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睜開眼,道:“這裏麵可是有你長安鄉的人?”
張嬰搖了
搖頭,道:“當然沒有!扶蘇阿兄,在你心中我是那種無利不起早的人嗎?”他說完抬頭,恰好與扶蘇“難道你不是嗎?”的目光對視上。
張嬰摸了摸鼻尖,輕咳一聲道:“真沒有。我絕對秉公處理,絕不徇私枉法。仲父既然怕走漏消息,那麽在逐客堂扣押士子們在時,多半不會告訴他們真正的理由。
士子們又敏感偏激,他們很容易惶恐鬧事,甚至會誤會是不是因為對春令的不同政見而被被仲父扣押,這不是有汙仲父的名聲嗎!還不如交給我!”
嬴政睜眼,似笑非笑地看著張嬰,道:“怎麽說?”
張嬰道:“嘿嘿。反正仲父也沒想從他們嘴裏撬出什麽線索,隻是想將他們關在一個固定地方,以免被利用傳遞出消息,阿嬰說得可對。”
嬴政眯了眯眼,一針見血道:“對。所以阿嬰打算換個名頭將他們拘禁起來?他們就能順從你?”
“當然不是拘禁,隻是帶著他們一起看看大秦田園風光。”張嬰眨了眨道,笑眯眯道,“今日逐客堂的辯論也算給了我一個理由。”
扶蘇道:“什麽理由?”
嬴政卻很快反應過來,微微蹙眉,道:“你想利用你之前與士子的爭執?不妥,若隻是因為爭執而強行拉著士子去做事,你會被傳出行事霸道、不講禮數的名聲。”
張嬰起身,浮誇地行了個大禮,抬頭眨了眨眼睛笑道:“能與仲父有類似的霸道名聲,實乃阿嬰三生有幸。”
嬴政一愣,道:“你小子為達目的還真是……哈哈哈。”
扶蘇還欲反對,卻被嬴政伸手攔住。
他同意了。
……
……
自嬴政一行人離開,逐客堂的所有人皆被衛戍軍控製。
嫌疑犯提前被帶走,直接送去鹹陽獄。
近一年曾居住在逐客堂的文士們都被衛戍軍找出來,攏共六百餘人,因房間不夠,隻能好幾個人窩在一個廂房裏等候調查。
士子們自視高人一等,又不知道是審查謀逆的反賊,還以為是之前討論貴族□□的事情被抓,紛紛憤怒起來,吵鬧不休。
當張嬰得到嬴政的許可,剛空出手準備處理這事時,恰逢於百將上前匯報一件事。
說之前被張嬰懟過的高壯士子,三番兩次試圖用腦袋去撞牆,高聲嗚呼哀哉地伸冤,一副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模樣。
張嬰:……
看來這人之前應該不是針對他,而是腦回路一直都比較離譜。
於百將拱手道:“上卿,可否需要殺雞儆猴?”
“不至於不至於。”張嬰哭笑不得地擺擺手,“這樣,你先帶他們前往安置野人……啊不對,是新長安人的地方,長安鄉北區。之後的事務會由我的長史來接手,讓這批不事生產的文人,好生看看如今的大秦。”
於百將遲疑了幾秒,擔憂道:“上卿,那數百士子行為很是衝動莽撞,多半不會心甘情願地待在新長安鄉。若是衝撞了某位……”
“你放心吧!”張嬰輕輕一笑,“他們是士子。”
於百將堅持道:“上卿,士子也是人,也會怒而……”
“士子,必尊師重道。”張嬰輕輕地補充道。
於百將一愣。
……
一個時辰後,逐客堂的六百文士們邁著沉重的步伐,終於走出上林苑的範圍。
據衛戍軍一位小將說,再翻過一座小土坡,繞過一條河流,就能抵達目的地——新長安鄉。
半個時辰前,還咆哮著要與大秦官吏爭長短的文士們,如今饑腸轆轆,又餓又累,都耷拉著腦袋,老老實實的接過衛戍軍送來的一份烤餅和溫熱水,大口大口地吃。
因為吵鬧真的會
被直接沒收幹糧和水,之前鬧過的,如今喝水喝得最凶。
等發餅發水的衛戍小將離開,士子們席地而坐。
“總算是快到了,之前我都絕望的以為要被發配去邊疆。”有文士啃著餅,臉上浮現出劫後餘生的表情,“萬幸萬幸!”
坐在他旁邊的高壯士子搖了搖頭,道:“不一定。雲兄你沒聽那人說有條河嗎?萬一是從那邊走靈渠下百越呢?”
啃餅的雲文士臉都綠了,他捏了捏眉心道:“高兄別說了。我怕得想吐。”
高輕蔑一笑,道:“縱使是流放又如何?越是在這種時候,我們越不能對大秦□□屈服,你們忘了夫子教的《左傳·昭公元年》“臨患不忘國,忠也。”《禮記·儒行》“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等話嗎?……”
他昂首挺胸,慷慨激昂。
旁邊的雲文士道:“歇會歇會,你忘了之前被沒收的鍋盔和水?你悠著點,起碼等大家吃飽了再說!”
高聞言閉了嘴。
等眾人差不多吃完,他們又重新開始低聲討論,有門路的就說先掩護他偷跑出去找人來幫忙,沒門路的就說鹹陽附近山上野人村落無數,從附近某個山路可以走。
話裏話外都是想著要如何脫險。
高忽然冷哼一聲,道:“若遇事隻會想著逃,我們寒窗苦讀數年,學諸子學說的意義何在,莫非等你們成為幕僚、官吏,遇到事也隻會選擇逃跑嗎?那你們與如今漠視大秦□□的秦吏們有何區別?”
眾文士一哽,有人心虛地低下頭,還有人不耐煩地揮了下手,反譏道:“高郎君你啊!多虧是大統一後在大秦求學,若放在戰國時期,就你這迂腐不知變通的腦子,必會被砍腦袋。”
高站起來,亮肌肉道:“那你必是貪圖享受,投敵賣國!”
“你這豎子!”
“豎子爾敢!”
……
兩人身後同時撞起來幾十個人,先是互相幫著勸以和為貴,不要吵不要吵。
結果勸到後麵,高和那人冷靜下來,反而是負責勸說的脾氣越來越大。
大秦尚武,有兩個士子互相上手推搡了幾下,這就是火星落油鍋裏了,瞬間,其餘士子也將袖子挽起來,露出結實的肌肉,眼見著進行變成大型群毆現場。
好在附近的衛戍軍及時亮出更加粗的胳膊肌肉,才讓文士們平靜下來。
很快,小將帶著一位小吏打扮的中年男子走了過來。
他站在人群中心,大聲道:“諸位皆是大秦的有識之士,大秦欲安,離不開布衣遊學之士的鼎力輔佐……”
小吏在前方滔滔不絕,大意就是張上卿認為文士們是對大秦不了解,所以對大秦有偏見,談論的話題論點就很小家子氣。也因此,張上卿要帶大秦的文士們好好了解一下大秦人,長長見識。
這番話一出,心高氣傲的文士們當場就炸鍋了。
高失望地看了兩眼,對身邊的雲說:“我有猜到是張上卿出手,但我本以為起碼會恩威並施,沒想到隻是讓小吏過來傳話!強行帶我們去什麽地方參觀?哈,他真當我們文士沒脾氣的嗎?”
他說完,猛地上前一步。
不止是他憤怒,應當說這一回高都沒來得及出頭,之前和高爭高下的王士子非常不滿地站出來。
他高聲道:“上卿豈可如此輕辱我們布衣。憑什麽讓我們六百士子,徒步一個時辰,隻為看看鄉野?你如此輕視布衣遊學之士,可是讓天下文士寒心!
若你不給個合理的解釋,我將號召我的同鄉歸隱山野,再不肯入秦當官,為秦出力!”
第197章 不至於不好吧
王士子說完,站在王身後的諸多士子紛紛應和。
“是也,如此慢待我等,不如歸去。”
“都說大秦不問出身,海納百川,我看是一視同仁的鄙夷罷了。”
“做個閑雲野鶴,笑看天下風雲也好。”
……
就連原本站在高身後的部分士子,表情都有些搖擺,王見狀,腰杆子挺得更直了。
高微微蹙眉,上前一步,高聲道:“王,你本是稷下學宮出身,也曾在舊齊官場曆練,還與我等說過是非曲直等為官之道。現在卻如此毛躁,鼓動其他士子歸隱逃離,有何居心?”
王冷笑一聲,道:“我能有何居心!我隻是在闡述自身觀點,諸位皆是飽讀詩書之事,豈會被我輕易左右,輪得到你在這說三道四,指桑罵槐?
怎麽,你可以批評上卿,可以暢所欲言,我們就不行?你說了就是剛正不阿,我說了就是別有目的。”
高一時被哽住。
王趁勝追擊道:“我倒要看看,張上卿憑什麽這般命令我們士子……”
“憑老夫,行不行!”一聲渾厚的嗓音響起。
士子們心中不屑,哪來的老仗如此囂張?連上卿的麵子他們都不給,其他再怎麽高的官也不行。
士子們這麽想著,然後緩緩地扭過頭。
這一看,不少人瞳孔一縮,某些人表情有些疑惑,他們互相低聲交流了兩句,然後一片一片地沉默,拱手行禮。
義憤填膺的士子們安靜得過快,這讓王士子心下有些忐忑,他轉過頭,身形一頓。
這人並未穿任何象征身份的官服,樸素的麻衣,背著魚簍,手上還拿著魚鉤,看過來的臉龐帶著淺淺的笑意,隻眉眼間是揮之不去的熟悉感。
嗯?這個熟悉是!
“啊,是,是……”
王文士猛地扭頭看向高,拚命對他使眼色,高輕不可見地點了點頭。王臉上不顯,但很快也拱手,行禮道:“見過王夫子。”
來的人正是卸下丞相官職的王綰。
他本打算離開鹹陽回歸故裏,但因為嬴政的挽留,以及對騷操作頗多的張嬰的不放心,王綰還是選擇留職在博士學宮,並且成為一位在遊走在鹹陽各個學室傳道受業解惑的夫子。
王綰在鹹陽學室授課,不限製聽課人的門第。
換句話說,現場六百餘士子,幾乎都慕名去聽過他幾次課,有心思的士子甚至跟在王綰身後上了數十次課,在王綰麵前刷足了存在感。
也就最近幾月忙著教導張嬰,以及解決野人生存問題,王綰才減少了在外授課的數量,要不然這幾百人,隻怕大半人,王綰都能叫得出名字。
“嗬,你小子想起來我來?”
王綰似笑非笑地看著王士子,摸了摸胡須,“我聽你的意思是不樂意看看大秦?”
“弟子不敢!”王士子連忙拱手道,“某,某隻是不滿強硬請……”
“你呀你,當初在學室第一個認出我身份的就是你。若張上卿隻是私心邀約,他能指揮得動這衛戍軍?你小子這般聰慧能看不出來?”
張嬰搖了
搖頭,道:“當然沒有!扶蘇阿兄,在你心中我是那種無利不起早的人嗎?”他說完抬頭,恰好與扶蘇“難道你不是嗎?”的目光對視上。
張嬰摸了摸鼻尖,輕咳一聲道:“真沒有。我絕對秉公處理,絕不徇私枉法。仲父既然怕走漏消息,那麽在逐客堂扣押士子們在時,多半不會告訴他們真正的理由。
士子們又敏感偏激,他們很容易惶恐鬧事,甚至會誤會是不是因為對春令的不同政見而被被仲父扣押,這不是有汙仲父的名聲嗎!還不如交給我!”
嬴政睜眼,似笑非笑地看著張嬰,道:“怎麽說?”
張嬰道:“嘿嘿。反正仲父也沒想從他們嘴裏撬出什麽線索,隻是想將他們關在一個固定地方,以免被利用傳遞出消息,阿嬰說得可對。”
嬴政眯了眯眼,一針見血道:“對。所以阿嬰打算換個名頭將他們拘禁起來?他們就能順從你?”
“當然不是拘禁,隻是帶著他們一起看看大秦田園風光。”張嬰眨了眨道,笑眯眯道,“今日逐客堂的辯論也算給了我一個理由。”
扶蘇道:“什麽理由?”
嬴政卻很快反應過來,微微蹙眉,道:“你想利用你之前與士子的爭執?不妥,若隻是因為爭執而強行拉著士子去做事,你會被傳出行事霸道、不講禮數的名聲。”
張嬰起身,浮誇地行了個大禮,抬頭眨了眨眼睛笑道:“能與仲父有類似的霸道名聲,實乃阿嬰三生有幸。”
嬴政一愣,道:“你小子為達目的還真是……哈哈哈。”
扶蘇還欲反對,卻被嬴政伸手攔住。
他同意了。
……
……
自嬴政一行人離開,逐客堂的所有人皆被衛戍軍控製。
嫌疑犯提前被帶走,直接送去鹹陽獄。
近一年曾居住在逐客堂的文士們都被衛戍軍找出來,攏共六百餘人,因房間不夠,隻能好幾個人窩在一個廂房裏等候調查。
士子們自視高人一等,又不知道是審查謀逆的反賊,還以為是之前討論貴族□□的事情被抓,紛紛憤怒起來,吵鬧不休。
當張嬰得到嬴政的許可,剛空出手準備處理這事時,恰逢於百將上前匯報一件事。
說之前被張嬰懟過的高壯士子,三番兩次試圖用腦袋去撞牆,高聲嗚呼哀哉地伸冤,一副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模樣。
張嬰:……
看來這人之前應該不是針對他,而是腦回路一直都比較離譜。
於百將拱手道:“上卿,可否需要殺雞儆猴?”
“不至於不至於。”張嬰哭笑不得地擺擺手,“這樣,你先帶他們前往安置野人……啊不對,是新長安人的地方,長安鄉北區。之後的事務會由我的長史來接手,讓這批不事生產的文人,好生看看如今的大秦。”
於百將遲疑了幾秒,擔憂道:“上卿,那數百士子行為很是衝動莽撞,多半不會心甘情願地待在新長安鄉。若是衝撞了某位……”
“你放心吧!”張嬰輕輕一笑,“他們是士子。”
於百將堅持道:“上卿,士子也是人,也會怒而……”
“士子,必尊師重道。”張嬰輕輕地補充道。
於百將一愣。
……
一個時辰後,逐客堂的六百文士們邁著沉重的步伐,終於走出上林苑的範圍。
據衛戍軍一位小將說,再翻過一座小土坡,繞過一條河流,就能抵達目的地——新長安鄉。
半個時辰前,還咆哮著要與大秦官吏爭長短的文士們,如今饑腸轆轆,又餓又累,都耷拉著腦袋,老老實實的接過衛戍軍送來的一份烤餅和溫熱水,大口大口地吃。
因為吵鬧真的會
被直接沒收幹糧和水,之前鬧過的,如今喝水喝得最凶。
等發餅發水的衛戍小將離開,士子們席地而坐。
“總算是快到了,之前我都絕望的以為要被發配去邊疆。”有文士啃著餅,臉上浮現出劫後餘生的表情,“萬幸萬幸!”
坐在他旁邊的高壯士子搖了搖頭,道:“不一定。雲兄你沒聽那人說有條河嗎?萬一是從那邊走靈渠下百越呢?”
啃餅的雲文士臉都綠了,他捏了捏眉心道:“高兄別說了。我怕得想吐。”
高輕蔑一笑,道:“縱使是流放又如何?越是在這種時候,我們越不能對大秦□□屈服,你們忘了夫子教的《左傳·昭公元年》“臨患不忘國,忠也。”《禮記·儒行》“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等話嗎?……”
他昂首挺胸,慷慨激昂。
旁邊的雲文士道:“歇會歇會,你忘了之前被沒收的鍋盔和水?你悠著點,起碼等大家吃飽了再說!”
高聞言閉了嘴。
等眾人差不多吃完,他們又重新開始低聲討論,有門路的就說先掩護他偷跑出去找人來幫忙,沒門路的就說鹹陽附近山上野人村落無數,從附近某個山路可以走。
話裏話外都是想著要如何脫險。
高忽然冷哼一聲,道:“若遇事隻會想著逃,我們寒窗苦讀數年,學諸子學說的意義何在,莫非等你們成為幕僚、官吏,遇到事也隻會選擇逃跑嗎?那你們與如今漠視大秦□□的秦吏們有何區別?”
眾文士一哽,有人心虛地低下頭,還有人不耐煩地揮了下手,反譏道:“高郎君你啊!多虧是大統一後在大秦求學,若放在戰國時期,就你這迂腐不知變通的腦子,必會被砍腦袋。”
高站起來,亮肌肉道:“那你必是貪圖享受,投敵賣國!”
“你這豎子!”
“豎子爾敢!”
……
兩人身後同時撞起來幾十個人,先是互相幫著勸以和為貴,不要吵不要吵。
結果勸到後麵,高和那人冷靜下來,反而是負責勸說的脾氣越來越大。
大秦尚武,有兩個士子互相上手推搡了幾下,這就是火星落油鍋裏了,瞬間,其餘士子也將袖子挽起來,露出結實的肌肉,眼見著進行變成大型群毆現場。
好在附近的衛戍軍及時亮出更加粗的胳膊肌肉,才讓文士們平靜下來。
很快,小將帶著一位小吏打扮的中年男子走了過來。
他站在人群中心,大聲道:“諸位皆是大秦的有識之士,大秦欲安,離不開布衣遊學之士的鼎力輔佐……”
小吏在前方滔滔不絕,大意就是張上卿認為文士們是對大秦不了解,所以對大秦有偏見,談論的話題論點就很小家子氣。也因此,張上卿要帶大秦的文士們好好了解一下大秦人,長長見識。
這番話一出,心高氣傲的文士們當場就炸鍋了。
高失望地看了兩眼,對身邊的雲說:“我有猜到是張上卿出手,但我本以為起碼會恩威並施,沒想到隻是讓小吏過來傳話!強行帶我們去什麽地方參觀?哈,他真當我們文士沒脾氣的嗎?”
他說完,猛地上前一步。
不止是他憤怒,應當說這一回高都沒來得及出頭,之前和高爭高下的王士子非常不滿地站出來。
他高聲道:“上卿豈可如此輕辱我們布衣。憑什麽讓我們六百士子,徒步一個時辰,隻為看看鄉野?你如此輕視布衣遊學之士,可是讓天下文士寒心!
若你不給個合理的解釋,我將號召我的同鄉歸隱山野,再不肯入秦當官,為秦出力!”
第197章 不至於不好吧
王士子說完,站在王身後的諸多士子紛紛應和。
“是也,如此慢待我等,不如歸去。”
“都說大秦不問出身,海納百川,我看是一視同仁的鄙夷罷了。”
“做個閑雲野鶴,笑看天下風雲也好。”
……
就連原本站在高身後的部分士子,表情都有些搖擺,王見狀,腰杆子挺得更直了。
高微微蹙眉,上前一步,高聲道:“王,你本是稷下學宮出身,也曾在舊齊官場曆練,還與我等說過是非曲直等為官之道。現在卻如此毛躁,鼓動其他士子歸隱逃離,有何居心?”
王冷笑一聲,道:“我能有何居心!我隻是在闡述自身觀點,諸位皆是飽讀詩書之事,豈會被我輕易左右,輪得到你在這說三道四,指桑罵槐?
怎麽,你可以批評上卿,可以暢所欲言,我們就不行?你說了就是剛正不阿,我說了就是別有目的。”
高一時被哽住。
王趁勝追擊道:“我倒要看看,張上卿憑什麽這般命令我們士子……”
“憑老夫,行不行!”一聲渾厚的嗓音響起。
士子們心中不屑,哪來的老仗如此囂張?連上卿的麵子他們都不給,其他再怎麽高的官也不行。
士子們這麽想著,然後緩緩地扭過頭。
這一看,不少人瞳孔一縮,某些人表情有些疑惑,他們互相低聲交流了兩句,然後一片一片地沉默,拱手行禮。
義憤填膺的士子們安靜得過快,這讓王士子心下有些忐忑,他轉過頭,身形一頓。
這人並未穿任何象征身份的官服,樸素的麻衣,背著魚簍,手上還拿著魚鉤,看過來的臉龐帶著淺淺的笑意,隻眉眼間是揮之不去的熟悉感。
嗯?這個熟悉是!
“啊,是,是……”
王文士猛地扭頭看向高,拚命對他使眼色,高輕不可見地點了點頭。王臉上不顯,但很快也拱手,行禮道:“見過王夫子。”
來的人正是卸下丞相官職的王綰。
他本打算離開鹹陽回歸故裏,但因為嬴政的挽留,以及對騷操作頗多的張嬰的不放心,王綰還是選擇留職在博士學宮,並且成為一位在遊走在鹹陽各個學室傳道受業解惑的夫子。
王綰在鹹陽學室授課,不限製聽課人的門第。
換句話說,現場六百餘士子,幾乎都慕名去聽過他幾次課,有心思的士子甚至跟在王綰身後上了數十次課,在王綰麵前刷足了存在感。
也就最近幾月忙著教導張嬰,以及解決野人生存問題,王綰才減少了在外授課的數量,要不然這幾百人,隻怕大半人,王綰都能叫得出名字。
“嗬,你小子想起來我來?”
王綰似笑非笑地看著王士子,摸了摸胡須,“我聽你的意思是不樂意看看大秦?”
“弟子不敢!”王士子連忙拱手道,“某,某隻是不滿強硬請……”
“你呀你,當初在學室第一個認出我身份的就是你。若張上卿隻是私心邀約,他能指揮得動這衛戍軍?你小子這般聰慧能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