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造船
七天拯救大明?我還是上吊吧 作者:文盲寫小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江南戰事如火如荼的進行之時,崇禎也沒閑著。
他在籌備一係列的大事。
第一件事是調兵。
他將新招募的士兵一分為二,一部分調往薊州,一部分調往居庸關。
這樣就能把鎮守在居庸關的唐通解放了。
接下來,他把唐通調往宣府駐守。
這裏是對抗李自成和蒙古人的第一戰場,有了他這支精銳坐鎮,閻應元的壓力會小很多。
薊州的高第則被崇禎調往薊州鎮。
薊州鎮與薊州不是一個地方。
明代的薊州是現在的薊縣,而薊州鎮則是現在的遷安三屯營鎮。
王永吉被崇禎調往薊州。
這樣整個北麵的防線就布置完成了。
從東往西,從外往裏依次是山海關的吳三桂,薊州鎮的高第,薊州王永吉,密雲、居庸關黃得功,宣府閻應元和唐通,保定李性忠,京師劉文耀,皇城李憲忠。
如果建奴入關再次入關,憑借長城的緩衝時間,明軍很快就能集結十萬..
不,嚴格來說可以集結二十萬大軍進行反擊。
尤其是那些新軍,在經過半年多甚至將近一年的操練後,已經有了一戰之力。
雖然比不上邊軍,但也比普通部隊戰力強很多。
崇禎籌備的第二件事是進一步放開海禁。
隆慶時期大明朝廷調整海洋貿易政策,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史稱隆慶開關。
但是...
隆慶開關是一次有限製的開關。
當時隻開放了建漳州府月港一處海關,沿海所有遠洋貿易的商船,必須到月港辦理遠洋貿易手續。並且隻能這裏入港驗貨,出港入海。
同時,所有船隻都必須辦理船由和商引。
(船由等同於後來行駛證,商引可以理解為營業執照。)
此前隻有月港一個海關,如果可以的話,他打算分別在山東,南直隸,江浙,廣東開設一個海關。
這樣大明朝就有五個海關了,能進一步擴大貿易。
尤其是官方的貿易。
此前開放海禁發展的是民間私人貿易。
這次他要開展官方遠洋貿易。
將大明朝的茶葉,絲綢,瓷器賣出去,換回來金、銀,木材,石油甚至甘蔗。
當時大明朝的甘蔗主要種植在廣東、廣西、福建一帶。
受到農業技術以及天氣的影響,那個時代的甘蔗種植戶完全是看天吃飯。
所以種植麵積和產量都不高。
但是南陽一帶就不同了。
那裏的環境十分適宜甘蔗生長,產量很高。
甘蔗是製作糖的原料。
糖在古代是奢侈品,在近代是戰略物資。
為什麽能成為戰略物資?
一是保質期長,同時也是天然的防腐劑。
二能在短時間內快速補充能量和營養。
三能止血,加速傷口愈合。
尤其是第二點,在戰場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舉個例子。
兩軍對戰,明軍將建奴擊潰還沒來得及休整,就遇到了另一夥敵軍。
如果每個士兵手裏都有一塊糖補充體力。
那麽完全有再戰的能力。
這能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聽完崇禎的分析後,李若璉下意識的說道:“陛下,進一步開放海禁會讓鄭芝龍利益受損。現在南方戰事已經到了關鍵時刻,臣以為最好還是再等等。”
崇禎想了一下,李若璉說的很對。
鄭芝龍壟斷了福建一帶的海洋貿易。
從月港出關的船隻如果不掛鄭芝龍的旗幟,會被海盜襲擊。
當然,那個所謂的海盜不是別人,而是鄭芝龍的手下李魁奇、楊六、楊七、鍾斌等人。
一旦放開海禁,船隻就不用往月港跑了,間接的打破了鄭芝龍的壟斷,損害了他的利益。
“難道,鄭芝龍會反?”崇禎邊問邊在心中思考這件事的可能性。
“不好說!”李若璉皺了下眉,猶豫片刻後繼續說道:“陛下,前些日子從福來了一批運糧船。他們在天津卸貨時透露了一個消息,說是鄭芝龍前些天往東洋運送了一批糧食,棉麻。”
“可據臣所知,日本等島國對糧食、棉麻並無太多需求,他們需要的東西主要是生絲,織物和書籍。”
“所以此次貿易十分蹊蹺。”
“什麽時候的事?”
“一個半月前!”
“難道,鄭芝龍與朝鮮或者建奴通商了?”
“有可能,但是沒有證據。”
崇禎皺著眉陷入沉思之中。
鄭芝龍既不忠君,也不愛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商人。
商人的行為不受自己控製,而是被利益驅使。
隻要有利潤,他們什麽事都願意幹。
“這樣吧,給兵部、戶部、工部下一道旨意,讓他們準備打造戰船,名義上是增加關遼登津水師的兵力,實際上是用來防備鄭芝龍。”崇禎對著王承恩說道。
“奴婢領旨。”
崇禎不會主動與鄭芝龍開戰,他要和鄭芝龍玩心理戰。
等黃蜚的水師規模足夠大了之後,他會趁機開放其他四個港口進行海洋貿易。
並且,為了打擊海盜,他會讓水師給商船護航。
這樣一來,雙方就擺在明麵上了。
如果鄭芝龍敢假扮海盜偷襲商隊,就等於和大明朝開戰。
崇禎就有理由對付鄭芝龍了。
如果他不敢,就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利益受損。
同時為了縮減水師支出,他會讓那些隨行的商船支付護航費用。
商人船隊為了確保貨物無憂,肯定願意支付費用。
水師既有了航行經驗,也得到了護航費用,較少了朝廷水師軍餉支出。
可謂一舉兩得。
他在籌備一係列的大事。
第一件事是調兵。
他將新招募的士兵一分為二,一部分調往薊州,一部分調往居庸關。
這樣就能把鎮守在居庸關的唐通解放了。
接下來,他把唐通調往宣府駐守。
這裏是對抗李自成和蒙古人的第一戰場,有了他這支精銳坐鎮,閻應元的壓力會小很多。
薊州的高第則被崇禎調往薊州鎮。
薊州鎮與薊州不是一個地方。
明代的薊州是現在的薊縣,而薊州鎮則是現在的遷安三屯營鎮。
王永吉被崇禎調往薊州。
這樣整個北麵的防線就布置完成了。
從東往西,從外往裏依次是山海關的吳三桂,薊州鎮的高第,薊州王永吉,密雲、居庸關黃得功,宣府閻應元和唐通,保定李性忠,京師劉文耀,皇城李憲忠。
如果建奴入關再次入關,憑借長城的緩衝時間,明軍很快就能集結十萬..
不,嚴格來說可以集結二十萬大軍進行反擊。
尤其是那些新軍,在經過半年多甚至將近一年的操練後,已經有了一戰之力。
雖然比不上邊軍,但也比普通部隊戰力強很多。
崇禎籌備的第二件事是進一步放開海禁。
隆慶時期大明朝廷調整海洋貿易政策,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史稱隆慶開關。
但是...
隆慶開關是一次有限製的開關。
當時隻開放了建漳州府月港一處海關,沿海所有遠洋貿易的商船,必須到月港辦理遠洋貿易手續。並且隻能這裏入港驗貨,出港入海。
同時,所有船隻都必須辦理船由和商引。
(船由等同於後來行駛證,商引可以理解為營業執照。)
此前隻有月港一個海關,如果可以的話,他打算分別在山東,南直隸,江浙,廣東開設一個海關。
這樣大明朝就有五個海關了,能進一步擴大貿易。
尤其是官方的貿易。
此前開放海禁發展的是民間私人貿易。
這次他要開展官方遠洋貿易。
將大明朝的茶葉,絲綢,瓷器賣出去,換回來金、銀,木材,石油甚至甘蔗。
當時大明朝的甘蔗主要種植在廣東、廣西、福建一帶。
受到農業技術以及天氣的影響,那個時代的甘蔗種植戶完全是看天吃飯。
所以種植麵積和產量都不高。
但是南陽一帶就不同了。
那裏的環境十分適宜甘蔗生長,產量很高。
甘蔗是製作糖的原料。
糖在古代是奢侈品,在近代是戰略物資。
為什麽能成為戰略物資?
一是保質期長,同時也是天然的防腐劑。
二能在短時間內快速補充能量和營養。
三能止血,加速傷口愈合。
尤其是第二點,在戰場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舉個例子。
兩軍對戰,明軍將建奴擊潰還沒來得及休整,就遇到了另一夥敵軍。
如果每個士兵手裏都有一塊糖補充體力。
那麽完全有再戰的能力。
這能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聽完崇禎的分析後,李若璉下意識的說道:“陛下,進一步開放海禁會讓鄭芝龍利益受損。現在南方戰事已經到了關鍵時刻,臣以為最好還是再等等。”
崇禎想了一下,李若璉說的很對。
鄭芝龍壟斷了福建一帶的海洋貿易。
從月港出關的船隻如果不掛鄭芝龍的旗幟,會被海盜襲擊。
當然,那個所謂的海盜不是別人,而是鄭芝龍的手下李魁奇、楊六、楊七、鍾斌等人。
一旦放開海禁,船隻就不用往月港跑了,間接的打破了鄭芝龍的壟斷,損害了他的利益。
“難道,鄭芝龍會反?”崇禎邊問邊在心中思考這件事的可能性。
“不好說!”李若璉皺了下眉,猶豫片刻後繼續說道:“陛下,前些日子從福來了一批運糧船。他們在天津卸貨時透露了一個消息,說是鄭芝龍前些天往東洋運送了一批糧食,棉麻。”
“可據臣所知,日本等島國對糧食、棉麻並無太多需求,他們需要的東西主要是生絲,織物和書籍。”
“所以此次貿易十分蹊蹺。”
“什麽時候的事?”
“一個半月前!”
“難道,鄭芝龍與朝鮮或者建奴通商了?”
“有可能,但是沒有證據。”
崇禎皺著眉陷入沉思之中。
鄭芝龍既不忠君,也不愛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商人。
商人的行為不受自己控製,而是被利益驅使。
隻要有利潤,他們什麽事都願意幹。
“這樣吧,給兵部、戶部、工部下一道旨意,讓他們準備打造戰船,名義上是增加關遼登津水師的兵力,實際上是用來防備鄭芝龍。”崇禎對著王承恩說道。
“奴婢領旨。”
崇禎不會主動與鄭芝龍開戰,他要和鄭芝龍玩心理戰。
等黃蜚的水師規模足夠大了之後,他會趁機開放其他四個港口進行海洋貿易。
並且,為了打擊海盜,他會讓水師給商船護航。
這樣一來,雙方就擺在明麵上了。
如果鄭芝龍敢假扮海盜偷襲商隊,就等於和大明朝開戰。
崇禎就有理由對付鄭芝龍了。
如果他不敢,就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利益受損。
同時為了縮減水師支出,他會讓那些隨行的商船支付護航費用。
商人船隊為了確保貨物無憂,肯定願意支付費用。
水師既有了航行經驗,也得到了護航費用,較少了朝廷水師軍餉支出。
可謂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