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節
(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作者:滿汀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還要優中選優,擇康熙專屬太醫之外水平最高的。
也是極盡榮寵。
阿靈阿連忙擺手,大呼使不得,這也太僭越了。
可淑寧都被他那場大病給嚇出了心理陰影,自然不要最安全,隻要更安全。一直循規蹈矩的她當即不顧阿靈阿反對,直接欠身謝過。
胤禛皺眉:“自家姨甥,姨母這樣就太見外了。原就是外甥應該做的,隻是我這素日裏忙亂,心思也糙,一時半會的竟沒想起來,姨母勿怪才好。”
淑寧哪裏會有絲毫怨怪?
隻有無盡感激。
並對自家兒子們耳提麵命,別因為大外甥對他們好,就真不拿自己當外人。須知表哥疼弟弟可以無所顧忌,甚至予取予求。
但這個表哥不隻是表哥,還有這萬裏江山未來繼承人的身份。所思所想之間,必定更著眼於整個大清天下。
依著他這鐵麵無私的程度,你們若真有行差踏錯,他也肯定不會容情。
了不得記著當年情誼,著人厚葬。
可那時候,你們幾個死小子死都死了,又能怎樣呢?
虎威與胞胎:……
嚇唬人,額娘可是專業的。每次都能像專業的滅火隊員一樣,及時打散他們心中那點子不理智的小火花。
讓他們踏踏實實,循規蹈矩,再不敢借著自己皇親國戚的身份而耀武揚威。
淑寧見狀才滿意點頭,決定隔差五的給他們開開小課,鞏固一下印象。
免得臭小子們飄飄然,以為龍椅上坐的是自家兄弟,自己就可以為所欲為。結果就像那夢中的年羹堯般,從雍正信誓旦旦想要做千古君臣榜樣的存在一路跌落至階下囚。最後被問九十二款大罪,賜其自盡。
還有隆科多,夢中那也是被雍正敬一聲舅舅的存在。
相關待遇,比親舅舅博啟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後來也四十一條大罪加身,幽禁至死。
就算如今種種已經跟夢中大不相同,但也該引以為戒。
相比於他們家的謹小慎微,被封賞的幾個皇子卻一個比一個高調。
胤禔得了上蒼示警後,還以為自己這閑散宗室一直得幹到四弟登基。不想此次竟意外跟皇阿瑪解開了多年心結,再被叫保清,再被封為直郡王。
老八雖然被留了那麽一條欽命,但也因為起草海事法規一百條的功勞被皇上與四哥肯定,又從光頭阿哥當上了廉郡王。
老九是個有錢的,十四還以為這把又跟目標擦肩而過,鐵帽子王徹底無望。不想皇恩浩蕩,還就讓他有了郡王爵位。
而且,四哥可是冒著皇阿瑪不悅的風險,將他封號裏的榮改成了容字呢。
小小改動,大大深意。
滿滿都是四哥關心他,唯恐他有半點不詳。
歡欣鼓舞的十四爺大手一揮,當即表示要大排日流水席。與親朋們一道分享他這諸多坎坷之後,終於當上了郡王的喜悅。
他這一開頭,老大、老八跟老九也都隨後跟上。
老五老七:……
不跟上吧,顯得他們不夠合群。跟上呢,他們這兩萬兩賞賜就不免大縮水呀。
但不管怎麽著,辦成什麽規模,一等公府都接到了所有請柬。
胤禔因為當年事,一直視淑寧為恩人。隻是塵埃未落定之前,但凡他給一等公府送禮、送請柬,露出半點交好的意思來,就會被坑一次。
久而久之的,他也就不敢與淑寧夫妻有什麽接觸。
但老十四第一個往他姨母府上送了請柬,老九隨即跟上。老五常說當年多虧虎威,他才保住那張俊臉,甚至小命。
一直銘感五內,如今家中有喜,自然要請恩人全家過去喝杯喜酒。
哥哥弟弟們都送了請柬,老七也就送了。
如今塵埃基本落定,淑寧也就沒有之前那許多顧及。開開心心地跟阿靈阿參加了各家宴會。最後壓軸出場的胤禔見狀,可不就忙不迭地送上請柬了嗎?
這一次,淑寧果然欣然收下。跟阿靈阿一同出席,送上了精心準備的禮物。
並請他們夫妻不日也往一等公府,參加虎團這個靖遠公的受封喜宴。整個五月,京城都在一片喜悅的氣氛中。接著,康熙就進行了生平最後一次巡幸塞外。
第260章 初提火耗歸公將天下托付給雍親王,才……
這次隨扈人員名單堪稱浩大,首推自康熙五十七年來,康熙巡幸塞外途中犯了風疾,差點……嗯,就每逢出巡便一直跟在他左右的雍親王胤禛。
之後便是重新封了直郡王的胤禔,編好古今圖書集成後,終於不用再寫孝經的誠親王胤祉。
恒親王胤祺、淳郡王胤祐、廉郡王胤襈、海郡王胤禟、敦親王胤俄、十三貝勒胤祥、容郡王胤禎,還有十五、十六、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幾位阿哥。
比淑寧夢中康熙六十一年最後一次巡幸塞外的隨行團隊壯大了太多。
隻是不知如今皇上再不像她夢中那般攬權,寧可累死自己,也絕不讓任何皇子染指半點兒。臨了臨了,還又是往誠親王那園子進膳,又是遣十二阿哥祭方澤的。各種故布疑陣,大玩平衡之術。
而是聽了太醫的勸,不再耽於公務,勞心費神。把所有政務相關都交給了四阿哥,自己專心頤養身體後。還會不會像她夢中似的,生命戛然而止在康熙六十一年。
正思忖間,阿靈阿微笑著掀開車簾進來:“怎麽樣,坐了許久的馬車是不是累得慌?”
淑寧搖頭:“不會。自從朝廷深入展開對蒙古諸部的合作之後,諸部從中獲益良多,草原牧民的生活也得到了大幅度改善。為了感念皇恩,也為了更進一步加強合作。從京城到熱河行宮的路,都被那些蒙古王們自掏腰包,好生修葺了一番。這石板路又寬又平,再加上虎宵他們書院學子琢磨出來的這個什麽彈簧、還有那杜仲膠的輪子。真是又快又平又穩,不見絲毫顛簸。”
說起自家兒子的功績來,淑寧不免有些滔滔不絕。
阿靈阿特別嫌棄地皺眉:“自打有了這幾個討債的家夥,我在寧寧心中的位置就直線下滑,現在都不知道排到第幾十個去了。”
淑寧瞠目:!!!
時隔多年,你這老醋壇子又要重出江湖了麽?
嘖,就算你拒絕鏡子,也該掐指算算,你如今都幾歲啦!還跟個毛頭小夥子似的亂吃飛醋,這合適嗎?
“那怎麽了?”阿大人理直氣壯:“有數的少年夫妻老年伴,臭小子們就像那小鳥,長大以後一個個都撲棱著翅膀飛走了。隻有為夫跟你相依相伴,從春到夏,從夏到秋,結縭到亡故,生同衾,死同槨。那在你心中,為夫豈能不是最重要的?”
是是是。
淑寧特別敷衍地點點頭,滿目擔憂都在自家閨女身上。
那丫頭都四個多,近五個月身孕了。
她們夫妻跟著隨扈,巴特尓也抽時間過來處理科爾沁右翼紮薩克的事物。就她自己在府中,也不知道怎麽樣了。聖駕又要再在外徘徊多久,能不能在晴晴生產之前趕回去。
同樣擔心女兒,卻因為皇命不得不隨從阿大人安撫地拍了拍淑寧的肩:“放心吧。晴晴身邊有護衛、有積年的老嬤嬤,還有虎圓跟虎宵夫妻。過一兩個月,就算聖駕還在熱河行宮,巴特尓也會先趕回去,必能護著咱們晴晴無虞的。”
“這個道理,我又何嚐不知?隻是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當額娘的,到底無法放心罷了。”畢竟女子多艱,懷孕生產更是一腳鬼門關上。趕著倒黴的時候,就算是一國皇後也不過含恨而終的結局。
隻能不讓人萬分擔憂?
就好像如今塵埃已經基本落定,但康熙仍在,皇權未完成順利更迭之前,總是讓人無法徹底放心。
生怕敗在最後這臨門一腳上似的。
而作為當事人,胤禛隻殷切地勸著自家皇阿瑪:“是是是,兒子知道您一直心念著八旗武備,可咱們得量力而行,對不對?您去年冬日可才大病了一場,如今龍體好不容易頤養好了些,您可千萬千萬保重吧。”
行圍什麽的,還是算了吧。
其餘皇子等,也都關心他身體,自然七嘴八舌開勸。讓他珍惜這養了半年,才終於養出來的幾斤肉。
可老小孩,小小孩嘛,就是要固執,就是要任性。
康熙八歲登基,乾綱獨斷多年。
他認定的事情,可是九頭牛都拉不回來。胤禛無奈,隻能放下手頭政務,率領所有隨扈而來的兄弟們跟上。
阿靈阿跟虎威虎團也都跟著。
淑寧跟兩個兒媳婦給他們父子準備行李、幹糧等,正經忙碌了好一陣子。
怕阿靈阿逞能,她還特意囑咐兩個兒子,一定小心在意,看住他們阿瑪。別讓他自己是個年輕小夥子似的,奮勇無前往上衝。
萬一這優異沒爭到,卻傷了老胳膊老腿可就不好了。
虎威&虎團:……
他們覺得現在自己就不怎麽好。
咳咳,這倒黴勁兒的,額娘才剛剛囑咐了兩句,就被阿媽給聽見了。瞧瞧他老人家那漆黑漆黑的臉色,也知道是氣得不輕。
而慣例上,阿瑪輕易不會對額娘發火,也同樣不會輕易放過他們哥們。出氣筒預定的哥倆苦兮兮拱手,連說讓額娘放心,他們兄弟一定盡力而為。
淑寧:……
越發不怎麽放心的樣子。
趕緊又使人把早就準備好的東西,又給了大外甥也送去了一份。
感覺被區別對待了的十四咕噥:“要我看姨母這東西算是白送,四哥若是能勸得住,還能有這次行圍?”
嗬嗬。
胤禛冷笑:“你這嫉妒的模樣可真醜得慌。”
十四咬牙:“就幾個鍋盔、點子肉幹肉醬罷了,也值當我堂堂容郡王嫉妒?”
胤禛不理他,隻萬般珍惜地用了塊肉幹,眉眼之間滿是歡悅。
如今姨母年紀越來越大,等閑不進廚房。多不容易,才能用一回她老人家親手所做呢?
也就是十四那個憨憨不知曉其中珍貴。
大隊人馬從熱河行宮出發,一路經西巴爾台、博洛和屯、張三營等,到了圍場後,康熙還獎賞了隨同行圍的八旗兵勇。
親自對隨圍軍士訓話,很是講述了一番滿人從馬上得天下,騎射方是根本,再不能或忘之言。
自打五十七年巡幸塞外至今,康熙一直致力於頤養身體,鮮少出現在公眾麵前。
此番又是賜銀,又是勉勵的。
相關兵丁都萬分喜悅,之後的表現上都很奮勇無前,所獲頗豐。
前頭被淑寧擔心老胳膊老腿,唯恐他不服老、不服輸,還特意囑咐兩個兒子好生照看的阿大人更如脫韁野馬。
一路狂飆到兩個武將兒子都沒看住,硬是給自家福晉射了兩隻火紅毛色的狐狸並一頭雄鹿,還用繩套十餘隻肉質鮮嫩無比,有飛龍之稱的榛雞。
使人快馬加鞭送回熱河行宮,那鹿肉都還鮮美著。
讓格佛賀跟虎團福晉大為羨慕,言說自己嫁得也算是京城中首屈一指的好了。可跟額娘比起來,還是望塵莫及。
也是極盡榮寵。
阿靈阿連忙擺手,大呼使不得,這也太僭越了。
可淑寧都被他那場大病給嚇出了心理陰影,自然不要最安全,隻要更安全。一直循規蹈矩的她當即不顧阿靈阿反對,直接欠身謝過。
胤禛皺眉:“自家姨甥,姨母這樣就太見外了。原就是外甥應該做的,隻是我這素日裏忙亂,心思也糙,一時半會的竟沒想起來,姨母勿怪才好。”
淑寧哪裏會有絲毫怨怪?
隻有無盡感激。
並對自家兒子們耳提麵命,別因為大外甥對他們好,就真不拿自己當外人。須知表哥疼弟弟可以無所顧忌,甚至予取予求。
但這個表哥不隻是表哥,還有這萬裏江山未來繼承人的身份。所思所想之間,必定更著眼於整個大清天下。
依著他這鐵麵無私的程度,你們若真有行差踏錯,他也肯定不會容情。
了不得記著當年情誼,著人厚葬。
可那時候,你們幾個死小子死都死了,又能怎樣呢?
虎威與胞胎:……
嚇唬人,額娘可是專業的。每次都能像專業的滅火隊員一樣,及時打散他們心中那點子不理智的小火花。
讓他們踏踏實實,循規蹈矩,再不敢借著自己皇親國戚的身份而耀武揚威。
淑寧見狀才滿意點頭,決定隔差五的給他們開開小課,鞏固一下印象。
免得臭小子們飄飄然,以為龍椅上坐的是自家兄弟,自己就可以為所欲為。結果就像那夢中的年羹堯般,從雍正信誓旦旦想要做千古君臣榜樣的存在一路跌落至階下囚。最後被問九十二款大罪,賜其自盡。
還有隆科多,夢中那也是被雍正敬一聲舅舅的存在。
相關待遇,比親舅舅博啟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後來也四十一條大罪加身,幽禁至死。
就算如今種種已經跟夢中大不相同,但也該引以為戒。
相比於他們家的謹小慎微,被封賞的幾個皇子卻一個比一個高調。
胤禔得了上蒼示警後,還以為自己這閑散宗室一直得幹到四弟登基。不想此次竟意外跟皇阿瑪解開了多年心結,再被叫保清,再被封為直郡王。
老八雖然被留了那麽一條欽命,但也因為起草海事法規一百條的功勞被皇上與四哥肯定,又從光頭阿哥當上了廉郡王。
老九是個有錢的,十四還以為這把又跟目標擦肩而過,鐵帽子王徹底無望。不想皇恩浩蕩,還就讓他有了郡王爵位。
而且,四哥可是冒著皇阿瑪不悅的風險,將他封號裏的榮改成了容字呢。
小小改動,大大深意。
滿滿都是四哥關心他,唯恐他有半點不詳。
歡欣鼓舞的十四爺大手一揮,當即表示要大排日流水席。與親朋們一道分享他這諸多坎坷之後,終於當上了郡王的喜悅。
他這一開頭,老大、老八跟老九也都隨後跟上。
老五老七:……
不跟上吧,顯得他們不夠合群。跟上呢,他們這兩萬兩賞賜就不免大縮水呀。
但不管怎麽著,辦成什麽規模,一等公府都接到了所有請柬。
胤禔因為當年事,一直視淑寧為恩人。隻是塵埃未落定之前,但凡他給一等公府送禮、送請柬,露出半點交好的意思來,就會被坑一次。
久而久之的,他也就不敢與淑寧夫妻有什麽接觸。
但老十四第一個往他姨母府上送了請柬,老九隨即跟上。老五常說當年多虧虎威,他才保住那張俊臉,甚至小命。
一直銘感五內,如今家中有喜,自然要請恩人全家過去喝杯喜酒。
哥哥弟弟們都送了請柬,老七也就送了。
如今塵埃基本落定,淑寧也就沒有之前那許多顧及。開開心心地跟阿靈阿參加了各家宴會。最後壓軸出場的胤禔見狀,可不就忙不迭地送上請柬了嗎?
這一次,淑寧果然欣然收下。跟阿靈阿一同出席,送上了精心準備的禮物。
並請他們夫妻不日也往一等公府,參加虎團這個靖遠公的受封喜宴。整個五月,京城都在一片喜悅的氣氛中。接著,康熙就進行了生平最後一次巡幸塞外。
第260章 初提火耗歸公將天下托付給雍親王,才……
這次隨扈人員名單堪稱浩大,首推自康熙五十七年來,康熙巡幸塞外途中犯了風疾,差點……嗯,就每逢出巡便一直跟在他左右的雍親王胤禛。
之後便是重新封了直郡王的胤禔,編好古今圖書集成後,終於不用再寫孝經的誠親王胤祉。
恒親王胤祺、淳郡王胤祐、廉郡王胤襈、海郡王胤禟、敦親王胤俄、十三貝勒胤祥、容郡王胤禎,還有十五、十六、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幾位阿哥。
比淑寧夢中康熙六十一年最後一次巡幸塞外的隨行團隊壯大了太多。
隻是不知如今皇上再不像她夢中那般攬權,寧可累死自己,也絕不讓任何皇子染指半點兒。臨了臨了,還又是往誠親王那園子進膳,又是遣十二阿哥祭方澤的。各種故布疑陣,大玩平衡之術。
而是聽了太醫的勸,不再耽於公務,勞心費神。把所有政務相關都交給了四阿哥,自己專心頤養身體後。還會不會像她夢中似的,生命戛然而止在康熙六十一年。
正思忖間,阿靈阿微笑著掀開車簾進來:“怎麽樣,坐了許久的馬車是不是累得慌?”
淑寧搖頭:“不會。自從朝廷深入展開對蒙古諸部的合作之後,諸部從中獲益良多,草原牧民的生活也得到了大幅度改善。為了感念皇恩,也為了更進一步加強合作。從京城到熱河行宮的路,都被那些蒙古王們自掏腰包,好生修葺了一番。這石板路又寬又平,再加上虎宵他們書院學子琢磨出來的這個什麽彈簧、還有那杜仲膠的輪子。真是又快又平又穩,不見絲毫顛簸。”
說起自家兒子的功績來,淑寧不免有些滔滔不絕。
阿靈阿特別嫌棄地皺眉:“自打有了這幾個討債的家夥,我在寧寧心中的位置就直線下滑,現在都不知道排到第幾十個去了。”
淑寧瞠目:!!!
時隔多年,你這老醋壇子又要重出江湖了麽?
嘖,就算你拒絕鏡子,也該掐指算算,你如今都幾歲啦!還跟個毛頭小夥子似的亂吃飛醋,這合適嗎?
“那怎麽了?”阿大人理直氣壯:“有數的少年夫妻老年伴,臭小子們就像那小鳥,長大以後一個個都撲棱著翅膀飛走了。隻有為夫跟你相依相伴,從春到夏,從夏到秋,結縭到亡故,生同衾,死同槨。那在你心中,為夫豈能不是最重要的?”
是是是。
淑寧特別敷衍地點點頭,滿目擔憂都在自家閨女身上。
那丫頭都四個多,近五個月身孕了。
她們夫妻跟著隨扈,巴特尓也抽時間過來處理科爾沁右翼紮薩克的事物。就她自己在府中,也不知道怎麽樣了。聖駕又要再在外徘徊多久,能不能在晴晴生產之前趕回去。
同樣擔心女兒,卻因為皇命不得不隨從阿大人安撫地拍了拍淑寧的肩:“放心吧。晴晴身邊有護衛、有積年的老嬤嬤,還有虎圓跟虎宵夫妻。過一兩個月,就算聖駕還在熱河行宮,巴特尓也會先趕回去,必能護著咱們晴晴無虞的。”
“這個道理,我又何嚐不知?隻是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當額娘的,到底無法放心罷了。”畢竟女子多艱,懷孕生產更是一腳鬼門關上。趕著倒黴的時候,就算是一國皇後也不過含恨而終的結局。
隻能不讓人萬分擔憂?
就好像如今塵埃已經基本落定,但康熙仍在,皇權未完成順利更迭之前,總是讓人無法徹底放心。
生怕敗在最後這臨門一腳上似的。
而作為當事人,胤禛隻殷切地勸著自家皇阿瑪:“是是是,兒子知道您一直心念著八旗武備,可咱們得量力而行,對不對?您去年冬日可才大病了一場,如今龍體好不容易頤養好了些,您可千萬千萬保重吧。”
行圍什麽的,還是算了吧。
其餘皇子等,也都關心他身體,自然七嘴八舌開勸。讓他珍惜這養了半年,才終於養出來的幾斤肉。
可老小孩,小小孩嘛,就是要固執,就是要任性。
康熙八歲登基,乾綱獨斷多年。
他認定的事情,可是九頭牛都拉不回來。胤禛無奈,隻能放下手頭政務,率領所有隨扈而來的兄弟們跟上。
阿靈阿跟虎威虎團也都跟著。
淑寧跟兩個兒媳婦給他們父子準備行李、幹糧等,正經忙碌了好一陣子。
怕阿靈阿逞能,她還特意囑咐兩個兒子,一定小心在意,看住他們阿瑪。別讓他自己是個年輕小夥子似的,奮勇無前往上衝。
萬一這優異沒爭到,卻傷了老胳膊老腿可就不好了。
虎威&虎團:……
他們覺得現在自己就不怎麽好。
咳咳,這倒黴勁兒的,額娘才剛剛囑咐了兩句,就被阿媽給聽見了。瞧瞧他老人家那漆黑漆黑的臉色,也知道是氣得不輕。
而慣例上,阿瑪輕易不會對額娘發火,也同樣不會輕易放過他們哥們。出氣筒預定的哥倆苦兮兮拱手,連說讓額娘放心,他們兄弟一定盡力而為。
淑寧:……
越發不怎麽放心的樣子。
趕緊又使人把早就準備好的東西,又給了大外甥也送去了一份。
感覺被區別對待了的十四咕噥:“要我看姨母這東西算是白送,四哥若是能勸得住,還能有這次行圍?”
嗬嗬。
胤禛冷笑:“你這嫉妒的模樣可真醜得慌。”
十四咬牙:“就幾個鍋盔、點子肉幹肉醬罷了,也值當我堂堂容郡王嫉妒?”
胤禛不理他,隻萬般珍惜地用了塊肉幹,眉眼之間滿是歡悅。
如今姨母年紀越來越大,等閑不進廚房。多不容易,才能用一回她老人家親手所做呢?
也就是十四那個憨憨不知曉其中珍貴。
大隊人馬從熱河行宮出發,一路經西巴爾台、博洛和屯、張三營等,到了圍場後,康熙還獎賞了隨同行圍的八旗兵勇。
親自對隨圍軍士訓話,很是講述了一番滿人從馬上得天下,騎射方是根本,再不能或忘之言。
自打五十七年巡幸塞外至今,康熙一直致力於頤養身體,鮮少出現在公眾麵前。
此番又是賜銀,又是勉勵的。
相關兵丁都萬分喜悅,之後的表現上都很奮勇無前,所獲頗豐。
前頭被淑寧擔心老胳膊老腿,唯恐他不服老、不服輸,還特意囑咐兩個兒子好生照看的阿大人更如脫韁野馬。
一路狂飆到兩個武將兒子都沒看住,硬是給自家福晉射了兩隻火紅毛色的狐狸並一頭雄鹿,還用繩套十餘隻肉質鮮嫩無比,有飛龍之稱的榛雞。
使人快馬加鞭送回熱河行宮,那鹿肉都還鮮美著。
讓格佛賀跟虎團福晉大為羨慕,言說自己嫁得也算是京城中首屈一指的好了。可跟額娘比起來,還是望塵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