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您說的這叫什麽話!陶立冬和黃嬸兒是什麽情況您又不是不知道。他們都是日子過不下去了,到盛景這裏來幹活賺了錢有了底氣才離婚的。要不是盛景,陶立冬還天天受氣被嶽母娘罵,黃嬸兒也天天被打。您怎麽不說是盛景救了他們?”
“是,確實是因為盛景,他們過上了好日子。但這離婚也是事實。一個兩個的,我看著就害怕。你可別學他們!”
第108章
◎盛景和盛海峰互相打量對方。◎
周愛華瞧了婆婆一眼, 笑了笑:“您要是像陶立冬的嶽母娘一樣天天罵我,耿平要是像曾奇的繼父一樣天天打我, 我日子過不下去, 那也得離。”
周大娘被她說得表情訕訕,瞪著周愛華道:“胡說什麽?我和耿平怎麽會打你罵你?”
“所以說這不關人家盛景的事,全看家裏人好不好。”周愛華道, “您剛才這話啊,可別再說了。要是傳進盛景耳朵裏,您和耿平就回家吧, 也別再這兒呆了, 我可沒臉見人家盛景。”
“哎呀,我不是隨便說說嘛,又沒說是她的錯, 更不會當著她的麵說。行了行了, 我知道了。”周大娘道。
周愛華不放心,晚上把這事跟耿平說了一遍。
“我自然是安心跟你過日子的,否則也不會想方設法地把你們接過來。但如果沒有盛景,你就算來了北城也呆不住,這住的吃的哪樣不要錢?夫妻倆兩地分居,時間長了就算我不變,你娘也不會讓你就這麽一個人帶兩個娃, 肯定要讓你再娶的。”
“所以說,咱夫妻倆能走下去,多虧了人家盛景。可你娘今天說的那話,萬一被盛景知道了, 你好意思要這兒呆下去我都不好意思見她。你可得好好勸娘。不要說說這種話了, 就是這種念頭就不應該有。”
耿平連忙道:“我知道, 我會勸她的。我隻會比你更感激盛景。”
要不是盛景給他事情做,還讓他賺這麽多錢,他哪能過現在這踏實日子,隻會在鄉下提心吊膽。而最後他跟周愛華差距越來越大,哪怕周愛華有良心,兩人也過不下去。
第二天,他就把這事的嚴重性跟周大娘說了。
“啊呀,我知道,確實不關人家盛景的事。”周大娘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話不占理兒,但她還是擔心,“你可得好好看著你媳婦兒,別讓她有異心。”
“您要不在這中間生事,我跟愛華就沒事。您要是這麽亂說,我在這兒呆不下去,我跟愛華早晚得離。”耿平嚴肅著臉道。
“我知道了,我不亂說。”周大娘拍了一下自己的嘴,“我不說了行吧。”
盛景並不知道周大娘竟然把兩樁離婚算到了她頭上。在周大娘跟周愛華說話的當口,她還在聽曾奇傳話。
因為黃佩蘭離婚離得十分順利,當天下午曾奇就跑了一趟火車站。
“我已經問過邵哥了,他說周日有空,約好了早上九點碰麵。你周六回來,周日早上咱們一起過去,再把耿大哥叫上。”曾奇道。
“行。”
到了周日,盛景帶著耿平和曾奇去了安門廣場。約好九點,她提前了五分鍾到了廣場東南角。
結果就看到兩個二十出頭的年輕男人已在那裏等著了。
曾奇和邵哥見過,一打照麵就認出了彼此的身份。曾奇十分熱情地跟其中一個長得比較好的男青年打了招呼:“邵哥。”
他又喚另外一個男青年:“江哥。”
他給雙方主事人作了介紹:“邵哥,這是景姐。景姐,這是邵哥。”
盛景和邵海峰就互相打量對方。
後世辨認別人是否有錢,看身上名牌衣服包包首飾,看坐的什麽豪車,看住的什麽房子。
現在辨認別人是否有錢,看身上的衣服是新還是舊,腳上穿的是布鞋還是皮鞋,手上是否戴手表,身邊是否推著自行車。
一眼看過去,盛景對這位邵哥的印象還不錯。
作為副站長的兒子,他家境應該還可以。
邵哥手上倒是戴著手表,推著自行車,但身上穿的是手工衣服,整潔但卻洗得發白,腳上穿的是手工布鞋。
盛景自己也是如此。
她五官本來就清麗精致,營養跟上來後,皮膚越來越好。為了不太過顯眼,她都是往樸素裏打扮。衣服顏色都是灰撲撲的,而且隻做兩三身,夠換洗就行。
這年頭普通老百姓隻能賣到純棉布,再加上染布的技術不夠,麵料容易褪色。洗上幾水,衣服就變舊了。
她的衣服褲子式樣也跟別人一樣,都往寬大裏做。一件衣服夏天做單衣,冬天做罩衣,穿到破的時候還打上補丁。腳上穿的也是托王大媽給做的手工布鞋。
反正從穿著打扮,一點也看不出她是正部級幹部的家屬,家境不錯的女大學生。
——除了手腕上戴著的手表,和身旁推著的自行車。
這會兒工業不發達,城市裏沒有熱島效應,北城十一月底的天氣已經很冷了。盛景為了遮掩身份,還圍了一條圍巾,把半邊臉都遮擋住了,隻留下一雙漂亮的眼睛。
對麵的邵哥看到她卻皺起了眉頭。
這年月大家都是這麽個打扮,他對盛景的穿著打扮倒沒什麽看法,要是對方打扮得光鮮亮麗,他反而印象不好。
畢竟這會兒做生意賺錢就要低調。越是高調,死得就越快。
可對於對方是個年輕姑娘,他就接受不了。
他調查了曾奇這邊的情況。
據他所知,除了火車站這一塊他警告過,其他地方,包括幾個汽車站,各大電影院門口,賣的都是同一口味的瓜子。
他派去的人問過那些小販,知道北城周邊村落的瓜子都被這多味瓜子的主家收購了,搞得他們不得不從他家批發瓜子來賣。
能有這大手筆把瓜子原料都壟斷,逼得小販們不得不賣他家瓜子,把自家的貨鋪滿偌大北城的人,豈能是一個年輕姑娘?
曾奇介紹完,邵哥見盛景隻是笑著跟他點了點頭,沒有開口的意思,他便率先開了口:“這瓜子生意是你家誰做的?你代表他們過來,做得了主?”
盛景也無意糾正他這個想法。
讓他誤以為她身後還有人,總比覺得她孤零零一個年輕姑娘好欺負的好。
她淡淡道:“我做得了主,你有什麽就跟我說吧。”
邵海峰皺了皺眉,也不繞彎子,直接道:“我想買你家的炒瓜子配方,你開個價。”
“不賣。”盛景更加直接,一口回絕,“你要想合作,可以采取你提供瓜子原料,我這邊加工,利潤按比例分成的方式,否則就不用談了。”
炒瓜子看似簡單,實則複雜。
她現在拿出來的這幾種口味的瓜子,是經過後世公司研究人員多次調整配方,又經過市場篩選,最後勝出的幾種最受歡迎的瓜子。
就算邵哥給她幾十萬、上百萬,她都不會賣,更不用說以現在的市場價格,邵哥能給她一千塊就算多的了。
她缺他這一千塊錢?
今年收購的這九萬五千多斤生瓜子,炒成幹瓜子全部賣出去,除去損耗,除去收購、銷售提成和加工費、房租費,就算後麵靠近年關她不漲價,全都賣一毛錢一斤,純利潤也能達到兩千六百多元錢。而這隻是半年的利潤,她的生意才剛剛開始。
以後瓜子原料多了,她再把瓜子銷往全國各地甚至國外,小小的瓜子也能創造巨大的利潤。
她是腦子瓦特了才賣配方。
邵海峰被她拒絕得一噎,越發肯定這丫頭不是主事者。
哪有這樣談生意的?一句話把人拍牆上摳都摳不下來。
盛景讀懂了他的微表情,幹脆就錯就錯:“反正我家長輩就是這麽交待的。他們的身份也不方便出麵,這瓜子生意以後都交給我來談。你要是覺得這合作方式可以,那就繼續談,否則就算了。”
她是想跟邵海峰合作不假,但現在做生意和後世不一樣,冒的是政治風險。所以合作者是否衝動,頭腦是否清醒就很重要。
如果對方是打著占便宜的想法來的,可是被她這態度一激就不合作,那這生意就不用再談下去了,以免浪費彼此的時間。
邵海峰真想轉身就走。
可想想連自家那些兄弟都想去汪嬸那裏買瓜子嗑,對自家瓜子滿臉嫌棄,他的腳就跟粘在了安門廣場的地磚上,挪都挪不動。
“那你說吧,利潤怎麽分成。”他道。
“你拿原料來,我替你加工,加工費每斤五分。北城市場是我的,其他地方你怎麽賣,賣多少錢,賺多少利潤,與我無關。這是第一種合作方式。”
邵海峰眼神微動:“那第二種呢?”
“第二種就是北城和外地所購買來的原料共享,我這邊進行加工,北城的市場是我的,外地的市場由你開拓。如果原料采購額和銷售額雙方差不多,利潤八二開。我八你二。”
“如果原料采購額和銷售額相差甚多,超過多少,再按相應的比例進行分成。這個可以坐下來再討論,商定後簽定合同。”
邵海峰的眉頭微微一皺,隨即又鬆開。
這個分成數,乍一看對他們不利,但細細一想又覺得有道理。
“五分錢加工費太多,三分。”他還價。
顯然他選擇了第一種合作方式。
盛景打著交好他,獲得物流渠道的想法,這會兒就耐心解釋:“我炒瓜子是要雇人幹的。雇一個兩個可以,雇多了,一旦被人發現,我就得坐牢。你給三分錢一斤,利潤薄,風險大,不劃算,我肯定不能幹。”
今年瓜子過季了。明年秋天等瓜子成熟的時候,政策會鬆動很多。否則她連這五分錢都不想賺。
這理由很充分,邵海峰十分能理解。
他做這個生意,家裏人都是極力反對的。一旦他出了事,他爸媽的工作就算能保住,但他爸的仕途怕就走到頭了。
盛景又加了一句:“五分錢隻是加工費。外地市場我也是要去競爭的。”
邵海峰的眉頭又皺了起來。
這話乍一聽也很讓人生氣,但細想想也有道理。
人家冒著風險,收你五分錢給你加工,總不能憑這一點就占著外麵廣闊的市場,不讓人家往外地賣瓜子吧?天底下來真沒這樣的道理。
可真答應了,他競爭得過對方嗎?
外地瓜子的收購價雖然比北城的便宜,隻要兩分,但收瓜子、運瓜子,其中消耗的人情和費用,算下來成本就達到三分一斤了。再給五分加工費,成本就八分了。
往外地運瓜子、銷售瓜子,同樣也要費用,這麽一算他的成本都超過一毛錢了。那他要賣多少錢才能賺錢?
外地可不像北城,瓜子數量多,收是收不完的。當地的小販可以自己炒瓜子賣。他的瓜子價格高了就賣不出去,更不用說還要跟“景姐”家競爭了。
“景姐”沒有火車渠道,往外運瓜子肯定比他困難。但萬一人家有渠道呢?
盛景看他半天不說話,道:“要不要合作,怎麽合作,你慢慢考慮吧,不用急著現在就給我回複。曾奇每個星期一都會往汪嬸家送一次瓜子。你有什麽想法讓曾奇給我帶話就成。”
“好。”
邵海峰有些鬱悶。
他是什麽樣的身份,曾奇早打聽清楚了。可對麵這人是什麽身份,他卻什麽都不知道。他派人跟了曾奇兩次,都被那機靈小子給擺脫了。
這也是他不想采取第二種合作方式的原因。
對方是什麽人都不知道,當然是把利益劃分得越清楚越好。
可看這樣子,對方想逼著他采取第二種合作方式。這是看中了北城以外的市場?
他想了想,幹脆直截了當地詢問:“采取第二種合作方式的前提是我得知道你們是什麽人,否則誰也不放心跟不知底細的人合作。”
“是,確實是因為盛景,他們過上了好日子。但這離婚也是事實。一個兩個的,我看著就害怕。你可別學他們!”
第108章
◎盛景和盛海峰互相打量對方。◎
周愛華瞧了婆婆一眼, 笑了笑:“您要是像陶立冬的嶽母娘一樣天天罵我,耿平要是像曾奇的繼父一樣天天打我, 我日子過不下去, 那也得離。”
周大娘被她說得表情訕訕,瞪著周愛華道:“胡說什麽?我和耿平怎麽會打你罵你?”
“所以說這不關人家盛景的事,全看家裏人好不好。”周愛華道, “您剛才這話啊,可別再說了。要是傳進盛景耳朵裏,您和耿平就回家吧, 也別再這兒呆了, 我可沒臉見人家盛景。”
“哎呀,我不是隨便說說嘛,又沒說是她的錯, 更不會當著她的麵說。行了行了, 我知道了。”周大娘道。
周愛華不放心,晚上把這事跟耿平說了一遍。
“我自然是安心跟你過日子的,否則也不會想方設法地把你們接過來。但如果沒有盛景,你就算來了北城也呆不住,這住的吃的哪樣不要錢?夫妻倆兩地分居,時間長了就算我不變,你娘也不會讓你就這麽一個人帶兩個娃, 肯定要讓你再娶的。”
“所以說,咱夫妻倆能走下去,多虧了人家盛景。可你娘今天說的那話,萬一被盛景知道了, 你好意思要這兒呆下去我都不好意思見她。你可得好好勸娘。不要說說這種話了, 就是這種念頭就不應該有。”
耿平連忙道:“我知道, 我會勸她的。我隻會比你更感激盛景。”
要不是盛景給他事情做,還讓他賺這麽多錢,他哪能過現在這踏實日子,隻會在鄉下提心吊膽。而最後他跟周愛華差距越來越大,哪怕周愛華有良心,兩人也過不下去。
第二天,他就把這事的嚴重性跟周大娘說了。
“啊呀,我知道,確實不關人家盛景的事。”周大娘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話不占理兒,但她還是擔心,“你可得好好看著你媳婦兒,別讓她有異心。”
“您要不在這中間生事,我跟愛華就沒事。您要是這麽亂說,我在這兒呆不下去,我跟愛華早晚得離。”耿平嚴肅著臉道。
“我知道了,我不亂說。”周大娘拍了一下自己的嘴,“我不說了行吧。”
盛景並不知道周大娘竟然把兩樁離婚算到了她頭上。在周大娘跟周愛華說話的當口,她還在聽曾奇傳話。
因為黃佩蘭離婚離得十分順利,當天下午曾奇就跑了一趟火車站。
“我已經問過邵哥了,他說周日有空,約好了早上九點碰麵。你周六回來,周日早上咱們一起過去,再把耿大哥叫上。”曾奇道。
“行。”
到了周日,盛景帶著耿平和曾奇去了安門廣場。約好九點,她提前了五分鍾到了廣場東南角。
結果就看到兩個二十出頭的年輕男人已在那裏等著了。
曾奇和邵哥見過,一打照麵就認出了彼此的身份。曾奇十分熱情地跟其中一個長得比較好的男青年打了招呼:“邵哥。”
他又喚另外一個男青年:“江哥。”
他給雙方主事人作了介紹:“邵哥,這是景姐。景姐,這是邵哥。”
盛景和邵海峰就互相打量對方。
後世辨認別人是否有錢,看身上名牌衣服包包首飾,看坐的什麽豪車,看住的什麽房子。
現在辨認別人是否有錢,看身上的衣服是新還是舊,腳上穿的是布鞋還是皮鞋,手上是否戴手表,身邊是否推著自行車。
一眼看過去,盛景對這位邵哥的印象還不錯。
作為副站長的兒子,他家境應該還可以。
邵哥手上倒是戴著手表,推著自行車,但身上穿的是手工衣服,整潔但卻洗得發白,腳上穿的是手工布鞋。
盛景自己也是如此。
她五官本來就清麗精致,營養跟上來後,皮膚越來越好。為了不太過顯眼,她都是往樸素裏打扮。衣服顏色都是灰撲撲的,而且隻做兩三身,夠換洗就行。
這年頭普通老百姓隻能賣到純棉布,再加上染布的技術不夠,麵料容易褪色。洗上幾水,衣服就變舊了。
她的衣服褲子式樣也跟別人一樣,都往寬大裏做。一件衣服夏天做單衣,冬天做罩衣,穿到破的時候還打上補丁。腳上穿的也是托王大媽給做的手工布鞋。
反正從穿著打扮,一點也看不出她是正部級幹部的家屬,家境不錯的女大學生。
——除了手腕上戴著的手表,和身旁推著的自行車。
這會兒工業不發達,城市裏沒有熱島效應,北城十一月底的天氣已經很冷了。盛景為了遮掩身份,還圍了一條圍巾,把半邊臉都遮擋住了,隻留下一雙漂亮的眼睛。
對麵的邵哥看到她卻皺起了眉頭。
這年月大家都是這麽個打扮,他對盛景的穿著打扮倒沒什麽看法,要是對方打扮得光鮮亮麗,他反而印象不好。
畢竟這會兒做生意賺錢就要低調。越是高調,死得就越快。
可對於對方是個年輕姑娘,他就接受不了。
他調查了曾奇這邊的情況。
據他所知,除了火車站這一塊他警告過,其他地方,包括幾個汽車站,各大電影院門口,賣的都是同一口味的瓜子。
他派去的人問過那些小販,知道北城周邊村落的瓜子都被這多味瓜子的主家收購了,搞得他們不得不從他家批發瓜子來賣。
能有這大手筆把瓜子原料都壟斷,逼得小販們不得不賣他家瓜子,把自家的貨鋪滿偌大北城的人,豈能是一個年輕姑娘?
曾奇介紹完,邵哥見盛景隻是笑著跟他點了點頭,沒有開口的意思,他便率先開了口:“這瓜子生意是你家誰做的?你代表他們過來,做得了主?”
盛景也無意糾正他這個想法。
讓他誤以為她身後還有人,總比覺得她孤零零一個年輕姑娘好欺負的好。
她淡淡道:“我做得了主,你有什麽就跟我說吧。”
邵海峰皺了皺眉,也不繞彎子,直接道:“我想買你家的炒瓜子配方,你開個價。”
“不賣。”盛景更加直接,一口回絕,“你要想合作,可以采取你提供瓜子原料,我這邊加工,利潤按比例分成的方式,否則就不用談了。”
炒瓜子看似簡單,實則複雜。
她現在拿出來的這幾種口味的瓜子,是經過後世公司研究人員多次調整配方,又經過市場篩選,最後勝出的幾種最受歡迎的瓜子。
就算邵哥給她幾十萬、上百萬,她都不會賣,更不用說以現在的市場價格,邵哥能給她一千塊就算多的了。
她缺他這一千塊錢?
今年收購的這九萬五千多斤生瓜子,炒成幹瓜子全部賣出去,除去損耗,除去收購、銷售提成和加工費、房租費,就算後麵靠近年關她不漲價,全都賣一毛錢一斤,純利潤也能達到兩千六百多元錢。而這隻是半年的利潤,她的生意才剛剛開始。
以後瓜子原料多了,她再把瓜子銷往全國各地甚至國外,小小的瓜子也能創造巨大的利潤。
她是腦子瓦特了才賣配方。
邵海峰被她拒絕得一噎,越發肯定這丫頭不是主事者。
哪有這樣談生意的?一句話把人拍牆上摳都摳不下來。
盛景讀懂了他的微表情,幹脆就錯就錯:“反正我家長輩就是這麽交待的。他們的身份也不方便出麵,這瓜子生意以後都交給我來談。你要是覺得這合作方式可以,那就繼續談,否則就算了。”
她是想跟邵海峰合作不假,但現在做生意和後世不一樣,冒的是政治風險。所以合作者是否衝動,頭腦是否清醒就很重要。
如果對方是打著占便宜的想法來的,可是被她這態度一激就不合作,那這生意就不用再談下去了,以免浪費彼此的時間。
邵海峰真想轉身就走。
可想想連自家那些兄弟都想去汪嬸那裏買瓜子嗑,對自家瓜子滿臉嫌棄,他的腳就跟粘在了安門廣場的地磚上,挪都挪不動。
“那你說吧,利潤怎麽分成。”他道。
“你拿原料來,我替你加工,加工費每斤五分。北城市場是我的,其他地方你怎麽賣,賣多少錢,賺多少利潤,與我無關。這是第一種合作方式。”
邵海峰眼神微動:“那第二種呢?”
“第二種就是北城和外地所購買來的原料共享,我這邊進行加工,北城的市場是我的,外地的市場由你開拓。如果原料采購額和銷售額雙方差不多,利潤八二開。我八你二。”
“如果原料采購額和銷售額相差甚多,超過多少,再按相應的比例進行分成。這個可以坐下來再討論,商定後簽定合同。”
邵海峰的眉頭微微一皺,隨即又鬆開。
這個分成數,乍一看對他們不利,但細細一想又覺得有道理。
“五分錢加工費太多,三分。”他還價。
顯然他選擇了第一種合作方式。
盛景打著交好他,獲得物流渠道的想法,這會兒就耐心解釋:“我炒瓜子是要雇人幹的。雇一個兩個可以,雇多了,一旦被人發現,我就得坐牢。你給三分錢一斤,利潤薄,風險大,不劃算,我肯定不能幹。”
今年瓜子過季了。明年秋天等瓜子成熟的時候,政策會鬆動很多。否則她連這五分錢都不想賺。
這理由很充分,邵海峰十分能理解。
他做這個生意,家裏人都是極力反對的。一旦他出了事,他爸媽的工作就算能保住,但他爸的仕途怕就走到頭了。
盛景又加了一句:“五分錢隻是加工費。外地市場我也是要去競爭的。”
邵海峰的眉頭又皺了起來。
這話乍一聽也很讓人生氣,但細想想也有道理。
人家冒著風險,收你五分錢給你加工,總不能憑這一點就占著外麵廣闊的市場,不讓人家往外地賣瓜子吧?天底下來真沒這樣的道理。
可真答應了,他競爭得過對方嗎?
外地瓜子的收購價雖然比北城的便宜,隻要兩分,但收瓜子、運瓜子,其中消耗的人情和費用,算下來成本就達到三分一斤了。再給五分加工費,成本就八分了。
往外地運瓜子、銷售瓜子,同樣也要費用,這麽一算他的成本都超過一毛錢了。那他要賣多少錢才能賺錢?
外地可不像北城,瓜子數量多,收是收不完的。當地的小販可以自己炒瓜子賣。他的瓜子價格高了就賣不出去,更不用說還要跟“景姐”家競爭了。
“景姐”沒有火車渠道,往外運瓜子肯定比他困難。但萬一人家有渠道呢?
盛景看他半天不說話,道:“要不要合作,怎麽合作,你慢慢考慮吧,不用急著現在就給我回複。曾奇每個星期一都會往汪嬸家送一次瓜子。你有什麽想法讓曾奇給我帶話就成。”
“好。”
邵海峰有些鬱悶。
他是什麽樣的身份,曾奇早打聽清楚了。可對麵這人是什麽身份,他卻什麽都不知道。他派人跟了曾奇兩次,都被那機靈小子給擺脫了。
這也是他不想采取第二種合作方式的原因。
對方是什麽人都不知道,當然是把利益劃分得越清楚越好。
可看這樣子,對方想逼著他采取第二種合作方式。這是看中了北城以外的市場?
他想了想,幹脆直截了當地詢問:“采取第二種合作方式的前提是我得知道你們是什麽人,否則誰也不放心跟不知底細的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