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名: 啞女
作者: 妙玉子
文案
煙兒生下來時便是啞巴。
十五歲那年,她被人牙子賣進鄭國公府,成為世子爺鄭衣息的通房丫鬟。
世子待她極好,教她讀書習字,教她彈琴作畫,教她明理人事。
時日見長,煙兒心悅於他,有了身孕。
彼時鄭衣息攥著她的手,允諾抬她為貴妾,護她安康。
煙兒不在乎名分。
她知自己生來卑賤,隻盼能日夜陪在心上人身側便好。
然而好景不長,鄭衣息定了親。
寧遠侯府家的嫡三女蘇煙柔出身高貴、端秀典雅,與煙兒有雲泥之別。
不過抬了抬手,煙兒便險些被磋磨了大半條命去。
她以世子夫人的身份,高高在上地睨著煙兒,笑道:“不過是個以色侍人的玩意兒,因與我有兩分像,才得了夫君的寵愛。”
煙兒不信,所以她等。
一日日地從斜陽初升,等到夕陽落下,卻總是等不到鄭衣息的身影。
後來,聽小廝們隔著窗笑談:"爺娶了名門美妻,難道還會記得那個啞巴?"
她才恍然大悟。
原來這些年他的溫柔以待,也不過是因為蘇煙柔。
她從頭徹尾隻是個替身。
-
鄭衣息大婚前一日,煙兒設計逃出了鄭國公府,什麽也沒帶走。
她來到一偏僻鄉野,與一莊稼漢結識相親。
莊稼漢憨厚老實,不在乎她的過往,掏心掏肺對她好,她逐漸被打動,應下了婚事。
然而,大婚那日,煙兒沒能等來新郎,卻等到了無數騎馬而來的官兵。
他們以剿滅匪徒之名,將他們拜堂的田舍圍得水泄不通。
為首的男人翻身下馬,迫使她抬起臉,陰鷙的眼神險些將她生吞活剝。
“誰許你另嫁他人的?”
【排雷】
1.女主是啞巴,最後也不會說話。
2.xp為男女主身份差,且位高者為位低者著迷。
3.男女雙c,對男主的潔非常嚴苛,虐男主不會手軟,作者本人並不厭女,也不是嬌妻。
4.很狗血,放飛自我一把。
6.可以批評,但不可以說髒話。作品不代表作者三觀,蘿卜青菜、各有所愛,看文隻是為了消遣,希望大家不要生氣。
6.本文每日收益的1%會捐給山區貧困兒童,後續會發在wb之上,大家如果有靠譜的機構可以推薦給我。
內容標簽: 宮廷侯爵 情有獨鍾 近水樓台
搜索關鍵字:主角: ┃ 配角: ┃ 其它:
一句話簡介:她卑賤、低微,可又該死的迷人。
立意:在逆境中開出最美的花朵
第1章 偷聽
煙兒是鄭國公府裏最下等的粗使丫鬟。
府內西邊的廊廡過道迎著暑熱、臨著冬風,是府裏下人們最不願去的地方,煙兒卻被管事的方婆子安排了在那兒灑掃落葉。
“你既生來就是個啞巴,手腳上的工夫就要更勤快些,若是一味地躲懶耍滑,我便回了大太太,將你賣到花樓窯子裏去。”
方婆子生的粗黑蠻壯,最不喜煙兒這般貌美柔怯的女子,時常挑著刺訓斥煙兒。
有幾個寬厚些婆子看不過眼去,說了幾句公道話:“你是狗嫌人棄,補不到大太太院裏的缺兒,便使勁欺負這啞女,也不怕遭天譴。”
方婆子不過咧開嘴一笑,耀武揚威似地在煙兒潔白瑩潤的皓腕上擰了一把,嘴裏道:“我便是欺負了又如何?誰還能為這啞巴做主不成?”
那幾個婆子拗不過她無賴的行徑,也隻能搖頭離去,獨留下煙兒一人淚眼婆娑地瞧著手臂上那一大塊青紫的痕跡,卻是不敢落下淚來。
她生來便是個啞巴,娘親五歲那年投了井,爹爹一味地好賭酗酒,缺錢時便把她賣給人牙子抵債。
人牙子見煙兒生了副好顏色,便打算養大些後將她賣進花樓裏,誰成想竟遇上了鄭國公府挑買貌美丫鬟這樣的好事。
那人牙子二話不說便領著煙兒去了鄭國公府,得了五十兩銀子後,歡天喜地地離去了。
煙兒生就一雙似顰非顰的彎彎柳眉,水淩淩的杏眸裏好似蒙著一層清淺水霧,再配上一身瑩白細潤的肌膚,勾著人挪不開目光。
世子爺院裏的李嬤嬤一眼便瞧中了煙兒,從頭到腳打量了她一通後,便問:“可有學過伺候人?”
煙兒隻敢搖頭。
李嬤嬤又盤問了她幾句,她皆隻敢搖頭或點頭,並未答上一個字。
李嬤嬤漸漸起了疑,使了些手段嚇了煙兒一通後,便試出了她是個啞巴,還不是被人喂了啞藥毒啞了,而是天生便不會說話。
消息傳去明輝堂,惹得鄭老太太發了好大一場火,將鄭國公夫人劉氏喚來狠罵了一通,隻說:“你打量我死了不成?就這麽磋磨息哥兒?給他尋個啞巴做通房丫鬟,好來作踐他是不是?”
劉氏吃了老太太一通掛落,便也下了狠手,將賣煙兒進府的人牙子尋了出來,打了五十大板後送去了京兆府。
本是打算連煙兒一起處置了,可劉氏一心向佛,到底是存了兩分善心,隻說:“不過是個丫鬟,打發的遠些也就罷了。”
至此,煙兒便被發配去了外院做粗使活計,愈發謹小慎微地做活,並不敢惹出一點事端來。
方婆子倚仗著煙兒柔弱可欺,又叫苦無門,行事便愈發肆無忌憚,險些將煙兒的這半條命都磋磨了大半。
誰成想四月底時,鄭國公府欲辦一場聲勢浩大的花宴,卻一時湊不上人手,少了幾個在水榭裏伺候的丫鬟。
且老太太還吩咐要做活爽利,樣貌不俗的丫鬟,以免丟了鄭國公府的臉。
外院大總管便想起了煙兒這號人物,指著名要她去花宴上伺候。
方婆子因此好幾日不敢下狠手磋磨煙兒,隻是到底心氣不順,想著等花宴結束後,再好好教訓她一回。
花宴那一日。
煙兒得了件水青色的平素綃襦裙,略收拾一番,便遮不住臉上盈韻動人的美色和那玲瓏有致的身段,如清穀幽蘭般勾纏著旁人的目光。
水榭裏的活計較為輕省,不過是燒爐煽風和替賓客們斟茶倒水,大多時候煙兒都避在最裏側,並不敢出頭拔尖。
那管事的婆子見她做事勤勉,便越過了其餘幾個丫鬟,隻吩咐她去水榭後頭的涼亭裏將世子爺請來。
“老太太與大太太她們一會兒便要來水榭,你且手腳快些,別誤了時辰。”那婆子囑咐道。
煙兒點點頭,忙放下手裏的蒲扇,往通往涼亭的青石甬道上走去。
*
涼亭外的琉璃瓦翼角上斂下春日裏的嬌豔暖陽。
鄭衣息正端坐在石椅之上,與嚴明致商論著發小許敏的婚事。
“他一個伯親王家的世子,卻放著清河郡主不娶,硬是要娶一個小官小吏家的女兒,可不是豬油蒙了心嗎?”
鄭衣息笑而不答,隻瞥了一眼義憤填膺的嚴明致,揶揄道:“這不是正合嚴兄的心意嗎?”
嚴明致立時噤了聲,兩腮紅作一團,隻道:“清河郡主怎麽瞧的上我?”
這話卻是不大好接。
索性鄭衣息已定下了婚事,便遊刃有餘地打量起了涼亭外的明媚風光,視線落到涼亭右側的一處崚嶒假山上。
他便轉了話頭,與嚴明致說:“這假山以藤蘿為蓋,掩著一條曲徑通幽的羊腸小道,嚴兄可要去瞧上一瞧?”
嚴明致側身往鄭衣息臉上看去,便見他一身墨底暗紋對襟長袍,清落落的素衫襯得他眉如刀裁,眼若泓溪,舉手投足間漾著幾分冷傲矜貴。
同樣是庶子出身,鄭衣息能攥住嫡母與老太太的心腸,成了鄭國公府的世子爺。
他卻連半個功名都沒考上。
嚴明致心內頹敗一片,正欲答話之時,卻聽得那巍峨假山上飄出些微微弱弱的說話聲。
“殿下當真要對我這麽絕情嗎?”女聲如鶯似啼,份外懇切。
嚴明致尚且聽不出來這道聲音的主人是誰,鄭衣息卻在一夕之間噤了聲,璨若曜石的眸子裏掠過些訝色。
“蘇小姐貴為侯府嫡女,且也有了極為相配的夫婿,何必對本王苦苦糾纏。”男聲溫潤似山間清泉。
嚴明致這才後知後覺地變了麵色,這道男聲再好辨識不過,出自劉貴妃膝下的五皇子。
本是天潢貴胄般尊不可及的人物,偏生了一副仁善溫良的心腸,朝中大臣們皆對他頗有讚詞。
而那位女子的身份則更好猜。
侯府的嫡女,又姓蘇。不就是與鄭衣息定親的蘇煙柔嗎?
她乃是寧遠侯府家的嫡三女,出身顯赫不說,更生了一副桃羞杏讓的好相貌。
當初鄭衣息被請封為世子後,鄭國公府與寧遠侯府結下兩姓之緣,門當戶對、強強聯姻,可讓嚴明致好生羨慕了一回。
如今卻……
嚴明致偷瞄了好幾眼鄭衣息,見他眉宇間好似凝著化不開的鬱色後,便識趣地笑道:“鄭世子別見怪,我突然有些內急。”
說罷,便逃也似地離開了涼亭,生怕惹禍上身。
假山上的那一對男女仍在你儂我儂的糾纏。
“煙柔的心裏隻有殿下一人,那樁……那樁婚事是父母之命,並不是煙柔之意。”
作者: 妙玉子
文案
煙兒生下來時便是啞巴。
十五歲那年,她被人牙子賣進鄭國公府,成為世子爺鄭衣息的通房丫鬟。
世子待她極好,教她讀書習字,教她彈琴作畫,教她明理人事。
時日見長,煙兒心悅於他,有了身孕。
彼時鄭衣息攥著她的手,允諾抬她為貴妾,護她安康。
煙兒不在乎名分。
她知自己生來卑賤,隻盼能日夜陪在心上人身側便好。
然而好景不長,鄭衣息定了親。
寧遠侯府家的嫡三女蘇煙柔出身高貴、端秀典雅,與煙兒有雲泥之別。
不過抬了抬手,煙兒便險些被磋磨了大半條命去。
她以世子夫人的身份,高高在上地睨著煙兒,笑道:“不過是個以色侍人的玩意兒,因與我有兩分像,才得了夫君的寵愛。”
煙兒不信,所以她等。
一日日地從斜陽初升,等到夕陽落下,卻總是等不到鄭衣息的身影。
後來,聽小廝們隔著窗笑談:"爺娶了名門美妻,難道還會記得那個啞巴?"
她才恍然大悟。
原來這些年他的溫柔以待,也不過是因為蘇煙柔。
她從頭徹尾隻是個替身。
-
鄭衣息大婚前一日,煙兒設計逃出了鄭國公府,什麽也沒帶走。
她來到一偏僻鄉野,與一莊稼漢結識相親。
莊稼漢憨厚老實,不在乎她的過往,掏心掏肺對她好,她逐漸被打動,應下了婚事。
然而,大婚那日,煙兒沒能等來新郎,卻等到了無數騎馬而來的官兵。
他們以剿滅匪徒之名,將他們拜堂的田舍圍得水泄不通。
為首的男人翻身下馬,迫使她抬起臉,陰鷙的眼神險些將她生吞活剝。
“誰許你另嫁他人的?”
【排雷】
1.女主是啞巴,最後也不會說話。
2.xp為男女主身份差,且位高者為位低者著迷。
3.男女雙c,對男主的潔非常嚴苛,虐男主不會手軟,作者本人並不厭女,也不是嬌妻。
4.很狗血,放飛自我一把。
6.可以批評,但不可以說髒話。作品不代表作者三觀,蘿卜青菜、各有所愛,看文隻是為了消遣,希望大家不要生氣。
6.本文每日收益的1%會捐給山區貧困兒童,後續會發在wb之上,大家如果有靠譜的機構可以推薦給我。
內容標簽: 宮廷侯爵 情有獨鍾 近水樓台
搜索關鍵字:主角: ┃ 配角: ┃ 其它:
一句話簡介:她卑賤、低微,可又該死的迷人。
立意:在逆境中開出最美的花朵
第1章 偷聽
煙兒是鄭國公府裏最下等的粗使丫鬟。
府內西邊的廊廡過道迎著暑熱、臨著冬風,是府裏下人們最不願去的地方,煙兒卻被管事的方婆子安排了在那兒灑掃落葉。
“你既生來就是個啞巴,手腳上的工夫就要更勤快些,若是一味地躲懶耍滑,我便回了大太太,將你賣到花樓窯子裏去。”
方婆子生的粗黑蠻壯,最不喜煙兒這般貌美柔怯的女子,時常挑著刺訓斥煙兒。
有幾個寬厚些婆子看不過眼去,說了幾句公道話:“你是狗嫌人棄,補不到大太太院裏的缺兒,便使勁欺負這啞女,也不怕遭天譴。”
方婆子不過咧開嘴一笑,耀武揚威似地在煙兒潔白瑩潤的皓腕上擰了一把,嘴裏道:“我便是欺負了又如何?誰還能為這啞巴做主不成?”
那幾個婆子拗不過她無賴的行徑,也隻能搖頭離去,獨留下煙兒一人淚眼婆娑地瞧著手臂上那一大塊青紫的痕跡,卻是不敢落下淚來。
她生來便是個啞巴,娘親五歲那年投了井,爹爹一味地好賭酗酒,缺錢時便把她賣給人牙子抵債。
人牙子見煙兒生了副好顏色,便打算養大些後將她賣進花樓裏,誰成想竟遇上了鄭國公府挑買貌美丫鬟這樣的好事。
那人牙子二話不說便領著煙兒去了鄭國公府,得了五十兩銀子後,歡天喜地地離去了。
煙兒生就一雙似顰非顰的彎彎柳眉,水淩淩的杏眸裏好似蒙著一層清淺水霧,再配上一身瑩白細潤的肌膚,勾著人挪不開目光。
世子爺院裏的李嬤嬤一眼便瞧中了煙兒,從頭到腳打量了她一通後,便問:“可有學過伺候人?”
煙兒隻敢搖頭。
李嬤嬤又盤問了她幾句,她皆隻敢搖頭或點頭,並未答上一個字。
李嬤嬤漸漸起了疑,使了些手段嚇了煙兒一通後,便試出了她是個啞巴,還不是被人喂了啞藥毒啞了,而是天生便不會說話。
消息傳去明輝堂,惹得鄭老太太發了好大一場火,將鄭國公夫人劉氏喚來狠罵了一通,隻說:“你打量我死了不成?就這麽磋磨息哥兒?給他尋個啞巴做通房丫鬟,好來作踐他是不是?”
劉氏吃了老太太一通掛落,便也下了狠手,將賣煙兒進府的人牙子尋了出來,打了五十大板後送去了京兆府。
本是打算連煙兒一起處置了,可劉氏一心向佛,到底是存了兩分善心,隻說:“不過是個丫鬟,打發的遠些也就罷了。”
至此,煙兒便被發配去了外院做粗使活計,愈發謹小慎微地做活,並不敢惹出一點事端來。
方婆子倚仗著煙兒柔弱可欺,又叫苦無門,行事便愈發肆無忌憚,險些將煙兒的這半條命都磋磨了大半。
誰成想四月底時,鄭國公府欲辦一場聲勢浩大的花宴,卻一時湊不上人手,少了幾個在水榭裏伺候的丫鬟。
且老太太還吩咐要做活爽利,樣貌不俗的丫鬟,以免丟了鄭國公府的臉。
外院大總管便想起了煙兒這號人物,指著名要她去花宴上伺候。
方婆子因此好幾日不敢下狠手磋磨煙兒,隻是到底心氣不順,想著等花宴結束後,再好好教訓她一回。
花宴那一日。
煙兒得了件水青色的平素綃襦裙,略收拾一番,便遮不住臉上盈韻動人的美色和那玲瓏有致的身段,如清穀幽蘭般勾纏著旁人的目光。
水榭裏的活計較為輕省,不過是燒爐煽風和替賓客們斟茶倒水,大多時候煙兒都避在最裏側,並不敢出頭拔尖。
那管事的婆子見她做事勤勉,便越過了其餘幾個丫鬟,隻吩咐她去水榭後頭的涼亭裏將世子爺請來。
“老太太與大太太她們一會兒便要來水榭,你且手腳快些,別誤了時辰。”那婆子囑咐道。
煙兒點點頭,忙放下手裏的蒲扇,往通往涼亭的青石甬道上走去。
*
涼亭外的琉璃瓦翼角上斂下春日裏的嬌豔暖陽。
鄭衣息正端坐在石椅之上,與嚴明致商論著發小許敏的婚事。
“他一個伯親王家的世子,卻放著清河郡主不娶,硬是要娶一個小官小吏家的女兒,可不是豬油蒙了心嗎?”
鄭衣息笑而不答,隻瞥了一眼義憤填膺的嚴明致,揶揄道:“這不是正合嚴兄的心意嗎?”
嚴明致立時噤了聲,兩腮紅作一團,隻道:“清河郡主怎麽瞧的上我?”
這話卻是不大好接。
索性鄭衣息已定下了婚事,便遊刃有餘地打量起了涼亭外的明媚風光,視線落到涼亭右側的一處崚嶒假山上。
他便轉了話頭,與嚴明致說:“這假山以藤蘿為蓋,掩著一條曲徑通幽的羊腸小道,嚴兄可要去瞧上一瞧?”
嚴明致側身往鄭衣息臉上看去,便見他一身墨底暗紋對襟長袍,清落落的素衫襯得他眉如刀裁,眼若泓溪,舉手投足間漾著幾分冷傲矜貴。
同樣是庶子出身,鄭衣息能攥住嫡母與老太太的心腸,成了鄭國公府的世子爺。
他卻連半個功名都沒考上。
嚴明致心內頹敗一片,正欲答話之時,卻聽得那巍峨假山上飄出些微微弱弱的說話聲。
“殿下當真要對我這麽絕情嗎?”女聲如鶯似啼,份外懇切。
嚴明致尚且聽不出來這道聲音的主人是誰,鄭衣息卻在一夕之間噤了聲,璨若曜石的眸子裏掠過些訝色。
“蘇小姐貴為侯府嫡女,且也有了極為相配的夫婿,何必對本王苦苦糾纏。”男聲溫潤似山間清泉。
嚴明致這才後知後覺地變了麵色,這道男聲再好辨識不過,出自劉貴妃膝下的五皇子。
本是天潢貴胄般尊不可及的人物,偏生了一副仁善溫良的心腸,朝中大臣們皆對他頗有讚詞。
而那位女子的身份則更好猜。
侯府的嫡女,又姓蘇。不就是與鄭衣息定親的蘇煙柔嗎?
她乃是寧遠侯府家的嫡三女,出身顯赫不說,更生了一副桃羞杏讓的好相貌。
當初鄭衣息被請封為世子後,鄭國公府與寧遠侯府結下兩姓之緣,門當戶對、強強聯姻,可讓嚴明致好生羨慕了一回。
如今卻……
嚴明致偷瞄了好幾眼鄭衣息,見他眉宇間好似凝著化不開的鬱色後,便識趣地笑道:“鄭世子別見怪,我突然有些內急。”
說罷,便逃也似地離開了涼亭,生怕惹禍上身。
假山上的那一對男女仍在你儂我儂的糾纏。
“煙柔的心裏隻有殿下一人,那樁……那樁婚事是父母之命,並不是煙柔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