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臨走前,婆婆給娘倆身上各處藏了錢財,就是想到即便丟了明處的錢財,還有暗處的救急。不然年輕不經事的孟奶奶沒了錢財,再受不了苦,還不知道咋過。


    不過之後孟奶奶並沒有去孟家莊,而是又返回接近省城的地方,在城郊某村子找房子租下。


    過了段時間,她把孩子托付給好心的房東照顧,自己去城裏找婆婆。孟奶奶怕再次被日軍盯上,一切都是悄悄的進行。她去打探消息才知道,婆婆被日軍殺了,連家裏的傭人都沒放過。孟家的宅院已經成了附近的凶宅,一般人不敢涉足。


    因為孟奶奶害怕日軍會盯上她和兒子要藥方,所以她得知婆婆死後,便悄無聲息地回到租房住處,大哭一場隱名埋姓繼續帶兒子生活。


    索性娘倆遇到的房東婆婆人不錯,讓娘倆自稱是她的遠方侄女投奔,當地沒人敢欺負娘倆。有老太太護著,娘倆的日子過得還算平靜。他們一住就是三年,直到日軍被趕出華夏。


    這三年期間,孟奶奶很少出門,偶爾她把孩子托給房東婆婆照看一日,去老宅打探消息,她主要是去打探丈夫的消息。


    老宅沒人住了,正宅子因為長時間沒人住,裏麵開始掛蜘蛛網,已經有逐漸落敗的跡象。


    年輕版孟奶奶確實在鄰居那裏打探到過丈夫的消息,不過她就算知道丈夫留下的聯係地址,並沒有按照丈夫囑咐的去那邊找人。


    當時孟爺爺路過家鄉,順路回家探過親,隻是他沒想到幾年不見,竟然父母雙亡,妻兒具不見蹤影。他也曾找朋友幫忙尋找過妻兒,可是那年月兵荒馬亂人心惶惶,沒有巨大的勢力和人力根本不好找人。


    反正當年孟爺爺探親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沒得到找到妻兒想消息。


    孟奶奶一直過不去心裏那關,不想麵對親朋舊友,刻意使用假名隱瞞信息,因為她怕日軍查到頭上,日常出入又謹慎。因此即便娘倆就住在城郊的村子裏,在那通訊不發達的年代,孟爺爺的朋友都沒找到這娘倆。


    因為娘倆長年不見回來,部分親友都以為兩人已經在戰亂中死去。如果僥幸沒死的話,總該知道回家的。


    可是誰也不曾預料到孟奶奶因為那番不堪的遭遇,自覺沒臉回家麵對故人,便帶孩子隱藏起來生活。


    孟奶奶沒有去找丈夫,她又不敢出去工作,更何況她不敢隨意露麵,花的錢便是當初剩下的那些。她又不願意虧待兒子,時間一長,錢便不夠花了。她便偷偷回老宅,找到婆婆臨死前交代她的密室和暗格等,去取一些錢財回來用。


    就這樣,娘倆一直堅持到日軍敗退,孟奶奶為了兒子上學,打算進城換地方住,才告別房東婆婆,買下一個小院另住。


    就這樣,孟爺爺再次回來打探妻兒消息時,從熟人口中得知見過他們一次。不過因為孟奶奶沒跟人家說話,人家不確定到底是不是他娘倆。據熟人說,看起來娘倆過得還算不錯,男孩養得挺好,白白胖胖的。他是在某學校門口遇到他們的。


    孟爺爺這才意識到,兒子長大了得上學,他找人查到那所學校,果然找到兒子。兒子並沒有改名,他很容易查到。找到了兒子,跟著兒子自然找得到妻子。


    孟奶奶見到丈夫找上門,迫不得已說出不想回家的理由。沒錯,她跟丈夫說了實情。


    孟爺爺知道妻子的難處,知道當時她是迫不得已,並沒有因此嫌棄她,反而說帶她和兒子去軍營,那邊沒人認識他們,可以重新開始。


    可思想守舊的孟奶奶說什麽過不去自己心裏那道坎,就是不跟孟爺爺。她說自己不幹淨了,配不上孟爺爺;還說隻想留在省城養大孩子;最後甚至提到,讓孟爺爺再找一個配得上他的女人。


    說到底,孟奶奶是因為那個遭遇,自卑到骨子裏。


    她這樣說孟爺爺還能怎樣,好說歹說妻子不跟他走。他若帶走兒子,估計妻子也活不下去了,隻好同意把妻兒留在省城生活。


    孟爺爺作為唯一的兒子,肯定知道家裏的密室,妻子也告訴過他婆婆交代的幾個藏錢的地方。他臨走前安排好妻兒的生活,告訴妻子密室的錢財暫時別動,免得引起有心人的注意,引來覬覦錢財的小偷。以後他會每月寄錢回來。


    因為妻子一再強調不願意跟故友來往,所以他沒托人照顧娘倆。


    孟奶奶認為她以後隻有兒子可以依靠,自然想為兒子多打算,所以她把婆婆交代的話跟丈夫講了講。孟爺爺當即承諾,不管以後他是否會再婚,是否有別的孩子,孟家的祖業隻交給大兒子。


    他臨走前特意叮囑兒子,以後好好學習,將來才能繼承家業。


    孟爺爺作為革命工作者,相對而言思想超前開放,就算他沒有傳宗接代的思想,可他死去的爹娘有。他們肯定希望兒孫能繼承家業,把孟家傳承下去。他本就無疑繼承家業,既然必須有人繼承家業,自然是交給兒子最好。


    隻是,孟爺爺走時,抄走了連日軍都覬覦的那幾張祖傳藥方,打算上交國家。當時國家處於困難時期,像孟爺爺這樣投身革命、無私奉獻的軍人有不少。


    孟爺爺回去後,過了兩年,組織上一直關注他的個人生活,讓他妻子過來照顧他。孟奶奶不肯去,還主動跟他離婚,孟爺爺便在離婚後,在組織的安排下另娶他人。


    孟爺爺又娶妻生子,自然不會時時刻刻惦記老家的前妻和兒子,隻是月月打幾十塊錢生活費回來給他們。偶爾他才會打電話關心一下大兒子的情況。


    孟奶奶隻要不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輕易不會打電話騷擾前夫。隻有遇到難事時,才會找前夫幫忙,比如之前她聯係前夫找孫子孟衛東。


    可是世事難料,正因為大兒子繼承了家業,孟奶奶的兒子和媳婦在那場運動來臨後,被弄到邊疆農場開地種田,因為成分不好經常被□□寫檢查,還經常受欺負。夫妻倆情比金堅,一直在一起,兩人忍了幾年生下小孟衛東,實在是不堪受辱自殺了。留下的孩子托付給了來看望他們的孟奶奶。


    當初兒子回孟家繼承家業時,孟奶奶並沒有跟著回去,她還是用的假名在小院裏生活,周圍鄰居都不知道她的底細,所以她沒有受牽連。


    本來不太想活的孟奶奶隻能堅持養大孫子。


    當時孟爺爺自顧不暇,被下放到偏遠農村多年,他性格堅韌,一直堅持到運動快結束終於得到平反。沒想到回來後,等想起大兒子,兒子和兒媳都已經去世了。他能怎麽辦,隻能繼續照顧前妻和孫子,他還給前妻承諾,以後的家產由孟衛東繼承。


    可孟奶奶怕了,她怕家產太多會惹麻煩,讓孟爺爺捐給政府一部分,隱藏的家產還是留給孫子衛東。之後,鬧怕了的孟奶奶帶孫子生活在小院,一輩子遭遇了幾次不測的她生活更加謹慎低調。


    如果不是小衛東失蹤驚動了她前夫,幫忙的方局長根本不知道這位老太太還認識那位將軍。因為孟衛東姓孟,不知情的方局長以為這祖孫倆是將軍的近親,才有事求到將軍頭上時,那位才會出麵。後來他才知道,孟衛東是將軍的親孫子。


    話說回來,孟奶奶在醫院住了十來天,終於堅持不住去世了。去世時,除了孟衛東在身邊,還有他的將軍爺爺在。


    等孟老辦理完前妻的喪事,處理完這邊的瑣事,準備帶孫子回京時,孫子卻不願意跟他回京。


    孟老沒有強製孫子跟他走,而是問:“為什麽不去?你奶奶生前最不放心你,如果她知道你不聽她安排,肯定不開心也不放心。”


    如果孟衛東是真小孩,肯定被忽悠跟著爺爺走了,可他不是。


    孟衛東鎮定地看著爺爺說:“隻要我過得好,奶奶會開心的。我不想跟您去,但是您可以找人照顧我。”在星際時代自在慣了他不想過寄人籬下的生活,還是更想自己生活。


    孟老看到孫子沉穩的眼神,意識到這孩子不一般,看他小眼神就比他老爹——自己的大兒子強。看來孫子不像之前在奶奶跟前表現的那樣孩子氣,有股子沉穩不服輸的勁頭。


    孟老甚至覺得,如果這孩子引導好了,將來絕對能成大器。


    孟老想到這裏,沒有拒絕孫子的提議,而是思考可能性,他沉思一會兒,提出幾個要求:“我可以讓你留下,找人照顧你的生活起居。但是你得達到我的幾點要求,如果你在未來的日子裏能辦到,我就給你自由;如果你做不到,我就帶你去京市。”


    孟衛東絲毫不動搖,言簡意賅地問:“什麽要求?”


    “第一,你在想上學期間得好好學習,成績保持名列前茅。”孟老說完第一條的同時,看向孫子,似乎在詢問他能不能辦到。


    “可以。”孟衛東一如既往話少。


    孟老嚴肅地說:“第二,你將來考大學得報考軍校,如果考不上大學,你得答應我去當兵。”


    這是要限製他將來的職業規劃?不過孟衛東無所謂,去這年代的軍營見識一番也行。


    星際時代的孟衛東在報考大學時,還曾想考聯邦第一軍校,不過後來因為某些原因,他被迫當了星際賞金獵人,進軍營的想法一直為實現,現在孟老讓他考軍校,他一點都不排斥。


    撇開去世的大兒子不談,孟老的第二任妻子給他生了一兒一女,男孩叫孟修全,女孩叫孟雪。孟修全算是他的二兒子,他比大兒子孟修安小十幾歲,現在二十四歲,卻是個不成器的。


    因為小兒子在快要上初中時,轟轟烈烈的運動開始了,他被下放到農場去勞改,沒時間管這孩子,當時時局混亂,這孩子跟著到處鬧騰,沒學多少知識,倒是學了一些地痞流氓的壞毛病。等孟老回來再教育,小兒子已經不聽他的了。


    孟老下過力氣管教小兒子,甚至想送他去當兵。孟修全卻混不吝地說:“如果不怕我當逃兵丟人,你就送吧。”


    孟老即便再有能耐,麵對如此不上進的兒子也使不出本事來,生氣不管他了。還是他二婚媳婦安排兒子在廠保衛科工作。


    孟老見下一輩沒有成器的接班人,現在見到孫子孟衛東,發現他不一般,見獵心喜一樣,想把他栽培成自己的接班人。


    孟老見孫子答應了前兩個條件,說出最重要的一個:“你在上學期間不能學壞,更不能做違法亂紀的事,要做一個正直向上的人。”


    孟衛東爽快地說:“我可以做到。”


    孟老盯著他看了一眼,意味深長地說:“希望你能做到你許諾的一切。如果你做不到,我就來帶你走,到時可由不得你了。”


    已經養歪了一個兒子,他可不想在養歪一個孫子。


    孟衛東不甘示弱地說:“我保證我能做到。”這幾個承諾對他來說輕輕鬆鬆就能辦到,一點沒有挑戰性。


    “那行,我這就找人給你安排個人照顧你的飲食起居。”


    “爺爺,你隻安排人給我做飯就行,其他不用別人做。”孟衛東有輕微潔癖,他想自己打理一切私事,除了做飯。如果可以,他想學做飯,以後做給自己吃。


    前世的孟衛東獨立慣了,要不是現在買著吃不方便,他又不會做飯,他都不想讓家裏有外人隨便進出,畢竟他不是真小孩,如果有外人在,他行事不方便。


    孟老皺著眉不答應:“你太小,晚上得有人在家陪你。”


    孟衛東不想妥協:“我不怕,不需要人陪。”


    他又強調說:“你讓人給我做飯就可以,其他我能自己照顧自己。”


    “你會洗衣服?”


    “會。”孟衛東眼都不眨地應答。其實前世他都穿恒溫且能自動保潔的作戰服,哪裏需要洗衣服。


    “那你需要人送你去學校嗎?”


    “不用,我自己就可以。”


    “不怕再被人拐了?”


    “不怕,我以後不去人少的地方。”


    “能吸取教訓,不錯。但是你太小,我不放心,必須給家裏安排個人照顧你,你不答應,還是得跟我走。”


    孟衛東見爺爺不妥協,隻好扁了扁嘴說:“好吧,你找個話少的老實人,不要心眼多的。”


    “行,就按你說的找。”


    “等我上了初中,家裏就不需要安排人了吧?”


    “到時候再說,隻要你能徹底獨立,就徹底給你自由。”孟老算是看出來了,這個孫子不想讓人管他,才不想跟自己回去。


    孟衛東的底線便是留下自己做主,至於安排誰照顧他無所謂,隻要不管到他頭上便好。


    其實孟老答應孫子留下,還有其他原因。


    當初孟老找第二任妻子邱文麗時,承諾過不會把兒子帶回去養。這要是冷不丁帶回個孫子,妻子不知道能不能接受還不一定,畢竟他隻說來這邊處理事情,沒告訴現任妻子到底何事。


    其實他不說,邱文麗也知道他來老家應該是處理跟前妻有關的事。邱文麗的態度是,丈夫可以抽時間去管大兒子、甚至是前妻的事,但是不能帶到家裏裏。她的意思是,京市的家是她的家,另一個女人既然已經離婚,就不要出現在她的生活裏。


    選擇嫁給二婚的人,理所當然會要求丈夫對前妻和前妻所生兒子不能過分關心,更不能牽連到自己的生活。


    孟老知道前妻的動力就是養大兒子,他知道前妻肯定不會把兒子送到他身邊養。所以當初他跟邱文麗結婚時,確實承諾過不會把大兒子帶到家裏養。


    如果現在他真把衛東帶回去,他不確定妻子會不會接受衛東。況且家裏還有修全和小雪在,他們也不知道能不能接受衛東。再一個,他還怕衛東被小兒子帶壞。


    這不既然衛東不想跟他回去,他便順手推舟答應下來。


    況且他想讓衛東以後從軍,從小獨立點更好,以後進了軍營,更能適應那裏的生活。


    這樣能一舉兩得,他還不會兩頭為難。


    孟老多年不在省城生活,在這邊的老關係很多年都不聯係了,他不好意思貿然讓人給找看孩子的人,於是他想了想,還是把衛東的事托付給老部下方局長。


    孟老讓方局長給介紹個照顧孩子的人,管著給衛東做飯打掃家裏衛生。


    方局長這才知道孟衛東是孟老的親孫子。老首長找到他頭上,當仁不讓要幫忙,可他平時不注意這種事,隻能回家拜托妻子。


    “老首長讓我給找個照顧孩子的人,要老實可靠的,你有認識的人嗎?”


    方局長媳婦聽完想了想說:“你知道我表妹玉蘭吧,她是個苦命的女人,丈夫得急病死了,隻留下她和她閨女苗苗。她又不想改嫁,現在自己帶閨女過活。她又沒個工作,一個女人單身帶孩子還得在老家種地很辛苦。要不我問問她,讓她來城裏給你老首長看孩子?”


    “對了,說每月給開多少錢了嗎?她還得賺錢養閨女,錢太少就不讓她來了。”


    “老首長說第一個月給15塊錢,包吃住。如果幹得好,第二個月開20塊錢,但是必須得給把孩子照顧好,不然就換人。”


    其實方局長不太想找自家親戚,倒不是麵子上過不去,而是怕以後孩子出點事,他擔不起責任。不過這人既然是他找,不管找誰,最後有事還得找他。


    “20塊錢?給的工資真不低,都趕上臨時工的工資了。我這就讓人稍信回去,讓她收拾收拾趕緊上崗。照顧孩子又不累,月月領工資,要不是看她可憐,我都想去了。”


    別看她是局長媳婦,因為沒學曆,跟方局長來到城裏後,隻在公安局食堂做臨時工,工資也就二十塊,幹的雜活還不少,不如給一個孩子做飯清心。


    方局長卻說:“其實你去我更放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主她有靠山[快穿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暗墨沉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暗墨沉香並收藏女主她有靠山[快穿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