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節
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 作者:袖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個人,十分融洽。
段錦問三郎:“我何時能這樣呢?”
三郎失笑,拍他腦袋:“裴公什麽年紀什麽閱曆,我尚不敢想呢,你才幾歲。再二十年吧。”
段錦歎氣。
三郎道:“十郎都嫌你老氣了。”
十郎現在和赫連飛羽一起玩的更多。但那其實是因為段錦的身上的事務比他們都要多。
按派係來說,段錦是嫡中嫡。他年紀雖小,但是經過均州幾場戰役,身上軍功已經可以和馮旺,程全,高有福,武豐收、王來喜這幾個老人比肩了。
他身份又特殊,是葉碎金貼身的人。他常常能夠傳達葉碎金的意思。
三郎當然也與葉碎金親密,但段錦又是另一種親密。
葉碎金愛三郎也愛段錦。
這世上的愛,本就有許多種。
就像她也愛裴澤和赫連,簡直越看越愛。
裴澤道:“你有話直說吧。”
別老用那種過於熱情的眼神看人,瘮人。
葉碎金歎道:“我對公一片赤誠,公卻對我百般警惕。”
所有人都麻著臉。
你那眼神熱辣得都快把人家裴公吃進肚子裏了,還不興人家警惕啊。
你上次這樣看人家,就薅著人家出兵打均州去了,都記得呢。
葉碎金也不廢話,鋪開輿圖:“裴公,我說過的,我們共謀襄州。”
裴澤冷著臉道:“不謀。”
他抱著胸:“別畫大餅,你我,謀不動。襄陽杵在那裏,你我就是合兵也不可能打得下來。”
葉碎金道:“我不打,我繞過去。”
裴澤用看傻子的目光看葉碎金。
“襄陽要是能繞過去,千百年,江南早淪為草場,牛羊遍地。”
裴澤繞著桌案走,指著輿圖:“這裏是襄陽,這裏是樊城。”
他最愛的三郎也來了,這些也不知道有沒有人教過三郎,不如他教,過一把老父親的癮。
“襄陽不是一座城,而是兩座。”
“二城隔江南北相望,成犄角之勢。漢水之上,有三座鐵索橋連接。”
“你攻襄陽,樊城出兵打你,你攻樊城,襄陽出兵打你。”
“襄陽三麵環水,一麵靠山。襄陽的護城河,超乎你想象。”
“你想繞過去,你有兩條路可以走。”裴澤在輿圖上比劃了兩條路,“不管你走哪條,等你過去,襄陽就出兵,斷你後路。”
“這中間,幾都是灘塗之地。你輜重被斷,糧草跟不上,退路沒有,必成孤軍。”
“若前方再來一支隊伍,與襄陽夾擊你,包圍蠶食,你死路一條。”
“翻翻史書,有多少支隊伍因為想‘繞過去’埋骨此地的。”
三郎和段錦隻聽得如癡如醉。
裴澤道:“所以,千百年,襄陽被稱作鐵城,是有原因的。”
他看著葉碎金。
葉碎金抬眼:“公說的對,隻公忽略了一件事。”
“輜重斷絕,前後夾擊,是有前提的。”
“襄陽不能繞,都是在天下大一統的前提之下。即便中原淪陷了,襄陽以南,整個大江以南,依然有共主,依然有一個統一的朝廷。”
“可現在,沒有。”葉碎金的嘴角斜斜扯起,“我,不會成為孤軍。”
三兄說,要在青史留名。
上輩子的確也留了。
隔代修史。等趙景文的大穆也進入治亂循環終結,再來一個新的王朝,再終結。那麽下一個王朝就要修穆史了。
她葉碎金的名字將出現在皇後列傳的第一頁。
大穆開國元後,葉碎金。
呸。
這輩子,要留不一樣的名。
第120章 心動
江南西道。
瑞雲號盧家。
大廳裏, 立在堂前的五個年輕人每個都利落能幹。若非如此,也沒有資格站在這裏。
葉碎金跟蔣引蚨說話時提到的“你東家”、“你前東家”,就是坐在堂上的老者, 盧家現任家主。
盧老爺子是這些年輕人的祖父。
他老了, 現在很多具體的事務是他的兒子們在做, 他隻管把著方向。比這更重要的,兒子們該成才的早就成才了,成不了早就乖乖地一邊去了。他的心血更多是用在了再下一代, 孫輩的培養上。
“具體的,你們都知道了。”老人說, “誰去?”
盧家在常人眼裏當然是大賈, 但在更大的巨賈麵前又算不得什麽。
江南商業繁華,繁華同時意味著成熟,該分配的都已經分配好了。各行各業,巨賈鎮壓之下, 盧家幾代人都無法突破現有的局麵。
直到世道亂了。
亂世,對許多普通人來說, 隻一個“苦”字。
在另一些人眼裏,則充滿了機會。
盧老爺子給這幾個孫子選擇的, 是來自北邊的鄧州葉氏的邀約。
葉氏要求一個有分量的人去談合作。
誰去。
五個年輕人中,有一個完全不為所動,有兩人沉思, 一人猶豫。
因為盧家投資的並不隻有鄧州葉氏一家, 若選了葉家, 會不會錯過別的機會。
因機會是有限的, 按照家裏的規矩, 若被別人拿走了, 就很難轉手。除非證明那個人不能勝任。
就在這時候,四人之外的另一人沒有猶豫地站了出來:“祖父,我去。”
盧老爺子點點頭,抬手揮揮。
既人選已經定下,這事便與旁的人無關了。其他四個人行禮退下。
單隻這個年輕人留下,與盧老爺子說話。
“十四,說說看。”盧老爺子捋須道,“讓我聽聽你的想法。”
這年輕人是盧家六房的兒子。他雖是庶出,但盧家不看重嫡庶,隻看重能力。同剛才其他幾個兄弟一樣,他也是這一代中的佼佼者。
盧十四道:“鄧州葉氏,比起其他人尚弱小。但她崛起的速度卻驚人,葉碎金其人所展示的決斷力和手腕無一不在告訴別人,她是一個絕對合格的當家人。”
“這次,鄧州震蕩處理的幹淨利落實令我驚豔。”
“沒有一點拖泥帶水。她從均州回來立刻就動了手,簡直好像早就在蓄力,就等著割腐肉的這一天。”
“我甚至懷疑,她之前是不是故意縱容,在養蠱。”
盧老爺子微微一哂,道:“倒不至於。隻你們年輕人爭來鬥去,才會有這麽多的猜疑心思。你若是做到家主這個位子才會明白,縱我選優擇賢,亦希望其他的兒孫都能安安穩穩,也老老實實。”
“隻不過沒人能有那個精力個個都盯著,隻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你是想累死我們這些做家主的不成?”
“當然,也不是每個當家人都能有這份割腐肉的魄力。”
盧十四躬身受教:“是孫兒狹隘了。”
盧老爺子微微頷首。
盧十四接著道:“我知九兄看不上葉氏,是因為葉氏的當家人是女子。”
他所說的九兄便是剛才五人中完全不為這次機會所動的那一個,盧家九郎。
盧十四道:“但我覺得,比起其他人,葉碎金這女子更講信義。比起旁的,我更看重這一點。”
“實力更強者當然有,雄武男子多的是,但若是貪婪無度、言而無信之輩,我家的投入全都打了水漂,有何意義。”
“但比起講信義這一點,我又恰看中了他家‘尚不如旁家’這一點。”
“於勢大者,我們便投過去,頂多也就是錦上添花,甚至可能是送上門待宰的肥羊。”
“但葉氏當家人為什麽喊我家派有分量的人去?因為她……需要我們。”
“所以,要派有分量的人去,不僅因為有分量的人能做大決策,更因為有分量的人才能跟她討價還價。做生意,豈能是一頭壓價。兩方若能力不匹配,怎能稱為合作,強取豪奪就是了。”
“葉碎金,她雖是軍伍起家,可我觀察著,始終覺得,她身上有我們熟悉的感覺。她真的懂怎麽跟生意人打交道。”
年輕男人的眸子越說越亮。
老人眼中的笑意也越來越深。
“十四,”老人抬起手臂,手縮在袖子裏,“上前來。”
這叫袖裏吞金。商人出價時,為防別人聽到,便在袖中靠手勢完成討價還價。到底價格如何,隻有交易的雙方自己知道。
盧老爺子道:“這是給你的上限。這個數以內,你全權做主。”
盧十四上前,把手伸進了祖父的袖中。
段錦問三郎:“我何時能這樣呢?”
三郎失笑,拍他腦袋:“裴公什麽年紀什麽閱曆,我尚不敢想呢,你才幾歲。再二十年吧。”
段錦歎氣。
三郎道:“十郎都嫌你老氣了。”
十郎現在和赫連飛羽一起玩的更多。但那其實是因為段錦的身上的事務比他們都要多。
按派係來說,段錦是嫡中嫡。他年紀雖小,但是經過均州幾場戰役,身上軍功已經可以和馮旺,程全,高有福,武豐收、王來喜這幾個老人比肩了。
他身份又特殊,是葉碎金貼身的人。他常常能夠傳達葉碎金的意思。
三郎當然也與葉碎金親密,但段錦又是另一種親密。
葉碎金愛三郎也愛段錦。
這世上的愛,本就有許多種。
就像她也愛裴澤和赫連,簡直越看越愛。
裴澤道:“你有話直說吧。”
別老用那種過於熱情的眼神看人,瘮人。
葉碎金歎道:“我對公一片赤誠,公卻對我百般警惕。”
所有人都麻著臉。
你那眼神熱辣得都快把人家裴公吃進肚子裏了,還不興人家警惕啊。
你上次這樣看人家,就薅著人家出兵打均州去了,都記得呢。
葉碎金也不廢話,鋪開輿圖:“裴公,我說過的,我們共謀襄州。”
裴澤冷著臉道:“不謀。”
他抱著胸:“別畫大餅,你我,謀不動。襄陽杵在那裏,你我就是合兵也不可能打得下來。”
葉碎金道:“我不打,我繞過去。”
裴澤用看傻子的目光看葉碎金。
“襄陽要是能繞過去,千百年,江南早淪為草場,牛羊遍地。”
裴澤繞著桌案走,指著輿圖:“這裏是襄陽,這裏是樊城。”
他最愛的三郎也來了,這些也不知道有沒有人教過三郎,不如他教,過一把老父親的癮。
“襄陽不是一座城,而是兩座。”
“二城隔江南北相望,成犄角之勢。漢水之上,有三座鐵索橋連接。”
“你攻襄陽,樊城出兵打你,你攻樊城,襄陽出兵打你。”
“襄陽三麵環水,一麵靠山。襄陽的護城河,超乎你想象。”
“你想繞過去,你有兩條路可以走。”裴澤在輿圖上比劃了兩條路,“不管你走哪條,等你過去,襄陽就出兵,斷你後路。”
“這中間,幾都是灘塗之地。你輜重被斷,糧草跟不上,退路沒有,必成孤軍。”
“若前方再來一支隊伍,與襄陽夾擊你,包圍蠶食,你死路一條。”
“翻翻史書,有多少支隊伍因為想‘繞過去’埋骨此地的。”
三郎和段錦隻聽得如癡如醉。
裴澤道:“所以,千百年,襄陽被稱作鐵城,是有原因的。”
他看著葉碎金。
葉碎金抬眼:“公說的對,隻公忽略了一件事。”
“輜重斷絕,前後夾擊,是有前提的。”
“襄陽不能繞,都是在天下大一統的前提之下。即便中原淪陷了,襄陽以南,整個大江以南,依然有共主,依然有一個統一的朝廷。”
“可現在,沒有。”葉碎金的嘴角斜斜扯起,“我,不會成為孤軍。”
三兄說,要在青史留名。
上輩子的確也留了。
隔代修史。等趙景文的大穆也進入治亂循環終結,再來一個新的王朝,再終結。那麽下一個王朝就要修穆史了。
她葉碎金的名字將出現在皇後列傳的第一頁。
大穆開國元後,葉碎金。
呸。
這輩子,要留不一樣的名。
第120章 心動
江南西道。
瑞雲號盧家。
大廳裏, 立在堂前的五個年輕人每個都利落能幹。若非如此,也沒有資格站在這裏。
葉碎金跟蔣引蚨說話時提到的“你東家”、“你前東家”,就是坐在堂上的老者, 盧家現任家主。
盧老爺子是這些年輕人的祖父。
他老了, 現在很多具體的事務是他的兒子們在做, 他隻管把著方向。比這更重要的,兒子們該成才的早就成才了,成不了早就乖乖地一邊去了。他的心血更多是用在了再下一代, 孫輩的培養上。
“具體的,你們都知道了。”老人說, “誰去?”
盧家在常人眼裏當然是大賈, 但在更大的巨賈麵前又算不得什麽。
江南商業繁華,繁華同時意味著成熟,該分配的都已經分配好了。各行各業,巨賈鎮壓之下, 盧家幾代人都無法突破現有的局麵。
直到世道亂了。
亂世,對許多普通人來說, 隻一個“苦”字。
在另一些人眼裏,則充滿了機會。
盧老爺子給這幾個孫子選擇的, 是來自北邊的鄧州葉氏的邀約。
葉氏要求一個有分量的人去談合作。
誰去。
五個年輕人中,有一個完全不為所動,有兩人沉思, 一人猶豫。
因為盧家投資的並不隻有鄧州葉氏一家, 若選了葉家, 會不會錯過別的機會。
因機會是有限的, 按照家裏的規矩, 若被別人拿走了, 就很難轉手。除非證明那個人不能勝任。
就在這時候,四人之外的另一人沒有猶豫地站了出來:“祖父,我去。”
盧老爺子點點頭,抬手揮揮。
既人選已經定下,這事便與旁的人無關了。其他四個人行禮退下。
單隻這個年輕人留下,與盧老爺子說話。
“十四,說說看。”盧老爺子捋須道,“讓我聽聽你的想法。”
這年輕人是盧家六房的兒子。他雖是庶出,但盧家不看重嫡庶,隻看重能力。同剛才其他幾個兄弟一樣,他也是這一代中的佼佼者。
盧十四道:“鄧州葉氏,比起其他人尚弱小。但她崛起的速度卻驚人,葉碎金其人所展示的決斷力和手腕無一不在告訴別人,她是一個絕對合格的當家人。”
“這次,鄧州震蕩處理的幹淨利落實令我驚豔。”
“沒有一點拖泥帶水。她從均州回來立刻就動了手,簡直好像早就在蓄力,就等著割腐肉的這一天。”
“我甚至懷疑,她之前是不是故意縱容,在養蠱。”
盧老爺子微微一哂,道:“倒不至於。隻你們年輕人爭來鬥去,才會有這麽多的猜疑心思。你若是做到家主這個位子才會明白,縱我選優擇賢,亦希望其他的兒孫都能安安穩穩,也老老實實。”
“隻不過沒人能有那個精力個個都盯著,隻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你是想累死我們這些做家主的不成?”
“當然,也不是每個當家人都能有這份割腐肉的魄力。”
盧十四躬身受教:“是孫兒狹隘了。”
盧老爺子微微頷首。
盧十四接著道:“我知九兄看不上葉氏,是因為葉氏的當家人是女子。”
他所說的九兄便是剛才五人中完全不為這次機會所動的那一個,盧家九郎。
盧十四道:“但我覺得,比起其他人,葉碎金這女子更講信義。比起旁的,我更看重這一點。”
“實力更強者當然有,雄武男子多的是,但若是貪婪無度、言而無信之輩,我家的投入全都打了水漂,有何意義。”
“但比起講信義這一點,我又恰看中了他家‘尚不如旁家’這一點。”
“於勢大者,我們便投過去,頂多也就是錦上添花,甚至可能是送上門待宰的肥羊。”
“但葉氏當家人為什麽喊我家派有分量的人去?因為她……需要我們。”
“所以,要派有分量的人去,不僅因為有分量的人能做大決策,更因為有分量的人才能跟她討價還價。做生意,豈能是一頭壓價。兩方若能力不匹配,怎能稱為合作,強取豪奪就是了。”
“葉碎金,她雖是軍伍起家,可我觀察著,始終覺得,她身上有我們熟悉的感覺。她真的懂怎麽跟生意人打交道。”
年輕男人的眸子越說越亮。
老人眼中的笑意也越來越深。
“十四,”老人抬起手臂,手縮在袖子裏,“上前來。”
這叫袖裏吞金。商人出價時,為防別人聽到,便在袖中靠手勢完成討價還價。到底價格如何,隻有交易的雙方自己知道。
盧老爺子道:“這是給你的上限。這個數以內,你全權做主。”
盧十四上前,把手伸進了祖父的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