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糧價崩盤
七天拯救大明?我還是上吊吧 作者:文盲寫小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百萬石糧食!
低價售賣!
這兩則消息立刻引爆了整個西安府城。
城中百姓苦高糧價久矣,聽聞後議論紛紛。
“聽說了嗎?陛下為了平抑糧價往陝西運了百萬石糧食!”
“當然聽說了,裏長挨家挨戶通知的,說是想買糧就登記報給縣衙。”
“陛下真乃前所未有之明君也,連吃飯這種小事都在想著咱們。”
“陛下確實是千古名君!不過...告示裏沒說這些低價糧最低賣多少錢,問裏長他也說不知道。”
“管那些幹嘛,先登記上再說,價低就買,價高就不買!”
“也對,既然是陛下運來的糧食,肯定不會坑騙咱們!”
城中百姓歡呼的同時,士紳和商人卻怎麽也高興不起來。
尤其是前段時間從王忠手裏買了二十萬石糧食的商人,他們有種當冤大頭的感覺。
不過他們隻能自認倒黴。
首先王忠的身份是錦衣衛,不是他們這些商人能惹得起的。
其次王忠賣糧的時候可沒說隻有二十萬石。
是他們太心急沒問仔細。
西安城門口。
陝西三邊總督呂大器看著一車又一車的糧食,笑得合不攏嘴,“好啊,太好了!有了這些糧食,陝西的糧價終於能穩住了。”
“大人,”一個官員走上前問:“百姓們都在問糧食的售價...不知大人能否透露一二?”
“額...”呂大器故作沉吟。
這些糧食的主人是大明皇帝崇禎,和朝廷沒有任何關係。
具體賣多少錢他也不知道。
知道糧食售價的人非曹化淳莫屬。
正念叨間,曹化淳從遠處走了過來。
“曹大人,”呂大器上前幾步拱手施禮:“別來無恙啊!”
曹化淳白了他一眼,“呂大人上次不還是直呼我名嗎?怎麽又改稱曹大人了?”
“咳咳,”呂大器輕咳幾聲掩飾尷尬,“之前多有誤會,曹大人切莫放在心上。”
“嗬嗬,”曹化淳冷哼幾聲,攔下一輛馬車打開麻袋檢查糧食的質量。
呂大器厚著臉皮湊上前問:“曹大人想好多少錢賣糧了嗎?”
曹化淳放下手中的糧食反問:“呂大人想賣多少錢?”
“當然是越低越好了。”
“那也得有個數才行,呂大人覺得多少合適?”
“這...”呂大器假裝想了想,試探性的說道:“每石二兩?”
“那就二兩!”曹化淳沒有任何猶豫。
“啊?”呂大器渾身一震,“我...我開玩笑的,你不會也開玩笑呢吧?”
陝西商人為什麽會選擇在冬天囤積糧食,炒高糧價?
因為冬天的運輸成本高。
朝廷想平抑糧價得從江南購買低價糧,然後通過運河往北運。
但是。
冬天運河結冰導致漕運阻塞,糧食隻能走陸路。
陸路的運輸成本是水路的數倍。
糧食運到陝西後,低成本的優勢將所剩不多。
呂大器為官數十載,十分清楚其中的道理,所以隨口說出了一個特別低的價格。
本以為曹化淳會拒絕,沒想到對方竟然同意了。
“沒開玩笑!”曹化淳一臉認真,“貨幣改製是國策!內閣,六部九卿,整個京師,甚至整個大明朝都在盯著陝西!”
“他們當中有的支持,有的反對!”
“如果在陝西試行的貨幣改製成功了,那麽可以全國推行!若是失敗了,那麽這項國策大概率會被迫終止!”
“所以陛下才會不計成本地支持你,支持陝西,支持正在進行的貨幣改製!”
“而你,必須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呂大器站在原地,表情肅穆。
身為三邊總督,他當然明白其中的道理,隻是沒料到崇禎會用這種方式支持他。
“我還有一個問題...”呂大器又問。
“呂大人請問。”
“到底運來了多少糧食?我大致數了數,馬車雖然不少,但絕對沒有百萬石!”
“不重要,呂大人隻需記住四個字。”
“哪四個字?”
“糧食管夠!”
呼——
在聽到這四個字的瞬間,呂大器感覺身上的壓力突然消失不見了。
此前他被陝西糧價搞得身心俱疲。
現在好了,糧食管夠!
“接下來幹什麽?”呂大器問。
“賣糧!保證糧食被需要的百姓買走,而不是被那些士紳商人低價買走,高價賣出!”
“放心,發現一個殺一個!”
三天後,崇禎從外省運來的低價糧正式開賣。
賣糧的地方隻有一個:縣衙。
縣衙外麵的廣場上,糧食堆積如山。
即便這樣,滿載糧食的馬車還在一輛接一輛地駛來,給人們一種糧食多的沒地方放的感覺。
廣場另一麵。
購糧的百姓挑著扁擔,跟在裏長後麵排起了長龍。
“今日糧價,二兩銀子或兩千文一石!想買的排在裏長後麵,每戶每月限購兩石,一手交錢一手交糧!”幾十個士兵在人群裏邊走邊喊。
“奪...奪少?”百姓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二兩銀子或兩千文一石!”士兵重複。
“額滴個老天爺啊,這也太便宜了!”
“是啊,比糧鋪的糧食便宜了整整一兩!!!”
“陛下聖明,吾皇萬歲!”
“陛下聖明,吾皇萬歲萬萬歲!”
百姓們激動地跪在地上,朝遠在北京的崇禎行叩拜之禮。
由於價格實在太低,糧食一經發售便引發了百姓們的購糧潮。
呂大器為了盡可能防止有人低買高賣,又因為人員眾多不好辨認的緣故,把責任劃分到裏長身上。
凡購低價糧需要裏長帶領購買。
大明朝一百一十戶為一裏,按照每戶每月二石的標準,每個裏長每月帶領百姓購糧上限為二百二十石。
可以少,不能超。
責任劃分到人!
出了問題找裏長,裏長有問題找縣衙!
在這種策略的幫助下,購糧場麵雖然看似很亂,但井井有條!
連續售賣三天後。
由於隻有一個售賣點,導致買糧速度很慢,排隊購糧的百姓越來越多。
曹化淳不但沒著急,反而鬆了口氣。
他隻有四十萬石糧食,賣的越快,暴露的越早,對他越不利。
反之賣的越慢,對他越有利!
打贏這場仗的關鍵是逼迫糧商們降價。
他堅持的越久,糧商降價的概率越大!
西安府賣糧的同時,商隊簡開始將糧食運往其他府、州、縣。
到達各地的時間雖然不同,但不到一個月時間,整個陝西的百姓都吃上了低價糧。
在低價糧的衝擊下,各地的高價糧紛紛滯銷。
隨著時間推移,屯糧的商戶和士紳挺不住了。
尤其是那些中小糧商,他們怕糧價崩盤導致自己血本無歸,所以紛紛在第一時間調低價格進行兜售。
糧價暴跌的情況開始蔓延,擴散。
低價售賣!
這兩則消息立刻引爆了整個西安府城。
城中百姓苦高糧價久矣,聽聞後議論紛紛。
“聽說了嗎?陛下為了平抑糧價往陝西運了百萬石糧食!”
“當然聽說了,裏長挨家挨戶通知的,說是想買糧就登記報給縣衙。”
“陛下真乃前所未有之明君也,連吃飯這種小事都在想著咱們。”
“陛下確實是千古名君!不過...告示裏沒說這些低價糧最低賣多少錢,問裏長他也說不知道。”
“管那些幹嘛,先登記上再說,價低就買,價高就不買!”
“也對,既然是陛下運來的糧食,肯定不會坑騙咱們!”
城中百姓歡呼的同時,士紳和商人卻怎麽也高興不起來。
尤其是前段時間從王忠手裏買了二十萬石糧食的商人,他們有種當冤大頭的感覺。
不過他們隻能自認倒黴。
首先王忠的身份是錦衣衛,不是他們這些商人能惹得起的。
其次王忠賣糧的時候可沒說隻有二十萬石。
是他們太心急沒問仔細。
西安城門口。
陝西三邊總督呂大器看著一車又一車的糧食,笑得合不攏嘴,“好啊,太好了!有了這些糧食,陝西的糧價終於能穩住了。”
“大人,”一個官員走上前問:“百姓們都在問糧食的售價...不知大人能否透露一二?”
“額...”呂大器故作沉吟。
這些糧食的主人是大明皇帝崇禎,和朝廷沒有任何關係。
具體賣多少錢他也不知道。
知道糧食售價的人非曹化淳莫屬。
正念叨間,曹化淳從遠處走了過來。
“曹大人,”呂大器上前幾步拱手施禮:“別來無恙啊!”
曹化淳白了他一眼,“呂大人上次不還是直呼我名嗎?怎麽又改稱曹大人了?”
“咳咳,”呂大器輕咳幾聲掩飾尷尬,“之前多有誤會,曹大人切莫放在心上。”
“嗬嗬,”曹化淳冷哼幾聲,攔下一輛馬車打開麻袋檢查糧食的質量。
呂大器厚著臉皮湊上前問:“曹大人想好多少錢賣糧了嗎?”
曹化淳放下手中的糧食反問:“呂大人想賣多少錢?”
“當然是越低越好了。”
“那也得有個數才行,呂大人覺得多少合適?”
“這...”呂大器假裝想了想,試探性的說道:“每石二兩?”
“那就二兩!”曹化淳沒有任何猶豫。
“啊?”呂大器渾身一震,“我...我開玩笑的,你不會也開玩笑呢吧?”
陝西商人為什麽會選擇在冬天囤積糧食,炒高糧價?
因為冬天的運輸成本高。
朝廷想平抑糧價得從江南購買低價糧,然後通過運河往北運。
但是。
冬天運河結冰導致漕運阻塞,糧食隻能走陸路。
陸路的運輸成本是水路的數倍。
糧食運到陝西後,低成本的優勢將所剩不多。
呂大器為官數十載,十分清楚其中的道理,所以隨口說出了一個特別低的價格。
本以為曹化淳會拒絕,沒想到對方竟然同意了。
“沒開玩笑!”曹化淳一臉認真,“貨幣改製是國策!內閣,六部九卿,整個京師,甚至整個大明朝都在盯著陝西!”
“他們當中有的支持,有的反對!”
“如果在陝西試行的貨幣改製成功了,那麽可以全國推行!若是失敗了,那麽這項國策大概率會被迫終止!”
“所以陛下才會不計成本地支持你,支持陝西,支持正在進行的貨幣改製!”
“而你,必須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呂大器站在原地,表情肅穆。
身為三邊總督,他當然明白其中的道理,隻是沒料到崇禎會用這種方式支持他。
“我還有一個問題...”呂大器又問。
“呂大人請問。”
“到底運來了多少糧食?我大致數了數,馬車雖然不少,但絕對沒有百萬石!”
“不重要,呂大人隻需記住四個字。”
“哪四個字?”
“糧食管夠!”
呼——
在聽到這四個字的瞬間,呂大器感覺身上的壓力突然消失不見了。
此前他被陝西糧價搞得身心俱疲。
現在好了,糧食管夠!
“接下來幹什麽?”呂大器問。
“賣糧!保證糧食被需要的百姓買走,而不是被那些士紳商人低價買走,高價賣出!”
“放心,發現一個殺一個!”
三天後,崇禎從外省運來的低價糧正式開賣。
賣糧的地方隻有一個:縣衙。
縣衙外麵的廣場上,糧食堆積如山。
即便這樣,滿載糧食的馬車還在一輛接一輛地駛來,給人們一種糧食多的沒地方放的感覺。
廣場另一麵。
購糧的百姓挑著扁擔,跟在裏長後麵排起了長龍。
“今日糧價,二兩銀子或兩千文一石!想買的排在裏長後麵,每戶每月限購兩石,一手交錢一手交糧!”幾十個士兵在人群裏邊走邊喊。
“奪...奪少?”百姓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二兩銀子或兩千文一石!”士兵重複。
“額滴個老天爺啊,這也太便宜了!”
“是啊,比糧鋪的糧食便宜了整整一兩!!!”
“陛下聖明,吾皇萬歲!”
“陛下聖明,吾皇萬歲萬萬歲!”
百姓們激動地跪在地上,朝遠在北京的崇禎行叩拜之禮。
由於價格實在太低,糧食一經發售便引發了百姓們的購糧潮。
呂大器為了盡可能防止有人低買高賣,又因為人員眾多不好辨認的緣故,把責任劃分到裏長身上。
凡購低價糧需要裏長帶領購買。
大明朝一百一十戶為一裏,按照每戶每月二石的標準,每個裏長每月帶領百姓購糧上限為二百二十石。
可以少,不能超。
責任劃分到人!
出了問題找裏長,裏長有問題找縣衙!
在這種策略的幫助下,購糧場麵雖然看似很亂,但井井有條!
連續售賣三天後。
由於隻有一個售賣點,導致買糧速度很慢,排隊購糧的百姓越來越多。
曹化淳不但沒著急,反而鬆了口氣。
他隻有四十萬石糧食,賣的越快,暴露的越早,對他越不利。
反之賣的越慢,對他越有利!
打贏這場仗的關鍵是逼迫糧商們降價。
他堅持的越久,糧商降價的概率越大!
西安府賣糧的同時,商隊簡開始將糧食運往其他府、州、縣。
到達各地的時間雖然不同,但不到一個月時間,整個陝西的百姓都吃上了低價糧。
在低價糧的衝擊下,各地的高價糧紛紛滯銷。
隨著時間推移,屯糧的商戶和士紳挺不住了。
尤其是那些中小糧商,他們怕糧價崩盤導致自己血本無歸,所以紛紛在第一時間調低價格進行兜售。
糧價暴跌的情況開始蔓延,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