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六姐竟全預料到了。


    因為我,都經曆過啊。


    當然不是比陽,是別處。但十分相似,俱都是本地根深大戶。


    手段,也就是那些手段。


    若都經曆過,都看過了,吃過虧受過教訓,現在再回頭看,便都不稀奇,甚至可以預料他們將要邁出的腳步。


    “統共也就那麽幾種手段。”葉碎金道,“比陽周邊已經被我們清理幹淨了,無外援可引。”


    “如果咱們上來便直入比陽,而不是先周邊掃蕩的話,這些人最可能做的便是像馬錦回那樣,勾結杜金忠。但這條路走不通了。”


    “那唯有從內部。沒有外力,便隻好靠內力了。內力是什麽呢?”


    “自然就是百姓。”


    葉碎金的眼中泛起了戾氣。


    “記住,旁的都可寬恕。”她道,“凡裹挾百姓、或以民意脅迫朝廷的,絕不可饒。”


    兄弟們下意識地都應道:“是!”


    連三郎都恍惚了一瞬,差點以為他們就是“朝廷”了。待醒過神,他不由摸摸腦袋。


    再看看六娘。


    或許是他格局沒有六娘大吧。


    而段錦又生出了那種感覺。


    那種“她很遙遠”的感覺在這一刻尤其強烈。


    葉碎金在他的眼裏有一瞬變得甚至有點縹緲。


    為什麽會這樣呢?


    三郎問:“那我派人回去催催我爹?”


    葉碎金點頭:“叫四叔和蔣引蚨動作快點。這種事就是,拖得越久,百姓越恐慌。百姓越恐慌,民意的力量就越能擰成一股繩。”


    十郎不是很懂:“不就是關門不賣東西嗎?”


    他想不明白葉碎金說的恐慌。


    葉碎金道:“因為這裏不是鄉下,是城裏啊。”


    這裏甚至不是縣城,是州府級的大城。這裏的人的生活模式和他們鄉下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鄉下,大家都能自給自足,偶爾趕集才買買東西。或者有什麽特別需要的,會特意去集市甚至縣城去買。


    大家的主要營生是種田。主要的糧食來源是自己種的田。


    但大城就不一樣了。


    百姓各有營生。若忙起來,沒時間開夥,便可到街上購買食物。


    楊家肉餅、徐家炊餅、孫家湯餅……總之,這是一個錢流動得比鄉下頻繁的生活模式。


    且跟鄉下人最關鍵的一點區別是,城裏人家裏,沒那麽多存糧。


    城市商業繁榮,購物方便,既有糧鋪在,當然是等沒糧了再去糧鋪買就是了。


    一家子就這麽些收入,各處都要花錢的,不能一下子把錢都壓在糧食上。


    所以,一旦罷市,如布匹紙張等非民生必須品買不到,人們還隻是抱怨而已。


    但家裏的麵缸、米缸空了,糧鋪不開門,鹽罐空了,鹽鋪不開門的時候,百姓就慌了。


    也有一些個人的小鋪還開門,但價格直接飛漲十倍。


    百姓就更恐慌了。


    城裏買不到糧,總不能餓死,等到鄰居家也借不到糧的時候,便隻好背上褡褳出城去鄉下買糧。


    又做不到嘴巴嚴密,直接就把城裏的情況帶到鄉下。鄉下人也不傻,一弄清楚怎麽回事,或者捂糧惜售,或者坐地漲價。


    一連串的效應便從城裏蔓延到了周邊。


    百姓溫順的前提是吃飽肚子,若吃不飽豈能行。才幾日功夫,比陽城就亂了。


    若不是兵器鋥亮、身上有殺氣的青衫軍一隊隊地在街上巡邏,隻要就要出現□□的亂象了。


    葉碎金問十郎:“看明白了嗎?”


    十郎親眼看到,終於曉得厲害:“明白了。”


    他抱怨:“四伯怎麽還沒來?”


    葉碎金淡定得多了:“快了。”


    因為她不是等到比陽諸家罷市了才想的對策,她是在入城之前就已經向鄧州下了手令。


    比陽的常平倉是空的,可鄧州的常平倉全都是滿的。


    她取下鄧州,可是追繳了足足三年的錢糧!


    眾人又聚集在李府。


    本來從前商議大事都是在刺史府的。以前官府無人,他們聚集在刺史府,儼然就是官府了。


    讓人有種飄飄然之感。


    李二尤其後悔。


    “早該向新朝投誠的。”他扼腕,“實在不該一直觀望。若我們先投誠了,或許唐州刺史之位就是我爹的了。就不會被她一個女子先搶占了名分。”


    是這樣嗎?


    有人點頭,可也有人感到迷惑,總覺得不對。


    細一想,恍然。


    是不想投誠嗎?是沒有能力投誠啊。


    往京城去,拿什麽與皇帝說?說我是比陽大戶嗎?


    那你有多少兵,占了多少地?


    沒有,我隻有家丁。


    比陽最大的短板就是,他們真的全都是良民。


    便是李家,素來自稱祖上是隴西李氏,可也僅僅就是“祖上”罷了。隴西李氏的威風他們就是半點沒有。


    李家,並沒有武人。


    招的一些門客,也就是那樣。訓了些民壯、家丁尚看得過去。可等他們見到了葉女子帶來的青衫軍,才驚覺了家丁與士兵的差距。


    葉女子,咳,雖然消息不太靈通,但也能想得到,人家能獲取皇帝的敕封的前提,必然是已經掌握了鄧州。


    你李家……怎好意思說差在了“沒搶先”上。


    抱怨完,李二聽了下人回稟的城中恐慌之象,又得意一笑:“小小女娘,不知道天高地厚。這下知道了吧,如果沒有我等,整個比陽城都得過不下去。”


    “大家都準備準備,再等幾日,鼓動百姓去刺史府前哭去!”


    “到時候,看她慌不慌,有她來求我們的時候!”


    算計得挺好,哪知道第二日,家丁慌張來報:“二爺!不好了!”


    “鄧州!鄧州來了車隊!”


    “很長!很長的車隊!”


    蔣引蚨掀開車簾子,望著城門,心情激動。


    他本來隻是瑞雲號南陽分號的掌櫃,誰知道天上掉餡餅,葉節度使對他青眼有加,選中了他做聯絡人。


    他從中牽線,使瑞雲號的東家與鄧州新勢力搭上了線。


    這已經是他職業生涯向前跨出的一大步了。


    不想,葉節度使是真的看得起他,竟將這麽重要的事也交給他來辦。


    葉家家學淵源,當然有很多能做將軍的人,但若論起行商之事,蔣引蚨敢拍著胸脯講,整個葉家也挑不出一個能強過他的。


    隻要能將節度使交給他的事辦得妥妥帖帖,蔣引蚨已經隱隱察覺到,他的將來,或許不隻是一個掌櫃。


    “葉大人,咱們這就入城嗎?”他問。


    他喊的這個“葉大人”不是旁人,是葉家四老爺,鄧州別駕從事、節度副使。


    葉四叔仰頭望著比陽城樓,內心激動一點也不少於蔣引蚨。


    總算輪到他出一趟門了!


    這麽大個城,以後是他們的了!


    葉四叔馬鞭一甩,意氣風發:“走!進城!”


    長長的車隊,在青衫軍的護衛下,浩浩蕩蕩地挺進了比陽城。


    “去給六娘平糧價去!”


    第58章 不恕


    “有糧了!有糧了!是平價糧!”


    百姓奔走相告。


    “怎麽有糧了?李家糧鋪開張啦?”


    “怎麽可能, 李老爺還在府牢裏關著呢!是刺史大人從鄧州運了糧來!”


    “快,孩兒他娘,快去拿口袋, 買糧去!”


    糧是百貨之首。


    糧價一旦出現大幅度的波動, 往往便伴隨著天災、人禍, 治安的動蕩和軍事的危機,百姓對此十分敏感。基於這個認知,所以一旦糧價波動, 其他涉及民生的百貨哪怕其實並不短缺,也會跟著波動起來。


    一地便動蕩不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袖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袖側並收藏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