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遼東總兵府
七天拯救大明?我還是上吊吧 作者:文盲寫小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先進城,肅清城內之敵後再議功勞!”眼見城中的濃煙越來越多,王永吉果斷下令。
“全聽總督大人吩咐。”李定國馬上同意。
吳三桂雖然心有不甘,也隻能暫時應允。
畢竟大敵當前。
王永吉先是派兵將廣寧城團團包圍,然後派大部隊進城搜查。
城中已是一片狼藉。
到處都是燃燒的痕跡,還有各種殘肢斷骸。
“建奴還是人嗎?連孩子都不放過!”黃得功一邊走,一邊罵,“等攻入沈陽時,我要把城中的建奴殺得一個不留。”
王永吉歎了口氣:“說的容易,做起來難啊!”
“總督大人此言何意?”黃得功轉過頭,“難道建奴不該殺嗎?”
“當然該殺,但是你把問題想簡單了。殺人的命令確實是建奴下達的,但劊子手可不止建奴。”王永吉意味深長道。
“那就像他們一樣,攻入沈陽後屠城!”黃得功咬著牙發狠。
“還是那句話,你把問題想簡單了!如果要屠沈陽城,其他城池屠還是不屠?”王永吉盯著黃得功的眼睛問,“屠的話整個遼東就沒人了,僅憑士兵是無法穩定遼東局勢的。”
“沒人就沒人唄,可以從其他地方遷徙百姓。”
王永吉緩緩搖頭:“現在河南,山東到處都是荒地,關內的地還種不過來呢,又有幾個百姓願意來關外種地?”
“那...不屠了?”黃得功不自信地說道。
“不屠?”王永吉冷笑:“如何給這些死去的百姓報仇雪恨?”
“這...”黃得功頓時語塞,“這可如何是好?”
“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先把眼前的事解決掉。”王永吉搖晃著腦袋繼續催馬向前。
一行人很快來到了曾經的遼東總兵府附近。
遼東總兵府又稱鎮守總兵府。
始置於洪武七年,是遼東總兵的辦公地點。
遼東總兵的全稱是欽差鎮守遼東地方總兵官。
洪武四年。
明軍登船入海,從旅順登陸出兵遼東。
洪武五年,明軍奪取遼陽城,開始在遼東構建防禦體係。
但是蒙古人並未妥協,而是不停地襲擾遼東軍民。
洪武二十年。
由於遼東邊患日益嚴重,明太祖朱元璋決定進行第六次北伐。
此次北伐陣容極其豪華。
馮勝為征虜大將軍。
傅友德、藍玉分別為左右副將軍。
趙庸、王弼、胡海、郭英為參將,
率師二十萬人出征。
此戰之後明軍不但平息遼東邊患,還收編了二十餘萬蒙古人,設置了朵顏三衛。
並開始執行以遼地漢人守遼土的政策。
這個政策一直持續到曆史上的明末,甚至在熊廷弼說出那句遼人不可信的時候,也沒有終止政策。
此時的遼東總兵府已經陷入熊熊大火之中。
一些明軍試圖用水和掃把滅火,但火勢終究太大,未能如願。
王永吉隨手撿起一塊燃燒的木頭,引燃手裏的煙後緩緩說道:“洪武七年始置遼東總兵府,可是直到洪武二十年,官軍才算基本平定遼東邊患。”
“這一次收複遼東,不知何時才能讓遼東重新恢複安定。”
黃得功也撿起一塊燃燒的木頭,點燃手裏的煙後使勁吸了一口:“咱們隻管打仗就行,想多了沒用。”
“也是,”王永吉迅速將煙吸完,在城中巡視了一圈後重新回到東城門外。
中軍地士兵已經在這裏搭建了帳篷,各部將領也已到齊。
一番寒暄過後,王永吉雙手抱拳:“平遼大軍兵不血刃收複廣寧,實乃我朝以來第一功!能有此功勞,全都仰仗在座的諸位。”
“總督大人言重了!能順利收複廣寧既有總督大人運籌帷幄之功,也有下麵將士用命作戰之勞,我等的功勞實在不值一提。”劉肇基開始拍馬屁。
“是啊,能打贏建奴全靠總督大人指揮有方。”高一功跟著奉承。
“總督大人功不可沒!”
其他將領也紛紛拍起了馬屁。
“諸位,”王永吉伸出雙手向下壓,示意眾人安靜,“今天不說那些沒用的話,說一說大致殺敵數量以及損失情況。”
吳三桂率先陳述了一遍。
隨後是黃得功,高一功,李性忠,劉肇基等人。
他們雖然打了勝仗,但殺敵數量並不多。
多則幾百,少則百餘人甚至幾十人。
李定國最後一個說道:“末將此戰殺敵八百餘人,俘獲三百餘人,戰馬千匹,甲胄千套,合力弓千張,箭矢萬餘......”
“另外根據俘虜指認,建奴固山貝子鑲黃旗將領尼堪被末將斬於亂軍之中。”
“尼堪死了?”王永吉頓時來了興趣,“他的屍首在哪裏?”
“就在帳外。”李定國回答。
王永吉立刻來到軍帳外麵,在一張草席上見到了尼堪的屍體。
其他人也跟在後麵走了出來。
農曆四月的遼東雖然不是很熱,但屍體已經有了腐敗的跡象。
簡單翻看這具有些腐敗的屍體,又詢問了幾個俘虜後,王永吉使勁點頭:“果然是尼堪,李定國總兵陣斬此賊,實乃大功一件。”
眾將聽聞表情各不相同。
有人高興,有人淡定,還有幾個人臉上帶著一絲嫉妒。
尤其是吳三桂,差點把牙咬碎了。
他第一個想法是,李定國已經有了這麽大的功勞還和他搶收複廣寧的功勞。
實在是...貪得無厭。
可是他忘了,這本就是李定國的功勞。
無論李定國怎麽做,都合情合理。
此時王永吉已經辨認完了屍體,他重新回到帳篷內落座。
等其他人也落座後,王永吉開口說道:“據探馬消息,建奴兵敗後並沒有退往東麵,而是退往北麵的鎮靖堡一帶。”
“鎮靖堡?”李性忠皺起眉頭,“鎮靖堡屬於長城防線上的一座堡壘,再往北就是長城了,建奴去那裏幹什麽?和咱們打一場長城攻防戰嗎?”
“不會的,建奴擅長野戰不擅攻城和守城。我覺得他們應該是從鎮靖堡出長城,繞道草原返回遼東。”劉肇基猜測。
“不管他去哪兒,追著他們的主力打準錯不了!”吳三桂理直氣壯地說道。
“不一定非得追著他們打,把他們趕出長城就行了。”另一個將領說道。
在其他將領發言的時候,李定國盯著麵前巨大的地圖有些愣神:“鎮靖堡...在哪呢?”
“全聽總督大人吩咐。”李定國馬上同意。
吳三桂雖然心有不甘,也隻能暫時應允。
畢竟大敵當前。
王永吉先是派兵將廣寧城團團包圍,然後派大部隊進城搜查。
城中已是一片狼藉。
到處都是燃燒的痕跡,還有各種殘肢斷骸。
“建奴還是人嗎?連孩子都不放過!”黃得功一邊走,一邊罵,“等攻入沈陽時,我要把城中的建奴殺得一個不留。”
王永吉歎了口氣:“說的容易,做起來難啊!”
“總督大人此言何意?”黃得功轉過頭,“難道建奴不該殺嗎?”
“當然該殺,但是你把問題想簡單了。殺人的命令確實是建奴下達的,但劊子手可不止建奴。”王永吉意味深長道。
“那就像他們一樣,攻入沈陽後屠城!”黃得功咬著牙發狠。
“還是那句話,你把問題想簡單了!如果要屠沈陽城,其他城池屠還是不屠?”王永吉盯著黃得功的眼睛問,“屠的話整個遼東就沒人了,僅憑士兵是無法穩定遼東局勢的。”
“沒人就沒人唄,可以從其他地方遷徙百姓。”
王永吉緩緩搖頭:“現在河南,山東到處都是荒地,關內的地還種不過來呢,又有幾個百姓願意來關外種地?”
“那...不屠了?”黃得功不自信地說道。
“不屠?”王永吉冷笑:“如何給這些死去的百姓報仇雪恨?”
“這...”黃得功頓時語塞,“這可如何是好?”
“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先把眼前的事解決掉。”王永吉搖晃著腦袋繼續催馬向前。
一行人很快來到了曾經的遼東總兵府附近。
遼東總兵府又稱鎮守總兵府。
始置於洪武七年,是遼東總兵的辦公地點。
遼東總兵的全稱是欽差鎮守遼東地方總兵官。
洪武四年。
明軍登船入海,從旅順登陸出兵遼東。
洪武五年,明軍奪取遼陽城,開始在遼東構建防禦體係。
但是蒙古人並未妥協,而是不停地襲擾遼東軍民。
洪武二十年。
由於遼東邊患日益嚴重,明太祖朱元璋決定進行第六次北伐。
此次北伐陣容極其豪華。
馮勝為征虜大將軍。
傅友德、藍玉分別為左右副將軍。
趙庸、王弼、胡海、郭英為參將,
率師二十萬人出征。
此戰之後明軍不但平息遼東邊患,還收編了二十餘萬蒙古人,設置了朵顏三衛。
並開始執行以遼地漢人守遼土的政策。
這個政策一直持續到曆史上的明末,甚至在熊廷弼說出那句遼人不可信的時候,也沒有終止政策。
此時的遼東總兵府已經陷入熊熊大火之中。
一些明軍試圖用水和掃把滅火,但火勢終究太大,未能如願。
王永吉隨手撿起一塊燃燒的木頭,引燃手裏的煙後緩緩說道:“洪武七年始置遼東總兵府,可是直到洪武二十年,官軍才算基本平定遼東邊患。”
“這一次收複遼東,不知何時才能讓遼東重新恢複安定。”
黃得功也撿起一塊燃燒的木頭,點燃手裏的煙後使勁吸了一口:“咱們隻管打仗就行,想多了沒用。”
“也是,”王永吉迅速將煙吸完,在城中巡視了一圈後重新回到東城門外。
中軍地士兵已經在這裏搭建了帳篷,各部將領也已到齊。
一番寒暄過後,王永吉雙手抱拳:“平遼大軍兵不血刃收複廣寧,實乃我朝以來第一功!能有此功勞,全都仰仗在座的諸位。”
“總督大人言重了!能順利收複廣寧既有總督大人運籌帷幄之功,也有下麵將士用命作戰之勞,我等的功勞實在不值一提。”劉肇基開始拍馬屁。
“是啊,能打贏建奴全靠總督大人指揮有方。”高一功跟著奉承。
“總督大人功不可沒!”
其他將領也紛紛拍起了馬屁。
“諸位,”王永吉伸出雙手向下壓,示意眾人安靜,“今天不說那些沒用的話,說一說大致殺敵數量以及損失情況。”
吳三桂率先陳述了一遍。
隨後是黃得功,高一功,李性忠,劉肇基等人。
他們雖然打了勝仗,但殺敵數量並不多。
多則幾百,少則百餘人甚至幾十人。
李定國最後一個說道:“末將此戰殺敵八百餘人,俘獲三百餘人,戰馬千匹,甲胄千套,合力弓千張,箭矢萬餘......”
“另外根據俘虜指認,建奴固山貝子鑲黃旗將領尼堪被末將斬於亂軍之中。”
“尼堪死了?”王永吉頓時來了興趣,“他的屍首在哪裏?”
“就在帳外。”李定國回答。
王永吉立刻來到軍帳外麵,在一張草席上見到了尼堪的屍體。
其他人也跟在後麵走了出來。
農曆四月的遼東雖然不是很熱,但屍體已經有了腐敗的跡象。
簡單翻看這具有些腐敗的屍體,又詢問了幾個俘虜後,王永吉使勁點頭:“果然是尼堪,李定國總兵陣斬此賊,實乃大功一件。”
眾將聽聞表情各不相同。
有人高興,有人淡定,還有幾個人臉上帶著一絲嫉妒。
尤其是吳三桂,差點把牙咬碎了。
他第一個想法是,李定國已經有了這麽大的功勞還和他搶收複廣寧的功勞。
實在是...貪得無厭。
可是他忘了,這本就是李定國的功勞。
無論李定國怎麽做,都合情合理。
此時王永吉已經辨認完了屍體,他重新回到帳篷內落座。
等其他人也落座後,王永吉開口說道:“據探馬消息,建奴兵敗後並沒有退往東麵,而是退往北麵的鎮靖堡一帶。”
“鎮靖堡?”李性忠皺起眉頭,“鎮靖堡屬於長城防線上的一座堡壘,再往北就是長城了,建奴去那裏幹什麽?和咱們打一場長城攻防戰嗎?”
“不會的,建奴擅長野戰不擅攻城和守城。我覺得他們應該是從鎮靖堡出長城,繞道草原返回遼東。”劉肇基猜測。
“不管他去哪兒,追著他們的主力打準錯不了!”吳三桂理直氣壯地說道。
“不一定非得追著他們打,把他們趕出長城就行了。”另一個將領說道。
在其他將領發言的時候,李定國盯著麵前巨大的地圖有些愣神:“鎮靖堡...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