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節
(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作者:滿汀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便被一屋子鶯鶯燕燕請安,還多了一雙側福晉所出的側子,連毓慶宮的大小事務都在側福晉李佳氏手裏……
諸般堵心之下,新娘子哪還能擺出溫婉笑臉來,對太子曲意逢迎?
而太子自小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早就習慣了處處被捧著,哪受得了誰對他冷臉?勉強依著規矩在新婚福晉的正院宿了三日,便又宿在了書房,過幾日便往側福晉那去了。
竟是太子妃的冊封禮還未舉行,小夫妻便已經相敬如冰。
對太子妃頗有幾分好感的淑寧私下唏噓,言說太子是個山豬吃不得細糠的。白瞎皇上為他百般挑選,才終於選了那麽個溫婉賢惠又大氣的好姑娘。
不過……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她早早進宮,瞧出了貴妃娘娘的腸癰之症,並且早早加以診治。
讓夢中薨於康熙三十三年十一月的貴妃娘娘幸免於難故。此番皇上倒是沒像夢中一樣,直接讓太子妃越過四妃去管理宮務。
六月裏,皇上下旨冊太子嫡妻瓜爾佳氏為東宮太子妃。
九月裏,三阿哥胤祉也娶了嫡福晉董鄂氏,並於同年年底搬出了宮。繼大阿哥胤禔、四阿哥胤禛之後,三阿哥胤祉也開始往禮部當差。
底下的弟弟們漸漸長大,一個接一個開府建衙。相繼擁有自己的人脈,身為太子的胤礽自然也壓力倍增。
雖說胤禛、胤祉都是皇阿瑪欽定的太子黨,可都一樣的龍子鳳孫。進一步乾綱獨斷,主宰天下。退一步卻隻能俯首稱臣,等著子孫從親王被削成郡王、再到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
一輩輩降等襲爵,直到變成普通宗室。
他們真能甘心臣服?真能謹守本分,而不是像老大那樣野心勃勃,隨時惦著取他而代之?
萬般焦躁之間,也隻有皇上將他他拉氏指給五阿哥為嫡福晉之事能讓他稍有慰藉了。
畢竟按著常理,並非滿洲大姓,其父也隻五品員外郎的他他拉氏斷做不得五福晉。皇阿瑪如此指婚,可不就是要斷了五弟與他身後之人妄念,確保他這太子地位穩固麽?
自從大外甥完美而又順利地完成了戶部清欠事,又與莊親王成了黃金搭檔後,淑寧這懸著的心就算徹底放下來了。
每日裏瞧瞧賬本,管管府中雜務。
但有閑暇便約莊親王福晉、小姑子與外甥媳婦等賞賞花、品品茶,一切鼓搗些個美食之屬。鼓搗出點什麽有新意的便再做些個,往宮中請安時再奉太後、貴妃與德妃等人些。
小日子過得別提有多悠哉。
直到康熙三十四年悠然而過,三十五年悄然到來。正月的焰火還未燃盡,康熙就要燃起新一輪戰火了。因為前頭四阿哥跟莊親王清欠成功,往後大半年內也再沒人敢往戶部伸爪子。
以至於戶部庫銀豐盈,讓康熙又有了再度征伐噶爾丹的底氣。
消息一出,早就摩拳擦掌許久的阿靈阿便第一個響應號召,表示願以鑲黃旗滿洲都統的身份供皇上驅策,哪怕是做個馬前卒。費揚阿接著跟上,小話說得特別慷慨激昂。諸皇子也都紛紛跟上,願與皇父齊心合力共絞賊寇。
對此,淑寧心中早有準備,雖擔憂不舍,但也還穩得住。
直到她家好大兒少年有奇誌,也嚷嚷著要隨皇上上陣殺敵,做個優秀先鋒,斬噶爾丹那廝於馬下。
淑寧才整個驚呆,對前來傳她進宮的禦前另一大太監魏珠蹙眉,抱著萬分之一的僥幸問:“這……到底是本福晉聽錯了,還是公公您說錯了?”
第129章 父子過招
魏珠乃是梁九功精心培養的大徒弟,自小聰明懂眼色。
來之前又被師傅反複提點,自然知道淑寧這個小小一等公福晉到底蘊含著多大能量。
聞言半點不怠慢,趕緊拱手為禮:“回福晉的話,您沒聽錯。咱們世子爺人小誌氣大,當殿請纓。皇上說他年幼,再等幾年為國效力也不遲。”
對對對,可不就是這個話嗎?
別看那臭小子長得牛高馬大,實際上他康熙二十六年三月生人,至今也不過十虛歲。這麽小小年紀跑去前線,還斬殺噶爾丹呢,他那都是給人家噶爾丹送菜去的!
淑寧心中腹誹,麵上卻一片焦急,連連追問:“那犬子呢?他又是如何為自己正名,以至於難為住了陛下的?”
應該是難為了吧!
否則梁九功不會把自己愛徒遣派出來,仔細與她說明情況。
果不其然,她這話剛一問完,魏珠便笑:“福晉慧眼如炬,世子爺聞聽皇上之言後便說您常說有誌不在年高,無能枉活百歲。他年齡不大,本事卻不小。皇上若不信,可以從軍中或者一等侍衛中隨意挑揀,對他全麵考察。看他到底有沒有上陣殺敵,為國效力的本事。”
“若無,世子爺自然無話可說,自己回去繼續努力。爭取什麽時候學出個名堂,再談為國效力事。若有的話,皇上何不讓未來將星早日冉冉升起?”
淑寧擺擺手,示意魏珠不必再說了。
後續她已經知道了。
想是皇上沒禁住小家夥此番遊說,還當真點了人與他比試。然後那小子仗著過人的勇力與這麽多年堅持不懈的鍛煉,還真挑戰成功了唄。
以至於皇上騎虎難下,不得不使出請家長的殺手鐧。
淩空一鍋,甩在了她這個當額娘的頭上,讓她出麵收拾自家兒唄!
魏珠訕笑:“萬歲爺也是惜才,不忍世子爺小小年紀,卻要跋涉千裏體驗戰場殘酷呢。”
基本消息打聽得一清二楚,淑寧也不再廢話。趕緊換了一等公福晉朝袍,匆匆隨著魏珠往乾清宮。
等她到時,前清宮大殿門口的空地上正緊張膠著地進行著一場父子局。
阿大人跟愛子拳來腳往,打得那叫個激烈。
已經被車輪戰了整整十三場的虎威汗水淋漓,整個人像水裏撈出來的一樣,顯然耗力頗多。偏對麵的是他家親老子,還不能像打別人似的。善用自己的天生神力,猛一拳都轟過去,讓對方在床上躺至少半月。
而拋開巨力談招數的話,他再如何天賦異稟,又怎麽比得過學武二十餘年,一等侍衛出身的阿靈阿?
正當小家夥被逼到連連敗退時,看到自家額娘身影。馬上計上心來,高聲喊了一嗓子:“額娘啊,你瞧阿瑪啊,竟以大欺小這般欺負兒子!”
每每因為跟兒子爭鋒而被福晉施展掐腰**的阿靈阿條件反射式的一頓,虎威就立即覷準了機會。
利落地往挑落了阿瑪手裏長槍,下一息,他的槍尖兒就比劃到了自家老子喉間:“雖然有點不厚道,但兵法者,詭道也,最講究個兵不厭詐。”
“所以阿瑪,此局毫無疑問地是兒子贏了。您是不是也該遵守承諾,同意兒子隨軍出征,成為我方先鋒?”
阿靈阿俊臉白了又紅,紅了又綠,黑漆漆的比鍋底還深些:“臭小子耍賴!”
虎威瞪眼:“分明是你們這些大人先玩不起!起初兒子請纓,皇上金口玉言說隻要兒子能打敗禦前一等侍衛,就特批兒子入伍。”
“可兒子連打了三個一等侍衛,莊親王伯伯又說不算
不算。一等侍衛武功雖好,但是打仗不是個人比武。戰場情況複雜,還是要與真正刀口舔血的兵士比試。那行,兒子又打敗了姑父。這時候,四阿哥又出來阻攔。說姑父功夫雖不錯,但身為親長難免留手……”
說起這個,虎威就很有些咬牙切齒的意思。
被敷衍了一場又一場,一連打敗了連他阿瑪十四個高手。若這些人再以他的安全為由,一次次的出爾反爾,他可就要鬧了。
反正,他是小孩子不是嗎?
當著皇上跟滿朝文武麵前,被兒子如此數落,還被福晉看了個全乎什麽的。
阿大人臉上通紅,口中卻半點不讓:“為父知道你一番忠君報國之心,但此事茲事體大。皇上自有考量。你呢,就隻管聽吩咐便是。”
“可是……”
“沒有可是!”阿大人皺眉,鄭重說道:“身為我大清子民最重要的就是要體恤上意,遵命而行。等你日後真個從軍了,也得令行禁止。如斯大事,豈容你個小孩子家家胡鬧?”
胤禛雖然心疼虎威,不忍心他小小年紀便見識戰場殘酷。也跟著打了些破頭楔,但卻也不願看小家夥這般垂頭喪氣。
於是乎又出班拱手:“阿大人所言差矣,法士尚阿小小年紀便有此忠君愛國之心。不管此番能否順利成行,其精神都值得大清上下學而習之,斷斷談不上胡鬧二字。若世人都能如他,我大清何懼任何外敵?”
“嗯。”康熙含笑點頭:“老四所言極是。有此佳兒,阿靈阿你都不知道羨煞多少旁人,怎能跟咱們虎威這般橫眉豎眼?”
阿靈阿趕緊拱手,言說小子好是好,就是膽子大的受不了。
再不管管,他怕是要架梯子上天了。
您沒聽見嗎?
他剛剛還無視咱們這些大人的拳拳愛護之意,隻道咱們玩不起呢。
這話一出,全場充滿了快活而又善意的笑聲。
虎威小臉也微微有些發紅。囁嚅著嘀咕了句,說好的條件改了又改,可不就是玩不起嗎?
而且少年英才,古來有之。
甘羅都能十二當宰相,他都十歲了怎麽不能當個先鋒?!
咳咳。
九周歲還沒滿呢,謝謝。
阿靈阿可怕他把皇上直接蠱惑了,趕緊出聲提醒。
虎威卻說自己不比任何一個大人差,至少也是一個幾十人敵。不說有多少斬獲,自保絕對是無虞的。
“聽說兒子才剛剛出生,方顯巨力的時候皇上就說兒子是大清的未來將星。這麽些年來,兒子也一直努力,學文習武、學習兵法,為做一個合格的將星而積極努力。”
“如今萬事俱備,隻剩下在戰場上一點點的累積與洗禮。阿瑪執意因為安全故要把兒子留在京中,難道要兒子去做大清版的趙括嗎?”
嘶~
這話問的,不但阿靈阿瞠目,在場所有人等也都驚呆。
知道一等公阿靈阿家的小世子自幼聰慧,文武雙全,但也沒想到他能聰慧成這樣啊!
原本因為他亂拳打死大藏獒,過於武力而退縮了的一應宗室王親們又都蠢蠢欲動,想給女兒、孫女扒拉個好女婿,讓自家多個好姻親。
康熙大樂:“哈哈哈,還真難得見咱們阿大人被噎住啊!法士尚阿好樣的,忠君愛國有新意,連打十四人有實力。若不是你年紀太小,早在請纓當時朕便答應了。”
“而今麽,確實得問問你額娘的意見。畢竟兒行千裏母擔憂,你這千裏之行往的還是殺伐戰場,她隻會更加憂心。”
被點名的淑寧福身見禮,
迎著兒子期待的眼神重重點頭:“是,皇上所言極是。說句不怕您笑話的,那年他隨扈塞外被藏獒襲擊的時候,臣婦夜有所夢。為此整整憂心了月餘,以至於夜不能寐、暴瘦十幾二十斤,都快到形銷骨立的地步了。隨扈塞外尚且如此,更何況這孩子小小年紀上戰場呢?”
淑寧歎息,虎威眼中期待漸漸湮滅,康熙的笑容也微微凝了凝。
倒是阿靈阿露出勝利者的微笑。
不想,他家福晉卻話鋒一轉:“當額娘的十月懷胎,一腳踩在鬼門關上才九死一生誕下麟兒,含辛茹苦地將之養大。自然時時懸心,刻刻掛念。若有可能,恨不得以身代之,將所有危險都一律承擔。但是外敵來犯,國家受侵。若所有兵丁的額娘都如臣婦一般想法,我大清又靠誰來守衛?”
說到這裏,淑寧目光含淚地撩起裙角,輕輕跪下:“因此上,臣婦雖千般不舍,萬般惦念,但仍不願拖了孩子後腿,誤了他保家衛國之心。”
再不想還有如此峰回路轉的虎威驟然抬頭,正看到自家額娘眼角晶瑩。
小少年想也不想地飛奔到額娘身邊,掏出帕子輕輕為她拭淚:“額娘,兒子多謝額娘成全。也請額娘放心,兒子生來巨力,這幾年勤練武功不輟。肯定能平安歸來,給您掙個誥命夫人。”
淑寧抬手戳在他的腦門上:“臭小子莫吹大氣!要知道瓦罐不離井口破,越是擅長的地方才越容易跌跤。你啊,就隻小心謹慎,切忌大意妄行……”
殷殷祝福,切切關懷,句句都是慈母心思。
虎威乖乖巧巧聽著,連連點頭不止。娘倆就在這金鑾殿上,絮絮叨叨起來。
諸般堵心之下,新娘子哪還能擺出溫婉笑臉來,對太子曲意逢迎?
而太子自小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早就習慣了處處被捧著,哪受得了誰對他冷臉?勉強依著規矩在新婚福晉的正院宿了三日,便又宿在了書房,過幾日便往側福晉那去了。
竟是太子妃的冊封禮還未舉行,小夫妻便已經相敬如冰。
對太子妃頗有幾分好感的淑寧私下唏噓,言說太子是個山豬吃不得細糠的。白瞎皇上為他百般挑選,才終於選了那麽個溫婉賢惠又大氣的好姑娘。
不過……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她早早進宮,瞧出了貴妃娘娘的腸癰之症,並且早早加以診治。
讓夢中薨於康熙三十三年十一月的貴妃娘娘幸免於難故。此番皇上倒是沒像夢中一樣,直接讓太子妃越過四妃去管理宮務。
六月裏,皇上下旨冊太子嫡妻瓜爾佳氏為東宮太子妃。
九月裏,三阿哥胤祉也娶了嫡福晉董鄂氏,並於同年年底搬出了宮。繼大阿哥胤禔、四阿哥胤禛之後,三阿哥胤祉也開始往禮部當差。
底下的弟弟們漸漸長大,一個接一個開府建衙。相繼擁有自己的人脈,身為太子的胤礽自然也壓力倍增。
雖說胤禛、胤祉都是皇阿瑪欽定的太子黨,可都一樣的龍子鳳孫。進一步乾綱獨斷,主宰天下。退一步卻隻能俯首稱臣,等著子孫從親王被削成郡王、再到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
一輩輩降等襲爵,直到變成普通宗室。
他們真能甘心臣服?真能謹守本分,而不是像老大那樣野心勃勃,隨時惦著取他而代之?
萬般焦躁之間,也隻有皇上將他他拉氏指給五阿哥為嫡福晉之事能讓他稍有慰藉了。
畢竟按著常理,並非滿洲大姓,其父也隻五品員外郎的他他拉氏斷做不得五福晉。皇阿瑪如此指婚,可不就是要斷了五弟與他身後之人妄念,確保他這太子地位穩固麽?
自從大外甥完美而又順利地完成了戶部清欠事,又與莊親王成了黃金搭檔後,淑寧這懸著的心就算徹底放下來了。
每日裏瞧瞧賬本,管管府中雜務。
但有閑暇便約莊親王福晉、小姑子與外甥媳婦等賞賞花、品品茶,一切鼓搗些個美食之屬。鼓搗出點什麽有新意的便再做些個,往宮中請安時再奉太後、貴妃與德妃等人些。
小日子過得別提有多悠哉。
直到康熙三十四年悠然而過,三十五年悄然到來。正月的焰火還未燃盡,康熙就要燃起新一輪戰火了。因為前頭四阿哥跟莊親王清欠成功,往後大半年內也再沒人敢往戶部伸爪子。
以至於戶部庫銀豐盈,讓康熙又有了再度征伐噶爾丹的底氣。
消息一出,早就摩拳擦掌許久的阿靈阿便第一個響應號召,表示願以鑲黃旗滿洲都統的身份供皇上驅策,哪怕是做個馬前卒。費揚阿接著跟上,小話說得特別慷慨激昂。諸皇子也都紛紛跟上,願與皇父齊心合力共絞賊寇。
對此,淑寧心中早有準備,雖擔憂不舍,但也還穩得住。
直到她家好大兒少年有奇誌,也嚷嚷著要隨皇上上陣殺敵,做個優秀先鋒,斬噶爾丹那廝於馬下。
淑寧才整個驚呆,對前來傳她進宮的禦前另一大太監魏珠蹙眉,抱著萬分之一的僥幸問:“這……到底是本福晉聽錯了,還是公公您說錯了?”
第129章 父子過招
魏珠乃是梁九功精心培養的大徒弟,自小聰明懂眼色。
來之前又被師傅反複提點,自然知道淑寧這個小小一等公福晉到底蘊含著多大能量。
聞言半點不怠慢,趕緊拱手為禮:“回福晉的話,您沒聽錯。咱們世子爺人小誌氣大,當殿請纓。皇上說他年幼,再等幾年為國效力也不遲。”
對對對,可不就是這個話嗎?
別看那臭小子長得牛高馬大,實際上他康熙二十六年三月生人,至今也不過十虛歲。這麽小小年紀跑去前線,還斬殺噶爾丹呢,他那都是給人家噶爾丹送菜去的!
淑寧心中腹誹,麵上卻一片焦急,連連追問:“那犬子呢?他又是如何為自己正名,以至於難為住了陛下的?”
應該是難為了吧!
否則梁九功不會把自己愛徒遣派出來,仔細與她說明情況。
果不其然,她這話剛一問完,魏珠便笑:“福晉慧眼如炬,世子爺聞聽皇上之言後便說您常說有誌不在年高,無能枉活百歲。他年齡不大,本事卻不小。皇上若不信,可以從軍中或者一等侍衛中隨意挑揀,對他全麵考察。看他到底有沒有上陣殺敵,為國效力的本事。”
“若無,世子爺自然無話可說,自己回去繼續努力。爭取什麽時候學出個名堂,再談為國效力事。若有的話,皇上何不讓未來將星早日冉冉升起?”
淑寧擺擺手,示意魏珠不必再說了。
後續她已經知道了。
想是皇上沒禁住小家夥此番遊說,還當真點了人與他比試。然後那小子仗著過人的勇力與這麽多年堅持不懈的鍛煉,還真挑戰成功了唄。
以至於皇上騎虎難下,不得不使出請家長的殺手鐧。
淩空一鍋,甩在了她這個當額娘的頭上,讓她出麵收拾自家兒唄!
魏珠訕笑:“萬歲爺也是惜才,不忍世子爺小小年紀,卻要跋涉千裏體驗戰場殘酷呢。”
基本消息打聽得一清二楚,淑寧也不再廢話。趕緊換了一等公福晉朝袍,匆匆隨著魏珠往乾清宮。
等她到時,前清宮大殿門口的空地上正緊張膠著地進行著一場父子局。
阿大人跟愛子拳來腳往,打得那叫個激烈。
已經被車輪戰了整整十三場的虎威汗水淋漓,整個人像水裏撈出來的一樣,顯然耗力頗多。偏對麵的是他家親老子,還不能像打別人似的。善用自己的天生神力,猛一拳都轟過去,讓對方在床上躺至少半月。
而拋開巨力談招數的話,他再如何天賦異稟,又怎麽比得過學武二十餘年,一等侍衛出身的阿靈阿?
正當小家夥被逼到連連敗退時,看到自家額娘身影。馬上計上心來,高聲喊了一嗓子:“額娘啊,你瞧阿瑪啊,竟以大欺小這般欺負兒子!”
每每因為跟兒子爭鋒而被福晉施展掐腰**的阿靈阿條件反射式的一頓,虎威就立即覷準了機會。
利落地往挑落了阿瑪手裏長槍,下一息,他的槍尖兒就比劃到了自家老子喉間:“雖然有點不厚道,但兵法者,詭道也,最講究個兵不厭詐。”
“所以阿瑪,此局毫無疑問地是兒子贏了。您是不是也該遵守承諾,同意兒子隨軍出征,成為我方先鋒?”
阿靈阿俊臉白了又紅,紅了又綠,黑漆漆的比鍋底還深些:“臭小子耍賴!”
虎威瞪眼:“分明是你們這些大人先玩不起!起初兒子請纓,皇上金口玉言說隻要兒子能打敗禦前一等侍衛,就特批兒子入伍。”
“可兒子連打了三個一等侍衛,莊親王伯伯又說不算
不算。一等侍衛武功雖好,但是打仗不是個人比武。戰場情況複雜,還是要與真正刀口舔血的兵士比試。那行,兒子又打敗了姑父。這時候,四阿哥又出來阻攔。說姑父功夫雖不錯,但身為親長難免留手……”
說起這個,虎威就很有些咬牙切齒的意思。
被敷衍了一場又一場,一連打敗了連他阿瑪十四個高手。若這些人再以他的安全為由,一次次的出爾反爾,他可就要鬧了。
反正,他是小孩子不是嗎?
當著皇上跟滿朝文武麵前,被兒子如此數落,還被福晉看了個全乎什麽的。
阿大人臉上通紅,口中卻半點不讓:“為父知道你一番忠君報國之心,但此事茲事體大。皇上自有考量。你呢,就隻管聽吩咐便是。”
“可是……”
“沒有可是!”阿大人皺眉,鄭重說道:“身為我大清子民最重要的就是要體恤上意,遵命而行。等你日後真個從軍了,也得令行禁止。如斯大事,豈容你個小孩子家家胡鬧?”
胤禛雖然心疼虎威,不忍心他小小年紀便見識戰場殘酷。也跟著打了些破頭楔,但卻也不願看小家夥這般垂頭喪氣。
於是乎又出班拱手:“阿大人所言差矣,法士尚阿小小年紀便有此忠君愛國之心。不管此番能否順利成行,其精神都值得大清上下學而習之,斷斷談不上胡鬧二字。若世人都能如他,我大清何懼任何外敵?”
“嗯。”康熙含笑點頭:“老四所言極是。有此佳兒,阿靈阿你都不知道羨煞多少旁人,怎能跟咱們虎威這般橫眉豎眼?”
阿靈阿趕緊拱手,言說小子好是好,就是膽子大的受不了。
再不管管,他怕是要架梯子上天了。
您沒聽見嗎?
他剛剛還無視咱們這些大人的拳拳愛護之意,隻道咱們玩不起呢。
這話一出,全場充滿了快活而又善意的笑聲。
虎威小臉也微微有些發紅。囁嚅著嘀咕了句,說好的條件改了又改,可不就是玩不起嗎?
而且少年英才,古來有之。
甘羅都能十二當宰相,他都十歲了怎麽不能當個先鋒?!
咳咳。
九周歲還沒滿呢,謝謝。
阿靈阿可怕他把皇上直接蠱惑了,趕緊出聲提醒。
虎威卻說自己不比任何一個大人差,至少也是一個幾十人敵。不說有多少斬獲,自保絕對是無虞的。
“聽說兒子才剛剛出生,方顯巨力的時候皇上就說兒子是大清的未來將星。這麽些年來,兒子也一直努力,學文習武、學習兵法,為做一個合格的將星而積極努力。”
“如今萬事俱備,隻剩下在戰場上一點點的累積與洗禮。阿瑪執意因為安全故要把兒子留在京中,難道要兒子去做大清版的趙括嗎?”
嘶~
這話問的,不但阿靈阿瞠目,在場所有人等也都驚呆。
知道一等公阿靈阿家的小世子自幼聰慧,文武雙全,但也沒想到他能聰慧成這樣啊!
原本因為他亂拳打死大藏獒,過於武力而退縮了的一應宗室王親們又都蠢蠢欲動,想給女兒、孫女扒拉個好女婿,讓自家多個好姻親。
康熙大樂:“哈哈哈,還真難得見咱們阿大人被噎住啊!法士尚阿好樣的,忠君愛國有新意,連打十四人有實力。若不是你年紀太小,早在請纓當時朕便答應了。”
“而今麽,確實得問問你額娘的意見。畢竟兒行千裏母擔憂,你這千裏之行往的還是殺伐戰場,她隻會更加憂心。”
被點名的淑寧福身見禮,
迎著兒子期待的眼神重重點頭:“是,皇上所言極是。說句不怕您笑話的,那年他隨扈塞外被藏獒襲擊的時候,臣婦夜有所夢。為此整整憂心了月餘,以至於夜不能寐、暴瘦十幾二十斤,都快到形銷骨立的地步了。隨扈塞外尚且如此,更何況這孩子小小年紀上戰場呢?”
淑寧歎息,虎威眼中期待漸漸湮滅,康熙的笑容也微微凝了凝。
倒是阿靈阿露出勝利者的微笑。
不想,他家福晉卻話鋒一轉:“當額娘的十月懷胎,一腳踩在鬼門關上才九死一生誕下麟兒,含辛茹苦地將之養大。自然時時懸心,刻刻掛念。若有可能,恨不得以身代之,將所有危險都一律承擔。但是外敵來犯,國家受侵。若所有兵丁的額娘都如臣婦一般想法,我大清又靠誰來守衛?”
說到這裏,淑寧目光含淚地撩起裙角,輕輕跪下:“因此上,臣婦雖千般不舍,萬般惦念,但仍不願拖了孩子後腿,誤了他保家衛國之心。”
再不想還有如此峰回路轉的虎威驟然抬頭,正看到自家額娘眼角晶瑩。
小少年想也不想地飛奔到額娘身邊,掏出帕子輕輕為她拭淚:“額娘,兒子多謝額娘成全。也請額娘放心,兒子生來巨力,這幾年勤練武功不輟。肯定能平安歸來,給您掙個誥命夫人。”
淑寧抬手戳在他的腦門上:“臭小子莫吹大氣!要知道瓦罐不離井口破,越是擅長的地方才越容易跌跤。你啊,就隻小心謹慎,切忌大意妄行……”
殷殷祝福,切切關懷,句句都是慈母心思。
虎威乖乖巧巧聽著,連連點頭不止。娘倆就在這金鑾殿上,絮絮叨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