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當今至孝,對太皇太後、皇太後都恭敬著。底下的嬪妃們自然也都有樣學樣,萬般謹慎地伺候著。為避免在每月僅兩次給太皇太後、皇太後請安的過程中發生點尿急、出虛恭等尷尬事。


    所有人都萬分在意,少進甚至不進飲食。正餓著肚子呢,聞到這陣陣香氣,可不就越發饑餓難耐?


    往承乾宮集合時,淑寧便收獲了許多眼刀子。


    淑寧秀眉微皺,貴妃娘娘對她有些微詞也就罷了。畢竟兩個都是她弟,但法喀才是親生。她雖無辜,偏是最終得利者,被遷怒一二也是有的。怎其餘幾位,尤其是東六宮左近的嬪妃們瞧她那眼神也頗有幾分不善呢?


    她那迷茫中帶著幾分委屈的眼神看得皇貴妃噗嗤一笑:“往日便罷了,今兒淑寧你可不無辜。”


    “咱們這都餓得前胸貼後背呢,你那兒偏香氣不絕,饞得大家夥腹鳴如鼓。再見始作俑者,誰還能擺出好臉色?”


    啊哈?


    淑寧懵圈,都是千挑萬選才終於得以侍奉君王側的佳麗,不能夠,至少也不應該這般耽於美食吧?


    可下一息,所有宮妃齊點頭。


    都說往日聽皇貴妃跟德妃娘娘說,心裏還不以為然。今兒正忍饑挨餓的時候聞到這些個香味,才知聞見嚐不著的苦。


    她們偶爾一聞還如此,也不知道永和宮側殿的章佳庶妃每天怎麽過來的。


    被深深同情的章佳氏正縮在永和宮側殿養胎,並不知道這番議論。否則必然奓著膽子說一句,謝謝娘娘們關心,婢妾好著呢。烏雅姑娘憐婢妾孕中艱難,每給德妃娘娘做滋補的湯水都給婢妾帶一碗。


    才幾天下來,婢妾的氣色都好多了。


    知道問題關鍵所在,解決就變得容易。淑寧言說做菜的原料還剩許多,若娘娘們不棄,請安結束後可贈每人一小份簡化版後,承乾宮中就恢複了歡聲笑語。


    隨即,眾人便在皇貴妃的率領之下,浩浩蕩蕩往慈寧宮。


    給太皇太後與皇太後請安,順便親眼目睹下,折磨了她們許多的香氣到底來自於道什麽菜。


    蓋子打開,裏麵的內容露出來。


    一隻栩栩如生的鳳凰昂立在盤中,九道逶迤的鳳羽上,錯落有致地擺著各色不同的雞肉片?


    德妃那妹子含笑福身,柔聲解釋:“回太後娘娘的話,此菜名為鳳育九雛。是奴婢以胡蘿卜雕刻成鳳,醬油雞、紹興醉雞、芙蓉雞片、叫花雞、鬆花雞卷、錦州熏雞等九種不同的雞肉烹製方法構成的鳳羽。”


    “一菜九味,倒也新巧。”太皇太後點頭,當真遍品九道鳳羽:“嗯,難得你小小年紀,廚藝竟這般精到。送花雞卷與錦州熏雞的味道,比那積年的老廚子還略勝一籌。”


    淑寧剛謙遜行禮,道了聲太皇太後過獎。那邊衣著樸素,隻簡簡單單盤了個發的太皇太後便皺了眉:“但一道菜,竟用整整九隻雞,是不是也太奢靡了些?要知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第6章 賞賜


    這話一出,全場靜默。剛剛還羨慕淑寧露臉,被太皇太後誇獎的人,這會子都變了態度。


    連皇貴妃都忍不住為淑寧捏了把冷汗。


    無它,太皇太後素性節儉,最反感奢靡浪費。九隻雞做一道菜,可說直接戳在了她老人家肺管子上。一個應對不好,就是討好不成反受累。


    最要命的是,她老人家還提起了那道九珍九藏。


    所有人或擔憂,或戲謔的目光中,淑寧淺笑,儀態萬方行禮:“不怪太皇太後您有此疑惑,實在是,自打奴婢研究這些個古法菜以來,就飽受阿瑪、嫡額娘與兄姐質疑與訓誡。”


    淑寧攤手,一臉無奈的樣子。


    說德妃一粥一飯當思得來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大清雖地大物博,卻也人口繁多。連連征戰之下,尚有不少貧苦百姓衣食都難以為繼。皇上日日勞心,惦念社稷。太皇太後為做表率,一餐都舍不得多用幾道菜雲雲。


    借著德妃之口,將皇上、太皇太後與皇太後結結實實誇了個遍。


    語氣真誠,用詞質樸。


    而她呢,在家人們的耳提麵命之下。雖依舊不改對古法菜的研究與創新,但也對剩餘材料的處置上更上心了。


    甚至因材製宜,自行創新了幾道叫好又叫座的新菜。


    絕不存在九隻雞做一道菜,每隻取少許,其餘全都廢棄的情況。淑寧狡黠眨眼:“這一點,皇貴妃娘娘可以作證。”


    “是是是。”


    被點名的皇貴妃忙不迭點頭:“不怕太皇太後笑話,這陣子臣妾都沒少往永和宮蹭飯。別的不說,烏雅二姑娘這廚藝跟在廚藝一道上的巧思,絕對讓人歎為觀止。今早這道菜香,就讓臣妾與諸姐妹垂涎。”


    被捎帶上的諸妃:……


    不敢怒,更不敢反駁,皆唯唯稱是。


    貴妃鈕祜祿氏還笑:“可惜二姑娘隻是賜婚,還未成婚。否則的話,臣妾說什麽也得假大姑奶奶的身份令她多送些好吃食來。可真是啊,哪有皇貴妃這個鄰居都吃上了,臣妾這大姑子與小十那親侄子還眼巴巴瞧著的道理?”


    “今兒回去,臣妾就著人往府中傳信。讓嫡母與阿靈阿趕緊著,把婚期定下來,臣妾好帶小十一道上永和宮混飯。吃飽了,再拿上些許留待下頓。”


    這話說的俏皮。


    不但給皇貴妃的話提供了佐證,適當幫補了淑寧。還言談話語間透露出與淑寧的親近,力破她因親弟法喀被奪了一等公爵位,遷怒阿靈阿與淑寧這對兒最終得利者的謠言。


    連太皇太後都被逗笑:“沒見你這麽貪心的大姑子,竟如此肆無忌憚。不怕嚇跑了未來弟媳婦,讓你弟哭著跑進宮來與你鬧?”


    貴妃連說了三個怕字:“但到底美食誘人,難以割舍。要不臣妾回去翻翻妝奩,瞧瞧都有哪些適合回贈未來弟媳婦吧。”


    淑寧臉紅,滿是女兒家的嬌羞,但卻毫不扭捏。


    隻笑盈盈地福了一福:“貴妃娘娘言重了,些許微末廚藝罷了,哪用什麽回贈?您若喜歡,隨時吩咐便是。忙活完家姐的膳食,奴婢便與您做。”


    一切以不打擾嫡姐養月子為先。


    說完,像是怕貴妃怪罪似的,她還小小聲補充了句:“非是奴婢怠慢。而是此番留下,原也是為了伺候德妃娘娘月子。自然得忙活完分內事,再言其他。便今早,奴婢也給德妃娘娘準備好了紅棗枸杞粥與灌湯小籠包。”


    皇貴妃:……


    都有點恍惚,拿捏不準這姑娘到底是裝傻還是真傻了。


    唯獨確定傻人有傻福,她這處處不忘親姐,一切以親姐為先的做派深得皇太後的心。覺得她像自家妹子淑惠太妃,還將手上的沉香十八子賞給了她。


    淑寧忙不迭行禮,張口就是一串流利的蒙古話:“奴婢不才,怎敢要太後娘娘貼身愛物?”


    太後果然大喜:“呀,你這丫頭還懂蒙古話?”


    “回太後的話,不敢說懂,隻略知一二。”


    隨父抬旗後,婚嫁事就掌握在帝王一念之間。淑寧無法主觀改變,隻能努力適應。漢家詩賦與蒙古話都努力掌握些,被指到哪兒都至少別在言語交流上有障礙。


    如今這點子小心思不就起了大作用麽?


    得知她會說一口流利的蒙古話後,太後大喜,對她好一番誇讚不算。


    還囑她若有空,就辛苦她多給太皇太後做幾道美味、新巧又開胃的膳食。隻要不浪費,便奢華些也無妨。太皇太後她老人家辛苦多年,輔佐兩代帝王。有功勞也有苦勞,多享受些個也是天經地義雲雲。


    淑寧下意識地抬頭瞧了瞧太皇太後,見她麵上並無不虞後,才忙不迭答應下來:“有機會為太皇太後效勞,乃奴婢三生有幸,哪敢當太後娘娘一句辛苦?”


    上位者的飲食喜好乃是禁忌,為免暴露偏好給歹人可乘之機,甚至一般食不過三筷。


    淑寧也不敢問。


    隻從太皇太後誇過她鬆花雞卷跟錦州扒雞做得地道,再結合老人家出身科爾沁草原,後嫁到盛京在其地生活多年的經曆上,猜測她應該更偏北地口味。


    一菜九隻雞都被質疑了,那材料上就應避免過於奢華昂貴。


    沒等回到永和宮,淑寧心裏就已經大致有了譜兒。


    回到永和宮,就見聖上駕臨,且正在享用那沒有鳳的鳳育九雛?


    淑寧結結實實愣住,連行禮的動作都慢了半拍。


    木呆呆的小模樣看得隨駕的阿靈阿皺眉,趕緊輕咳提醒了下。淑寧福身:“奴婢烏雅氏見過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吧。”


    “謝皇上。”


    “聽說你大清早起來給太皇太後做膳食,結果香味流傳甚遠,惹東西六宮怨聲載道。趕著朕來瞧德妃母女,便順道兒嚐了下,果然人間美味且心思精巧啊。”


    淑寧再福身,道了句謝皇上過獎,奴婢不過拾人牙慧。


    康熙道她太過謙虛,到底中華美食源遠流長,幾大菜係的菜品浩如煙海。能學通一道已經萬千不易,何況她這一道菜裏匯聚了幾個菜係的精華?


    連誇數句後,康熙也著人看了賞。


    然後自己吃不算,還把剩下的打包帶走大半,要給太子也嚐嚐。


    至於承乾宮中那些個翹首以盼的宮妃?


    嗬嗬,那可不在康熙的考慮之列。隻能是淑寧認命地係上圍裙,又給貴主兒們做了些個好看又好吃的速成菜。


    宮中多為木結構,尤其要防火燭。


    所以除了幾個地位高,或者特別受寵過的主子外,都得繞上好遠往禦膳房。取回來就已經涼了七七八八,再經過試膳太監。


    那涼的都得再加熱。


    多好的菜色,那也再沒有了原本的美味。


    哪像承乾宮與永和宮這麽區區一牆之隔,菜出了鍋快走幾步便能上餐桌呢?


    絕頂廚藝、新巧菜色加上熱氣騰騰剛出鍋,就構成了讓宮妃們忘記節製飲食的美味。


    隻可惜這位乃德妃親妹,貴妃準弟媳,未來的一等公福晉。不好常使喚著,多多為她們下廚。


    倒是小廚房可以安排上。


    各宮娘娘心裏的小算盤珠子撥拉得啪啪作響時,瞧著挑食兒子剩菜都用得香甜的皇貴妃咬牙:“明兒下晌,額娘就帶你往隔壁蹭飯。”


    康熙十七年生,說九歲,實則七歲半,還因為挑食而格外瘦削的四阿哥胤禛停箸,半是欣喜半是忐忑地皺了皺小眉頭:“皇額娘不必為了兒子而這般折節。”


    小家夥明明期待,卻又顧忌她心情的小眼神哎,看得皇貴妃心中好生酸楚。


    抬手摸上他的小光腦門:“你這小人兒啊,就是想得多,皇額娘哪裏隻為了你?分明是自己也想,但不好頻頻上門。帶著你,才好不被發閉門羹。”


    胤禛笑著搖頭,認定了皇額娘就是為自己。


    不然她個攝六宮事的皇貴妃,走哪不被爭相奉承著?哪兒有被拒之門外的道理!此時此刻,四阿哥對親姨母全無了解。


    隻聽說是個相貌平平,性子木訥,但做得一手好菜的。


    為借兒子光蹭到更多、更新穎的菜色,皇貴妃頭一天晚上就使人往永和宮跟德妃與淑寧打了招呼。


    還在欣喜妹妹竟好運如斯,得了皇太後青眼的德妃:!!!


    連夜使喚宮人,趕緊將闔宮收拾停當。


    多準備些個八、九歲阿哥喜歡的物件。若不是淑寧攔著,德妃甚至琢磨著往貓狗房領隻狗回來。前兩年皇貴妃就賞了四阿哥隻獅子犬,如今極得四阿哥看重。不但為之取名富貴,還親手給它洗澡、梳毛。


    六阿哥早夭,這胎又是個公主。


    已二十六七的德妃已經不敢奢望著還能有再誕下皇子的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滿汀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滿汀洲並收藏(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