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節
國術傳人在古代,知己遍天下 作者:沉舟釣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日過午,雍州城中的積水就基本上都被排幹淨了。
道路被疏通以後,很多工作的進展也就順暢起來。
一個經曆過天災與匪禍的城市,到底要怎麽做才能完整善後呢?
照以往的章程來看,當然首先是要主官出麵——得了,府君不在,督郵重傷,主簿喪命。
是的,在衙役們分散去各家打探消息以後,才確切得知,主簿家門整個兒地都被鬼英人給抄了。其情狀之慘烈,使得衙役在報訊時,說起來都麵露不忍。
群龍無首,賊曹不想擔責,隻將目光眼巴巴地看向藺大儒與伍先生等人。
這些官學的授課先生其實也都是有官身的,藺大儒的品階比雍州賊曹還高呢!
但經過先前的事情,藺大儒都成了程靈的“小跟班”。
單隻是一個動滑輪的原理,藺大儒就追著程靈問了起碼五六十個問題。可是沒辦法,他沒有現代物理基礎,於是這五六十個問題就又延伸出了無數個問題。
然後在積水清理完以後,程靈跟著衙役們一起走訪城東諸坊市。
等到半下午的時候,涪陽王府的船駛回雍州東港。
那船上押下來數十名鬼英部落的領頭人物,王府護衛軍的將領方海劍對著其中一人猛地抽了一鞭子,口中罵道:“一群鬼東西!好好的雍州城,瞧瞧都被你們禍害成什麽樣子了!”
話音落下,方海劍抬眼間,本以為自己看到的會是一片淩亂與淒慘,結果呢,卻隻見那港口邊一派整齊氣象。
船一靠岸,市舶司的小吏立即就衝上前來,又是喚人幫忙搭舢板,又是殷勤詢問:“是咱們王爺回來了嗎?王爺幫咱們報仇了?”
方海劍問:“你們上官呢?”
小吏悲傷道:“提舉大人重傷過世了。”
方海劍又舉目去看對麵城牆,隻見城牆上下詭異的清淨,才恍惚回過神,雍州城的確是遭了大難。
這是一座雖遭大難,卻又離奇地秩序安然的城池。
涪陽王隨後被簇擁著從船上出來,他儀仗都擺好了,方海劍帶兵在前方押著鬼英俘虜,後邊是親衛相隨。
下得船來,入了城,涪陽王原先還擔心自己會被激動的百姓追堵,結果百姓是見到不少,設想中的……激動崩潰,圍追堵截,卻沒有。
當然,歡呼還是有的。
“是王爺回來了!”
“王爺帶回來了鬼英俘虜,王爺是不是為我們報仇了?”
一陣陣的呼喊聲中,隻見那主街兩邊,有不少原本正在修整著房屋的百姓放下了手頭的活計,他們衝到了街邊,當街跪下,高呼著“王爺千歲”!
涪陽王甚覺欣慰,對身邊的長隨說:“本王雖然甚少臨民,但是雍州的百姓還是很有秩序嘛。這莫非,是受本王氣質感染?”
長隨自然連忙捧哏,誇獎涪陽王。
涪陽王又看到了那座立在街邊的巨大石佛,有些奇怪道:“這石佛怎麽會在此處?”
長隨回答不出來,連忙吩咐人去探問。
就這樣,涪陽王回到了王府,賊曹薛岩帶著吏員前來求見涪陽王,然後將這大半天裏發生的事情做了個簡單匯報。
半個時辰後,程靈應約前來見涪陽王。
涪陽王煮了一壺酒,親自遞給程靈一杯,開口就說了一句:“姓藺的老小子倒是被你收服了?”
程靈失笑:“收服藺大儒,這等言語,王爺敢說,晚輩卻不敢應。”
涪陽王“嘿”一聲:“你不敢應?那你不是在做嗎?”
程靈道:“些許微末伎倆,引起了藺大儒的注意,但他跟前跟後,態度求真,卻大概不過是不想參與城中內政,拿晚輩當擋箭牌呢!”
涪陽王伸手指她,嗤笑起來:“老小子拿你當擋箭牌,你又何嚐不是拿這老小子當大旗?”
程靈微笑,舉起酒杯,對著涪陽王致意,然後輕呡了一口。
涪陽王也端起酒杯,卻不似她一般小口輕呡,而是一口半杯,喝得非常隨意。
不過涪陽王自己喝得豪放,卻並不要求程靈也跟自己一樣,他喝完一杯酒,程靈很有眼力地為他執壺續杯。
涪陽王就又喝完一杯,等到第三杯的時候,他沒再喝了,而是問:“你改主意了?這是在養名望?想要通過察舉入官?”
現如今魏國雖然實行科舉取士,但察舉製也並未完全廢除。
總的來說是兩種製度並行,不過科舉的地位在逐漸上升,也有越來越多的官員開始認為,科舉才是正途,是能力的證明,是地位的象征。
涪陽王因而又道:“或者,你是要先養望,再科舉?”
程靈道:“瞞不過王爺的火眼金睛。”
涪陽王哈哈一笑,又飲了一杯酒,說:“小兄弟啊,若不入官場,你便是閑雲野鶴,是自在飛鷹!若入官場,我保你平步青雲,但你……便再不能置身事外了。”
程靈一笑,舉起酒杯,這一次她也將杯中之酒一口飲了個幹淨。
天下無淨土,閑雲也爭渡。
名利非我心,杯中悟千古。
程靈喝著酒,意外地發現,自己體內陰陽二氣流轉,就在這片刻間,太陽能量增長,月光能量也隨之增長。
不過數次呼吸而已,這兩種能量就相繼實現了翻倍般的成長!
這是什麽奇異妙事?
程靈險些驚呆了。
她最初穿越過來的時候,還隻會一個粗淺的呼吸調氣法門,要吸收能量,也隻能依靠來回站樁和大量進食這兩個笨法子。
後來通過采集左元峰,程靈終於獲得一門內功心法,但內功的修煉,那也是個水磨工夫。務必長久打磨,循序進益,絕不可能一蹴而就。
眼下這一變動,卻是超越常理的,真的令程靈又驚又喜。
是什麽原因導致的?是涪陽王的酒有問題嗎?
不,這酒,隻是普通的美酒。
真正有變化的,是程靈的心。
有的時候,開悟或許就是在那一瞬間,靈光飛閃,便是另一番天地。
程靈放下酒杯,當即趺坐調息。
在她的對麵,涪陽王端著自己的那個酒杯,卻也是驚呆了。
“娘的……”他口中喃喃,“這是什麽天才?這怕不是個怪物吧!”
第207章 一躍青雲上
傍晚,程靈從涪陽王府告辭離開了。
涪陽王說了這樣一句話:“小子,你要是走文官路線,那真是可惜了。”
程靈哈哈一笑,道:“王爺說的,倒好似晚輩能隨意選官一般。”
涪陽王意味深長道:“何嚐不可呢?”
程靈於是拱手,又是微微一笑。
入夜,十來艘大船靜悄悄地在雍州東港靠了岸,府君駱平終於趁著夜色低調地回城了。
盧氏一行則是在後半夜回的城,隻不過出去的時候有十幾艘船,回來的時候卻隻剩了七八艘。
蕭蠻依舊不見蹤影,程靈也沒有問涪陽王蕭蠻去了哪裏。
接下來一段時間,雍州城就陷入了一場十年難見的大變動中。
由於府衙官員死傷半數,府君駱平不得不臨時從民間選拔了一批有名望,有德行的人上來填充位置。
既是選“名望”,選“德行”,那這一批人裏自然就少不得程靈。
駱平回來了,還帶回了原先被他帶走的州丞、長史、功曹等人。而留守在城中,被鬼英人害死的主要官員則有都尉、主簿、錄事、奏曹、府門亭長等等。
大量底層官員的死去,更是讓雍州城的運轉幾乎陷入了半癱瘓中。
深夜,府君駱平提筆將請罪奏表的最後一句話寫完:罪臣駱平,頓首敬上。
擱筆之後,冷汗已悄無聲息地沁濕了大半個後背。
駱平輕歎一聲,問身邊親隨:“朱鵬現在情況如何,去請過名醫了嗎?”
親隨忙走過來回答道:“請了十來個大夫,都說今夜是最凶險的時候,若是能熬過去,還有五分恢複的可能,要是熬不過去……”
駱平站起身,將剛才密封好的奏表遞給親隨,道:“八百裏加急,送往京城。”
又說:“明早記得提醒我親自去一趟督郵府。”
長隨忙忙應下了。
隔日,官學有十來名學子被選拔上來,進入府衙臨時代職。此外,民間也有一批臨時代職入官之人。
其中程靈所代的職務最高,竟是雍州主簿!
這荒唐嗎?
其實並不,亂世之中最不缺平步青雲之人,像程靈這樣的,從一介白身而一躍成為一州主簿的,在這類人中反而還算不得什麽呢。
經曆了先前那一遭,府學的學子們也都對程靈非常服氣。
如此一晃又是五六日過去,這一天,程靈去了一趟督郵府,而後才又騎馬去了府衙。到了府衙後,同僚們紛紛對她打招呼。
有人悄聲說:“程大人,城西五合村那邊的莊子你收到消息了吧?要不要吃下?能吃的話,咱們走個流程就能買了。”
程靈道:“多謝吳大人記掛,我家裏新做了一盒四味養氣丹,伯母年紀大了,吳大人拿回去給她老人家吃,正好給她養養精神。”
吳大人頓時麵色一喜,忙衝程靈拱手道:“愚之兄貼心呐,難怪我家老娘就記掛你呢。”
程靈一笑。
再走一段路,又有人過來說:“程大人,東港的鋪子還剩幾個邊角的,咱們要不要分分?”
程靈道:“劉大人擬個章程,我跟著大家走。”
劉大人就滿意地笑。
等到要進府衙工房時,有小吏過來催:“哎喲程大人你可算來了,快快,府君正等著呢!”
程靈腳步一轉,隨著小吏的指引進了駱平慣常用來辦公的東間正屋。
道路被疏通以後,很多工作的進展也就順暢起來。
一個經曆過天災與匪禍的城市,到底要怎麽做才能完整善後呢?
照以往的章程來看,當然首先是要主官出麵——得了,府君不在,督郵重傷,主簿喪命。
是的,在衙役們分散去各家打探消息以後,才確切得知,主簿家門整個兒地都被鬼英人給抄了。其情狀之慘烈,使得衙役在報訊時,說起來都麵露不忍。
群龍無首,賊曹不想擔責,隻將目光眼巴巴地看向藺大儒與伍先生等人。
這些官學的授課先生其實也都是有官身的,藺大儒的品階比雍州賊曹還高呢!
但經過先前的事情,藺大儒都成了程靈的“小跟班”。
單隻是一個動滑輪的原理,藺大儒就追著程靈問了起碼五六十個問題。可是沒辦法,他沒有現代物理基礎,於是這五六十個問題就又延伸出了無數個問題。
然後在積水清理完以後,程靈跟著衙役們一起走訪城東諸坊市。
等到半下午的時候,涪陽王府的船駛回雍州東港。
那船上押下來數十名鬼英部落的領頭人物,王府護衛軍的將領方海劍對著其中一人猛地抽了一鞭子,口中罵道:“一群鬼東西!好好的雍州城,瞧瞧都被你們禍害成什麽樣子了!”
話音落下,方海劍抬眼間,本以為自己看到的會是一片淩亂與淒慘,結果呢,卻隻見那港口邊一派整齊氣象。
船一靠岸,市舶司的小吏立即就衝上前來,又是喚人幫忙搭舢板,又是殷勤詢問:“是咱們王爺回來了嗎?王爺幫咱們報仇了?”
方海劍問:“你們上官呢?”
小吏悲傷道:“提舉大人重傷過世了。”
方海劍又舉目去看對麵城牆,隻見城牆上下詭異的清淨,才恍惚回過神,雍州城的確是遭了大難。
這是一座雖遭大難,卻又離奇地秩序安然的城池。
涪陽王隨後被簇擁著從船上出來,他儀仗都擺好了,方海劍帶兵在前方押著鬼英俘虜,後邊是親衛相隨。
下得船來,入了城,涪陽王原先還擔心自己會被激動的百姓追堵,結果百姓是見到不少,設想中的……激動崩潰,圍追堵截,卻沒有。
當然,歡呼還是有的。
“是王爺回來了!”
“王爺帶回來了鬼英俘虜,王爺是不是為我們報仇了?”
一陣陣的呼喊聲中,隻見那主街兩邊,有不少原本正在修整著房屋的百姓放下了手頭的活計,他們衝到了街邊,當街跪下,高呼著“王爺千歲”!
涪陽王甚覺欣慰,對身邊的長隨說:“本王雖然甚少臨民,但是雍州的百姓還是很有秩序嘛。這莫非,是受本王氣質感染?”
長隨自然連忙捧哏,誇獎涪陽王。
涪陽王又看到了那座立在街邊的巨大石佛,有些奇怪道:“這石佛怎麽會在此處?”
長隨回答不出來,連忙吩咐人去探問。
就這樣,涪陽王回到了王府,賊曹薛岩帶著吏員前來求見涪陽王,然後將這大半天裏發生的事情做了個簡單匯報。
半個時辰後,程靈應約前來見涪陽王。
涪陽王煮了一壺酒,親自遞給程靈一杯,開口就說了一句:“姓藺的老小子倒是被你收服了?”
程靈失笑:“收服藺大儒,這等言語,王爺敢說,晚輩卻不敢應。”
涪陽王“嘿”一聲:“你不敢應?那你不是在做嗎?”
程靈道:“些許微末伎倆,引起了藺大儒的注意,但他跟前跟後,態度求真,卻大概不過是不想參與城中內政,拿晚輩當擋箭牌呢!”
涪陽王伸手指她,嗤笑起來:“老小子拿你當擋箭牌,你又何嚐不是拿這老小子當大旗?”
程靈微笑,舉起酒杯,對著涪陽王致意,然後輕呡了一口。
涪陽王也端起酒杯,卻不似她一般小口輕呡,而是一口半杯,喝得非常隨意。
不過涪陽王自己喝得豪放,卻並不要求程靈也跟自己一樣,他喝完一杯酒,程靈很有眼力地為他執壺續杯。
涪陽王就又喝完一杯,等到第三杯的時候,他沒再喝了,而是問:“你改主意了?這是在養名望?想要通過察舉入官?”
現如今魏國雖然實行科舉取士,但察舉製也並未完全廢除。
總的來說是兩種製度並行,不過科舉的地位在逐漸上升,也有越來越多的官員開始認為,科舉才是正途,是能力的證明,是地位的象征。
涪陽王因而又道:“或者,你是要先養望,再科舉?”
程靈道:“瞞不過王爺的火眼金睛。”
涪陽王哈哈一笑,又飲了一杯酒,說:“小兄弟啊,若不入官場,你便是閑雲野鶴,是自在飛鷹!若入官場,我保你平步青雲,但你……便再不能置身事外了。”
程靈一笑,舉起酒杯,這一次她也將杯中之酒一口飲了個幹淨。
天下無淨土,閑雲也爭渡。
名利非我心,杯中悟千古。
程靈喝著酒,意外地發現,自己體內陰陽二氣流轉,就在這片刻間,太陽能量增長,月光能量也隨之增長。
不過數次呼吸而已,這兩種能量就相繼實現了翻倍般的成長!
這是什麽奇異妙事?
程靈險些驚呆了。
她最初穿越過來的時候,還隻會一個粗淺的呼吸調氣法門,要吸收能量,也隻能依靠來回站樁和大量進食這兩個笨法子。
後來通過采集左元峰,程靈終於獲得一門內功心法,但內功的修煉,那也是個水磨工夫。務必長久打磨,循序進益,絕不可能一蹴而就。
眼下這一變動,卻是超越常理的,真的令程靈又驚又喜。
是什麽原因導致的?是涪陽王的酒有問題嗎?
不,這酒,隻是普通的美酒。
真正有變化的,是程靈的心。
有的時候,開悟或許就是在那一瞬間,靈光飛閃,便是另一番天地。
程靈放下酒杯,當即趺坐調息。
在她的對麵,涪陽王端著自己的那個酒杯,卻也是驚呆了。
“娘的……”他口中喃喃,“這是什麽天才?這怕不是個怪物吧!”
第207章 一躍青雲上
傍晚,程靈從涪陽王府告辭離開了。
涪陽王說了這樣一句話:“小子,你要是走文官路線,那真是可惜了。”
程靈哈哈一笑,道:“王爺說的,倒好似晚輩能隨意選官一般。”
涪陽王意味深長道:“何嚐不可呢?”
程靈於是拱手,又是微微一笑。
入夜,十來艘大船靜悄悄地在雍州東港靠了岸,府君駱平終於趁著夜色低調地回城了。
盧氏一行則是在後半夜回的城,隻不過出去的時候有十幾艘船,回來的時候卻隻剩了七八艘。
蕭蠻依舊不見蹤影,程靈也沒有問涪陽王蕭蠻去了哪裏。
接下來一段時間,雍州城就陷入了一場十年難見的大變動中。
由於府衙官員死傷半數,府君駱平不得不臨時從民間選拔了一批有名望,有德行的人上來填充位置。
既是選“名望”,選“德行”,那這一批人裏自然就少不得程靈。
駱平回來了,還帶回了原先被他帶走的州丞、長史、功曹等人。而留守在城中,被鬼英人害死的主要官員則有都尉、主簿、錄事、奏曹、府門亭長等等。
大量底層官員的死去,更是讓雍州城的運轉幾乎陷入了半癱瘓中。
深夜,府君駱平提筆將請罪奏表的最後一句話寫完:罪臣駱平,頓首敬上。
擱筆之後,冷汗已悄無聲息地沁濕了大半個後背。
駱平輕歎一聲,問身邊親隨:“朱鵬現在情況如何,去請過名醫了嗎?”
親隨忙走過來回答道:“請了十來個大夫,都說今夜是最凶險的時候,若是能熬過去,還有五分恢複的可能,要是熬不過去……”
駱平站起身,將剛才密封好的奏表遞給親隨,道:“八百裏加急,送往京城。”
又說:“明早記得提醒我親自去一趟督郵府。”
長隨忙忙應下了。
隔日,官學有十來名學子被選拔上來,進入府衙臨時代職。此外,民間也有一批臨時代職入官之人。
其中程靈所代的職務最高,竟是雍州主簿!
這荒唐嗎?
其實並不,亂世之中最不缺平步青雲之人,像程靈這樣的,從一介白身而一躍成為一州主簿的,在這類人中反而還算不得什麽呢。
經曆了先前那一遭,府學的學子們也都對程靈非常服氣。
如此一晃又是五六日過去,這一天,程靈去了一趟督郵府,而後才又騎馬去了府衙。到了府衙後,同僚們紛紛對她打招呼。
有人悄聲說:“程大人,城西五合村那邊的莊子你收到消息了吧?要不要吃下?能吃的話,咱們走個流程就能買了。”
程靈道:“多謝吳大人記掛,我家裏新做了一盒四味養氣丹,伯母年紀大了,吳大人拿回去給她老人家吃,正好給她養養精神。”
吳大人頓時麵色一喜,忙衝程靈拱手道:“愚之兄貼心呐,難怪我家老娘就記掛你呢。”
程靈一笑。
再走一段路,又有人過來說:“程大人,東港的鋪子還剩幾個邊角的,咱們要不要分分?”
程靈道:“劉大人擬個章程,我跟著大家走。”
劉大人就滿意地笑。
等到要進府衙工房時,有小吏過來催:“哎喲程大人你可算來了,快快,府君正等著呢!”
程靈腳步一轉,隨著小吏的指引進了駱平慣常用來辦公的東間正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