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鱉一翻身從地上爬起來,卻又在這當下,隻覺得胸口一涼。


    一片片布料被山風吹起,老鱉低頭一看,隻見到自己胸口露出一道細細的血痕,而血痕往下,則是被完全割破的衣裳。


    本來就破爛的衣裳這下子齊胸而斷,露出了老鱉幹瘦的半個胸膛,還有肋骨分明的腰腹,以及更下方……那打著五顏六色,十來個補丁的褲頭。


    破衣爛衫迎風飛舞,老鱉愣了。


    “噗!”


    忽然之間,也不知道是誰先笑出聲。


    老鱉轉頭一看,正對著他笑的,原來是先前跟他一起被放倒的狗蛋。


    狗蛋也沒死,現在他從地上爬起來了,正指著老鱉發笑。


    老鱉:“嗬嗬嗬……”


    笑毛笑?你他娘的一副鬼樣子,有比老子好看嗎?


    得了,大哥別笑二哥,剛才被程靈用刀劃過的數人現在又全都從地上爬起來了。


    然後他們有了一副統一的形象:每一個人的衣裳都是斷了半截,破衣爛衫連帶著一截截寡瘦的軀幹,袒露在這寒涼的山風中,風也蕭蕭,人也悄悄。


    全場皆寂,氣氛一時古怪。


    二當家站在程靈對麵,表情扭曲,忍得很辛苦。


    他不想笑的,他知道自己應該嚴肅。現在是搶親的關鍵時刻,所有阻攔他帶走雲娘的都應該是他的敵人!


    奪妻之恨,又豈能輕易動搖?


    所以,不能笑,一定不能笑。如此連番自我告誡,二當家終於又重新醞釀出了滿腔的憤怒情緒。


    他板住了臉,沉聲質問程靈道:“閣下如此攔路,究竟是要做什麽?”


    程靈道:“有人告訴我,聘則為妻奔為妾,因此在下路見不平管個閑事,問一問二當家,你這是要帶走這位娘子,回山寨去做妾嗎?”


    “什麽?”二當家就愣了。


    程靈於是又心平氣和地重複了一遍:“請問二當家,這是要搶親納妾嗎?”


    二當家變了臉色,一時轉頭去看身後的雲娘,連忙道:“我與雲娘兩情相悅,我帶她回去,自然是要拜堂成親的,你不要胡說!”


    第223章 我習武,就是為了講道理


    明山縣,銅頂山深處的山道上,程靈與山匪講起了道理。


    她道:“無媒無聘,無證人,無婚書。你就這樣將人搶回去,即便是設個喜堂,拜過天地又怎樣呢?那也不是個正經名分。”


    程靈一再強調名分問題,這種問題,二當家本來根本就沒在意過,甚至他都沒想過要往這方麵考慮。


    如果換一個人在這裏糾纏,二當家肯定是要硬起拳頭,用武力說話的。


    可是沒辦法,誰叫眼前這個人,拳頭比他的更硬呢?


    有一句話說得好:我習武,就是為了在想講道理的時候,能讓人心平氣和地跟我講道理。


    現在,程靈做到了。在場的人,再沒有誰敢不心平氣和與她說話,包括二當家。


    二當家看著被程靈握在手中的狹長彎刀,一時咬牙切齒,卻終究隻能強行將心頭外溢的怒火壓回肚子裏去。


    他忍著氣,微微昂首道:“既然是要去山寨拜堂,我心裏自然就認定了雲娘是我的妻子。我風一刀認定的事情,從沒有不作數的。”


    說著,他又轉頭去看身後的雲娘,目光一時柔和下來:“雲娘,你信我嗎?”


    雲娘臉上的淚痕還未幹,她穿著新娘的衣裳,輕輕咬著下唇,一時並未答話。


    她居然沒有如風一刀所料想的那般,斬釘截鐵地回他一個:我信你。


    風一刀目光微黯,心頭失望。


    又聽程靈歎一聲道:“你看,你不在意的東西有人在意,你的狡辯毫無意義。說到底,你不在意,那不過是因為吃虧的不是你罷了。”


    風一刀深覺受辱,頓時漲紅了臉。


    他壓著聲音和脾氣,語調卻高揚了起來:“不嫁給我,難道真要雲娘嫁給一個傻子嗎?”


    程靈淡淡道:“她難道就不能都不嫁?或者你難道就不能想辦法,三媒六娉地娶她?”


    風一刀脫口道:“不可能!我們黑虎寨跟戚山村是世仇,戚山村的人不可能光明正大嫁女兒給我們!”


    程靈道:“黑虎寨?不是黑蟲寨嗎?”


    風一刀:……


    這話沒法談了。


    再沒法談,可有些問題要想解決,該談的話也還是得繼續談下去。


    總不能再打一場吧?


    可惜了,碾壓局,打也白打,送人頭罷了。


    所有人都明白這個道理,於是程靈通過與在場眾人的談話——除了跟風一刀談,也還包括了喜娘、轎夫、黑蟲寨山匪等人,程靈都逐一問詢了。


    通過與眾人的談話,程靈對當地的情況與恩怨,頓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官府的記載中,有關於銅頂山深處的這些村寨,其實就是簡單一句話:山遠路僻,村寨若幹,人戶八十九,設裏正二人。


    也就隻有在每年交稅的時候,官府才會派遣衙役兵丁來與這兩個裏正打交道。就是這樣,這稅還得壓著點兒收,不敢收太狠。


    因為要是收取的稅糧太過超出當地村民的承受極限,這些山民是真的敢群擁而上,直接將官差打死了事的。


    而這種衝突,官府還非常不好處理。


    畢竟山遠路僻,行軍困難。


    總不能說因為這麽一個衝突,就派遣大軍壓境,去攻陷那寥寥的幾個村寨吧?一般的縣令也沒有調遣大軍的權利,那得上報州府,請求上官相助。


    而如果不派大軍,隻靠縣裏的衙役和官差,嗬嗬,去上十幾二十個,一般也就是個有來無回的結果,而要是再去得更多,又容易造成大衝突,結局不好收場。


    所以,到後來約定俗成,大家就形成了一個套路。


    三個字:和稀泥。


    沒錯,就是和稀泥。不僅僅是在官民衝突之後和稀泥,甚至就連“官民衝突”的具體事件,包括官差的死因,也得和稀泥。


    簡單來說就是,幹不過你,但我捂得住消息。


    有些人為了不影響自己的政績,不鬧出難以處理的大亂子,在麵對縣裏最荒僻地方的山民時,通常就是一個三不管政策。


    若是底下的人沒注意好分寸,與山民有了衝突,死了,那縣令就往上頭報上一個“猛獸所害”,這稀泥就活完了。


    人命太輕賤了,有的時候不僅僅是底層的小民被不當回事,底層的小吏也是如此。


    程靈追究不了太深遠的舊事,她隻能盡她所能,去做她眼前力所能及,可以夠得著的事情。


    比如說,勸課農桑時,一路走到最深遠的山中,去想辦法為深山中的人尋一條出路。


    是的,在程靈看來,這一切問題都直指一個根源,那就是:窮!


    都是窮鬧的,要不怎麽說窮山惡水出刁民呢?


    又有句話叫做“倉稟實而知禮節”。


    人性如此,常人大約都隻有在吃飽飯,或者說有活路的時候,才能有心思去講究禮儀道德。那如果餓都要餓死了,人性的惡,大多就會在無形間被放大。


    因此,若是一個社會能夠治理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程度,那大概就是真的富足了。


    隻可惜這種理想狀態基本上都隻在書文中出現,現實太難。


    通過問詢,程靈知道,戚山村與黑蟲寨之間的衝突,同樣是因為一個“窮”字而起。


    黑蟲寨名為山寨,寨子裏的山民大家也都視之為匪徒。但實際上,這些匪徒原先也都是良民。


    是日子過得實在太苦,土地又貧瘠,在山腳下活不下去了,才有人索性鋪蓋一卷,就上山落了草。


    落草以後,田也不種了,稅也不必交了,人都成了黑戶,那可不就變成了“匪”麽?


    但又有一個問題,寨子裏的山匪原先也大多數是村裏出身,這些人跟山腳下的村民之間有著割舍不斷的聯係,所以,戚山村的人是基本上不怕這些山匪的。


    他們不但不怕,還有著與山匪如出一轍的彪悍,並且仇恨。


    雲娘的大伯娘,也就是那個喜娘,人稱三花嬸,她指著風一刀,恨聲說:“上了山的,都不是好東西!當初聽了你們大當家鬼話,咱們一村壯勞力,跟著他上山三十多個,結果……”


    程靈仔細聽著,這一段就是戚山村與黑蟲寨恩怨的最開始。


    第234章 “山神”複仇,那段恩怨


    黑蟲寨的建立時間其實並不算很長,程靈問了一嘴,就知道,黑蟲寨是十年前建立的。


    建寨的人被村子裏的村民們稱作“黑石”,黑石也姓戚,戚山村的人大部分都姓戚。戚、張、王,這是戚山村的三大姓。


    戚黑石幼年喪父,長到七八歲的時候又喪了母,好在村裏人大多是同宗同族,於是他靠著自己攢勁求存,再加上村中長輩偶爾接濟,磕磕絆絆的,倒也長大了。


    到十五六歲的時候,戚黑石已經有了一把好力氣。


    但他天生不喜歡幹農活,種地總是種得亂七八糟,偏偏就喜歡往山上跑,漸漸地,村子裏就有了一些關於他的不好的流言傳出。


    王三花如此罵道:“一個腳底流膿的壞貨,打小咱們村裏也不虧待他,他那些叔伯有口吃的,總也給他喝口湯,他倒好,十五六歲的人了,地不好好種,就喜歡東家偷,西家摸,手腳不幹淨!”


    風一刀聽得臉上火辣辣,憋著氣辯解:“我們大當家從不偷盜,都說了是你們誤會……”


    可是王三花並不聽話這等無力的解釋,反而撇嘴道:“你一個後來的,聽他哄,當然說他沒偷。他現在拉了個寨子,排場起來了,以前做過的事情就不認賬了。當誰還不知道誰呢,我呸!”


    風一刀又怎麽可能說得過王三花?一時憋屈之極,沒奈何隻能將臉偏到一邊,閉目運氣。


    不過程靈並不僅僅隻聽王三花一麵之詞,她由得他們吵,等他們吵完了再多番問話。總之是從所有人的言語中綜合分析,提煉信息。


    戚黑石長到十五六歲的時候,一心就想外出闖蕩。


    他無父無母,同宗同族的叔伯們雖然是他長輩,卻也管不住他,於是就在十五年前的某個夜裏,戚黑石悄無聲息,獨自一人離開了戚山村。


    誰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去了哪裏,甚至還有許多村裏人斷定他是死在了外麵,直到五年後,他突然又回來了。


    回來後的戚黑石自稱在外頭學到了真本事,有了一身好武藝。


    他也確實是有了一身好武藝,一雙肉掌打出,當著鄉親們的麵,甚至可以開碑裂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術傳人在古代,知己遍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舟釣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舟釣雪並收藏國術傳人在古代,知己遍天下最新章節