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問穎笑著拍拍她的臉頰:“好了,回家去好好過日子吧,就像宜山夫人說的那樣,安心讀書,或許以後我們還有再見的機會。”
二丫用力點點頭,轉身走了兩步,又轉回來,帶著一點孩子氣的笑容,悄聲問道:“仙女姐姐,裏麵的那位貴人……是姐姐的,姐姐的,嗯——夫君嗎?”她似乎很不容易才想到這麽一個偏文雅的詞。
阮問穎一怔,臉龐有點發熱,片刻才繼續先前的笑容,道:“為什麽這麽問?”
二丫細語:“因為,村子裏的姐姐都是在這個年紀嫁人的……有些比姐姐還早……”
阮問穎在“仙女是不會嫁人的”和“姐姐還沒有嫁人”之間徘徊半晌,最終選擇了第三個答案。
“為什麽會想到問這個?”她道,“裏頭的那個人是不是姐姐的夫君,對你來說有什麽不同嗎?”
二丫搖搖頭,又點點頭,最後還是搖了搖頭。
看得她一陣不解,半是好笑地問她:“你這到底是點頭還是搖頭?想表達什麽意思?”
二丫垂下頭,絞著手指:“我、我本來想說,裏頭的那位貴人有點可怕,二丫光是聽他說話就嚇得心怦怦直跳,想讓姐姐不要嫁給他……但如果……貴人已經是姐姐的夫君,我這麽說,姐姐一定會生氣。姐姐又幫了我這麽多,是我的大恩人,二丫不能這樣、這樣說姐姐夫君的壞話,所以……就什麽都不說了……”
阮問穎:“……”這不是什麽都說了嗎?
而且楊世醒在方才統共也沒說幾句話吧,怎麽就能讓這丫頭這麽害怕,到了要關心她終身大事的地步?他的威壓氣勢真有那麽唬人?
她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同時也很啼笑皆非,寬慰道:“你不用擔心,姐姐沒有嫁給他。好了,快回家吧,別讓你爹爹娘親等急了。”
小孩子總是很好哄的,二丫被她這麽一說,神情眼見著放鬆了下來,留下一句祝福她早日找到如意郎君的話,跟著一名護衛走了,不知道是直接被送回家還是轉交到山莊下人手裏。
立在門廊處圍觀了全程的雲山目瞪口呆,不可置信道:“這丫頭怎麽這樣?殿下傳召親問事宜,她不感恩戴德也就算了,居然還說殿下的壞話?真是窮山惡水出刁民。”
阮問穎替其分辯了兩句:“不過一個鄉野丫頭,又不知曉殿下的身份,哪裏懂得這些。”
雲山不敢反駁,咕噥道:“反正我不覺得殿下可怕。姑娘也不要被她帶偏了,論起如意郎君,天底下隻有我們家殿下配得上姑娘,旁的人誰也比不過。”
山黎正從一旁的耳室裏轉出來,聞聽此言,當即斥道:“姑娘跟前說什麽渾話?好好的正經事不幹,成日裏胡言亂語些有的沒的,當心被殿下知道了問罪。”
雲山不怵,嘻嘻笑道:“姐姐明鑒,我說的都是真心話。普天之下,除了我們殿下,還有人配得上阮姑娘嗎?”
山黎又是一瞪眼:“誰要聽你的真心假心?”
話畢不再理會,隻專注對著阮問穎行禮,把她送回了閣間。
閣間內,楊世醒已經坐回到了案邊,雲母珠串的簾帳垂下,隔絕了外邊的喧囂。
聽到動靜,他懶懶抬起一側眼皮:“終於想起回來了?”
見著他,阮問穎忍不住想起二丫在臨行前說的那些話,心裏有些發虛,也有些羞赧。
她若無其事道:“我才出去不過一會兒,怎麽就成終於了?”
上前在他身旁坐下,詢問:“你怎麽回到這裏來了?不看外麵的熱鬧了?”
楊世醒道:“我本來就不是為了看熱鬧來的。先前是你硬要拉著我,我才給你兩分麵子。”
他說得隨意而又輕慢,聽得阮問穎不由莞爾,心想,還真有幾分驕縱不屑的模樣,難怪二丫會被嚇到。
她道:“你知道方才在外麵,二丫都和我說了什麽嗎?”
對方依然是那副漫不經心的模樣:“說了什麽?”
她道:“說你凶,說你可怕,讓我不要嫁給你。”
楊世醒的眉慢慢挑了起來:“你確定?這是她對你說的原話?”
她道:“確定。”
“那你怎麽回答的?”
“自然是讓她放心,說我還沒有嫁人。”
楊世醒從鼻息裏逸出一聲哼笑:“自然?你不覺得這個詞用得有些不太對嗎?”
“哪有,我覺得挺好的啊。”阮問穎裝傻,“而且這件事的重點也不在於我的回答——那丫頭膽子這麽小,居然還敢在誤以為你是我夫君的情況下說你不好,可見是真心被你嚇到了。表哥,你是不是該反省下自己?不求你和藹可親,也不能凶神惡煞到止小兒夜啼的程度。”
楊世醒對此的回答是又一聲嗤笑:“誤以為我是你夫君?看來她還不算太蠢。”
她故意蹙眉,裝出一副不讚同的模樣:“你就是老用這副口吻說話,才會讓別人覺得你凶的。”
他滿不在乎地給自己斟酒:“別人如何,與我有什麽相幹?”
阮問穎早已習慣他的這般態度,見狀不再多言,道:“行,與你無關,是我多嘴了。”
又轉過話鋒:“麵也見過了,話也問過了,怎麽樣,你覺得那丫頭是個騙子嗎?”
“不是。”楊世醒答得幹脆,“她是地地道道的農戶出身,是農家女。”
聞言,阮問穎舒了口氣,露出一個徹底放下心來的微笑:“那就好。”
楊世醒凝睇著她的笑容,寵溺的目光裏含著幾分不易察覺的探究。
“我有些好奇。”他緩緩開口,“方才那丫頭在樓下時,所有人,包括你的恩師,都隻對她一家表示了同情,而不會去想、去在意是否有別的農戶也同她家一般亟需救助。為什麽你不一樣?”
阮問穎一怔,有些不明白他這話的意思:“這……可能是沒有想那麽多吧?”
他繼續追問:“那你為什麽會想這麽多呢?”
阮問穎這下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麽回答了。
她試圖梳理脈絡,尋根溯源,但最終沒發現什麽特別的原因。
隻能應出一句:“我也不知道,就是這樣想到了……”
又小聲囁嚅:“……也不是一件多難想的事情……”
“是啊。”出乎意料的,楊世醒附和了她,“不是一件難想的事,可許多人卻完全想不到,包括你的恩師也不明白,到底出身高門,不懂得民間疾苦。”
阮問穎聽出他話裏的端倪,心中一跳:“你……”
才開了一聲口,她就立刻閉上,因為接下來的話會涉及他之前所說的朝廷秘事,縱使他不在乎她的妄議與否,她也不能太過僭越,朝堂廷政,終究還是小心為上。
沒想到她低估了楊世醒的恣意縱情,或者說是對她的信任。
但見他微微一笑,徐徐道:“許山芙在月餘前曾遞過一道折子,讓父皇於鄉野田陌之間開辦學堂,為朝廷培養賢士。”
“這個提議被父皇擱置了,理由是農戶窮苦,辦學非當務之急,解決溫飽問題才是最要緊的。”
“但她不這麽覺得。她認為農戶窮苦是因為沒錢去書院裏念書,繼而不能科舉取士、飛黃騰達。”
“開辦學堂之後,孩子們的花費由公中供給,不怕他們念不著書。這樣一來,他們將來即使不能為官作宰,也可以當個秀才補貼家用,再不濟,還可以讓他們開智明理,減少作奸犯科。”
“你覺得呢?”他看向阮問穎,“父皇和你恩師的觀點,哪個更對?”
第37章 帝王之道,在於為天下萬民謀福祉
阮問穎:“……”她可以不回答這個問題嗎?
“表哥, 我們非要聊這些嗎?”她軟軟糯糯地開口,用一雙含情露目瞧過去,“這段時日裏你那麽忙,難得才和我見一回, 難道不想和我多說些什麽別的話?”
她意有所指, 楊世醒卻不接茬,鎮定自若道:“風花雪月雖好, 柴米油鹽也不可或缺。”
他看向她, 在溫情中帶著幾分正經:“我想聽聽你的看法。”
阮問穎有點明白他的意思了。
兩個人的契合, 不隻是由家世和相貌構成,與雙方的性情、思想也息息相關, 尤其他還是六皇子, 將來會繼承大統,在妻子的人選方麵會更加要求苛刻。
還是那句老話, 帝後共治兩殿, 僅僅賢良淑德是當不好一名皇後的。哪怕是她素來不喜朝政的舅母,也無法完全從這漩渦中脫身, 三年前的南順侯一案就是例子。
楊世醒問她, 不一定是想考驗她,但也絕不是把這事當成閑話來說著玩。
思及此,她定了定神,仔細思考了一番,斟酌著道:“陛下和宜山夫人說的……都有道理,不能齊頭並進嗎?”
楊世醒對她笑了一笑:“不能。如今天下雖太平昌盛, 但朝廷始終能力有限, 父皇恨不得把國庫裏的一文錢掰成兩文錢花, 顧得了一頭已是勉勉強強, 遑論雙管齊下。”
聞言,阮問穎好好地蹙了一會兒眉。
她的眉很好看,彎彎細細的,如遠山含黛,微蹙起來,似江南水麵上籠罩著一層煙雨,飄起輕輕淡淡的憂愁,讓楊世醒忍不住伸手撫了一撫。
而此時兩人的心思都在溫飽與讀書的抉擇問題上,所以誰也沒有在意這個舉動。
最終,阮問穎道:“那……還是先解決溫飽問題吧,如果連吃飯都不能保證,就算辦了學堂,恐怕也沒人有心思去讀書。”二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不過,”她看向他,眸光微明,“聽你這話的意思,是已經有了解決溫飽的辦法?”那可真是一件大喜事。
“沒有。”楊世醒答得幹脆,“隻能說有相關的想法,目前正在嚐試,不確定能不能成功。”
阮問穎:“……那你還讓我選?”
對方不答反問:“所以,你現在覺得你恩師的觀點比較好了?”
她小聲嘀咕:“既然現在還想不出什麽解決辦法,那自然是開設學堂好一點,至少能夠付諸實際。”
說到這裏,她頓了一頓,突發奇想道:“不如結合起來,讓學堂管飯?這樣一來孩子們就不會被餓到了,家裏的大人也能減輕一些負擔。”
“好主意。”楊世醒給予肯定,“不過我有幾個問題想問你。”
他這話一出,阮問穎就知道了,自己的這個想法定有許多思慮不周的地方,當下趨迎笑道:“好啊,你問。不過,你——可不可以問得稍微溫和一點?”
對麵人失笑:“怕什麽,我又不是洪水猛獸。我隻是想問問你,有沒有籌算過在鄉野之地開設學堂需要收多少個學童,這些人每天要吃多少飯,又要花銷多少費用。”
阮問穎心道,怕的就是你問這些回答不上來的問題,顯得她多愚鈍似的。
麵上不顯,故作鎮定道:“沒有。不過我想應當不會太多吧?一家農戶一年花費一兩銀子不到,孩子頂了天也就半兩。”
“依製,一裏有百戶人家,十裏為一鄉。一個鄉野村莊統共有千戶人家,一年加起來的花費不過五百兩,不算什麽。”
楊世醒笑了:“好大的口氣,一年五百兩也不算什麽,你一年能有多少的銀錢?”
阮問穎在心裏算了算,她的月錢有十兩銀子,逢年過節還會有額外的賞賜,零零總總加起來可能有二百兩,也可能不到,或是超過,但差不多是這個數。
當然,這些指的是純銀錢,衣裳、首飾沒有加上,因為她也不懂得換算,那些長輩和楊世醒送給她的東西更不能算,都是有市無價。
她把實話說了,道:“雖然比不上一年五百兩的花費,但這隻是我一個人的銀兩,且我又是白身,沒有其他的進項,這筆花費……應當不算很大吧?”
楊世醒沒說算不算,隻道:“那我再問你,天底下有多少鄉野村莊?這些村莊裏開辦的學堂,加起來需要花費多少銀兩?”
阮問穎:“……”
楊世醒:“而且開辦學堂不是一句話的事,需要雇人搭屋、雇人講課,雇人燒火打水、采買物什,這些事項所需要的花費,你又算過了嗎?”
阮問穎:“……”
楊世醒:“最後,我想問你,你知道一個一品大員一年的俸祿是多少嗎?”
二丫用力點點頭,轉身走了兩步,又轉回來,帶著一點孩子氣的笑容,悄聲問道:“仙女姐姐,裏麵的那位貴人……是姐姐的,姐姐的,嗯——夫君嗎?”她似乎很不容易才想到這麽一個偏文雅的詞。
阮問穎一怔,臉龐有點發熱,片刻才繼續先前的笑容,道:“為什麽這麽問?”
二丫細語:“因為,村子裏的姐姐都是在這個年紀嫁人的……有些比姐姐還早……”
阮問穎在“仙女是不會嫁人的”和“姐姐還沒有嫁人”之間徘徊半晌,最終選擇了第三個答案。
“為什麽會想到問這個?”她道,“裏頭的那個人是不是姐姐的夫君,對你來說有什麽不同嗎?”
二丫搖搖頭,又點點頭,最後還是搖了搖頭。
看得她一陣不解,半是好笑地問她:“你這到底是點頭還是搖頭?想表達什麽意思?”
二丫垂下頭,絞著手指:“我、我本來想說,裏頭的那位貴人有點可怕,二丫光是聽他說話就嚇得心怦怦直跳,想讓姐姐不要嫁給他……但如果……貴人已經是姐姐的夫君,我這麽說,姐姐一定會生氣。姐姐又幫了我這麽多,是我的大恩人,二丫不能這樣、這樣說姐姐夫君的壞話,所以……就什麽都不說了……”
阮問穎:“……”這不是什麽都說了嗎?
而且楊世醒在方才統共也沒說幾句話吧,怎麽就能讓這丫頭這麽害怕,到了要關心她終身大事的地步?他的威壓氣勢真有那麽唬人?
她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同時也很啼笑皆非,寬慰道:“你不用擔心,姐姐沒有嫁給他。好了,快回家吧,別讓你爹爹娘親等急了。”
小孩子總是很好哄的,二丫被她這麽一說,神情眼見著放鬆了下來,留下一句祝福她早日找到如意郎君的話,跟著一名護衛走了,不知道是直接被送回家還是轉交到山莊下人手裏。
立在門廊處圍觀了全程的雲山目瞪口呆,不可置信道:“這丫頭怎麽這樣?殿下傳召親問事宜,她不感恩戴德也就算了,居然還說殿下的壞話?真是窮山惡水出刁民。”
阮問穎替其分辯了兩句:“不過一個鄉野丫頭,又不知曉殿下的身份,哪裏懂得這些。”
雲山不敢反駁,咕噥道:“反正我不覺得殿下可怕。姑娘也不要被她帶偏了,論起如意郎君,天底下隻有我們家殿下配得上姑娘,旁的人誰也比不過。”
山黎正從一旁的耳室裏轉出來,聞聽此言,當即斥道:“姑娘跟前說什麽渾話?好好的正經事不幹,成日裏胡言亂語些有的沒的,當心被殿下知道了問罪。”
雲山不怵,嘻嘻笑道:“姐姐明鑒,我說的都是真心話。普天之下,除了我們殿下,還有人配得上阮姑娘嗎?”
山黎又是一瞪眼:“誰要聽你的真心假心?”
話畢不再理會,隻專注對著阮問穎行禮,把她送回了閣間。
閣間內,楊世醒已經坐回到了案邊,雲母珠串的簾帳垂下,隔絕了外邊的喧囂。
聽到動靜,他懶懶抬起一側眼皮:“終於想起回來了?”
見著他,阮問穎忍不住想起二丫在臨行前說的那些話,心裏有些發虛,也有些羞赧。
她若無其事道:“我才出去不過一會兒,怎麽就成終於了?”
上前在他身旁坐下,詢問:“你怎麽回到這裏來了?不看外麵的熱鬧了?”
楊世醒道:“我本來就不是為了看熱鬧來的。先前是你硬要拉著我,我才給你兩分麵子。”
他說得隨意而又輕慢,聽得阮問穎不由莞爾,心想,還真有幾分驕縱不屑的模樣,難怪二丫會被嚇到。
她道:“你知道方才在外麵,二丫都和我說了什麽嗎?”
對方依然是那副漫不經心的模樣:“說了什麽?”
她道:“說你凶,說你可怕,讓我不要嫁給你。”
楊世醒的眉慢慢挑了起來:“你確定?這是她對你說的原話?”
她道:“確定。”
“那你怎麽回答的?”
“自然是讓她放心,說我還沒有嫁人。”
楊世醒從鼻息裏逸出一聲哼笑:“自然?你不覺得這個詞用得有些不太對嗎?”
“哪有,我覺得挺好的啊。”阮問穎裝傻,“而且這件事的重點也不在於我的回答——那丫頭膽子這麽小,居然還敢在誤以為你是我夫君的情況下說你不好,可見是真心被你嚇到了。表哥,你是不是該反省下自己?不求你和藹可親,也不能凶神惡煞到止小兒夜啼的程度。”
楊世醒對此的回答是又一聲嗤笑:“誤以為我是你夫君?看來她還不算太蠢。”
她故意蹙眉,裝出一副不讚同的模樣:“你就是老用這副口吻說話,才會讓別人覺得你凶的。”
他滿不在乎地給自己斟酒:“別人如何,與我有什麽相幹?”
阮問穎早已習慣他的這般態度,見狀不再多言,道:“行,與你無關,是我多嘴了。”
又轉過話鋒:“麵也見過了,話也問過了,怎麽樣,你覺得那丫頭是個騙子嗎?”
“不是。”楊世醒答得幹脆,“她是地地道道的農戶出身,是農家女。”
聞言,阮問穎舒了口氣,露出一個徹底放下心來的微笑:“那就好。”
楊世醒凝睇著她的笑容,寵溺的目光裏含著幾分不易察覺的探究。
“我有些好奇。”他緩緩開口,“方才那丫頭在樓下時,所有人,包括你的恩師,都隻對她一家表示了同情,而不會去想、去在意是否有別的農戶也同她家一般亟需救助。為什麽你不一樣?”
阮問穎一怔,有些不明白他這話的意思:“這……可能是沒有想那麽多吧?”
他繼續追問:“那你為什麽會想這麽多呢?”
阮問穎這下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麽回答了。
她試圖梳理脈絡,尋根溯源,但最終沒發現什麽特別的原因。
隻能應出一句:“我也不知道,就是這樣想到了……”
又小聲囁嚅:“……也不是一件多難想的事情……”
“是啊。”出乎意料的,楊世醒附和了她,“不是一件難想的事,可許多人卻完全想不到,包括你的恩師也不明白,到底出身高門,不懂得民間疾苦。”
阮問穎聽出他話裏的端倪,心中一跳:“你……”
才開了一聲口,她就立刻閉上,因為接下來的話會涉及他之前所說的朝廷秘事,縱使他不在乎她的妄議與否,她也不能太過僭越,朝堂廷政,終究還是小心為上。
沒想到她低估了楊世醒的恣意縱情,或者說是對她的信任。
但見他微微一笑,徐徐道:“許山芙在月餘前曾遞過一道折子,讓父皇於鄉野田陌之間開辦學堂,為朝廷培養賢士。”
“這個提議被父皇擱置了,理由是農戶窮苦,辦學非當務之急,解決溫飽問題才是最要緊的。”
“但她不這麽覺得。她認為農戶窮苦是因為沒錢去書院裏念書,繼而不能科舉取士、飛黃騰達。”
“開辦學堂之後,孩子們的花費由公中供給,不怕他們念不著書。這樣一來,他們將來即使不能為官作宰,也可以當個秀才補貼家用,再不濟,還可以讓他們開智明理,減少作奸犯科。”
“你覺得呢?”他看向阮問穎,“父皇和你恩師的觀點,哪個更對?”
第37章 帝王之道,在於為天下萬民謀福祉
阮問穎:“……”她可以不回答這個問題嗎?
“表哥, 我們非要聊這些嗎?”她軟軟糯糯地開口,用一雙含情露目瞧過去,“這段時日裏你那麽忙,難得才和我見一回, 難道不想和我多說些什麽別的話?”
她意有所指, 楊世醒卻不接茬,鎮定自若道:“風花雪月雖好, 柴米油鹽也不可或缺。”
他看向她, 在溫情中帶著幾分正經:“我想聽聽你的看法。”
阮問穎有點明白他的意思了。
兩個人的契合, 不隻是由家世和相貌構成,與雙方的性情、思想也息息相關, 尤其他還是六皇子, 將來會繼承大統,在妻子的人選方麵會更加要求苛刻。
還是那句老話, 帝後共治兩殿, 僅僅賢良淑德是當不好一名皇後的。哪怕是她素來不喜朝政的舅母,也無法完全從這漩渦中脫身, 三年前的南順侯一案就是例子。
楊世醒問她, 不一定是想考驗她,但也絕不是把這事當成閑話來說著玩。
思及此,她定了定神,仔細思考了一番,斟酌著道:“陛下和宜山夫人說的……都有道理,不能齊頭並進嗎?”
楊世醒對她笑了一笑:“不能。如今天下雖太平昌盛, 但朝廷始終能力有限, 父皇恨不得把國庫裏的一文錢掰成兩文錢花, 顧得了一頭已是勉勉強強, 遑論雙管齊下。”
聞言,阮問穎好好地蹙了一會兒眉。
她的眉很好看,彎彎細細的,如遠山含黛,微蹙起來,似江南水麵上籠罩著一層煙雨,飄起輕輕淡淡的憂愁,讓楊世醒忍不住伸手撫了一撫。
而此時兩人的心思都在溫飽與讀書的抉擇問題上,所以誰也沒有在意這個舉動。
最終,阮問穎道:“那……還是先解決溫飽問題吧,如果連吃飯都不能保證,就算辦了學堂,恐怕也沒人有心思去讀書。”二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不過,”她看向他,眸光微明,“聽你這話的意思,是已經有了解決溫飽的辦法?”那可真是一件大喜事。
“沒有。”楊世醒答得幹脆,“隻能說有相關的想法,目前正在嚐試,不確定能不能成功。”
阮問穎:“……那你還讓我選?”
對方不答反問:“所以,你現在覺得你恩師的觀點比較好了?”
她小聲嘀咕:“既然現在還想不出什麽解決辦法,那自然是開設學堂好一點,至少能夠付諸實際。”
說到這裏,她頓了一頓,突發奇想道:“不如結合起來,讓學堂管飯?這樣一來孩子們就不會被餓到了,家裏的大人也能減輕一些負擔。”
“好主意。”楊世醒給予肯定,“不過我有幾個問題想問你。”
他這話一出,阮問穎就知道了,自己的這個想法定有許多思慮不周的地方,當下趨迎笑道:“好啊,你問。不過,你——可不可以問得稍微溫和一點?”
對麵人失笑:“怕什麽,我又不是洪水猛獸。我隻是想問問你,有沒有籌算過在鄉野之地開設學堂需要收多少個學童,這些人每天要吃多少飯,又要花銷多少費用。”
阮問穎心道,怕的就是你問這些回答不上來的問題,顯得她多愚鈍似的。
麵上不顯,故作鎮定道:“沒有。不過我想應當不會太多吧?一家農戶一年花費一兩銀子不到,孩子頂了天也就半兩。”
“依製,一裏有百戶人家,十裏為一鄉。一個鄉野村莊統共有千戶人家,一年加起來的花費不過五百兩,不算什麽。”
楊世醒笑了:“好大的口氣,一年五百兩也不算什麽,你一年能有多少的銀錢?”
阮問穎在心裏算了算,她的月錢有十兩銀子,逢年過節還會有額外的賞賜,零零總總加起來可能有二百兩,也可能不到,或是超過,但差不多是這個數。
當然,這些指的是純銀錢,衣裳、首飾沒有加上,因為她也不懂得換算,那些長輩和楊世醒送給她的東西更不能算,都是有市無價。
她把實話說了,道:“雖然比不上一年五百兩的花費,但這隻是我一個人的銀兩,且我又是白身,沒有其他的進項,這筆花費……應當不算很大吧?”
楊世醒沒說算不算,隻道:“那我再問你,天底下有多少鄉野村莊?這些村莊裏開辦的學堂,加起來需要花費多少銀兩?”
阮問穎:“……”
楊世醒:“而且開辦學堂不是一句話的事,需要雇人搭屋、雇人講課,雇人燒火打水、采買物什,這些事項所需要的花費,你又算過了嗎?”
阮問穎:“……”
楊世醒:“最後,我想問你,你知道一個一品大員一年的俸祿是多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