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問穎暗咬牙關。
“陛下容稟。”她努力維持著平穩的聲線,“殿下曾對臣女發過誓言,山河不轉,心意不變,願與臣女一生一世。”
陛下譏諷:“山河不轉,心意不變?但凡看過幾本書,都該知道這世間滄海桑田變幻不定,山河是最容易流轉之物。醒兒以此為誓,顯然是在說瞎話唬你,當不得真。”
楊世醒當然不是在唬人,因為他根本就沒有說過這話,他向來不喜指天咒地,又怎會去做?隻會用實際行動告訴她,他有多麽喜歡她,非她不娶。
阮問穎會這麽說,不過是想讓陛下更直觀地了解他們之間的感情,沒想到被這般挑刺。
她沒有辯解,以現在的情形,就算她再說上千百句,恐怕也不會得到對方的滿意。
她橫著心道:“不管殿下是不是在唬臣女,臣女都已經當真了。除非殿下親自點頭,不然——臣女恕難從命。”
這話說得可謂大不敬,她在開口之前就已經想到了陛下會勃然大怒,而陛下也果然如她想的那般厲聲嗬斥:“放肆!”
阮問穎閉口不言。
她依然跪地俯首,卻不再說些“陛下恕罪”、“息怒”之語,就這麽靜靜地跪著,給寬廣肅穆的紫宸殿添上一分灰暗的冷色。
細密的汗水從她的鬢發邊滲出,她心跳如擂鼓,一時間有些耳鳴,以致於當上首的天子放緩了語氣時,她還以為自己出現了恍惚。
“朕知道,你和醒兒兩情相悅,互相之間容不下其他人。”陛下道,“若他隻是一名尋常富家公子,自然可以與你一生一世。朕絕無二話。”
“可他不是。他是朕的皇子,肩負著江山社稷的重任,他可以因為喜歡誰而要誰,卻不可以因為不喜歡誰而不要誰。”
“就如你和他的這門親事,在朕和皇後都看好的情況下,難道他就可以因為不喜歡你而推了嗎?不過是正巧喜歡你,所以才成了一樁美談罷了。”
“納妾也是同樣的道理。雖說妾室不比妻室,但皇家的側室不同於尋常人家,也是一種聯姻,他納得越多,能得到的助力就越多。”
陛下擲地有聲:“他可以不喜歡那些女子,但一定要納。”
“朕也不和你說些什麽賢良淑德的虛話。隻要你能說動醒兒,讓他同意納妾,從今往後,不管你預備如何處置那些女子,朕都不會過問,也不會容許別人過問。”
“這次朕給醒兒選定的兩個人裏,除了顧家女外,還有一人是崖州薛將軍的妹妹。你素來聰慧,應當知曉朕選擇她的用意,若真心為醒兒著想,便該幫他促成這樁親事。”
崖州薛將軍之妹……崖州水軍是薛將軍一力帶起的,雖於前頭掛了崖州二字,但實際差不多是整個中原的水軍,實力不容小覷,更不要說薛家本身在瓊海三地的經營。
陛下做此之擇,顯然是想要楊世醒把薛家軍收歸囊中。
有了一個阮家還不夠,竟還想要薛家。
當然,這很容易理解,誰也不會嫌棄自己手裏的兵權多。雖說這天底下的一切都是他們楊家的,但聯姻總能使人更有底氣,少些臥榻之側的不安。古往今來皆如此。
阮問穎隻是有些想笑。
原來陛下和她的祖母沒什麽不同,都喜歡以理服人、以義壓人,在寬和開通的假麵下以勢欺人,最後用感情來逼迫人,看似滿腔苦心為他們好,實則隻是為了自己的私欲。
她身為臣女,麵對君王這一番紆尊降貴的苦口婆心,若還不應,豈非不識好歹、不知輕重?
若她繼續堅持,使陛下在一怒之下取消她和楊世醒的親事,旁人也隻會說她不好,笑她活該,她的祖母更會罵她愚蠢,說不定還會逼著她讓楊世醒納妾,就像陛下現在逼她一樣。
她還能怎麽辦?
阮問穎緩緩抬首,看向高坐於上方的君王。
深色的冕服上繡著日月星辰,彰顯出帝王威嚴,直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她深吸一口氣,準備開口。
“殿下,殿下,您不能進去。”殿外忽然傳來一陣雜亂之聲,“陛下正在裏麵議事,您——”
皇後不顧高總管的阻攔,快步行入殿內,斂衽見了一禮:“臣妾參見陛下。”
高總管忙不迭跟著行禮告罪:“陛下恕罪。奴才和皇後殿下說了,陛下不方便見客,可殿下堅持要見您——”
陛下擺擺手,示意高總管退下,然後看向皇後,露出一個意味不明的笑。
“今日是吹了什麽風,竟把皇後吹來了這裏?皇後不是從景州回來後就一直身體抱恙嗎,連朕也不能見。怎麽如今卻好了,能主動過來見朕?”
皇後目不斜視,像沒有看見跪在殿中央的阮問穎,直直盯著天子,道:“多謝陛下關心,臣妾身體已經大好,今日前來,是特意向陛下討封的。”
“哦?”陛下似有興致,“皇後欲討什麽封賞?”
皇後道:“臣妾想給醒兒討一個親王之位,讓他在明年成婚後帶著妻子就藩。”
殿中安靜了一瞬。
自皇後進殿,阮問穎就把抬起來的頭重新低了回去,此刻她隻能用眼角餘光瞥見一點中宮之主的華貴裙擺,看不見對話二人的表情。
但聞陛下道:“皇後此言何意?”
她才發覺,原來陛下在和她說話時一直很溫和,無論是冷意還是怒色都不能與現在相比,仿佛冰渣刺進骨肉,帶著能鑿進血液裏的銳痛。
第240章 沒有人能逼我做不願意的事情
皇後道:“醒兒年已十七, 本該出宮開府,陛下疼愛醒兒,不願過早與之分離,乃人之常情。”
“可醒兒明年就要成親, 總不能讓他和妻子一塊在宮裏住著, 是以臣妾便過來向陛下討個封賞。”
她話音柔婉,和平時的口吻無二, 徐徐緩緩, 讓人如沐春風。
可今天, 溫暖和煦的春風卻變成了冰冷刺骨的寒風,讓陛下立時沉了臉色。
“你——”他緊緊盯著皇後, 胸膛起伏了兩下, 克製著吐出一個字。
又在半途止住,轉而道, “穎丫頭, 你先下去。”
這是他今天宣阮問穎入宮以來第一次喚她的小名,讓阮問穎險些沒反應過來, 愣了片刻才行禮告退。
臨走時, 她聽見陛下又說了一聲:“都下去。”心中一頓,生起一個猜想,腳下不曾停留,斂衽垂首,維持著恭謹的步伐離開。
紫宸殿分南北兩殿、東西三殿,位居中央的大殿隻在朝臣議事時開, 阮問穎被召往的是東儀殿, 從側有殿道通往裏外, 她在告退後沿著殿道慢慢行走, 一邊走,一邊注意著身後的動靜。
然而,她卻在前方不遠的拐角處見到了心中所想的身影。
楊世醒立在雕花窗格旁,單手負背,朝她露出一抹淺笑。
她霎時綻開一個歡喜的笑顏,快步走過去,撲進他的懷裏,壓抑著激動的心情喚他:“世醒哥哥!”
楊世醒抱住她,力道比往常要大,傳遞給她一股安穩的暖意。
“你怎麽在這兒等著我?”她抬起頭道,“我還以為你會從後麵追上來。”難道她想錯了,他方才並不在殿內?
楊世醒的回答證實了她沒有錯:“東儀殿的書房有條暗道,我是從那出來的,陛下不會樂意讓皇後看見我也在殿裏。”
阮問穎想詢問他更多,但被他微微捏了捏手,道了一聲:“我們回去說。”就明白地不再開口,乖順地點點頭,從他懷裏退出,隨著他一道離開。
行至殿道中途,高總管躬身迎上,向他二人一番見禮,親自送他們回了含涼殿。
曲泉閣。
阮問穎端起茶盞,好好地壓了一回驚。
直到覺得自己的心情舒緩了,才長出一口氣,把藏在袖中的字條取出,遞給跟前人:“這是你讓人給我的?”
楊世醒接過看了一眼,笑了笑,將字條收起:“你不識得我的筆跡?”
“當然識得。”她道,“雖然你刻意用了不常寫的字體,我也還是一眼看了出來,再加上又是你殿中的內侍給我的,除了你還能是誰?”
“我當時真是被你嚇了一跳!忽然被陛下宣召入宮,又被你的人塞了這麽一張紙條,寫著什麽‘莫應口’,心裏簡直慌得要命,起了許多胡思亂想。”
“是嗎?”楊世醒含笑看著她,“可我觀你在殿中的舉止,很是不卑不亢,陛下說了一大通話,你隻簡單回了幾句,每句都回在要緊處上,頗有大將之風。”
阮問穎羞惱地瞪他一眼:“我為你擔驚受怕,被陛下斥責,你不感動也就算了,居然還在這裏笑話我?真是沒有良心。”
她回想起進殿前被塞紙條時的茫然,尋機看到上麵所寫之言後的不安,以及進殿後陛下對她的冷語斥責和不近人情,越想越是生氣。
毫無緣由地被傳召入宮,她本已惴惴不安,又得了章巾一席話,意識到楊世醒也在陛下處,還給她寫了張“莫應口”的紙條,她幾乎感到惶恐,懷疑是否是他的身世出了什麽問題。
待得入殿麵聖,發覺殿裏隻有她和陛下,不見楊世醒的人影,她更是把心提到了喉嚨口,生出種種不好的猜測。
接著,不等她冷靜下來,她又被陛下欲給他納妾的言語砸了個頭暈目眩,渾身發冷發麻,要不是有那張紙條,她都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堅持到最後。
“你知道我經曆了什麽嗎?”她抱怨道,“就因為我不同意給你納妾,在陛下眼裏我就成了一個不賢德不大度不明理之人,若非皇後忽然到來,說不定這會兒我和你的親事都被取消了。”
“不會。”楊世醒用袖口輕輕擦拭著她鬢發處滲出的細密汗水,“這是陛下設的一個局,隻要你堅持不改口,就不會有事發生。”
“什麽?”阮問穎一愣,“什麽局?”
聽完他解釋的原委,她感到十分不可思議:“你說陛下不是真的想要給你納妾,隻是為了試探我對你的感情?這、這太荒謬了。”
“是很荒謬,可事實就是這樣。”楊世醒眉宇間顯出幾分無奈,“而且他和我說的時候人選還隻有一個,結果在麵對你時又加了一個,真是——荒唐。”
他搖搖頭,似乎也覺得此舉實在兒戲:“他還讓我坐在屏風後麵,親耳聽著你們之間的對話,見證你在這樁事上的態度。”
阮問穎微微一驚:“你一直都坐在屏風後麵?”雖然她從陛下最後的那聲話裏猜到了他在殿中,但沒想到他居然就在屏風後,那他豈不是把她和陛下間的一切對話都聽進去了?
回想起她在麵對陛下時的行止,她忍不住俏臉生暈:“我對陛下回的話,你都聽見了?”
楊世醒頷首,察覺出她的局促,微笑著誇獎她道:“你回答得很好,陛下原本設想在你身上的反應全部沒有實現。”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辯解:“那是因為你給了我那張字條。要不是有它,我可能在陛下問我第一句話時就呆了……”
“對了,”她詢問道,“你既然坐在屏風後麵,那是如何命人給我傳遞消息的?還寫了那麽一張字條給我。”
楊世醒道:“從宣旨到你入宮有段時間,陛下不可能會幹等著,我在幫他處理奏折期間,有許多機會可以把消息傳出去。”
阮問穎一時間歎服於他的冷靜。
他雖然沒有具體說陛下是如何逼迫他納妾,又是如何在逼迫不成後同他打賭的,但想來情境不會溫馨到哪裏去。
麵對同樣的狀況,她在殿中時幾欲暈倒,他卻還能有心思幫忙處理奏折,並於眨眼間想出傳遞消息之法,如此臨危不懼的鎮定心性,當真非常人所能及。
與此同時,她也注意到了其中一點,低聲隱秘詢問:“你……在紫宸殿中安插了人手?”
楊世醒漫不經心道:“算是吧。殿裏有能為我所用之人。”
普天之下,恐怕也隻有他能用這麽隨意的態度,說出這麽驚人的話了,讓阮問穎都不知該從何處開口,片刻方道:“你……千萬當心,別被陛下發現。”
在天子宮殿安排人手,哪怕陛下再喜歡、再器重他,得知此事後也未必能善了。
楊世醒笑了笑:“我會的。不過可能陛下已經發現了,畢竟在許多時候,我們以為能瞞過他的事,其實他都知道。”
阮問穎有些不安:“是嗎?你發現什麽了嗎?”
“沒有。”他道,“我隻是隨便說說,你不必放在心上。”
“真的?你別瞞著我。我今天已經受了前十五年都沒有受到過的驚嚇,不想日後再有此番體驗。”
“真的沒有。從前我一直覺得陛下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但現在……”他微微垂眸,“或許是我把他想得太過完美了,我怎麽也沒料到他會因這種事為難你——他在我心中本不該如此。”
阮問穎何嚐不是?在她心裏,陛下的形象總是英明神武的,有大氣概、大胸襟,而不是像之前那樣,因為納妾的事斥責她,變成和她祖母一般的人物。
“陛下容稟。”她努力維持著平穩的聲線,“殿下曾對臣女發過誓言,山河不轉,心意不變,願與臣女一生一世。”
陛下譏諷:“山河不轉,心意不變?但凡看過幾本書,都該知道這世間滄海桑田變幻不定,山河是最容易流轉之物。醒兒以此為誓,顯然是在說瞎話唬你,當不得真。”
楊世醒當然不是在唬人,因為他根本就沒有說過這話,他向來不喜指天咒地,又怎會去做?隻會用實際行動告訴她,他有多麽喜歡她,非她不娶。
阮問穎會這麽說,不過是想讓陛下更直觀地了解他們之間的感情,沒想到被這般挑刺。
她沒有辯解,以現在的情形,就算她再說上千百句,恐怕也不會得到對方的滿意。
她橫著心道:“不管殿下是不是在唬臣女,臣女都已經當真了。除非殿下親自點頭,不然——臣女恕難從命。”
這話說得可謂大不敬,她在開口之前就已經想到了陛下會勃然大怒,而陛下也果然如她想的那般厲聲嗬斥:“放肆!”
阮問穎閉口不言。
她依然跪地俯首,卻不再說些“陛下恕罪”、“息怒”之語,就這麽靜靜地跪著,給寬廣肅穆的紫宸殿添上一分灰暗的冷色。
細密的汗水從她的鬢發邊滲出,她心跳如擂鼓,一時間有些耳鳴,以致於當上首的天子放緩了語氣時,她還以為自己出現了恍惚。
“朕知道,你和醒兒兩情相悅,互相之間容不下其他人。”陛下道,“若他隻是一名尋常富家公子,自然可以與你一生一世。朕絕無二話。”
“可他不是。他是朕的皇子,肩負著江山社稷的重任,他可以因為喜歡誰而要誰,卻不可以因為不喜歡誰而不要誰。”
“就如你和他的這門親事,在朕和皇後都看好的情況下,難道他就可以因為不喜歡你而推了嗎?不過是正巧喜歡你,所以才成了一樁美談罷了。”
“納妾也是同樣的道理。雖說妾室不比妻室,但皇家的側室不同於尋常人家,也是一種聯姻,他納得越多,能得到的助力就越多。”
陛下擲地有聲:“他可以不喜歡那些女子,但一定要納。”
“朕也不和你說些什麽賢良淑德的虛話。隻要你能說動醒兒,讓他同意納妾,從今往後,不管你預備如何處置那些女子,朕都不會過問,也不會容許別人過問。”
“這次朕給醒兒選定的兩個人裏,除了顧家女外,還有一人是崖州薛將軍的妹妹。你素來聰慧,應當知曉朕選擇她的用意,若真心為醒兒著想,便該幫他促成這樁親事。”
崖州薛將軍之妹……崖州水軍是薛將軍一力帶起的,雖於前頭掛了崖州二字,但實際差不多是整個中原的水軍,實力不容小覷,更不要說薛家本身在瓊海三地的經營。
陛下做此之擇,顯然是想要楊世醒把薛家軍收歸囊中。
有了一個阮家還不夠,竟還想要薛家。
當然,這很容易理解,誰也不會嫌棄自己手裏的兵權多。雖說這天底下的一切都是他們楊家的,但聯姻總能使人更有底氣,少些臥榻之側的不安。古往今來皆如此。
阮問穎隻是有些想笑。
原來陛下和她的祖母沒什麽不同,都喜歡以理服人、以義壓人,在寬和開通的假麵下以勢欺人,最後用感情來逼迫人,看似滿腔苦心為他們好,實則隻是為了自己的私欲。
她身為臣女,麵對君王這一番紆尊降貴的苦口婆心,若還不應,豈非不識好歹、不知輕重?
若她繼續堅持,使陛下在一怒之下取消她和楊世醒的親事,旁人也隻會說她不好,笑她活該,她的祖母更會罵她愚蠢,說不定還會逼著她讓楊世醒納妾,就像陛下現在逼她一樣。
她還能怎麽辦?
阮問穎緩緩抬首,看向高坐於上方的君王。
深色的冕服上繡著日月星辰,彰顯出帝王威嚴,直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她深吸一口氣,準備開口。
“殿下,殿下,您不能進去。”殿外忽然傳來一陣雜亂之聲,“陛下正在裏麵議事,您——”
皇後不顧高總管的阻攔,快步行入殿內,斂衽見了一禮:“臣妾參見陛下。”
高總管忙不迭跟著行禮告罪:“陛下恕罪。奴才和皇後殿下說了,陛下不方便見客,可殿下堅持要見您——”
陛下擺擺手,示意高總管退下,然後看向皇後,露出一個意味不明的笑。
“今日是吹了什麽風,竟把皇後吹來了這裏?皇後不是從景州回來後就一直身體抱恙嗎,連朕也不能見。怎麽如今卻好了,能主動過來見朕?”
皇後目不斜視,像沒有看見跪在殿中央的阮問穎,直直盯著天子,道:“多謝陛下關心,臣妾身體已經大好,今日前來,是特意向陛下討封的。”
“哦?”陛下似有興致,“皇後欲討什麽封賞?”
皇後道:“臣妾想給醒兒討一個親王之位,讓他在明年成婚後帶著妻子就藩。”
殿中安靜了一瞬。
自皇後進殿,阮問穎就把抬起來的頭重新低了回去,此刻她隻能用眼角餘光瞥見一點中宮之主的華貴裙擺,看不見對話二人的表情。
但聞陛下道:“皇後此言何意?”
她才發覺,原來陛下在和她說話時一直很溫和,無論是冷意還是怒色都不能與現在相比,仿佛冰渣刺進骨肉,帶著能鑿進血液裏的銳痛。
第240章 沒有人能逼我做不願意的事情
皇後道:“醒兒年已十七, 本該出宮開府,陛下疼愛醒兒,不願過早與之分離,乃人之常情。”
“可醒兒明年就要成親, 總不能讓他和妻子一塊在宮裏住著, 是以臣妾便過來向陛下討個封賞。”
她話音柔婉,和平時的口吻無二, 徐徐緩緩, 讓人如沐春風。
可今天, 溫暖和煦的春風卻變成了冰冷刺骨的寒風,讓陛下立時沉了臉色。
“你——”他緊緊盯著皇後, 胸膛起伏了兩下, 克製著吐出一個字。
又在半途止住,轉而道, “穎丫頭, 你先下去。”
這是他今天宣阮問穎入宮以來第一次喚她的小名,讓阮問穎險些沒反應過來, 愣了片刻才行禮告退。
臨走時, 她聽見陛下又說了一聲:“都下去。”心中一頓,生起一個猜想,腳下不曾停留,斂衽垂首,維持著恭謹的步伐離開。
紫宸殿分南北兩殿、東西三殿,位居中央的大殿隻在朝臣議事時開, 阮問穎被召往的是東儀殿, 從側有殿道通往裏外, 她在告退後沿著殿道慢慢行走, 一邊走,一邊注意著身後的動靜。
然而,她卻在前方不遠的拐角處見到了心中所想的身影。
楊世醒立在雕花窗格旁,單手負背,朝她露出一抹淺笑。
她霎時綻開一個歡喜的笑顏,快步走過去,撲進他的懷裏,壓抑著激動的心情喚他:“世醒哥哥!”
楊世醒抱住她,力道比往常要大,傳遞給她一股安穩的暖意。
“你怎麽在這兒等著我?”她抬起頭道,“我還以為你會從後麵追上來。”難道她想錯了,他方才並不在殿內?
楊世醒的回答證實了她沒有錯:“東儀殿的書房有條暗道,我是從那出來的,陛下不會樂意讓皇後看見我也在殿裏。”
阮問穎想詢問他更多,但被他微微捏了捏手,道了一聲:“我們回去說。”就明白地不再開口,乖順地點點頭,從他懷裏退出,隨著他一道離開。
行至殿道中途,高總管躬身迎上,向他二人一番見禮,親自送他們回了含涼殿。
曲泉閣。
阮問穎端起茶盞,好好地壓了一回驚。
直到覺得自己的心情舒緩了,才長出一口氣,把藏在袖中的字條取出,遞給跟前人:“這是你讓人給我的?”
楊世醒接過看了一眼,笑了笑,將字條收起:“你不識得我的筆跡?”
“當然識得。”她道,“雖然你刻意用了不常寫的字體,我也還是一眼看了出來,再加上又是你殿中的內侍給我的,除了你還能是誰?”
“我當時真是被你嚇了一跳!忽然被陛下宣召入宮,又被你的人塞了這麽一張紙條,寫著什麽‘莫應口’,心裏簡直慌得要命,起了許多胡思亂想。”
“是嗎?”楊世醒含笑看著她,“可我觀你在殿中的舉止,很是不卑不亢,陛下說了一大通話,你隻簡單回了幾句,每句都回在要緊處上,頗有大將之風。”
阮問穎羞惱地瞪他一眼:“我為你擔驚受怕,被陛下斥責,你不感動也就算了,居然還在這裏笑話我?真是沒有良心。”
她回想起進殿前被塞紙條時的茫然,尋機看到上麵所寫之言後的不安,以及進殿後陛下對她的冷語斥責和不近人情,越想越是生氣。
毫無緣由地被傳召入宮,她本已惴惴不安,又得了章巾一席話,意識到楊世醒也在陛下處,還給她寫了張“莫應口”的紙條,她幾乎感到惶恐,懷疑是否是他的身世出了什麽問題。
待得入殿麵聖,發覺殿裏隻有她和陛下,不見楊世醒的人影,她更是把心提到了喉嚨口,生出種種不好的猜測。
接著,不等她冷靜下來,她又被陛下欲給他納妾的言語砸了個頭暈目眩,渾身發冷發麻,要不是有那張紙條,她都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堅持到最後。
“你知道我經曆了什麽嗎?”她抱怨道,“就因為我不同意給你納妾,在陛下眼裏我就成了一個不賢德不大度不明理之人,若非皇後忽然到來,說不定這會兒我和你的親事都被取消了。”
“不會。”楊世醒用袖口輕輕擦拭著她鬢發處滲出的細密汗水,“這是陛下設的一個局,隻要你堅持不改口,就不會有事發生。”
“什麽?”阮問穎一愣,“什麽局?”
聽完他解釋的原委,她感到十分不可思議:“你說陛下不是真的想要給你納妾,隻是為了試探我對你的感情?這、這太荒謬了。”
“是很荒謬,可事實就是這樣。”楊世醒眉宇間顯出幾分無奈,“而且他和我說的時候人選還隻有一個,結果在麵對你時又加了一個,真是——荒唐。”
他搖搖頭,似乎也覺得此舉實在兒戲:“他還讓我坐在屏風後麵,親耳聽著你們之間的對話,見證你在這樁事上的態度。”
阮問穎微微一驚:“你一直都坐在屏風後麵?”雖然她從陛下最後的那聲話裏猜到了他在殿中,但沒想到他居然就在屏風後,那他豈不是把她和陛下間的一切對話都聽進去了?
回想起她在麵對陛下時的行止,她忍不住俏臉生暈:“我對陛下回的話,你都聽見了?”
楊世醒頷首,察覺出她的局促,微笑著誇獎她道:“你回答得很好,陛下原本設想在你身上的反應全部沒有實現。”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辯解:“那是因為你給了我那張字條。要不是有它,我可能在陛下問我第一句話時就呆了……”
“對了,”她詢問道,“你既然坐在屏風後麵,那是如何命人給我傳遞消息的?還寫了那麽一張字條給我。”
楊世醒道:“從宣旨到你入宮有段時間,陛下不可能會幹等著,我在幫他處理奏折期間,有許多機會可以把消息傳出去。”
阮問穎一時間歎服於他的冷靜。
他雖然沒有具體說陛下是如何逼迫他納妾,又是如何在逼迫不成後同他打賭的,但想來情境不會溫馨到哪裏去。
麵對同樣的狀況,她在殿中時幾欲暈倒,他卻還能有心思幫忙處理奏折,並於眨眼間想出傳遞消息之法,如此臨危不懼的鎮定心性,當真非常人所能及。
與此同時,她也注意到了其中一點,低聲隱秘詢問:“你……在紫宸殿中安插了人手?”
楊世醒漫不經心道:“算是吧。殿裏有能為我所用之人。”
普天之下,恐怕也隻有他能用這麽隨意的態度,說出這麽驚人的話了,讓阮問穎都不知該從何處開口,片刻方道:“你……千萬當心,別被陛下發現。”
在天子宮殿安排人手,哪怕陛下再喜歡、再器重他,得知此事後也未必能善了。
楊世醒笑了笑:“我會的。不過可能陛下已經發現了,畢竟在許多時候,我們以為能瞞過他的事,其實他都知道。”
阮問穎有些不安:“是嗎?你發現什麽了嗎?”
“沒有。”他道,“我隻是隨便說說,你不必放在心上。”
“真的?你別瞞著我。我今天已經受了前十五年都沒有受到過的驚嚇,不想日後再有此番體驗。”
“真的沒有。從前我一直覺得陛下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但現在……”他微微垂眸,“或許是我把他想得太過完美了,我怎麽也沒料到他會因這種事為難你——他在我心中本不該如此。”
阮問穎何嚐不是?在她心裏,陛下的形象總是英明神武的,有大氣概、大胸襟,而不是像之前那樣,因為納妾的事斥責她,變成和她祖母一般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