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有沒有良心!雲嬌姑娘幫了我們這麽多,就因為她是妖,你們還想吃了她嗎!”急急跑來的柳氏第一次吼出了聲。


    她在別人眼裏,都是一個唯唯諾諾的婦人,見到人也不敢放大聲音說話,這是他們第一次聽見柳氏的大喊,卻是為了一隻妖。


    眾人的目光像是飛刀一樣緊盯著她,她也不懼,“我是個沒什麽用的婦人,但我也知道,做人應當知恩圖報,而不是忘恩負義!”


    “難道你們還比不過一個心智不熟的孩童嗎?”


    她指的是二牛,這麽多人,隻有二牛一個人挺身而出,義無反顧地保護著雲嬌。


    未免過於荒唐。


    可他們還是聽了何剛鐵的話,留著這麽一隻妖在村子裏,難免後患無窮。


    他們將雲嬌架在了新搭建起來的火場上,滿滿一圈的柴垛將她圈繞在裏麵。


    上麵的人早已沒了當初的風光霽月,而是衣衫淩亂,滿身髒汙,烏黑的長發也在風中肆意地狂舞著。


    雙手雙腳被束縛著,看起來就像放在稻田裏驅趕鳥獸的稻草人,不過她可不比稻草人有利。


    在他們眼裏她就是災患。


    她就像一隻破碎的蝴蝶,微風輕輕一吹就散了。


    強子壯子兩人分別舉著一把火,神色凝重地朝火場走去。


    而柳氏和二牛則被村民攔了住,死死地擋在外麵不讓進入半寸地。


    看見二牛與柳氏時,她隻能用盡最後的力氣揚起一抹笑來,一滴淚水無聲地滑落,洇在木柴上。


    見此狀,柳氏更是揪心不已,她悔,悔自己當初不早些告訴雲嬌真相,若是那時候走了,便就不會有今日的事了。


    她悔。


    悔啊!


    點燃火堆,霎時間騰騰烈火將雲嬌包圍住,火勢滔天,熱氣模糊著裏麵的景象,沒有人能看清裏麵的狀勢,想要上前的人被那突如其來的火舌灼傷了眼,便不敢在上前,最後隻聽見一聲極力淒慘的哀嚎聲,嚇得在場所有人心之惶恐。


    漫天的曇花花瓣飄飛到半空中,最後不知飛落何處。


    柳氏暈了過去,她被抬回了屋中,自那以後便生了場重病,渾渾噩噩了幾月有餘。


    火燒了兩個時辰,二牛是第一個衝過去的人,他親眼見著女菩薩從這裏消失不見了,但他找到了一顆珠子,他撿了回去。


    還未回到家,便被巧兒一行人攔了住。


    “二牛!那妖怪是不是偷偷給了你什麽寶貝!交出來!”巧兒指著二牛道。


    “沒,沒有。”二牛連忙擺手否認。


    巧兒卻更加生氣,衝上前就扒他的衣服,“胡說!我那天親眼見到那妖怪讓你伸手,還有紫色的光照在你手上!”


    小姑娘終究沒有男童力氣大,巧兒隻好吩咐後邊的幾人上前,先是惡狠狠地暴打了他一頓,然後從他懷裏找到了一顆透著紫色微光的珠子。


    就是他在火場上找到的珠子。


    巧兒偷偷將珠子藏了起來,其餘幾個身為男童,自然對這種珠寶之物不感興趣,便也忘了這事。


    二牛反抗不了,隻好回家找娘說事,可娘卻昏了,怎麽叫也叫不醒。


    再後來,巧兒的父親悄悄地將二牛哄騙了出去,問道:“二牛啊,那妖可還給過你什麽寶貝沒有?”


    “是女菩薩!”二牛反駁道。


    巧兒父親敷衍著:“好好好,女菩薩,女菩薩有沒有給過你其他寶貝?”


    二牛搖了搖頭,但他卻不信,可問了半天也沒個結果,他氣起來掄起拳頭就往他臉上砸。


    成年人的力氣總歸是比小孩大得多的,這一打,要了二牛半條命。


    後來,巧兒一家人匆匆搬離了起子村,起先還有信封傳來,而後便再無音訊。


    不僅如此,村裏的人,除了他們一家,再也沒有人能活著出去過。


    都是冤孽。


    第30章 虛境(三合一)


    ◎為師舍不得殺你◎


    黑煙滾滾的濃霧發了狠似的嗆入雲嬌的鼻口中, 她沒有力氣反抗了。


    她的一身修為被盡數打散,身體如同常人一般甚至比這還要虛弱。


    活了三百年,這三百年來, 她一直謹遵那人的教誨, 識海混沌中又看見了初見那人時的場景。


    那時她方修煉成形, 對這世間萬物都甚是好奇,在一片綠林玩鬧時,卻不想落入了餓妖手中。


    那餓妖專吃比自己修為低下的小妖, 而且她是曇花精,專門吸收日夜之精華, 是餓妖最為覬覦之物, 食者可進修為更強的餓妖,以此捕食更多。


    在危難之際,就要被那餓妖吞食於腹中之時,一記黑紫色的團霧將那餓妖瞬間斃命, 餓妖的屍身瞬間炸裂開來,溺出濃厚的血腥味, 隻留下了倒在地上心驚後怕的雲嬌。


    她看清了來人。


    那是一名女子,一雙眼尤為冷情, 比冬日的的寒霜還冷,眼底溢出的殺氣叫她不敢動作,那一身毫不遏製戾氣讓她渾身顫抖, 她雖感知不到那名女子的修為, 但她知道, 救她的人很厲害。


    那女子生得極豔, 雖被那一身黑衣給壓了下去, 頭上也不加任何修飾, 但那張臉就是最好的修飾,就像是那獨自屹立在嚴冬中的傲梅,清冷自立。


    “還不起來麽?”


    這是她對雲嬌說的第一句話。


    麵冷、聲冷、心卻不冷,這是雲嬌對她的第一印象。


    她掩了掩眸中的慌色,迅即地從地上站起來,向自己的救命恩人道謝。


    見她隻是淡淡地瞥了眼自己,旋即轉了個身就要離去,雲嬌急急地叫住了她,“恩人且慢,我還不知恩人的名諱,日後怎好報答?”


    她沒有背過身來,隻道:“報恩麽,那就去幫扶那些陷入苦難之人,為人本性,應當向善,善者方見大同,你身為花妖,自然也是如此。”


    這是她對雲嬌說的第二句話,也是最後一句。


    話語間,雲嬌仿佛感受到了她語調之中的幾分愉悅,甚至還能想象到她應是笑著說出這句話的。


    再之後,那女子便化作一團黑霧消失在這片綠林中,什麽都沒有留下。


    兩句話,她記了一輩子。


    後來的日子,她雖再也沒見到過救她的人,也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就靠著這段少得可憐的回憶和無心之言,她幫扶了許許多多的人,她很有成就感,每每見到救扶後的人與當初的變化相差甚大,她便打心眼裏的高興。


    所到今日,若要問她可有悔恨,那自然是有的。


    悔,是對自己識人不清的悔,是對自己對他人防備心低的悔。


    但她問心無愧。


    對於起子村的過往,不知從何處開始說起,都是一場死局。


    他們的懶惰、貪心、虛偽都是造成一切苦厄的源泉。


    ———


    “你們真是過分!”


    李安安在腦子裏罵了一遍她以前聽過的所有髒話,為了不嚇到其他人,最後隻得說出這麽一句不痛不癢的話來。


    除了慕寧,其他幾人也都是一副忿忿不平的神色,若不是見村長年老,指不定要揪起他的脖子痛斥他一頓。


    而那張飽經滄桑的眼底裏泛著點點瑩光,它似是也在懊悔,懊悔當初的舉動。


    可現在後悔有什麽用?


    何剛鐵已經死了,強子壯子也死了,接下來便隻能是他了。


    “有心情在這裏悔恨,還不如將他們的屍體拉去埋了,”慕寧回想了一瞬,“嘖,髒。”


    村長慌忙地用衣袖擦了擦眼角的淚水,連忙起身道:“是,是,我這就吩咐下去。”


    這樣一來,一傳十,十傳百,起子村裏的村民們都知曉了三人的慘死,且每個都是被烈火灼燒而死,無人不驚不駭。


    那些愛熱鬧的孩童皆被關在了房屋中,出去湊熱鬧的村民沒有一個能夠心中坦蕩地接受這黑糊糊的屍體,有的婦人更是直接嚇昏了去,還得讓人費力將其抬走。


    原是想就這般下葬,但又憑空多了幾分良心來,三個人一人一張草席,他們被卷在其中,隻漏出一雙焦得發黑發臭的腳來。


    “裹起來,炸餃子咯!炸餃子咯!”村民之中跳出一人來,歡呼雀躍著。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被這話驚地瞪大雙眼,還有的人怒斥道:“二牛!閉嘴!”


    “二牛閉嘴!二牛閉嘴!”二牛學著那人的話,笑得更是高興。


    自從他娘柳氏病重後,二牛的瘋病也變得愈發厲害起來了,沒人能管住他了。


    看他還不為所動,而且變本加厲地鬧著,村長沉下臉讓人將他拉走。


    半晌,那幾句癡傻氣的話語漸漸隨著林風消失了,留有圍在屍體旁的村民們。


    也是心虛,親眼見著這三人下葬,生怕這三人又化為厲鬼回來找他們索命。


    挑屍的幾人各個忍住心中酸嘔,將三人丟入了村外那密林中剛挖出的深坑裏,累了半天,堆了三個壘得高高的墳包,最後連個衣冠塚都不曾立過,像是客死他鄉的過路人。


    唏噓片刻,也沒有人再繼續停留,一個個都像避災似的離開這片密林。


    這一切都是罪有應得。


    不僅是這三人,他們,當年參與其中之人,都是罪有應得的。


    他們都知道,也都參與了那場看似深明大義的殺妖之舉。


    所以下一個,下下個,誰都可能會死。


    意識到這點的村民們,紛紛跑去村長麵前哭求,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得撕心裂肺。


    有哭求的,有埋怨的,有推脫責任的,就是沒有一個人承認自己當初的罪責。


    “村長,你可不能見死不救啊,當初是你和那何剛鐵同流合汙,怎麽能拉上我們啊!村長!”


    一口氣噎在喉嚨處出不來,村長的臉氣得漲紅,現在這些人的行為舉止,每一個都是吃人的樣,像是要將他活生生地給扒皮吃掉。


    要知道,當初雲嬌還未入村的時候,他們可都是一個兩個上趕著要同那何剛鐵一起拐賣少女。


    現在倒是做出這種深受其害的姿態,沒得叫人惡心。


    秦十堰幾人哪見過這種場景,那眉毛都要擰在一塊兒了,也不能說些什麽,隻能靜靜地看著他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師妹她掉馬甲後死遁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猶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猶己並收藏師妹她掉馬甲後死遁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