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入門測試,弟子一看就生澀稚嫩,到這兒的醫堂弟子沒有幾個比許念資曆淺。他們三三兩兩互相結伴,陸續進去。
殷長衍老遠就看見許念。倒不是他氣場多強大、威嚴多重,而是他立在牌坊下當人形路障,側過身子跟人說著什麽。
離得近一些。許念跟個老媽子一樣逢人便碎碎念叮囑,醫堂弟子們忍著不耐煩點頭稱“是”,快步走過。
“呀,長衍到了。”
殷長衍想裝聽不見都不行,步伐一頓,“許師兄。”
“過來。”
殷長衍走過去,許念左臂上掛著一個小罐子,裏麵裝著漿糊,手上拿了一把嘴巴形狀的黃符。
許念說:“十八層岩咱們一道走,萬一出什麽事兒,我也好照應你。”
“這是什麽?”
“關鍵時候能救命的東西,我給你演示一下。”許念拿刷子刷漿糊,將黃符往牌坊上一貼,線條畫的嘴巴一開一合口吐人言,“危險危險,請盡快逃命。危險危險,請盡快逃命。”
“不錯吧。”許念頗為得意。
殷長衍:“......”
這東西究竟有什麽好得意的。
“長衍,我給你帶了東西。”許念在懷裏摸索出一個核桃大小的瓷盒丟過去。
殷長衍抬手接住,攤開手掌,一盒寶藍色的掌霜。
並不想要。
“隨便你扔,但別叫我瞅見。人心都是肉做的,我不說不代表我不疼。”那家雞腿生意很好,他每天得排半柱香的隊。
許念走在前頭,每走幾步就隨機挑選一課槐樹刷漿糊貼符咒。
殷長衍把寶藍色瓷盒揣到懷裏,下午回去扔到臨江裏。
越到裂縫縱深處,路就越窄,光線也越暗。
前麵的路像一個平放的花瓶,走過一段極窄的瓶頸後,眼前豁然開朗。
偌大的穹頂一樣望不到頭,上麵石頭凸出來像是一個個倒插著的巨型蘑菇,底下類似一個巨大的碗,碗底有暗河。
很難想象地底下有這麽大一片放空的地方。
扶著地麵跳下去。
暗河水量豐富,難怪這麽潮。牆體裏的古老觀音像臉部化了一大半。
眾人都在尋找十八層岩。殷長衍撞到人身上,忙後退兩步,“對不住,我不是有意的。”
孔凡旭側過頭,瞟了一眼被撞的地方,抬頭看殷長衍。
眸子裏閃過一絲驚豔,但也就那麽回事兒。
抬手在被撞的地方撣去並不存在的灰塵。
“孔師兄,這裏有水,要不要洗手。”一個弟子蹲在暗河邊道。
“髒,會傷到手。”孔凡旭說這話的時候一直看著殷長衍。
弟子麵上閃過一絲難堪,很快恢複如常。這不是第一次了。
孔凡旭拿出一張黃符寫下“牡丹雨”三個字,隨手貼在空中。黃符開始下雨,雨柱正是牡丹花大小。
衝幹淨手,用帕子擦拭幹淨,然後取出掌霜均勻地塗抹雙手。
牡丹味兒的掌霜。
難怪這裏味道五花八門,原來是醫修身上的。
“殷長衍。”許念注意到這邊,“孔凡旭,怎麽了?”
孔凡旭愣了一下,上下打量殷長衍,眸中帶著三分敬意,“你就是殷長衍?入門測試上那個‘十穿十’的殷長衍?”
這一次的驚豔是真的。
‘十穿十’對殷長衍而言絕不是什麽好回憶,“十穿十非我獨有,許師兄也能做到。”
“他跟你差遠了。他能十穿十,是因為他的極限在那兒。你能十穿十,是因為隻給了你十根鬆針、十個蓮子。”
許念歎了一口氣,“雖然這是事實,但我聽著也好刺耳。孔凡旭,讓我不快對你有什麽好處。”
“你不快,我就快樂。”孔凡旭說,“殷長衍,做許念的師弟,著實是在浪費你的天賦。每一年的醫術大會,他都是墊底。”
“好傷人,我也是有排前麵的項目好吧。”許念笑了笑,沒什麽底氣。
“是啊,逃命類的比試你每次都獨占鼇頭。”
“有什麽問題嗎?我是醫修,醫堂的,又不是刀堂、劍堂、戰堂,要在戰鬥場上拚生死。我是救死扶傷的,我要是先死,誰來救師兄弟?”
孔凡旭:“......”
孔凡旭開了眼界了,讓許念這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臉堵的沒話,“嗬,論起厚臉皮,你稱第一,誰敢稱第二。”
看向殷長衍,“殷長衍,砂石會讓你的手失去應有的敏銳度。一雙粗糙的手,做什麽醫修。”
殷長衍抬手,手撐地麵時沾了不少砂石灰塵......等等,這是什麽東西?
指腹撚了撚,是純度極高的十八層岩。
“許師兄,孔師兄,我好像找到十八層岩了。”
殷長衍話音剛落,周圍的醫堂弟子盡數圍了上來。
“在哪兒?”
“我找了這麽久,連十八層岩的影兒都見不到。”
“是啊,急得我都向菩薩許願了。你快說,哪裏有十八層岩?”
殷長衍抬高手掌,“地麵上有細碎的十八層岩粉末,牆壁上的量則更多一些。我想,頭頂的石蘑菇中應該有成塊的十八層岩。”
眾人皆狐疑地望向頭頂。
孔凡旭振袖飛了上去,拿出隨身攜帶的小藥鏟鏟石蘑菇。沒一會兒,石蘑菇碎了一地,根部出現了一瓣橘子大小的特殊岩石。
“你們看,果然有!殷長衍所說是對的。”
眾人麵上皆帶著喜氣,一時間道謝聲此起彼伏。有多少個道謝,就有多少人飛到穹頂上挖十八層岩。
“殷長衍,我欠你一個人情。”
“還有我。”
“我也是,有事兒記得尋我,我一定盡心而做。”
“......”
大家都想要大一點兒的十八層岩,數量上至少得兩個,於是小部分人開始爭搶石蘑菇。到處都有石蘑菇碎塊掉下來。
殷長衍仰頭看了一會兒,往入口處走,那裏石蘑菇偏小,但是人少。
孔凡旭收好十八層岩飛下來,“你不去搶?他們承你情,無論你要哪塊,他們都絕無二話。”
“不去,石蘑菇多得是。”
“你選的那些一看就很小。”孔凡旭提醒他。
“夠用就行。”
孔凡旭愣怔一瞬,哈哈大笑。有需要,但取適量就停止,好一個貪得有厭的殷長衍。
抬步跟了上去。
他不喜歡與人同行,但殷長衍除外。
殷長衍找好石蘑菇,縱身飛了上去,拿出小鏟子開挖。
觀音像就在身下不遠處。從這個角度看,觀音眼睛濕濕的,像在流淚。
這觀音垂淚看著眼熟,像是哪兒見過。
總覺得哪裏怪怪的......
“殷長衍,怎麽停了?”孔凡旭仰頭,“藥鏟不鋒利嗎?用我的吧。”
“孔師兄,觀音看起來很眼熟。”
孔凡旭順著他的目光端詳一眼,“很正常啊,寺廟裏的觀音長得都差不多。”
殷長衍腦子裏靈光一閃,一些很碎的東西被串了起來。
不挖了,跳下來,麵色嚴肅,“許師兄,孔師兄,出大事兒了。”
許念從沒見過殷長衍這幅表情,“怎麽了?”
孔凡旭也疑惑地看向殷長衍。
“話本子上記載了一個故事,寡婦帶著女兒虔誠拜觀音,觀音感動落淚,給了寡婦大房子,還收了她的女兒做座下童子。”
許念和孔凡旭對視一眼,中規中矩的俗套故事,大團圓結局,這不是挺好的嗎?
“話本子裏的觀音向來都是金身,哪裏來的泥觀音。”殷長衍說,“寡婦活不下去,向泥觀音許願要了大房子。泥觀音落淚代表同意交易,於是奪走了寡婦最愛的女兒。拿到的東西會以另一種方式給出去,這才是話本子中記載的真正故事。”
“這隻是話本子裏的一個故事,也許做不得真。”孔凡旭提出合理質疑,但私心裏,他莫名地相信殷長衍所說的話。
“我在話本子裏見過泥觀音的畫像,與牆上這個有六成相似。”殷長衍飛到泥觀音身邊,將祂被水泡偏的五官移到原位,“現在有八成像了。暨南楊氏楊玄霜曾建過一個觀音廟,供奉的觀音也長這張臉。”
“暨南楊氏楊玄霜出身優渥,他若有所求,一定是讓天生眼盲的兄長楊玄靈能看見光。於是他跟泥觀音許願。泥觀音垂淚同意交易,讓楊玄靈能看見燈籠中的光,然後奪走楊玄霜引以為傲的頭顱、五官。”
細思之下很可怕。韓飛偷走楊玄霜的頭顱,衛清寧取下他的眼睛、舌頭安在李卿之身上。都應驗了。
許念上前兩步,“眼下泥觀音垂淚,一定是誰許了什麽願望。這麽多人,完全沒法找。”
殷長衍說:“不用找,這不是很明顯麽。我們所有人到這兒,都是衝著十八層岩來的。如今十八層岩到手,要被拿走一些東西了。”
石蘑菇往下砸得越來越多,穹頂開始出現蜘蛛網狀紋路,眼看著要砸下去。
三人對視一眼,看來是要將他們活埋。
許念、孔凡旭用靈力通知所有醫堂弟子盡快撤離到瓶頸口,殷長衍則立在中、央位置一遍又一遍地說著觀音垂淚。
人隻有聽到有理有據的東西,才會相信另一個素未謀麵的人。
醫堂眾弟子感激地望向殷長衍,紛紛如倦鳥歸巢一般撤回到瓶頸口。
殷長衍老遠就看見許念。倒不是他氣場多強大、威嚴多重,而是他立在牌坊下當人形路障,側過身子跟人說著什麽。
離得近一些。許念跟個老媽子一樣逢人便碎碎念叮囑,醫堂弟子們忍著不耐煩點頭稱“是”,快步走過。
“呀,長衍到了。”
殷長衍想裝聽不見都不行,步伐一頓,“許師兄。”
“過來。”
殷長衍走過去,許念左臂上掛著一個小罐子,裏麵裝著漿糊,手上拿了一把嘴巴形狀的黃符。
許念說:“十八層岩咱們一道走,萬一出什麽事兒,我也好照應你。”
“這是什麽?”
“關鍵時候能救命的東西,我給你演示一下。”許念拿刷子刷漿糊,將黃符往牌坊上一貼,線條畫的嘴巴一開一合口吐人言,“危險危險,請盡快逃命。危險危險,請盡快逃命。”
“不錯吧。”許念頗為得意。
殷長衍:“......”
這東西究竟有什麽好得意的。
“長衍,我給你帶了東西。”許念在懷裏摸索出一個核桃大小的瓷盒丟過去。
殷長衍抬手接住,攤開手掌,一盒寶藍色的掌霜。
並不想要。
“隨便你扔,但別叫我瞅見。人心都是肉做的,我不說不代表我不疼。”那家雞腿生意很好,他每天得排半柱香的隊。
許念走在前頭,每走幾步就隨機挑選一課槐樹刷漿糊貼符咒。
殷長衍把寶藍色瓷盒揣到懷裏,下午回去扔到臨江裏。
越到裂縫縱深處,路就越窄,光線也越暗。
前麵的路像一個平放的花瓶,走過一段極窄的瓶頸後,眼前豁然開朗。
偌大的穹頂一樣望不到頭,上麵石頭凸出來像是一個個倒插著的巨型蘑菇,底下類似一個巨大的碗,碗底有暗河。
很難想象地底下有這麽大一片放空的地方。
扶著地麵跳下去。
暗河水量豐富,難怪這麽潮。牆體裏的古老觀音像臉部化了一大半。
眾人都在尋找十八層岩。殷長衍撞到人身上,忙後退兩步,“對不住,我不是有意的。”
孔凡旭側過頭,瞟了一眼被撞的地方,抬頭看殷長衍。
眸子裏閃過一絲驚豔,但也就那麽回事兒。
抬手在被撞的地方撣去並不存在的灰塵。
“孔師兄,這裏有水,要不要洗手。”一個弟子蹲在暗河邊道。
“髒,會傷到手。”孔凡旭說這話的時候一直看著殷長衍。
弟子麵上閃過一絲難堪,很快恢複如常。這不是第一次了。
孔凡旭拿出一張黃符寫下“牡丹雨”三個字,隨手貼在空中。黃符開始下雨,雨柱正是牡丹花大小。
衝幹淨手,用帕子擦拭幹淨,然後取出掌霜均勻地塗抹雙手。
牡丹味兒的掌霜。
難怪這裏味道五花八門,原來是醫修身上的。
“殷長衍。”許念注意到這邊,“孔凡旭,怎麽了?”
孔凡旭愣了一下,上下打量殷長衍,眸中帶著三分敬意,“你就是殷長衍?入門測試上那個‘十穿十’的殷長衍?”
這一次的驚豔是真的。
‘十穿十’對殷長衍而言絕不是什麽好回憶,“十穿十非我獨有,許師兄也能做到。”
“他跟你差遠了。他能十穿十,是因為他的極限在那兒。你能十穿十,是因為隻給了你十根鬆針、十個蓮子。”
許念歎了一口氣,“雖然這是事實,但我聽著也好刺耳。孔凡旭,讓我不快對你有什麽好處。”
“你不快,我就快樂。”孔凡旭說,“殷長衍,做許念的師弟,著實是在浪費你的天賦。每一年的醫術大會,他都是墊底。”
“好傷人,我也是有排前麵的項目好吧。”許念笑了笑,沒什麽底氣。
“是啊,逃命類的比試你每次都獨占鼇頭。”
“有什麽問題嗎?我是醫修,醫堂的,又不是刀堂、劍堂、戰堂,要在戰鬥場上拚生死。我是救死扶傷的,我要是先死,誰來救師兄弟?”
孔凡旭:“......”
孔凡旭開了眼界了,讓許念這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臉堵的沒話,“嗬,論起厚臉皮,你稱第一,誰敢稱第二。”
看向殷長衍,“殷長衍,砂石會讓你的手失去應有的敏銳度。一雙粗糙的手,做什麽醫修。”
殷長衍抬手,手撐地麵時沾了不少砂石灰塵......等等,這是什麽東西?
指腹撚了撚,是純度極高的十八層岩。
“許師兄,孔師兄,我好像找到十八層岩了。”
殷長衍話音剛落,周圍的醫堂弟子盡數圍了上來。
“在哪兒?”
“我找了這麽久,連十八層岩的影兒都見不到。”
“是啊,急得我都向菩薩許願了。你快說,哪裏有十八層岩?”
殷長衍抬高手掌,“地麵上有細碎的十八層岩粉末,牆壁上的量則更多一些。我想,頭頂的石蘑菇中應該有成塊的十八層岩。”
眾人皆狐疑地望向頭頂。
孔凡旭振袖飛了上去,拿出隨身攜帶的小藥鏟鏟石蘑菇。沒一會兒,石蘑菇碎了一地,根部出現了一瓣橘子大小的特殊岩石。
“你們看,果然有!殷長衍所說是對的。”
眾人麵上皆帶著喜氣,一時間道謝聲此起彼伏。有多少個道謝,就有多少人飛到穹頂上挖十八層岩。
“殷長衍,我欠你一個人情。”
“還有我。”
“我也是,有事兒記得尋我,我一定盡心而做。”
“......”
大家都想要大一點兒的十八層岩,數量上至少得兩個,於是小部分人開始爭搶石蘑菇。到處都有石蘑菇碎塊掉下來。
殷長衍仰頭看了一會兒,往入口處走,那裏石蘑菇偏小,但是人少。
孔凡旭收好十八層岩飛下來,“你不去搶?他們承你情,無論你要哪塊,他們都絕無二話。”
“不去,石蘑菇多得是。”
“你選的那些一看就很小。”孔凡旭提醒他。
“夠用就行。”
孔凡旭愣怔一瞬,哈哈大笑。有需要,但取適量就停止,好一個貪得有厭的殷長衍。
抬步跟了上去。
他不喜歡與人同行,但殷長衍除外。
殷長衍找好石蘑菇,縱身飛了上去,拿出小鏟子開挖。
觀音像就在身下不遠處。從這個角度看,觀音眼睛濕濕的,像在流淚。
這觀音垂淚看著眼熟,像是哪兒見過。
總覺得哪裏怪怪的......
“殷長衍,怎麽停了?”孔凡旭仰頭,“藥鏟不鋒利嗎?用我的吧。”
“孔師兄,觀音看起來很眼熟。”
孔凡旭順著他的目光端詳一眼,“很正常啊,寺廟裏的觀音長得都差不多。”
殷長衍腦子裏靈光一閃,一些很碎的東西被串了起來。
不挖了,跳下來,麵色嚴肅,“許師兄,孔師兄,出大事兒了。”
許念從沒見過殷長衍這幅表情,“怎麽了?”
孔凡旭也疑惑地看向殷長衍。
“話本子上記載了一個故事,寡婦帶著女兒虔誠拜觀音,觀音感動落淚,給了寡婦大房子,還收了她的女兒做座下童子。”
許念和孔凡旭對視一眼,中規中矩的俗套故事,大團圓結局,這不是挺好的嗎?
“話本子裏的觀音向來都是金身,哪裏來的泥觀音。”殷長衍說,“寡婦活不下去,向泥觀音許願要了大房子。泥觀音落淚代表同意交易,於是奪走了寡婦最愛的女兒。拿到的東西會以另一種方式給出去,這才是話本子中記載的真正故事。”
“這隻是話本子裏的一個故事,也許做不得真。”孔凡旭提出合理質疑,但私心裏,他莫名地相信殷長衍所說的話。
“我在話本子裏見過泥觀音的畫像,與牆上這個有六成相似。”殷長衍飛到泥觀音身邊,將祂被水泡偏的五官移到原位,“現在有八成像了。暨南楊氏楊玄霜曾建過一個觀音廟,供奉的觀音也長這張臉。”
“暨南楊氏楊玄霜出身優渥,他若有所求,一定是讓天生眼盲的兄長楊玄靈能看見光。於是他跟泥觀音許願。泥觀音垂淚同意交易,讓楊玄靈能看見燈籠中的光,然後奪走楊玄霜引以為傲的頭顱、五官。”
細思之下很可怕。韓飛偷走楊玄霜的頭顱,衛清寧取下他的眼睛、舌頭安在李卿之身上。都應驗了。
許念上前兩步,“眼下泥觀音垂淚,一定是誰許了什麽願望。這麽多人,完全沒法找。”
殷長衍說:“不用找,這不是很明顯麽。我們所有人到這兒,都是衝著十八層岩來的。如今十八層岩到手,要被拿走一些東西了。”
石蘑菇往下砸得越來越多,穹頂開始出現蜘蛛網狀紋路,眼看著要砸下去。
三人對視一眼,看來是要將他們活埋。
許念、孔凡旭用靈力通知所有醫堂弟子盡快撤離到瓶頸口,殷長衍則立在中、央位置一遍又一遍地說著觀音垂淚。
人隻有聽到有理有據的東西,才會相信另一個素未謀麵的人。
醫堂眾弟子感激地望向殷長衍,紛紛如倦鳥歸巢一般撤回到瓶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