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填充比陽的常平倉。然後,還要補滿鄧州的常平倉,把這一次借調的糧食都還回去。


    光還還不夠。冬天到了,流民的日子不好過了。要往鄧州運送賑濟的糧食。


    方城的量最大。


    今年雖成功搶了農時,種了一茬豆子。但方城許多田地拋荒已久,地力不是一下子能恢複得了的。豆子的長勢並不好,大量的人口被集中安置在那邊,起碼今年冬天還做不到自給自足。


    但這一季豆子的種植本身也是促進田地回肥。


    這一茬豆子收完,明年種下粟米,情況會比今年好一些。


    葉四叔留在比陽城,葉三郎和葉四郎押著糧車車隊在弟弟們的取笑聲中回家看媳婦……不是,回葉家堡去練兵、送糧。


    臨行,葉三郎囑咐他爹:“遇事不決,聽六娘的。”


    葉四叔把眼一瞪,惱火:“什麽時候輪到兒子教老子了?”


    三郎一笑,夾馬帶韁。


    糧車浩浩蕩蕩,往鄧州去。


    第61章 回家


    親兵營都留在了比陽。


    葉碎金早已經決定, 親兵營以後要全部脫產,成為專職作戰的士兵。若想練出精兵,不脫產不行的。


    葉三郎帶回去的都是屯田兵。現在趕回去, 還能幫忙收豆子, 種冬麥。


    這些兵丁中亦有人悄悄問上官:“所以第三次大考, 我們這算是通過了錄正了嗎?”


    “當然,蠢貨。”上官笑道,“現在還活著, 就算錄正了。”


    隊伍先去的是方城,因方城原就屬於唐州。


    方城縣令秦懷魯原是內鄉縣的縣丞, 因精於實務, 被何舟薦給了葉碎金。葉碎金把他委派到方城做了主官。


    初到時,方城簡直是白紙一張。待埋的屍體很多,縣衙裏的活人一個沒有。


    幸好來之前已經被告知了這邊的情形,還能說什麽呢, 卷袖子幹活。


    當時葉家數個郎君都在方城善後,還有楊先生, 大家齊心協力,把方城收拾了出來, 緊跟著就接收流民。


    但葉三郎被調回去得早,因他被委派去了南陽。


    因此秦懷魯與葉三郎沒有與別的郎君,譬如趙郎君那麽熟, 但好歹有份香火情。


    糧食送來, 秦懷魯大大地鬆了口氣。他撫著一袋子一袋子的穀粒, 快要把臉貼上去了。


    “這下就安心了。”他無比滿足地說。


    葉三郎失笑。


    待一起坐下用茶, 秦懷魯當然要問問葉碎金那邊的情況。


    葉三郎道:“如今實控的有上馬、慈丘和比陽。都清理得十分幹淨。”


    什麽叫清理, 什麽叫幹淨。沒人比秦懷魯更理解了。


    方城被“清理”得多“幹淨”啊!


    十室九空了可以說是。


    現在方城的人口, 全是外地口音。也看不到什麽老人,大多是青壯。


    如果葉三郎認為是“幹淨”,那表示葉家軍隊該地的實控力很強,當地應該是已經沒有了反抗的實力。


    秦懷魯伸了一根手指頭向上指了指:“那……”


    葉三郎居然看懂了他的意思。


    秦懷魯是鄧州人,不像比陽那些人,被葉碎金一枚假印給糊弄了。他是很清楚,皇帝給葉碎金的任命裏,隻委任她領鄧州一地的。


    所以他很明白葉碎金現在在唐州的作為其實是不告而取,先斬後奏。


    秦懷魯的心一直懸著。


    因為方城比慈丘還靠北!他才是唐州最北端!


    再往北,就是皇帝的實控範圍了。


    他能不提心吊膽嗎。當然是害怕葉節度使不告自取觸怒了皇帝。


    “不必擔心。我們和那邊……”葉三郎大拇指朝北比劃了一下,“已經商量好了。”


    不是和皇帝,而是和“那邊”,還用了“商量”這種詞。說明都是台麵之下的操作。


    底層官員出身的秦懷魯秒懂。


    “哎呀,哎呀。”這事不好公開談論,但他搓手的動作表達了清晰的喜悅的情緒。


    葉三郎感受得很清楚。


    他離開了方城,進入鄧州境內,先去平南陽的常平倉——這次調動的糧食,主要調的就是南陽的常平倉。因南陽離唐州是最近的。


    所以當然也要先把南陽的常平倉補平。


    葉敬儀看到他也很高興。


    上下打量一番,很肯定地說:“又斬殺了許多人。”


    葉三郎詫異:“那麽明顯嗎?”


    “旁人看不看得出來我不知道。”葉敬儀說,“我反正能感覺得出來。”


    葉三郎沒再說什麽,隻按住他的肩膀,用力握了握。


    葉敬儀搭住他的手臂,也用力握了握。


    人若是一起經曆過什麽,有時候無需語言,也能溝通。


    如今鄧州已經布防,整個鄧州境內十分安全。


    往內鄉和穰縣的糧不必三郎和四郎親自送。車隊分拆開,他們兄弟回了葉家堡。


    如今已經開始收豆子了。田裏的人見到跟著他們回來的自家的男人們都十分高興。因收完豆子,翻地,種冬麥都是大體力活,還要搶農時。


    男人們回來就太好了。


    有些人家的男人入了親兵營,並沒有跟著回來。那也沒關係,既然劃分了屯田兵,自然堡裏會有安排。


    糧食可是比什麽都重要的。


    回到塢堡之前,先過兵營。


    訓練好的兵卒被葉碎金帶出去大半,又不斷有調動。但兵營的地窩子裏又住進了新募的兵,正在訓練。


    因天冷,地窩子門口的地灶一直燒著,地窩子裏是暖的。


    如今鄧州各縣也在流民聚居之地修了地窩子。十分好用,保暖性遠勝於流民自己搭建的窩棚。


    葉碎金把今年流民過冬的情況列為了縣令們述職考核的硬標準,誰也不敢敷衍。


    軍匠營離兵營不遠,熱火朝天,一日不停。


    實在沒辦法,因打造東西的速度跟不上擴兵的規模。


    如今也隻能先保障武器。


    但以後都會更好的,葉三郎知道,也深信。


    離開兵營,沒多久就看見了葉家堡的牆頭。


    從小就覺得高大的堡牆,如今再看,感覺變了。


    “感覺矮。”四郎感歎說,“怎麽變矮了呢?”


    三郎凝目。


    自然是因為他們見過更高的牆,擁有了更大的城。


    葉家堡,真小啊。


    既到葉家堡,與留在家裏的長輩見過,交待了事情。長輩們笑眯眯地說:“去吧,都趕緊去看看你們媳婦去。”


    尤其是葉三郎,他的妻子身懷六甲,這時候丈夫不在身邊,必定思念。


    四郎早就心猿意馬,得了長輩的許,與三郎道:“三兄,咱回家了啊。”


    三郎道:“去吧。”


    四郎腳下生風地走了。


    葉三郎也回了自己的家。


    他的母親四夫人和妻子早就在等他了。隻男人們回來都得先去見長輩說正事,兩個女人隻能眼巴巴地在自家等著。


    好容易葉三郎終於回來了:“娘,我回來了。”


    四夫人拉著他的手細看,心疼:“曬黑了。”


    瘦倒是沒瘦,人反而看著更結實了。


    隻是當娘的看兒子看得細,凝目往三郎臉上看去,總覺得兒子麵相上有什麽地方與從前不同了,又說不上來。


    五官也沒變,還是濃眉大眼,鼻梁挺拔,相貌十分地端正耐看。


    葉三郎笑道:“我們都曬黑了,獨六娘和阿錦兩個怎麽曬都不黑,氣人。”


    嘴上說著,眼睛卻朝大腹便便的妻子看去。


    當娘的哪還不明白,小夫妻感情好是好事。四夫人笑道:“一路風塵仆仆的,在外麵也睡不好吧。去吧,回去洗漱,好好休息。”


    隻是當小夫妻行了禮要告退的時候,她卻衣袖掩口大聲地咳了兩聲。


    三郎:“怎了?受寒了?”


    四夫人:“沒有,糖吃多了,嗓子有些糊。”


    三郎責備道:“少吃些。”


    三郎的妻子卻垂著頭不敢抬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袖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袖側並收藏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