。
“上次他來,是晚上來的,我們都沒看到。今天他過來了,大家就在這裏猜測他是幹什麽的。許誌鳴說他是當兵的,身上有一股軍人的氣質。”夏老太神神秘秘道。
許誌鳴是王大媽的兒子,劉莉的丈夫,當過幾年兵,現在在供銷社工作。
盛景朝自己家看了一眼,發現門是開的,看來盛河川已經下班回家了。
要是盛河川沒在家,她就不方便過去,免得方副軍長懷疑她偷聽。可盛河川在家,盛河川自己都不避諱,那她也沒什麽可避諱的了。
“我回家做飯了。”她跟眾人打了聲招呼,就推著自行車回了家。
盛景把自行車停到自己屋裏,拿了些食材去了堂屋,就見盛河川坐在他慣常坐的躺椅上,在看一本化學書。
“爺爺。”盛景跟盛河川打了聲招呼,又提了提暖壺,發現裏麵沒水了,“我去給您燒點水。”
盛河川揮揮手:“再給我泡點茶。”說著繼續看他的書。
他還是喜歡喝茶。為了他的胃,盛景已幫他把綠茶換成了紅茶了--盛河川時不時會得些茶票,可以買茶葉。盛景還要求他泡淡茶,不能喝濃茶。
盛景去了廚房,點火燒水,就聽對門傳來方老爺子的聲音:“你少給老子扯犢子。小毅小時候沒見你管過,現在你來指手劃腳,你從哪兒來給我滾哪兒去。沒出息的東西,被一個女人牽著鼻子走,往後別來我麵前來顯眼,我沒你這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