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節
(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作者:滿汀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淑寧:!!!
事實上,她這些日子雖然沒少往雍親王府跑,但真的沒幹什麽。畢竟弘暉身為親王世子,位比郡王還略微高一線。
他的婚事相關,自有內務府操持。
連烏拉那拉氏都隻攬個總兒罷了,根本就沒有許多事。隻不過,因為這些年的形勢,她與素來相投的外甥媳婦確實經年未好生交流來往了。
如今難得這麽一個光明正大的好機會,兩人都不願錯過。所以以此為名,頻繁往來罷了。
現在陡然收到這麽一份重禮,她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虎圓隻笑:“額娘快收下吧,這都是您大外甥的孝敬。即便遠在廣州,四表哥也還惦記著您呢。”
就是就是。
虎宵點頭,拿起一個精致的西洋座鍾在手中擺弄。不一會兒,那精美座鍾就成了一堆零件兒。
氣得淑寧柳眉倒豎,杏眼圓睜,抬手就要拿起插在富貴牡丹撣瓶裏的雞毛撣子。嚇得虎宵趕緊舉雙手投降:“額娘息怒,息怒。兒子,這這就給您複原,絕對不帶錯一絲半點的好不好?”
淑寧冷冷一哼,給了他個你最好說到做到,不然老娘可不管你是當了阿瑪還是當了瑪法,今兒都照揍不誤的威脅眼神。
他媳婦烏希哈趕緊幫忙求情,願意自掏嫁妝賠婆婆個更好的。
但求免了自家夫君那頓打。
生讓虎宵秒變苦瓜臉,拉住自家媳婦:“好星星你可別說了,不然不但不能幫為夫求情,還得把單打升級成阿瑪額娘混合雙打。別擔心,為夫心裏有數,能拆就能裝上。”
這話倒不是吹牛,虎宵在動手能力上確實強悍。
不但把這座鍾給安上了,人家還照葫蘆畫瓢,又做了一個更精致的送給弘暉做新婚賀禮。說是祝他們夫妻鍾情一生,善始善終。
弘暉頗為驚喜,親手放在了他們婚房的桌案上。
稍後,虎宵的全科書院裏,就多了這麽個製器課。教授製作西洋鍾,並致力研究怎麽把它變得更加精致小巧,能夠隨身攜帶而不失精準。
時光荏苒間,弘暉的婚期也終於來到。
這幾日,朝堂之上常有人參雍親王雖然功勞甚大,但手段未免過於激進又粗暴,不符合皇上仁政。甚至在江南之地,有了抄家王之名,宜多加約束。
否則長此以往,不但影響皇上英明,也會讓南方百姓對朝廷多有抵觸雲雲。
讓享受了所有好處的康熙大為惱火,當場咆哮,指著鼻子把那幾個不知道受了哪個皇子指使,硬往老四頭上潑髒水的大臣們罵了個狗血噴頭,轉而就親自駕臨雍親王府,幫弘暉主持了婚禮。
烏拉那拉氏感動得珠淚盈盈,領著雍親王府上下跪謝皇恩。
想著皇上如此態度,應該不會有所顧及,貿然叫停了自家爺正籌辦中的海貿諸事了吧?
一旦海事衙門正式成立,海貿諸事有了具體章程。必然就會迎來迅速而又健康的發展,漸漸成為大清的經濟支柱之一。
親手督辦,促成了這事兒的自家爺自然也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就算……
就算那事最後事有不諧,但凡上位之君是個腦子正常的,都會把自家爺榮養起來,使他達到即便身陷急流也能全身而退的成就。
鞭炮聲聲,喜樂陣陣之間。烏拉那拉氏看著一身吉服,猶如金童玉女般的兒子兒媳倏然紅了眼眶。感謝姨婆婆,多虧她當年奮不顧身地救了弘暉。不然的話,那孩子能不能平安長大都是未知,又哪有如今這體麵婚事、如花美眷?
第222章 子代父職阿大人病
當年胤禛大婚的時候,就專門帶著福晉往一等公府給淑寧敬茶。到了弘暉這兒,自然更不可能落下。
新婚第二日,小兩口要往宮中請安。
第三日清早,就在烏拉那拉氏帶領、弘旻跟弘陽陪同下來了一等公府。
理由?
那不是現成的麽!
當年一等公阿靈阿福晉不顧自身安危,勇救四阿哥家的弘暉,那可是全京城都知道的事兒。
救命之恩加上他大婚時,淑寧這麽盡心盡力幫扶。如今順利成婚了,不給長輩兼恩人的她敬杯茶,說得過去嗎?
烏拉那拉氏親自執杯,弘暉與福晉瓜爾佳氏恭敬行禮。
淑寧連呼折煞了,她區區一個公福晉,哪能讓堂堂親王世子福晉與她行禮。
瓜爾佳氏微笑:“姨祖母客氣了,我們爺說,沒有您,他就不可能順順利利平平安安長大。救命之恩,恩重如山。再加上您這麽多年慈愛,在他心裏,您就是親瑪嬤一樣的存在。反複叮嚀,讓甥孫兒媳婦務必好生尊敬孝順呢。”
“嗯嗯,是該好生孝順著。”烏拉那拉氏點頭,特別支持兒子兒媳的說法。
淑寧搖頭:“些許小事,舉手之勞罷了,怎麽就值當弘暉心心念念這麽多年?自己千般仔細,萬般小心不算,還要拉著福晉一道。”
弘暉隻笑,言說那原本就是應該的。
當年若非姨祖母,甥孫兒大抵早就……哪還有如今這一切呢?
他真的是打心眼裏感謝淑寧。
而且,雖然這幾年兩府因為種種原因,刻意保持了些距離。但他也清楚的知道,自家阿瑪和額娘到底有多尊重、親近這位姨祖母。甚至某些事情上,比對永和宮他那親瑪嬤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就這回阿瑪以他大婚不能撥冗回來參加為名,特意送回來的那些個賀禮吧。
姨祖母這邊都是最好、最齊全,也最精致的。
感受到他這誠意的淑寧笑,不但安排廚子大排宴席,還親自上手做了幾道菜。
觥籌交錯之間,烏拉那拉氏瞧著那粉粉嫩嫩,好看更好吃的肉燕餛飩。不禁想起自家爺,也不知他在廣州如何。
稍後家信一定把帶弘暉夫妻給姨母請安,被姨母款待的事情寫上。
嗯,重點提提這個肉燕餛飩。
看到信之後的胤禛眉眼溫柔,滿眼追憶,越發想念京城了。福晉還能借著弘暉婚事,與姨母好好相聚幾日,被姨母款待。他在這邊,日夜相對的,卻隻有老九那個討人厭。
隻盼什麽時候,海事衙門成立,一切走上正軌。他就可以功成身退,回到京城。
可是盼呀盼,原本以為三五個月就能成的事,竟然拖到五十五年春暖花開,才終於完成了個七七八八。
眼瞅著回京在即,胤禛這個大忙人都難得抽出些時間來,要給家人準備些土儀。
上次那西洋座鍾被虎宵完美複製了出來,聽說還精益求精,做了更小、更便於攜帶的懷表。一經投產,立即風靡京城,大賺特賺。
連皇阿瑪都稱其為能,數度在公開場合誇獎。
以至於京城如今懷表貴,哪個皇親貴族、文武大臣都以擁有一塊為榮。
由此前例在,胤禛可不就惦著給表弟帶回更多的洋玩意去,讓他嚐試拆拆、做做,再精益求精一下嘛。日後海貿大興,這沒準還能反銷海外,狠賺洋人一筆呢。
正歡歡喜喜忙著呢,胤禛就接到了來自京城的信件。說三月裏,姨父阿靈阿身子便有些不虞。這會子,病體竟有些越發沉重之勢。
剛剛知道他得病的時候,皇上就遣禦醫調治,接著又賜了禦藥讓他好生調養。還親自占卜,得了吉卦後,趕緊往一等公府告訴他。
希望這好消息能讓他舒心些,快點好起來。
可惜事與願違。
如今姨父已經請辭九門提督之位,皇上也有意詔冠勇侯與其弟回京探視。卻被姨父嚴詞拒絕,說人固有一死。
他此生娶嬌妻,育驕子。能被聖明天子提拔,一輩子委為腹心,病中幾度探望,已是常人難以想象之福。除了未與愛妻相守百年之外,他可以說此生無憾。
再不可能因為自己一身,而影響到整個西征戰事。不然的話,他在九泉之下亦難安寧。
皇上感其忠,遂罷將冠勇侯召回之念,隻讓胤禛帶著虎團速歸。
接到信之後,胤禛不敢怠慢,飛速往海軍營那邊尋虎團,讓他把手中事物交接一二,速與他回京。
虎團腳下踉蹌,整個人都懵了:“我阿瑪病重?四表哥,你說笑的吧!他,他速來身體康健,一頓能吃五個大饅頭。動真格的,三弟、四弟加起來都打不過他一個。怎麽好端端的就……”
就還病重垂危了呢?
胤禛也被他這悲傷感染的落淚,越發歸心似箭。
恨不得一夜到京城,去往一等公府,守在自家姨母身邊,免得她經不起這個打擊。表兄弟兩個什麽都顧不上,各自草草交代了一下事物就晝夜疾行地奔京城。
突然被托付所有的胤禟:???
不是,說好了此間事了,他就可以以皇子身份經商了呢?他大船都買好了啊喂,就等著出海呢!
當然再怎麽罵罵咧咧,也不妨礙他兢兢業業收尾。
還命人往廟裏燒香,替阿靈阿禱告。
畢竟他要是有個什麽三長兩短,虎威跟三胞胎可都要丁憂了。前一陣子捷報傳來,大軍都已經拿下了整個吐魯番。正琢磨著往伊犁進發,沒準再過幾個月,整個厄魯特蒙古都不複存在了。
這節骨眼上,可千萬莫有什麽變動才好。
老九雖然對那個位置沒有什麽想法,但是國強民才富。大清好,他這個閑王才能有錢有閑啊!
京城,一等公府。
又一夜沒怎麽睡後,淑寧睜眼第一件事就是探向某人脈搏。
就算瞧著前幾日好了許多,淑寧也不敢掉以輕心,更不敢離開他病床前一步。就怕些許閃失下,再回來就是天人永隔。
短短幾天,她就蒼白憔悴了不少。可把阿靈阿給心疼的,久勸不聽,就開始氣急敗壞地攆人。讓虎圓跟虎宵趕緊把人架走,他這邊有丫鬟婆子的就夠了。
虎圓跟虎宵也都柔聲細語地勸著,生怕阿瑪還沒好,額娘也跟著倒下來。
淑寧皺眉:“你們不必多說,他不好起來,我絕不走。”
答複完兒子們,又冷冷一個白眼瞪向床榻上的某人:“嗬嗬,恃病生嬌了是吧?竟還敢凶我!我都一筆一筆記著,等你好了的,咱們一點一點慢慢算,保準阿大人學會個悔字。”
阿靈阿:……
眼見著這人一邊放狠話,一邊眼淚含在眼圈,他哪兒還凶得起來?
隻無奈長歎:“好寧寧,乖寧寧。為夫保證,一定一定遵醫囑,好好配合治療。我都還沒成功告老,與你遍遊九州四海,哪舍得離你而去?倒是你,這些天都沒睡上一個好覺,整個消瘦憔悴了不少。再不好好休息,我好了,你卻倒下了怎麽辦?”
淑寧隻搖頭,這個情況下她根本就不能允許他離開自己的視線。
也無心睡眠與飲食。
盡管她比誰都希望能好好睡一覺,做個預知夢。看看這家夥到底會如何,轉機又在哪裏。可她一閉眼,就能想起那日這人突然發病,差點命懸一線事。
然後驚恐醒來,小心翼翼地去探他鼻息,給他把脈。
明明最初的預知夢中,這人雖然在五十五年三月就大病了一場。可是後來也有了極大緩和,一直到五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才……
怎麽此番竟如此來勢洶洶,幾度在鬼門關前掙紮呢?
淑寧憂心忡忡,生怕……
事實上,她這些日子雖然沒少往雍親王府跑,但真的沒幹什麽。畢竟弘暉身為親王世子,位比郡王還略微高一線。
他的婚事相關,自有內務府操持。
連烏拉那拉氏都隻攬個總兒罷了,根本就沒有許多事。隻不過,因為這些年的形勢,她與素來相投的外甥媳婦確實經年未好生交流來往了。
如今難得這麽一個光明正大的好機會,兩人都不願錯過。所以以此為名,頻繁往來罷了。
現在陡然收到這麽一份重禮,她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虎圓隻笑:“額娘快收下吧,這都是您大外甥的孝敬。即便遠在廣州,四表哥也還惦記著您呢。”
就是就是。
虎宵點頭,拿起一個精致的西洋座鍾在手中擺弄。不一會兒,那精美座鍾就成了一堆零件兒。
氣得淑寧柳眉倒豎,杏眼圓睜,抬手就要拿起插在富貴牡丹撣瓶裏的雞毛撣子。嚇得虎宵趕緊舉雙手投降:“額娘息怒,息怒。兒子,這這就給您複原,絕對不帶錯一絲半點的好不好?”
淑寧冷冷一哼,給了他個你最好說到做到,不然老娘可不管你是當了阿瑪還是當了瑪法,今兒都照揍不誤的威脅眼神。
他媳婦烏希哈趕緊幫忙求情,願意自掏嫁妝賠婆婆個更好的。
但求免了自家夫君那頓打。
生讓虎宵秒變苦瓜臉,拉住自家媳婦:“好星星你可別說了,不然不但不能幫為夫求情,還得把單打升級成阿瑪額娘混合雙打。別擔心,為夫心裏有數,能拆就能裝上。”
這話倒不是吹牛,虎宵在動手能力上確實強悍。
不但把這座鍾給安上了,人家還照葫蘆畫瓢,又做了一個更精致的送給弘暉做新婚賀禮。說是祝他們夫妻鍾情一生,善始善終。
弘暉頗為驚喜,親手放在了他們婚房的桌案上。
稍後,虎宵的全科書院裏,就多了這麽個製器課。教授製作西洋鍾,並致力研究怎麽把它變得更加精致小巧,能夠隨身攜帶而不失精準。
時光荏苒間,弘暉的婚期也終於來到。
這幾日,朝堂之上常有人參雍親王雖然功勞甚大,但手段未免過於激進又粗暴,不符合皇上仁政。甚至在江南之地,有了抄家王之名,宜多加約束。
否則長此以往,不但影響皇上英明,也會讓南方百姓對朝廷多有抵觸雲雲。
讓享受了所有好處的康熙大為惱火,當場咆哮,指著鼻子把那幾個不知道受了哪個皇子指使,硬往老四頭上潑髒水的大臣們罵了個狗血噴頭,轉而就親自駕臨雍親王府,幫弘暉主持了婚禮。
烏拉那拉氏感動得珠淚盈盈,領著雍親王府上下跪謝皇恩。
想著皇上如此態度,應該不會有所顧及,貿然叫停了自家爺正籌辦中的海貿諸事了吧?
一旦海事衙門正式成立,海貿諸事有了具體章程。必然就會迎來迅速而又健康的發展,漸漸成為大清的經濟支柱之一。
親手督辦,促成了這事兒的自家爺自然也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就算……
就算那事最後事有不諧,但凡上位之君是個腦子正常的,都會把自家爺榮養起來,使他達到即便身陷急流也能全身而退的成就。
鞭炮聲聲,喜樂陣陣之間。烏拉那拉氏看著一身吉服,猶如金童玉女般的兒子兒媳倏然紅了眼眶。感謝姨婆婆,多虧她當年奮不顧身地救了弘暉。不然的話,那孩子能不能平安長大都是未知,又哪有如今這體麵婚事、如花美眷?
第222章 子代父職阿大人病
當年胤禛大婚的時候,就專門帶著福晉往一等公府給淑寧敬茶。到了弘暉這兒,自然更不可能落下。
新婚第二日,小兩口要往宮中請安。
第三日清早,就在烏拉那拉氏帶領、弘旻跟弘陽陪同下來了一等公府。
理由?
那不是現成的麽!
當年一等公阿靈阿福晉不顧自身安危,勇救四阿哥家的弘暉,那可是全京城都知道的事兒。
救命之恩加上他大婚時,淑寧這麽盡心盡力幫扶。如今順利成婚了,不給長輩兼恩人的她敬杯茶,說得過去嗎?
烏拉那拉氏親自執杯,弘暉與福晉瓜爾佳氏恭敬行禮。
淑寧連呼折煞了,她區區一個公福晉,哪能讓堂堂親王世子福晉與她行禮。
瓜爾佳氏微笑:“姨祖母客氣了,我們爺說,沒有您,他就不可能順順利利平平安安長大。救命之恩,恩重如山。再加上您這麽多年慈愛,在他心裏,您就是親瑪嬤一樣的存在。反複叮嚀,讓甥孫兒媳婦務必好生尊敬孝順呢。”
“嗯嗯,是該好生孝順著。”烏拉那拉氏點頭,特別支持兒子兒媳的說法。
淑寧搖頭:“些許小事,舉手之勞罷了,怎麽就值當弘暉心心念念這麽多年?自己千般仔細,萬般小心不算,還要拉著福晉一道。”
弘暉隻笑,言說那原本就是應該的。
當年若非姨祖母,甥孫兒大抵早就……哪還有如今這一切呢?
他真的是打心眼裏感謝淑寧。
而且,雖然這幾年兩府因為種種原因,刻意保持了些距離。但他也清楚的知道,自家阿瑪和額娘到底有多尊重、親近這位姨祖母。甚至某些事情上,比對永和宮他那親瑪嬤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就這回阿瑪以他大婚不能撥冗回來參加為名,特意送回來的那些個賀禮吧。
姨祖母這邊都是最好、最齊全,也最精致的。
感受到他這誠意的淑寧笑,不但安排廚子大排宴席,還親自上手做了幾道菜。
觥籌交錯之間,烏拉那拉氏瞧著那粉粉嫩嫩,好看更好吃的肉燕餛飩。不禁想起自家爺,也不知他在廣州如何。
稍後家信一定把帶弘暉夫妻給姨母請安,被姨母款待的事情寫上。
嗯,重點提提這個肉燕餛飩。
看到信之後的胤禛眉眼溫柔,滿眼追憶,越發想念京城了。福晉還能借著弘暉婚事,與姨母好好相聚幾日,被姨母款待。他在這邊,日夜相對的,卻隻有老九那個討人厭。
隻盼什麽時候,海事衙門成立,一切走上正軌。他就可以功成身退,回到京城。
可是盼呀盼,原本以為三五個月就能成的事,竟然拖到五十五年春暖花開,才終於完成了個七七八八。
眼瞅著回京在即,胤禛這個大忙人都難得抽出些時間來,要給家人準備些土儀。
上次那西洋座鍾被虎宵完美複製了出來,聽說還精益求精,做了更小、更便於攜帶的懷表。一經投產,立即風靡京城,大賺特賺。
連皇阿瑪都稱其為能,數度在公開場合誇獎。
以至於京城如今懷表貴,哪個皇親貴族、文武大臣都以擁有一塊為榮。
由此前例在,胤禛可不就惦著給表弟帶回更多的洋玩意去,讓他嚐試拆拆、做做,再精益求精一下嘛。日後海貿大興,這沒準還能反銷海外,狠賺洋人一筆呢。
正歡歡喜喜忙著呢,胤禛就接到了來自京城的信件。說三月裏,姨父阿靈阿身子便有些不虞。這會子,病體竟有些越發沉重之勢。
剛剛知道他得病的時候,皇上就遣禦醫調治,接著又賜了禦藥讓他好生調養。還親自占卜,得了吉卦後,趕緊往一等公府告訴他。
希望這好消息能讓他舒心些,快點好起來。
可惜事與願違。
如今姨父已經請辭九門提督之位,皇上也有意詔冠勇侯與其弟回京探視。卻被姨父嚴詞拒絕,說人固有一死。
他此生娶嬌妻,育驕子。能被聖明天子提拔,一輩子委為腹心,病中幾度探望,已是常人難以想象之福。除了未與愛妻相守百年之外,他可以說此生無憾。
再不可能因為自己一身,而影響到整個西征戰事。不然的話,他在九泉之下亦難安寧。
皇上感其忠,遂罷將冠勇侯召回之念,隻讓胤禛帶著虎團速歸。
接到信之後,胤禛不敢怠慢,飛速往海軍營那邊尋虎團,讓他把手中事物交接一二,速與他回京。
虎團腳下踉蹌,整個人都懵了:“我阿瑪病重?四表哥,你說笑的吧!他,他速來身體康健,一頓能吃五個大饅頭。動真格的,三弟、四弟加起來都打不過他一個。怎麽好端端的就……”
就還病重垂危了呢?
胤禛也被他這悲傷感染的落淚,越發歸心似箭。
恨不得一夜到京城,去往一等公府,守在自家姨母身邊,免得她經不起這個打擊。表兄弟兩個什麽都顧不上,各自草草交代了一下事物就晝夜疾行地奔京城。
突然被托付所有的胤禟:???
不是,說好了此間事了,他就可以以皇子身份經商了呢?他大船都買好了啊喂,就等著出海呢!
當然再怎麽罵罵咧咧,也不妨礙他兢兢業業收尾。
還命人往廟裏燒香,替阿靈阿禱告。
畢竟他要是有個什麽三長兩短,虎威跟三胞胎可都要丁憂了。前一陣子捷報傳來,大軍都已經拿下了整個吐魯番。正琢磨著往伊犁進發,沒準再過幾個月,整個厄魯特蒙古都不複存在了。
這節骨眼上,可千萬莫有什麽變動才好。
老九雖然對那個位置沒有什麽想法,但是國強民才富。大清好,他這個閑王才能有錢有閑啊!
京城,一等公府。
又一夜沒怎麽睡後,淑寧睜眼第一件事就是探向某人脈搏。
就算瞧著前幾日好了許多,淑寧也不敢掉以輕心,更不敢離開他病床前一步。就怕些許閃失下,再回來就是天人永隔。
短短幾天,她就蒼白憔悴了不少。可把阿靈阿給心疼的,久勸不聽,就開始氣急敗壞地攆人。讓虎圓跟虎宵趕緊把人架走,他這邊有丫鬟婆子的就夠了。
虎圓跟虎宵也都柔聲細語地勸著,生怕阿瑪還沒好,額娘也跟著倒下來。
淑寧皺眉:“你們不必多說,他不好起來,我絕不走。”
答複完兒子們,又冷冷一個白眼瞪向床榻上的某人:“嗬嗬,恃病生嬌了是吧?竟還敢凶我!我都一筆一筆記著,等你好了的,咱們一點一點慢慢算,保準阿大人學會個悔字。”
阿靈阿:……
眼見著這人一邊放狠話,一邊眼淚含在眼圈,他哪兒還凶得起來?
隻無奈長歎:“好寧寧,乖寧寧。為夫保證,一定一定遵醫囑,好好配合治療。我都還沒成功告老,與你遍遊九州四海,哪舍得離你而去?倒是你,這些天都沒睡上一個好覺,整個消瘦憔悴了不少。再不好好休息,我好了,你卻倒下了怎麽辦?”
淑寧隻搖頭,這個情況下她根本就不能允許他離開自己的視線。
也無心睡眠與飲食。
盡管她比誰都希望能好好睡一覺,做個預知夢。看看這家夥到底會如何,轉機又在哪裏。可她一閉眼,就能想起那日這人突然發病,差點命懸一線事。
然後驚恐醒來,小心翼翼地去探他鼻息,給他把脈。
明明最初的預知夢中,這人雖然在五十五年三月就大病了一場。可是後來也有了極大緩和,一直到五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才……
怎麽此番竟如此來勢洶洶,幾度在鬼門關前掙紮呢?
淑寧憂心忡忡,生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