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節
真千金她躺平了(美食) 作者:淩又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林正濤文采不錯,她還是經常聽到的。
可能是因著剛回京沒多久,再加上他本人低調,又隻愛讀書不常出門的緣故,名聲不響。
是以,這突然中了解元,就讓覺得是一匹突然殺出的黑馬。
“阿嵐說的對,”穆昭朝笑著道:“那看來我得好好準備一下,給這個表弟慶祝慶祝……”
說著,她就看到了桌子上的石榴,便又說道:“表弟挺喜歡吃莊子上的水果的,夏日的時候就愛吃各種瓜,這個季節已經沒有瓜了,就先送他兩筐石榴和秋梨罷,蘋果也熟了,還有橘子再等兩日就能摘了,趕得正巧,我先去梨園看看,摘點梨子,清脆甘甜,生津止渴,這個季節煮銀耳梨湯也很不錯……”
接下來的幾日,滿京城都是關於解元郎林正濤的討論。
原本解元受到的關注就會更多一些,但因著一直以來最受關注,奪魁希望最大的林大公子和薛少爺兩人都勝過他,可見其才華有多斐然便,又多了幾分好奇,不少人還四處搜羅林正濤的文章拿出來賞析拜讀。
至於第二名第三名,甚至旁的,最多也就是中舉了。
隻要中舉便是功名身,都是大喜事,至於頭不頭籌的,那都是運氣的事。
沒有人瞧不起同樣中舉,但排在第三名的林正清。
反而不少人都覺得林正清也很優秀,隻是林正濤更勝一籌,但偏偏這是林正清最不能忍受的。
若是薛彥成就算了,原本他就視薛彥成為最強勁的對手。
或者,就算不是薛彥成,是別人也行,這種事總會有那麽幾分背運。
可偏偏是林正濤。
是他堂弟。
現在隻要提及這個堂弟,必然就會想起他——一個被精心栽培的大少爺卻比不過一個婢女生的庶子。
這簡直就是在反複打他的臉。
林正清受不了。
哪怕回到府中,管家還有旁的下人祝賀他,他都覺得他們笑容裏帶著諷刺,諷刺他連林正濤都比不過。
更別說,他還曾在祖母那裏下過重誓,一定會高中狀元,迎娶朝陽。
現在才隻是秋闈,他就已然丟了解元,等明年春闈,那豈不是……
想到這裏,林正清又羞憤又惱怒。
各種複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後,讓他腦袋都快炸了。
尤其在看到秦媽媽笑吟吟過來同他傳祖母的話:
“大少爺,老夫人聽聞大少爺和二少爺都中了舉,開心地不行,這會兒子已經往祠堂去了,讓老奴來請您也過去呢……”
一門兩舉人,林家這一次,那可是風光得不行,秦媽媽自然也開心。
莫說秦媽媽,整個林府上上下下都開心地不行。
除了主人公之一的林正清。
聽到秦媽媽這話,再看她臉上的笑,林正清隻覺得刺眼。
祖母要見他?
可他現在誰都不想見!
這段時間大少爺沉穩不少,秦媽媽倒是沒瞧出大少爺是在不高興,她朝外麵看了看,笑著道:“二少爺沒有跟大少爺一塊回來麽?老夫人說,二少爺若是一塊回來了,也跟大少爺一塊過去呢……”
不提二少爺還好,一提,本就十分惱火的林正清,臉色就更難看了。
“不知道,”林正清冷著嗓音道:“我有些累了,先回去更衣休息,晚些時候再去見祖母。”
說完,便抬腳走了。
秦媽媽:“?”
秦媽媽就是再被高興衝昏了頭這會兒也聽出來,忙詢問跟著大少爺的人,怎麽回事,發生了什麽事。
跟著人的又哪裏知道大少爺心裏到底在想什麽啊?
人家中了舉,都開心,就連薛少爺那麽沉穩內斂的人,都麵露喜色呢。
秦媽媽又問二少爺怎麽還未回來,小廝回答道:“二少爺在龍虎牆前被人攔著了,估摸著要耽擱會兒……”
問到這裏,秦媽媽終於察覺到了問題所在——到底她也是看著清哥兒長大的。
秦媽媽嘴角的笑收了收,眼底也有些變化,隻不過現在滿京城都知道他們家兩個哥兒都中了舉人,二少爺更是中了解元,圍在門口湊熱鬧討喜氣的人不少,秦媽媽情緒壓根沒外露,忙張羅著散喜錢。
等處理完了這邊,這才回去跟老夫人回話。
隻不過等進了二門,她兩手交疊在身前,心裏輕輕歎了口氣。
林正清回到院子後,先是一腳踹翻了庭院裏養著睡蓮的盆,進了書房後,更是摔了好幾方硯台。
等發泄完,心頭的怒火依然沒有平息。
祖母還讓他回來了去見她?
若不是祖母突然把林正濤接回來,他會如此丟人?
好端端的,祖母為何突然就把二叔一家從老家奉塘接回來?
說什麽兄弟一起齊上陣,互相打氣,更加安心。
根本就是想讓他丟臉!
若是沒把那個堂弟接回來,哪裏會有今日的事?
一路上,那些話,還有看榜時,那些人看他的眼神……簡直比殺了他,還要讓他難受。
林正清如何在家裏發瘋,穆昭朝自然不可能知道,當然就算知道了,她也不會當回事。
那樣的垃圾,她一個眼神都不想給。
有這個功夫,倒不如給正濤表弟準備賀禮。
就在她給表弟準備賀禮的同時,穆昭朝還有件更重要的事情要準備——重陽節臨近,阿嶺的生辰也快到了。
九月十四。
沒幾天了。
原本在阿嶺離京時,她是有做過打算的,在他生辰臨近時,提前托人把生辰禮送過去。
不過現在麽,不合適了。
她完全沒料到阿嶺的身世曝露的這麽快,被認回去速度也這麽快。
現在那麽多雙眼睛盯著西北,盯著阿嶺,她這禮物送過去,不出幾日就要傳的沸沸揚揚。
既然上次聶崢來莊子上,就已經把態度表明給了聶峘,自然要一直貫徹到底。
而且現在這個情形,已經不單單是裝給聶峘看,還有旁的各路人。
如今阿嶺聲望是高,但越是這種時候,越是要謹慎低調,謹防登高跌重。
更要防暗箭。
不能送生辰禮過去,不表示穆昭朝就不準備了。
打從八月中旬,穆昭朝就開始準備了。
想來想去,也沒想到,到底要送什麽更合適。
現在的阿嶺已然不是從前的阿嶺,現在的阿嶺,是禦王府的四公子,身份貴重,是皇上看重的威武將軍,前途無量,禮物更需要講究。
隻是穆昭朝整整想了一夜,也沒想好到底送什麽好。
最後從早早就收回來的幾塊玉中,尋了塊最是瑩潤的白玉——回頭可以送給阿嶺做私章?
而後,她又選了另外一塊白玉,費時一天,親自畫了個翠竹聽風的花樣,請人雕琢。
雕琢了兩塊。
玉佩之餘的料子,穆昭朝也有了想法,之後每日便抱著各種工具,專心在家裏雕琢——她打算用這個玉佩多餘出的料子,做一個小巧玲瓏的玲瓏球。
到時可以給聶峋掛在劍穗上。
也可以嵌在馬鞭上做裝飾。
玲瓏球別看小,雕琢起來甚是費工夫。
費時費力不說,還極其考驗耐心。
穆昭朝倒是坐的住,有時候,一坐就是一整天,除卻吃飯上廁所,基本上都在案子前坐著認真雕琢。
原本是打算的是裏麵雕琢成圓球,雕琢著雕琢著,穆昭朝覺得圓球太過普通,沒什麽新意,便又費了些功夫,在小圓球上雕刻了些花樣——就是她養在廊下的小藍花的花樣。
雖然知道阿嶺短時間裏回不來,她可以沉著氣,有充足的時間來雕琢。
但……穆昭朝並沒有這樣做。
送給別人的生辰禮,哪怕不能在生辰當日送出去,也該在那日到來之前準備好,這樣才能體現出心意和重視。
當然別人如何,穆昭朝不在意,也不會置喙,她隻是這麽固執且執著地要求自己。
她本就是個玉石新手,這樣一來時間就非常緊張。
到了後麵兩日,穆昭朝差不多連覺都不怎麽睡了。
瘋狂程度,連穆初元都側目。
穆初元並不知道妹妹突然親自雕琢玲瓏球是要做什麽,問了,妹妹也隻是跟他說送人,穆初元便沒再問了,隻是在妹妹疲累時,提出可以幫她,但都被妹妹拒絕了。
穆初元沒辦法,隻能叮囑她不要太累,要早些休息,要記得吃飯。
到了九月十三,阿嶺生辰前一天,終於大功告成。
隻是這天這夜,穆昭朝卻是一夜都沒合眼。
雕琢完了,還要細細打磨,修整各種細節——畢竟是送給阿嶺的第一件生辰禮,她要盡善盡美。
就這麽在燈下打磨了一整夜,第一縷晨光透過窗子打進來時,穆昭朝終於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她把手裏的玲瓏球用清水衝洗幹淨上麵的粉末,抬手,水光、晨光還有玉石的瑩潤,交相呼應,好看極了。
穆昭朝勾起嘴角,笑了。
很好看,應當能配得上現在的阿嶺了。
眼睛酸脹地厲害,穆昭朝卻不太有睡意,盯著手裏的玲瓏球看了好一會兒,穆昭朝這才撩起眼皮朝外麵看了眼。
可能是因著剛回京沒多久,再加上他本人低調,又隻愛讀書不常出門的緣故,名聲不響。
是以,這突然中了解元,就讓覺得是一匹突然殺出的黑馬。
“阿嵐說的對,”穆昭朝笑著道:“那看來我得好好準備一下,給這個表弟慶祝慶祝……”
說著,她就看到了桌子上的石榴,便又說道:“表弟挺喜歡吃莊子上的水果的,夏日的時候就愛吃各種瓜,這個季節已經沒有瓜了,就先送他兩筐石榴和秋梨罷,蘋果也熟了,還有橘子再等兩日就能摘了,趕得正巧,我先去梨園看看,摘點梨子,清脆甘甜,生津止渴,這個季節煮銀耳梨湯也很不錯……”
接下來的幾日,滿京城都是關於解元郎林正濤的討論。
原本解元受到的關注就會更多一些,但因著一直以來最受關注,奪魁希望最大的林大公子和薛少爺兩人都勝過他,可見其才華有多斐然便,又多了幾分好奇,不少人還四處搜羅林正濤的文章拿出來賞析拜讀。
至於第二名第三名,甚至旁的,最多也就是中舉了。
隻要中舉便是功名身,都是大喜事,至於頭不頭籌的,那都是運氣的事。
沒有人瞧不起同樣中舉,但排在第三名的林正清。
反而不少人都覺得林正清也很優秀,隻是林正濤更勝一籌,但偏偏這是林正清最不能忍受的。
若是薛彥成就算了,原本他就視薛彥成為最強勁的對手。
或者,就算不是薛彥成,是別人也行,這種事總會有那麽幾分背運。
可偏偏是林正濤。
是他堂弟。
現在隻要提及這個堂弟,必然就會想起他——一個被精心栽培的大少爺卻比不過一個婢女生的庶子。
這簡直就是在反複打他的臉。
林正清受不了。
哪怕回到府中,管家還有旁的下人祝賀他,他都覺得他們笑容裏帶著諷刺,諷刺他連林正濤都比不過。
更別說,他還曾在祖母那裏下過重誓,一定會高中狀元,迎娶朝陽。
現在才隻是秋闈,他就已然丟了解元,等明年春闈,那豈不是……
想到這裏,林正清又羞憤又惱怒。
各種複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後,讓他腦袋都快炸了。
尤其在看到秦媽媽笑吟吟過來同他傳祖母的話:
“大少爺,老夫人聽聞大少爺和二少爺都中了舉,開心地不行,這會兒子已經往祠堂去了,讓老奴來請您也過去呢……”
一門兩舉人,林家這一次,那可是風光得不行,秦媽媽自然也開心。
莫說秦媽媽,整個林府上上下下都開心地不行。
除了主人公之一的林正清。
聽到秦媽媽這話,再看她臉上的笑,林正清隻覺得刺眼。
祖母要見他?
可他現在誰都不想見!
這段時間大少爺沉穩不少,秦媽媽倒是沒瞧出大少爺是在不高興,她朝外麵看了看,笑著道:“二少爺沒有跟大少爺一塊回來麽?老夫人說,二少爺若是一塊回來了,也跟大少爺一塊過去呢……”
不提二少爺還好,一提,本就十分惱火的林正清,臉色就更難看了。
“不知道,”林正清冷著嗓音道:“我有些累了,先回去更衣休息,晚些時候再去見祖母。”
說完,便抬腳走了。
秦媽媽:“?”
秦媽媽就是再被高興衝昏了頭這會兒也聽出來,忙詢問跟著大少爺的人,怎麽回事,發生了什麽事。
跟著人的又哪裏知道大少爺心裏到底在想什麽啊?
人家中了舉,都開心,就連薛少爺那麽沉穩內斂的人,都麵露喜色呢。
秦媽媽又問二少爺怎麽還未回來,小廝回答道:“二少爺在龍虎牆前被人攔著了,估摸著要耽擱會兒……”
問到這裏,秦媽媽終於察覺到了問題所在——到底她也是看著清哥兒長大的。
秦媽媽嘴角的笑收了收,眼底也有些變化,隻不過現在滿京城都知道他們家兩個哥兒都中了舉人,二少爺更是中了解元,圍在門口湊熱鬧討喜氣的人不少,秦媽媽情緒壓根沒外露,忙張羅著散喜錢。
等處理完了這邊,這才回去跟老夫人回話。
隻不過等進了二門,她兩手交疊在身前,心裏輕輕歎了口氣。
林正清回到院子後,先是一腳踹翻了庭院裏養著睡蓮的盆,進了書房後,更是摔了好幾方硯台。
等發泄完,心頭的怒火依然沒有平息。
祖母還讓他回來了去見她?
若不是祖母突然把林正濤接回來,他會如此丟人?
好端端的,祖母為何突然就把二叔一家從老家奉塘接回來?
說什麽兄弟一起齊上陣,互相打氣,更加安心。
根本就是想讓他丟臉!
若是沒把那個堂弟接回來,哪裏會有今日的事?
一路上,那些話,還有看榜時,那些人看他的眼神……簡直比殺了他,還要讓他難受。
林正清如何在家裏發瘋,穆昭朝自然不可能知道,當然就算知道了,她也不會當回事。
那樣的垃圾,她一個眼神都不想給。
有這個功夫,倒不如給正濤表弟準備賀禮。
就在她給表弟準備賀禮的同時,穆昭朝還有件更重要的事情要準備——重陽節臨近,阿嶺的生辰也快到了。
九月十四。
沒幾天了。
原本在阿嶺離京時,她是有做過打算的,在他生辰臨近時,提前托人把生辰禮送過去。
不過現在麽,不合適了。
她完全沒料到阿嶺的身世曝露的這麽快,被認回去速度也這麽快。
現在那麽多雙眼睛盯著西北,盯著阿嶺,她這禮物送過去,不出幾日就要傳的沸沸揚揚。
既然上次聶崢來莊子上,就已經把態度表明給了聶峘,自然要一直貫徹到底。
而且現在這個情形,已經不單單是裝給聶峘看,還有旁的各路人。
如今阿嶺聲望是高,但越是這種時候,越是要謹慎低調,謹防登高跌重。
更要防暗箭。
不能送生辰禮過去,不表示穆昭朝就不準備了。
打從八月中旬,穆昭朝就開始準備了。
想來想去,也沒想到,到底要送什麽更合適。
現在的阿嶺已然不是從前的阿嶺,現在的阿嶺,是禦王府的四公子,身份貴重,是皇上看重的威武將軍,前途無量,禮物更需要講究。
隻是穆昭朝整整想了一夜,也沒想好到底送什麽好。
最後從早早就收回來的幾塊玉中,尋了塊最是瑩潤的白玉——回頭可以送給阿嶺做私章?
而後,她又選了另外一塊白玉,費時一天,親自畫了個翠竹聽風的花樣,請人雕琢。
雕琢了兩塊。
玉佩之餘的料子,穆昭朝也有了想法,之後每日便抱著各種工具,專心在家裏雕琢——她打算用這個玉佩多餘出的料子,做一個小巧玲瓏的玲瓏球。
到時可以給聶峋掛在劍穗上。
也可以嵌在馬鞭上做裝飾。
玲瓏球別看小,雕琢起來甚是費工夫。
費時費力不說,還極其考驗耐心。
穆昭朝倒是坐的住,有時候,一坐就是一整天,除卻吃飯上廁所,基本上都在案子前坐著認真雕琢。
原本是打算的是裏麵雕琢成圓球,雕琢著雕琢著,穆昭朝覺得圓球太過普通,沒什麽新意,便又費了些功夫,在小圓球上雕刻了些花樣——就是她養在廊下的小藍花的花樣。
雖然知道阿嶺短時間裏回不來,她可以沉著氣,有充足的時間來雕琢。
但……穆昭朝並沒有這樣做。
送給別人的生辰禮,哪怕不能在生辰當日送出去,也該在那日到來之前準備好,這樣才能體現出心意和重視。
當然別人如何,穆昭朝不在意,也不會置喙,她隻是這麽固執且執著地要求自己。
她本就是個玉石新手,這樣一來時間就非常緊張。
到了後麵兩日,穆昭朝差不多連覺都不怎麽睡了。
瘋狂程度,連穆初元都側目。
穆初元並不知道妹妹突然親自雕琢玲瓏球是要做什麽,問了,妹妹也隻是跟他說送人,穆初元便沒再問了,隻是在妹妹疲累時,提出可以幫她,但都被妹妹拒絕了。
穆初元沒辦法,隻能叮囑她不要太累,要早些休息,要記得吃飯。
到了九月十三,阿嶺生辰前一天,終於大功告成。
隻是這天這夜,穆昭朝卻是一夜都沒合眼。
雕琢完了,還要細細打磨,修整各種細節——畢竟是送給阿嶺的第一件生辰禮,她要盡善盡美。
就這麽在燈下打磨了一整夜,第一縷晨光透過窗子打進來時,穆昭朝終於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她把手裏的玲瓏球用清水衝洗幹淨上麵的粉末,抬手,水光、晨光還有玉石的瑩潤,交相呼應,好看極了。
穆昭朝勾起嘴角,笑了。
很好看,應當能配得上現在的阿嶺了。
眼睛酸脹地厲害,穆昭朝卻不太有睡意,盯著手裏的玲瓏球看了好一會兒,穆昭朝這才撩起眼皮朝外麵看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