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節
(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作者:滿汀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保證日後安安分分,再沒有任何其餘想法。不管皇阿瑪以後立哪個兄弟為繼任之君,他這個當兒子的都隻有欣然從命、誓死效忠的。
否則的話,天人共戮,不得好死。
如此重誓一出,前頭還不馴服的郭絡羅氏頓時淚如傾盆:“不,不要!妾身寧死,也不要爺如此!爺你文韜武略,才華橫溢,是所有皇子中最最優秀的。滿朝文武也都覺得你好,否則,公推太子之時又怎麽會有那麽多人心甘情願的選你?你說過的,你這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為額娘爭氣,為我爭臉。我一直一直都等著這一天,才不要你為了我放棄鴻鵠之誌呢……”
胤襈苦笑,他都已經被踩在泥裏反複踐踏,哪還有什麽鴻鵠之誌?
隻求能順利度過此劫,一家子平平安安罷了。
而且……
為額娘爭氣,給福晉爭臉。
結果因為群臣選了他做太子,惹怒皇阿瑪,讓他不顧仁君風範,眾目睽睽之下罵出那段錐心之語。以至於額娘心死如灰,為了不拖累他而尋死。
就算被他們夫妻勸回來,也依舊耿耿於懷。病重之時不肯喝藥,早早沒了命。
而今福晉又……
越想越傷懷的老八淚目,將哭成淚人的郭絡羅氏摟在懷著:“乖!你也說,本來就是為了給額娘爭氣,給你爭臉。若你們都不在了,我就算坐擁九州四海又能如何?”
“而且君王沒有識人之明可是大忌,你看我連十四弟都看不準。還以為他會因此歡喜鼓舞,忙不迭接下咱們的示好,讓爺混個從龍之功呢!結果這世上,還真有近在咫尺卻毫不心動的。連龍袍都穿上了、折子都批上了,還要這樣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此時此刻,胤襈才真心了十四那絕無此心的話。
隻是好像來不及了。
十四嘴角狂抽:“什麽穿龍袍,批奏折的?這話到底是打哪兒來的?我不過是風塵仆仆從前線過來,許多日子未曾換洗。瞧著狼狽也髒,皇阿瑪心疼之下賜浴借衣罷了。八哥以往隨扈,往來間沒駐蹕過湯泉行宮,沒在其中沐浴過嗎?”
“皇阿瑪身子不虞,那如山如海的折子對他身體極為不利。我這當兒子的從旁協助一二,給念念、按著皇阿瑪的意思替寫寫罷了。別說這活兒,以往皇阿瑪南巡北狩的時候哥哥們連監國都幹過吧?怎麽到我這,小小事情就升級到如此地步?湯泉行宮中的消息,又是如何傳到街知巷聞的?”
問來問去,十四終於有一句話是問到了點子上。
康熙也覺得蹊蹺,趕緊派人去查。
起初,他還懷疑弘旻嘴上無毛,辦事不牢。或者是老九那個大嘴巴,酒後沒有個把門的。結果那倆都特別靠譜,什麽也沒說。
倒是康熙近來頗為重用的魏珠露餡了。
是他二兩貓尿現原形,跟對食宮女說漏了嘴。然後一傳十,十傳百,消息就這麽蔓延開來。小事兒刮起大風暴,弄得整個京城人心惶惶。
都以為不止百姓愛幺兒,皇上也愛。
這不是幺兒出征,載譽而歸。病重的老父親歡欣鼓舞,覺得看到了當年殺伐果斷的自己嗎?於是贈龍袍以表其心,批閱奏折以鍛煉其能力。
依著康熙這幾年護著儲位如巨龍護寶一樣的尿性,也不是沒有人懷疑這其中的真實性。
可連禦前大太監魏珠都對十四爺頻頻示好,不能明晰表示他的態度嗎?
十四一臉懵:“魏珠討好我,有麽?沒有吧!皇阿瑪身邊的梁九功、李玉對我一直都挺客氣的呀,魏珠也就是比他們稍稍熱情了些,也沒有什麽大不同啊!”
至少一直深受父皇寵愛的十四阿哥沒察覺出來。
在他的認知裏,他是皇阿瑪親兒子,正正經經的龍子鳳孫。魏珠之流就算再怎麽日夜在皇阿瑪身邊侍奉,親近遠非常人,那也不過是個奴才罷了。
奴才討好少主子,那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能代表個什麽風向啊!
這霸強說法一出,連康熙都震撼了。他現在確定,十四並不是在玩什麽以退為進。用這種方式卸掉他這個當皇阿瑪的心防,以期後來居上了。
他啊,根本就沒有那個心眼子。怕是回府之後驟然知道此事,急到火燒眉毛。無奈之下,幹脆一不做二不休。
直接自首了。
然後才有了這猝不及防間,將老八兩口子逼到牆角的結果。
隻能說跟老十一樣,傻人有傻福吧。
經此一事,魏珠跟他那對食算是徹底活不出來了。非但如此,康熙還命人徹查。嚴禁宮女太監行對食之事,並將所有涉事人等都一頓處置。
短短幾日,整個暢春園上下都被大清洗了一番,稍有些疑慮的都被調離。
虎頭倒是因禍得福,被越級提拔為領侍衛內大臣。跟當初的阿靈阿一樣,整日隨侍在康熙身邊。當然也沒少被康熙囑咐,一定要向他姑父學習。
不管跟皇子們戰友如何千絲萬縷的關係,也第一記得自己是朕這個皇帝的臣子。
朕在一日,便效忠一日。
這等明晃晃的敲打,虎頭就是個豬頭也聽得出來呀。
聞言忙雙膝跪地:“皇上放心,您對奴才提拔重用之恩,奴才從未有一日或忘。小姑父一直是奴才偶像,奴才窮畢生之力向他看齊……”
康熙微笑點頭。
料理的內部之後,又輾轉反側一宿,他翌日就頂著三月料峭的春風,將諸皇子、文武大臣等,都喊到暢春園宮門口準備開罵。
第231章 餘波這話說來是給他開脫分辨,讓他……
在場的所有皇子與大小臣工們:!!!
就想嚎啕大哭,不是,他們沒有,他們也隻是根據現實做出合理猜測。別的皇子連請安都不被允許麵見之時,十四阿哥連著在湯泉行宮住了一個多月啊。
又是被賜龍袍、又是代天子批閱奏折的,這……這很難讓人不想歪的吧?
但康熙不管這個。
老子心疼兒子,兒子惦著老子,難道不是人之常情?你們一個個的,也都有兒有女,未必連這些都不懂。隻各揣心腹事,各為其主,所以暗地裏籌謀,獨把朕蒙在鼓裏罷了。
所有人等跪下,齊齊喊冤。
言說立儲之事,雖說關乎天下社稷,但終歸來說也還是帝王家事,豈容我等臣子置喙?
皇上經天緯地,素來注重皇子們教育。如今諸位阿哥個個文韜武略,皆為人中龍鳳。隨便指哪一個出來,都是有為之君,一切自然全憑聖裁。
彩虹屁吹上天。
實則是被康熙這反複無常折騰得夠嗆,實在不敢再輕易開口了。去年那個朱天保蠢是蠢了點,但給他們做一個反麵教材也足夠啊!
諸位大臣心裏苦,但是不敢說。
隻能在料峭春風裏,跪到雙腿發麻,被罵得狗血淋頭,就差被與各路佞幸劃上等號。
越罵越激動的康熙開始粗喘,滿滿即將犯病模樣。離他較近的胤禛忙一個箭步躥過來,穩穩地扶住老父親,手法特別嫻熟地給他拍背順氣:“兒臣鬥膽,還請皇阿瑪以聖體為重,萬萬息怒。”
然後,等康熙氣兒喘勻了,就開始向他發難了。
旁人皆有私心,不肯坦誠相告,你呢?底下都已經傳得沸反盈天了,你身為皇子,如何不稟告君父?
剛剛還懊惱自己一步落後,就落後許多的胤祉:……
有時候,真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既如此,他就先靜靜旁觀,看胤老四今兒如何倒黴。
躥出去之前就想到自己可能被質問的胤禛唇角輕勾,不閃不避地看著康熙:“自然是兒子關心皇阿瑪,信任皇阿瑪。皇阿瑪自來至孝,烏庫媽媽離世時您就傷心欲絕。此番皇瑪嬤大行,您心中原就哀痛不已,再加上身子不爽利。兒子恨不能以身相代隻苦無良法,唯有日日為您抄經祈福。自然不肯在這時候,因為這些許小事再給您添煩惱。橫豎不過十四弟出征許久方歸,您身為人父,不免思念。身為人君,對西邊戰事懸心罷了。”
“至於旁的……”
胤禛輕笑,信重又堅定地道:“皇阿瑪雖重感情,但絕不會感情用事,將大清江山傳承視為兒戲。否則的話,兒子等諸兄弟加起來怕也沒有皇阿瑪這麽些年在二哥身上傾注的心血多。連他都不能讓皇阿瑪因情而枉顧祖宗基業,更遑論別個?”
十四:!!!
這話說來是給他開脫分辨,讓他免為眾矢之的。可是聽到耳朵裏,怎還滿滿都是十四不配的意思?
果然,他瞧不上狗老四都是有原因的。
除了他這憤懣外,其餘大臣們大多如被醍醐灌頂般,徹底明白了過來。然後,這心裏就越發苦澀了。
無他,除情之外,為君最重要的是能力。
而皇上對皇子防範還是挺嚴的,多半隻是從征啊、在六部當差曆練等。畢竟太子之位早定,康熙對其餘皇子的定位都在賢臣上。後來太子兩立兩廢,康熙對皇子們的防範也已經達到了頂峰。
自然更不會輕易委以重任,使其掌握實權。以至於算來算去,竟還讓雍親王這個冷麵王一騎絕塵了。
論出身,人家生母四妃之一的德妃娘娘,養母孝懿皇後。除了元後所出二阿哥,貴妃所出十阿哥,再無人能與他比肩,連同母所出的十四阿哥都略差一線。
論功勞,人家早早主持了戶部清欠。跟莊親王搭檔,往全國推廣土豆。
隨征噶爾丹,還跟冠勇侯一道堵截了噶爾丹。其後江南鹽政、海事衙門等,幹得那叫一個風生水起,讓整個江南官場都變了天,到刑部人家都破了不少大案要案。
真·讓別的皇子望塵莫及。
個嫡子,除了最小的弘陽阿哥還看不出什麽成色來外。世子弘暉表現向來可圈可點,頗被皇上讚譽。阿哥弘旻更是被皇上破格提拔為賢郡王,是皇上此番在湯泉行宮養病,唯一被下令一直陪伴在左右的孫輩。
這份殊榮,讓許多皇子阿哥都不禁眼紅。
綜合以上種種,再想想四阿哥背靠那些姻親故舊,這最後答案簡直呼之欲出。
可憐的他們,怕是以後都要在冷麵王手底下討生活了。
大臣們心梗,康熙也被自家老四這理由給噎得不輕。覺得雖然答案正確,但混小子很有點哪壺不開提哪壺的嫌疑。
一點也沒有乖孫兒討喜。
為此,康熙直接擺手讓他遠著點兒,隻讓弘暉跟弘旻兩個留在暢春園。
同為皇孫的弘晳哭,膝行到自家皇瑪法麵前。各種心疼他勞苦,表示願意替阿瑪盡孝,幫兩個堂弟分擔。
如今的康熙雖然看皇位,依然如守護財寶的巨龍,不容旁人覬覦半分。
但因為弘暉兄弟倆的存在,卻不會再像夢中似的,對弘晳萬般疼寵。以至於他都敢在一眾優秀叔叔的環繞之下,做起當大清版朱允炆的夢。
如今的他想法卻很樸實,隻想著也走走弘暉兄弟兩個的路子,讓皇瑪法多看重自己幾分。
也給他封個郡王親王的。
免得他這個曾經風光無限的皇長孫一夕跌落,成為人人避之而唯恐不及的廢太子之子。不但地位一落千丈,連生活也……
但事實上,太後病重時康熙所頒布的那封詔書倒也不是全是推諉之詞。
對於繼位之君,他心裏是真的有了想法。
不管是為了自己、胤礽還是弘晳,此時,他都不能再答應孩子這請求。隻道自己領了這孝心,但病中虛弱,身邊留不得許多人。
讓弘晳隻管安心辦差,莫辜負了他這個皇瑪法的疼愛。莫如他阿瑪一樣,傷他這個皇瑪法的心。
這話一出,還想再為自己爭取兩句的弘晳趕緊閉嘴。
就怕康熙一個不耐煩,又把他送回鹹安宮去孝敬阿瑪了。近來嫡母瓜爾佳氏身體欠佳,也正纏綿病榻。皇瑪法要把他關回去,簡直有理有據。
康熙:……
否則的話,天人共戮,不得好死。
如此重誓一出,前頭還不馴服的郭絡羅氏頓時淚如傾盆:“不,不要!妾身寧死,也不要爺如此!爺你文韜武略,才華橫溢,是所有皇子中最最優秀的。滿朝文武也都覺得你好,否則,公推太子之時又怎麽會有那麽多人心甘情願的選你?你說過的,你這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為額娘爭氣,為我爭臉。我一直一直都等著這一天,才不要你為了我放棄鴻鵠之誌呢……”
胤襈苦笑,他都已經被踩在泥裏反複踐踏,哪還有什麽鴻鵠之誌?
隻求能順利度過此劫,一家子平平安安罷了。
而且……
為額娘爭氣,給福晉爭臉。
結果因為群臣選了他做太子,惹怒皇阿瑪,讓他不顧仁君風範,眾目睽睽之下罵出那段錐心之語。以至於額娘心死如灰,為了不拖累他而尋死。
就算被他們夫妻勸回來,也依舊耿耿於懷。病重之時不肯喝藥,早早沒了命。
而今福晉又……
越想越傷懷的老八淚目,將哭成淚人的郭絡羅氏摟在懷著:“乖!你也說,本來就是為了給額娘爭氣,給你爭臉。若你們都不在了,我就算坐擁九州四海又能如何?”
“而且君王沒有識人之明可是大忌,你看我連十四弟都看不準。還以為他會因此歡喜鼓舞,忙不迭接下咱們的示好,讓爺混個從龍之功呢!結果這世上,還真有近在咫尺卻毫不心動的。連龍袍都穿上了、折子都批上了,還要這樣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此時此刻,胤襈才真心了十四那絕無此心的話。
隻是好像來不及了。
十四嘴角狂抽:“什麽穿龍袍,批奏折的?這話到底是打哪兒來的?我不過是風塵仆仆從前線過來,許多日子未曾換洗。瞧著狼狽也髒,皇阿瑪心疼之下賜浴借衣罷了。八哥以往隨扈,往來間沒駐蹕過湯泉行宮,沒在其中沐浴過嗎?”
“皇阿瑪身子不虞,那如山如海的折子對他身體極為不利。我這當兒子的從旁協助一二,給念念、按著皇阿瑪的意思替寫寫罷了。別說這活兒,以往皇阿瑪南巡北狩的時候哥哥們連監國都幹過吧?怎麽到我這,小小事情就升級到如此地步?湯泉行宮中的消息,又是如何傳到街知巷聞的?”
問來問去,十四終於有一句話是問到了點子上。
康熙也覺得蹊蹺,趕緊派人去查。
起初,他還懷疑弘旻嘴上無毛,辦事不牢。或者是老九那個大嘴巴,酒後沒有個把門的。結果那倆都特別靠譜,什麽也沒說。
倒是康熙近來頗為重用的魏珠露餡了。
是他二兩貓尿現原形,跟對食宮女說漏了嘴。然後一傳十,十傳百,消息就這麽蔓延開來。小事兒刮起大風暴,弄得整個京城人心惶惶。
都以為不止百姓愛幺兒,皇上也愛。
這不是幺兒出征,載譽而歸。病重的老父親歡欣鼓舞,覺得看到了當年殺伐果斷的自己嗎?於是贈龍袍以表其心,批閱奏折以鍛煉其能力。
依著康熙這幾年護著儲位如巨龍護寶一樣的尿性,也不是沒有人懷疑這其中的真實性。
可連禦前大太監魏珠都對十四爺頻頻示好,不能明晰表示他的態度嗎?
十四一臉懵:“魏珠討好我,有麽?沒有吧!皇阿瑪身邊的梁九功、李玉對我一直都挺客氣的呀,魏珠也就是比他們稍稍熱情了些,也沒有什麽大不同啊!”
至少一直深受父皇寵愛的十四阿哥沒察覺出來。
在他的認知裏,他是皇阿瑪親兒子,正正經經的龍子鳳孫。魏珠之流就算再怎麽日夜在皇阿瑪身邊侍奉,親近遠非常人,那也不過是個奴才罷了。
奴才討好少主子,那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能代表個什麽風向啊!
這霸強說法一出,連康熙都震撼了。他現在確定,十四並不是在玩什麽以退為進。用這種方式卸掉他這個當皇阿瑪的心防,以期後來居上了。
他啊,根本就沒有那個心眼子。怕是回府之後驟然知道此事,急到火燒眉毛。無奈之下,幹脆一不做二不休。
直接自首了。
然後才有了這猝不及防間,將老八兩口子逼到牆角的結果。
隻能說跟老十一樣,傻人有傻福吧。
經此一事,魏珠跟他那對食算是徹底活不出來了。非但如此,康熙還命人徹查。嚴禁宮女太監行對食之事,並將所有涉事人等都一頓處置。
短短幾日,整個暢春園上下都被大清洗了一番,稍有些疑慮的都被調離。
虎頭倒是因禍得福,被越級提拔為領侍衛內大臣。跟當初的阿靈阿一樣,整日隨侍在康熙身邊。當然也沒少被康熙囑咐,一定要向他姑父學習。
不管跟皇子們戰友如何千絲萬縷的關係,也第一記得自己是朕這個皇帝的臣子。
朕在一日,便效忠一日。
這等明晃晃的敲打,虎頭就是個豬頭也聽得出來呀。
聞言忙雙膝跪地:“皇上放心,您對奴才提拔重用之恩,奴才從未有一日或忘。小姑父一直是奴才偶像,奴才窮畢生之力向他看齊……”
康熙微笑點頭。
料理的內部之後,又輾轉反側一宿,他翌日就頂著三月料峭的春風,將諸皇子、文武大臣等,都喊到暢春園宮門口準備開罵。
第231章 餘波這話說來是給他開脫分辨,讓他……
在場的所有皇子與大小臣工們:!!!
就想嚎啕大哭,不是,他們沒有,他們也隻是根據現實做出合理猜測。別的皇子連請安都不被允許麵見之時,十四阿哥連著在湯泉行宮住了一個多月啊。
又是被賜龍袍、又是代天子批閱奏折的,這……這很難讓人不想歪的吧?
但康熙不管這個。
老子心疼兒子,兒子惦著老子,難道不是人之常情?你們一個個的,也都有兒有女,未必連這些都不懂。隻各揣心腹事,各為其主,所以暗地裏籌謀,獨把朕蒙在鼓裏罷了。
所有人等跪下,齊齊喊冤。
言說立儲之事,雖說關乎天下社稷,但終歸來說也還是帝王家事,豈容我等臣子置喙?
皇上經天緯地,素來注重皇子們教育。如今諸位阿哥個個文韜武略,皆為人中龍鳳。隨便指哪一個出來,都是有為之君,一切自然全憑聖裁。
彩虹屁吹上天。
實則是被康熙這反複無常折騰得夠嗆,實在不敢再輕易開口了。去年那個朱天保蠢是蠢了點,但給他們做一個反麵教材也足夠啊!
諸位大臣心裏苦,但是不敢說。
隻能在料峭春風裏,跪到雙腿發麻,被罵得狗血淋頭,就差被與各路佞幸劃上等號。
越罵越激動的康熙開始粗喘,滿滿即將犯病模樣。離他較近的胤禛忙一個箭步躥過來,穩穩地扶住老父親,手法特別嫻熟地給他拍背順氣:“兒臣鬥膽,還請皇阿瑪以聖體為重,萬萬息怒。”
然後,等康熙氣兒喘勻了,就開始向他發難了。
旁人皆有私心,不肯坦誠相告,你呢?底下都已經傳得沸反盈天了,你身為皇子,如何不稟告君父?
剛剛還懊惱自己一步落後,就落後許多的胤祉:……
有時候,真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既如此,他就先靜靜旁觀,看胤老四今兒如何倒黴。
躥出去之前就想到自己可能被質問的胤禛唇角輕勾,不閃不避地看著康熙:“自然是兒子關心皇阿瑪,信任皇阿瑪。皇阿瑪自來至孝,烏庫媽媽離世時您就傷心欲絕。此番皇瑪嬤大行,您心中原就哀痛不已,再加上身子不爽利。兒子恨不能以身相代隻苦無良法,唯有日日為您抄經祈福。自然不肯在這時候,因為這些許小事再給您添煩惱。橫豎不過十四弟出征許久方歸,您身為人父,不免思念。身為人君,對西邊戰事懸心罷了。”
“至於旁的……”
胤禛輕笑,信重又堅定地道:“皇阿瑪雖重感情,但絕不會感情用事,將大清江山傳承視為兒戲。否則的話,兒子等諸兄弟加起來怕也沒有皇阿瑪這麽些年在二哥身上傾注的心血多。連他都不能讓皇阿瑪因情而枉顧祖宗基業,更遑論別個?”
十四:!!!
這話說來是給他開脫分辨,讓他免為眾矢之的。可是聽到耳朵裏,怎還滿滿都是十四不配的意思?
果然,他瞧不上狗老四都是有原因的。
除了他這憤懣外,其餘大臣們大多如被醍醐灌頂般,徹底明白了過來。然後,這心裏就越發苦澀了。
無他,除情之外,為君最重要的是能力。
而皇上對皇子防範還是挺嚴的,多半隻是從征啊、在六部當差曆練等。畢竟太子之位早定,康熙對其餘皇子的定位都在賢臣上。後來太子兩立兩廢,康熙對皇子們的防範也已經達到了頂峰。
自然更不會輕易委以重任,使其掌握實權。以至於算來算去,竟還讓雍親王這個冷麵王一騎絕塵了。
論出身,人家生母四妃之一的德妃娘娘,養母孝懿皇後。除了元後所出二阿哥,貴妃所出十阿哥,再無人能與他比肩,連同母所出的十四阿哥都略差一線。
論功勞,人家早早主持了戶部清欠。跟莊親王搭檔,往全國推廣土豆。
隨征噶爾丹,還跟冠勇侯一道堵截了噶爾丹。其後江南鹽政、海事衙門等,幹得那叫一個風生水起,讓整個江南官場都變了天,到刑部人家都破了不少大案要案。
真·讓別的皇子望塵莫及。
個嫡子,除了最小的弘陽阿哥還看不出什麽成色來外。世子弘暉表現向來可圈可點,頗被皇上讚譽。阿哥弘旻更是被皇上破格提拔為賢郡王,是皇上此番在湯泉行宮養病,唯一被下令一直陪伴在左右的孫輩。
這份殊榮,讓許多皇子阿哥都不禁眼紅。
綜合以上種種,再想想四阿哥背靠那些姻親故舊,這最後答案簡直呼之欲出。
可憐的他們,怕是以後都要在冷麵王手底下討生活了。
大臣們心梗,康熙也被自家老四這理由給噎得不輕。覺得雖然答案正確,但混小子很有點哪壺不開提哪壺的嫌疑。
一點也沒有乖孫兒討喜。
為此,康熙直接擺手讓他遠著點兒,隻讓弘暉跟弘旻兩個留在暢春園。
同為皇孫的弘晳哭,膝行到自家皇瑪法麵前。各種心疼他勞苦,表示願意替阿瑪盡孝,幫兩個堂弟分擔。
如今的康熙雖然看皇位,依然如守護財寶的巨龍,不容旁人覬覦半分。
但因為弘暉兄弟倆的存在,卻不會再像夢中似的,對弘晳萬般疼寵。以至於他都敢在一眾優秀叔叔的環繞之下,做起當大清版朱允炆的夢。
如今的他想法卻很樸實,隻想著也走走弘暉兄弟兩個的路子,讓皇瑪法多看重自己幾分。
也給他封個郡王親王的。
免得他這個曾經風光無限的皇長孫一夕跌落,成為人人避之而唯恐不及的廢太子之子。不但地位一落千丈,連生活也……
但事實上,太後病重時康熙所頒布的那封詔書倒也不是全是推諉之詞。
對於繼位之君,他心裏是真的有了想法。
不管是為了自己、胤礽還是弘晳,此時,他都不能再答應孩子這請求。隻道自己領了這孝心,但病中虛弱,身邊留不得許多人。
讓弘晳隻管安心辦差,莫辜負了他這個皇瑪法的疼愛。莫如他阿瑪一樣,傷他這個皇瑪法的心。
這話一出,還想再為自己爭取兩句的弘晳趕緊閉嘴。
就怕康熙一個不耐煩,又把他送回鹹安宮去孝敬阿瑪了。近來嫡母瓜爾佳氏身體欠佳,也正纏綿病榻。皇瑪法要把他關回去,簡直有理有據。
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