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段錦,關於葉四叔和楊先生等等諸人,他們的未來該怎麽走,葉碎金都有約略已經成型的想法。


    但趙景文……


    葉碎金還沒有想好,到底該怎麽處置她的夫婿趙景文。


    第17章 計策


    作為夫妻,有時候很難回避對方自己在做什麽。


    普通夫妻尚有內外之分,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葉碎金和趙景文完全沒有內外之分。


    段錦來請葉碎金的時候,趙景文不吭聲但是緊緊跟著。


    似乎打算一直跟去書房。


    葉碎金隻側頭看了趙景文一眼,嘴角扯了扯。


    不愧是你,趙景文。


    明明,昨天主人吩咐他要見的人裏,根本沒有姓趙的。


    段錦嘴唇動了動,還是忍下了。


    若葉碎金不想他去,自會喝止他,輪不到段錦來決定趙景文有沒有資格列會旁聽。


    葉碎金既然都沒有開口,他就也沒有資格開口。


    一路忍到了書房。


    葉碎金一腳邁進去,忽然道:“阿錦,進來侍候。”


    趙景文腳步頓了頓。


    段錦眼睛卻亮起來,本來已經止住的腳步帶著雀躍跟了上來。


    “幾個事。”葉碎金在書房與眾人落座,“先前的計劃都不變,與諸縣的帖子,該送過去了。大家坐在一起敞開了談一談。把道劃下,是從是抗,咱們用拳頭說話。”


    這些是葉碎金巡視鄧州之前就已經基本敲定的事,如今再確認一下即可。


    她拿出昨天晚上辛苦的成果遞給他們:“這個都看一下。”


    葉四叔、楊先生交換著看,葉三郎湊在葉四叔身邊一起看。


    看完,便是葉四叔也歎一聲:“咱們祖上留下來的東西,總算沒埋沒。”


    葉家祖上在前前朝——這裏略過偽梁和剛建立還不知道能維持多久的晉,就以大魏為前朝,再往前就是前前朝,葉家祖上前前朝乃是武將世家。


    後來朝代更迭,大魏興起,祖上退隱故鄉,有遺訓令子孫不得以臣事魏。


    便漸漸沒落成民間鄉紳。


    有些遠支子弟,甚至棄武習文,隻有葉家堡的嫡係,代代以武功、兵法相傳。


    武功容易檢驗,兵法漸漸都成了紙上談兵。


    於是重武而輕兵就成了不可阻擋的趨勢。


    葉碎金一直都是她這一代中最出色的,並不僅僅是指她一身功夫,還包括了她的家學傳承。


    葉四叔至今還記得,她小時候指揮著兄弟們玩打仗遊戲,兩軍列陣,各自帶上小廝,儼然已有模樣。


    當時他二哥大笑著讚了她。他卻替二哥惋惜,遺憾葉碎金不是個男孩子,還擔憂她太厲害,以後沒人敢娶。


    葉四叔感慨得不行,楊先生素來渾濁的眼睛卻亮得很。


    葉碎金最喜歡看身邊人的眼睛這樣明亮。尤其她的記憶中,楊先生從未用這種目光注視過她。


    他總是昏昏欲睡、沒有精神的模樣。什麽時候在她麵前這樣精神抖擻過。


    “現在就可以開工。”楊先生已經開始籌劃,“就讓你押回來的那些人幹,趁著夏日裏趕緊幹,就能平安度過冬季了。”


    “你這個設計也省物料,比我原先想的能省不少。”


    他一邊說,一邊在心裏盤算,越盤算越精神。


    “那這個事都交給楊叔。”葉碎金放權,“楊叔受累了。”


    楊先生看了她一眼,一口答應:“正是分內事。”


    心裏卻想,今年也不知道怎麽了,葉碎金真的和以前不同了。


    他不知道,這個葉碎金早過了事必親躬才能放心的階段,早就習慣於居於高處決策統籌。


    的確和這個時候處處提防族親,事事都要親自插手才放心的葉碎金是不一樣的。


    人和人若是沒有外部的矛盾,往往就會陷入內鬥的漩渦,平白消耗了心力,卻於事於人都無益。


    “另一個事,”葉碎金道,“南陽縣姓馬的,心思很大。據我所知,他和方城那起子人勾搭上了。”


    大家麵容一肅,葉四叔問:“他想幹什麽?”


    葉碎金笑笑:“大概和我們想幹的是一樣的。”


    葉四叔哼了一聲:“能耐得他!”


    葉碎金眉毛一挑:“四叔不喜歡他?”


    葉四叔道:“鄧州三個縣令,他最難打交道。而且他以前還想……哼,算了!”


    葉碎金了然:“想讓我做他的填房是吧。”


    葉四叔詫異:“你怎麽知道?二哥告訴你了?”


    既然葉碎金已經知道了,他就不遮掩了,一拍大腿:“這老不修的!你那年才十四,還沒及笄呢。他奶奶的臉真大,還一副給咱們葉家堡臉的模樣。我當時就想揍這老小子,二哥不讓,婉言拒了,客氣送走了。”


    彼時形勢雖變,官威猶在,葉家堡也還沒有適應新的地位的變化。總而言之,在當時,大家都還沒調整好姿態。


    要擱著現在,再有哪個臭不要臉的老男人腆著臉來要娶葉家嫡支嫡出的小閨女,葉四叔打斷他的鼻梁!


    “姓馬的很聰明啊。”葉碎金卻毫不在意,反而稱讚馬錦回,“他那個時候就已經想到了要把兵抓在手裏。”


    “那時候就知道找上葉家堡,也還算有眼光。”


    家丁的數量要多到一定的程度,要有一定的武力,要接受一定的訓練,才能由“家丁”脫胎而成“兵丁”。並不是每個鄉紳大戶都能做得到的。


    北方塢堡興盛,葉家堡並不是鄧州唯一的塢堡。但比較之後,馬錦回隻看得上葉家堡。


    想把葉家堡捏在手裏,聯姻肯定是最好的方式。奈何沒談攏。


    這幾年他也拉攏其他有塢堡的大戶人家。但世道越亂,這些人家越是收緊羽翼,保存實力,隻想著有事時關門自掃門前雪。


    當年也是隻有葉家堡出於公義之心,助力鄧州平亂,維護了安穩。


    天道自有公理,也因此,葉家堡飛速地壯大了起來,成為了宣化軍消亡之後,鄧州最大的力量。


    “根據我的消息,馬錦回和方城的杜金忠要結親家。”這是葉碎金隱約回憶起來的,但又不確定這事現在發生沒發生,又找補一句,“眼下不知道談到哪一步了。”


    葉四叔驚詫:“他讀書人的臉都不要了?”


    方城的杜金忠若還在宣化軍,這親也不是結不得。但他落草後堪稱無惡不作,手段下作又殘忍,直如畜生。


    雖他忌憚葉家堡,從沒越界過,但他的名聲,葉家堡的人也是聽說過的。


    和這樣的人結親,更不要說馬錦回還是正經科舉出身,那真的是不要臉麵了。


    “我昨日詢過了項達,他們宣化軍散了後雖然並未直接聯係,但轉折著還是知道一些。”


    “杜金忠號稱手下千人,實際能戰的青壯隻有四五百。其他都是裹挾來的,不大頂用的。”


    “他這人是個莽夫,不會經營,原也想占了方城做根基,卻搞得一塌糊塗,就破罐子破摔了。馬錦回卻是個能幹實務的,他兩個若是聯手,說不準真能經營起一方天地來。”


    葉四叔惱怒:“杜金忠這是越界了啊!怎麽著,不把我們葉家堡放眼裏是吧?”


    方城和南陽縣接壤,但不屬於鄧州,乃是屬於唐州。當時杜金忠就是不敢與葉家堡正麵衝突,才帶著他的一夥人去了方城。


    葉家實力沒那麽強,護住了鄧州三縣便認為足夠了。後來大家各守邊界,井水不犯河水。


    “嗐。”葉碎金道,“他在那邊無法無天,當土皇帝久了,又裹挾了許多民眾,漸漸就心大了唄。”


    “再有就是,叔啊,咱們一直以來,也太良善了。”她不滿道,“葉家堡為鄧州做了多少事,卻隻跟三縣縣台平起平坐。不,平起平坐都算不上,咱們始終低著他們一頭。”


    葉四叔:“……”


    楊先生撚須微笑。


    他前東主是個好人,也不是沒有能力,就是沒什麽野心。


    當年,他便諫言過不若趁機奪取鄧州,遺憾葉碎金的父親猶豫再三,還是畏於朝廷威壓,不敢。


    就是良民做太久了,都忘了祖上的威風了。


    葉四叔訕訕道:“那不是,那不是習慣了嘛。”


    對朝廷,對官員始終都心存敬畏。


    “這不行的,四叔,得改。”葉碎金正色道,“以後在鄧州,隻能是別人敬我們懼我們。鄧州,得明明白白地抓在我們的手裏!”


    葉四叔一把年紀了,竟被侄女說得心頭也熱了起來:“中!”


    “那這個杜金忠,咱們是不是得給他點顏色看看?”他問。


    “光給點顏色怎能夠。他雖未踏入鄧州,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葉碎金抬起眼,“杜金忠這一起子人,不能容他再存在了。”


    葉四叔盤算了一下,葉家堡如今能戰的兵力滿打滿算得有一千二三,不是杜金忠那種吹出來的虛的,是實實在在的。


    杜金忠若虛成那樣,並不是不能做。


    隻是葉家堡除了當年平兵亂,後來就沒再幹過那樣大的事了。說起來,葉家堡能擴張到現在這個人數,也是因為當時吸收了很多宣化軍殘部。


    葉家堡本就以軍治堡,屯田養兵。


    這些宣化軍的兵丁加入了葉家堡之後,很快就適應了,並且使得葉碎金的父親有了充裕的人力。他重新整頓了葉家堡的部曲,使得一部分最精銳的青壯得以完全脫產,成為專職的士兵。


    其他的則是屯田兵。


    葉四叔忍不住掰著指頭算了算,若能拿下鄧州,再拿下方城,以這四地的產力,能養多少兵?


    盤算了盤算,那心頭便火熱。


    “中!”他一拍幾案,“你說幹,咱便幹!”


    段錦在一旁隨侍,趙景文厚臉皮跟著旁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袖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袖側並收藏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