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節
(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作者:滿汀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為副將,此次雖然遇太後喪事而返,但此前兩年也沒少立功。後頭雖有賜浴事,好在他本身忠心耿耿,毫無他念。
直接把嫡福晉扭送到禦前,認錯態度也特別誠懇。
康熙生病之後,這孩子本本分分,隻安心做好自身差事,全力孝敬他這個皇阿瑪。當皇父的滿意歡喜之餘,自然也得給兒子些獎勵。
但為了不讓小子發飄,也不讓老四日後做難。所以隻給他升了一級,從貝子到貝勒。
十三此番與莊親王一道,為了籌措大軍糧餉而廢寢忘食、竭盡全力。可說有功勞也有苦勞,康熙雖然惱他在一廢太子中的所作所為,以至於二度大封皇子時刻意忽略了他。
但不得不承認,這個兒子其實文韜武略,是個難得的全才。
做起事來也兢兢業業,是老四的好幫手。於是在老四提議之下,也點頭同意了他這多羅貝勒。當然事後,康熙也不免特意使人將真相不著痕跡地傳到胤祥耳朵裏。
康熙二十五年生,如今已經過了而立的十三哭成個三十多歲的孩子。
抱著自家四哥的胳膊就不肯撒手:“哥,親哥啊!想弟弟自幼出生卑微,在諸兄弟之間就特別不顯。虧了四哥您一道幫扶指導,才有了弟弟後頭允文允武,一時風光。結果……”
十三長長一歎,到底沒有說起當年為何受了那般大的牽連。
隻說自打他被皇阿瑪厭棄之後,身邊之人如風流雲散。也就四哥四嫂還惦著他,姨母跟虎威還不嫌棄他。
凡此種種,當弟弟的都牢牢記在心上。
日後粉身碎骨,也跟定了四哥。
胤禛隻笑著安撫:“自家兄弟,十三弟何必如此?為此也隻是實話實說,兵法有雲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尤其準部與藏地都路遠迢迢,運送糧餉殊為艱難。此戰,其實就是後勤補給。而你跟莊親王伯廢寢忘食、殫精竭慮,將這個事情解決的那般穩妥完美。原就居功至偉,於情於理都該加官進爵呐!”
殊不見,莊親王父子都在自家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之外,又給寶金那次子掙出來了個貝勒?
以至於莊親王伯眉開眼笑,揚言寧可掏了棺材本,也要大排筵席,慶祝如此喜事。
無他,全大清都知道,當年莊親王為了要個兒子努了多少年力,吃了多少年苦。結果人到中年,還依然隻開寥寥三朵花,不見一個果。眼見著大好爵位要便宜旁人了,才天降這麽個寶貝金兒子。
如今金兒子不但格外出息,剛大婚沒幾年就給他生了倆乖孫。還在戰場上拚殺有功,於世襲罔替的王爵之外,又給二孫子掙了個貝勒。
怎不讓老父親欣喜,恨不得讓全世界都知道兒子優秀?
聽說就那頌德碑上寥寥幾句對他家世子的誇獎,都被這位爺親手拓了下來,樂顛顛跑到奉先殿燒給列祖列宗啦!
第241章 再提禪位在家天下,皇帝獨攬朝綱的前……
到底多年交情的老哥哥,阿靈阿生怕他招搖惹禍,還特意提點了幾句。
不想莊親王隻哈哈大樂:“嗯嗯嗯,老哥哥知道。旁人再怎麽溜須拍馬都是虛的,隻好兄弟你是真惦著老哥哥。怕老哥哥臨了臨了來個馬失前蹄,噗通一下,就絆倒再起不來。可是啊,咱哥倆不一樣!”
雖然都是皇黨,但好兄弟一直是忠臣風。
深念皇上恩德,處處為皇上著想。所以簡在帝心數十年,父子幾個同被重用,比前頭的富察氏幾兄弟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老哥哥我啊,就是個求子多年終得子,為了兒子而奮起拚搏的老紈絝。所思所想所做,都是為了給兒子打基礎。前頭在戶部兢兢業業是,後麵廢寢忘食籌措糧草也是。忠君愛國歸忠君愛國,但要給兒子爭取的好處卻半點也落不得。若說愛妻愛到耙耳朵是好兄弟你的標簽,那為兄就是個妥妥的兒子奴啊!”
如今他家金兒子旗開得勝,爭了好大功勞回來。
當老子的歡天喜地之餘,哪能不大肆給兒子慶祝一番?
莊親王土生土長的大清人,不知人設二字當何解。卻深深明白,保持一貫印象的重要性。
噶禮那貨貪腐成性,參奏他的折子堆上天。不也被皇上屢屢偏袒?言說其雖未必是個清官,但卻是個能吏?
與鹹安宮那位有所勾連,插手江南科考等,隨便拿出來一條都是必死的罪。皇上還舍不得砍了他呢,直到其母叩閽。
在家天下,皇帝獨攬朝綱的前提下,你是什麽人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覺得你是什麽人。
愛子如命莊親王,那可是連太皇太後、皇太後與皇上提起來都得說聲可憐見兒的存在。
被他這麽一分析,阿靈阿也憋不住樂:“老哥哥遠見卓識,倒是兄弟我多嘴了。”
嘿嘿。
莊親王笑著拍了拍他肩膀:“無妨無妨,老哥哥雖老,卻不糊塗,知道好兄弟是為了我好呢。自從你當了這個見了鬼的九門提督,就處處避嫌,難得過府與老哥哥說兩句掏心窩子的話。今天好不容易過來,可不準輕易走了,必須跟老哥哥喝個痛快。”
喝酒是不可能喝酒的,隻有一點阿大人必須得跟他家老哥哥說明白了:“吾妻甚賢,這麽多年與我風雨同舟,對我關切甚深。我自然也是尊她敬她,可談不上一個怕字。老哥哥千萬莫胡說,毀我福晉名聲。”
莊親王:!!!
覺得自家好兄弟完全就在掩耳盜鈴,他怕福晉跟自己疼兒子一樣,那是全大清都知道的事情。
但好兄弟堅持,他也隻能點頭如搗蒜:“不說不說。隻要你到時候過府來喝酒,你可不許再給我推脫,一定不醉不休。”
好好好,被拽著衣袖,不答應就不放走的阿大人點頭。
然後,原本就張羅著大操大辦的莊親王興致頓時更濃了。直接耍賴耍到宮中,非讓康熙暫借幾個禦廚,賜點貢酒來。
康熙挑眉:“你那好兄弟都怕你太過張揚惹人非議,不惜親自登門去勸。你不說收斂著點,還越發起勁了?”
這很不莊親王啊。
畢竟,就跟莊親王疼兒子一樣,他聽助力他求子多年終於得子的一等公阿靈阿話也是京城之中人所共知的。
阿大人都親自開口了,莊親王還能不聽?
莊親王瞪眼,特別理直氣壯:“若換別的事情,好兄弟都已經苦口婆心了,奴才自然沒有二話。可事涉奴才寶貝金兒子,那就另當別論了。”
“說句不怕讓皇上笑話的,奴才苦巴苦業努力了這麽多年,可算得了這麽千頃地裏一顆苗。可不就眼珠子似的護著?千盼萬盼的,可算長大成婚有了出息,奴才都恨不得宣揚到全世界知道……”
說到動情處,莊親王還抹了把淚。
看得康熙心裏頭都好一陣發酸,言說這麽些年,莊親王也確實不易。好在蒼天庇佑,祖宗有靈。寶金不但順利長大娶妻生子,極好地綿延了莊親王一係的血脈。還上陣殺敵,立有大功,真長成了莊親王的驕傲。
對呀對呀!
莊親王點頭如搗蒜,言說還是皇上英明神武,一言說中重點雲雲。
彩虹屁連篇,溢美之詞不斷。
不但成功達成目標,還額外得了皇上親手書寫的一幅字。自打五十七年巡幸塞外中途染病至今,皇上可是一直嚴格遵循太醫所說。
絕不勞累多思,遠政務、勤休閑,一年來未曾親自動筆提字了。
這份殊榮,自然越發難能可貴。
可把莊親王給喜的,將那幅字細細裱好。然後豁出去一年的俸銀來,席開百桌,桌桌山珍海味不說,還專門請了戲班子等。
逢人便誇獎自家寶貝兒子能耐,大大給他這個當阿瑪的長臉。
那個重視程度,甚至讓許多不大受寵的皇子都暗暗羨慕:如果說投胎是個技術活,那莊親王家的世子爺技術也未免太好了些。
人家冠勇公法士尚阿功蓋當世,一等公府也就簡單擺了個二三十桌,請請近支鈕祜祿氏族人與實在姻親罷了。
嘖,對比起來,簡直寒磣。
作為對照組的虎威隻笑,莊親王伯麵前,連十三、十四兩位正經的皇子阿哥都得乖乖獻上膝蓋,更何況他區區一個公?
在疼兒子這方麵,莊親王伯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這些日子以來就一直被大家調侃的寶金紅了紅俊臉:“我也說太高調了不大好,容易被人詬病,也容易引起奢靡攀比之風。若被禦史言官看在眼裏,參阿瑪一下就不好了。”
“可阿瑪非要堅持,還說當阿瑪的不知道為兒子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我這功勞雖不如虎威哥,但也是確確實實的軍功,足以告慰祖先的,怎麽能不好好賀一下呢?”
孝順孝順,一在孝二在順。寶金勸說無果,隻好從善如流。
積極配合,以圖讓阿瑪在花錢之餘能樂樂嗬嗬。
他從小就粉雕玉琢,是無逸齋裏的顏值之最。最難得的是,他還不是那種攻擊性的美。沒有其餘紈絝子弟那些個走馬章台的壞習慣,隻給人一種言念君子,溫其如玉的感覺。
同樣征戰三年回來,虎威蓄起大胡子,粗獷到連淑寧都差點沒認出來。不顧他反對,強摁著給剪了胡子之後,竟達成了黑白分明成就。
以至於他堂堂一個七尺男兒,讓敵軍聞風喪膽的武將還得請假留在家中各種折騰著敷粉養膚。
想想就讓人一把捧腹淚。
寶金卻依然唇紅齒白,半點不減風采。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去得不是環境惡劣的西部與藏地等,而是風景宜人的煙雨江南呢。
差別到讓人無法不嫉妒。
他卻隻笑:“阿瑪說,我是隨了他!”
這輕聲慢語,不帶絲毫調侃的一句成功讓虎威破功,一口酒嗆到嗓子眼,咳得驚天動地,眼角都沁出淚花來了:“為兄一直待你不薄,弟弟何故坑我?”
寶金:……
他不是,他沒有,他從小到大就被阿瑪這般灌輸的。是真的覺得自己像足了阿瑪,並一直以此為榮。
那個認真勁兒,讓虎威都忍不住給他號脈。
試圖確診一下,這家夥到底是腦子出了毛病,還是眼睛出了毛病。
阿靈阿一語道破真相:是他那老哥哥臉皮出了毛病。寶金這孩子孝順,不忍他傷心罷了。
無盡笑鬧之間門,誰又不羨慕寶金能擁有這般全心全意的父愛呢?
胤禛長歎,他家皇阿瑪如今對他倒是相當不錯。可是更得寵愛的二哥被兩立兩廢,曾經萬般疼愛走哪兒帶哪兒,甚至命代為祭祀泰山的十三弟一沉寂就是許多年。
此番籌措糧草有功,被封個貝勒的事兒還他三請四請,各種據理力爭。皇阿瑪才終於勉強答應,回頭就安排人把消息透露給十三弟知道,擺明了是讓十三弟感念他,日後更好地效力。
還有至今都是光頭阿哥的大哥與八弟……
一個個血淋淋的例子在,他可不敢過於大意。免得八十八拜都拜了,卻倒這最後的一哆嗦上。
於是乎,見著老阿瑪身體略微好轉,他就每日裏去匯報略重要些的事項。
怎麽回事,他打算怎麽處理,皇阿瑪有沒有什麽不同意見?
兒子見您最近身體大為好轉,精神頭也遠勝往昔。有沒有興趣拿點子奏折過來消遣?
咱也不是說立即將所有事物都交還給皇阿瑪您,隻是慢慢過渡爭取……
爭取早日恢複往昔的話還沒有說完,康熙就先不耐煩了。以乏了為名,直接將人攆走。接著,就又召見了領侍衛內大臣、大學士、宗人府令、禮部尚書跟阿靈阿這個九門提督。
才剛見完禮,康熙就一個重量級消息將眾人炸到頭暈眼花:“自從五十七年至今,朕身體違和,一應政務等都是四阿哥胤禛辦理。朕從旁瞧著,其勤勉盡責,一心為公。所有事物等,也都處理的可圈可點,頗有明君之相。所以思量再三之後,決定禪位於他……”
第242章 莊王告老為了辭職成功,莊親王可是拖……
轟~
好比萬噸巨石被扔進平靜水麵,頓時激起滔天大浪。
畢竟依著以往經驗,與朝臣們對他的了解。都以為如今聖體越發安康,不是就將重回朝堂。多少人拭目以待,就盼著看四阿哥能否言行如一,真正幹脆利落地還政於皇上呢?
直接把嫡福晉扭送到禦前,認錯態度也特別誠懇。
康熙生病之後,這孩子本本分分,隻安心做好自身差事,全力孝敬他這個皇阿瑪。當皇父的滿意歡喜之餘,自然也得給兒子些獎勵。
但為了不讓小子發飄,也不讓老四日後做難。所以隻給他升了一級,從貝子到貝勒。
十三此番與莊親王一道,為了籌措大軍糧餉而廢寢忘食、竭盡全力。可說有功勞也有苦勞,康熙雖然惱他在一廢太子中的所作所為,以至於二度大封皇子時刻意忽略了他。
但不得不承認,這個兒子其實文韜武略,是個難得的全才。
做起事來也兢兢業業,是老四的好幫手。於是在老四提議之下,也點頭同意了他這多羅貝勒。當然事後,康熙也不免特意使人將真相不著痕跡地傳到胤祥耳朵裏。
康熙二十五年生,如今已經過了而立的十三哭成個三十多歲的孩子。
抱著自家四哥的胳膊就不肯撒手:“哥,親哥啊!想弟弟自幼出生卑微,在諸兄弟之間就特別不顯。虧了四哥您一道幫扶指導,才有了弟弟後頭允文允武,一時風光。結果……”
十三長長一歎,到底沒有說起當年為何受了那般大的牽連。
隻說自打他被皇阿瑪厭棄之後,身邊之人如風流雲散。也就四哥四嫂還惦著他,姨母跟虎威還不嫌棄他。
凡此種種,當弟弟的都牢牢記在心上。
日後粉身碎骨,也跟定了四哥。
胤禛隻笑著安撫:“自家兄弟,十三弟何必如此?為此也隻是實話實說,兵法有雲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尤其準部與藏地都路遠迢迢,運送糧餉殊為艱難。此戰,其實就是後勤補給。而你跟莊親王伯廢寢忘食、殫精竭慮,將這個事情解決的那般穩妥完美。原就居功至偉,於情於理都該加官進爵呐!”
殊不見,莊親王父子都在自家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之外,又給寶金那次子掙出來了個貝勒?
以至於莊親王伯眉開眼笑,揚言寧可掏了棺材本,也要大排筵席,慶祝如此喜事。
無他,全大清都知道,當年莊親王為了要個兒子努了多少年力,吃了多少年苦。結果人到中年,還依然隻開寥寥三朵花,不見一個果。眼見著大好爵位要便宜旁人了,才天降這麽個寶貝金兒子。
如今金兒子不但格外出息,剛大婚沒幾年就給他生了倆乖孫。還在戰場上拚殺有功,於世襲罔替的王爵之外,又給二孫子掙了個貝勒。
怎不讓老父親欣喜,恨不得讓全世界都知道兒子優秀?
聽說就那頌德碑上寥寥幾句對他家世子的誇獎,都被這位爺親手拓了下來,樂顛顛跑到奉先殿燒給列祖列宗啦!
第241章 再提禪位在家天下,皇帝獨攬朝綱的前……
到底多年交情的老哥哥,阿靈阿生怕他招搖惹禍,還特意提點了幾句。
不想莊親王隻哈哈大樂:“嗯嗯嗯,老哥哥知道。旁人再怎麽溜須拍馬都是虛的,隻好兄弟你是真惦著老哥哥。怕老哥哥臨了臨了來個馬失前蹄,噗通一下,就絆倒再起不來。可是啊,咱哥倆不一樣!”
雖然都是皇黨,但好兄弟一直是忠臣風。
深念皇上恩德,處處為皇上著想。所以簡在帝心數十年,父子幾個同被重用,比前頭的富察氏幾兄弟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老哥哥我啊,就是個求子多年終得子,為了兒子而奮起拚搏的老紈絝。所思所想所做,都是為了給兒子打基礎。前頭在戶部兢兢業業是,後麵廢寢忘食籌措糧草也是。忠君愛國歸忠君愛國,但要給兒子爭取的好處卻半點也落不得。若說愛妻愛到耙耳朵是好兄弟你的標簽,那為兄就是個妥妥的兒子奴啊!”
如今他家金兒子旗開得勝,爭了好大功勞回來。
當老子的歡天喜地之餘,哪能不大肆給兒子慶祝一番?
莊親王土生土長的大清人,不知人設二字當何解。卻深深明白,保持一貫印象的重要性。
噶禮那貨貪腐成性,參奏他的折子堆上天。不也被皇上屢屢偏袒?言說其雖未必是個清官,但卻是個能吏?
與鹹安宮那位有所勾連,插手江南科考等,隨便拿出來一條都是必死的罪。皇上還舍不得砍了他呢,直到其母叩閽。
在家天下,皇帝獨攬朝綱的前提下,你是什麽人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覺得你是什麽人。
愛子如命莊親王,那可是連太皇太後、皇太後與皇上提起來都得說聲可憐見兒的存在。
被他這麽一分析,阿靈阿也憋不住樂:“老哥哥遠見卓識,倒是兄弟我多嘴了。”
嘿嘿。
莊親王笑著拍了拍他肩膀:“無妨無妨,老哥哥雖老,卻不糊塗,知道好兄弟是為了我好呢。自從你當了這個見了鬼的九門提督,就處處避嫌,難得過府與老哥哥說兩句掏心窩子的話。今天好不容易過來,可不準輕易走了,必須跟老哥哥喝個痛快。”
喝酒是不可能喝酒的,隻有一點阿大人必須得跟他家老哥哥說明白了:“吾妻甚賢,這麽多年與我風雨同舟,對我關切甚深。我自然也是尊她敬她,可談不上一個怕字。老哥哥千萬莫胡說,毀我福晉名聲。”
莊親王:!!!
覺得自家好兄弟完全就在掩耳盜鈴,他怕福晉跟自己疼兒子一樣,那是全大清都知道的事情。
但好兄弟堅持,他也隻能點頭如搗蒜:“不說不說。隻要你到時候過府來喝酒,你可不許再給我推脫,一定不醉不休。”
好好好,被拽著衣袖,不答應就不放走的阿大人點頭。
然後,原本就張羅著大操大辦的莊親王興致頓時更濃了。直接耍賴耍到宮中,非讓康熙暫借幾個禦廚,賜點貢酒來。
康熙挑眉:“你那好兄弟都怕你太過張揚惹人非議,不惜親自登門去勸。你不說收斂著點,還越發起勁了?”
這很不莊親王啊。
畢竟,就跟莊親王疼兒子一樣,他聽助力他求子多年終於得子的一等公阿靈阿話也是京城之中人所共知的。
阿大人都親自開口了,莊親王還能不聽?
莊親王瞪眼,特別理直氣壯:“若換別的事情,好兄弟都已經苦口婆心了,奴才自然沒有二話。可事涉奴才寶貝金兒子,那就另當別論了。”
“說句不怕讓皇上笑話的,奴才苦巴苦業努力了這麽多年,可算得了這麽千頃地裏一顆苗。可不就眼珠子似的護著?千盼萬盼的,可算長大成婚有了出息,奴才都恨不得宣揚到全世界知道……”
說到動情處,莊親王還抹了把淚。
看得康熙心裏頭都好一陣發酸,言說這麽些年,莊親王也確實不易。好在蒼天庇佑,祖宗有靈。寶金不但順利長大娶妻生子,極好地綿延了莊親王一係的血脈。還上陣殺敵,立有大功,真長成了莊親王的驕傲。
對呀對呀!
莊親王點頭如搗蒜,言說還是皇上英明神武,一言說中重點雲雲。
彩虹屁連篇,溢美之詞不斷。
不但成功達成目標,還額外得了皇上親手書寫的一幅字。自打五十七年巡幸塞外中途染病至今,皇上可是一直嚴格遵循太醫所說。
絕不勞累多思,遠政務、勤休閑,一年來未曾親自動筆提字了。
這份殊榮,自然越發難能可貴。
可把莊親王給喜的,將那幅字細細裱好。然後豁出去一年的俸銀來,席開百桌,桌桌山珍海味不說,還專門請了戲班子等。
逢人便誇獎自家寶貝兒子能耐,大大給他這個當阿瑪的長臉。
那個重視程度,甚至讓許多不大受寵的皇子都暗暗羨慕:如果說投胎是個技術活,那莊親王家的世子爺技術也未免太好了些。
人家冠勇公法士尚阿功蓋當世,一等公府也就簡單擺了個二三十桌,請請近支鈕祜祿氏族人與實在姻親罷了。
嘖,對比起來,簡直寒磣。
作為對照組的虎威隻笑,莊親王伯麵前,連十三、十四兩位正經的皇子阿哥都得乖乖獻上膝蓋,更何況他區區一個公?
在疼兒子這方麵,莊親王伯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這些日子以來就一直被大家調侃的寶金紅了紅俊臉:“我也說太高調了不大好,容易被人詬病,也容易引起奢靡攀比之風。若被禦史言官看在眼裏,參阿瑪一下就不好了。”
“可阿瑪非要堅持,還說當阿瑪的不知道為兒子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我這功勞雖不如虎威哥,但也是確確實實的軍功,足以告慰祖先的,怎麽能不好好賀一下呢?”
孝順孝順,一在孝二在順。寶金勸說無果,隻好從善如流。
積極配合,以圖讓阿瑪在花錢之餘能樂樂嗬嗬。
他從小就粉雕玉琢,是無逸齋裏的顏值之最。最難得的是,他還不是那種攻擊性的美。沒有其餘紈絝子弟那些個走馬章台的壞習慣,隻給人一種言念君子,溫其如玉的感覺。
同樣征戰三年回來,虎威蓄起大胡子,粗獷到連淑寧都差點沒認出來。不顧他反對,強摁著給剪了胡子之後,竟達成了黑白分明成就。
以至於他堂堂一個七尺男兒,讓敵軍聞風喪膽的武將還得請假留在家中各種折騰著敷粉養膚。
想想就讓人一把捧腹淚。
寶金卻依然唇紅齒白,半點不減風采。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去得不是環境惡劣的西部與藏地等,而是風景宜人的煙雨江南呢。
差別到讓人無法不嫉妒。
他卻隻笑:“阿瑪說,我是隨了他!”
這輕聲慢語,不帶絲毫調侃的一句成功讓虎威破功,一口酒嗆到嗓子眼,咳得驚天動地,眼角都沁出淚花來了:“為兄一直待你不薄,弟弟何故坑我?”
寶金:……
他不是,他沒有,他從小到大就被阿瑪這般灌輸的。是真的覺得自己像足了阿瑪,並一直以此為榮。
那個認真勁兒,讓虎威都忍不住給他號脈。
試圖確診一下,這家夥到底是腦子出了毛病,還是眼睛出了毛病。
阿靈阿一語道破真相:是他那老哥哥臉皮出了毛病。寶金這孩子孝順,不忍他傷心罷了。
無盡笑鬧之間門,誰又不羨慕寶金能擁有這般全心全意的父愛呢?
胤禛長歎,他家皇阿瑪如今對他倒是相當不錯。可是更得寵愛的二哥被兩立兩廢,曾經萬般疼愛走哪兒帶哪兒,甚至命代為祭祀泰山的十三弟一沉寂就是許多年。
此番籌措糧草有功,被封個貝勒的事兒還他三請四請,各種據理力爭。皇阿瑪才終於勉強答應,回頭就安排人把消息透露給十三弟知道,擺明了是讓十三弟感念他,日後更好地效力。
還有至今都是光頭阿哥的大哥與八弟……
一個個血淋淋的例子在,他可不敢過於大意。免得八十八拜都拜了,卻倒這最後的一哆嗦上。
於是乎,見著老阿瑪身體略微好轉,他就每日裏去匯報略重要些的事項。
怎麽回事,他打算怎麽處理,皇阿瑪有沒有什麽不同意見?
兒子見您最近身體大為好轉,精神頭也遠勝往昔。有沒有興趣拿點子奏折過來消遣?
咱也不是說立即將所有事物都交還給皇阿瑪您,隻是慢慢過渡爭取……
爭取早日恢複往昔的話還沒有說完,康熙就先不耐煩了。以乏了為名,直接將人攆走。接著,就又召見了領侍衛內大臣、大學士、宗人府令、禮部尚書跟阿靈阿這個九門提督。
才剛見完禮,康熙就一個重量級消息將眾人炸到頭暈眼花:“自從五十七年至今,朕身體違和,一應政務等都是四阿哥胤禛辦理。朕從旁瞧著,其勤勉盡責,一心為公。所有事物等,也都處理的可圈可點,頗有明君之相。所以思量再三之後,決定禪位於他……”
第242章 莊王告老為了辭職成功,莊親王可是拖……
轟~
好比萬噸巨石被扔進平靜水麵,頓時激起滔天大浪。
畢竟依著以往經驗,與朝臣們對他的了解。都以為如今聖體越發安康,不是就將重回朝堂。多少人拭目以待,就盼著看四阿哥能否言行如一,真正幹脆利落地還政於皇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