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菜炒好,大嫂二嫂才去了屋裏把孩子們給叫醒。


    李月亮緊隨其後,去屋裏叫醒倆孩子。


    剛被叫醒的孩子,臉懵懵的,這時候你弄他啥都呆呆的沒反應。


    所以,李月亮好好的揉了揉兩個孩子肉肉的小臉蛋,又狠狠的親了親。


    好家夥,這一親可不得了,倆孩子立刻清醒了過來,看著李月亮才回想起這是昨天剛回來的娘。


    所以,剛剛娘親他們了?


    反應過來的倆孩子臉蛋紅紅的,不敢看李月亮,隻低頭偷偷的瞄,小模樣看的李月亮稀罕不已。


    給倆孩子分別穿上剛買的涼鞋,一手抱著一個,李月亮走出了房門。


    看著李月亮一手抱一個孩子,院子裏的大人都知道她這是稀罕兩個孩子,想使勁疼疼。


    特別是幾個女人,都特別理解!


    不過看著兩個孩子臉蛋紅紅的模樣。還是忍不住打趣了兩句:“呦,這是誰家的兩個嬌嬌,窩在親娘的懷裏舒服不?”


    “這臉蛋上抹了啥胭脂啊?咋恁紅!小涼鞋穿著可真好看!”


    眾人哈哈大笑,包括幾個剛起床的孩子。


    兩個孩子雖小,但也知道害臊了,被兩個舅媽打趣著,不由得踢了踢腳。


    李月亮立刻把兩個孩子放了下來,不放下也不行,兩個孩子加起來也有七八十斤,就這麽抱了一會胳膊就酸了。


    兩個孩子下了地後,立馬跑去哥哥姐姐那兒洗漱了。


    眼尖的大侄子看見倆孩子腳上的涼鞋,立馬叫道:“是涼鞋!娘,我也要穿!夢夢想想都穿了。”


    旁邊的幾個孩子也聽見了,頓時也鬧著要穿漂亮涼鞋。


    大人們被幾個孩子吵的不輕,知道不答應今天一天少不得被鬧,就爽快的點頭了。


    幾個孩子高興的奔去各自爹娘的屋子,不一會兒就穿著涼鞋跑出來了,小臉上滿是穿上新鞋的興奮。


    夢夢想想也跟著哥哥姐姐弟弟們跑來跑去,小臉跑的紅撲撲的。


    李月亮看夢夢的頭發有些亂,就招手把她喊過來,從屋裏拿了梳子,三下兩下就編了兩個好看的魚骨辮出來。


    最後綁上李月亮早就準備好的帶有蝴蝶發飾的皮筋,美的小姑娘在鏡子麵前照了好久。


    綁完一個,李月亮眼尖的看見自己唯一的侄女小娟一臉羨慕看著夢夢頭上的新發型。


    李月亮笑了笑,向她招了招手。


    等小娟過來後,李月亮先把她原來綁的頭發散開,又仔細的梳了疏,才重新編起了辮子。


    不一會兒,和剛才夢夢頭上一樣的發型就完成了。最後當然免不了同樣的蝴蝶發飾,隻不過顏色不一樣,但同樣好看,這是李月亮在南邊時特意買的。


    買了很多,都放在了空間裏。


    看著兩個小姑娘蹦蹦跳跳頂著新發型高興的笑臉,李月亮也感覺高興。


    家裏唯二的兩個女孩子的變化,自然大家都注意到了。


    大人們笑了笑,然後都誇了幾句。


    男孩子們對發型好看的飾品不在意,覺得還不如多吃兩口菜正經。


    一家人吃過早飯,男人們出發去地裏幹活,現如今地裏剛播下種子,要看看缺不缺水,缺水的話要從河裏挑水澆地。


    這是個辛苦活,要肩膀挑著扁擔一桶一桶的從附近的河裏打水,挑過去再一瓢一瓢的往外澆水。


    就是青壯男人,幹一會休息一會,一天下來也累的不輕。肩膀紅腫酸疼的不行。


    但這活還非幹不可,除非能恰巧下一場不大不小的雨,把地給澆透了,省了農民一回事,要不然還得幹。


    農民農民,地裏的莊稼就是農民的命根子,家裏的吃穿都在這上麵,不看重不行。


    男人們去了地裏,女人們三下兩下收拾好廚房,又洗了昨兒換洗的衣服,就鎖了院門帶著孩子們出發去紅薯地裏收紅薯。


    本來張琴是不讓李月亮去的,女兒剛回家,還是好好鬆快兩天的好,地裏那點紅薯她們幾個加孩子們就能幹完了。


    但李月亮覺得待在家裏也沒什麽事,還不如去幫點忙,總不能連小孩子都不如,就跟著去了。


    一群女人孩子拿著鋤頭框子去往家裏的紅薯地,通常是大人們在後邊走,孩子們在前邊跑,你追我趕的玩。


    此時,地裏已經有不少幹活的村裏人了,彼此看見了,少不得打招呼。而最後的話題總會繞到李月亮身上。


    一路走來,李月亮是親眼看著親娘和兩個嫂子,三言兩語就把自己的事換了個說法說了出去。


    村裏人無非問的都是這三年自己去哪了?怎麽不回家?還有和王博怎麽樣。


    親娘和兩個嫂子就說當初自己出去找王博坐錯車沒找著,去到了南方那邊,這三年就在南邊打工呢!


    因為覺得男人跑了加坐錯車丟人,就暫時不想回來,一直在南邊給人家打工。


    如今時間過去那麽久了,也想家,就回來了。


    “哦?那做什麽工作啊?”


    “嗨,那南邊工作崗位多了,飯館裏,工廠,商店都招人,我閨女這三年換了不少工作。我昨天也問她都做啥了,她說她也數不清楚了,你說這笨丫頭!”說到最後張琴還恨鐵不成鋼的指了指李月亮。


    “真的,那南邊真的這麽多招工的?”相對於李月亮的事,村裏人還是對那遙遠的南方和工作賺錢的事感興趣,於是忙問道。


    “那可不,我閨女看的真真的……”


    李月亮一臉恍惚的看著自家親娘和嫂子,把自己昨天和她們說的,添油加醋的說給了村裏人。


    走了一路,說了一路,順便又把自己已經和王博離婚,王博是陳世美的事情也講了出來。


    相信過不了今天一天,全村都知道當初自己坐錯車,留在南邊打工三年,又已經和王博離婚的事了。


    李月亮始終相信村裏大娘們嘴巴的戰鬥力。


    作者有話說:


    大家早上好!


    第17章 紅薯


    李月亮不知道村裏人到底相不相信自家親娘和嫂嫂們說的話,反正一路聽過來,李月亮自己都差點相信了。


    相信自己就是當初做錯了車跑去了南方,怕丟人就留在那兒打工三年後才回來順便還離了婚的那個大隊長家的閨女。


    也不知道親娘和嫂子們啥時候統一的口徑,說的有鼻子有眼的。


    特別是跟村裏人描述南邊那邊多麽發達,有多少招人單位,說的跟親眼去過那邊見過似的。


    自己可隻是跟她們大致描述了一下啊!李月亮反正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一行人等到了紅薯地裏,大家看她們要幹活了,才想起自家也要幹呢,此時覺得也說的差不多了,於是一哄而散的離開了。


    李月亮等人都走了,附近都是自家人,才偷偷問老娘啥時候跟嫂子們商量這麽說的。


    張琴白了自家憨子閨女一眼,小聲道:“你當你娘和你嫂子們傻啊!如果照實說,你名聲還要不要了?以後還要不要嫁人了?反正也沒人知道你這三年去幹啥了,當然我們說的算。你沒聽我都沒跟她們說你具體在哪個廠裏店裏幹活嗎,她們想找證據都找不著!”說到最後,張琴一臉得意的表情看著李月亮。


    李月亮回應她的是堅定的豎起的一個大拇指。


    親娘和兩個嫂子都被李月亮這一下逗的哈哈大笑。


    李月亮不自覺的也被帶出了笑。


    小孩子們不知道大人們在笑啥,但他們知道現在大人的心情此時很好,於是也呼喊著笑著在地邊跑來跑去。


    事後李月亮又想了想,再次佩服起親娘和兩個嫂子的英明決策。


    在這時候的鄉下,離婚真真的是個稀罕事,鄉下單身女子要不就是未嫁,要不就是寡婦。


    雖然因為大批回城的知青,使類似於“寡婦”這樣的女子多了不少,但離婚對於一個女子而言真的不是啥好名聲。


    因為李月亮從小就在這村裏長大,村裏的叔伯大娘大嬸也算是看著李月亮長大的,不至於說一些多麽難聽的話。


    但要是再加上被人販子拐,被黑店扣留三年,那村裏人異樣的眼神和閑言碎語是少不了的。


    雖然李月亮真的是從人販子手裏逃了,在黑飯館裏除了起早貪黑的幹活,因為老板娘看的緊的緣故,真的沒被怎麽樣。


    唯一的一次老板想使壞,還換來了李月亮的到來。


    但是,村裏人不可能完全相信你的解釋,捕風捉影,散播謠言都是七大姑八大嬸最擅長的。


    就是沒有也給你造一個有來。


    即使李月亮是從小在村子裏長大的。


    李月亮什麽大風大浪沒見過,不至於被這點小事打倒,大不了離開村子隨便去一個城市都能過的很好。


    但李月亮不能不為家裏人考慮。家裏人是不會隨便離開這個他們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的。


    還有兩個孩子還這麽小,最容易受到別人言語的影響。


    所以,親娘和兩個嫂子的決定是對的!想明白後,李月亮不由得歎了一口氣。


    自己雖然見識多,但論在農村裏生活的道理,還是比不上有經驗智慧的老人。


    起紅薯不僅是個力氣活,也是個技巧活。


    不會的人很容易把紅薯扒爛,有經驗的人起出來的紅薯不僅完整,而且一耙子下去就能把整棵紅薯都扒出來。


    親娘和二個嫂子都是有經驗的人,李月亮起初因為不熟練而扒壞了幾窩,後來掌握了記憶中的技巧後,扒出來的紅薯就很少爛了。


    二嫂看了後笑道:“別看小妹幾年沒幹農活,手藝不差咧!”


    李月亮被打趣的也忍不住笑了。


    大人們一人一壟地起紅薯,小孩子們就紛紛拿著一個柳條筐跟在大人後麵撿紅薯。


    撿紅薯的時候,要把紅薯身上的泥弄掉才放進筐裏,大點的孩子如海子,小娟每年都跟著大人幹這活,都熟練了。


    一邊撿著紅薯,還用手往下扒拉,看有沒有漏網之魚。


    小點的孩子則在哥哥姐姐的帶領下,也歡快的撿著紅薯。


    李月亮起了一會兒紅薯,回過頭一看,自家兩個正蹲在自己後麵的田壟上撿紅薯呢。


    再扭頭一看,海子這孩子正跟在他奶奶身後撿著紅薯,小娟帶著自己的弟弟跟在他們的娘,二嫂身後。河子這孩子跟在大嫂身後。


    看了一會兒,李月亮扭過頭來繼續起紅薯,不過嘴角卻忍不住掛起了笑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零棄婦的悠哉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中兩條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中兩條魚並收藏八零棄婦的悠哉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