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節
(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作者:滿汀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思哈福晉精心教導幾年,也隻是能讓她能鼓搗幾道涼拌菜、弄兩道羹湯,勉強撐撐場麵罷了。
以往,他們舍不得,也沒打算讓女兒高嫁。
隻琢磨著找個家世略低一些,人品好、踏實上進會疼人的女婿。有富察家做後盾,倒也不愁會委屈了她。
哪想著緣分這般奇妙,竟讓她有緣嫁入鈕祜祿氏家呢?
雖然同屬鑲黃旗,都是朝廷重臣。
但人家額亦都是開國五大臣之一,遏必隆為先帝爺的托孤之臣。雖然後頭鼇拜生亂,他有那麽點兒首鼠兩端的意思,因而被今上所厭。
可架不住人家養了兩個好女兒啊!
孝昭皇後乃是皇上親口稱讚的內廷良佐,太後娘娘親自哭靈的存在。貴妃娘娘自打二十八年孝懿皇後薨後,一直牢牢管著後宮之權。
再加上太·宗元妃,人家可就是正正經經的鳳巢之家。
阿靈阿年紀輕輕就當了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素來簡在帝心,未來姑爺更是小小年紀便以戰功封侯。
左看右看,橫看豎看,自家女兒也是多少有些高攀。
自然不能再以低嫁的姿態來對待未來夫家。
格佛賀聞言紅了臉。
她倒是不覺得自己有任何高攀之處,隻……隻單純地不想讓某人被人嘲笑,拿著個水鴨子荷包當成寶。
不就是刺繡嗎?
有什麽難?
小姑娘有些意氣風發地想著,她連刀劍都能玩得溜,都能馴服烈馬。這麽點針頭線腦的小事,肯定也不在話下。
可人才到寧夏,就已經認了慫。
連信中都沒少哀歎,說自己實在沒有那個天賦。索性她是做一等公世子福晉、冠勇侯福晉,又不是當府上針線房的大丫鬟。針線拿不出手,也無妨的吧?
已經因為那水鴨子荷包被整整笑了兩個來月,卻依舊珍而重之戴著的虎威笑。
提筆回信道:當然無妨。
生子肖父,阿瑪全京城第一疼福晉,我作為其子,日後定然也能排上三甲。多安排兩個針線丫頭便能解決的事情,何故讓福晉這般勞累呢?
為防未婚妻聽話,未來丈母娘卻老思想,虎威還又提筆給自家未來嶽父嶽母寫了封長信。
言辭之間萬般懇切。
隻說府上針線好的丫頭多著呢,且不用未來女主子百般辛勞。他自幼與額娘學了幾道拿手好菜,日後可以做給格佛賀吃……
態度恭敬,言辭懇切。
簡直要把‘千萬莫為了什麽女德、女工的,為難我未來福晉’幾個字寫臉上。
隨信寄來的,還有京城新晉時興的料子、首飾,甚至小女孩家可能會喜歡的小玩意兒。
那叫一個麵麵俱到。
讓馬思哈福晉這一大把年紀的瞧了,都忍不住羨慕女兒。怎麽就誤打誤撞的,得了這麽個好未婚夫呢?
再沒想到他會如此的格佛賀臉兒紅紅,心裏甜甜。
生平第一次認認真真、仔仔細細,以一種近乎於虔誠的心情認真聆聽刺繡師傅講解。
曆時數日,終於鼓搗出個像是鴛鴦的鴛鴦荷包。
可把馬思哈給酸的喲!
直說女大不中留,這還沒嫁出去呢,一顆心就已經徹底飛到了一等公府。
而京城,一等公府,淑寧正調侃兒子:“嘖嘖嘖,也不知道是誰呀!反複強調自己還小,當以事業為重,萬般抗拒相親。結果如今啊,日日盼著寧夏來信,小脖子都快抻長了。”
“事到如今,也不知某人是否感激我與他阿瑪積極促成了這樁相親啊?”
被調侃了太多次,早就習以為常的虎威臉不紅心不跳,甚至還笑微微拱手:“是是是,兒子多謝額娘您千叮嚀萬囑咐,迫著兒子去了富察府。等日後兒子大婚了,肯定與格佛賀一道,好好孝敬於您好不好?”
阿靈阿冷冷一眼掃過去:“你額娘生你的時候可是遭了大罪,你小子若敢娶了媳婦忘了娘,老子打折你的腿!”
虎威:……
嚴重懷疑無良阿瑪是在針對他,並且掌握了證據。
好大兒婚事終於定下,還是現在與未來三朝都長盛不衰的富察家。兒媳聰明靈秀,又不失可愛討喜。事情頭上,還格外有擔當。
最難得與兒子情投意合。
就算年紀輕輕就要晉級當婆婆,甚至再過三年五載沒準就當上瑪嬤,淑寧這心裏也是止不住的歡喜。
每每京城有了什麽時新玩意兒,便也都想著給未來兒媳和親家母準備一二。
殷勤到讓德妃都不由提醒,讓她千萬摟著點:“些許小物倒在其次,隻是人性本貪,當婆婆的,還是要有些婆婆威嚴。免得小輩兒得寸進尺,反倒欺壓在你這婆婆身上。”
淑寧:……
這難道就是姐姐你對大外甥媳婦萬千關心,卻始終繃著一張臉的原因嗎?
難怪小弘旻都三歲了,烏拉那拉氏在你麵前還跟剛過門的小媳婦一樣。戰戰兢兢,小意討好。
以至於恭敬有餘,親近不足呢。
被戳了肺管子的德妃狠狠瞪她:“好你個壞丫頭啊!枉本宮惦著你,唯恐你吃了虧去,跟這耳提麵命、掏心掏肺的。結果你卻反過來,笑話本宮呀?”
“怎麽可能?”淑寧一臉我可真是太冤了的小表情:“娘娘要是這麽說,那可真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了。”
“妹妹分明是在試圖開導您,讓您跟四福晉間的婆媳之情更上一層樓。”
德妃擺手,做了個得了吧的表情:“比起那個,本宮更關心稍後皇上南巡都帶著誰去。老聽你說江南風景有多美,我也盼著能隨駕而去呢。看不見蘇堤春曉,瞧瞧斷橋殘雪也是好的呀。”
這個就別了吧?
淑寧心裏咕噥著,夢中,四十一年九月底,聖駕南巡閱河。結果剛走到德州,就因為太子有疾而半途回鑾。
誰也不知道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麽,隻是自那以後,太子地位更加危如累卵。
甚至到了動輒得咎的地步。
次年,聖駕再度南巡,五月裏,太子黨的中心人物索額圖就被下了宗仁府大牢。
少年隨侍在帝王身側,輔佐他智擒鼇拜、平定三藩,代表朝廷與沙俄簽約,又兩度從征噶爾丹的朝廷重臣,生生被餓死在禁所。
其子格爾芬與阿爾吉善也被處死,牽連者眾多。
隻想想那一段,淑寧心中就好一陣排斥。萬般不願這些東西,與自家扯上絲毫關係。
可惜事與願違。
作為領侍衛內大臣,阿靈阿是必不可少的隨扈。虎威這個冠勇侯、虎頭那個禦前一等侍衛,也都在其列。
連三胞胎都沒被落下。
大孝子們還記得淑寧上次南巡因為途中懷孕故被頗多限製,好好的江南之行來了個虎頭蛇尾。
於是這遭便又都不約而同地,為自家額娘爭取了名額。
連阿靈阿都慢了他們一步。
淑寧麵對著他們幾個邀功的小眼神,近乎咬牙切齒地說了句:“我可真是謝謝你們啊!”
虎宵撓頭:“自家母子,額娘不必客氣啦。您辛苦養育咱們兄妹五個,孝敬您,就是咱們兄妹最該做的事情。”
虎圓垂眸,滿滿關切地問:“額娘這般不願,是舍不得妹妹嗎?的確,一家子出行少了她總歸是少點什麽。可如今都是九月底,眼看著天氣一天冷過一天。妹妹這麽小,可不適合往來奔波。”
虎威認同點頭,積極補充:“而且,妹妹還沒種過痘,更得謹慎小心。此番就留她在京中陪伴瑪嬤。等日後她種了痘,也在大一些,再帶著她江南塞北的好生長長見識。”
其實根本就不是擔心這個的淑寧悻悻地摸了摸鼻子:“如今看來,也隻能這樣了。”
雖然留在京城更安全,可男人和四個兒子都隨扈了,又是在這危機四伏的時候。她不跟著去,也無法安心啊。
至少有預知夢這個金手指在,萬一有什麽萬一。
她與他們一道,也更容易從容應對。隻是這麽一來,小晴晴就要多勞煩婆婆了。
被送上豐厚禮物,反複拜托的巴雅拉氏狠瞪了淑寧一眼:“去去去,我這當瑪嬤的看自家乖孫女,還用得著你又送禮又拜托的呀?”
“有那個功夫,你不如好好整飭整飭,想想看你們隨扈南巡都帶些個什麽。這可不像春日裏,越走越暖,回來也春暖花開了。這時節裏,便是南邊也有幾分涼意了。待你們回來,更得是數九寒冬,準備的不充分可不成。”
是是是,淑寧恭聲回答。
就算明知道聖駕隻是到了德州,也得仔細準備著,切不能讓旁人瞧出不同係列。
她這還有巴雅拉氏可以托付,烏拉那拉氏可就不放心將一雙兒子交給任何人了。
隻好任命留守雍郡王府,盡可能周全地幫自家郡王爺準備行裝。
並將宋氏給他帶上。
免得爺身邊無人照料,再被地方官員送上一兩名美人兒,或者被皇上隨手指個美夢宮女之類,可就得不償失了。
皇家容不下妒婦,她膝下已經有兩子了也犯不上做這小心眼事。
但為防她們恃寵生嬌,生出些個不該生的心思來。
她反複權衡間,還是選了年紀最大、最其貌不揚,性子也最軟弱好拿捏的宋氏。
九月癸酉,聖駕啟鑾南巡閱河。命皇太子胤礽、雍郡王胤禛與十三阿哥胤祥隨扈,當日駐蹕於海子行宮。
自從女兒出生以來,就從未與之分別過的阿大人無精打采,萬般惦念。
一天沒到黑,就已經跟淑寧念叨了不下十多遍:“也不知道晴晴在家有沒有好好聽話,是不是想爺跟寧寧你,哭得嗓子都啞了?早知道這樣,就應該帶著她一道來。”
“橫豎你跟虎威都會一些醫術,皇上也帶了不少太醫來,足可以應對任何突發狀況。還有丫鬟們伺候著,想來也能順順利利來,平平安安歸。何苦把孩子自己扔家裏,擔心得輾轉反側,覺都睡不著?”
淑寧:……
一等公府裏正在被四嫂子投喂,吃得不亦樂乎的晴晴:“還是四嫂嫂好,是好額娘。為了暉暉,哪也不去。不像我,小可憐。阿瑪、額娘、哥哥們,全都走!”
想起這個,小晴晴就一臉控訴。
表示自己也不能留在家裏。
非也出去串串,讓阿瑪、額娘跟哥哥們著急去吧!
她這個主意一出,弘暉眼睛登時就亮了:“既然這樣,你不如跟我們回雍郡王府吧!既能氣著姨祖母她們,還能跟我和旻旻一起玩。”
說著,小家夥還如數家珍,一樣一樣說起他們哥倆的各種寶貝。
連他磨了胤禛許久,才終於磨來的小馬駒都舍得給晴晴看了。還表示會帶她一起摸阿瑪的老富貴,喂額娘養的那隻畫眉鳥。
以往,他們舍不得,也沒打算讓女兒高嫁。
隻琢磨著找個家世略低一些,人品好、踏實上進會疼人的女婿。有富察家做後盾,倒也不愁會委屈了她。
哪想著緣分這般奇妙,竟讓她有緣嫁入鈕祜祿氏家呢?
雖然同屬鑲黃旗,都是朝廷重臣。
但人家額亦都是開國五大臣之一,遏必隆為先帝爺的托孤之臣。雖然後頭鼇拜生亂,他有那麽點兒首鼠兩端的意思,因而被今上所厭。
可架不住人家養了兩個好女兒啊!
孝昭皇後乃是皇上親口稱讚的內廷良佐,太後娘娘親自哭靈的存在。貴妃娘娘自打二十八年孝懿皇後薨後,一直牢牢管著後宮之權。
再加上太·宗元妃,人家可就是正正經經的鳳巢之家。
阿靈阿年紀輕輕就當了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素來簡在帝心,未來姑爺更是小小年紀便以戰功封侯。
左看右看,橫看豎看,自家女兒也是多少有些高攀。
自然不能再以低嫁的姿態來對待未來夫家。
格佛賀聞言紅了臉。
她倒是不覺得自己有任何高攀之處,隻……隻單純地不想讓某人被人嘲笑,拿著個水鴨子荷包當成寶。
不就是刺繡嗎?
有什麽難?
小姑娘有些意氣風發地想著,她連刀劍都能玩得溜,都能馴服烈馬。這麽點針頭線腦的小事,肯定也不在話下。
可人才到寧夏,就已經認了慫。
連信中都沒少哀歎,說自己實在沒有那個天賦。索性她是做一等公世子福晉、冠勇侯福晉,又不是當府上針線房的大丫鬟。針線拿不出手,也無妨的吧?
已經因為那水鴨子荷包被整整笑了兩個來月,卻依舊珍而重之戴著的虎威笑。
提筆回信道:當然無妨。
生子肖父,阿瑪全京城第一疼福晉,我作為其子,日後定然也能排上三甲。多安排兩個針線丫頭便能解決的事情,何故讓福晉這般勞累呢?
為防未婚妻聽話,未來丈母娘卻老思想,虎威還又提筆給自家未來嶽父嶽母寫了封長信。
言辭之間萬般懇切。
隻說府上針線好的丫頭多著呢,且不用未來女主子百般辛勞。他自幼與額娘學了幾道拿手好菜,日後可以做給格佛賀吃……
態度恭敬,言辭懇切。
簡直要把‘千萬莫為了什麽女德、女工的,為難我未來福晉’幾個字寫臉上。
隨信寄來的,還有京城新晉時興的料子、首飾,甚至小女孩家可能會喜歡的小玩意兒。
那叫一個麵麵俱到。
讓馬思哈福晉這一大把年紀的瞧了,都忍不住羨慕女兒。怎麽就誤打誤撞的,得了這麽個好未婚夫呢?
再沒想到他會如此的格佛賀臉兒紅紅,心裏甜甜。
生平第一次認認真真、仔仔細細,以一種近乎於虔誠的心情認真聆聽刺繡師傅講解。
曆時數日,終於鼓搗出個像是鴛鴦的鴛鴦荷包。
可把馬思哈給酸的喲!
直說女大不中留,這還沒嫁出去呢,一顆心就已經徹底飛到了一等公府。
而京城,一等公府,淑寧正調侃兒子:“嘖嘖嘖,也不知道是誰呀!反複強調自己還小,當以事業為重,萬般抗拒相親。結果如今啊,日日盼著寧夏來信,小脖子都快抻長了。”
“事到如今,也不知某人是否感激我與他阿瑪積極促成了這樁相親啊?”
被調侃了太多次,早就習以為常的虎威臉不紅心不跳,甚至還笑微微拱手:“是是是,兒子多謝額娘您千叮嚀萬囑咐,迫著兒子去了富察府。等日後兒子大婚了,肯定與格佛賀一道,好好孝敬於您好不好?”
阿靈阿冷冷一眼掃過去:“你額娘生你的時候可是遭了大罪,你小子若敢娶了媳婦忘了娘,老子打折你的腿!”
虎威:……
嚴重懷疑無良阿瑪是在針對他,並且掌握了證據。
好大兒婚事終於定下,還是現在與未來三朝都長盛不衰的富察家。兒媳聰明靈秀,又不失可愛討喜。事情頭上,還格外有擔當。
最難得與兒子情投意合。
就算年紀輕輕就要晉級當婆婆,甚至再過三年五載沒準就當上瑪嬤,淑寧這心裏也是止不住的歡喜。
每每京城有了什麽時新玩意兒,便也都想著給未來兒媳和親家母準備一二。
殷勤到讓德妃都不由提醒,讓她千萬摟著點:“些許小物倒在其次,隻是人性本貪,當婆婆的,還是要有些婆婆威嚴。免得小輩兒得寸進尺,反倒欺壓在你這婆婆身上。”
淑寧:……
這難道就是姐姐你對大外甥媳婦萬千關心,卻始終繃著一張臉的原因嗎?
難怪小弘旻都三歲了,烏拉那拉氏在你麵前還跟剛過門的小媳婦一樣。戰戰兢兢,小意討好。
以至於恭敬有餘,親近不足呢。
被戳了肺管子的德妃狠狠瞪她:“好你個壞丫頭啊!枉本宮惦著你,唯恐你吃了虧去,跟這耳提麵命、掏心掏肺的。結果你卻反過來,笑話本宮呀?”
“怎麽可能?”淑寧一臉我可真是太冤了的小表情:“娘娘要是這麽說,那可真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了。”
“妹妹分明是在試圖開導您,讓您跟四福晉間的婆媳之情更上一層樓。”
德妃擺手,做了個得了吧的表情:“比起那個,本宮更關心稍後皇上南巡都帶著誰去。老聽你說江南風景有多美,我也盼著能隨駕而去呢。看不見蘇堤春曉,瞧瞧斷橋殘雪也是好的呀。”
這個就別了吧?
淑寧心裏咕噥著,夢中,四十一年九月底,聖駕南巡閱河。結果剛走到德州,就因為太子有疾而半途回鑾。
誰也不知道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麽,隻是自那以後,太子地位更加危如累卵。
甚至到了動輒得咎的地步。
次年,聖駕再度南巡,五月裏,太子黨的中心人物索額圖就被下了宗仁府大牢。
少年隨侍在帝王身側,輔佐他智擒鼇拜、平定三藩,代表朝廷與沙俄簽約,又兩度從征噶爾丹的朝廷重臣,生生被餓死在禁所。
其子格爾芬與阿爾吉善也被處死,牽連者眾多。
隻想想那一段,淑寧心中就好一陣排斥。萬般不願這些東西,與自家扯上絲毫關係。
可惜事與願違。
作為領侍衛內大臣,阿靈阿是必不可少的隨扈。虎威這個冠勇侯、虎頭那個禦前一等侍衛,也都在其列。
連三胞胎都沒被落下。
大孝子們還記得淑寧上次南巡因為途中懷孕故被頗多限製,好好的江南之行來了個虎頭蛇尾。
於是這遭便又都不約而同地,為自家額娘爭取了名額。
連阿靈阿都慢了他們一步。
淑寧麵對著他們幾個邀功的小眼神,近乎咬牙切齒地說了句:“我可真是謝謝你們啊!”
虎宵撓頭:“自家母子,額娘不必客氣啦。您辛苦養育咱們兄妹五個,孝敬您,就是咱們兄妹最該做的事情。”
虎圓垂眸,滿滿關切地問:“額娘這般不願,是舍不得妹妹嗎?的確,一家子出行少了她總歸是少點什麽。可如今都是九月底,眼看著天氣一天冷過一天。妹妹這麽小,可不適合往來奔波。”
虎威認同點頭,積極補充:“而且,妹妹還沒種過痘,更得謹慎小心。此番就留她在京中陪伴瑪嬤。等日後她種了痘,也在大一些,再帶著她江南塞北的好生長長見識。”
其實根本就不是擔心這個的淑寧悻悻地摸了摸鼻子:“如今看來,也隻能這樣了。”
雖然留在京城更安全,可男人和四個兒子都隨扈了,又是在這危機四伏的時候。她不跟著去,也無法安心啊。
至少有預知夢這個金手指在,萬一有什麽萬一。
她與他們一道,也更容易從容應對。隻是這麽一來,小晴晴就要多勞煩婆婆了。
被送上豐厚禮物,反複拜托的巴雅拉氏狠瞪了淑寧一眼:“去去去,我這當瑪嬤的看自家乖孫女,還用得著你又送禮又拜托的呀?”
“有那個功夫,你不如好好整飭整飭,想想看你們隨扈南巡都帶些個什麽。這可不像春日裏,越走越暖,回來也春暖花開了。這時節裏,便是南邊也有幾分涼意了。待你們回來,更得是數九寒冬,準備的不充分可不成。”
是是是,淑寧恭聲回答。
就算明知道聖駕隻是到了德州,也得仔細準備著,切不能讓旁人瞧出不同係列。
她這還有巴雅拉氏可以托付,烏拉那拉氏可就不放心將一雙兒子交給任何人了。
隻好任命留守雍郡王府,盡可能周全地幫自家郡王爺準備行裝。
並將宋氏給他帶上。
免得爺身邊無人照料,再被地方官員送上一兩名美人兒,或者被皇上隨手指個美夢宮女之類,可就得不償失了。
皇家容不下妒婦,她膝下已經有兩子了也犯不上做這小心眼事。
但為防她們恃寵生嬌,生出些個不該生的心思來。
她反複權衡間,還是選了年紀最大、最其貌不揚,性子也最軟弱好拿捏的宋氏。
九月癸酉,聖駕啟鑾南巡閱河。命皇太子胤礽、雍郡王胤禛與十三阿哥胤祥隨扈,當日駐蹕於海子行宮。
自從女兒出生以來,就從未與之分別過的阿大人無精打采,萬般惦念。
一天沒到黑,就已經跟淑寧念叨了不下十多遍:“也不知道晴晴在家有沒有好好聽話,是不是想爺跟寧寧你,哭得嗓子都啞了?早知道這樣,就應該帶著她一道來。”
“橫豎你跟虎威都會一些醫術,皇上也帶了不少太醫來,足可以應對任何突發狀況。還有丫鬟們伺候著,想來也能順順利利來,平平安安歸。何苦把孩子自己扔家裏,擔心得輾轉反側,覺都睡不著?”
淑寧:……
一等公府裏正在被四嫂子投喂,吃得不亦樂乎的晴晴:“還是四嫂嫂好,是好額娘。為了暉暉,哪也不去。不像我,小可憐。阿瑪、額娘、哥哥們,全都走!”
想起這個,小晴晴就一臉控訴。
表示自己也不能留在家裏。
非也出去串串,讓阿瑪、額娘跟哥哥們著急去吧!
她這個主意一出,弘暉眼睛登時就亮了:“既然這樣,你不如跟我們回雍郡王府吧!既能氣著姨祖母她們,還能跟我和旻旻一起玩。”
說著,小家夥還如數家珍,一樣一樣說起他們哥倆的各種寶貝。
連他磨了胤禛許久,才終於磨來的小馬駒都舍得給晴晴看了。還表示會帶她一起摸阿瑪的老富貴,喂額娘養的那隻畫眉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