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頓了頓,而後快步上樓,做賊似的把耳朵貼到門板上。
江明月小手一直放在收錄機的按鍵上,跟隨著裏麵顧莞寧的聲音學讀。
顧莞寧:“my name is wan''ning gu.what''s your name?”
江明月:“my…… ming''yue jiang."
謝曉晨皺眉。
這咋聽著這麽怪呢?
不過她轉念一想,洋人說話就是七拐八拐跟唱大戲似的,怪就對了。
再說,她家月月跟那收音機裏讀得差不多。
差不多。
謝曉晨欺騙自己。
顧莞寧卻騙不了自己。
因為她發現這小姑娘讀著讀著就讀出了一口大碴子味兒。
她停下筆,陷入疑惑中。
這不是跟讀麽?
她又聽了聽。
好吧,跟讀語音念的是她的名字,江明月小朋友換成了自己的名字。
顧莞寧隻好叫停,先教了教小姑娘普通話。
小姑娘原先跟她娘學的帶著點兒京市口音,從學校回來就帶上了碴子味兒。
看了眼時間,今天學得夠久了。
顧莞寧叫停,讓月月趕緊寫學校發的作業。
謝曉晨悄悄上樓又悄悄下樓,鑽進廚房,做飯的時候都刻意放輕動作,生怕弄出聲響再打擾了女兒學習的興致。
麵條下鍋,門口響了幾聲動靜,二老突然回來。
江老爺子進門先笑,聲如洪鍾,被謝曉晨趕緊打手勢示意停下。
江老爺子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小心翼翼問道:“咋了晨晨?”
後頭進門的老太太聽了一耳朵樓上朗讀的聲音,她道:“月月在背課文呢!”
謝曉晨擦擦手過來,給二老倒杯熱茶。
她搖頭,“不是,小晚在教月月英文,那丫頭讀得可起勁了!”
背課文都沒這麽積極過。
要知道營區學校實行的都是半軍事化教育。
哪怕小學二年級,哪怕月月才七歲是她們班最小的孩子,背不過課文都得罰站。
江老太太眼睛一亮,趕緊放下茶杯,一把老骨頭顛顛兒就跑上了樓。
“我去瞅瞅!”
江老爺子緊隨其後。
二老一起耳朵貼門偷聽。
麵條出鍋,謝曉晨上樓喊人吃飯,二老這才乖乖下樓。
月月才剛寫了幾道練習題,端著顧莞寧給她倒的蜂蜜水下樓吃飯。
第一次她都沒顧得上挑揀最不愛吃的胡蘿卜,快速又幹淨地吃完了一大碗麵條,然後迫不及待上樓寫作業。
那一套行雲流水的動作,看得老爺子老太太和她的老母親目瞪口呆。
謝曉晨扭頭,兩眼直放光地看著顧莞寧,“小晚,你教她吃胡蘿卜了嗎?”
顧莞寧從麵碗裏抬頭,“啊?沒有。”
謝曉晨卻搖頭,語氣篤定:“不,你一定教了!”
她灌了杯茶,低頭嘟囔道:“明天繼續買芹菜土豆。”
今天中午那丫頭就沒碰過芹菜。
後天買青椒土豆片。
大後天買青菜雞蛋。
顧莞寧:“……”
她真沒教。
吃完飯,跟表姐謝曉晨一起收拾好飯桌,顧莞寧上樓繼續看書。
另一邊。
距離營區不遠的農場宿舍裏。
值班的連長將一個包裹交給新轉來的一家人。
顧則啟看了眼包裹上貼的單子,寄信人是謝莞庭。
這名字想也知道隻有他家小二才會取。
轉身回宿舍。
顧則啟笑著道:“小二寄東西來了。”
顧盛清守在爐子邊取暖,聞言他說:“快拆開看看,小二說的那膏藥寄來沒?”
這宿舍麵積不小,幾排平房建在大片農田的邊上。
他們搬來也有二十多天快一個月了。
大年夜就是在這裏過的。
剛來的時候是中午,什麽都沒有準備。
本以為大年夜得糊弄過去了,誰成想值班的營長給了他們一鍋豬肉白菜燉粉條和一筐二和麵的饅頭。
他們在林場待了四五年都沒見過肉,連油都很少見。
一盆菜和饅頭都沒舍得吃完。
初一讓他們歇了一天。
打初二開始就有了活計,雖然不能種地,但養雞養鴨養豬編筐糊紙盒都能幹。
還不白幹,幹了有工分,多幹有錢拿。
初一趁空閑,她們好好收拾了收拾宿舍。
問過值班營長後,把六張床兩兩並起來做成雙人床,再圍上洗得發白的床單,屬於各自的私人空間就做成了。
有飯吃飽,有火烤,有正經的屋子和床,這二十多天來是他們四五年間過得最好的一段時間。
拆包裹的時候,其他人陸續圍上來。
最先看到的就是幾遝厚厚的膏藥,顧則啟趕緊分了分,一人都貼上一貼。
這些年冬雪夏雨,可不止那倆人關節有問題,他們每個人都染上了不同程度的風濕病。
現在可好,聽說這是那老大夫祖傳的方子,幾十年的頑固風濕都能治好。
日子是一天天越過越有盼頭了。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10-26 23:18:55~2022-10-27 23:54:1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咻咻咻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97章
◎兩個指節◎
一轉眼就到了三月初。
顧莞寧興高采烈去會計室領錢, 領完錢順路去食堂買飯。
許是因為這兩天是發工資的日子,食堂的夥食相當豐盛。
有炸小魚和鹵雞腿。
顧莞寧買了兩隻鹵雞腿,帶回去和月月當晚飯。
路過窗口的時候被值班小吳喊住, 原來是海市和京市都來包裹了。
京市的包裹是二哥顧鶴庭出發的時候寄的, 有兩張毛毯和一些放得住的吃的。
海市的包裹是一堆書, 以及一些筍幹、一小瓶菌菇醬、一捆甜腸和一小罐藕粉。
還有一封信。
是大學出版社寄來的稿費匯款單和一些票證。
今天是隨機檢查包裹的日子。
顧莞寧一一把包裹拆開,讓值班小吳大致瀏覽一遍。
那些書本和信件著重檢查。
票證粗略過一眼。
沒想到隻那麽一眼,就讓小吳發現了好東西。
他搓著手不好意思道:“顧同誌, 這個籃球票您有需要嗎?”
顧莞寧低頭看過去,有一張極其與眾不同的特殊工業票。
江明月小手一直放在收錄機的按鍵上,跟隨著裏麵顧莞寧的聲音學讀。
顧莞寧:“my name is wan''ning gu.what''s your name?”
江明月:“my…… ming''yue jiang."
謝曉晨皺眉。
這咋聽著這麽怪呢?
不過她轉念一想,洋人說話就是七拐八拐跟唱大戲似的,怪就對了。
再說,她家月月跟那收音機裏讀得差不多。
差不多。
謝曉晨欺騙自己。
顧莞寧卻騙不了自己。
因為她發現這小姑娘讀著讀著就讀出了一口大碴子味兒。
她停下筆,陷入疑惑中。
這不是跟讀麽?
她又聽了聽。
好吧,跟讀語音念的是她的名字,江明月小朋友換成了自己的名字。
顧莞寧隻好叫停,先教了教小姑娘普通話。
小姑娘原先跟她娘學的帶著點兒京市口音,從學校回來就帶上了碴子味兒。
看了眼時間,今天學得夠久了。
顧莞寧叫停,讓月月趕緊寫學校發的作業。
謝曉晨悄悄上樓又悄悄下樓,鑽進廚房,做飯的時候都刻意放輕動作,生怕弄出聲響再打擾了女兒學習的興致。
麵條下鍋,門口響了幾聲動靜,二老突然回來。
江老爺子進門先笑,聲如洪鍾,被謝曉晨趕緊打手勢示意停下。
江老爺子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小心翼翼問道:“咋了晨晨?”
後頭進門的老太太聽了一耳朵樓上朗讀的聲音,她道:“月月在背課文呢!”
謝曉晨擦擦手過來,給二老倒杯熱茶。
她搖頭,“不是,小晚在教月月英文,那丫頭讀得可起勁了!”
背課文都沒這麽積極過。
要知道營區學校實行的都是半軍事化教育。
哪怕小學二年級,哪怕月月才七歲是她們班最小的孩子,背不過課文都得罰站。
江老太太眼睛一亮,趕緊放下茶杯,一把老骨頭顛顛兒就跑上了樓。
“我去瞅瞅!”
江老爺子緊隨其後。
二老一起耳朵貼門偷聽。
麵條出鍋,謝曉晨上樓喊人吃飯,二老這才乖乖下樓。
月月才剛寫了幾道練習題,端著顧莞寧給她倒的蜂蜜水下樓吃飯。
第一次她都沒顧得上挑揀最不愛吃的胡蘿卜,快速又幹淨地吃完了一大碗麵條,然後迫不及待上樓寫作業。
那一套行雲流水的動作,看得老爺子老太太和她的老母親目瞪口呆。
謝曉晨扭頭,兩眼直放光地看著顧莞寧,“小晚,你教她吃胡蘿卜了嗎?”
顧莞寧從麵碗裏抬頭,“啊?沒有。”
謝曉晨卻搖頭,語氣篤定:“不,你一定教了!”
她灌了杯茶,低頭嘟囔道:“明天繼續買芹菜土豆。”
今天中午那丫頭就沒碰過芹菜。
後天買青椒土豆片。
大後天買青菜雞蛋。
顧莞寧:“……”
她真沒教。
吃完飯,跟表姐謝曉晨一起收拾好飯桌,顧莞寧上樓繼續看書。
另一邊。
距離營區不遠的農場宿舍裏。
值班的連長將一個包裹交給新轉來的一家人。
顧則啟看了眼包裹上貼的單子,寄信人是謝莞庭。
這名字想也知道隻有他家小二才會取。
轉身回宿舍。
顧則啟笑著道:“小二寄東西來了。”
顧盛清守在爐子邊取暖,聞言他說:“快拆開看看,小二說的那膏藥寄來沒?”
這宿舍麵積不小,幾排平房建在大片農田的邊上。
他們搬來也有二十多天快一個月了。
大年夜就是在這裏過的。
剛來的時候是中午,什麽都沒有準備。
本以為大年夜得糊弄過去了,誰成想值班的營長給了他們一鍋豬肉白菜燉粉條和一筐二和麵的饅頭。
他們在林場待了四五年都沒見過肉,連油都很少見。
一盆菜和饅頭都沒舍得吃完。
初一讓他們歇了一天。
打初二開始就有了活計,雖然不能種地,但養雞養鴨養豬編筐糊紙盒都能幹。
還不白幹,幹了有工分,多幹有錢拿。
初一趁空閑,她們好好收拾了收拾宿舍。
問過值班營長後,把六張床兩兩並起來做成雙人床,再圍上洗得發白的床單,屬於各自的私人空間就做成了。
有飯吃飽,有火烤,有正經的屋子和床,這二十多天來是他們四五年間過得最好的一段時間。
拆包裹的時候,其他人陸續圍上來。
最先看到的就是幾遝厚厚的膏藥,顧則啟趕緊分了分,一人都貼上一貼。
這些年冬雪夏雨,可不止那倆人關節有問題,他們每個人都染上了不同程度的風濕病。
現在可好,聽說這是那老大夫祖傳的方子,幾十年的頑固風濕都能治好。
日子是一天天越過越有盼頭了。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10-26 23:18:55~2022-10-27 23:54:1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咻咻咻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97章
◎兩個指節◎
一轉眼就到了三月初。
顧莞寧興高采烈去會計室領錢, 領完錢順路去食堂買飯。
許是因為這兩天是發工資的日子,食堂的夥食相當豐盛。
有炸小魚和鹵雞腿。
顧莞寧買了兩隻鹵雞腿,帶回去和月月當晚飯。
路過窗口的時候被值班小吳喊住, 原來是海市和京市都來包裹了。
京市的包裹是二哥顧鶴庭出發的時候寄的, 有兩張毛毯和一些放得住的吃的。
海市的包裹是一堆書, 以及一些筍幹、一小瓶菌菇醬、一捆甜腸和一小罐藕粉。
還有一封信。
是大學出版社寄來的稿費匯款單和一些票證。
今天是隨機檢查包裹的日子。
顧莞寧一一把包裹拆開,讓值班小吳大致瀏覽一遍。
那些書本和信件著重檢查。
票證粗略過一眼。
沒想到隻那麽一眼,就讓小吳發現了好東西。
他搓著手不好意思道:“顧同誌, 這個籃球票您有需要嗎?”
顧莞寧低頭看過去,有一張極其與眾不同的特殊工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