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世醒卻露了笑,誇讚她:“不錯。我還以為你久不碰弓, 第一箭會脫靶, 沒想到和從前一樣厲害, 不愧是將門虎女。”
她嘟唇:“才不是, 從前我會射得更準一點。你讓我休養得太久,整個人都怠懶了。”
“很正常,你多久沒碰弓箭了?便是最厲害的將軍也需日日勤練方能維持常勝不敗。我帶你多跑幾圈,多射幾箭,等筋骨活絡開就不會有問題了。”
就這樣,楊世醒策馬在校場裏繞起圈來。果然如他所言,阮問穎在射出幾箭後逐漸找回了手感,射得一箭比一箭準,最後都想讓他策馬疾馳,帶著她來一回十環箭了。
所謂十環箭,指的是將十枚箭靶以不同間距排開,人在遠處一邊快速打馬而過,一邊以手挽弓射箭,連續射出十支,看最後能中幾箭,是世家貴族聚會間和習武擂台上常見的比試。
阮問穎曾在趙筠如舉辦的一場宴會中獲得過頭籌,當時對方還沒有成為她的二嫂,她二哥以一套翡翠雲子相求,請她一定要在比試中贏得魁首,好讓他在心儀的姑娘跟前大大漲一回臉。
她答應了這個要求,不過為的不是翡翠雲子,而是她二哥的終身幸福,以及被趙家姑娘作為頭獎的一斛明月珠,那價值可比翡翠雲子要高多了,也得她的喜歡。
隻可惜長安習武的女眷不多,有能力舉辦盛大比會的更少,除了那場比試外她就沒有遇到過正經的,多是一些小打小鬧的宴飲遊戲,如投壺之類。
後來她自己也設過一場宴,雖然身為東道主不好和賓客搶彩頭,但也好好地下場過了一把癮。
如今她弓箭在手,又被校場帶著些許粗糲的風一吹,心頭便不自禁發起癢來。
楊世醒回絕了這個提議:“不行。你身子還虛著,不能玩這種花樣。”
她試圖撒嬌:“我已經好全了,你看我現在的氣色多好?就連吳大夫也說我不用再服什麽藥。哪有虛?”
“吳想容沒叮囑過你不能太過著涼受熱?你要玩這個就是受熱。”
“我不過射幾把箭,怎麽就受熱了?”
“你現在就已經受熱了。”楊世醒道,抬起圈住她腰肢的右手,用袖口在她額頭擦拭了一下,“都出汗了,還嘴硬。”
織錦的麵料柔軟,輕輕掖過阮問穎的臉龐,帶起一陣輕然舒適。
與之一同的還有稍顯底氣不足的不服。
她小聲嘀咕:“今天的日頭這麽高,我出汗是正常的,不出汗才不正常。而且吳大夫雖然叮囑了我那些話,但誰知道是不是你的授意……”
楊世醒的手停了停:“我如此貼心待你,你不感動也就算了,怎麽還當麵說我的壞話?”
她抿嘴一笑:“哪有?我明明是在推測。”
“那你不用推測了。”他道,“的確是我讓她這麽說的。”
直白的承認讓她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呆了片刻才道:“你——你還真是——不怕人家笑話。”
“笑話什麽?我又沒有班門弄斧,隻不過是表達了一下對你的擔心,讓他們仔細看顧點你的身子罷了,有什麽好笑話的?”
阮問穎恍然。
難怪吳想容每次給她診完脈都會說上一番叮囑,她還以為這是醫者固有的習慣,沒想到是得了頂頭主子的吩咐。
她憋出一句:“……你對我也太擔心了,根本沒有這個必要。”
“我知道。”楊世醒應得幹脆,“可我就是擔心,沒辦法,隻能委屈一下你了,反正讓你這麽養著身體也不是壞事。”
說完,他把韁繩一引,調轉馬頭,去往另一邊。
阮問穎開始還以為他又要帶她繞圈,後來見他離箭靶越來越遠,才察覺到他是想離開校場,連忙道:“你要帶我走了嗎?可我的箭還沒射完呢。”
“留著下次射。這回玩的時辰差不多了,我們回殿內去。”
“才剛過了一炷香,哪裏就差不多了?”
“我覺得差不多了。”
“……”
用比繞圈時還要慢的速度,楊世醒策馬慢悠悠地離開。
阮問穎倚在他的懷裏,抿著唇不說話,談不上生氣,隻是有點鬱悶。
不過這鬱悶很快在身後人的舉動下煙消雲散了。
行至校場邊緣,楊世醒立馬停駐,她以為他要在此下馬,正等著他給她搭把手,不想他卻抽過一支羽箭,從身後握住她的手,彎弓搭箭,和她一起對準了遠處的銅鑼雙靶。
他微垂下頭,在她耳邊含笑詢問:“距離這麽遠,你說,我們能射中它嗎?”
感受到他的氣息,阮問穎耳根微熱,飄浮起一點不合時宜的旖旎思緒,努力收斂心神,定神望著雙靶道:“當然可以。”
這話若是讓別人聽見,定會腹誹她大言不慚,因為銅鑼雙靶不僅是所有箭靶中最難射的一種,他們所處之處也遠遠超過了尋常射箭的距離,她自己光是看著就有些不準,更遑論上手射了。
但這一箭既然是楊世醒帶她射的,還是手把手地帶,那就一定能行,不行她也要捧這個場。
如是這般,在楊世醒於她耳畔的一聲“放箭”令下,她鬆開手,看著箭矢疾馳而去,穿過第一麵箭靶的中心圓圈,打在第二麵箭靶處覆著的銅鑼上,發出一聲清脆的震響。
附近當值的宮侍發出幾下叫好,又立刻掩聲,因為楊世醒向來喜靜,不允許含涼殿內有吵鬧之聲,哪怕是稱讚自己英明神武的話也一樣。
阮問穎沒有這麽多顧忌,揚起粲然笑臉,轉身埋入他的懷裏,用力抱了他一下,熱烈讚美:“古有百步穿楊,今有千步敲鑼。世醒哥哥,你真厲害!”
楊世醒單手攬住她,笑問:“現在覺得過癮了?”
她使勁點了點頭:“要是能讓我親自試一回就更好了。不過相隔這麽遠,我可能沒你那麽厲害,一箭就射中了。”
他笑著道:“下次我教你怎麽射。”
說完翻身下馬,把弓箭掛回馬鞍,摟過她的腰,扶著她落到地上。
回到殿裏,楊世醒徑直帶阮問穎去了曲泉閣,命淡鬆打水來給她洗臉,又讓山黎端上一盞蜜露清茶,供她消熱解渴。
蜜用的是桂花露,山黎道:“上回的桂花茶姑娘覺得香味有些濃了,這回奴婢便用了香味很淺的桂花露,隻有一點淡淡的清甜,請姑娘品嚐一二。”
阮問穎嚐了嚐,果然味道比之前好多了,莞爾讚道:“味道很不錯。你泡茶的手藝真是越發精進了。”
山黎也笑:“姑娘喜歡就好。”又同她交談了兩句,便很有眼色地告退。
靜水流聲不斷,窗格外的楊柳遞來一枝初秋金黃。
楊世醒安靜地看著阮問穎喝茶,直到她把茶盞放下,才開口道:“有一件事我想問你,你別驚訝。”
她一怔,看向他道:“什麽事?”
“你之前給吳想容看的寒丹是從哪裏得來的?”
阮問穎險些被之前的茶水嗆住。
“你、你怎麽——”她原本想問他是怎麽知道這事的,但轉念一想,吳家兄妹是他的心腹,他從吳想容那裏聽來任何話都不奇怪,遂換了說辭,不可思議道,“她連這種事都要稟報給你?!”
一想到對方會把她的所有事都講給楊世醒聽,她的感覺就變得有些不好起來。
不是說她有什麽想要隱瞞的,是……這就好像被人監視起來了一樣,讓她感到不舒服。
“不是你想的那樣。”楊世醒看穿她的心思,道,“我沒有要求她事無巨細地稟報,因著是寒丹她才會告訴我,換了別的丹藥就不會了。”
阮問穎有些敏感道:“為什麽?她怕我服下它來避子嗎?”
“也許吧。這種藥藥性太強,服下後可能會致終身不孕,她當然得在這件事上謹慎一點。”
“你呢?”她凝眸看向他,不自覺緊了手心,“你也覺得我會這麽做嗎?服下這種……避身孕的丹藥。”
楊世醒輕挑起眉:“我當然不會。我和你自從那一次後就再沒有過,你服什麽丹藥?”
阮問穎的臉尷尬地紅了。
“你……你好不害臊。”她磕磕巴巴地責備他。
楊世醒把眉挑得更高:“我不害臊?是誰主動把話題往這方麵帶的?”
他往前傾過一點身,伸手抬起她的下頷,目光逡巡著她的臉龐,含笑道:“不會是你吧?”
曖昧的動作讓阮問穎紅暈更深,也由此放下了心,知道他提寒丹不是為了找她算賬或質問。
她往後端正身體,有些不好意思地垂了下眸,道:“是我想錯了,我……我把你想得太狹隘了,你不要生氣。”
“知道就好。”楊世醒輕輕逸出一聲哼,收回手,“不過你也不算錯,若非我們之間不存在避子的需要,我在得知這事後肯定會和你生氣。偷偷摸摸把這種藥拿給大夫看,你是生怕人想不歪?”
“我沒有偷偷摸摸。”阮問穎爭辯,“我是正大光明拿給吳大夫看的。”
“嗯。正大光明。”他懶懶應聲,“那為什麽吳想容問你這藥是從何處得來時,你撒謊騙她說是集市上買的呢?”
“……”果然,她就知道她當時找的借口沒有瞞過去,但吳想容至於把這種話也稟報給他聽嘛,簡直比得上錦衣衛了。
阮問穎心中悶悶。
她怏怏詢問:“所以,吳大夫是誤會了我想要服藥,才把這事告訴的你?”
“不全是。”楊世醒道,“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你給她看的丹藥。你可知就在不久之前,我才命吳想旬去追查此種丹藥?結果你自己就送上了門,豈能不讓他們感到驚訝惶恐?”
第214章 皇後服用的性涼之物,就是此藥
阮問穎吃了一驚:“你讓吳太醫去追查這藥?為什麽?”
“你還記得我對你說過, 皇後是因為服用過性涼之物,才子嗣艱難的嗎?”楊世醒道。
阮問穎當然記得,那時她還在心裏嘀咕了一下,想著什麽樣的性涼之物這般厲害, 能使皇後多年難有身孕, 懷疑對方是不是中了後宮妃嬪的招,譬如張氏之流。
現在聽他這麽詢問, 她的心裏便打起了鼓, 回想起先前吳想容告知她丹丸藥性的說法, 一時感到坐立難安。
她艱難開口:“你……你是想說,皇後服用的性涼之物, 就是此藥嗎?”
楊世醒頷首。
她不敢相信:“天底下的性涼之物何其之多, 便是這藥丸本身也是由多種性涼之物合製而成的,你怎麽能確定皇後服用的就是它?她親口告訴你的嗎?”
最後一句話她說得有點激動, 帶了點質問的味道, 換了別人恐怕會被當場扣上一個冒犯不敬的罪名,但她已經顧不上這麽多了, 隻想證明這個說法站不住腳。
楊世醒自然不會計較她的失態, 神色平淡道:“許多事不必說,光憑號脈就能號出來,太醫院裏也有不少當年留下的脈案可供翻閱。”
“我讓吳想旬仔細查過,根據當時太醫的開方以及皇後這些年來的身體狀況,可以推斷,她服下性涼之物的年數甚久, 約莫在及笄前就已服下。”
“也幸好她服用得早, 藥性隨著她的長大被逐漸衝散, 她又在邊關待了幾年, 身體底子好,經得起折騰。要是她自小養在深閨,又是在與陛下成親後服的藥,那便神醫在世也難救了。”
阮問穎的臉龐變得蒼白起來。
她感到自己正在一點點失去血色,一如她發涼的手心。
但她還是不敢相信,不願相信。
她努力定穩心神,強顏歡笑:“就算是這樣,也不能肯定她服用了什麽藥啊。”
“雖然你說的這些聽起來的確和服下寒丹後的症狀很像,但吳大夫說過,許多藥都有和它類似的效果,所以也不一定……不一定是這種藥。”
接觸到她投來的目光,楊世醒眼裏閃過一絲猶豫,似在斟酌要不要把話繼續說下去。
最終,他還是開了口,道:“給你寒丹的人是真定大長公主,是不是?”
她嘟唇:“才不是, 從前我會射得更準一點。你讓我休養得太久,整個人都怠懶了。”
“很正常,你多久沒碰弓箭了?便是最厲害的將軍也需日日勤練方能維持常勝不敗。我帶你多跑幾圈,多射幾箭,等筋骨活絡開就不會有問題了。”
就這樣,楊世醒策馬在校場裏繞起圈來。果然如他所言,阮問穎在射出幾箭後逐漸找回了手感,射得一箭比一箭準,最後都想讓他策馬疾馳,帶著她來一回十環箭了。
所謂十環箭,指的是將十枚箭靶以不同間距排開,人在遠處一邊快速打馬而過,一邊以手挽弓射箭,連續射出十支,看最後能中幾箭,是世家貴族聚會間和習武擂台上常見的比試。
阮問穎曾在趙筠如舉辦的一場宴會中獲得過頭籌,當時對方還沒有成為她的二嫂,她二哥以一套翡翠雲子相求,請她一定要在比試中贏得魁首,好讓他在心儀的姑娘跟前大大漲一回臉。
她答應了這個要求,不過為的不是翡翠雲子,而是她二哥的終身幸福,以及被趙家姑娘作為頭獎的一斛明月珠,那價值可比翡翠雲子要高多了,也得她的喜歡。
隻可惜長安習武的女眷不多,有能力舉辦盛大比會的更少,除了那場比試外她就沒有遇到過正經的,多是一些小打小鬧的宴飲遊戲,如投壺之類。
後來她自己也設過一場宴,雖然身為東道主不好和賓客搶彩頭,但也好好地下場過了一把癮。
如今她弓箭在手,又被校場帶著些許粗糲的風一吹,心頭便不自禁發起癢來。
楊世醒回絕了這個提議:“不行。你身子還虛著,不能玩這種花樣。”
她試圖撒嬌:“我已經好全了,你看我現在的氣色多好?就連吳大夫也說我不用再服什麽藥。哪有虛?”
“吳想容沒叮囑過你不能太過著涼受熱?你要玩這個就是受熱。”
“我不過射幾把箭,怎麽就受熱了?”
“你現在就已經受熱了。”楊世醒道,抬起圈住她腰肢的右手,用袖口在她額頭擦拭了一下,“都出汗了,還嘴硬。”
織錦的麵料柔軟,輕輕掖過阮問穎的臉龐,帶起一陣輕然舒適。
與之一同的還有稍顯底氣不足的不服。
她小聲嘀咕:“今天的日頭這麽高,我出汗是正常的,不出汗才不正常。而且吳大夫雖然叮囑了我那些話,但誰知道是不是你的授意……”
楊世醒的手停了停:“我如此貼心待你,你不感動也就算了,怎麽還當麵說我的壞話?”
她抿嘴一笑:“哪有?我明明是在推測。”
“那你不用推測了。”他道,“的確是我讓她這麽說的。”
直白的承認讓她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呆了片刻才道:“你——你還真是——不怕人家笑話。”
“笑話什麽?我又沒有班門弄斧,隻不過是表達了一下對你的擔心,讓他們仔細看顧點你的身子罷了,有什麽好笑話的?”
阮問穎恍然。
難怪吳想容每次給她診完脈都會說上一番叮囑,她還以為這是醫者固有的習慣,沒想到是得了頂頭主子的吩咐。
她憋出一句:“……你對我也太擔心了,根本沒有這個必要。”
“我知道。”楊世醒應得幹脆,“可我就是擔心,沒辦法,隻能委屈一下你了,反正讓你這麽養著身體也不是壞事。”
說完,他把韁繩一引,調轉馬頭,去往另一邊。
阮問穎開始還以為他又要帶她繞圈,後來見他離箭靶越來越遠,才察覺到他是想離開校場,連忙道:“你要帶我走了嗎?可我的箭還沒射完呢。”
“留著下次射。這回玩的時辰差不多了,我們回殿內去。”
“才剛過了一炷香,哪裏就差不多了?”
“我覺得差不多了。”
“……”
用比繞圈時還要慢的速度,楊世醒策馬慢悠悠地離開。
阮問穎倚在他的懷裏,抿著唇不說話,談不上生氣,隻是有點鬱悶。
不過這鬱悶很快在身後人的舉動下煙消雲散了。
行至校場邊緣,楊世醒立馬停駐,她以為他要在此下馬,正等著他給她搭把手,不想他卻抽過一支羽箭,從身後握住她的手,彎弓搭箭,和她一起對準了遠處的銅鑼雙靶。
他微垂下頭,在她耳邊含笑詢問:“距離這麽遠,你說,我們能射中它嗎?”
感受到他的氣息,阮問穎耳根微熱,飄浮起一點不合時宜的旖旎思緒,努力收斂心神,定神望著雙靶道:“當然可以。”
這話若是讓別人聽見,定會腹誹她大言不慚,因為銅鑼雙靶不僅是所有箭靶中最難射的一種,他們所處之處也遠遠超過了尋常射箭的距離,她自己光是看著就有些不準,更遑論上手射了。
但這一箭既然是楊世醒帶她射的,還是手把手地帶,那就一定能行,不行她也要捧這個場。
如是這般,在楊世醒於她耳畔的一聲“放箭”令下,她鬆開手,看著箭矢疾馳而去,穿過第一麵箭靶的中心圓圈,打在第二麵箭靶處覆著的銅鑼上,發出一聲清脆的震響。
附近當值的宮侍發出幾下叫好,又立刻掩聲,因為楊世醒向來喜靜,不允許含涼殿內有吵鬧之聲,哪怕是稱讚自己英明神武的話也一樣。
阮問穎沒有這麽多顧忌,揚起粲然笑臉,轉身埋入他的懷裏,用力抱了他一下,熱烈讚美:“古有百步穿楊,今有千步敲鑼。世醒哥哥,你真厲害!”
楊世醒單手攬住她,笑問:“現在覺得過癮了?”
她使勁點了點頭:“要是能讓我親自試一回就更好了。不過相隔這麽遠,我可能沒你那麽厲害,一箭就射中了。”
他笑著道:“下次我教你怎麽射。”
說完翻身下馬,把弓箭掛回馬鞍,摟過她的腰,扶著她落到地上。
回到殿裏,楊世醒徑直帶阮問穎去了曲泉閣,命淡鬆打水來給她洗臉,又讓山黎端上一盞蜜露清茶,供她消熱解渴。
蜜用的是桂花露,山黎道:“上回的桂花茶姑娘覺得香味有些濃了,這回奴婢便用了香味很淺的桂花露,隻有一點淡淡的清甜,請姑娘品嚐一二。”
阮問穎嚐了嚐,果然味道比之前好多了,莞爾讚道:“味道很不錯。你泡茶的手藝真是越發精進了。”
山黎也笑:“姑娘喜歡就好。”又同她交談了兩句,便很有眼色地告退。
靜水流聲不斷,窗格外的楊柳遞來一枝初秋金黃。
楊世醒安靜地看著阮問穎喝茶,直到她把茶盞放下,才開口道:“有一件事我想問你,你別驚訝。”
她一怔,看向他道:“什麽事?”
“你之前給吳想容看的寒丹是從哪裏得來的?”
阮問穎險些被之前的茶水嗆住。
“你、你怎麽——”她原本想問他是怎麽知道這事的,但轉念一想,吳家兄妹是他的心腹,他從吳想容那裏聽來任何話都不奇怪,遂換了說辭,不可思議道,“她連這種事都要稟報給你?!”
一想到對方會把她的所有事都講給楊世醒聽,她的感覺就變得有些不好起來。
不是說她有什麽想要隱瞞的,是……這就好像被人監視起來了一樣,讓她感到不舒服。
“不是你想的那樣。”楊世醒看穿她的心思,道,“我沒有要求她事無巨細地稟報,因著是寒丹她才會告訴我,換了別的丹藥就不會了。”
阮問穎有些敏感道:“為什麽?她怕我服下它來避子嗎?”
“也許吧。這種藥藥性太強,服下後可能會致終身不孕,她當然得在這件事上謹慎一點。”
“你呢?”她凝眸看向他,不自覺緊了手心,“你也覺得我會這麽做嗎?服下這種……避身孕的丹藥。”
楊世醒輕挑起眉:“我當然不會。我和你自從那一次後就再沒有過,你服什麽丹藥?”
阮問穎的臉尷尬地紅了。
“你……你好不害臊。”她磕磕巴巴地責備他。
楊世醒把眉挑得更高:“我不害臊?是誰主動把話題往這方麵帶的?”
他往前傾過一點身,伸手抬起她的下頷,目光逡巡著她的臉龐,含笑道:“不會是你吧?”
曖昧的動作讓阮問穎紅暈更深,也由此放下了心,知道他提寒丹不是為了找她算賬或質問。
她往後端正身體,有些不好意思地垂了下眸,道:“是我想錯了,我……我把你想得太狹隘了,你不要生氣。”
“知道就好。”楊世醒輕輕逸出一聲哼,收回手,“不過你也不算錯,若非我們之間不存在避子的需要,我在得知這事後肯定會和你生氣。偷偷摸摸把這種藥拿給大夫看,你是生怕人想不歪?”
“我沒有偷偷摸摸。”阮問穎爭辯,“我是正大光明拿給吳大夫看的。”
“嗯。正大光明。”他懶懶應聲,“那為什麽吳想容問你這藥是從何處得來時,你撒謊騙她說是集市上買的呢?”
“……”果然,她就知道她當時找的借口沒有瞞過去,但吳想容至於把這種話也稟報給他聽嘛,簡直比得上錦衣衛了。
阮問穎心中悶悶。
她怏怏詢問:“所以,吳大夫是誤會了我想要服藥,才把這事告訴的你?”
“不全是。”楊世醒道,“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你給她看的丹藥。你可知就在不久之前,我才命吳想旬去追查此種丹藥?結果你自己就送上了門,豈能不讓他們感到驚訝惶恐?”
第214章 皇後服用的性涼之物,就是此藥
阮問穎吃了一驚:“你讓吳太醫去追查這藥?為什麽?”
“你還記得我對你說過, 皇後是因為服用過性涼之物,才子嗣艱難的嗎?”楊世醒道。
阮問穎當然記得,那時她還在心裏嘀咕了一下,想著什麽樣的性涼之物這般厲害, 能使皇後多年難有身孕, 懷疑對方是不是中了後宮妃嬪的招,譬如張氏之流。
現在聽他這麽詢問, 她的心裏便打起了鼓, 回想起先前吳想容告知她丹丸藥性的說法, 一時感到坐立難安。
她艱難開口:“你……你是想說,皇後服用的性涼之物, 就是此藥嗎?”
楊世醒頷首。
她不敢相信:“天底下的性涼之物何其之多, 便是這藥丸本身也是由多種性涼之物合製而成的,你怎麽能確定皇後服用的就是它?她親口告訴你的嗎?”
最後一句話她說得有點激動, 帶了點質問的味道, 換了別人恐怕會被當場扣上一個冒犯不敬的罪名,但她已經顧不上這麽多了, 隻想證明這個說法站不住腳。
楊世醒自然不會計較她的失態, 神色平淡道:“許多事不必說,光憑號脈就能號出來,太醫院裏也有不少當年留下的脈案可供翻閱。”
“我讓吳想旬仔細查過,根據當時太醫的開方以及皇後這些年來的身體狀況,可以推斷,她服下性涼之物的年數甚久, 約莫在及笄前就已服下。”
“也幸好她服用得早, 藥性隨著她的長大被逐漸衝散, 她又在邊關待了幾年, 身體底子好,經得起折騰。要是她自小養在深閨,又是在與陛下成親後服的藥,那便神醫在世也難救了。”
阮問穎的臉龐變得蒼白起來。
她感到自己正在一點點失去血色,一如她發涼的手心。
但她還是不敢相信,不願相信。
她努力定穩心神,強顏歡笑:“就算是這樣,也不能肯定她服用了什麽藥啊。”
“雖然你說的這些聽起來的確和服下寒丹後的症狀很像,但吳大夫說過,許多藥都有和它類似的效果,所以也不一定……不一定是這種藥。”
接觸到她投來的目光,楊世醒眼裏閃過一絲猶豫,似在斟酌要不要把話繼續說下去。
最終,他還是開了口,道:“給你寒丹的人是真定大長公主,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