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七天拯救大明?我還是上吊吧 作者:文盲寫小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麵對內閣首輔範景文的質疑,祖大壽皺起眉頭,沉默了好一會兒才抬起頭說道:“罪民不甘心!”
一旁的高時明聽到這話,嘴角泛起一絲冷笑。
他毫不掩飾自己的嘲諷之意,大聲反問:“是不甘心還是怕死?嗯?”
祖大壽低下頭,聲音有些低沉:“罪民確實怕死,但更多的是不甘心!建奴侵占大明國土,欺淩無辜百姓。我身為邊軍將領,理應據敵於國門之外!”
“可惜...天不遂人願,鬆錦之戰打輸了。十三萬大軍損失慘重,就連洪承疇這位薊遼總督也投降了建奴。”
“罪民本想以死殉國,但心有不甘。於是選擇了忍辱負重,打算時機成熟時背刺建奴。”
“等來等去,等到了現在!”
“說的真好,”戶部尚書謝三賓看似表揚,實則諷刺道:“如果大明邊軍都是這個想法,大明朝恐怕早就改朝換代了。”
“這位大人是?”祖大壽不知道謝三賓的身份,低聲詢問。
“這位是戶部尚書謝大人,”李若璉在旁邊低聲提醒。
祖大壽並沒有因為謝三賓的諷刺而生氣,而是平靜地回答:“謝大人說笑了。偽降建奴雖然損害了名聲,但不妨礙罪民為國效力的決心。”
“平遼大軍入遼時,你為何不率部投降?”謝三賓繼續問。
“罪民投降後便被軟禁在盛京,別說前線作戰了,就是出城都不行。”祖大壽解釋。
“你的兒子呢?他沒去過前線嗎?”謝三賓又問。
“他確實去了前線,也和官軍交了手。但他是他,我是我,不能一概而論。”
“子不教,父之過!”謝三賓揪著這個錯不放。
“我有罪!”祖大壽不再爭辯,直接認罪。
謝三賓滿意地點點頭,後退半步停止了攻勢。
不等祖大壽緩過這口氣,禮部尚書邱瑜向前一步問道:“投降建奴期後,你為何要給吳三桂寫信勸降?”
“那封信是被迫寫的,為此我還冒險寫了一封密信,告訴吳三桂虎勤努力,觀形勢,慎防禦,力守邊門,眾皆一心......”
“你是否給建奴出謀劃策?”
“獻過幾條陋計。”
“多爾袞是如何重新掌權的?”
......
其他人又問了一些問題。
不涉及自己的問題,祖大壽全都如實回答。
涉及自己的問題,他都想辦法盡量回答地對自己有利。
不知過了多久,乾清宮內終於恢複了安靜。
眾人齊刷刷看向崇禎,畢竟他才是最終的決策者。
崇禎緩緩從龍椅上站起身,倒背著手說道:“祖大壽。”
“罪民在。”
“你覺得朕應該如何處置你?”
哎?
祖大壽不知如何回答了。
怎麽回答?
說處死自己?
萬一崇禎同意了呢!
赦免罪責?
這也太恬不知恥了。
“祖大壽,快回答陛下。”王承恩輕聲提醒。
“罪民...罪民罪不可恕,任憑陛下處置。”祖大壽又將這個難題推回崇禎麵前。
崇禎讓人把祖大壽帶離後問在場的其他人:“諸位覺得如何處置他比較合適?”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道:“臣以為不可。”
“祖大壽確實犯了死罪,但關寧軍許多將領都是祖大壽的舊部,吳三桂更是祖大壽的外甥。現在遼東正在打仗,如果在這個時候處死祖大壽,對遼東的戰事十分不利。”
“所以...應該從輕發落。”
崇禎點點頭,看向其他人。
戶部尚書謝三賓暫時沒有沒有表態,
他已經被崇禎搞得亂了陣腳。
祖大壽進京時,崇禎好像要赦免祖大壽。
祖大壽進宮後,崇禎又好像要處死祖大壽。
前後互相矛盾,他不知如何應對。
祖大壽是死是活對朝堂的局勢有影響嗎?
幾乎沒有。
對遼東戰事有影響嗎?
有。
但不重要。
重要的是什麽?
打倒範景文!
隻有這樣,他才能取而代之。
所以他隻能和範景文搞對立。
思考再三後,謝三賓悠悠說道:“祖大壽犯有數條不赦的重罪,臣以為應該將祖大壽處以極刑。”
他表態後,其他閣臣依次表態。
司禮監也跟著表態。
有人支持範景文。
有人支持謝三賓。
到最後,選擇權又回到了崇禎這裏。
崇禎還是沒有下決定,而是拖了一天在把這個問題放到朝會上討論。
這麽做有兩個原因。
一是他確實沒想好該怎麽處置祖大壽,想聽聽其他人的建議。
二是想通過這件事看看大臣們的站隊情況。
黨爭的表現就是站隊情況嚴重。
他好不容易把朝堂上黨爭的火焰撲滅,不能再讓黨爭死灰複燃。
見站隊情況不嚴重,崇禎也鬆了口氣。
他站起身對所有人說道:“祖大壽有功也有過,但功過難相抵。朕決定將其削職為民,以正國法。”
“皇上聖明!”
在大臣們的奉承聲中,朝會結束。
崇禎回到乾清宮,再次召見了祖大壽。
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隻有他們君臣二人。
此時祖大壽已經得知了處理結果,感恩戴德的向崇禎下跪道謝。
崇禎來到祖大壽麵前,低聲詢問:“知道朕為何要把你換回來嗎?”
“草民不知。”祖大壽回答。
“你知道,隻是不敢說。”崇禎笑了笑。
祖大壽微微一怔,低下了頭。
他十分知道崇禎把他換回來的目的。
無非是分化關寧軍,削弱吳三桂。
可是他能這麽做嗎?
如果他真的這麽做了,關寧軍和吳三桂倒下的同時,他也失去了作用。
可要是不這麽做,崇禎會讓他失去性命。
很矛盾。
思索間,崇禎再次說道:“朕知道你在想什麽。”
“草民...”
“不用說出來!”祖大壽剛要解釋,被崇禎出聲打斷,“有些事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無論祖大壽想什麽,崇禎都不會怪罪他。
畢竟...任何人在麵對抉擇時都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選項。
祖大壽兩次投降建奴就是最好的證明。
他既想要名聲,又不想丟掉性命。
所以選擇了假意投降,然後想辦法回來繼續給朝廷效力。
“你是遼東寧遠人,對吧?”崇禎問。
“回陛下,草民是寧遠人。”
“平遼大軍已經收複了寧遠,現在你已經成了平民,是時候告老還鄉了。”崇禎伸手拍了拍祖大壽的肩膀。
祖大壽想起了被換回之前,多爾袞囑咐他不要再踏足遼東一步,否則祖澤潤就有危險。
這件事隻有他自己知道,沒跟任何人說。
崇禎讓他告老還鄉顯然是有任務交給他。
他根本沒法拒絕,隻能硬著頭皮問:“陛下想讓草民做什麽?”
崇禎搖頭:“什麽都不用做。”
崇禎越是這麽說,祖大壽心裏越是發慌。
他跪地施禮:“草民雖然年事已高,但心係朝廷,請陛下成全!”
崇禎笑著說道:“你告老還鄉之後記得多寫信。”
一旁的高時明聽到這話,嘴角泛起一絲冷笑。
他毫不掩飾自己的嘲諷之意,大聲反問:“是不甘心還是怕死?嗯?”
祖大壽低下頭,聲音有些低沉:“罪民確實怕死,但更多的是不甘心!建奴侵占大明國土,欺淩無辜百姓。我身為邊軍將領,理應據敵於國門之外!”
“可惜...天不遂人願,鬆錦之戰打輸了。十三萬大軍損失慘重,就連洪承疇這位薊遼總督也投降了建奴。”
“罪民本想以死殉國,但心有不甘。於是選擇了忍辱負重,打算時機成熟時背刺建奴。”
“等來等去,等到了現在!”
“說的真好,”戶部尚書謝三賓看似表揚,實則諷刺道:“如果大明邊軍都是這個想法,大明朝恐怕早就改朝換代了。”
“這位大人是?”祖大壽不知道謝三賓的身份,低聲詢問。
“這位是戶部尚書謝大人,”李若璉在旁邊低聲提醒。
祖大壽並沒有因為謝三賓的諷刺而生氣,而是平靜地回答:“謝大人說笑了。偽降建奴雖然損害了名聲,但不妨礙罪民為國效力的決心。”
“平遼大軍入遼時,你為何不率部投降?”謝三賓繼續問。
“罪民投降後便被軟禁在盛京,別說前線作戰了,就是出城都不行。”祖大壽解釋。
“你的兒子呢?他沒去過前線嗎?”謝三賓又問。
“他確實去了前線,也和官軍交了手。但他是他,我是我,不能一概而論。”
“子不教,父之過!”謝三賓揪著這個錯不放。
“我有罪!”祖大壽不再爭辯,直接認罪。
謝三賓滿意地點點頭,後退半步停止了攻勢。
不等祖大壽緩過這口氣,禮部尚書邱瑜向前一步問道:“投降建奴期後,你為何要給吳三桂寫信勸降?”
“那封信是被迫寫的,為此我還冒險寫了一封密信,告訴吳三桂虎勤努力,觀形勢,慎防禦,力守邊門,眾皆一心......”
“你是否給建奴出謀劃策?”
“獻過幾條陋計。”
“多爾袞是如何重新掌權的?”
......
其他人又問了一些問題。
不涉及自己的問題,祖大壽全都如實回答。
涉及自己的問題,他都想辦法盡量回答地對自己有利。
不知過了多久,乾清宮內終於恢複了安靜。
眾人齊刷刷看向崇禎,畢竟他才是最終的決策者。
崇禎緩緩從龍椅上站起身,倒背著手說道:“祖大壽。”
“罪民在。”
“你覺得朕應該如何處置你?”
哎?
祖大壽不知如何回答了。
怎麽回答?
說處死自己?
萬一崇禎同意了呢!
赦免罪責?
這也太恬不知恥了。
“祖大壽,快回答陛下。”王承恩輕聲提醒。
“罪民...罪民罪不可恕,任憑陛下處置。”祖大壽又將這個難題推回崇禎麵前。
崇禎讓人把祖大壽帶離後問在場的其他人:“諸位覺得如何處置他比較合適?”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道:“臣以為不可。”
“祖大壽確實犯了死罪,但關寧軍許多將領都是祖大壽的舊部,吳三桂更是祖大壽的外甥。現在遼東正在打仗,如果在這個時候處死祖大壽,對遼東的戰事十分不利。”
“所以...應該從輕發落。”
崇禎點點頭,看向其他人。
戶部尚書謝三賓暫時沒有沒有表態,
他已經被崇禎搞得亂了陣腳。
祖大壽進京時,崇禎好像要赦免祖大壽。
祖大壽進宮後,崇禎又好像要處死祖大壽。
前後互相矛盾,他不知如何應對。
祖大壽是死是活對朝堂的局勢有影響嗎?
幾乎沒有。
對遼東戰事有影響嗎?
有。
但不重要。
重要的是什麽?
打倒範景文!
隻有這樣,他才能取而代之。
所以他隻能和範景文搞對立。
思考再三後,謝三賓悠悠說道:“祖大壽犯有數條不赦的重罪,臣以為應該將祖大壽處以極刑。”
他表態後,其他閣臣依次表態。
司禮監也跟著表態。
有人支持範景文。
有人支持謝三賓。
到最後,選擇權又回到了崇禎這裏。
崇禎還是沒有下決定,而是拖了一天在把這個問題放到朝會上討論。
這麽做有兩個原因。
一是他確實沒想好該怎麽處置祖大壽,想聽聽其他人的建議。
二是想通過這件事看看大臣們的站隊情況。
黨爭的表現就是站隊情況嚴重。
他好不容易把朝堂上黨爭的火焰撲滅,不能再讓黨爭死灰複燃。
見站隊情況不嚴重,崇禎也鬆了口氣。
他站起身對所有人說道:“祖大壽有功也有過,但功過難相抵。朕決定將其削職為民,以正國法。”
“皇上聖明!”
在大臣們的奉承聲中,朝會結束。
崇禎回到乾清宮,再次召見了祖大壽。
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隻有他們君臣二人。
此時祖大壽已經得知了處理結果,感恩戴德的向崇禎下跪道謝。
崇禎來到祖大壽麵前,低聲詢問:“知道朕為何要把你換回來嗎?”
“草民不知。”祖大壽回答。
“你知道,隻是不敢說。”崇禎笑了笑。
祖大壽微微一怔,低下了頭。
他十分知道崇禎把他換回來的目的。
無非是分化關寧軍,削弱吳三桂。
可是他能這麽做嗎?
如果他真的這麽做了,關寧軍和吳三桂倒下的同時,他也失去了作用。
可要是不這麽做,崇禎會讓他失去性命。
很矛盾。
思索間,崇禎再次說道:“朕知道你在想什麽。”
“草民...”
“不用說出來!”祖大壽剛要解釋,被崇禎出聲打斷,“有些事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無論祖大壽想什麽,崇禎都不會怪罪他。
畢竟...任何人在麵對抉擇時都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選項。
祖大壽兩次投降建奴就是最好的證明。
他既想要名聲,又不想丟掉性命。
所以選擇了假意投降,然後想辦法回來繼續給朝廷效力。
“你是遼東寧遠人,對吧?”崇禎問。
“回陛下,草民是寧遠人。”
“平遼大軍已經收複了寧遠,現在你已經成了平民,是時候告老還鄉了。”崇禎伸手拍了拍祖大壽的肩膀。
祖大壽想起了被換回之前,多爾袞囑咐他不要再踏足遼東一步,否則祖澤潤就有危險。
這件事隻有他自己知道,沒跟任何人說。
崇禎讓他告老還鄉顯然是有任務交給他。
他根本沒法拒絕,隻能硬著頭皮問:“陛下想讓草民做什麽?”
崇禎搖頭:“什麽都不用做。”
崇禎越是這麽說,祖大壽心裏越是發慌。
他跪地施禮:“草民雖然年事已高,但心係朝廷,請陛下成全!”
崇禎笑著說道:“你告老還鄉之後記得多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