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恐錯漏絲毫。


    而在她專心致誌的時候,德妃就認認真真地打量她。等大體交代好了,才屏退左右,細問她新婚生活如何。從婆婆可還慈愛,小姑子是否省心一直到夫妻間夠不夠和諧。


    真·事無巨細。


    可把淑寧給窘的,都恨不得找個地縫兒鑽進去。


    偏德妃還風情萬種笑:“為姐都已經把奴才們清出去了,隻咱們姐倆,還有什麽不好說的呢?別怕羞,那事兒關係到夫妻是否和順與子嗣傳承,再大意不得。”


    “你啊,別看你那婆婆前些年壓著妹夫不給他安排人,也不輕易許婚,就以為她是個不同俗流的。今時不同往日,妹夫都已經襲爵了,你們也大婚。人家下一步就該著急孫輩了,你可千萬仔細著點。莫一個不注意,院子裏就花團錦簇了。”


    知嫡姐是真打心眼裏關心她,淑寧便也拋開羞窘,稍稍給她透露了些個大婚以來的小細節。


    比如阿大人幫她立威啊,上交財產啊。


    還有婆婆教給他的那些啊,她一頓飯成功收服婆婆小姑子啊。


    聽得德妃直狐疑:“真的?不是為了安撫為姐而報喜不報憂?別的不說,就法喀跟他那個福晉都不能平平順順,一點都不給你們添堵吧?還有你們府上那個了不得的側老福晉……”


    德妃一樣一樣地問下去,直讓淑寧五體投地:不愧是一路從官女子到妃位再到皇太後的宮鬥王者,寥寥幾問,句句正中靶心。


    淑寧瞞無可瞞,隻好把赫舍裏氏作為、法喀反應與舒舒覺羅氏態度都交代了。


    還把自己有些疑惑的點說了出來。


    德妃笑:“這有什麽不好理解的?舒舒覺羅氏雖隻有法喀一子,但支撐她超然地位的從來都是兩個女兒啊。貴妃地位穩固,才沒人敢怠慢她。你救了貴妃,就等於救了她。甭管心裏如何想,麵兒上她都得對你高看幾分。”


    再者,闔宮賞賜,聲勢浩大,誰都知道烏雅家二姑娘頗受宮中各位賞識。除了法喀福晉那個沒長腦子的,誰會在這個節骨眼上挑釁啊?


    嗬嗬。


    不愧是儲秀宮那位的姐妹,都一樣的沒腦子。


    也怪赫舍裏家,嫡女當寶養,庶出當豬養。到頭來鍾神毓秀的嫡女早早去了,隻剩這倆又蠢又毒的庶女。


    嘖,專業拖後腿,昏招迭出。


    哪像她阿瑪額娘對嫡庶都悉心教導,妹妹知恩感恩。如今姐妹情深,守望相助?


    淑寧不知嫡姐心中對小赫舍裏氏這般鄙視,以及對比後對她的倍加滿意。


    隻一臉受教地點頭,道被姐姐點撥幾句後,整個人都明晰透徹許多。


    德妃卻連說妹子果然好命,皇上這個婚啊,算是指著了。


    淑寧臉上羞紅,離席一禮:“這都得感謝姐姐,多虧你為妹妹求了皇上恩典。不然皇上日理萬機,哪注意得到妹妹一個區區待選秀女?”


    德妃趕緊把她扶起來:“自家姐妹,不說這個。隻你好好的,就不枉為姐與萬歲求這一回了。”


    她吃透了宮中沉浮多年,九死一生到如今的苦。


    隻盼妹子能當個體體麵麵的正頭娘子,不必麵臨那些血腥傾軋。不必磨平了自己去柔和婉轉,拚命取悅。不必骨肉分離,母子生疏……


    淑寧含笑點頭,直到阿靈阿來接,她才一步三回頭地離了永和宮。


    滿眼落寞的勁兒讓阿靈阿好生心疼,上了馬車就好一通悉心安慰:“如今雖取消了外命婦入侍,但每年端午、中秋、頒金節、冬至、年宴還有皇上萬壽,太皇太後、皇太後千秋之類的宴會也不少。平時你也能往宮中遞信兒求見,姐妹相見的機會多著呢,不難受啊。”


    淑寧托腮:“姐姐好見,外甥難得啊。除了乾清宮短暫一瞥外,今兒竟再沒機會見著四阿哥。沒能單獨給他送一份喜糖,算是對他那個彩繪葫蘆的回饋,隻能托十阿哥轉交。”


    嗯?


    阿靈阿愣,讓出了名饞嘴的十阿哥轉交……


    確定他不會監守自盜麽?


    淑寧攤手:“不確定,但沒有更合適的人選啦。”


    嫡姐幫不上,皇貴妃不居中破壞就不錯了。隻能重重賄賂胤俄這個小使者,盼著他擁有誠實守信的美德了。


    胤俄:……


    他有,但是不多。


    主要也是那醒獅酥太可愛,也酥酥脆脆太好吃。一份根本不夠,貪婪的小手手隻能伸向屬於四哥的食盒。從淺嚐到吃光光,盤子都空空了他還意猶未盡呢。


    最後隻能帶著所剩不多的糖果跟空了大半的食盒,大眼睛眨啊眨的,可憐巴巴跟他四哥認錯,試圖萌混過關。


    胤禛再氣還能對個板凳高的小孩兒怎麽著?


    隻能含笑原諒他。


    過後在阿靈阿旁敲側擊,問他有沒有收到食盒時提起這事兒。成功換掉了十弟那個克扣東西的小郵差,改麵對阿大人那幾欲能開醋廠的臉。


    嗯,除了美食外,還別有一番勝利的滋味在心頭。


    多年後,雍正帝陪姨母講古的時候,還提及他姨父那酸到極致卻隻能死死忍著的別扭呢。


    彼時,已介古稀卻耳不聾眼不花的阿大人冷哼:“皇上這話說得就有失偏頗,什麽叫奴才酸?擱誰誰酸!誰願意見自家福晉長年累月地用心給別給男人送膳食、送針線呢?”


    外甥?


    嗬嗬!阿大人瞧自家幾個混小子都礙眼,更何況外甥呢!


    而此刻,還是意氣風發新郎官的阿大人棄馬乘車,一路與福晉溫柔敘話。車馬粼粼再度回到一等公府,親自把人


    扶下了車。


    小夫妻才並肩而行,往巴雅拉氏的壽喜堂而去。


    出必告,反必麵,孝道之所在也。


    巴雅拉氏瞧著這和和睦睦蜜裏調油般的小夫妻,心裏頭也是萬分歡喜。


    還未等淑寧彎腰,她就趕緊把人拉住:“自家婆媳快別這般多禮,好淑寧都餓壞了吧?往宮中就是這點不好,約束忒多。為防頻頻出恭鬧笑話,莫說水了,連點心都不敢多用幾口。”


    “額娘為你們準備了一桌子好席麵,淑寧也嚐嚐咱們府上廚子的手藝?”


    淑寧一臉感動:“多謝額娘,額娘您真是太體貼了。”


    “嗐!”巴雅拉氏擺手:“這有什麽?我當年也是餓過來的。總想著回府後,能用上點熱乎飯菜該多好。當初沒人替我張羅,現在就替你張羅張羅唄。”


    總不好讓兒媳再吃自己當年吃過的苦。


    巴雅拉氏雖讀書不多,卻自有股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善良。


    這就比許多嘴上說把兒媳當自家閨女,實際上卻不管兒媳遇到如何苦難委屈都覺得不及自己當年的婆婆強出八百裏去。


    讓淑寧感動不已:“嫡姐說得沒錯,兒媳果然好命,才能得額娘這樣萬裏挑一的好婆婆。”


    突然被誇的巴雅拉氏一愣,繼而緩緩笑開:“德妃娘娘說得對,但不全然。得遇好婆婆是兒媳幸甚,可哪個婆婆又不盼著有個通情達理、知疼知熱的好兒媳?我有福,咱們七兒有福,才迎了你這麽個好姑娘回來。”


    言辭懇切,態度真誠。


    再不見起初接到聖旨後那百般痛悔,恨自己沒早早給兒子定下個高門貴女的模樣。


    看得雅利奇錯愕,忍啊忍,生忍到哥嫂相攜離開了,額娘揮退了滿屋子仆婢才期期艾艾問出口。


    巴雅拉氏特無奈地瞪了她一眼:“你也知道那是皇上剛下旨賜婚的時候啊?那怎不知此一時彼一時呢!彼時你哥還未承爵,咱們娘幾個都得看法喀臉色行事。額娘不說盼著他找個得力嶽家,至少也別拖累太多。”


    而烏雅家小門小戶,除了早年的額參、如今宮中的德妃外,說得上一聲乏善可陳。


    淑寧流傳在外的,也隻有好命二字。身為庶女卻得一家子寵愛,與嫡母親厚不輸親生。可她也是個當嫡母的,最知道這恍如、不輸、等同背後的譏誚。若真等同,怎不記作嫡女?怎不見那孩子有何才名、賢名傳揚於外?


    種種疑問下,她對這個母女情深很報幾分遲疑。


    不想賜婚沒幾日,法喀被奪爵,自家兒子連承爵帶升官。讓她開始有幾分信兒媳是個小福星的說法,加上阿靈阿老大不小,聖旨賜婚又不能退。


    那就幹脆趕緊大婚唄,早過門早教導,實在教不出來她還可以直接教長孫。


    不想幾次上門間,親家母反應與她料想中全不一樣。後頭大婚時的陪嫁,更證實人家就是真心真意疼女兒。


    是她管中窺豹,以偏概全了。


    說到這裏的時候,巴雅拉氏還不忘提點自家閨女。日後遇人遇事兒的時候,千萬多想多看,切莫妄下斷語。經驗雖能預斷許多事,但總有人天賦異稟。能自己掙脫藩籬,成為超脫常規之外的存在。


    雅利奇笑:“就像我嫂子那樣對不對?待人真誠,做事認真不敷衍。又溫柔又體貼的,誰能不喜歡呢?我哥命可真好……”


    巴雅拉氏:……


    眼睜睜瞧著閨女變成嫂子吹,張口必是我嫂子如何如何。


    瞠目結舌之餘,她想了想,不但沒阻止還勸呢:“既然你嫂子這麽好,你也得好好的莫淘氣。額娘一年比一年歲數大,日後還得靠你哥嫂給你撐腰。像你嫂子那般自己便能大放異彩的女兒家畢竟少數,對於普通姑娘來說,娘家才是最大的依仗……”


    而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福星者多少能順遂些吧?


    淑寧哪兒知道,就因阿靈阿恰到好處的襲爵,因緣際會幫了貴妃一把,再獲闔宮添妝,皇上主動著她們夫妻隨扈塞外,婆婆就給她蓋章小福星了啊!


    她現在隻積極列單子,結合嫡姐所說與自家阿大人多次隨扈經驗,準備要往塞外帶的東西。


    聽說那邊溫差大,八月返京的時候很可能已經飄雪。所以夾襖、甚至大毛衣服都得帶著些。


    再者路途遙遙,其間還要路過許多荒無人煙之地。求醫難,所以各色藥品等備齊了。退熱的,止瀉的,暈車的,水土不服,蚊蟲叮咬的。林林總總寫了一大堆,阿靈阿都懷疑她到底是隨扈還是去草原開藥鋪子。


    淑寧一個嬌滴滴的白眼翻過去:“你懂什麽?這叫有備無患!”


    “是是是,福晉思慮周全。”阿靈阿拱手,一臉佩服地道:“不過,皇上為防你說的這些情況,會帶不少禦醫隨行。求醫再難,也斷不會難為到福晉頭上的。”


    畢竟夫貴妻榮,他可不是個徒有虛名的一等公。而是一品大員,天子近臣,等閑的宗室貝勒都不如他在皇上麵前說得上話。


    “所以?”


    “所以福晉不妨少帶些個藥材,多帶點食材。此話說來有些大不敬,但為夫覺著皇上就是看重福晉廚藝才主動提及讓你我夫妻一道隨扈。”簡言之他饞,想蹭飯。


    淑寧:……


    並不是特別想當這個廚娘,畢竟伴君如伴虎。


    可聖意如此,便由不得她不準備。


    阿靈阿歉意地摸了摸她的發:“委屈福晉了。”


    淑寧搖頭:“渾說什麽呢?這可是旁人家求都求都求不來的福氣。妾身妒性強,怕是改不了。也做不得世俗意義上的賢妻,能在這方麵當當夫君的賢內助也無不可。”


    同獨占欲強烈的阿大人非但不以為忤,還特別驚喜地笑:“不改不改,為夫就喜歡你這樣。而且誰說給丈夫納妾蓄婢才是賢惠?放任縱容其沉迷美色、不思進取還有功了不成?”


    “福晉莫被那些世俗蠢言給騙了,真正的賢妻在於鞭策、襄助夫婿。管理好府中事物,讓男人能心無旁騖地建功立業。而不是給安排了幾個丫鬟,納了多少妾。”


    說罷,阿大人拿諸葛亮、房玄齡、司馬光等人舉例。


    言說真正幹大事兒的男人也不耽於酒色,隻一愛妻便勝卻人間無數。


    為了哄愛妻歡喜,阿大人連臉都不要了,怎麽溫柔繾綣怎麽說。又是揉肩,又是捏腿的伺候著,夜裏都無盡溫柔憐惜。


    準備隨行東西時也不插言了,福晉覺得什麽好、什麽必須就帶什麽。


    淑寧可享受這份溫柔了,不免佯裝一手好興致缺缺,哄著阿大人各種小意討好,嗬護備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滿汀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滿汀洲並收藏(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