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這兩年管著她這攤生意,還把生意做得比原先大許多,他拿的是百分之二十的提成。黃佩蘭也是個能吃苦的,起早貪黑的賣瓜子,曾雨放學和寒暑假也幫著賣,一家子賺的錢不老少。買間鋪子或是在臨街處買兩間屋子,應該還是夠的。


    曾奇搖頭:“姐,隻要你願意用我,我就跟著你。”


    第131章


    ◎港城股市抄個底◎


    此時, 國家建設局局長辦公室裏,盛河川和喬關相對而坐。


    等秘書上了茶退了出去, 盛河川問道:“喬司長百忙之中來訪, 不知有何貴幹?”


    “盛局長公務繁忙,我有什麽話,就直說了。”喬關道。


    作為幹部級幹部, 盛河川每天有忙不完的事。不光局裏一大堆事情要處理,還要參加中央各種會議。


    十五分鍾後,他就有一個會議要開, 五分鍾後他就要起身前往。接待喬關的這五分鍾時間, 還是盛河川硬擠出來的。


    所以喬關盡管十分想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做勇盛河川的思想工作, 但時間不允許。


    他道:“昨天萬司長去做盛景同誌的思想工作,盛景同誌婉言拒絕了。盛景同誌碩士畢業,又是學經濟管理的,總不至於總在家裏呆著,不出來工作吧?”


    說到這裏,他友善地對盛河川笑了笑:“她要是對萬司長他們外貿司的工作不感興趣,不知道願不願意來外資司工作?我們區域經濟發展處正好有一個科長的位置空缺。盛景同誌是哈佛碩士, 就任一個科長是有些屈才,但也隻是暫時的。國家現在非常缺人才,隻要我還在外資司,就絕對不會埋沒人才。”


    盛河川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大家在機關部委廝混, 能爬上司長、部長的位置, 人人都深諳說話的藝術。


    喬關表麵看似在招攬人才, 實則是在打探消息,想知道盛景會不會參與哈裏他們手中的項目吧?


    喬關繞彎子,盛河川自然也裝傻。


    他道:“我問她想做什麽,她說這些年太累了,四年的大學她兩年就學完了;在哈佛這兩年裏她表麵上是放緩了腳步,沒有像方毅那樣一年就拿到學位回國工作,實則她還兼修了金融專業。”


    這是實話。


    盛景在股市吃到了紅利,盡管靠的是先知,但她兩輩子對於金融都非常感興趣。她之所以在哈佛呆了兩年,除了放了一部分精力在生意上,更多的是她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金融專業課來聽。


    要不是哈佛商學院沒有金融碩士,她都要拿雙學位了。


    喬關一愣:“難道盛景同誌想要去銀行係統工作?”


    盛河川搖了搖頭:“那倒沒有。她說太累,想休息一段時間,暫時不考慮就業問題。等她休息一兩個星期,再做決定。”


    這也是盛景給對外經濟貿易部外貿司萬司長和經委領導的婉拒之辭。


    喬關在心裏暗罵盛河川是個老狐狸,說話滴水不漏,他想探聽點消息都探聽不到。


    眼看著五分鍾馬上就到了,他道:“我們司誠摯邀請盛景同誌來任職,今天我過來隻是表達一下誠意。盛部長替我勸勸盛景同誌。後天我再派人去問問她意思。”


    “另外,如果盛景同誌不願到國家部委上班,而是參與詹姆斯先生他們所做的項目。她是唐宣文先生和盛茹慧女士的親生女,應該對這些項目有絕對的話語權,到時候也依然是跟我們司打交道。到時候還請盛景同誌多多支持我們的工作,我們司也會最大程度的支持盛景同誌。”


    說著他站了起來,跟盛河川握手:“盛部長您忙,我就不多打擾了。”


    盛河川起身跟他握手,看著秘書送喬關離開。他轉身拿起公文包:“走吧,開會。”


    晚上,盛河川回到家,把喬關的這番話跟盛景複述了一遍。


    盛景聽到最後一句話,挑了一下眉:“喬司長這是想讓我爭權奪利?”


    盛景的聰穎從來沒讓盛河川失望過。


    一聽這話他就心頭大暢:“哈哈,可不是?怕是哈裏和陳斯特提出的條件有些苛刻,喬司長想讓你把項目的話語權給奪下來,好讓你聽他們的。哼,他就是欺負你年輕。”


    他看向盛景:“不管他怎麽說,你都說因為你還沒有實踐經驗,現在隻是學習階段,不參與項目的決策。”


    “嗯嗯,我知道了。”盛景連連點頭。


    “舅舅,”她喚了盛河川一聲,“我大堂哥在港城,過幾天我打算去那邊看看,然後再去鵬城。”


    “去吧。”盛河川道,“那裏是經濟特區,會發展得很快,那裏也講究特事物辦。你去那邊看看也好。”


    他不知道盛景回國後要做什麽,他也不問。


    以前國內還不允許做生意時,他都支持盛景販賣瓜子。現在盛景是經濟學碩士,在國外又做了那麽大的生意,他還有什麽不放心的?


    “要去就明天去吧。我天天忙,你在家我也沒空陪你。”他又道。


    “好。”盛景點頭。


    早幾天去港城也好,她也好早作準備。重生一回,所有的經濟機遇她都要抓住。


    一九八三年九月二十四日,是港股的“黑色星期六”,銀行擠提,市民紛紛搶購日用品,港城似乎末日來臨。恒生指數一路從1800點跌到600點,然後又在一九八四年末重上1000點,於一九八七年升到3968點。


    盛景作為一個投機者,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抄底的機會。除了股市,港城的房產也值得投資。


    這會兒國內經濟還沒騰飛,她可以把錢先在港城大賺一波,八七年再從港股抽身投資國內實業。


    第二天是,盛景飛去了港城。


    是大堂兄的女兒唐明珠來接的機。


    大堂史唐琪琛比盛景的大哥唐琪安大了十歲,今年已是五十歲的人了。


    當初唐宣賢在港城呆了十幾年,打下了偌大的基業,後來他去米國,這裏就由唐琪琛掌管著。盛景在米國並沒有見到這位大堂兄。


    唐明珠身為唐琪琛的小女兒,隻比盛景小一歲。


    她穿著名牌衣服,化著精致的妝容,親自開著一輛紅色跑車,對盛景矜持地笑道:“小姑姑來得真巧。我爸剛給我買了一輛兩百萬的跑車。我昨天剛提的貨,今天正好來接小姑姑。”


    “不錯,挺漂亮。”盛景笑道。


    這輕飄飄的語氣讓唐明珠感覺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她眸色沉了沉,臉上的笑容卻沒變:“你們在內地,可以自己買小轎車了嗎?”


    第132章


    ◎我們要不要跟一把?◎


    盛景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在這樣的局勢下, 大堂兄還給你買輛跑車,可真是舍得。現在港城是個什麽局勢, 明珠你關心過嗎?造成這一切的是什麽, 你應該清楚吧?”


    唐明珠臉色驟然一變。


    “我爺爺年輕的時候,有個遠親賣身給財主家當了仆人。有一次他坐著主人的馬車,穿著綾羅綢緞回來了, 在親戚們麵前耀武揚威,洋洋得意,看不起窮親戚們。結果沒兩年, 他因為失手打翻了主人喜歡的一個茶壺, 被活活打死了。”


    看唐明珠的臉色更加難看了,盛景還補了一刀:“所以說,當奴才, 實在沒什麽好得意的。港城, 我們是一定要收回來的。最遲到明年,你就可以看到結果了。”


    “你……”唐明珠氣得要死,“我不過是說了一句汽車,你有必要說這麽多有的沒的嗎?”


    “你那句是真的說汽車嗎?那可能我跟你思維不在同一頻道上,是我誤會了你。”盛景道。


    不等唐明珠的嘴角勾起得意的笑容,她又道:“一會兒到了你家,我把這些話說給大堂兄聽, 讓他看看是不是我想多了。”


    “你……”唐明珠氣得胸口一起一伏,要不是汽車上了高架橋,她恨不得直接停車讓盛景自己打車回去。


    但這也就想想,她不敢。


    媽咪說, 米國的二爺爺對這個失散多年的女兒十分寵愛, 一心想要彌補她。如果讓他知道盛景在他們家受了委屈, 不說二爺爺如何,親爺爺是肯定饒不了她的。


    爺爺一發話,爹地再寵她,也要斷了她的花銷,讓她禁足一個月。真要把她關在家裏不讓她外出玩耍逛街,她會死掉的!


    唐明珠氣鼓鼓地回到家,根本不理會父母兄姐跟盛景的寒暄,直接上了樓。


    唐琪琛娶了兩房太太,有五子三女,除了在國外念書的一兒一女,今天所有人都來了。


    二太太見小女兒噘著嘴上樓,趕緊給小兒子唐言瑜使了個眼色。


    唐言瑜跟盛景打了招呼後就上了樓,沒多久就下來了,把事情跟二太太說了。


    “這孩子,真是被你爹地寵壞了,跟個大陸來的遠房親戚較什麽勁兒?那姓盛的就算不在大陸呆著也會去米國,來港城不過是見見市麵,沒住幾天就走的。你去跟你妹妹說,讓她好歹收斂些,別惹你爹地不高興。”


    “我已經勸過她了。”唐言瑜道。


    “那就行。”


    母子倆走後,樓道間閃過一抹女傭的身影。


    很快,大太太就知道這件事了。


    豪門爭產,兩房太太自然不和。


    因此等到吃過飯後,唐明珠和盛景鬧矛盾的事就被添油加醋地傳到了唐琪琛耳裏。


    唐家傳統,一向都是男主外女主內。女人隻需要貌美如花,吃吃喝喝做做美容,到了年紀就聯姻嫁出去完事。所以很多事,唐琪琛都沒跟女兒們說。


    讓傭人帶盛景去客房休息後,他就召集了所有兒女:“當初唐家的財產,我們兩房是平分的。我叔叔雖然有三個兒子,但因為隻有盛景這麽一個女兒,還虧欠她良多,所以她能分到的財產,明麵上是四分之一,實則我嬸嬸的古董首飾都給了她。”


    在座的都驟然變色,甚至還有人驚呼出聲。


    唐宣賢前後娶了兩個老婆,有六子四女,分到各人名下的財產就沒叔叔那一房的子女多。就算唐琪琛這些年苦心經營,但他子女又眾多。在座的不管是哪個,名下財產都沒有盛景一半多。


    “唐家子弟都有一筆一萬美金的創業投資。盛景全部投入米股,兩年時間賺了三四十萬美元。另外,她用一萬米金開了一家超市,後來慢慢擴展,在得到五萬創業資金時家族看好這個項目,進行了注資,她在這個項目上,兩年淨賺六十多萬美元。”


    唐琪琛的四個兒子聽到前一句話還沒什麽表情。這件事他們是知道的。可聽到後一句,四個人都變了臉色。


    繼承的財產多,隻能說盛景的命好。財富多也不一定能守得住。可自身有能力就不一樣了。這種人,跟她交好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那不是兩年賺了一千萬美元?”唐言瑜驚訝地問道。


    唐琪琛懶得理他。他深深地掃視了自己的兒女一眼。


    他孩子雖多,但在錦衣玉食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大多沒什麽進取心,也吃不了苦。八個子女裏隻有三個是有經商天賦的,這三個能力也不是特別突出。


    唐琪琛的大兒子唐言思從小被父親悉心培養,是下一任的家主。他想的跟弟弟妹妹們不一樣。


    “小姑姑身為哈佛經濟學碩士,短短兩年就創造了這麽多財富,可見她眼光獨到,能力極強。她這會兒出現在港城,難道是覺得港城有投資的價值?”


    聽到唐言思這話,大家都精神一振。


    對於港城,兩國來回拉鋸,日不落還對港城經濟使出各種手段,現在港城人心惶惶。


    唐琪琛一直在考慮要不要全家搬到米國去。


    但當初唐宣賢在港城創下一番基業,唐琪琛作為唐宣賢的長子留在了港城,在這裏經營了大半輩子,他的所有產業和人脈都在這裏。去到米國,人生地不熟,想要重新開始哪那麽容易?


    如果盛景看好港城經濟,特意過來投資,那是不是意味著他們不用挪窩?


    唐琪琛彈了一根雪茄出來,就著二太太手裏的打火機點燃,深深吸了一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蕭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蕭笛並收藏七十年代胡同姑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