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的聲音頓時停住,她從未見過寧棲遲這般駭人的模樣,使她心底起了一層密密麻麻的恐懼。
寧棲遲眉梢的冷光刺骨,他道:“娘娘不必在臣身上下功夫,臣身側之人是否為你心腹,亦不會於您有半分益處。”
“若娘娘任性妄為,子念會效仿父親,深宮高閣,沒有寧家,娘娘盡可割肉自飲。”
作者有話說:
感謝寂寞之滄月的地雷,韓累累的十五瓶營養液,十三的五瓶營養液,
第63章 63
◎我會陪你◎
貴妃睜大了眼, 昔日高高在上的貴妃珠釵散落,不可置信的盯著他。
大殿靜的可聞呼吸,瞬息後, 貴妃竟後退幾步,荒唐的笑了出來。
“寧子念,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麽麽?”
她一節指節指向自己,含淚顫抖,雙目震怒,“本宮是你姑母。”
“你母親從不管你,是本宮在內宮中庇護你,照顧你十餘年,你生了寒症被關在書樓, 是本宮跪下來求宣氏,衣不解帶的照顧你!”
她眼眶發紅,“是,本宮是想在你身側安排心腹, 可是本宮哪裏有一處害過你?本宮比你親生父母都要對你好。”
“你父親,當年因為本宮針對宣氏,眾目睽睽之下生生打了了本宮一巴掌, 深宮之中再無寧家背靠, 你可知本宮過得是什麽日子?”貴妃眼底一片濕潤,“聖上厭棄, 旁人踐踏,本宮是一人生生熬過來的。”
“我們是血親, 你也同他一般, 為了一個外人女子, 你要同本宮斷情分?”她字字嘶聲, 眼底甚至有了血絲,“這麽多年,本宮一腔熱衷,將你當作親子,竟養出了你這麽個白眼狼麽?”
她從未想過,寧棲遲居然能為薑予做到這一步,她身子發顫,恐懼和驚怒盤踞在她心頭,是她幼時對寧棲遲那般無微不至,是她伴他長大,比他親生母親還要同他親近。
大殿靜謐。
寧棲遲的神色忽然變得很平靜,好似雕塑屹立原地。
他聲音清冷,平和出聲。
“宣氏式微,她生下未來太子,而寧家樹大招風,當年您謀害宣氏,若父親不與您斬斷情分,娘娘認為,如今寧家還有如此殊榮嗎?”
貴妃哭泣聲止,她忽覺什麽在腦中破殼,而仍舊不信道:“怎麽沒有,兄長,兄長他跟著聖上經曆生死,若沒有寧家,陛下,陛下又怎麽爭得過先太子……”
“天子交迭,必斬權臣。”
忽然,一聲驚雷從窗外落下,白光將他挺立的臉部輪廓打下一道鬼魅般界限。
他的神色太平靜,若剛剛貴妃因為自己的言論生了幾分恐懼,此刻才知寧棲遲此刻所言時多麽驚世駭俗。
可因為這一句話,貴妃起了一絲鑽心的寒意。
天子交迭,必斬權臣。
自古以來,新帝登基那一次不是腥風血雨的整肅朝堂,當年寧家是何等風光,她自幼被父親母親捧在手心如同掌上明珠,早早嫁給聖上受盡了優待,囂張跋扈,宣氏都要暫避鋒芒。
可何嚐不是站在風口浪尖上。
憶起當年,貴妃麵上血色盡失,她一時啞口無言。
寧棲遲氣息微低,眼瞼微斂。
“姑母,我並非不知。”
“陛下要我入宮伴讀,我母親求到宮門前,您卻避而不見。”
“您十幾年照拂於我,而我母親十餘年都不曾與我見過幾麵。”
貴妃瞬間靜默僵立,雙手都在發顫。
有什麽在她腦內炸開,她張了張口想為自己爭辯什麽,可什麽都說不出,她癱坐在地上,珠釵落地已然失神。
寧棲遲靜了許久,才聲音平穩的開了口。
“臣會遞上奏章,今日娘娘殘害臣妻之事,會有結論。”
*
從引見自家小侯爺從大殿中出門,見他麵色寂冷,而殿中有婢女驚叫連連去喚太醫,一時內心複雜。
他們是自小就跟著公子的暗衛,自然也知他的處境。
當年小侯爺被宣氏栽贓,罰跪在書堂,是貴妃苦苦哀求差點丟了性命才救了他,小侯爺並非不知貴妃愚蠢,亦不是不知貴妃為他尋妻是為了寧家權勢,可他記得這十餘年來貴妃的照拂。
公子可以讓貴妃安享晚年,可偏偏貴妃非要對少夫人那般,公子心中對她的一絲親情也徹底消散了去。
若寧家不再庇護貴妃,宣氏必定再無顧忌。從引淡淡的歎了口氣。
宮道上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寧棲遲停在了宮門前,遠遠見到一女子站在青煙細雨的宮道下,背靠著馬車卻沒有上去,婢女為她撐了一把油紙扇,正乖順的等在原地。
她還披著他走時遞給她的那件外衫,宮婢在她身側駐守著,被細煙籠罩,他看不清她的麵龐。
他腳步微頓,才移步走去。
薑予聽宮婢說寧棲遲是進宮見太妃去的,這才能在路上遇到他,可畢竟見都見了,她也不好先行回府。
還有另一糾結之處,就是路上自己同他說的那話,實在是帶了幾分情緒,雖然寧棲遲答應了她,但她總覺得自己言語不妥貼。
若說委屈,她已經習慣了,萬一寧棲遲覺得她多事這可不好了。
待見到人從雨中而來時,她下意識的往前了幾步,為他遮了下傘,抬眼才見他眼底稍縱即逝的光亮。
薑予立馬關心道:“天下這麽大雨,怎麽沒帶傘?”
從引撓了撓頭,得知少夫人被貴妃召入宮,公子便騎馬匆忙趕來,連馬車都未坐,更別提旁的。
關心幾句後,薑予自然的將話題過渡到自己想提的事上。
她斟酌著道:“小侯爺今日進宮見太妃,若是為了我的事生了其他事故,我心難安,貴妃訓我本沒什麽,若是讓你為難的話,便當作沒聽過吧。”
她想,這樣說的話,他便不會覺得麻煩吧?
她在他麵前總是這般小心翼翼,她將姿態放的很低,寧棲遲目光落在她草草包紮的傷口上,那衣裙上的如芍藥般綻放的血色,刺入眼底。
薑予內心忐忑的等著他的回應,設想過諸多,卻唯沒想到她對她說:“抱歉。”
她頓時愣在原地,抬首略顯疑惑的看他。
見薑予一臉驚異的模樣,寧棲遲垂落的眼睫落下陰影。
他聲音低緩而清冽,“若你當時並未嫁我,便不會受這麽多刁難。我不曾問過你任何意見,也不曾護佑過你平安。”
薑予放鬆了手中的傘柄,神色怔怔。
他扶正了她的傘,將她姣好的麵龐印入入眼底。
“你是我的妻子,你不必為了任何事委屈自己。”
油紙傘被撐起,遮擋肩上風雪,寧棲遲的神色是從未有過的認真。
“以後若是不想去什麽地方,麵對什麽人,與我說,便不去。”
“若你想去,我也會陪著你。”
作者有話說:
感謝飛魚三十瓶營養液,不喝白開水20瓶營養液鴨~明天會更,26號晚上或者27淩晨這段時間,不固定
第64章 64
◎還能有側室?◎
細碎的雨在傘麵濺開, 浮光在簷角暈染。
雨卻,越下越大。
薑予失神片刻,直到落在她腳邊的雨水侵進了她的鞋麵, 她才陡然回過神來。
她避開寧棲遲點的視線,點點首,“那就,謝過小侯爺了。”
她四處看了眼外邊烏雲壓下的景色,“雨下大了,我們快回去吧。”
她鬆開了握著傘柄的手,隻身退入雨中,任由雨水打濕了她的珠釵鬢發,雙肩衣裙, 她的麵容幹淨又溫和,隻是帶著不易察覺的,淡淡的疏離。
接著她福了福身,淺淺笑了下。
接著衣裙流轉, 她背過他朝著馬車而去。
薑予的腳步很快,她唇角的笑卻拉平了,雨勢很大, 仿佛她初次隔著一層車簾第一次遇見寧棲遲的時候, 他又是如此,對她施與援手。
可不知是不是那微乎其微的自尊心作祟, 她不太想接受小侯爺的施舍。
她的背影在雨中消失,寧棲遲抬步跟了幾下, 可女子的倩影隨著彌散的煙雨直至消失不見, 他停住腳步, 一時背脊僵直。
從引在身後喚道:“公子?”
寧棲遲未言, 許久才朝馬車走近。
馬車顛簸著朝建寧侯府而去,一路上薑予都未曾跟寧棲遲說過幾句話,而寧棲遲的視線落在她溫良的側顏上,又垂落在她隨意包紮起的傷口上。
他從袖下取出了一個月白色的瓷瓶,遞到她眼前。
薑予一頓,也沒拒絕接到手裏,似乎是和上次莊衡送給她的是同一種藥膏,很好用也不會留疤。
她道了聲謝,然後將自己手上的包紮扯下,露出那道蜿蜒的傷口。
她並未察覺寧棲遲略一低沉的氣息,忍痛將藥上在了傷口處。
但包紮一步,單隻手著實辦不到,而隔著一層衣衫,那隻修長執筆的手托住了她的臂腕。
寧棲遲靠在她身後,薑予略感一絲僵硬,微微抬首,眼底有絲驚愕。
小侯爺隻是很認真的卷好那塊布,為她一道一道的繞在手指上,動作甚至可以說是輕柔,他的動作慢條斯理,好似在對待什麽十分貴重的東西。
車外的喧囂聲漸漸停息,他不曾觸碰她一分肌膚,薑予猶豫片刻,便也並未反抗。
等係好結,他才低目對上她的眼睛。
那雙純澈的眼眸中有探究,有疑惑,他們的距離過分近了,甚至能感受到雙方輕微的鼻息,本是春日,薑予隻穿了一件薄薄的春衫,挺直的後背貼在男子胸膛處,灼燒似的熱意渡過,寧棲遲頃刻後退,略略失態,眼底似也裹挾著一絲滾燙,不敢看她。
薑予倒是平靜,隻放下那隻手,緩慢的說了句,“多謝。”
寧棲遲眉梢的冷光刺骨,他道:“娘娘不必在臣身上下功夫,臣身側之人是否為你心腹,亦不會於您有半分益處。”
“若娘娘任性妄為,子念會效仿父親,深宮高閣,沒有寧家,娘娘盡可割肉自飲。”
作者有話說:
感謝寂寞之滄月的地雷,韓累累的十五瓶營養液,十三的五瓶營養液,
第63章 63
◎我會陪你◎
貴妃睜大了眼, 昔日高高在上的貴妃珠釵散落,不可置信的盯著他。
大殿靜的可聞呼吸,瞬息後, 貴妃竟後退幾步,荒唐的笑了出來。
“寧子念,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麽麽?”
她一節指節指向自己,含淚顫抖,雙目震怒,“本宮是你姑母。”
“你母親從不管你,是本宮在內宮中庇護你,照顧你十餘年,你生了寒症被關在書樓, 是本宮跪下來求宣氏,衣不解帶的照顧你!”
她眼眶發紅,“是,本宮是想在你身側安排心腹, 可是本宮哪裏有一處害過你?本宮比你親生父母都要對你好。”
“你父親,當年因為本宮針對宣氏,眾目睽睽之下生生打了了本宮一巴掌, 深宮之中再無寧家背靠, 你可知本宮過得是什麽日子?”貴妃眼底一片濕潤,“聖上厭棄, 旁人踐踏,本宮是一人生生熬過來的。”
“我們是血親, 你也同他一般, 為了一個外人女子, 你要同本宮斷情分?”她字字嘶聲, 眼底甚至有了血絲,“這麽多年,本宮一腔熱衷,將你當作親子,竟養出了你這麽個白眼狼麽?”
她從未想過,寧棲遲居然能為薑予做到這一步,她身子發顫,恐懼和驚怒盤踞在她心頭,是她幼時對寧棲遲那般無微不至,是她伴他長大,比他親生母親還要同他親近。
大殿靜謐。
寧棲遲的神色忽然變得很平靜,好似雕塑屹立原地。
他聲音清冷,平和出聲。
“宣氏式微,她生下未來太子,而寧家樹大招風,當年您謀害宣氏,若父親不與您斬斷情分,娘娘認為,如今寧家還有如此殊榮嗎?”
貴妃哭泣聲止,她忽覺什麽在腦中破殼,而仍舊不信道:“怎麽沒有,兄長,兄長他跟著聖上經曆生死,若沒有寧家,陛下,陛下又怎麽爭得過先太子……”
“天子交迭,必斬權臣。”
忽然,一聲驚雷從窗外落下,白光將他挺立的臉部輪廓打下一道鬼魅般界限。
他的神色太平靜,若剛剛貴妃因為自己的言論生了幾分恐懼,此刻才知寧棲遲此刻所言時多麽驚世駭俗。
可因為這一句話,貴妃起了一絲鑽心的寒意。
天子交迭,必斬權臣。
自古以來,新帝登基那一次不是腥風血雨的整肅朝堂,當年寧家是何等風光,她自幼被父親母親捧在手心如同掌上明珠,早早嫁給聖上受盡了優待,囂張跋扈,宣氏都要暫避鋒芒。
可何嚐不是站在風口浪尖上。
憶起當年,貴妃麵上血色盡失,她一時啞口無言。
寧棲遲氣息微低,眼瞼微斂。
“姑母,我並非不知。”
“陛下要我入宮伴讀,我母親求到宮門前,您卻避而不見。”
“您十幾年照拂於我,而我母親十餘年都不曾與我見過幾麵。”
貴妃瞬間靜默僵立,雙手都在發顫。
有什麽在她腦內炸開,她張了張口想為自己爭辯什麽,可什麽都說不出,她癱坐在地上,珠釵落地已然失神。
寧棲遲靜了許久,才聲音平穩的開了口。
“臣會遞上奏章,今日娘娘殘害臣妻之事,會有結論。”
*
從引見自家小侯爺從大殿中出門,見他麵色寂冷,而殿中有婢女驚叫連連去喚太醫,一時內心複雜。
他們是自小就跟著公子的暗衛,自然也知他的處境。
當年小侯爺被宣氏栽贓,罰跪在書堂,是貴妃苦苦哀求差點丟了性命才救了他,小侯爺並非不知貴妃愚蠢,亦不是不知貴妃為他尋妻是為了寧家權勢,可他記得這十餘年來貴妃的照拂。
公子可以讓貴妃安享晚年,可偏偏貴妃非要對少夫人那般,公子心中對她的一絲親情也徹底消散了去。
若寧家不再庇護貴妃,宣氏必定再無顧忌。從引淡淡的歎了口氣。
宮道上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寧棲遲停在了宮門前,遠遠見到一女子站在青煙細雨的宮道下,背靠著馬車卻沒有上去,婢女為她撐了一把油紙扇,正乖順的等在原地。
她還披著他走時遞給她的那件外衫,宮婢在她身側駐守著,被細煙籠罩,他看不清她的麵龐。
他腳步微頓,才移步走去。
薑予聽宮婢說寧棲遲是進宮見太妃去的,這才能在路上遇到他,可畢竟見都見了,她也不好先行回府。
還有另一糾結之處,就是路上自己同他說的那話,實在是帶了幾分情緒,雖然寧棲遲答應了她,但她總覺得自己言語不妥貼。
若說委屈,她已經習慣了,萬一寧棲遲覺得她多事這可不好了。
待見到人從雨中而來時,她下意識的往前了幾步,為他遮了下傘,抬眼才見他眼底稍縱即逝的光亮。
薑予立馬關心道:“天下這麽大雨,怎麽沒帶傘?”
從引撓了撓頭,得知少夫人被貴妃召入宮,公子便騎馬匆忙趕來,連馬車都未坐,更別提旁的。
關心幾句後,薑予自然的將話題過渡到自己想提的事上。
她斟酌著道:“小侯爺今日進宮見太妃,若是為了我的事生了其他事故,我心難安,貴妃訓我本沒什麽,若是讓你為難的話,便當作沒聽過吧。”
她想,這樣說的話,他便不會覺得麻煩吧?
她在他麵前總是這般小心翼翼,她將姿態放的很低,寧棲遲目光落在她草草包紮的傷口上,那衣裙上的如芍藥般綻放的血色,刺入眼底。
薑予內心忐忑的等著他的回應,設想過諸多,卻唯沒想到她對她說:“抱歉。”
她頓時愣在原地,抬首略顯疑惑的看他。
見薑予一臉驚異的模樣,寧棲遲垂落的眼睫落下陰影。
他聲音低緩而清冽,“若你當時並未嫁我,便不會受這麽多刁難。我不曾問過你任何意見,也不曾護佑過你平安。”
薑予放鬆了手中的傘柄,神色怔怔。
他扶正了她的傘,將她姣好的麵龐印入入眼底。
“你是我的妻子,你不必為了任何事委屈自己。”
油紙傘被撐起,遮擋肩上風雪,寧棲遲的神色是從未有過的認真。
“以後若是不想去什麽地方,麵對什麽人,與我說,便不去。”
“若你想去,我也會陪著你。”
作者有話說:
感謝飛魚三十瓶營養液,不喝白開水20瓶營養液鴨~明天會更,26號晚上或者27淩晨這段時間,不固定
第64章 64
◎還能有側室?◎
細碎的雨在傘麵濺開, 浮光在簷角暈染。
雨卻,越下越大。
薑予失神片刻,直到落在她腳邊的雨水侵進了她的鞋麵, 她才陡然回過神來。
她避開寧棲遲點的視線,點點首,“那就,謝過小侯爺了。”
她四處看了眼外邊烏雲壓下的景色,“雨下大了,我們快回去吧。”
她鬆開了握著傘柄的手,隻身退入雨中,任由雨水打濕了她的珠釵鬢發,雙肩衣裙, 她的麵容幹淨又溫和,隻是帶著不易察覺的,淡淡的疏離。
接著她福了福身,淺淺笑了下。
接著衣裙流轉, 她背過他朝著馬車而去。
薑予的腳步很快,她唇角的笑卻拉平了,雨勢很大, 仿佛她初次隔著一層車簾第一次遇見寧棲遲的時候, 他又是如此,對她施與援手。
可不知是不是那微乎其微的自尊心作祟, 她不太想接受小侯爺的施舍。
她的背影在雨中消失,寧棲遲抬步跟了幾下, 可女子的倩影隨著彌散的煙雨直至消失不見, 他停住腳步, 一時背脊僵直。
從引在身後喚道:“公子?”
寧棲遲未言, 許久才朝馬車走近。
馬車顛簸著朝建寧侯府而去,一路上薑予都未曾跟寧棲遲說過幾句話,而寧棲遲的視線落在她溫良的側顏上,又垂落在她隨意包紮起的傷口上。
他從袖下取出了一個月白色的瓷瓶,遞到她眼前。
薑予一頓,也沒拒絕接到手裏,似乎是和上次莊衡送給她的是同一種藥膏,很好用也不會留疤。
她道了聲謝,然後將自己手上的包紮扯下,露出那道蜿蜒的傷口。
她並未察覺寧棲遲略一低沉的氣息,忍痛將藥上在了傷口處。
但包紮一步,單隻手著實辦不到,而隔著一層衣衫,那隻修長執筆的手托住了她的臂腕。
寧棲遲靠在她身後,薑予略感一絲僵硬,微微抬首,眼底有絲驚愕。
小侯爺隻是很認真的卷好那塊布,為她一道一道的繞在手指上,動作甚至可以說是輕柔,他的動作慢條斯理,好似在對待什麽十分貴重的東西。
車外的喧囂聲漸漸停息,他不曾觸碰她一分肌膚,薑予猶豫片刻,便也並未反抗。
等係好結,他才低目對上她的眼睛。
那雙純澈的眼眸中有探究,有疑惑,他們的距離過分近了,甚至能感受到雙方輕微的鼻息,本是春日,薑予隻穿了一件薄薄的春衫,挺直的後背貼在男子胸膛處,灼燒似的熱意渡過,寧棲遲頃刻後退,略略失態,眼底似也裹挾著一絲滾燙,不敢看她。
薑予倒是平靜,隻放下那隻手,緩慢的說了句,“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