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靈阿:!!!


    他也屬實沒想到,好大兒之外,好二兒也這麽能耐啊。


    但意外歸意外,阿大人的拍龍屁技巧絕對不虛。


    聞言笑嗬嗬摟起袍子,歡歡喜喜跪下:“皇上過獎了,實在是過獎了。奴才犬子往南邊經管海軍多年,若說苦勞可能有些個,這首功他可不敢居。”


    “畢竟折子上都已經明明白白寫了,他本意是想跟十四阿哥唱一唱雙簧。兩人裏應外合之間門,故布疑陣、誘敵深入。想著以最小代價,獲得最大成功。不想李氏畏懼天威,忙不迭地開城門投降,這分明是皇上福澤……”


    阿氏龍屁核心奧義──語氣真誠,眼神堅定。任天皇老子來了,也得說這人肺腑之言,沒有半句虛假。


    而君臣多年,康熙早已經認定了他就是個耿介忠臣。玩不來那些虛的花的,隻一顆耿耿忠心向著他這個皇上。


    就好比現在,分明是虎團機智,他卻隻道皇上英明。


    康熙感動的嘞!


    硬是忍著身體不適,在他跟胤禛一左一右的攙扶下。拿起閑置多年的禦筆,一筆一劃地寫下準許李氏投降,並將李氏之民分批遷往內陸,再派兵駐紮、派人開墾等事。


    遷民一項,就是要分而治之,讓他們慢慢被同化了。


    而不是借著路遠迢迢的便利,朝廷兵馬一撤,他們又陽奉陰違,悄悄恢複故往。朝廷這邊一旦有些微懈怠,那起子人又支楞起來。


    八百裏加急傳旨而去,康熙這還激動不休呢。若不是胤禛極力勸阻,他非大宴群臣,痛飲三百杯的程度。


    在位六十一年,兩度開疆拓土,將大清圖擴到極致。


    如此功勞,隻想一想就萬分振奮人心。


    若人間門真有地府,他日,康熙覺得自己能夠受到列祖列宗的夾道歡迎。曾經眼中隻有四弟,因他出生而祭拜天地、大赦天下,言說自己第一子出生的汗阿瑪也得為自己側目,為生了這麽個好兒子而為驕傲。


    烏庫媽媽更得欣慰地拍拍他肩膀,說咱們玄燁真厲害。


    他這激動萬分,浮想聯翩之時,阿靈阿也趕緊開勸。就怕皇上歡欣鼓舞之下,再喝出點什麽不妥來。


    長生天啊!


    那酒雖是他家福晉精心調配釀製,適當飲用不但對身體無害還頗有補益作用。


    但適量二字是關鍵來著。


    好不容易安撫好這老小孩般的皇上之後,阿靈阿就快馬加鞭地趕回一等公府。


    二話不說把正在窗邊修剪花枝的淑寧抱了起來,原地轉了好幾個圈。


    嚇得淑寧連捶了他肩膀好幾拳:“好端端的,你這老貨又在發什麽瘋?不怕跌了我,也不怕閃到你那老腰嗎?”


    因為福晉保養得當,比實際年齡小了十幾二十歲。與他站在一道,頻頻被認為兄妹甚至叔侄、父女之故,越發忌諱這個老字的阿靈阿冷笑,又原地轉了好幾圈。


    非用實際證明一下自己便老,也是老當益壯。


    執拗到讓淑寧白眼連連:“還說如今的皇上是老小孩,也不照鏡子瞅瞅自己到底是怎麽個不遑多讓法!”


    阿靈阿不以為然:“寧寧你能這麽淡定,是因為還不明就裏。等為夫與你說完,你就能明白我的歡喜與驕傲了。”


    “哈哈哈,四個兒子,兩個與朝廷有滅國之功。一個年紀輕輕官居二品,一個桃李滿天下。四個兒子,兩雙朝廷棟梁。別說滿朝文武了,就連皇上都羨慕。我的好福晉啊,你咋就那麽能呢?早知道……”


    早知道,我就不吃那勞什子藥丸,與你一道生生生,生他十幾二十個的話才剛剛到嘴邊,又被阿靈阿生生咽了回去。


    罷罷罷,出息兒子再好,也沒有福晉重要。


    福晉生三回,他就自責了三回,把一顆心提到嗓子眼兒三回。


    再多來幾次……


    他可能都熬不到孩子們長大成人,就早早擔憂而死了。哪能像現在這樣,被滿朝野的人狠狠羨慕?


    夫妻數十年,早就能讀懂他這微表情的淑寧失笑,繼而滿滿感動縈繞心頭。


    嫡額娘在時常念叨那句回響在耳邊:淑寧這男人啊,算是嫁著了。


    三妻四妾的年代裏,又有幾個權門貴胄如他,能一生一世隻守著一妻。一輩子心無旁騖不說,還為了不讓福晉再受生產煎熬而對自己下狠手呢?


    也就是他,也隻有他。


    阿大人得意洋洋,嘴角都快翹到天邊,卻也還不忘溫溫柔柔的道一句:“因為寧寧值得,我才這般好的。若非今生遇著你,跟那些膏梁子弟一般。鬥雞走狗,眠花宿柳。但與你結為連理,國色在側,為夫自然瞧不得那些庸脂俗粉了。”


    剛剛走到房門口,正欲入內跟阿瑪額娘分享喜悅的虎威:……


    當時停住腳步,紅了臉,拉著格佛賀就往回走。


    生怕慢了一絲半點,攪擾了老夫妻相處,回頭就被小心眼兒的阿瑪打擊報複。格佛賀嫌棄地瞪了他一眼,不明白為何這家夥長相跟公公好像餅印兒似的,性格卻能差到十萬八千裏呢?


    公公都這年紀了,還能對婆婆如珠如寶。


    愛重如許,真情話兒說不完。


    上個月還給福晉寫小情詩的虎威被嫌棄到鬱悶,趕緊往雍親王府找他哥杯中述情去了。


    胤禛跟烏拉那拉氏成婚早,甚至算得上兩小無猜。


    可他後院雖不說多爭奇鬥豔,但也是有一定規模的。去年皇阿瑪病情好轉之後,還憐惜他衣不解帶地侍奉著整個人都清減了不少,給他指了兩個美人呢。


    真沒有什麽討好女子的經驗,而是一直被討好著。


    別說指導了,他連理解都不大能理解。


    早年甚至曾問過虎威,要不要幫他選個伶俐又乖巧的貼心人,嚇得虎威連著叫了他好幾聲親哥。


    於是兩人驢嘴不對馬嘴地感歎完幾句之後,立即把話題轉到了南邊海戰上。


    討論著傳旨之人什麽時候能到李氏,虎團跟十四又什麽時候能處理好相關善後,兩人何時能夠回轉京城。


    以及,十四跟大阿哥火急火燎地跟去李氏戰場,為的就是建功立業。


    結果……


    前麵才剛立了點小功勞,就等著這滅國一戰呢!不想那李氏就在虎團那神來一計之下,輕輕鬆鬆給投了。


    胤禛想起曾經學過的幾何,想用它求一求老大和十四的心理陰影麵積。


    第254章 阿·天下第二福·大人他還是年輕,……


    阿嚏~


    遠在李氏的十四狠狠打了個噴嚏,俊臉滄桑又遺憾。別說別人了,自己提起自己來都覺得可憐。


    哪有人兩次瀕臨大功,兩次都差了那麽一點點而差了整個世界的?


    嗚嗚嗚。


    十四覺得,全大清都找不出來比自己更可憐的了,他那麽大個兒的鐵帽子王啊,才剛剛見著點希望,就長著翅膀就飛走了……


    虎團見他實在傷心,不免輕咳出聲,嚐試著勸兩句。


    “這麽說可能不太禮貌,但事實上,十四表哥你隻是個副的。除非奮勇拚殺,像我大哥那樣,一槍攮死個李氏王,否則的話,是沒什麽可能一躍數級成為鐵帽子王的。反倒是如今,你我二人施計,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李氏。零傷害地成了最後的滅國成就,為咱們大清又添至少一省。如此赫赫之功,皇上屆時論功行賞,也至少給你個郡王吧?”


    相比起來,你已經很不錯了。


    如果這都要哭,人家隔壁的大阿哥可怎麽活啊?


    一把年紀跟過來拚殺,就等著用這份忠誠和功績重新做回直郡王呢。結果……


    對方關鍵時刻不戰而降,硬讓猛將沒有衝殺機會。


    事實證明,幸福感之類都是比較出來的。


    虎團這麽一舉例,還在傷心的十四都不好意思再哭了:“比較起來,大哥確實……咳咳,不過自打到了這邊,他就一直舍生忘死,身先士卒。後頭皇阿瑪就算是論功行賞,也要考慮這些吧?”


    十四有些不確定地想著,還眼巴巴瞧著虎團。


    虎團可不是康熙,再不會被他哄一哄就忘了今夕何夕,隨便亂許願。


    作為軍中主帥,虎團隻能保證自己絕不偏私。稍後回京的時候,會如實記錄所有隨同將領的功過,剩下的就全靠聖裁了。


    曾經大千歲黨頭子,倒太子派先鋒人物。


    胤禔清楚知道自己到底有多不得自家皇阿瑪喜歡,別說什麽王爵了,能出來這麽一次,真真正正再上一回戰場於他來說就已經是意外之喜。


    成敗得失之類,對他來說反倒不那麽重要了。


    因此上,除了十四最開始那點子憂傷之外,這哥幾個還真都沒有什麽心理陰影,隻有歸心似箭。


    人在京城,身在皇阿瑪膝下時倒沒覺得什麽。


    在外漂泊這兩年多,卻真正發覺思念二字的重量。憶及往昔,竟然連與兄弟們勾心鬥角的日子都有了些許溫馨的色彩。


    尤其聽說去年年底,皇阿瑪身染風寒,差點就……


    幾個皇子阿哥都憂心忡忡,恨不得肋生雙翼,片刻飛回京城。


    而京城之中,淑寧也在興衝衝地不停準備著。


    日日遙望府門的方向。


    就盼著哪一日,府門大開,暌違已久的二兒子龍行虎步地進來。一臉激動地看著她,說兒子給額娘請安。


    虎威甚至默默準備好了剪子、剃刀與上好的珍珠粉。


    一旦二弟也頂著張大黑臉、長胡子回來,他就趕緊動手,絕不勞動自家額娘。


    然而,前車之鑒如此慘烈,虎團哪還能那麽不長心呢?


    人家從李氏投降的那天起,就開始琢磨這事兒了。不但把胡子刮得幹幹淨淨,沒有絲毫遺漏。還特意問過李氏王族女眷,可有什麽保持皮膚嫩白的方子。


    李氏王族還以為這位爺是保暖思那什麽,大勝之後起了色心呢。


    不但畢恭畢敬地獻了數十樣保養方子與成品,還獻了個號稱李氏之光的美貌公主來。


    虎團一臉懵:我就想養護一下皮膚,別讓額娘瞧了難受,更別讓阿瑪和哥哥弟弟們找到機會整他。你們這是幹啥呢?


    那小公主倒是說得一口流利漢話,還不太標準地跟他甩了甩帕子:“不瞞將軍,小女自小就愛慕英雄。將軍年輕有為,如神兵天降般引領李氏歸入大清。小女子萬般崇拜,願伺候將軍左右……”


    虎團急退了數尺,用行動表示了自己的不願意。


    小公主當場錯愕,眼淚含在眼圈。


    虎團卻半點沒有憐香惜玉之心,隻不耐煩地擺擺手,讓人趕緊把她帶下去。否則日後回京,他別想得到什麽好果子吃。


    沒準小別沒有勝新婚,反而勝了刑堂。


    阿瑪額娘兄長和福晉,加上不省心的弟弟們。輪番來回地轟炸他,問問他良心到底長哪裏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滿汀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滿汀洲並收藏(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