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壞一直都是這麽壞壞的!


    虎威大眼點頭,看著阿大人的目光充滿了控訴。


    威武等人輕笑,淑寧俏臉紅透。這個娘家是不能再待了,趕緊走吧!


    越遠越好。


    壞壞的阿大人有些訕訕地摸了摸鼻子,抱著兒子做了幾個飛飛。想著這樣總能讓人破涕為笑,徹底忘了這遭吧!


    結果……


    得說飛飛是有用的,至少做的時候,虎威咯咯笑,特別享受的樣子。但隻要一停下,小家夥就會賞親爹一個狠狠的刀子眼。接著便冷哼,咬牙切齒地喊:“壞壞,壞壞啊~”


    仿佛把親阿瑪當成了為飛飛而準備的工具人。


    阿靈阿笑:“臭小子,這麽小就一肚子心眼兒,竟敢這麽指派你老子啊?”


    虎威扯嗓子大哭,順利重回額娘香香的懷抱。


    阿大人發誓,他絕對絕對看到小家夥那陰謀得逞般的小奸笑了。可惜在場諸人沒有一個相信他,連最主張嚴父慈母的威武都說嚴厲雖是好事,但外孫到底還小,正需要阿瑪額娘好生疼愛的時候,讓他不妨多些個寬容。


    淑寧更是從烏雅家到一等公府,一路都在跟胖兒子相擁著。


    牽小手走路,抱著小身子喂飯。給他洗澡澡,為他抹香香。等阿大人洗漱完才發現,臭小子已經在屬於他們夫妻的大床上安營紮寨了。還沒等他開口攆人,就被親親福晉給攆了:“而今雖已滿二十七日除服,但終究還在太皇太後孝期,還是得小心仔細著些。為策萬全,這些日子夫君你還是往書房安置吧。”


    第64章 重逢


    這理由過於強悍,連阿大人都無法反駁。隻能抱著自己的小被子,一步三回頭地出了正院,往書房而去。


    邊走,還邊能聽到胖兒子的歡呼聲。


    略憋屈。


    但無處說理去,尤其太皇太後新喪,皇上悲傷欲絕。每日往太皇太後喪次舉哀,近月未臨乾清門聽政。


    再度駕臨乾清門,滿朝文武都噤若寒蟬。


    生怕有絲毫不妥,倒黴催地戳到了皇上的肺管子上。每每上朝,比上墳的心情還要沉重些許。


    畢竟再怎麽著祖宗也不會從墳裏跳出來罵人,皇上急了,能送他們去見祖宗。


    京城內外,一片愁雲慘霧。


    皇上每每深追太皇太後撫養教育之德,言說自己八歲喪父,十歲喪母。日久年深之下,對父母音容其實早已模糊。


    惟記得太皇太後這麽些年諄諄教誨,慈愛疼寵與二十餘載無私支持。


    遂欲為其守孝三年,不忍以月待日。


    可他才舉哀那麽幾日,就悲傷到昏迷吐血。朝野之間誰敢放任他,讓他再怎麽繼續苛待自己呢?


    於是日日苦求,日日勸。


    最後還是國子監生五百餘人跪求,請皇上節哀順禮。這才勉強讓皇上也在持服二十七日後釋服。


    太皇太後生前曾言太宗梓宮奉安已久,卑不動尊,不便合葬。若另起塋墓,又恐勞費頗多。而且她心戀今上與先帝父子,不忍遠去。


    所以,康熙便命人在孝陵南建了饗殿,奉安梓宮。


    待太皇太後發引後,便暫放於內,稱之為早安奉殿,設官祭祀如孝陵。康熙但有閑暇,便親往祭拜。


    每每痛哭不已,連給皇太後請安路過慈寧門都忍不住傷懷。


    從此以往,便有臣子諫言重修寧壽宮。方便更好奉養太後的同時,也改變其門朝向使之不用再路過慈寧宮,圖惹傷懷。


    康熙準奏,而後奉太後往暢春園小住。


    彼時,已經是康熙二十七年六月,太皇太後薨逝百日有餘。


    聖駕離宮,淑寧趕緊往永和宮遞了帖子。次日便帶著胖兒子跟好大兩包袱衣服、吃食等進了宮。


    “臣婦見過德妃娘娘,給德妃娘娘請安。”


    她身邊,一身寶藍色提花緞小袍子的虎威也像模像樣地打了個個千兒:“娘娘,安~”


    那憨態可掬的小模樣,可把德妃娘娘給歡喜壞了。


    親自上前把人抱……好吧,沒抱起來。


    養尊處優的德妃娘娘體力有限,虎威瞧著沒有多胖,但就是一個秤砣型。瞧著小,實際壓手著呢。


    連淑寧這樣掄得動大勺的選手,抱他都超不過一刻鍾去。


    但這樣也絲毫削減不了德妃娘娘對大外甥的疼愛,抱不動就改牽小手:“自打慈寧宮一別,姨母就對咱們虎威望眼欲穿,都快相思成疾了。”


    “偏你這個沒良心的小家夥,在一等公府待得穩穩的,也不說來看看姨母。”


    說到這,淑寧可就免不得為自家胖兒子解釋兩句了。


    “哪裏是他不肯來?是妹妹生怕皇上觸景傷情,見著這小子,又想起太皇太後了。所以強壓著他,不敢叫他來呢。否則若依著他,早就肋插雙翼地飛進宮來了。他啊,做夢都想著哥哥,十三跟十十呢!”


    德妃驚異:“竟還有此事?沒有懷疑妹妹的意思,隻是小孩子家記性都短。那時候,咱們虎威還未滿周歲呢。這都又過去了近四個月,她還能記著?”


    那好不容易抱牢的大腿,怎麽可以輕易或忘呢?


    能想出給大外甥帶自家胖兒子肖像畫的淑寧,果斷不會忘記給自家兒子也安排上大外甥的肖相畫啊!


    閑來無事


    便帶著他複習一二,想要忘記都難的。


    這個中情由不好透露,所以淑寧隻笑:“說來也是新鮮呀,若非親眼所見,我也萬萬不敢相信。要知道當日除服後,我們夫妻倆往咱們府上去接他,這小子還眼生,直往虎頭侄子身後跑呢。”


    “連親額娘和親老子都差點沒認出來,卻對四阿哥念念不忘,這或者就是他們二人的緣分吧。”


    淑寧沒有說出口的骨血相關四個字,德妃娘娘在心裏默默給補上。


    然後感動萬分,並急急喊人,快把十四阿哥抱出來。


    讓他們小哥倆也趕緊見見。


    正好十四阿哥剛吃過了奶,正醒著。奶嬤嬤聽命,忙不迭將小家夥從內室抱出來。


    已經四個多月近五個月大的小家夥白白胖胖,因為天氣炎熱故,隻穿了個鴛鴦戲水的小紅肚兜。


    剃了個小茶壺蓋頭。


    胸前掛著金鎖片,藕節似的胖胳膊上,一邊帶著一個赤金手鐲。


    手鐲上還綴了兩個小金鈴鐺。


    他這小胳膊一揮舞,小鈴鐺就叮鈴叮鈴地響個不停。可可愛愛的,好像年畫裏的胖娃娃。


    看得淑寧好一番感歎:“呀,才三個多月未見,小阿哥竟有了如此大的變化。瞧這小臉胖乎的,小腿兒踢騰這叫個有勁兒。”


    “還有那眉形,那小鼻子,那睫毛長的哎!怎麽就那麽會長啊?嘖嘖,這日後便不用皇上指婚,也能憑樣貌騙幾個大家閨秀來。”


    德妃娘娘笑:“哪有當姨母的,這般打趣自家外甥的?”


    “怎麽就是打趣?分明實話實說,小阿哥養得著實好。看得出來,娘娘沒少費心。”


    後半輩子的指望所在,德妃哪裏敢掉以輕心?


    真·小家夥但有個風吹草動,她都要徹夜難眠係列。


    幸好去年年末那陣子,太皇太後病重,被自家妹子以精湛廚藝從鬼門關門前生搶了回來。


    生給她老人家又爭取了兩個多月光陰,也讓自己得以順利產子,並坐好了月子。


    否則的話……


    萬一有個萬一,後果德妃都不敢輕想。


    這是淑寧哪敢居功?


    畢竟夢中便是沒有她插手,嫡姐也順利產子。一路培養著他,成為九龍奪嫡的中堅力量,聲名赫赫的大將軍王。


    偏她越是不敢居功,德妃就越覺得自家妹子實誠。把她當成母子倆的恩人般看待,處處想到頭裏。


    兒子還在繈褓呢,就已經打算好了,以後要讓大外甥虎威當他的伴讀。


    小哥倆一起長大。


    就好像胤俄跟虎頭一樣,相依相偎,以後自然互相幫助。


    如此,兒子有鈕祜祿家做靠,日後若有所成就,也能拉拔表弟。


    真·相輔相成。


    可以說想法特別美好,也為小兒子打算到了極致。


    但比起還無法獨立行走的小家夥,虎威更喜歡能跑能跳的大孩子。才剛叫了兩聲弟弟,側殿的庶妃章佳氏就領著十三過來請安了。


    雖然算算已經百餘日未見,兩小隻都已經記不得一起玩鬧的曾經了。


    可年齡相仿的他們還是很容易玩到一起去了。


    不消一刻鍾,十三就弟弟弟弟的叫個不停。虎威隻十三,十三地喊著。


    連累淑寧這個老母親因為兒子的逾越,不停跟章佳庶妃道歉。


    章佳氏這幾年雖頗有幾分寵愛,卻沒有提位份,還在庶妃位置上不尷不尬地待著。倒是淑寧一躍成為一等公福晉,背靠著整個鈕祜祿氏。


    有德妃、貴妃護著,連皇貴妃都與她親如姐妹。


    救過太皇太後,勸皇上不再沉湎哀思有功,連皇太後和固倫淑慧公主都要客客氣氣地稱她一


    聲閨名。


    來曆如斯大,章佳氏哪裏敢在她麵前造次?不怕步儲秀宮妃,哦不,是赫舍裏貴人的後塵麽!


    怕,巨怕的章佳氏眉眼溫柔:“稚子玩笑罷了,福晉何必這般客氣?咱們娘娘生七公主的時候您伺候月子,我可沒少跟著蹭湯水。”


    “也正如此,十三阿哥才能這般身強體壯。如此大恩,我也沒跟您客氣啊?”


    “嗐,那算什麽大恩?不過是捎帶腳的事兒,庶妃不必客氣。如若不棄,待會子臣婦下廚整治幾個菜,庶妃也跟十三阿哥一道留下吧。”


    長達百餘日未見,淑寧原就惦著自家大外甥。


    正巧趕著皇貴妃也跟去暢春園侍奉皇上和皇太後去了,淑寧哪能不借著永和宮的場地再聯係一下姨甥情呢?


    啊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滿汀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滿汀洲並收藏(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