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節
上交金手指後,全球在星際開荒 作者:panth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猜測這些隕石來自於恒星附近的高溫隕石帶,之前因地形原因沒有被發現,這塊因離恒星太近,才被h257拍攝記錄。
十一月二十五,經過艱難搜尋,氣象站終於在恒星三百億公裏的以外的地方找到一塊特殊隕石,這是一塊巴掌大小的隕石,星際科學家獲得的第一時間就開始檢測。
十二月五號,檢測結果公布:這是一塊擁有極大放射物質的隕石,隕石放射量是普通放射隕石的三千萬倍,這種就像紐扣磁鐵,體積小,但可以影響大型物體的磁場運動。
“這些隕石是怎麽來的?”
“星際裏還有三十億種未經發現的礦石。”
“把這種隕石放到一個小星球上,會不會讓上麵的動植物變異?”
“可能是一個強輻射汙染。”
……
氣象站公布完消息,有不少網民熱烈討論。
大家討論歸討論,並不認為這件事有什麽大不了,不僅普通網民認為沒什麽大不了,星際聯合查看後也認為平平無奇。
星際不知名隕石太多了,這些隕石有的含稀有礦物質,有的有特殊輻射,這些可以供無數代星民探索。氣象站的隕石雖然能影響恒星磁場,但元古恒星占元古星係1/2以上,這些隕石不會有大問題。
就在大家以為這是星際氣象的一個插曲時,十二月十號,星藍發布磁場隕石新猜想:【撞擊隕石並非隕石核心部分,隕石帶內可能有更高磁場的隕石……】
元古恒星占元古星係的1/2,從內而外有內圈外圈兩個隕石帶,外圈處於距元古恒星100億~300億公裏範圍,這些都是無生命隕石,具有一定的耐光耐高溫性。再往外一千億公裏才會陸續出現生命星球。
如果把元古星係比作一個圓形球體,元古恒星是球的核心,克裏亞,比亞裏卡,星藍這些星球都處於元古恒星外部範圍,所有星球繞著元古恒星運動。
星際聯合猜測,未知隕石雖能影響的元古恒星磁場,但就像一個米粒vs一座星球,影響的作用忽略不計。
星藍給出了新猜想,那就兩個隕石帶裏還有磁力更強的隕石,這些隕石經過常年累月的運動,可能引起元古恒星的整體紊亂,進而影響到整個星係的天體環境。
“還有更強的隕石?”
“現在隕石磁力就是普通隕石的三千萬倍了。”
……
星藍發布完猜想,全星際麵麵相覷,大家感覺星藍猜想的太小心翼翼了,元古恒星存在了萬億年,根本不會有任何問題。
【星藍星國申請星際聯合組織專業探索隊伍,對外圈隕石帶進行專業排查。】
【元古恒星關乎整個星係的氣象環境,作為星係成員之一,星藍星國願提供五艘元古戰艦作為探索戰艦。】
……
星藍發布完猜想後又發表了兩個公告。
三個月前,星藍徹底研究出了元古戰艦,現元古戰艦是元古星係最厲害的戰艦。星民們感覺星藍太過謹慎,但也看出星藍對這件事的重視。
“兩個隕石帶溫度挺高的,普通飛船根本沒法進去。”
“我看過元古飛船的高溫測試,應該能忍住元古恒星的溫度。”
“感覺這些隕石就是磁場厲害點,應該沒那麽危險。”
……
要是其他星國提出‘隕石危險論’,大家肯定以為對方腦子鏽住了。但經過六年發展,星藍無論經濟還是軍事都是星際強盛星國之一,大家沒有全然否定星藍猜想,而是順著這一可能性進行討論。
……
“我們已經把可能性分析交給了星際聯合,要看那邊投票了。”星藍發布完後,北隕石區北側一個小星球上,曲雲巷疲憊的揉了揉眉心。
這個星球是l302星,北隕石區的十個生命星球之一,現主要用於科技和其他技術研究。此時他正在一個礦產實驗室裏,這個實驗室裏匯集了全星藍的礦產技術專家。
他們麵前是一個一米高的展台,展台罩子裏是一個長三十公分,最長寬度十公分的不規則石頭,這個石頭外表漆黑,正是雅克丹在監測台裏見到的隕石縮小版。
“數據怎麽樣了?”曲雲巷看後問。
“跟氣象聯合公布的基本組成一樣,磁場活力是聯合數據的三千六倍。”一名科學家道。
“三千六百倍……”星際聯合數據中,氣象站發現的隕石是普通隕石磁力的三千萬倍,麵前隕石又是氣象站的三千六百倍。
這個隕石是大家從藍星帶過來的,已經超出當前研究的最高值。
藍星曆3012年,太陽被不知名隕石撞擊,這之後的十年裏又經過了兩次撞擊。
根據太空站影像,大家以為太陽是受隕石撞擊偏離太陽軌道的。隕石和太陽之間的體型差距太大,要是太陽真被隕石撞擊。這個隕石的質量多少,加速度多少,硬度和耐高溫度多少……這些都是困擾大家的。
大災難的十年裏,全球科學家沒有放棄對撞擊原因的探索,大家研究各種太陽探索設備,因雙方距離過大,這無異於螳臂當車。
就在大家準備放棄時,3017年,藍星聯合人員在月球附近發現了不知名的碎隕石。經過運行模擬分析,這個隕石是隕石撞太陽中,從隕石上掉落的一部分,這才沒有熔化,經過一係列天體運動到達月球附近。
科學家們認真研究,因技術水平有限,無法從這塊隕石身上發現出什麽。
星藍政府成立後,這塊隕石以特殊方式保存在研究基地。這六年,大家沒有對隕石放棄研究,經過星際技術支持,科學家們有了新的假設——
當年撞擊關鍵不是隕石的質量體積,而是這裏的磁場,這就像磁鐵的正負兩極,隕石磁場和太陽磁場因某種關係發生了磁力改變,太陽磁場發生改變,以至於整體偏離軌道,呈現的現象就是被隕石撞擊出去。
他們的這一猜想正好跟星際聯合的‘紐扣磁鐵’猜想一樣。
當年太陽被一塊隕石撞離軌道,元古恒星質量是太陽的千億倍,但若這些隕石的數量太多,元古恒星也不是完全安全。
也是因為這樣,他們才申請探查隊伍,對兩個隕石帶進行詳細排查。
“星際聯合會不會同意申請?”秦英這段時間生活在隕石區裏,她見曲雲巷神色疲憊,遞給他一杯白水問。
“不知道。”曲雲巷歎了口氣。要是星際聯合不出麵,他們就自己進去看看,然後做最糟糕的應對準備。
“星際聯合發回複函了。”三點二十,一個工作人員跑到了實驗室道。
“怎麽樣?”曲雲巷冷靜後問。
“他們同意了探查申請。”
星際聯合有三千多個成員星國,根據各成員代表投票,有97%星國同意了星藍的探查申請。探查過程中產生的經費會從星際聯合經費裏出,一些實力星國也會進行一些額外出借。
現在登記的額外出借——
克裏亞:100艘高溫飛船。
埃坦納:3000a機器人。
布維克:500緊急救助艙。
……
……
當前有一百個星國登記了額外出借,這些東西用完後雖會還給各個星國,但中間可能出現損耗,大家第一時間登記,可見對這次行動的重視。
“外交院傳來消息,咱們登記了五艘元古戰艦,三百艘元古飛船。”工作人員繼續道。
三百零五聽著不多,但一艘元古戰艦的價值就超過了上千艘普通飛船,星藍在這場行動中也是盡可能的出力。
“這麽多星國同意?”曲雲巷之前經過了多個假設,沒想有這麽多星國同意了這場行動。
“咱們跟以前不一樣了。”工作人員撓頭笑道。
就跟星民們分析的一樣,要是六年前,星藍提出隕石危險論肯定會受到其他星民嘲諷。現在不同以前,就算星藍提出恒星上麵有生命,也會有不少星國附和。這場投票看著是大家同意了隕石帶探查,其背後是星藍綜合實力的提升。
他們尊重星藍,敬重星藍,進而同意了這個看似不切實際的猜想。
“綜合實力啊。”曲雲巷回想六年前和現在,瞬間感慨。
……
十一月十五,經過星際聯合整合,共有三萬兩千名成員參與這場行動。這次由五元古戰艦帶頭,目的:探查恒星隕石帶裏有沒有影響恒星安全的特殊隕石。
“注意安全。”送別當日,曲雲巷依依不舍道。現在星藍航線技術取得了巨大突破,就算沒有實時地圖,大家也能在星藍飛船上找到星藍坐標,找到回來的方向。
秦英東奔西跑六年,按理不應該參加這次行動,隻是她隕石區經驗豐富,個人探索意願強烈,基地同意了她的請求。
這次目標是恒星隕石帶,元古戰艦理論上可以抵抗恒星的極光極熱,但到底能不能抵抗,可以在恒星隕石帶裏堅持多久,均沒有認證。
曲雲巷看著秦英,非常擔心。
“會平安回來的。”秦英擁抱曲雲巷道。
恍然間,兩人又回到了藍星時期,那時她進入星門,曲雲巷也是如現在這樣囑托。
下午三點,五艘戰艦朝元古恒星的方向駛去,戰艦上有三萬兩千人,裏麵涉及了五千多個星國,這是近些年星籍最多的聯合行動,全星際都在關注這場行動。
出發點到最近的目標入口要跨越3.6光年,隨著元古飛船的不斷跳躍,星際居民也開始緊張起來——
“記得比亞裏卡戰爭期間,星藍的元古飛船非常有氣勢。”
“現在也挺有氣勢。”
“這些飛船能抵抗恒星隕石帶的光能熱能吧?”
……
五艘戰艦飛向元古恒星的過程就向飛蛾撲火,全星際居民的心髒提到了嗓子眼。
“有沒有消息?”
“到最近的恒星隕石帶了。”
“戰艦準備進去了。”
……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裏,星網全是這場行動的實時直播,熱度常居星網搜索前十。
十二月二十七,經過一個多月奔波準備,五艘飛船正式進入隕石帶。
“光看直播就要熱死。”
“這裏溫度看著太高,至少有三千度。”
“星藍戰艦能在裏麵行動嗎?”
……
網友們看著五艘飛船進入,全都不敢喘氣。隕石帶外麵的溫度很高,至少環境安全,等到了隕石帶裏,一切情況都是未知,嚴格來說,這是人類第一次進入恒星隕石帶的外圈。
網友們聚精會神的準備觀看隕石區內場景,然後……畫麵閃爍,直播中止。
“看不到直播了?”
“怎麽回事?”
“信號斷了?”
……
十一月二十五,經過艱難搜尋,氣象站終於在恒星三百億公裏的以外的地方找到一塊特殊隕石,這是一塊巴掌大小的隕石,星際科學家獲得的第一時間就開始檢測。
十二月五號,檢測結果公布:這是一塊擁有極大放射物質的隕石,隕石放射量是普通放射隕石的三千萬倍,這種就像紐扣磁鐵,體積小,但可以影響大型物體的磁場運動。
“這些隕石是怎麽來的?”
“星際裏還有三十億種未經發現的礦石。”
“把這種隕石放到一個小星球上,會不會讓上麵的動植物變異?”
“可能是一個強輻射汙染。”
……
氣象站公布完消息,有不少網民熱烈討論。
大家討論歸討論,並不認為這件事有什麽大不了,不僅普通網民認為沒什麽大不了,星際聯合查看後也認為平平無奇。
星際不知名隕石太多了,這些隕石有的含稀有礦物質,有的有特殊輻射,這些可以供無數代星民探索。氣象站的隕石雖然能影響恒星磁場,但元古恒星占元古星係1/2以上,這些隕石不會有大問題。
就在大家以為這是星際氣象的一個插曲時,十二月十號,星藍發布磁場隕石新猜想:【撞擊隕石並非隕石核心部分,隕石帶內可能有更高磁場的隕石……】
元古恒星占元古星係的1/2,從內而外有內圈外圈兩個隕石帶,外圈處於距元古恒星100億~300億公裏範圍,這些都是無生命隕石,具有一定的耐光耐高溫性。再往外一千億公裏才會陸續出現生命星球。
如果把元古星係比作一個圓形球體,元古恒星是球的核心,克裏亞,比亞裏卡,星藍這些星球都處於元古恒星外部範圍,所有星球繞著元古恒星運動。
星際聯合猜測,未知隕石雖能影響的元古恒星磁場,但就像一個米粒vs一座星球,影響的作用忽略不計。
星藍給出了新猜想,那就兩個隕石帶裏還有磁力更強的隕石,這些隕石經過常年累月的運動,可能引起元古恒星的整體紊亂,進而影響到整個星係的天體環境。
“還有更強的隕石?”
“現在隕石磁力就是普通隕石的三千萬倍了。”
……
星藍發布完猜想,全星際麵麵相覷,大家感覺星藍猜想的太小心翼翼了,元古恒星存在了萬億年,根本不會有任何問題。
【星藍星國申請星際聯合組織專業探索隊伍,對外圈隕石帶進行專業排查。】
【元古恒星關乎整個星係的氣象環境,作為星係成員之一,星藍星國願提供五艘元古戰艦作為探索戰艦。】
……
星藍發布完猜想後又發表了兩個公告。
三個月前,星藍徹底研究出了元古戰艦,現元古戰艦是元古星係最厲害的戰艦。星民們感覺星藍太過謹慎,但也看出星藍對這件事的重視。
“兩個隕石帶溫度挺高的,普通飛船根本沒法進去。”
“我看過元古飛船的高溫測試,應該能忍住元古恒星的溫度。”
“感覺這些隕石就是磁場厲害點,應該沒那麽危險。”
……
要是其他星國提出‘隕石危險論’,大家肯定以為對方腦子鏽住了。但經過六年發展,星藍無論經濟還是軍事都是星際強盛星國之一,大家沒有全然否定星藍猜想,而是順著這一可能性進行討論。
……
“我們已經把可能性分析交給了星際聯合,要看那邊投票了。”星藍發布完後,北隕石區北側一個小星球上,曲雲巷疲憊的揉了揉眉心。
這個星球是l302星,北隕石區的十個生命星球之一,現主要用於科技和其他技術研究。此時他正在一個礦產實驗室裏,這個實驗室裏匯集了全星藍的礦產技術專家。
他們麵前是一個一米高的展台,展台罩子裏是一個長三十公分,最長寬度十公分的不規則石頭,這個石頭外表漆黑,正是雅克丹在監測台裏見到的隕石縮小版。
“數據怎麽樣了?”曲雲巷看後問。
“跟氣象聯合公布的基本組成一樣,磁場活力是聯合數據的三千六倍。”一名科學家道。
“三千六百倍……”星際聯合數據中,氣象站發現的隕石是普通隕石磁力的三千萬倍,麵前隕石又是氣象站的三千六百倍。
這個隕石是大家從藍星帶過來的,已經超出當前研究的最高值。
藍星曆3012年,太陽被不知名隕石撞擊,這之後的十年裏又經過了兩次撞擊。
根據太空站影像,大家以為太陽是受隕石撞擊偏離太陽軌道的。隕石和太陽之間的體型差距太大,要是太陽真被隕石撞擊。這個隕石的質量多少,加速度多少,硬度和耐高溫度多少……這些都是困擾大家的。
大災難的十年裏,全球科學家沒有放棄對撞擊原因的探索,大家研究各種太陽探索設備,因雙方距離過大,這無異於螳臂當車。
就在大家準備放棄時,3017年,藍星聯合人員在月球附近發現了不知名的碎隕石。經過運行模擬分析,這個隕石是隕石撞太陽中,從隕石上掉落的一部分,這才沒有熔化,經過一係列天體運動到達月球附近。
科學家們認真研究,因技術水平有限,無法從這塊隕石身上發現出什麽。
星藍政府成立後,這塊隕石以特殊方式保存在研究基地。這六年,大家沒有對隕石放棄研究,經過星際技術支持,科學家們有了新的假設——
當年撞擊關鍵不是隕石的質量體積,而是這裏的磁場,這就像磁鐵的正負兩極,隕石磁場和太陽磁場因某種關係發生了磁力改變,太陽磁場發生改變,以至於整體偏離軌道,呈現的現象就是被隕石撞擊出去。
他們的這一猜想正好跟星際聯合的‘紐扣磁鐵’猜想一樣。
當年太陽被一塊隕石撞離軌道,元古恒星質量是太陽的千億倍,但若這些隕石的數量太多,元古恒星也不是完全安全。
也是因為這樣,他們才申請探查隊伍,對兩個隕石帶進行詳細排查。
“星際聯合會不會同意申請?”秦英這段時間生活在隕石區裏,她見曲雲巷神色疲憊,遞給他一杯白水問。
“不知道。”曲雲巷歎了口氣。要是星際聯合不出麵,他們就自己進去看看,然後做最糟糕的應對準備。
“星際聯合發回複函了。”三點二十,一個工作人員跑到了實驗室道。
“怎麽樣?”曲雲巷冷靜後問。
“他們同意了探查申請。”
星際聯合有三千多個成員星國,根據各成員代表投票,有97%星國同意了星藍的探查申請。探查過程中產生的經費會從星際聯合經費裏出,一些實力星國也會進行一些額外出借。
現在登記的額外出借——
克裏亞:100艘高溫飛船。
埃坦納:3000a機器人。
布維克:500緊急救助艙。
……
……
當前有一百個星國登記了額外出借,這些東西用完後雖會還給各個星國,但中間可能出現損耗,大家第一時間登記,可見對這次行動的重視。
“外交院傳來消息,咱們登記了五艘元古戰艦,三百艘元古飛船。”工作人員繼續道。
三百零五聽著不多,但一艘元古戰艦的價值就超過了上千艘普通飛船,星藍在這場行動中也是盡可能的出力。
“這麽多星國同意?”曲雲巷之前經過了多個假設,沒想有這麽多星國同意了這場行動。
“咱們跟以前不一樣了。”工作人員撓頭笑道。
就跟星民們分析的一樣,要是六年前,星藍提出隕石危險論肯定會受到其他星民嘲諷。現在不同以前,就算星藍提出恒星上麵有生命,也會有不少星國附和。這場投票看著是大家同意了隕石帶探查,其背後是星藍綜合實力的提升。
他們尊重星藍,敬重星藍,進而同意了這個看似不切實際的猜想。
“綜合實力啊。”曲雲巷回想六年前和現在,瞬間感慨。
……
十一月十五,經過星際聯合整合,共有三萬兩千名成員參與這場行動。這次由五元古戰艦帶頭,目的:探查恒星隕石帶裏有沒有影響恒星安全的特殊隕石。
“注意安全。”送別當日,曲雲巷依依不舍道。現在星藍航線技術取得了巨大突破,就算沒有實時地圖,大家也能在星藍飛船上找到星藍坐標,找到回來的方向。
秦英東奔西跑六年,按理不應該參加這次行動,隻是她隕石區經驗豐富,個人探索意願強烈,基地同意了她的請求。
這次目標是恒星隕石帶,元古戰艦理論上可以抵抗恒星的極光極熱,但到底能不能抵抗,可以在恒星隕石帶裏堅持多久,均沒有認證。
曲雲巷看著秦英,非常擔心。
“會平安回來的。”秦英擁抱曲雲巷道。
恍然間,兩人又回到了藍星時期,那時她進入星門,曲雲巷也是如現在這樣囑托。
下午三點,五艘戰艦朝元古恒星的方向駛去,戰艦上有三萬兩千人,裏麵涉及了五千多個星國,這是近些年星籍最多的聯合行動,全星際都在關注這場行動。
出發點到最近的目標入口要跨越3.6光年,隨著元古飛船的不斷跳躍,星際居民也開始緊張起來——
“記得比亞裏卡戰爭期間,星藍的元古飛船非常有氣勢。”
“現在也挺有氣勢。”
“這些飛船能抵抗恒星隕石帶的光能熱能吧?”
……
五艘戰艦飛向元古恒星的過程就向飛蛾撲火,全星際居民的心髒提到了嗓子眼。
“有沒有消息?”
“到最近的恒星隕石帶了。”
“戰艦準備進去了。”
……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裏,星網全是這場行動的實時直播,熱度常居星網搜索前十。
十二月二十七,經過一個多月奔波準備,五艘飛船正式進入隕石帶。
“光看直播就要熱死。”
“這裏溫度看著太高,至少有三千度。”
“星藍戰艦能在裏麵行動嗎?”
……
網友們看著五艘飛船進入,全都不敢喘氣。隕石帶外麵的溫度很高,至少環境安全,等到了隕石帶裏,一切情況都是未知,嚴格來說,這是人類第一次進入恒星隕石帶的外圈。
網友們聚精會神的準備觀看隕石區內場景,然後……畫麵閃爍,直播中止。
“看不到直播了?”
“怎麽回事?”
“信號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